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起吃过午饭,于家夫妻又说起隔壁的布庄,大石头听到这儿,便忍不住说道:“燕子,你出了远门不知道,这个陈家贵女瞧着模样是要在庾县长住了,而且听说她与各位贵夫人交好,还与她们击鞠,借着胡家的权势,在庾县没少笼络人。”
“她是冲着我来的,我算是明白了当初主簿夫人说的话,胡家的铺子不好拿,这一下秋后算帐的来了。”
于书燕面色淡淡,话虽这么说,却不见她慌张。
石泉反而觉得奇怪起来,“燕子,咱们该如何是好?”
“生意都是各做各的,铺子是我的,这个市场自是由市场决定,眼下咱们生意差一些也没有什么问题,先这么守着下去,且看谁守的久。”
石泉听着这话,心情仍然是不太好。
傍晚一家人从铺里忙活回去,到了柳树街的小院,就见斜对面秦家的院子开着,大嫂毛氏站在门口朝这边张望。
许三娘见了,有些疑惑的朝那边看了一眼,“这是何意?”
于书燕却是没有理,一家人进了院子,将院门关住了。
而对面的毛氏却是仍然站在那儿,婆母与他一起昨日去往县学接四弟回家,四弟不回,可是长工又说今个儿大清早的看着四弟从对面院里出来,往县学去了,若是此事当真,想来婆母自会生气。
毛氏看着一脸从容淡定的四弟妹,她不是不羡慕的,先前若说四弟护着,她还可以怪在自己的丈夫身上,可是自从上一次和离一事后,她便有些看不懂四弟妹了,可是她佩服四弟妹的勇气。
第293章 被发现了
而且她当时也看到了,和离一事,于家父母并不知道,她一个人便将此事决定了,她就不担心真的和离了么?如果真的和离了,一个嫁过人的妇道人家,还能怎么样?
还能嫁到像四弟这样更好的?她虽是做了点生意,要是就凭着三弟妹娘家便是做生意的,不也怕被秦家休弃,就算婆母那般对待三弟妹,不也只能忍着。
她实在看不懂四弟妹内心是怎么想的,为何经历了这些事后,她仍然还能笑得出来,还能如此轻松自在。
毛氏看了看天色,婆母让她在门口守着,瞧着这天色,想来四弟也该从县学回来了,但愿是长工没看清楚,不然此事不好交道。
毛氏才这么想着,柳树街头一人一骑传来马蹄声,马蹄声越来越近,毛氏也迫切的朝那大道上看去,就看到了秦楚。
毛氏“噫”了一声,连忙回了院子躲在门后,透过那门缝朝对面望。
秦楚来到于家院门前,他犹豫了一下,眼神朝对面秦家院看去一眼,他是不是该先回去见见母亲,想来他若是从县学归来,没有第一时间回家见母亲,母亲必定会多想。
然而秦楚的脑中浮现出媳妇的一颦一笑,他便想着,先在于家吃过晚饭吧,想来岳父母都等着的,吃过晚饭,他便回秦家去,半夜再偷偷潜回来。
秦楚这么一想,心情好了些,便直接进了于家院门。
毛氏目瞪口呆的站在门口,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四弟还真的从县学里回来了,两个多月,不管他们怎么劝都无用,这么一说,指不定是四弟妹想办法将人弄回来的。
就在毛氏身后,史秋英抱着孩子出来,看到大嫂站在门口一动不动,颇有些奇怪,来到毛氏身边朝对面望了一眼,试探的问道:“四弟回来了?”
毛氏缓过神来,她点头,“是,四弟回来了,却是去了对面,此事要如何告诉婆母,婆母必定不开心。”
史秋英一听,冷哼一声,“直接说啊,就是要让婆母知道此事,四弟这是要做于家的上门女婿么?自家门前过门不入,是何意?你不去说我去。”
史氏抱着孩子直接回了正堂房,毛氏却是故意落后几步,眼帘微垂,心思一动。
史秋英抱着孩子很快进入屋内,就看到婆母在做针线活,自然又是给四弟做的了,史氏看到就生气的很,婆母向着四房,一年到头给四弟置办好几身衣裳,却很少给其他三房置办。
她们这些嫁来的媳妇没有就算了,可是其他三子也是婆母亲生的,为何婆母始终只看到四弟的出色,四弟是秀才,他要穿好衣出去应酬,可是一年四季做这么多,哪有不让人眼红的。
史氏二话不说便将刚才毛氏所说的说了,原本还能静心在屋里做针线活的俞氏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全变了,她将针线往篮子里一丢,便起身往外走,“去于家院里瞧瞧,老大媳妇可是看得仔细,当真是老四回来了?”
