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家院子就置办隔壁院,俞氏说出了地方,于家人颇有些意外,没想俞氏也住在了柳树街,还相隔这么的近。
俞氏说已经将院里头的家具等都已经置办好了,今个儿就搬过去了,俞氏眼神看向四儿,“楚儿随我一同过去。”
“娘。”
秦楚呆了呆。
俞氏却没有商量的余地,于家父母也不好将女婿留自个院中,何况秦家已经置办了院子。
毛氏扶着俞氏出了于家院子,于家人都出来相送,只是到了门口,秦楚却没有出来,俞氏回头看了他一眼,脸色有些不好看。
于书燕这一下也有些为难,她不想住到秦家院去,何况婆母也没有要她住过去的意思,但是秦楚是秦家人,婆母要他过去,他身为儿子不得不过去,不然就真的如婆母所说的成了于家的上门女婿了。
俞氏的眼神里有责备,秦楚不得不出了门,看了自家媳妇一眼,什么也没有说,便随俞氏往前不远的院子走去。
于家三口看着他们走入斜对面的院子,此时院门没有挂门牌,院门与于家院子的没有什么不同,正好住在于书燕置下的管事院隔壁,这下好了,他们都要住在一起了。
看着秦家三人头也不回的入了院子,许三娘便叹道:“燕儿,你也住过去吧,你是秦家媳妇。”
于书燕却是摇头,“娘,我就住在这儿吧,秦家眼下虽然只有了大嫂一人跟在婆母身边,但是秦家人多,改日他们入了城,定是拥挤,何况隔着也就一条街的对面,并不远。”
许三娘不知如何劝,刚才亲家母的确也没有提要求让女儿一同前去,瞧着亲家母还是生了气,只是女儿若是长期住在这儿,若是外头的人知道了,还不得猜出来他们家庭不睦。
他们倒好,反正是庄户出身,可是女婿不一样,他是秀才公,要面对不少人的流言。
于江全此时开口,“燕儿,你缓两日,过两日待你婆母心情好了些,你便跟着一同住过去吧,这儿算是你的娘家,想家便过来看看。”
于书燕却是撇了撇嘴,她爹娘就是太过善良了,婆母这样的,她不愿意过去,她反而高兴呢,只是秦楚却是夹在中间不好做人,不过她才不管那负心汉的难处。
于书燕转身回院里,他们也该准备回铺里去了。
就这么过了几日,倒也相安无事,于书燕在铺里守着生意,秦楚每日来回都是去对面院子,只有半夜秦楚才会潜入她的房中,果然这家伙就是这么讨厌,每日夜里都是睡她床上,到了大清早,陪着于书燕练完功,他便大大方方的回对面院里去。
俞氏发现了几次,也说了几次,却是阻止不了秦楚,他夹在中间,倒是这一招做得两边没有话说,反而只会让于家父母觉得为难了女婿。
于书燕坐在铺里的柜台前,明明不愿意去想秦楚,心思却不知不觉飘到了秦楚的身边。
他夜夜都来,与先前没有什么不同,难怪把婆母给气的。
正在她发呆的时候,外头来了一个胡家管事,于江全与对方一同进来,那人是胡耀派来的,入了铺子,便朝于书燕行了一礼,将那四张铺契交给了于书燕。
于书燕倒不知胡耀当真将这四间铺面的铺契交来了,她想起孙氏说的话,且看这铺契是哪几处的。
没想到看到铺契后她就震住了,那胡家管事说道:“娘子怕是不知,我家大公子将庾县最好的四间铺面给了秀才娘子,您且看看便知。”
城东区的四间铺面,虽不是在旺兴街头,却是在青松街,且四间铺面是连在一起的,她记得青松街多是酒楼和客栈,也有首饰铺子、吃食铺子,只是四间铺面连在一起,岂不是很大了。
她与那胡家管事道了谢,送走了管事的,于江全夫妻却是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她,想不到胡家人当真送来了铺契,该如何是好?旺兴街的两间铺面也是胡家人送来的。
第261章 四间铺面生意
于家江夫妻的担忧全部落入于书燕的眼中,她却是不以为意,反而安慰着父母,说道:“爹,娘,你们别担心,既然胡家已经送来了四间铺面,便是不将这铺面放在眼中的,再说女儿是明正言顺的接管,本来就是那陈家贵女输了,字据也是她立的,没有什么好说的。”
于书燕吃过晌午饭,便让石泉赶着马车往青松街去,她倒要看看那四间铺面是何模样,就如孙氏所说的,且看这四间铺面的好坏,便知胡耀是否出于真心。
到了青松街街头,两人却是愣住了,这儿车水马龙,来来往往的多是走商,有不少生面孔,甚至还有些衣着都有些不同,她是卖布的,自然能看出那些布料的出处。
她看到了有京城布料做成的衣裳穿在身上,也有苏杭两地的,还有蜀地的也有,这么说来,这青松街也是一条旺街了?
