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这一夜开始,秦楚陪伴在俞氏身边,直到她病好,秦楚便收拾好自己的衣物,他回县学里住着去了,两家院子他都不打算回了。
俞氏挽留,根本留不住儿子,这一次的和离之事伤了儿子的心,母子之间再也不似以前亲近。
俞氏心情很是郁闷,似乎迫不及待想要将媳妇和离出去的心思也跟着淡了,先缓缓吧,必须先修复了她与儿子的关系,收回儿子的心才能徐徐图之。
俞氏这么想着,便只好强忍住了内心的想法。
而于家院里,于江全夫妻发现女儿闷闷不乐多日了,正好是女婿不回来后开始的,于江全不知道女婿出了什么事儿,于是私下里派石泉去县学里打探了一下,得知女婿住进了县学,也不回秦家院,更加不回于家院,他呆住。
这中间到底出了什么事儿?
于江全与许三娘不明情况,夫妻两人看着却焦急。
而入秋后,俞氏却说要回村里去了,她来城里已有多月,家中还有一个三儿媳妇要生孩子了,她做为婆母也该去看看的。
俞氏带着毛氏来于家院告别,并说自己不会这么快回来,俞氏没有了往日的高傲,看于家父母还算是温和。
许三娘一听俞氏回去照看三儿媳妇去,于是许氏从屋里拿出一块银锁,她先前便听俞氏说过,家中有个三儿媳妇怀了孩子住在娘家,许氏不好问太多,听到这话后便私下里打了银锁,如今倒派上了用场。
俞氏看到那银锁,颇有些意外,说起来于家做人做事也没有得挑的,虽说先前她以为于家父母合着自己的女儿将女婿管制在身边,来城里这几个月后,她也算是看明白了,这事儿未必是于家父母的意思,可是自家儿子不争气,上赶着进于家的门也是有可能的。
俞氏不好意思接,许氏却说家中目前就这一个孩子,这银锁还能给谁去。
俞氏推拒不了,便只好收下了。
于江全夫妻送俞氏婆媳上了马车,看着他们离去。
亲家走了,女婿也在县学里住了有半个多月了,是时候催着女婿回来,不管是什么事,家和万事兴,必须坐一起好好的谈谈去。
于是于江全叫石泉带着他去一趟县学,亲自去见见这个女婿。
县学里的门房见是秦秀才的岳丈,却什么也没有说让他进去了。
在湖边小亭处,于江全见到了女婿,看到女婿瘦了一圈的模样,他吓了一跳,连忙劝着他回去,秦楚却是一脸恳诚的说道:“爹,我与燕儿之间还有些事情没有想清楚,我们两人该冷静一下,爹也不必劝我了,待我将此事想明白了,便是爹不要叫我,我也会回去的。”
于江全一听到女婿这话,便生气的说道:“这县学里无人照顾你,吃也吃不好,住也住不好,快些跟我回去,回去后我必会教训那个不肖女,女婿如何我们都是看着了的,燕儿不懂事,便是我们于家不曾教好。”


第270章 秦楚住县学
秦楚一听,反而有些过意不去,“爹,你跟娘教的很好,燕儿她也没有错,是我先前伤她心伤太狠,我现在也给她时间,让她好好想清楚,爹暂且回去,我过段时间便回去。”
于江全见女婿是劝不回了,只好不再相劝,便将今个儿看到亲家回了村的事说了,秦楚一听,没想母亲已经回村里去了,三嫂算着日子也的确该生了,母亲要回去也是正常,只要不是堵气回去的就好。
于江全从县学里出来,回去的路上心头还不是个滋味儿,石泉见他苦恼,便说道:“叔,我看这事儿解铃还须系铃人,让燕子自个儿去县学将丈夫接连回家去,想来能事半功倍。”
石泉这个提议不错,于江全一听就动了心,笑道:“想不到大石头,有时候你也有几分急智啦。”
石泉却是笑了,可是燕子是个倔脾气,她未必肯去县学里将秦楚接回来。
马车回到于家院里,于书燕和许三娘在厨房里做吃的,许三娘看着女儿吃得没心没肺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秦楚还在县学里不曾回来,女儿也不难过么?倒是与许三娘想像中的不一样。
