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盛府门前,秦楚脸上的笑意更浓,他捏了捏于书燕的脸颊,小声说道:“到了,可不能再睡了,呆会便能见到师父和师娘了,你可别犯迷糊。”
于书燕连忙打起精神,她与秦楚从马背上下来,便有盛府的小厮上前将马牵走,盛府管事便引着两人往主院去,这会儿师父和师娘都在主院呢,今个儿府中没有客人,二位老人感情向来好,盛夫人也是书香门第,夫妻二人在主院还会吟诗做对,别有一番风味。
到了主院,屋里的嬷嬷将两人引入,两人在廊下换上木屐入屋,就听到堂屋内有笑声。
秦楚提着前摆跨过门坎,于书燕却已经听到里头的说话声了,原来是陶氏对上了盛瑜的对联,不但对得精工,还带着一丝调侃。
于书燕忍不住想笑,重活一世,再次见到这两位老人,前一世这两位老人可是对她极为疼爱的,当初她跟秦楚要去京城之时,盛夫人陶氏还将她叫到屋中,送了她一只簪子,说若是遇着事儿,还能拿着这簪子去找她在京城侯府的手帕交,或能帮她呢。
于书燕那会儿不懂,不知那京城虽是繁华却也危险,从小在庾县长大,以为也不过如此的,却是给了她一个响亮的教训。
虽然事后这簪子也没能用上,但是这份心思她是领了的。
二老看到得意门生带着新婚的妻子一同进来,都忍不住朝于书燕看来,陶氏看到于书燕美貌的长相,还有那带着一丝婴儿肥的小脸上温婉的笑容,陶氏便笑了。
“老头子,你说楚儿不重美色,我看不见得。”
这话若是换别的夫人说了,那就是说秦楚轻浮,于书燕长得太过美貌,可是从爽郎的陶氏嘴中出来,那只是一句玩笑,而且是对于书燕长得漂亮的肯定,毕竟陶氏是京城来的贵女,她都觉得美貌,那自是真的好看了。
盛瑜一看于书燕的长相也是点头,“倒是我看错了,楚儿也会如此。”
秦楚却是脸皮极厚,顺势接了话,“食色性也,师父,师娘,我与燕儿颇有缘分。”
“哦?这个中莫不是还有渊缘?”
陶氏来了兴致。
秦楚于是将他救下于江全的事说了出来,话语虽简陋,却是听得陶氏欢喜,原来还有这样的缘分在里头。
接着秦楚才拉着于书燕朝二老跪拜下去,二老笑看着两人,喝了于书燕敬的茶水,陶氏二话不说便将手腕上的玉镯子给于书燕带上了。
“师娘随性,便将我平素最喜爱的镯子送给你,楚儿好学,来日必能高中,今日我瞧着你不仅长得美,还是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子,必能成为楚儿贤内助。”
陶氏果然是随性,想不到将她带了这么多年的镯子给了于书燕,与上世果然又有些不同,那会儿她跟着婆母一起前来的,陶氏所送之物,是额外给她准备的首饰,与她大嫂的差不多,许是怕妯娌两人之间生了误会,才会做如此安排。
于书燕看着这贵重的镯子有些不好意思收,秦楚却是笑看着她,“没关系,师娘送的你且收下便是。”
此时陶氏也开口,“楚儿说的没错,眼下我的儿女们不在身边,都在朝中为官,他们各守一方,就楚儿承欢膝下,我瞧着他能成家,很是欣慰,你且收下便是,瞧着你也不大,今年个可有十五?”
于书燕温声接话,“师娘,我今年十六岁了,就娘家就在夫君的隔壁村头,我家是猎户,我父亲会些武艺,我母亲多是呆在家中。”
陶氏一听,点头点头,脸上笑容更盛,“瞧着不及十六岁的模样,师娘倒是欢喜,来,坐我身边来,且让我细细看看。”
此时下人搬来一张圆凳,于书燕便坐在陶氏身边,秦楚反而坐在不远处的交椅中,靠着盛大儒的下属座,师徒两人也正笑看着于书燕,这一次说是来贺寿,于书燕怎么感觉是秦楚故意带媳妇来看师父和师娘的呢。
陶氏看着脸上的笑容更多了,连连叫了三个好,说道:“于氏美貌却很端庄大气,楚儿好眼力。”
秦楚一听到陶氏这话,脸上便笑意更浓了,心情极好,师娘是从京城来的,师娘说好,那就是真的好。
于书燕没想到陶氏对她这么高的评价,婆母说她长得媚,她以前还照过镜子,自己除了活泼一些,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同。
于书燕陪着陶氏说话,那边师徒两人说着近况,盛大儒还问了秦楚的学业,秦楚答得很令人满意,盛大儒说道:“明年入秋便是乡试,我看楚儿必能中举,后年开春会试,楚儿可有打算?”
