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哥若是想,咱们便是亲人,也不必拘于礼节了。”
于书燕的话倒是点醒了许三娘,她“诶”了一声,“燕儿说的对,虽说是继母,终归也是长辈,咱们不经长辈便认下了,也不是个事儿,反而惹来麻烦,那就按燕儿说的吧,以后咱们家对你二哥要好一点,他太可怜了。”
七皇子是可怜,不过他眼下是安生的就成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母女两人从屋里出来,石泉已经套了马车,准备出门。
路上,石泉向于书燕禀报,“燕子,我最近在码头上看到一伙奇怪的人,他们每隔几天便会运来一些东西,我特意的去偷看过,燕子,你猜他们运了什么?”
“什么?”
于书燕有些疑惑,她没有见过,怎么猜得到,但看石泉那一脸郁闷的表情,她反而好奇起来了。
石泉小声说道:“咱们巴东郡靠北方那边不是有荆门军,这些东西是从那儿运来的,里头也不是什么珍贵之物,却是牛粪、马粪、驴粪。”
石泉说到这儿很是郁闷,接着说道:“码头不是有几艘渔民的船,平素靠打鱼为生,听说这打鱼的生意不好了,却是帮着不知谁运送起这些东西,有时候半夜还运来肥土,谁会做这样的生意,居然还搞了这么大的规模。”
于书燕听后也皱眉,瞧着三嫂怕是要做大生意了,只是她也想不到三嫂会做这样的生意来。
“这世上只要能赚钱的生意,自是有人愿意做的,也没有什么。”
于书燕叫石泉不要再管这事儿,可以留意一下,看看上半年该来的岭南商人可有带来香豆和香胰子,家里头的快用完了,她都习惯用这个了,这一次若是遇上对方,她一定要将对方留下,不要说做上这生意,至少家里用的不能断。
石泉听后点头,旁边的周寅听着两人小声低咕,听到那生意,脸色有些嫌弃,忍不住开口,“倒是想不到,这小小的庾县还有如此厉害的商人,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于书燕笑了起来,“二哥,我也要无所不用其极,我打算将客栈开到其他的郡县去,呆会我去找汪良,让他带个管事的一同出门,帮忙去看看,汪良打理着祥瑞客栈生意不错,还挺有一套的,可惜我不能出远门,不然真想亲自去看看。”
周寅听后犹豫了一下,便说道:“我与汪良一同前去吧,虽说你底下几人都很忠心,可是也不能一味的放任,汪良私下里凿穿了那个小孔偷窥客人,却不曾禀报你,得你东家的同意,此人有才却也要忌讳着,毕竟他若惹下祸事,你是东家逃不过的。”
于书燕一听也觉得有道理,汪良认识有这么久了,可是也不能太过放松了,只是让周寅出门,她担心他不安全。
周寅见她犹豫不定,也猜到她的意思,于是说道:“你不必担心我,我会自己小心的,不能出面的事,我自是让汪良出面,他办事不错,我必会好好用他。”
于书燕听后心中安定下来,便应下了,“二哥出门小心些,早些回来。”
周寅心中一暖,看着这个救过他性命的义妹,心里莫名有种别样的情愫。
于是马车将于家父母和小石头送回旺兴街后,于书燕三人便去了青松路的祥瑞客栈。
汪良与掌柜的正在说着什么,看到于东家过来,立即迎上前,他正在算着这几个月的帐,帐上盈利不错,正要禀报立功。
第372章 去开客栈
于是一行人进入安静的帐房,于书燕看过帐本,如今帐上能拿得出来的银子约有两万两,她便叫掌柜的将银子支出来,交给周寅,便将自己的计划说了。
汪良一听于东家终于生了野心要在各处开客栈了,高兴的不行,立即应下,他甚至早已经备下了舆图,指着汪城和渊城说道:“这两处离得近,咱们便一同开始,两地最旺的街有几处,只是我有一事儿想与于东家确定一下。”
“以后这客栈若是图着还能让自个人也方便的,我瞧着便尽量靠近码头的地区,或者靠近官道之地,于东家的意思呢?”