听到马车声,许三娘连忙从厨房里出来,以为丈夫将女婿带了回来,没想回来的仍然只有他们两人。
石泉从马车上下来,看到厨房门口出现的于书燕,瞧着一脸淡定,可是石泉却也发现了她的异状,从小一起长大的,岂会不知道她的脾气,心里明明想着人家回来,脸上却似乎根本不在乎的样子。
于江全一看到女便说道:“燕儿,你吃完饭便去一趟县学,将秦楚接回来,不能再耽搁了,他一直向着咱们家,咱们也不能让他心寒了才是,你是他的媳妇,你不心疼他谁心疼他去。”
于书燕撇了撇嘴,她做错了什么,负心汉,爱回不回。
果然如石泉所猜测,即使被父母在耳边唠叨,她也是不会去的。
于江全着实拿女儿没有办法,脚长在女儿身上,她不去,赶也赶不去,真把孩子教训一顿不成,那可是自己的心肝女儿。
于家人一起吃过饭后,便去铺子里了,于书燕生怕爹娘再说她,她倒好,直接跟着汪良去了青松街看她新的四间铺面,准备打理出来做客栈。
铺门里有工匠忙碌着,汪良与几个了管事的都在帮忙,外头街坊都围过来打探,问他们准备做什么生意,还开不开酒肆?
那汪良可精着了,他偏生不说,忙碌了几日了就是忍而不发,却只见里头的家具全部搬了出来。
而客栈内部的装修也整理的七七八八,依着这进度,想来再过半个月,怕是能开张了,到时关九的船队也要来了,黎劲几人中选出一人出来去往常德府便是。
这是他们开的第一间客栈,于书燕心中也充满着期待。
于书燕在铺里头帮了一日,到了傍晚回来,于江全实在看不下去了,这一日女儿又没有去县学,回到家中便要说说女儿,于书燕便早早的睡下了。
且不说城里的于家,便说那日离开的俞氏与毛氏。
秦家马车回桃花村的路上,俞氏便在马车中交代了毛氏,叮嘱她不准将城里四房的事告诉家里人,此事要提也得她来提,只是什么时候提,那得她斟酌着来。
毛氏岂敢不从的,俞氏向来有主张,毛氏原本以为俞氏会在城里大闹四房,没想却与想像中不同,后来给她请了婆子学规矩,学完了,却也没有什么改变。
毛氏感觉自己是能摸准婆母的性子的,刚入城里的时候,婆母第一次知道四弟妹做生意,明明是很生气的,可是不知为何,婆母忽然又不生气了,还不计较四弟妹做生意了,虽然后来婆母要将四弟妹赶出秦家。
然而此事也就这样的不了了之,四弟着实护着四弟妹,毛氏就有些纳闷了,四弟妹做了这么多的事,婆母都是一声不吭的,超出了毛氏的想像。
而且凭心而论,若是她犯了这么多的错,婆母会这样对待她么?还有丈夫会真的像四弟一样的护着她么?她想到这儿,反而有丝苦笑,当真人比人气死人。
马车到了秦家院门外,秦家院里一片和谐,如今院中只有老二媳妇在,她仍然像以前那样做下不少事情,便是院里却请了村中的三丫头做长工,帮忙放牛放马,洗衣扫地,倒与吕氏配合的很不错,秦家的男人每次干完活回来与先前三个儿媳妇在时没有什么两样。
俞氏回来,正好是秦家院的男人们回家吃响午饭的时候,俞氏在堂前坐下,身边的秦有富便夹了一块肉给妻子碗中。
俞氏看着碗中的肉,心思一动,说道:“年底咱们都搬去县城吧,既然楚儿已经是秀才郎了,来年入秋乡试,中了便是举人老爷,咱们呆在村里也不是个事儿。”
秦有富一听,面色微变,他一个泥腿子出身,年轻时好不容易娶了一个秀才的女儿,随后多年,多亏得俞氏掌着家,使他们秦家的善名远近闻名,使他的儿子们个个都出众。
但是秦有富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去城里住着,他向来是一个闷葫芦,都是听俞氏的话,但这一次他却开了口,“一定要全家都去城里么?”