毛氏这会儿接了话,俞氏便信了。
俞氏带着毛氏要往对面去,史秋英抱着孩子也想跟上,俞氏便回头盯着史氏,“你好好的呆在家中,管好你的孩子,别总想出门。”
史秋英以为跟着婆母来了城里,便能避开村里的家务活,便能过上好日子,然而一到城里后是没有了家务活,俞氏却借着孩子太小的原因,不准她出门,每回出门,都是婆母带着大嫂一同出去,她只能呆在这四方小院里,不得出门。
史氏已经快憋出病来了,而且听大嫂说对面的于家做生意,还说生意如何如何的好,她倒想出门去看看,她就不信凭着于家猎户之家,还会做生意来。
然而史氏始终没有这样的机会,看着婆母那严肃的脸,她便想起月子里自己被秦家强行接走的事,便是临走前爹娘对她也是说了利弊,她不敢违抗婆母,只好在门口止了步。
站在门口亲眼看着婆母一脸怒气的敲响了于家的门。
于家人都坐在堂房前,八仙桌上尽是好吃的,还做了两道好菜是没有辣味的,专给周寅吃,周寅也发现了,这是于氏特意给他留出来的菜。
虽说名头是秦秀才认了他为兄弟,同时他的户籍在于家,也算是于书燕的二哥,所以现在自然不是于家的下人,而且他们家从来没有下人,便是石家兄妹也是兄弟姐妹相称的,也不拘束,周寅瞧着也是这么回事,倒也没有多疑。
几人正吃着饭,门响了,许三娘便起身去开门,瞧见门外面色阴沉的亲家母,许三娘心都提了起来,连忙将亲家母迎进院里,又问亲家母可曾吃饭,正好他们在吃饭,添两副碗筷。
俞氏这会儿哪有心情吃饭,她根本不理会许三娘,却是三步并做两步便冲正堂房去了,一进去,就看到桌前坐着吃饭的秦楚,此时秦楚坐在于书燕身边,正好给于书燕夹了一个鸡腿。
“楚儿。”
俞氏一声呼唤,秦楚便立即朝门口看去,看到自家母亲,他立即起了身,早知道刚才入门时便该先回一趟家中的。
秦楚放下碗筷,便出了门,于书燕看到俞氏,也放下了碗筷,跟着秦楚一同来到外头。
几人站在院里,于江全夫妻却是站在堂前门口,女婿说秦家知道他住在这儿,可是瞧着这模样,显然亲家母根本不知道,瞧着许是女婿被女儿叫回来的,想呆在于家院中,不想惹了祸。
“娘,我原本打算吃完饭便回家的,只是没想娘这会儿来了,我就随您回去。”
秦楚看向于书燕,俞氏却是被儿子给气笑了,“是我们秦家的饭不好吃,还是菜不好吃,你两个多月不从县学里回来,如今一回来,你便来了于家院,你这是要气死我呢?”