待两人到了胡家的四间铺子前,于书燕又呆住了,这四间铺面与她想像中的不一样,写着是四间铺面,可是与旺兴街的铺面不同,这四间连在一起不是有后院,而是有高楼,一共三层。
一间铺间就抵她想像中的四间,胡耀为何送她如此贵重的铺面?胡家之意她有些摸不准的,莫非当真对她没有半点想法?
她看着这所谓的四间铺面连在一起能做成客栈的规模之时,她都觉得自己这一次占了胡家一个很大的便宜,胡耀此人她有些摸不准。
他如此大方,要么对秦楚有大图,要么他是真的慷慨。
石泉却是呆呆地站在门口出神,见于书燕推门进去了,他也跟着一同进去,看到四间铺面连一起的偌大门厅里,摆满了桌椅,那模样以前应该是间酒肆。
“燕子,咱们这一次是不是发了?”
石泉半个身子靠在门框上,将铺里四下打量一眼。
一共三楼,往上走都是包间,瞧着都是吃饭之处。
于书燕也是看呆了,她以为的四间铺面就算连在一起,也最多只能拿来做布庄或者首饰铺,她还没想好做什么生意之前,或许还能租出去。
但是来到了这儿,看到了这间酒肆,她心头忽然生出一个想法来,她以后既然是要做生意的,她还要组织一支走商队,是不是也该有一个大的计划。
前一世看到不少权贵的产业中会有不少客栈酒肆,他们家族的人每到一处,都可以住进自己的客栈里,或者自己的酒肆里吃喝,到哪儿办事也方便,尤其这些人还能成为家族中的耳目。
若说耳目,一是酒肆,二是茶楼,三便是客栈了,这三处听到消息最多。
只是她以后离开了秦楚,也没有必要听什么消息,但是她的生意或许也可以朝这方便做做,她主要做布商,顺便开客栈或者酒肆,以后出去行商也有落脚之地。
于书燕想到这儿,高兴坏了,她立即回头看向石泉,问道:“汪良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石泉一听,站直了身子,想了想说道:“算着日子应该就在这几日了。”
于书燕一听,心情好极了,说道:“这四间铺子到底做什么生意,我已经有了想法,待汪良几人回来,我便与他们商量一下。”
于书燕的话令石泉一震,有些疑惑起来,“燕子,你已经想好了做什么生意不成?”
于书燕朝他看去一眼,却是笑了,“我自有想法,你跟着我做便是,我得想个法子,将商队做大才行,如果只是与关九做布料生意,也不是个事儿。”
“哦?”
石泉有些疑惑不解起来,如果不与关九做生意,他们还能与谁做生意?
于书燕却是笑看着石泉,瞧着这酒肆的模样,想来胡家刚收回来便将铺契给了她,先前这儿做的酒肆生意应该是不错的。
当两人从酒肆里出来的时候,隔壁的铺子里有人过来打量两人,其中一位伙计忍不住问道:“你们便是这铺子的主人?前日这间酒肆刚关门,你们便来了,你们可是胡家的人?”