俞氏却是温柔的看着他点头,“孩子他爹,我已经在城里买了一处两进的院子,上次长工回来拿银子你们应该也能猜得到,咱们有了这院子后,你们都去也是住得下的。”
秦有富一听却还是有些担忧的问道:“那咱们在城里要如何生存?这么多张嘴,也得有吃的。”
俞氏想了想说道:“到时三个儿子去码头做点儿苦力之类的,或者平素帮着四儿跑跑腿,咱们主要还是要陪着四儿考中举人,不过就一年的功夫,村里的田地仍然要种的,到时农忙之际,你们再回来帮几日便是。”
“再说这院子买都买了,不住也是空置在那儿,至于吃的用的,便从村里搬运过去便是,不过就一年,咱们这一年你们同心协力的,等你们的四弟高中,咱们秦家便都扬眉吐气了。”


第271章 三房做生意
秦有富听后不再说什么,那边两儿子儿媳妇却是尖着耳朵听的,虽然一直在田地里干活,他们也不曾在城里住过,这会儿听了母亲的话,还是有些向往的。
一顿饭吃得大家伙心思各异,想来里头最高兴的便是两个儿媳妇了。
吕氏劳累了多年,终于可以回城里享清福了,也不枉她嫁入富有的秦家。
而毛氏那自然要跟在婆母身边的,婆母去城里,她也自然去城里,她还学了规矩,想来将来有什么宴席,婆母带着的也是她才是。
这一日秦家院里很是安静,该下地的下地去了,该做事的做事去了,只有毛氏仍然陪在俞氏身边。
到了傍晚,俞氏便叫来秦安,让他明个儿去一趟镇上的史家,倒要看看老三媳妇可曾生下孩子,算着日子怕是要到了,按理生孩子一事要来婆家的,自上一次俞氏回了城,此事便没有管了,而史家也不知事,都不主动的将孕妇送回来,或者给他们秦家通个信儿。
秦安回到大房的屋里,夜里夫妻两人躺在床上,秦安便问起媳妇在城里的事,不过是随口一问,毛氏但将在城里看到四弟妹做生意的事全全说了出来,秦安听后震惊。
“四弟妹有如此能耐,短短半年便做成了生意?”
毛氏一听丈夫的话,颇有些不屑道:“自然四弟想了法子的,一个妇道人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能有多大的能耐,只是此事你千万别跟其他几房说,要是他们知道了,指不定心里不舒服。”
秦安也是这么想的,便是他听着了也不舒服,难怪母亲要带家里人都回城里去的,四弟妹不仅做起了生意,还将娘家父母接到了身边享福,搞得他四弟像个上门女婿似的,秦安听了都生气,待他入了城,非要说说四弟不可。
毛氏见秦安脸色不好,心情却好了不少,婆母叫她别说,她可没打算瞒着,反正一家人到了年底就会去城里,到时不还是知道了,这一趟从县城里回来,她心情正不好。
然而此时秦安听过毛氏所说的话后,斟酌了一下,还是将三房在镇上做生意的事告诉自家媳妇,原本这事儿一直藏在秦安的心中,明个儿他又要去镇上了,再加上四弟妹也做生意的事,他便将此事说了出来了,叮嘱媳妇不要告诉二房去。
毛氏听了丈夫的话,心中大惊,难怪三弟妹要住在镇上的,原来不仅是不想做家里的家务,而是要留在镇上做生意,一个二个的都长能耐的,都跑去当商户,她婆母最是讨厌做商户,这事儿要是告诉了婆母,想来三弟妹回来有的闹的。
毛氏在丈夫面前不发作,也听了丈夫的话,说不会将此事告诉婆母。