秦楚一听,想了想说道:“师父,会试之事我打算推后三年再做打算。”
“为何?”
盛瑜意外的看着他。
连着这边说话的陶氏和于书燕也停了话题朝秦楚看去。
于书燕也觉得奇怪,明年秋试秦楚中了解元,后年开春他会入京赴考了,中了个会元,为此殿试时,官家还说既已连中,便许他大三元的机缘,于是中了状元。
随即因为他是盛大儒的弟子在官场上也是顺风顺水起来,只是为何这一世的秦楚却不这么做了,他竟然要放弃这个机会?
于书燕呆呆地看着他,连着身边师娘说的话她都忘记答了。
秦楚见几人都觉得他奇怪,他只好解释道:“师父,师娘,我年纪尚小,再晚上三年出士倒也不急的,何况师父和师娘身边也没有人陪伴,何不留我三年不是更好。”


第224章 想做教谕
盛瑜一听,有些生气的说道:“学以至用,理该报国,岂能贪图这小家,楚儿的决定,为师却是不许,我看了楚儿的文章,便是后年会试与殿试,都是不成问题的。”
于书燕也想这么说,他不但不成问题,还能中状元,想来秦楚这话不仅盛大儒听了生气,要是公婆在,听了也必定生气。
秦楚轻叹了口气,说道:“师父,我不去会试,也自有我的理由,不过就晚三年出士,师父,你便准了我吧。”
若不说个好理由出来,想来盛大儒会更加的生气,他盯着秦楚数许,只好说道:“想来你已经深思熟虑,但是我还是叮嘱你一声,你后年出士,朝中尚有你的师兄们帮着你,必能顺风顺水,你要晚上三年,我实在想不清你为何要如此遭踏自己的前程。”
秦楚垂下头去,于书燕看到他异常坚定的脸,心里头也有些疑惑不解,秦楚到底有什么心事,他从来不曾在她面前提起过这些,他为何要做这么大的改变,他竟然想摧迟三年出士,三年的时光,有太多的变化,而且他十九岁中举,二十岁弱冠之年出士刚刚好,不早也不晚,他为何要说早了些?
盛瑜显是被秦楚给气到了,知道这个弟子一但做下的决定,那就是谁都劝不回来的,一直以来师徒两人同心,学业上盛瑜最是放心这个弟子,可是就是因为这样,弟弟忽然的反常反而令盛瑜不安,他到底是什么理由而做下这样的决定,他做下这样的决定,家中父母可曾知道?
原本这一顿饭吃得很是和谐的,可是因为秦楚的决定,盛府二老都不是个滋味儿,盛大儒在收下秦楚为弟子之时,便意味着盛家在京城的人脉,盛瑜所有的弟子人脉皆可为之所用,在这么好的条件下,秦楚更应该好好把握才是。
一顿饭吃完,陶氏见师徒两人还有话要说,于是拉着于书燕说去后花园里赏花,最近来了新品种是木槿花和蜀葵,带着于书燕看去。
盛府的花园着实大,但是于书燕也没有心思赏花,她还在想着刚才秦楚的那番话,为何这一世不同了呢?是因为她变了,所以改变了秦楚吗?
秦楚与上一世也不同了,若是因为她改变,而让秦楚也跟着改变了么?想起上一世入京城时的彷徨,那时候她便想要是秦楚没那么快高中,她是不是还能多陪在爹娘身边几年。
可是这一世秦楚着实改变了,他的确不再想着马上出士,也没想着马上去往京城,可是于书燕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兴,反而是担心。
陶氏带着于书燕上了花园的凉亭,有下人送来糕点,陶氏指着西南角的一块花圃说道:“瞧瞧,那便是蜀葵了,紫粉红白,倒是好看极了。”
于书燕朝她指的看去,花的确很好看,这花园很大,不仅蜀葵好看,便是其他品种的花也极为好看的,坐在这凉亭上便是香气怡人,这才是大府邸,倒是让她思念起京城里的花园。
在外头与人交际,若无必要,皆是婆母带着大嫂一同出门,她在家与宫里退下的嬷嬷学习,没事之时,便在那后花园里摆弄,三嫂还曾笑过她,便是做了丞相夫人,也仍然像个庄户,这府里头那么多的下人她不用,她自个儿动手,那些下人背地里都不知道笑话了她多少次了。
然而于书燕却并不觉得什么,不过她的这些事也不知道被谁传了出去,在贵圈里却成了笑料,没少被人笑过,直到宫里的贵妃娘娘也曾亲自下手种植自己喜欢的花,一时间没有人敢再笑话她了,反而以此为朴素做为传扬。
陶氏见于书燕一脸愣愣地,便是叹了口气,说道:“可是在想楚儿的提议?”