于书燕也不想借着胡家的名头,正好乘着这会儿澄清,便摆手说道:“这铺面以后便归我所有了,大家皆是邻居,想来以后都会见到。”
那伙计一听,面色变了变,便上前问道:“我倒是不懂了,既然这铺面给了二位,瞧着二位的模样想来年纪尚幼,生意上恐怕经验不够吧,这酒肆的生意以前是相当的好,三教九流的人都爱往这儿来,只是前几日胡家人以租期到了为由便强行收了铺子,那酒肆的东家不得不停了业,我瞧着二位若是还想收这租金,我们倒是能找到先前那位东家。”
想不到先前的那位东家与这些人如此交好了,居然还掂记着这事儿,于书燕却是摆手,“不必了,这铺子以后归我于家所有,到时便是我来开铺做生意,多谢街坊的热心。”
那伙计听后颇有些不甘,这铺子多好的生意,就要这么断送了,先前那东家还私下里给了他跑腿的钱,让他留意着这铺子易主给了谁,他好再接着过来续约呢。
然而于书燕和石泉却是将铺面给关了,接着上了马车,就这么走了,那些街坊们在铺门前议论纷纷,看到两人这年纪,都以为是哪家的纨绔子弟,必不懂那生意的门道。
天色不早了,于书燕便直接回了柳树街的小院,进入柳树街头,就看到前头一辆马车,上头挂着秦家的牌子,想不到是婆母的马车。
于书燕的马到了于家院前,下车时,她看到对面的俞氏和毛氏正好从马车上下来,而跟着一同从马车上下来的还有一位婆子。
瞧着那婆子年纪四十上下,身上的衣裳却是顶好的布料,于书燕熟识行情,见对方的衣料便忍不住多看了一眼,对方举止庄严,身姿挺直,看俞氏和毛氏的眼神也很严肃,她有些疑惑,这人到底是谁?能让如此傲气的婆母都要笑颜以对?
第262章 毛氏学规矩
她对庾县的贵夫人大多熟识,的确是一张生面孔,不像是她认识的人,那么对方便不是庾县的贵夫人了?
她们三人入了秦家院子,于书燕也不好仔细看,只好入了院。
而这边秦家院里,俞氏和毛氏陪着刘婆子入了门,俞氏便叫长工将院门关上,刚才老四媳妇往这边张望,别以为她不知道。
院内,俞氏交代毛氏说道:“以后你可得学仔细了,这位嬷嬷可是庾县最有名的,你跟着她好好学规矩,到时与这些贵夫人好应付。”
毛氏很是恭敬的听了俞氏的话,心里却是高兴坏了,婆母出钱为她请了这么一位好嬷嬷,想来自己在婆母心目中还是很重要的。
俞氏见老大媳妇也有心想学,心下一安,便叫她跟着刘婆子去了,她却坐在一旁看着,内心其实也想学的,可是她身为老夫人,自是舍不下这面子,只好在一旁看着学。
这刘婆子果然有一套,她教毛氏怎么与贵夫人说话,说话最忌讳什么,同时教毛氏怎么上桌吃饭,还有大户家的一些规矩,食不言寝不语,为此还劝着俞氏买位下人过来,两人出门还能带上,到时有些事主人家不方便做的,便能让下人做了。
俞氏一听便是摆手,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家她还是有自知之知的,他们庄户人家,儿子也不过是个秀才而已,忽然买了下人,本就外强中干的秦家更是容易让人看了笑话。
她眼下不过是想让老大媳妇长点见识,也让自己学到一些规矩,想到老四媳妇能淡然的应付这些贵夫人们,她便心里不舒服,也不为别的,能强过老四媳妇就成了。
那刘婆子见俞氏不想买下人,她也便不好再劝了,却是尽心的教起了毛氏,不过这工钱可是费了不少,俞氏存的私房钱都要用完了,可是心头存着一口气,老四媳妇厉害,她可不靠着她,大儿媳妇是书香门第之后,也一定不会给她丢脸的。
于书燕跟着家里人一起吃过晚饭,秦楚却在这个时候进来了,他这是在对面院里吃过饭就过来了呢?