于书燕朝周寅看去一眼,周寅点头,于书燕便点了点头,她正好也是这么一个意思,前一世没有做过生意,几个人一商量果然会有意外之喜的。
汪良便收起舆图,与于书燕定好了时间,后个儿便出发,他便在这几日调几位管事的一同跟着出门,同时各自也将家里人安排妥当。
这一日于书燕都在青松路忙碌,她守了一日的客栈,亲眼看到进进出出的客商不少,房间基本都能住到七七八八,空缺下来的也多半是不太好的房间。
傍晚回去,于书燕便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父母,许三娘便开始为周寅准备出门的包袱,又怕他在外头吃苦,还做了不少肉干在里头,虽说不及新鲜的肉好吃,至少也比那硬绑绑的粗粮饼好太多。
于书燕却是私下里为周寅准备了一千银子给他一路上花销,他到时要找人租铺子,这中间要周旋,也是要操心的。
周寅倒是没有想这么多,他功夫防身,只要不要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在外头行事很是安生,然而耐不住于书燕的坚持,他便收下了银子。
这边安排好,于书燕夜里才回秦家院里,院里很安静,她来到厨房里打热水,二嫂竟然给她留了,于书燕端着热水回屋里洗漱。
这一夜很安静的过去。
于书燕早上起来的时候,就遇上了早起的毛俊生,他一身长衫看着像个书生,可是脸色却有些苍白了些,不过比那日回来要精神的多。
于书燕只是朝那毛俊生瞥了一眼,没有了兴致练功,转身要回屋里去,没想那毛俊生盯着她看,眼神很露骨,于书燕皱眉。
俞氏从正屋里出来便看到了这一幕,脸色立即大变,朝大房屋里喊了一声,“老大媳妇,你且出来。”
毛俊生一听到俞氏的话脸颊一红,立即收回目光,背着手便要回前院屋里去。
俞氏目光严肃的盯着他离去的背景,这会儿毛雯玉听到婆母的喊声,连忙理了理发髻,便催着丈夫一同出去,夫妻两人出来,秦安喊了一声“母亲”,便站在自家媳妇身边。
俞氏原本想要责备几声,看到大儿子在,她忍住了,“没事,大儿也该去做事了,去前头吃早饭吧。”
于书燕来到堂前,就对上了婆母俞氏的眼神,这眼神儿有些奇怪。
她在一旁坐下,对面正是毛俊生,他倒是能出屋吃饭了,不再像个绣花小姐呆在那小屋里,还得大嫂送吃的进去。
毛俊生看到于书燕,眼神又粘了上来,他脸颊一红,只觉得这小妇人当真是好看,秦家四个媳妇当中,就数这老四媳妇长得漂亮,身段也是好看。
俞氏轻咳一声,一顿饭吃得气氛有些不对。
待家里几个男人出了门,于书燕也去了铺子,俞氏才将大儿媳妇叫到正屋里。
开门见山的说道:“老大媳妇,你大哥瞧着也病好了,几时回去呢?”
毛雯玉没想到婆母会问起这事儿,她大哥身体不好,秦家院里的伙食不错,又有肉吃,她自是想让大哥在院里多呆几日好好养养的。
毛雯玉看着俞氏一脸讨好的说道:“娘,我大哥这一次下考场有些辛苦,娘可不可以通融一下,让我大哥在这儿多住几日。”
俞氏一听,脸色很不好看,她不能说早上看到的,说了反而坏事,不过是扑风捉影的事,只会坏了名声,可是毛俊生这么一个外男在家中,家里几个儿媳妇都不方便。
“老大媳妇,你大哥也是这么大一个人了,二十好几了吧,都还不说门亲事,也不知你爹娘是怎么想的了?”
毛雯玉这几日正与她丈夫商量呢,丈夫在书阁里做事,向来老实又心软,有好几位读书郎都与她丈夫交好,她正想借丈夫的关系给她大哥物色一门亲事呢。
于是毛氏恳求着想让俞氏多留她大哥几日在院里,最多不超过一个月,她便叫大哥回去。
俞氏看着老大媳妇难得的带着求饶的小心翼翼对她,心一软,便答应了,待于书燕傍晚回来,俞氏便将她叫回屋里,让她最近一个月住回对面娘家去,原因是家里人多口杂,过几日清静了再回来。
正中于书燕的下怀,她巴不得住回娘家去,于是当天吃过晚饭便回了于家院里。
而秦家院里,晚上各自回了房,大房内毛氏为丈夫秦安洗着脚,一边洗一边说道:“夫君,你给我大哥寻的亲事可有着落了?”