秦楚也正有不少话要说,想来也没法安心吃饭了,便只好上前拉着自家母亲匆匆出了于家院。
于书燕下意识的来到了院门口,看着秦楚头也不回的跟着去了对面的秦家院。
第294章 孝子不谀其亲
许三娘也追了出来,来到女儿身边说道:“燕儿啊,你也该懂事了,女婿没有先行回秦家,做为母亲的,自然会不高兴,你们两人感情好,小别胜新婚,也不能太过自私,要顾及你婆母的感受,秦楚是她的骄傲,也是她一手拉扯长大的,如今向着咱们于家,她心里不平衡也是正常。”
“咱们要将心比心,这一次错在秦楚背着秦家回来了,而你做为儿媳妇,不仅住在娘家,同时也不告诉对面的婆母,爹娘自是想你们两人和和睦睦的,好好的,可是我们也不能看到你们因此而与秦家决裂,燕儿,去,你现在就去秦家院走一趟,以后……以后你便住秦家院去吧。”
“娘。”
于书燕回头看着许三娘,“娘,为什么,我不回秦家院。”
“你是秦家的儿媳妇,你一直住在娘家,以后这些贵夫人的帖子是送到我于家还是送到秦家呢?你这是让秦楚在所有人面前成为笑柄呢?以前是娘自私了,把你留在家中。”
“燕儿啊,不过就是在对面的院中,想来回娘家,也自是随时能来的,也没有什么差的,白日去了铺子,娘给你做好吃的带去。”
于书燕心头不舒服,当初婆母让她在和离书上按下手印,便已经不当她是儿媳妇,秦楚他要缠上来,她无法阻止,再说她巴不得秦楚以后回秦家院去,不要再来纠缠着她。
可是不过是要求和离么,秦家所有人都巴不得她离开秦家,就只因为秦楚不同意,她就得憋屈着住在秦家院去?
于书燕回头看向院里的人,此时于江全站在院中,也是朝她点头,石家兄妹两人却是一脸的不解,至于周寅却是垂着头像是在想什么事儿。
于书燕想了想听了许三娘的话,往对面的秦家院子里去。
而秦家院的正堂房前,秦楚跪在人母亲身边,俞氏气得直拍胸口,指着他说道:“楚儿,自从你娶了媳妇,你便再也不将我这个母亲放在眼中,你一心一意向着于家,恨不能天天回于家,倒是我秦家碍着你了,是母亲不受你待见,二个多月不曾回来,你一回来都不回家了,你这是在怪我?还是想离家出走,与秦家断绝关系?”
秦楚跪在那儿半晌没有说话,他的头垂着,俞氏骂了许久,心头的气消了些。
到这个时候秦楚才开口,他抬头看向俞氏,神情很复杂,他说道:“娘,我实在想不明白,你为何让我和书燕和离,燕儿哪儿做得不好,我教她改,她不懂家务,我让她慢慢学,如今她会赚钱了,大不了买几个下人伺候着,也不必几位嫂嫂亲自动手。”
“燕儿是新为人妇,她不懂本该母亲耐心的去教,可是我母亲却早对她起了偏见,于家出身不好,是猎户,可是咱们又有什么不同,不也是庄户出身,这还不算门当户对?”
“娘以为我将来能中状元,能攀上别的高枝,那娘有没有想过,一但我娶的媳妇门第太高,做为婆母的娘,还能管制住儿媳妇么?还敢去管制儿媳妇么?”
“富贵天注定,儿子到底有多少富贵,争取不来,平安最要紧,一家人平平安安的,不是更好么?”
“娘,书燕是新妇,娘但凡能对她像大嫂这般,她若还是什么都不会,忤逆母亲,我必会说她,可是娘不曾对她有个好脸色,她是我的新妇,我只好自己对她好些,弥补娘对她的偏见。”
秦楚的话语重心长,有指责,但他却是在讲道理,可是俞氏听了后,却是胸口翻涌,她气得不轻,指着儿子,半晌才说道:“于家是猎户,门第低,好,我也不说什么,可是如今他们家行商,你明知道母亲讨厌商人,她做了我不喜欢的事,她还有理了?”
“娘,你是咱们秦家的掌家人,因为娘豁达,从来都是一碗水端平,才能管住咱们一家,兄友弟恭,母慈子孝,可是娘如今却对行商有着偏执的想法,商人地位是低下,可是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商人,不然为何官家不制止行商。”
“再说娘看看整个庾县,所有的富贵人家,有权有势的,哪家背后不做生意的,便是贵女的嫁妆中,也会送上几亩田地,几间铺子,那这些铺子还不也是生意,若没有银子,这些权贵之家又要如何养活一家子。”
“且说即使我将来中了状元,再外放为知县,每月的俸禄又有几何,虽说我若中了状元,一家人的地位提高了,以后子侄的婚嫁更好了,可是咱们家仍然是贫寒,说得好听是清流人家,说得不好听,便是寒门士子。”
“到那时,我要养活妻儿,还要管着子侄的婚嫁,父母将来老了,我自是要照顾父母,如此一来,仅凭我这一点儿俸禄,又能折腾多久,多少寒门士子最后落得一个贪官的名头被诛九族,那是因为什么?”