于书燕缓过神来,她点了点头,的确是在想着前一世的事。
陶氏看着花园里的花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你且等着,别着急,楚儿向来有分寸,他必定是有苦衷的,待你师父问问便知道了。”
于书燕只好点头。
这一日她陪着陶氏,陶氏心宽,开头有受秦楚的话影响,后来便没有了,带着于书燕一起做了花糕,两人亲自动的手,也是于书燕第一次与陶氏如此亲近,原来陶氏如此和煦,连这花糕都是自己动手的,当年那些京城贵夫人笑她做什么,果然还是看着她身份低微,故意嘲笑她的。
晚上的饭桌上,多了几盘花糕,秦楚颇有些意外,饭先不吃,却是尝那花糕去了。
而旁边坐着的盛大儒却没有了响午那会儿的郁闷,似乎解了心惑,与先前初进门一样,没了心结。
这一顿饭是当真吃得欢喜,到了夜里,于书燕夫妻两人跟着管事的去了侧院芙蓉居,进了内屋,于书燕便忍不住问起秦楚为何不参加会试的原因。
秦楚却是拉着她的手坐下,一脸温柔的看着她,“你不希望我们在家乡再多呆几年么?依着我的才识,考取功名应该能成的,既然如此,不如在家乡多呆几年,咱们一起多陪陪爹娘,陪陪师父师娘,不好么?”
好是好啊,问题是就算他考中了,她也不会跟他回京城去,她还在筹谋着跟他和离呢,所以这跟她什么关系,只是她不希望他错过了三年的士途之路,三年时光,他都能坐丞相位了,要是晚上三年,还能这么刚刚好么?
“可是你的前程不要了么?人家能考中的,巴不得早点考上,多出来的那几年在官场之中便能多历练几年,我想师父和师娘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你后年一定要参加会试。”
于书燕想到他将来的成就,她就有点儿着急。
秦楚反而笑了,“怎么燕儿也担心起我来了,你越是担心我我越是不想这么急着入官场,在家乡多呆三年吧,明年乡试我若中了举,便打算在庾县做教谕,我知道崔教谕要去府学了。”
“他要去府学了吗?”
于书燕有些意外。
秦楚点头,“对,到时我便能留在庾县了。”


第225章 被贵女为难
原来他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可是也太突然了些,想起他上一世的成就,她就忍不住想开口相劝,可是很快于书燕又反应过来,这个负心汉一但得了功名便花了心,她为何要劝了,不是他过得越不好她越高兴么?
等他三年后再入朝为官,到那个时候他就得不到丞相位了。
于书燕这么一想,便不劝了,甚至还笑了起来,“也好,那你可以多呆三年了。”
接着于书燕掀被上床睡觉去了,秦楚却是坐在那儿呆了呆,有些不明所以,媳妇这怎么前后变化这么快呢,是被他劝住了?