待第二日早早的送秦安离开村里去镇上找三房去了,毛氏便进了堂房,将昨夜丈夫所说的话告诉了俞氏,俞氏一听一脸的震惊,有些不相信,她说道:“老三媳妇怀有身孕,怎么做那生意,老三又是个木纳的泥腿子,想来也不会做生意。”
俞氏不信,毛氏便说道:“娘,史家可是商户,在镇上有手段,不会做生意,收钱总会吧,三弟在镇上呆了八九个月,也不曾回村里半日,娘都说四弟向着媳妇去了,至少四弟还带着四弟妹时不时的回来,我瞧着三弟才更加过分了。”
俞氏听着这话,心头不好受,在四房那儿受的气,遇到三房这儿,这怒气是加倍的,老四伤了她的心,她不相信老三也会像老四那样伤她的心,一切都得等大儿子从镇上回来便知道了。
然而到了下午秦安从镇上回来了,却是他一个人,自然没有将三房的夫妻接回来,而且这一次他去镇上的铺子里,看到三弟做生意很有一手,再也不是他先前心目中木纳的不爱说话的三弟,如今的三弟性子活泼,言语到位,与那些客人说话也是松驰有度。
秦安在铺里坐了半日,劝着三弟,三弟反而让他回来撒谎,便说三弟妹还没有生孩子,得等上半个月,但他在铺里却并没有看到三弟妹,秦安怀疑三弟妹已经生下了孩子,这明明是秦家的子孙,却生在了史家,村里人知道还不得说他们秦家去。
秦安进了院子,就看到廊下做针线活的俞氏和毛氏,俞氏一看到只有一个人回来的大儿子,脸色便不好看了,沉声问道:“老三呢?”
“三弟陪在三弟妹身边,三弟妹肚子大了,不方便出行,说半个月后再回来。”
秦安老实,俞氏听了却是气出一肚子火来,把在县城里憋的那一口气都要撒出来了,她将针线往蓝子里一丢,便起了身,“成了,你为大哥,要你出去将三房的夫妻叫回来,连这一点能力也没有,将来母亲还能指望你什么,你还帮着三房瞒着,我都知道了,是不是三房在镇上做生意呢?”
俞氏的眼神很凌厉,秦安却是惊了一跳,眼神朝自家媳妇看去一眼,想起自己昨夜说的话,心里头便不是个滋味儿,想不到媳妇将此事告诉了母亲。
秦安不能再相瞒了,再瞒便是不孝,这几个月他将此事压在心头,便一直觉得对不住爹娘,自己瞒了他们。
待秦安将镇上的事一五一十的说出来后,俞氏气得不轻,比起四房夫妻的来说,至于那四媳妇早就声明要她拿到和离书便同意的,而且四媳妇也很干脆的在和离书上按下了手印,问题都出在四儿子身上。
可是三房在俞氏的心目中,三儿向来老实本份,又向来听她的话,孝顺她,从小到大,也跟在俞氏的身边,俞氏说什么,三儿绝不敢忤逆,可是今日才发现三儿竟向着三儿媳妇去了,因为三儿媳妇家里富有,便做起她最讨厌的商户。
如果自家儿子都行了商,那她又有何资格在城里说四媳妇,她身为秦家的掌家之人,岂能包庇?


第272章 史氏生子
俞氏深吸了口气,接着说道:“明日你和你二弟都跟我去一趟镇上,三房若是不回,那你们两兄弟就自是绑也要将你们的三弟绑回来,至于三儿媳妇她回不回我也不在意,但是她生下的秦家子孙却是必须带回来。”
俞氏这一次发了狠话,比秦安想像中的还要难过。
秦安瞪了自家媳妇一眼,只好上前应了声好,扶着母亲入屋休息。
待秦安从堂房里出来,看到廊下还能淡定做新衣的媳妇,气不打一处来,拉着毛氏便入了大房的屋里。
“我昨夜怎么叮嘱的你,你为何将此事告诉母亲?”