“娘,商人也罢,庄户也罢,他们都是为国家贡献税赋的重要之人,官家不制止商人,还要压制商人,将商人的地位压制到最底,可是却缺少不了他们,没有他们,各城之间的货物便不会有流通,百姓种出来的粮食便不能拿去贩卖,不能得到现银供家中读书郎读书出士。”
“娘,我说这么多,不是要求娘必须改观甚至去行商,也不是说商人就一定好,商人逐利,不顾百姓死活的人也不少,但是他们的存在便有他们存在的道理,官家要讲求大同而冶,娘为秦家的掌家人,也必须有大同而冶之思想,方能家庭和睦,齐心协力。”
“秦家四儿媳,各有本事,大嫂书香门第之后,识字知理,便辅佐母亲出外应酬,二嫂勤快,便打理家中大小事物,可请些下人过来,也由二嫂管制,三嫂性子活泼,喜欢热闹,她平素带着孩子,想跟着一起赴宴便去,想在家里呆着便在家里呆着,只要能好好照顾秦家的子嗣便成。”
第295章 于书燕回秦家
“至于燕儿,她喜欢行商,那便让她行商,一个人有某方面的才能,便是官家也会因材而用人,娘为何便不能做到呢?”
“娘从小教我品行,教我大同,教我孔孟之道,可是娘却并不认同孔孟之道,也不认为大同而冶,如此娘与村中之妇又有何区别,娘,儿子能有今日之成就,都是娘教出来的,没有娘便没有我秦楚的今日,所以我更希望娘能大同而冶,因材用人。”
秦楚一番话硬是说得俞氏气得说不出话来,她是秦家掌家人,她还是妇道人家,岂能与男子相比,何况还官家,这一番话好在是在自个家中所说,否则要是传出去,指不定害了儿子。
四儿子为了四儿媳妇倒是煞费了苦心,连大同而冶,因材而用人都说出来了,将她捧得这么高,无非便是想让她认同四媳妇的所做所为。
俞氏拿着手绢压着胸口,半晌才缓过气来,她看着膝边跪着的儿子,如今她若再执着去争去指责,儿子怕是真与她离了心,上一次的和离书的确是伤了儿子的心,如今儿子只顾着于家去了,她心里难受也得忍着,必须得将儿子的心抓回来才是。
于是俞氏缓和了语气,说道:“楚儿,老四媳妇喜欢行商,你让我不要计较,那好,我且问你,男子行商从大流,我若介怀是心胸不宽,那女子行商又是什么事儿?她日日往外跑,见到不少外男,哪日若传点什么出来,我秦家不要名声不要紧,你可是秀才公,以后还要科举考试的,你当如何?”
秦楚见母亲有了缓和,心下一喜,连忙说道:“娘,我已经想好了,以后燕儿出门,我让她女扮男装,而且她身边的镖师护卫,也都是我的人,便是那几位管事的也是听我的,生意上的事有管事的出面,燕儿倒也不必操心。”
俞氏听到这话,气得闭了闭眼睛,她怕是前世欠着这个老四媳妇的,这一世祸害到他们秦家,她身为一家之主硬是冶不了她。
“娘,燕儿其实没有娘想像中的那般不懂礼,先前娘不在城里的时候,燕儿应付这些贵夫人,也是游刃有余,将来还能成为母亲的助力呢。”
俞氏最气的就是这一点,这个老四媳妇什么都懂,又挺会结交,连着庾县的贵夫人只认老四媳妇,却不认她这个秀才公的母亲。
俞氏沉默了好一会儿,心思一动,压下心头的郁闷,说道:“好,你让我大同而冶,那便叫你媳妇住在秦家来,她既然为我秦家儿媳妇,岂能住在娘家的道理,年底时你父亲和三个哥哥都会来城里,若是看到老四媳妇住在娘家,成何体统?”