第二日,秦楚陪着盛瑜出门应酬去了,于书燕却陪在陶氏身边,陶氏最近迷上了看戏,福城从外地来了一个戏班子,戏班子里头有个乾旦坤生的名角,唱得那叫一个好的,最近这位名角扮演的虞姬很有韵味,在福城的贵圈里传开了。
于书燕便陪着陶氏一起看戏,好不容易请来的戏班,听说最近的排戏被贵圈的夫人们都将日子给定了去。
于是与陶氏交好的几位夫人便也跟着来看,她们身边带着正值芳龄的女儿,这会儿看到陶氏身边神态端庄大气的于书燕,都忍不住来问这人可是京城来的贵人。
陶氏一听,笑了起来,“你们这眼神儿,这可是我盛家弟子秦楚的妻子,刚成婚一年。”
这话一说出来,在场的众位夫人与小姐都变了脸色,于书燕看着她们的神情很是精彩,她算是看明白了,平素这些夫人们与师娘交好的同时,也有一些想法的,比如带自家的女儿过来,想让师娘多看两眼。
瞧着盛家也没有未成婚正适龄的儿子了,而膝下也只得秦楚一个徒弟,想来就是奔着这个徒弟来的。
于书燕收回眼神,扬起了唇角,秦楚果然是招桃花呢,走到哪儿都受这些贵夫人欢迎,以后中了状元,那还得了。
戏班起了锣,众位夫人的话题也止了,全神贯注的看戏去了。
这一场霸王别姬是名戏,但是这位乾旦坤生的男旦表演得极入神,便是于书燕瞧过不少的戏,也不由的拍掌叫好。
那男旦下去了,便有夫人派下人去打赏钱,还有夫人想去后台瞧瞧这位男旦的模样,有几个入戏深的,借着更衣之际便悄悄地去了。
陶氏瞧见那两位夫人的背影,却是摇头,这里毕竟不是外头的戏班,这里可是盛府,这作派可不成。
于书燕给陶氏斟了茶,正与陶氏聊着那戏里的情节时,那边有位夫人走了过来,这位夫人瞧着四十上下,那美貌却能看出她年轻时的模样,年轻时一定也是风极一时的美人。
在这位夫人身边的还有一位小姑子,看模样与于书燕的年纪差不多,说起来于书燕还更显小些,许是她脸上的婴儿肥。
陶氏看到两人便给于书燕介绍,“这位夫人是汪通判的妻子万氏,身后便是万氏的宝贝小女儿。”
陶氏的声音很小,乘着对方还没有到身边便介绍完了,待两人过来,于书燕便起身朝那万氏行了一礼。
那万氏点了点头,将于书燕上下再次打量一眼,笑看着她说道:“听说这秦秀才好诗文,只识那书中的颜如玉,遂不知娶的媳妇却也是如此美貌的女子,如此说来秦秀才不仅有书中的颜如玉,也有室中的美娇妻。”
这万氏真会说话,她说完从于书燕身上收回目光,朝自个女儿看去一眼,宠溺的说道:“你不是说想见见秦秀才的妻子是何模样,这不,秦秀才娘子正好在,不如你与她去花园里玩玩。”
那少女立即上前,叫了于书燕一声姐姐,声音娇柔中带着一丝傲气。
于书燕朝陶氏看去,陶氏朝她点了点头,于是她起身与那少女进去后花园。
才入花园,那少女见左右没人,立即侧首看向于书燕,原本娇美含笑的脸上立即变得一脸的严肃,她将于书燕上下打量一眼,瞧着她穿着紫色的褙子,衣料还是杭绸,颇有些看不起的说道:“一个庄户人家还能穿上杭绸,许是盛夫人给你置办的吧。”
“什么颜如玉,美娇妻,我瞧着我娘当真是高抬了。”
少女冷哼一声,接着说道:“我听君文姐姐说你与她比试马术,却耍了诡计,害我君文姐姐在庾县丢了丑,我瞧着你也就在庾县这一点能耐,如今来了福城,那可是我跟君文姐姐的地盘,你在庾县欺负的君文姐姐,你会一并讨回来的。”
那少女瞧着一脸的生气,于书燕却反而笑了,看着她问道:“那你想怎么报仇?”
那少女想了想说道:“马上就是余城的击鞠赛了,到了击鞠赛那日,你敢不敢来?我与你比一场。”
于书燕一听,挑眉想了想说道:“若是我不去呢?”
那少女一听,急了,“你若敢不去,你就别想离开福城,哼,我父亲是巴东郡通判,君文姐姐的父亲是巴东郡的知州,你欺负了知州大人的女儿,还想安生的回庾县去,真是天真。”
于书燕一听,却是一脸的轻松,她要回庾县去,谁敢光明正大的拦,如果敢拦,她一个庄户出身还怕把事情闹大,到时丢的也是这两位贵女的脸,她借着盛家的面子,也没人敢说的。
“那算了吧,我还是不去参加击鞠赛了,我对这个没兴趣。”
于书燕一脸风淡云轻,那少女却是气红了脸,此时盯着于书燕,见她要往亭子里走,她便一把拉住了她的衣摆,“不准走,咱们还没有说清楚呢,你欺负君文姐姐的帐怎么算?”
于书燕却是将自己的衣摆从她的手中扯下来,笑看着她说道:“我也不走,就去那边亭子里坐坐,叫下人送来点心,咱们坐下来谈。”
那少女一听,松开她了,于是两人一前一后的进了亭子。
少女见于书燕坐下了,她也跟着坐下。
于书燕朝亭边的丫鬟交代道:“送些糕点过来,还送一个棋盘来吧。”
那丫鬟立即退下,少女却是一脸的疑惑,“为何要送来棋盘?”
“下棋啊?”