于江全夫妻看到这个女婿便很开心,女婿的心还是向着他们的,瞧着这院子住的近也是好的,还能顾及到两边。
秦楚倒是熟络的很,到了这边院里,自个儿入厨房倒洗脚水,于书燕却坐在屋里看着书,她要计划一下怎么开客栈或者酒肆一事来。
厨房里许三娘见是女婿过来端洗脚水,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便要上前从女婿手中接过,秦楚却是笑了笑,可不让岳母辛苦。
虽然看着是洗脚水,可是许氏知道,此事可不能让亲家知道,听说秦家是男子不入厨房的,前段时间亲家住在这边院里的时候,多是许三娘准备了水给端过去的,女儿有时忙碌便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许三娘却是知道的,有亲家在的时候,女婿还是不敢明显的表现出来,如今亲家不住这院里的,许三娘也担心此事传到了亲家的耳中,所以很有些不好意思让女婿做这种事。
然而她却看到女婿一脸笑意的端着洗脚水去了,入了后院,许氏还能听到小两口的说话声。
只听到女儿一脸的不耐烦,“水太烫了。”
秦楚却是温言细语,“那就凉一下,我皮糙肉厚没试出来。”
于书燕还冷哼一声,催着秦楚回对面院里去,秦楚却是不走,坐在媳妇身边说要留下。
许氏听了心想着明个儿与女儿私下里说说,女婿既然来了这边院里就不能往外推,何况自个儿不去端洗脚水还嫌弃烫,也只有女婿有这样好性子惯着自家女儿。
于书燕可没想到她母亲听了去,她刚才只是随口一说,反而跟秦楚说话从来都不客气的,这会儿她正想着事儿,也没有在意。
秦楚探了探水的温度,说道:“这会儿不烫了,燕儿先洗。”
于书燕终于从那书写中回过神来,她看向秦楚,颇有些疑惑,“我这么凶你,你不生气呢?”
秦楚一听,原本还有些委屈的心情转眼就没有了,媳妇儿也知道自己最近很凶呢?是不是因为他陪着母亲回了对面院子的缘故?
秦楚点头,“有点儿生气,但是我是男人,岂能与小女子置气。”
“你说我是小女子。”
于书燕赤着白皙的小脚踩在木盆里,接着起了身,就要去对付秦楚,秦楚却叫她小心,可别摔着了。
于书燕抓住秦楚的衣襟问他,“谁是小女子?”
“你喽,动不动就生气。”
“你才是,你才是。”
于书燕气着了,没想脚下一滑,直接扑秦楚怀中,秦楚皱眉,“这么迫不及待,有些口是心非。”
“你……”
于书燕憋得脸通红,她又不是故意投怀送抱的,想来秦楚也看得明白,还故意笑话她。
“你明个儿别来了,呆会婆母又生气了,你现在是越来越大胆了,敢光明正大的来我这边。”
“为何不可,你是我媳妇,我陪娘吃过晚饭,与她说了会儿话,聊了聊今日的课业,让我母亲别担心我的学业后,我便过来了,想来娘也知道我的心在这边院里呢。”
于书燕听了有些不对劲,秦楚这么勤快的往这边跑,先前至少还等着婆母和大嫂睡下了才过来,如今却是光明正大的,婆母也没有找上门来,更没有阻止秦楚,不对劲啊。
“母亲没生气?”