“而且便是城里的权贵人家要送请帖,那人家是送到于家院呢?还是我秦家院呢?岂不成了他们嘴中的笑柄。”
俞氏紧紧地盯着儿子,先将老四媳妇弄到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如此便留住了儿子,同时还能管制住老四媳妇,连着那些夫人们的请帖也只能送他们秦家院来,一举多得的好事。
“这……”
秦楚犹豫不定,想着媳妇自从回了城,接来了于家父母,两人的感情也好了,他也时常在她脸上看到了笑容,这会儿却又将她叫来秦家院,她会肯吗?
“怎么,你是她夫君,连这个都做不了主?”
俞氏故意板起了脸。
秦楚只好应下,他起身来到俞氏身边为母亲按压肩头,这一下俞氏算是彻底松了口气,看着儿子也与她还算亲近,心情好了不少。
母子两人从堂房前出来时,却见院里多了一个媳妇,不正是老四媳妇过来了么?
秦楚看到于书燕,面上一喜,想要上前,又想到身边的母亲,只好硬生生止了步。
刚才母子两人的话,外头三儿媳妇自是没有听到,这会儿三个媳妇站在院里,各怀心思。
毛氏和史氏以为婆母出来看到四弟妹必定会气死,可是却见婆母脸上并没有怒气,先前的怒火不但平息了,瞧着心情也好了。
俞氏让儿子问老四媳妇回秦家院的事,秦楚想着等夜里夫妻两人在一起时问,可是俞氏此时的模样却是一定要问的意思了。
秦楚只好开了口,眼神也是满眸的期盼,母亲有一句话说的对的,这些夫人们送帖子,是送于家呢?还是送秦家呢?他若不表个态出来,这事儿当真成了贵圈茶余饭后的笑柄。
于书燕听到秦楚问出来,俞氏正仔细的看着她,而两位大嫂却是目瞪口呆,想她做的事处处不合婆母的意,婆母却还叫她回来,便是她此刻也有些糊涂了。
先前婆母给她和离书如此绝决,想来巴不得她赶紧离开秦家的了,可是眼下却要她回秦家来,倒是奇事,秦楚果然厉害,这样还能说服婆母,还能压住婆母的怒气,她上一世怎么没有发现秦楚是婆母的软肋呢?
“娘,我愿意回到秦家来,反正我娘家也隔着近,想来以后若是回娘家,娘也不会阻止的吧。”
这是来谈条件呢?
俞氏听到这话,又要气上心头了,秦楚却是先母亲一步应下了于书燕的要求,同时说道:“母亲向来心软,于家如今膝下只有一女儿,于家又帮着做生意,想来不仅生活上还是生意上,燕儿都得多加照顾,母亲必定会答应的。”
俞氏朝儿子看去,眼里有气愤,可是儿子已经出了口,俞氏只好压下心头的怒气,也跟着应了下来。
毛氏和史氏却站在原地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为何婆母会答应这种无理要求,这么说来,是不是他们的娘家都可以随时回去。
史秋英更是想着,她爹已经开始做走商的生意,想来将来必能在城里买下院子,一家人都来县城里住着,是不是她也可以像四弟妹一样回娘家了?
反正到那时,她要回娘家,也有话说,想来婆母也不能偏着四房去。
于书燕又住回了秦家院子,然而她做生意的事倒是没有人再说了,俞氏与她跟以前在村里头一样,冷冷淡淡,许是也想着再抽机会让她跟秦楚和离的。
第296章 客栈的生意
但是秦楚却明显的高兴了,每日来回,感觉又回到了曾经。
院里不需要管着一大家子的吃食,就他们几人,便是毛氏下厨,史秋英带着孩子,于书燕却是早饭在家里吃,午饭却是在铺里吃许三娘做的饭。
许三娘生怕女儿辛苦,晌午的饭做得很多,就怕女儿吃不饱似的。
于书燕在旺兴街头守了几日,看到布庄的生意越来越差,而旁边的陈家布庄却生意越来越好,家里人不高兴,她岂会不知道,却是没有说什么。
于书燕晌午过去便叫大石头赶着马车往青松街去,她的祥瑞客栈也开张有些时日了,不知道生意如何?