秦安一脸气愤的看着毛氏。
毛氏却是苦笑道:“秦安,你讲讲公平,咱们大房和二房在田里做泥腿子,三房和四房呢?为什么他们可以做生意,吃得好穿得好,过的是锦衣玉食的生活,还能在城里结交那些有权之势,咱们在村里,成日对着的是村里的这些村民。”
“这些村民也非良善之辈,他们对咱们秦家恭敬,那是因为咱们秦家总爱捐些银子给他们享到好处,找他们做长工,还能赚到现钱,与他们交往,我都嫌麻烦,婆母却还极为注重这村里头的名声。”
“秦安,我也是女人,三弟妹和四弟妹过的是什么样的好日子,我跟二弟妹过的又是什么样的日子,你是我丈夫,你能像三弟和四弟那般护着自己的媳妇么?你现在倒好还来指责我,这事儿就算我不告诉婆母,婆母以后就不会知道么?到时知道后,婆母要怪的反而只是你了,因为是你一次又一次去镇上还将这些事瞒着的。”
“凭什么你为他们瞒着,你反而落不到一个好,他们吃好的喝好的,可曾想过我们的死活,我不甘心,我不同意,我也是秦家的媳妇,我还读书识字,比她们强多了,可是我的生活却过得不如他们,因为你从来不护着我,只会让我受委屈。”
说到这儿,毛氏反而哭了起来,秦安原本生气的脸上呆了呆,看着自家媳妇,一时间难以发火,心中一把郁气,也只好轻轻一叹,朝那长凳上一坐,无奈道:“我身为大哥,知道他们做的不对,可是我也不能眼看着三弟夫妻不睦,吵来吵去的不得安宁,就算以后爹娘怨我,那便怨吧,至少也让三弟过了一段安宁的日子。”
“玉娘嫁给我多年,我确不及三弟放得下,也不及四弟有学识,我就是个泥腿子,玉娘嫁给我委屈了,可是你也是家中的大嫂,咱们该做个表率,底下的弟弟若是做不好,咱们只能相劝,而不能与他们争锋,咱们秦家本为一体,谁过得好过得不好,都是一家人。”
秦安还要再说,毛氏却是苦笑一声,“只有你还这么认为吧,三房背着家里人开铺子,可曾将赚到的银子给回家里?”
秦安一听立即反驳道:“那是史家的铺子,三弟也不过是过去帮忙,主要还是照顾着三弟妹。”
毛氏一听却是笑得更冷,“你为三弟开脱,我也不跟你争执,那四弟呢,四弟有能耐,四弟妹赚下的银子全部都向着四弟妹娘家去了,她可不曾给秦家送来半点银子,这又是何意呢?”
秦安一听却是说不出话来,过了半晌方说道:“同是一家人,便不必计较这么多,咱们秦家也不差,吃喝不愁,家中田地这么多,比外头的庄户吃得好太多,再说待四弟中了,咱们一家也跟着享福,你是大嫂,就更应该大度。”
毛氏听了这话,却是气呼呼的在一旁坐下,看秦安的眼神却是不对劲了,“你做你的大好人,唯独却愧对我,我是你妻子,你几时能像他们那样护着我,让我也感受一下。”
秦安上前抱住媳妇,安慰她,“我是泥腿子出身,我平素也是向着你的,这事儿你就别插手了,咱们还是盼着三房和四房能和睦的,你身为大嫂就更应该如此了,银子多少,多了又如何,一个人只能吃那么多,银子多了也无用。”
毛氏眼看着丈夫已经放软了姿式,再想到他平时的作派,她不好再说了,虽然心中郁郁,只觉得自家丈夫木纳又孝顺,婆母说什么他都听,令她心中很不舒服,她越发的羡慕起那史氏和于氏来,同是嫁入秦家,却相差如此之多,她真不甘心。
第二日俞氏带着两儿子和大儿媳妇往镇上去,虽然昨个儿夜里秦有富劝了一宿,劝着俞氏好好说,毕竟三儿媳妇怀着孩子,可不能惊着了孩子,俞氏倒也将话听进去了。
然而当他们到了镇上史府的时候,俞氏就发现史家人一脸的慌张,像是做错了什么事儿似的。
而老三秦乐却没有了踪影,那史家老爷史荣一看到亲家母,连忙往管家使眼色,快些将女婿从铺里找回来,可不能让亲家母知道女婿在镇上帮着做生意的事。
然而俞氏却是往交椅中一坐,便让史荣将秦乐夫妻叫出来,史荣却是顾左右而言他,在打哈哈。
俞氏也不催促,便这么的等着。
到了晌午快要吃饭的时候,秦乐才被匆匆找回了史府,他正在铺里做着生意,今个儿铺里的生意着实太好,赚了不少,心里正乐呵着,想着晚上告诉自家媳妇,也让媳妇儿高兴一下,哪知史府的管家便叫他赶紧回去,秦家来人了。
原本秦乐还以为又是大哥来了,正说让那管家传话,让他大哥再等他半日,先做了生意再说,没想听说是母亲亲自来了,这一下把秦乐的魂都吓没了,他连忙关了铺子跟着史府管家回来,就看到堂前坐着喝茶的母亲与兄长,心头打鼓,额头也冒出汗来。
俞氏大半年没有看到三儿子了,倒是觉得三儿子似乎长高了些,人也长得壮实有精神,史家倒是将他养得好,比在村里头都养白了,就像那戏班里出来的小白脸。
俞氏面无表情,神色不明的看了秦乐一眼,便问道:“今个儿赚了多少银子?”