秦安颇有些为难,看着媳妇说道:“你大哥也有二十几的人了,他为何还娶不上媳妇,还得我这个妹婿帮他。”
他若帮忙便是借着四弟的名头了,一但将来有个什么,岂不是也坏了四弟的名声。
秦安有些不愿意,可是又耐不住媳妇的温言软语,又在毛氏的劝说下,秦安只好说道:“我打听了,倒是有两家有适龄的姑子不曾成亲,一位是城南住着隔着县学不远的王家,一家却是庄户出身住在村里的钱家人,这两家都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妹妹,正要找媒人说亲。”
“而他们都是秀才出身,这样的人家是有些挑的,我怕大哥说不成亲。”
秦安的担忧全在脸上,毛氏却有些不高兴了,“我大哥怎么了,我大哥也是读书郎,指不定这一次就中秀才了,我就想乘着这个时候将我大哥的亲事给定了。”
第373章 毛家大哥的亲事
秦安眼看着媳妇又要唠叨,只好应了声好,“我明个儿说说,后个儿就看亲,要是能行,这事儿早些定下来,娘既然希望大哥早些回村里去,咱们秦家院子也不大,家里多是女眷,也的确不方便。”
毛雯玉听到丈夫这话心里头便不好受了,她大哥住几日就嫌弃了,身为她丈夫竟与婆母一样的心思,也太不当她一回事儿了。
于是这一夜秦安被赶到了外室睡了,毛氏很是生气。
过几日,秦安还真的将那王家女约了出来,是毛雯玉要先看王家女的,对方在城里,住的院子不比秦家院的小,毛雯玉很高兴。
于是毛雯玉将丈夫的新衣翻出来借给了自家大哥穿,一身料子好的长衫上身,看着不起眼的毛俊生忽然变得俊朗起来,果然人靠衣装,再戴上银冠,手中拿着一把折扇,倒也出挑。
毛氏陪着大哥坐上秦家的马车去的酒楼。
酒楼的包房内,两人见到了王家的长辈,毛氏一入屋没有看到王家女,未出阁的姑子自是不能随意见外男,不过她眼尖,看到房里的屏风后有身影,显然便是躲在那儿看了。
毛俊生这人呢,还是挺有书卷气的,只要少开口说话,实在是他说话没有什么水平,平素只看着还能唬人。
毛雯玉也正好继承了毛家这一身面皮,看着端庄得体,像个大家闺秀一般,再加上她身上上等的好衣料,还有头上的银饰,颇有贵气。
两人很有礼貌的在王家父母对面坐下,毛雯玉便与对方聊起来,这一聊不得了,毛雯玉认识不少人呢,知县会人,县丞夫人,主簿夫人,还认识陈知州的女儿等等,说得是条条是道。
王家父母一听,自是有心巴接秦家,秦秀才是盛大儒的弟子,若是与秦家结了这一门亲事,家中秀才儿子是不是也能受盛大儒指点一二,今年乡试便能中了呢?