与她一同前去的自然是还有周寅,他骑在马上,跟在马车边,还当真像于家的管事,周寅一向很沉默,于书燕也摸不准他心里头所想,不过看得出来,他怕是想在庾县多呆些时日。
马车到青松街头的客栈门口,门口有伙计相迎,见是于东家来了,便叫人进去传话。
于书燕从马车上下来,看到客栈的招牌,还是她自个儿题的字,瞧着生意不错的样子,客栈大厅里坐下吃饭的客人不少,楼梯上也是来来往往的人,想来上头有不少人住店。
于书燕进入客栈,汪良带着两位管事的一同过来,汪良一看到于书燕便说道:“黎劲已经带着人马到了城郊农家院,那批粮食才到,五位粮商便给要走了,黎劲明个儿收了银子便回城。”
黎劲也回来了,想来是平安的,于书燕点了点头,心想着等黎劲明个儿过来后,她再仔细的问问便是,瞧着身边的周寅又在定神的听着。
于书燕进入客栈往楼上走,汪良接着又道:“最近码头来了不少客商,这会儿二楼都住满了,倒是省了咱们不少心思。”
于书燕点了点头,“客栈开张以来生意如何,呆会将帐本交来我瞧瞧。”
于书燕且说且走,转眼到了三楼的一间空客房前,于书燕便走了进去,今日的晚饭便在这儿吃吧,想来也得看看帐本,想想生意上的事儿来。
汪良很快将帐本拿来了,此间客房分两进,里头起居室,外头大厅却是会客之处,厅中靠近窗台之处有一张矮几与几张团席,她在矮几前跪坐下来。
周寅、大石头、汪良也相继跪坐下来。
于书燕看了一会儿帐,很是满意汪良打理的客栈,她说道:“依着这个速度,我们或许可以在其他几处郡县也试探的开上一间,如此一年一年发展下去,客栈便多了起来。”
“说起来做客栈的生意比那布庄的生意还要好,除了吃食费些本钱外,其他的都是小本钱,利润却是高的。”
汪良点头,“苏东家,想来最近石头也在码头有打探吧,往年的这个时候,码头会有一些商家带些好货过来,比如银炭,比如药材,或者还有稀奇的玩意,还有从广州来的客货,听说那边来的客商手中有香豆和胰子,很是受人欢迎,大石头可得仔细留意了。”
于书燕倒不知汪良还知道这么多,他也知道银炭的事,还有药材的事,至于广州的商人那香豆和胰子,她倒是不知的,于是她试探的问道:“都是些什么药材?”
“比如人参、云母、冬虫夏草、鹿茸、犀角等,这些东西皆能卖成高价,想来有不少人愿意买呢。”
汪良话落,那边周寅却是朝汪良看来一眼,接着他看向于书燕,记得没错,当初给他养伤的时候,她曾看到于氏拿出一支胡参出来,那东西他岂会不知,那可是贡品。
于书燕却是轻咳一声,接着问道:“那香豆与胰子一般是什么样的船到岸?”
汪良想了想,说道:“极为普通,但是广州来的客商说话便不同,我先前也是无意中接触过他们,听到他们说过几句话,便能看得出来。”
汪良很快将那广州来的客商特点与大石头说了个仔细,大石头便记住了,他最近总往码头跑动,遇到过不少人,也很有眼色,会看人了。
接着于书燕将帐本合上,说起客栈里头的生意,聊了一会儿,天色也不早了,一行人便留在客栈里吃了晚饭,客栈请的厨子做的饭菜,味道倒是不错的。
便是这客栈的饭菜也比大嫂做的饭菜要好吃,还是吃惯了二嫂做的饭菜,大嫂做的饭菜太过清淡了些。
天要黑了,于书燕想着要回秦家院去的,自是不能太晚,她还是早点回吧,免得婆母又说她。
大石头将于书燕送到秦家院门口,才将马车赶回于家院来,周寅自然也是住在于家院的东屋。
入了东屋,周寅坐在书桌前,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执笔写了一封家书,他当初逃出来时,是母妃费尽了宫里所有的眼线,才将他送出宫外,而母妃却留在了那个暗无天日的地方,如今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实为想念。
他虽为皇子,却不及一位妇道人家活得洒脱,被于氏相救,跟着她来了庾县,看到她身为妇人,却能在夫家争取一席之地,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他呢,明明是尊贵的出身。
明明身上流着皇家血脉,却要四处逃亡,天下之下竟无容身之地。
周余,周家多余之人,真是他年幼便张扬,不遮锋茫,还是世道太阴暗,容不下有才之士?