第273章 史家惊慌
秦乐一听,扑通一声便在俞氏身前跪下了,眼神却往大哥看去,眸里有郁闷有指责,大哥还是将此事告诉了母亲,难怪母亲来得这么迅速,大哥也真是的,就不能帮他再瞒几日么?自家媳妇刚生下孩子,还在月子里,这会儿母亲过来,岂不是出大事,不过就帮他兜半个月都不成。
秦安看到弟弟这眼神,心头一怔,只好垂下头去,心情很是复杂,虽然不是他说出来的,却也是他的媳妇说出来的,他没能帮弟弟瞒着,心里的确有些愧疚。
而主座上的史荣看到这情形,心情有些复杂,这个女婿是好的,就是亲家母太过严厉,家中由一个妇道人家掌家,这些儿子也一个一个的孝顺的不得了,史荣看着心头也有些窝火。
可是亲家母是秀才之女,又教出了一个四儿子在城里极为受人看重,明年若是中了举,秦家就更贵气了,指不定成为庾县的新贵,想到这儿,史荣便上前讨好的说道:“亲家母,这事儿也怨我,女婿原本陪着我女儿的,我女儿身子不太好,就这两日好些了,他便去铺里帮了几日的忙,女婿并不太会做生意,只是帮我们史家看了几日的铺子。”
“亲家母也是知道的,自上次征兵役一事后,我家小儿被征走了,家里的铺子便没有了人打理,女婿帮我们的这几日,我必定算工钱。”
史荣说的诚恳,俞氏却是看向史荣,“怎么能让亲家算工钱,女婿陪媳妇回娘家,帮娘家人做点事也是该当的,既然只是在铺里看了几日铺子,那也便不是大事儿了,我秦家是庄户人家,不懂得做生意的。”
秦乐听着母亲这话,他摸不准大哥跟母亲说了多少,看着似乎也没有生大气,莫非大哥没有说全,母亲当真以为他在史家铺里看铺子几日不成?
俞氏这会儿看向三儿,却是让他起来。
秦氏见俞氏果真没有生气,他便起了身,顺势在俞氏身边的小圆凳上坐下,看着一脸的老实,心头却是担忧,媳妇儿才生下孩子没几日,母亲可别在这会儿将人带回去。
俞氏便朝史荣说起三儿媳妇的事,问起她的孩子什么时候会生,自是要带回婆家待产的。
史荣一听,心中有些虚,的确,在南亭镇向来有这么一个规矩,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生孩子自然也得在婆家生,像他们这样将女儿留在娘家便将孩子生下了的,婆家怕是有理由生气的,而且这事儿要是传出来,婆家也的确没有脸面了。
史荣不知道说什么好,模棱两可的说了说,眼神便看向了秦乐。
秦乐刚要起身跪下再说,俞氏却先开了口,“莫不是老三媳妇已经生了?”