王家父母打着算盘,毛雯玉自是看了出来,便说她大哥曾去福城受过盛大儒指点,还曾被盛大儒表扬过。
王家父母一听,再看毛俊生便是越看越满意了,那王夫人的眼神不由看向屏风后,瞧着毛俊生也是一表人才,若结成亲事,以后与秦家便是连襟关系,倒是一桩好亲事。
吃饭的时候,瞧着还沉稳的毛俊生却是本性毕露了,好吃的菜自是端到自己的面前的,而且顶好的吃,瞧着这模样,不像是书香门第出来的。
然而一到大哥身上,毛雯玉却是看什么都觉得没错,自然也没有阻止了,她本人倒是一脸庄重,可是对面的王家父母看在眼中,眼神儿就不对了。
一顿饭吃完,原本要应下亲事的王家父母便说两日后再给消息,于是先行离去。
然而下午便送来了口信却是给拒了,只说家中女儿还小,还想在家留几年。
十六岁还小,再过两年十八岁了,还留两年呢,自然是推辞之言了。
毛雯玉气了个半死,心里郁闷到了极点,只说那王家不知好歹,将来要是落到她的手上,必不会帮王家说半句话的。
夜里秦安回来又被媳妇一阵责备,没有办法,秦安只好给毛俊生安排钱家的那位小姑子。
那小姑子是庄户出身,自是与王家女不同,她直接着跟着家中长辈的来了城里,这一次由毛雯玉安排在酒楼里吃的饭。
一看对方的模样,显然就没有进过酒楼了,这位小钱氏,全名叫钱小花,年岁十七,在村里头算是年龄大的,家中有一位哥哥是个秀才,平素在县学里借书拿回去抄,一来二往便与秦安相熟了。
秦安心软,有时钱秀才退书的时间晚了,他也必会为对方遮掩,若不是秦安的字写得不好,认得的也没有几个字,不然他都想主动的为这些贫寒的秀才抄些书拿回去读。
寒门读书很难来得一次县学,秦安感同身受,也正因为秦安的善良,对方才会如此的相信的。
那钱小花是一个大大方方的人,身上虽然穿着补丁的衣裳,但是瞧着模样就像毛雯玉的二弟妹吕氏那般,是一个手脚麻利的姑娘,她看着还是挺满意的,虽然钱家没有王家有钱,便是想到家里的爹娘与不爱干活的大哥,她便相中了这个钱氏。
就奔着毛雯玉兄妹两人的穿着与刻意扮成深沉的模样,倒是骗到了钱家父母,那钱小花一心只盼着家中的大哥将来能有成就,考中功名,便同意了。
毛雯玉装作大方,将头上的那支衔花如意簪拔下来,带在了钱小花的头上,对方一看不仅是银簪,竟然还是这么有份量的银簪,又是这么漂亮,做工又这么好,想来就费不少银子吧。
仅这一支簪子便算是毛家的定亲礼了,钱家父母很满意,尤其得知毛俊生院试下了考场,还曾得盛大儒的表扬,显然能中秀才了。
毛雯玉见钱家人同意了,便说早已经看好了日子,就在下个月十五,是个宜嫁娶的好日子,便将亲事定下来,钱家父母感觉毛家也太急了,为何亲事要这么快呢,待一应流程走下来,一个月岂能够呢。
可是王家父母对上毛雯玉那端庄的笑容,本要拒绝的话还是换成回去想想,这事儿来得太急,自然还得回家问问女儿的意思了。
毛雯玉却说道:“我大哥这一次是一定会中秀才的,下个月十五便能双喜临门,到时出了榜,岂不是伯父伯母脸上也有光?”
毛雯玉的话带着诱惑,原本起身了的钱家父母又坐了下来,这时钱小花开了口,她同意了,钱家父母只好叹了口气,便将成亲的日子定了下来。
毛雯玉为此从秦家库房拿了两匹好布,其中一匹是大红的锦布,叫钱小花做喜服穿,又买了不少肉给钱家带回去。
钱家父母是希望准女婿一路送回钱家村就更好了,正好一路上还能看看这个女婿的能耐。
可是看到这毛氏的意思却是没有打算送,想着秦家门坎高,毛氏有点儿架子也不奇怪,于是也就没有多说便回去了。
第374章 史氏怨怼
毛雯玉哪没想到对方的意思,可是她不能让大哥相送,大哥脾气大,这一路上万一他说错了话怎么办,好在大哥还能在秦家院里住上一个月,等大哥成了亲,一切都成定局,她也就不管了。
兄妹两人回了秦家院,今个儿婚事成了,毛氏很开心,唯有毛俊生心中郁郁,回到外院小屋内的时候,毛俊生便是气呼呼往桌前一坐,说道:“小妹倒是厉害,就这样三言两语的将我的婚事给定了,你就没有考虑过大哥的感受么?”