“并没。”
秦楚却是抱着她坐下,接着说道:“娘心里似个明镜,她知道我与你的感情,也知道阻止不了我,倒不如遂了我的愿,我还能乖乖回去吃晚饭。”
可不是这样的,婆母怎么可能这么大度,于书燕看着一脸轻松的秦楚,她也不好说什么了,想来婆母容忍了她开铺做生意,也容忍了秦楚过来,想必她不久便有大动作了,许是打着那和离书的主意。
她应该很快便能离开眼前这个负心汉,以后再没有人给她倒洗脚水,也不会给她捂热脚,更不会有人教她功夫,陪她骑马,买好吃的酥糕给她吃。
没想到成婚才一年,她居然这么快就习惯有他在身边,心里骂着他负心汉,却一次又一次的容忍他融入自己的生活,容忍他巴接她爹娘,然后得了她爹娘的欢心。
这一夜于书燕有些莫名的睡不着,竟是失眠了一夜。
第263章 请帖
果然如石泉所料,汪良带着三位管事的回来了,这一次算是第二次出门行商,很顺利的又将那布料给卖完了。
汪良看到于书燕便告诉了她一个好消息,与常德府那边的布商已经定下来了,对方瞧他们的交期很准时,便听了于书燕的话,立下了字据,定下了价格,以后只要派一个管事的跟着一同前去便行了,他们四个人便能轮流着去,其他三人还能留下来做些别的事。
正好于书燕有生意要做,汪良带来的可是一个好消息,她带着汪良几人去了青松街看那酒肆,几人站在厅前,汪良有些不敢置信。
才短短几日功夫,东家又得到了铺面,这一次倒好,直接得了一间酒肆。
于书燕问汪良,“咱们做什么生意好呢?酒肆和客栈,你觉得哪样更好,如若成了,以后我赚了银子便在各地都开上。”
汪良一听,心神一动,便说道:“若开酒肆,必要有好厨,先前这处酒肆能远近闻名,想来厨子请得好,而且有些菜式都是有独家秘方,咱们从来没有开过酒肆,恐怕有些不妥当。”
汪良想了想,看向其他三人,此时黎劲开口,“东家何不开客栈,这一趟我们走陆路去常德府,感触颇多,若是东家将来必定在其他各地都开的话,那便是客栈无疑了,以后不仅方便了自个人,而且这三教九流的信息也好打探。”
于书燕一听,心思一动,倒与她的想法不谋而合,虽然她打探这些消息也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客栈比酒肆方便,不必费心请厨工,她不必要求什么菜式秘方。
“那就开客栈好了,这周围有几间客栈,我最近也有打听,他们的生意极好,此处靠近码头不远,想来下船-上岸的商人,多半便会在这儿住下,再在城里游玩几日。”
于是他们几人达成一致,既然要开客栈,那前期的准备少不了,好在下一批货,汪良与另两位管事的不必出门,由黎劲带着人马去常德府。
这一趟赚下不少银子,于书燕将那些银子收了起来,便让几人先在柳树街的管事院里休息两日再说。
于家院的晚饭时分,于书燕将这些管事的都叫了来一起吃饭,以后管事院里置个厨娘帮忙,也免得他们回去晚了连饭都没得吃的。
饭桌前,汪良说起出外行商的一些趣事,于书燕倒是听得津津有味,她还没有真正的出门行过商,前一世她不会功夫,也不会骑马,又有婆母管制,自己的性子也被磨平了,一心只围着秦楚转,以他为天以他为地,天地之间再容不下别的事。
如今她看透了,也因为前一世丰富了人生经验,知道哪些生意赚钱,便终归不曾亲自去过,倒是令她新奇,很是想去一探。
于家人听着汪良讲的事迹,都忍不住砸舌,想不到外头如此风险呢。
汪良几人这一次出门跟在一队大货商之后,交了一些同行相护的银子,没想到这些大货商反而最容易被山上匪徒盯上,他们好在与这货商撇清了关系。
事后又有镖师出面,亮出镖局的牌子,才得以通行,不成想他们这一队反而成了那些小走商队的亲睐,反而愿意出银子给他们一路相护着前去。
所以说这一趟他们连镖银都赚回来了,于书燕都不知道怎么说汪良了,他的确不适合读书,更适合做生意,不管什么机会到了汪良手中都变成了商机,极为灵活,她与他说话都感觉了出来,此人反应很快。
一顿饭吃得很欢喜,送几位管事的出门,于书燕在院门口没想看到了正出门等儿子从县学回来的俞氏。
俞氏就看着这几位管事的从于家院里出来,接着过了街,就进入了他们家隔壁院子,她呆了呆,有些疑惑不解。
说起为这一支走商队秦家人还不知道呢,先前俞氏心情不好,于书燕也不好火上浇油,如今被俞氏看到,她心里还有些发毛,婆母不会更生气了吧,如若她看到这些人还不生气,那她就猜对了,她是要真的准备和离书了。
俞氏朝于家院看来一眼,见老四媳妇没进去,她理了理衣裳转身便进院子,还将院门给关了。
院子内,毛氏正在学点茶,俞氏朝大儿媳妇看去一眼,发现老大媳妇的手法很正确,今个儿才学的,倒是聪明,这么快便学会了。
于书燕这一支商队的事俞氏果然知道了,便是秦楚从县学回来后被俞氏叫去堂房前问出来的。
俞氏没想到老四媳妇如此会做生意,一年不到,不仅开了铺面,还建了一支商队,这是要做大生意了么?