秦乐这一下又跪下了,却是脚发软跌在地上的,他跪在那儿不说话,但就他这表现,俞氏却知道了,必定是了,如此说来,老三媳妇在娘家生了孩子。
俞氏的手不知不觉攥紧,她半晌没说话,但脸色却有些发白,旁边的毛氏风状,故意上前握紧婆母的手。
史荣看着心头也不舒服,这事上的确是史家的不对,于是史荣故意大声喊管家,叫他将主母叫来,又在俞氏面前说道:“都是我那贱内不懂分寸,非要留着女儿在身边,本以为还要半个月才能生下孩子的,哪知早了半个月女儿便发动了,那会儿再送回秦家已经来不及了,只好先让女儿将孩子生了下来。”
很快史家主母花氏从后院过来,看到亲家母,二话不说上前握住她的手,说道:“都是我不懂分寸,都是我的错,亲家母担待,我不该将女儿留多了两日,这会儿孩子已经出生,是我做的不对,亲家母千万别生孩子们的气,眼下瞧着已经生下了,再过半个月便能出了月子,亲家母就允了我女儿在婆家再多住几日,到时我史家必将女儿女婿还有孩子一并送回来。”
俞氏一听这话,却是看向花氏,“你们还要留我儿在镇上?”
仅俞氏这一句话,花氏不好接话,只好陪着笑。
俞氏却是看向身前跪着的秦乐,问道:“你还要留在镇上?”
秦乐听着母亲语气便不对,本来他一直隐瞒着,心里就发虚,从小到大便不曾正面忤逆过母亲,这会儿更是不敢再找借口了。
俞氏这么问,秦乐想也不想的答道:“娘,我且跟你回去。”
花氏一听,脸色就变了,史荣也脸色不太好看起来,女儿还在月子,亲家母就这么不留情,非要将女婿带走?
俞氏却是面无表情的再次问道:“老三,可是你真心这么想的?”
秦乐心中苦,只好说是自己真心想要回去的。
俞氏看向花氏,“是我儿子不懂事,都是成家的大丈夫了,还赖在媳妇的娘家好吃懒作,也是我秦家教的不好,既然儿媳妇已经生下了孩子,还不曾出月子,也多有不便,那么我也不强求了,且先回去了,待儿媳妇坐完了月子,亲家将母子两人送回我秦家便是。”
俞氏起身便要走,进来史府都不曾吃过饭,俞氏没有发怒,说话也有礼貌,可是言词之间却是令史家夫妻不舒服。
再说女婿被带走了,留着女儿和外孙在家中又是什么事儿,而且听俞氏这意思,到时出了月子,秦家怕是不会派人来接的,想来还得儿媳妇自己抱着孩子回去,这样一来,他们史家岂不是在镇里头落下了笑柄,感觉女儿像是被抛弃了似的。
花氏看向女婿,这会儿她说再多,只会引起亲家母的反感,反而只有女婿开口了。
然而秦乐哪敢开口,心虚的厉害,今个儿赚下银子的喜悦都没有了,他知道母亲已经生了大气。
俞氏要走,花氏上前相留,“亲家母不吃了饭再走么,要不看看孩子,亲家母就不想知道生的是儿是女?”
俞氏看向花氏,说道:“既然已经生下了孩子,是儿是女都没关系,那都是我秦家的子孙,到时抱回来便是,我会认下的。”


第274章 教训儿子
这话说的,花氏听出一把心火,她面上原本有讨好的笑意,这会儿收得不及时,要笑不笑的,倒是让俞氏看着很不舒服。
“亲家,我们这就走了,都入秋了,田地里正忙着,半点不能耽搁的。”
俞氏要走,其他人更是不敢留,于是秦家人转眼都走了,留着史家夫妻站在堂前发呆。
史荣气极败坏的从椅中起身,脸色不好看向妻子,“我怎么跟你说来着,叫你别将女儿留在娘家生孩子,你却是不听,要是别的人家就算了,那可是秦家,秦家这位掌家主母可厉害着了,她向来在秦家说话说一不二,家中几子你也看到了,秦家主母一发怒,谁敢说半个字。”
花氏听了丈夫的指责,她心里头也不好受,看着史荣便道:“当初是你一味要将女儿嫁入秦家,女儿在秦家受了那么多的苦,秦家婆母又是如此一个厉害的人物,女儿若是在秦家生下孩子,万一有个什么,咱们管都管不到,女人生孩子便是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你不心疼女儿我可心疼,那可是从我肚子里出来的。”
“我不是不心疼女儿,可是咱们巴东郡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