“那钱氏长得粗鄙,还没有你家二弟妹好看,更别说有你家四弟妹的模样了,妹妹就不能找一个让大哥满意的。”
毛雯玉一听,便上前安慰,“大哥,你怎么能这样想呢,四弟妹那样的长相这庾县都没有几个,再说我那四弟妹你以为是好人,她可不服管束了,我婆母都管制不了她,先前要想她和离出秦家院门,结果也不知她使了什么手段,竟然没成事。”
毛氏说起这事儿就郁闷至极。
毛俊生一听秦家要将于氏和离出去,他双眸一亮,说道:“妹妹便不曾想过促成这一事,到时大哥我便娶了那于氏。”
毛雯玉一听气得不轻,“哥,你明知道我与她不对付,你还敢说出这样的话,再说你以后最好别说这话,我家四弟看着和善,却是一个硬性子,于氏他可是宝贝的紧,便是我也怕着四弟,你可得小心些。”
毛俊生双眸一暗,也不说话了,若不是于氏之美貌,娶谁又有何区别。
此事被毛雯玉强行定了下来,她去西市找到同村的人给家里捎信回去,她大哥找了亲事,下个月十五便成亲,叫父母好好准备着。
这事儿那村里人知道后,感觉到不可思议,就这模样,怕是毛俊生要中秀才了,居然还娶到了亲,毛氏又得意的说对方家中还有个秀才哥哥,那村里人便是羡慕的紧。
很快这个消息传到了毛家父母耳中了,这一下没把两老的乐坏了,看着女儿捎回来的信,毛学清只说自家儿子争气,于是他打算带着夫人去一趟钱家村去见亲家,又买了不少礼物。
毛雯玉为了能让大哥成亲,当真是费尽了心思,一见面便将她最爱的如意簪拿给了钱小花,眼下又要定亲礼等,要费不少银子,毛雯玉翻了大房的压箱底,里头是她和丈夫好不容易存下的一两银子也太少了些。
为了这事儿不揭穿,毛雯玉想借着秦家的院子,于是来找俞氏,试探的问着婆母,并将毛家大哥要成亲的事也说了,她想借着秦家院娶亲,这样毛家也体面些,没想俞氏很生气。
当真是得罪进尺了,俞氏如今是很讨厌毛家大哥,若不是看在老大媳妇的面子上,她早就叫那毛俊生离开秦家院了。
俞氏平素对这些亲家们都是疏离的,唯对老大媳妇破了例,她倒好,现在成亲还打主意打到他们秦家院里来了。
毛氏见婆母动了怒气,只好住了口,不敢再多说。
眼看着就要到了成亲的日子,毛雯玉当真是绞尽了脑汁,怎么想着家里人能体面些将那钱氏迎娶进门。
没想眼看着要成亲了,钱家父母却入了城,说是要退亲事,连着那银簪都拿了过来。
毛雯玉很是惊讶,赶紧请对方入了酒楼吃饭,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她自己的那封信坏了事儿,她父母听后一高兴,便带了礼物去了钱家走亲,哪知几次交往下来,钱家人也慢慢地从毛学清的口中听出来了。
毛学清是老秀才,原本在乡里办私塾的,哪知私塾没了后,有点儿农田也没有种却是荒在那儿,家里基本收入就是靠女儿救济,而原本前程无量的毛俊生却是考了多次院试不过的童生罢了。
钱家父母先前回乡后不是没有打探过的,毛家在村里头还是有名气的,不知道的只说毛家家世不错,家里还有牛车呢,以前开个私塾,当真是书香门第了。
钱家父母问到这些后实为满意,可是不能深交,深交后,方发现了毛家的不对劲,钱家虽说贫寒,却也不像毛家这般。
钱家父母要退亲,毛雯玉便说起她四弟的能耐,又说起她大哥下了考场的事,还撒了谎,说盛大儒都说她大哥这一次一定能考中秀才。
钱家父母犹豫不定,毛氏想稳住两人,便说道:“这样吧,只要不退亲,我愿意给我大哥在城里置个小院,这样小两口在城里过日子,将来我必会为嫂子谋份事情做。”
钱家父母见毛雯玉如此诚恳,于是又答应了,收了银簪便回了村。