俞氏气得不轻,于家是彻底的沦落成商户了,连先前的猎户都不如了,而且看着老四媳妇赚下那么多的银子,俞氏心头也是不舒服的,看来是时候得到儿子的和离书了。
日日与儿子在一起,她得想个法子弄到手不可。
这日早上,秦家的长工匆匆入了院子来禀报俞氏,知县夫人送请帖过来了,被他拦住,这会儿就在秦家院门外。
俞氏这些日子一直派长工守在路口,就是为了拦住那些给老四媳妇送请帖的贵夫人们。
这不终于拦到了,而且还是知县夫人派人送来的。
俞氏很是激动,她对着镜子理了理发髻和衣裳,便匆匆出了院门,从对方手中接过请帖,对方见她果真是秦老夫人,便放心回去禀报去了。
知县夫人许久不曾请宴,这一次她请的人都是相熟的几人,于书燕陪她打了一场击鞠赛,很得她的欢心,自然这小宴席也不会错过她。
只是如今俞氏收到了请帖,自然由俞氏前去了,她先前正想着怎么与知县夫人交好,正寻路无门,眼下倒是一个好机会。
先前在村里头住着的时候,知县夫人还偶有请宴帖子传来,当初她为了巴接齐老夫人,结果在永安寺惹得不愉快,这一次她带着老大媳妇一同前去,两人都学了不少的规矩,正是实践的时候了。
第264章 知县夫人宴
宴席定在三日后,俞氏便让老大媳妇准备准备,她们两人一同前去知县府上,万不能将此事告诉老四媳妇的,毛氏听后正巴不得,她想着四弟妹能应付的事,自己必定也成。
到了这日赴宴,俞氏带着毛氏坐上了马车,马车往知县府去了,那会儿于家院里的人正准备去铺里,倒也没有人注意到对面院子的异常。
今个儿齐府来的人不多,细看之下,正是那日陪着王氏打球的几位夫人们。
王氏自从齐知县纳了个宠妾后,便不怎么在府上请宴,许是怕妾室为难,出丑。
这一次请宴,是知道了齐老夫人带着那宠妾去永安寺烧香,这会儿这两人都不在,她请几个玩得好的入府,正是时候。
俞氏消息不灵通,她自是不知道,但那些贵夫人却是耳聪目明,早已经明了于心,入了府后也是绝不提及此事。
俞氏和毛氏来到王氏身边,不免朝这后花园看去一眼,俞氏忍不住问起齐老夫人,才问出口,王氏的脸色便不对了。
俞氏感觉自己说错话了,连忙尴尬的笑了笑,不敢再多话。
王氏也当她没有提,与其她的夫人们说话去了。
孙氏很得王氏的心,这会儿接过话题,反而问俞氏怎么没有带书燕过来,俞氏一听,心头有些不好受,这老四媳妇就与那孙氏交好,当真是看着就恼火。
俞氏只好说铺里生意忙,只好让她前来,孙氏听后却是不信的,便是王氏听了也不信。
王氏今个儿兴起,便没有计较秦家的事,私下里跟孙氏说了一声,叫她改日去铺里看布料,便顺带问问是怎么一回事。
俞氏只觉得这一趟没有老四媳妇随同,这些夫人们虽然对她热情,但她却始终与她们说不到一块儿,甚至她也看出来了,这些贵夫人不过就是虚伪的面孔,根本没有将她放在眼中。
俞氏方发觉,不管她们学了什么规矩,她仍然融入不了贵圈,也不知老四媳妇是怎么使得手段了。
宴间,没有人与俞氏和毛氏说话,两人略尴尬,便是平素亲切的孙氏,这一次也只管与王氏说话去了,也没有顾及到两人。
此时宴间一位贵夫人说起一桩远房亲戚的事,说那远房亲戚的媳妇要和离,便托那街头写信的书生写了一封和离书,回家便给丈夫按手印,丈夫不同意,两人闹了起来,还闹到了族老那儿,最后没有和离,两人又被劝回来了。
原本只是一桩茶余饭后的笑料,没想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俞氏听到这桩事后,她呆了呆,她忽然发现一个问题,为何和离书要让自家四儿写,她大可托手于街头抄书的书生帮忙。
到时她再想法子弄到儿子的手印,这事儿不就成了?