周寅暗自苦笑,他迅速写下家书,不曾注明自己的地址,知道便是这封家书送走,想来母妃也无法回复他,从此以后,母子二人天涯各一方,若能各得安生,余生也罢,若不能,余生再无心宁之日。
周寅将家书纳入怀中,等他在庾县站稳了脚根,他必将家书找一个可靠之人送出去。
于书燕没有在秦家吃晚饭,引来俞氏的不满,倒也没有说她什么,于书燕安生的呆在后院,还赏了一会儿花。
此时三嫂史氏抱着孩子进了花园,看到亭中坐着她,史氏便忍不住上了亭子,来到于书燕对面坐下,故意抱着孩子在于书燕面前逗弄着着,孩子传来笑声,果然引起于书燕的注意。
第297章 长生
两世以来她都不曾怀过孩子,她不是不喜欢孩子,她着实的要命,前一世婆母不准她怀上孩子,非要等到秦楚高中之时,可是入了京城,又是这个应酬,那个应酬的,秦楚也是公事繁忙,于是这事儿就莫名耽搁下来。
想来一切也是天意,也免得孩子生下来跟她受苦。
“孩子可曾起名字?”
于书燕忍不住开口问。
史氏扬起唇角,颇有些得意的说道:“四弟取了名,叫长生。”
长生?上一世明明叫明心,心如明镜般不绕其路,秦楚希望孩子活得简单,可是这一世怎么不一样了,却是叫长生,这是秦家第三辈中第一个孩子,却是叫长生。
秦长生,他是怕孩子长不大么?前一世她被休弃之前,孩子六岁了,完好无损,还入了私塾开了蒙,不会有问题,莫不是因为二嫂那个孩子的缘故,前一世二嫂生下的孩子在三嫂之后,这一世有些不同,所以连着名字也变了么?
于书燕没说话,史秋英逗得孩子又笑了起来,她掀眸朝于书燕看来一眼,说道:“这生孩子讲究的是缘份,我家孩子在我肚中时便不曾折腾过,很是听话,如今生下来了,便如四弟起的名字那般,长生,秦长生,将来必能平平安安的长大,也像他小叔一样,将来也考个秀才回来。”
史氏说到这儿,眼里尽是希望,于书燕听后也忍不住扬起唇角,“长生,将来必定很聪明,三嫂不必挂心,必能青出于蓝胜于蓝。”
于书燕这话反而让史氏有些摸不着头脑了,她难道没有听出来么?她是故意这么说的,便是来气她的啊,她不过比四弟妹早入门两个月,这不她都生下了孩子,可是四弟妹的肚子可没有半点反应呢。
不过世上的母亲都喜欢别人说自己的孩子好了,史氏听着这话也不再想先前的来意,却是欢喜的接了话,“但愿他能像他小叔那般,将来能中秀才,还能中个举人回来。”
于书燕伸手上前,“三嫂,我能抱一下他么?”
史氏看到于书燕那热络的表情,她有些犹豫,最后还是将孩子交到了于书燕的手中,忙叮嘱她,“孩子月份太小,身子软,可得小心抱着。”
于书燕很是小心翼翼,她抱着孩子细看,只见白白嫩嫩的,小脸蛋像挤得出水,一双漆黑如墨的眼睛,此时正眨巴眨巴的看着她,看到她后,竟伸出手来要摸她,接着还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