毛雯玉答应的这么快,可是她手里头哪有什么银子,她便首先想到了三弟妹和四弟妹,这两人手里头倒是银子多啊,可惜她与四弟妹不对付,而三弟妹又不是一年多前刚入秦家时的模样,处处都听她的。
毛雯玉一路想着回到秦家院,正好院里有史氏主仆两人在,毛氏看到史秋英,便露出一个笑容,温和的说道:“三弟妹,不如咱们去一去凉亭,我有事儿想与三弟妹好好说说。”
史秋英一脸的疑惑,见毛雯玉那奇奇怪怪的眼神,她便将生哥儿交到银叶手中,便与毛雯玉一同去了后花园的小凉亭。
毛雯玉也不拐弯抹角了,直接开口说道:“三弟妹,要不我跟你打个商量,我以后再也不在婆母面前提银叶的事,你也可以将银叶留下来,瞧着眼下都是夏季了,天气热了起来,银叶也留不了几天了。”
“要不三弟妹借我五十两银子,我便绝不提了,甚至以后婆母说起,我还帮着三弟妹说话。”
毛氏语气温和,与往日的大嫂架子不同,史秋英一听,却是哈哈大笑,眼神意味不明的看着她。
毛氏面露讨好之色。
史氏却说道:“瞧着大嫂为了大哥能娶亲的事当真是费尽了心思,你们毛家也算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你什么意思?”
毛氏听得很不自在,气得不轻,她毕竟还是家中长嫂的,当真不将她当长嫂看待。
第375章 赶走银叶
史氏便说道:“我什么意思不是很明白么?大嫂这几日在忙什么,除了爹娘不知道,我们都知道了,大嫂要这银子做什么,莫不是也想像咱们一样在县城里置办一处院子不成?”
史氏又是讥笑出声,“居然还拿银叶来威胁我,你当真不配做我大嫂,银叶好好的一个人,又是勤快,都是我出的工钱请的人,你凭什么赶她走?最近婆母没有再提起,必也是同意了银叶在这儿的,这个家还是婆母做主的,还轮不到大嫂。”
史秋英一甩袖子,便离开了。
毛氏气得脸发白,自从三弟妹生了儿子后,那当真是无法无天,不得了了,在家里也是极其嚣张。
毛氏深吸了两口气,她便下了凉亭,直接往正屋里去了,既然三弟妹如此笃定,她便现在就将银叶赶走。
俞氏刚午睡醒来,便看到大儿媳妇苦丧着一张脸进来。
“老大媳妇这是怎么了?”
俞氏有些奇怪的看着她。
毛氏便拿手帕抹了眼角,说道:“娘,你且管管三弟妹,三弟妹刚才与我吵了一架,还说银叶是她们史家出的银子请的人,她想带在身边便带在身边,秦家管不着,她还说史家有的是银子,这一点算什么。”
“如今天我暖和了,生哥儿也听话了,长大些了,银叶就不该留下了,咱们家向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三弟妹倒好,用惯了下人,比我们高人一等了。”
俞氏一听便生了气,俞氏知道三媳妇想留下银叶,这样三儿回来,小夫妻两也能有片刻的休息时间,可是终归秦家是一个大家庭,她若不好好管制,其他几房媳妇自是有想法。
俞氏沉吟了一会儿,便让毛氏将三媳妇叫进来,她亲自跟三媳妇说说此事儿。
史秋英没想到前脚刚与大嫂吵了架,后脚便告了状被婆母叫了进去。
俞氏要求史秋英将银叶送回史家去,如今生哥儿大些了,老二媳妇又勤快,孩子的尿布什么的要洗,孩子可以交给老二媳妇带着,家里闲人这么多,也没必要留个丫鬟在院里。
再说这丫鬟一百文一个月的工钱,他们秦家一直付的,怎得又变成史家的下人了,这话儿听着便不舒服,俞氏又好面子。
史秋英一听,气得不轻,银叶在她身边,她何止是轻松,当真是贴心,她许久不曾洗过衣裳,这粗活儿都是银叶做的,平时还能帮她去跑跑腿,可是婆母却叫她回史家去。