俞氏心头一惊,只叹自己这么多月以来都不曾想明白此事,要知道平素村里写什么,都是来找她四儿写的,她怎么就不知道转个弯去,瞧她这榆木脑袋,看着四儿媳妇欺负到自己的头上来了,还一直隐忍。
俞氏思及此,忍不住笑出声来,旁边的夫人一脸疑惑的看向俞氏,毛氏见婆母失态,连忙在桌下拉了拉俞氏的衣袖。
俞氏反应过来了,她轻了轻咳子,接着沉默着听她们说话。
宴席过后,贵夫人还没有离去,正几人围一起说着话儿,就见亭外有齐家的管事匆匆入了亭,来到王氏身边禀报道:“夫人,老夫人回来了。”
“啊?”
王氏不免失态,她呆了呆,立即看向孙氏。
孙氏心头一震,心想着呆会不会带着那宠妾过来吧?
王氏很快回过神来,她叫管事的退下,接着看向孙氏,孙氏立即起身,笑看着这些贵夫人们,说道:“今个儿咱们也就散了吧,改日再来我任府马场打场球,不然下下注。”
那些贵夫人都心知肚明,纷纷起身要走。
却在齐府管事前脚刚走后,后脚那宠妾刘氏就来了。
刘氏已经生下了孩子,转眼又恢复了那苗条的身段,此时穿着一件湘妃色的褙子,带着一个下人从小道上走来。
王氏一看到刘氏,心情就不好了,孙氏便催着大家伙的回去了。
俞氏和毛氏都有些意外,想来这个中怕有不少事情,瞧着这些夫人都识趣,她们也还是快走吧。
于是两人随着这些贵夫人出了亭子就要散去,只是就算是要离开,也必定与那刘氏相遇,这些夫人们脸上堆了笑容,为首的正是孙氏,那刘氏看到孙氏,便停下脚步,说道:“主簿夫人且留步,我正有事要找夫人说说,可否移步我的梧桐院?”
孙氏一听,颇有些为难的说道:“府中尚有事,不方便叨扰,今日没想在府中呆得晚了些,代我向齐老夫人问好,我这就走了。”
孙氏也不留步,却是带着这些贵夫人往前走。
其他人也都是精着呢,瞧着一脸恭敬,还行上一礼,但那模样却是避着刘氏的。
刘氏被孙氏拒绝,面上无光,脸色很不好看,她若不是收到了消息,王氏在府上举宴与夫人们小聚,正好乘着她陪着老夫人去上香之际,所以她才早早的煽动老夫人回来的,好不容易赶上了,这些人却是要走了,真是气死她了。
正好此时俞氏和毛氏经过刘氏的身边,刘氏忽然叫住了两人。
“这不是秦秀才的母亲和大嫂么,不如去我梧桐院里一聚,我正好有桩事要跟秦老夫人说说。”
俞氏吓了跳,怎么叫住她了,瞧着前头这些夫人们避着此女,此女又是小妾,如若与她走近,必定得罪了知县夫人,于是俞氏出言婉拒,说家中有事要走,没想同样的理由放俞氏身上可不好使。
刘氏生气了,秀眉一蹙,面上严肃起来,“莫不是秦老夫人觉得我不配邀你?”
俞氏一听心头一颤,这可是知县大人身边的宠妾,如若处理不好,指不定得罪了人,这一下俞氏有些骑虎难下,那边亭中王氏却始终盯着两人的举动,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