史秋英脾气急,性子直,受不了,便说出了实情,“娘,你以为养一个丫鬟这么便宜呢,银叶每个月份银一两银子,都是我娘出着的,我不是怕娘不给她留下才说得少些么,再说银叶对生哥儿极好的,她在这儿碍着谁了,银叶又听话,也不上桌吃饭,平素也是安安静静的不乱咬舌根。”
史秋英一口气说出来,还要再继续辩解,没想到主座上的俞氏却已经气得不轻了,她攥紧了手中的帕子压在胸口,一只手指着史氏,“你……你不说真话,难怪说出来是你们史家养着的下人,倒是瞒得我紧,我秦家虽是庄户出身,不及你史家商户有钱,但我们也不屑用你史家的银子。”
“老大媳妇,去,去盒子里拿出银子,今个儿便将银叶的帐给结了,马上送回史家去,咱们秦家庄户出身,用不起下人,也不必要用下人,咱们有手有脚,不得做那大人。”
俞氏指使着毛氏,毛氏自是知道婆母的钱盒在哪儿,便打开钱盒,很快从里头拿出七两银子,说道:“一共七个月,工钱就在这儿了。”
史氏见势不妙,怎么反而惹恼了婆母呢,史氏又惊又气,却是连忙反驳,“娘,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不是因为钱的事,我是……我是为了生哥儿啊,娘,看在生哥儿的份上,能不能留下银叶?”
史氏一脸的恳求,若是开头她能软和下来,俞氏或许也不会生这么大的气,这会儿俞氏将银子交到旁边银叶的手中,却是叫她回史家去,没有理会史氏的请求。
银叶见势不妙,立即朝俞氏跪了下来,“求老夫人看在生哥儿还小的份上,不要赶我出秦家院,我以后必会低调做人,再也不会在家中乱逛,还望老夫人成全啊。”
俞氏自是不同意的,他们庄户出身,自己还是找工赚钱的日子,岂能在家里养个下人呢,一个月一两银子的月例,三儿媳妇倒是骗得她好苦。
“你不必求我了,这事儿原本就是说好的,那会儿生哥儿身体不好,不得以为之,如今天气也热了起来,生哥儿也大些了,你也不必留在咱们秦家院里了,我们养不起你,你回史家去吧。”
“老夫人,我不要工钱,只要能让我陪在姑娘身边,我什么都愿意,我是陪着姑娘长大的,我不能离开她,看着她受苦。”
俞氏听到这话却是冷笑出声,“合着嫁到我秦家是受苦,三儿媳妇当初嫁给我秦家三儿,可是明明白白说得清楚的,我秦家就这么一个条件,就是个庄户出身,家中不会奴仆成群,更没有什么可浪费的。”
“如今你却说在我秦家吃苦了,还有你的丫鬟说不要钱也要留下,好一场主仆深情,当我是傻的呢,亲家私底下给了工钱,以为我不知,改日便像今日这般,瞒着我,事后又说我秦家欠着史家的人情了,当真是可笑。”
俞氏执意要将银叶送出秦家院去,没有商量的余地,当天史氏哭着将银叶送走,连着生哥儿都哭了,孩子最是粘着熟人了,银叶又细心。
三房没有了银叶,史氏便要亲力亲为的带孩子,而这个秦家不仅毛氏在,毛俊生还在,兄妹两人看着她就像在看笑话。
史秋英咬着牙发誓,以后只要大嫂不要犯错,一但犯错,她必抓着不放,报了这个仇。
史氏心头倒是舒服了,可是银子的下落却还是没有,马上便要成亲了,她得想法子才行,要不她去租一个小院,去西市那边,那边院子租住一个月一两银子,她先前跟婆母第一次来城里,看到四弟妹的院子便是租的。
第376章 得了宅子
她不要说出实情来,先付几个月的租金,等嫂子与大哥有了感情,她再说出实情。
毛氏这么想着,便做下了决定,她出去打探院子,在城东转了一圈,这边的院子都太贵了,便是租也是三两银子起步,看来只能去城西了。
毛氏坐着牛车一路往城西去,租的牛车走在半路,哪从想撞到了一辆奢华的马车,把毛氏也吓了一跳。
那赶牛车的车夫下来连忙向对方道歉,对方马车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