第226章 师娘生辰
于书燕说话轻轻松松,听得少女却是气极败坏,“谁要跟你下棋,我跟你是仇人,我才不要跟你下棋,我现在就命令你,击鞠赛你必须参加,我要让你看看我们余城贵女的风采,我要给君文姐姐报仇,你就等着在击鞠赛上出丑吧。”
少女越说越得意,于书燕笑道:“说起来我还不会击鞠,这叫我如何下场。”
少女一听,高兴坏了,原来她不会击鞠,君文姐姐说她的马术也才学不久,她们可不一样,常常有练习的,这么一说,那定能赢了她了。
“我管你会不会,反正你必须上场。”
少女越发的得意。
很快丫鬟将吃食和棋盘送来了,于书燕看向棋盘,说道:“我让三子,咱们玩一局,若是你赢了我,我便答应你的要求。”
少女一脸的狐疑,小声问道:“你一个庄户出身怎么学会下棋的?”
“我也是才学会不是,想着我家夫君以后应酬多,自是都要学学的。”
于书燕一脸淡然的模样,那少女却捂住了嘴,差一点笑出声来,说她蠢还真是蠢,自己才学会还让她三子,是不是脑子不好使。
“成,咱们一局定输赢,你让我三子的,说好的,不准反悔。”
少女拿起棋子,于书燕却是干脆的答应了。
一柱香过去,那站在凉亭外的丫鬟正眼观鼻鼻观心的候着,忽然亭中“哇”的一声哭声,那丫鬟下意识的朝亭中看去,瞧着两人也没有打架,隔着还有一个石桌呢,怎么汪姑娘却哭了呢?
这些下人们没看明白,就见那汪姑娘指着棋盘,大骂于书燕是骗子,是大骗子,于书燕却是一脸无奈。
“我是庄户出身,本就没学几日,奈何我天分高,我也没有办法。”
于书燕的话引起汪姑娘哭得更凶,亭内外的下人却噗嗤一声连忙捂嘴。
汪曼诗听到噗嗤声,立即收了哭声,朝那些下人看去,一双含泪的美眸里露出凶光,要不是这是盛府,她非把这些下人拖下去打几板子不可。
汪曼诗没能咽下这一口郁气,只好起身往亭外走,原本雄纠纠气昂昂的想要于书燕答应了击鞠赛,哪知上了她的当,眼下是说不过她了,还是先回去告诉君文姐姐再说。
人走了,于书燕却是摇头,这些贵女娇生惯养的,不知人间疾苦啊。
戏看完了,傍晚时分,这些贵夫人走了,戏班子也离开了,府中一下子清静了,晚饭前盛大儒带着弟子回来。
饭桌上,陶氏忍不住问起于书燕,那汪家小姐为何从后花园里出来时眼睛红通通的,问她又不说是什么事儿,只一个劲的拉着她母亲要回去。
于书燕忍不住好笑,果然还是孩子作派,汪姑娘也及笄了,可以说这个年纪都可以嫁人做主母管一方府邸了,没想受了委屈却是拉着自个母亲回去,像个孩子似的。
果然不仅于书燕觉得想笑,盛瑜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汪通判生的这个小女儿当真是娇娇,在外头作客,受了委屈就要回去,像个孩子似的,这要是嫁人了,如何冶下?”
陶氏也笑了,“我瞧着万氏有些不高兴了,若不是碍于我的面子,指不定去花园找书燕去了。”
于书燕便解释了一下花园里发生的事,她只不过大概说了一下,陶氏和盛瑜都一脸的惊讶,陶氏叹道:“如此不知事,将来可要坏事的,这孩子惯坏了。”
秦楚听到于书燕今个儿的经历,便说道:“燕儿,下次若再遇上,你便应了他们,我也正想参加福城的击鞠赛,如此咱们便参加男女混合双打比赛,到时还能赢得一个好彩头。”
秦楚的话引起盛瑜夫妻的注意,盛瑜也同意两人参加,正好那日盛瑜夫妻二人还是上宾观战,每年都不曾缺席的。
于书燕却有些为难,看向秦楚说道:“我只学了一个下午的击鞠,许是不会打。”
“别怕,老身明个儿就带着你打几场试试。”
陶氏开了口。
京城贵女没有谁不会的,除非身子不好,不然都会来上一局。
于书燕一听还有此意外,这一世陶氏不仅送她手镯,还让她陪着一起看戏,如今竟要教她打马球,这也算是认可了她是秦楚的妻子,也不曾对她的出身有半点的不满。
于书燕还在发呆,秦楚却在桌下握了握她的手,“快起身应下,师娘曾经可是京城贵女中最厉害的。”
陶氏连忙摆手,“那都是以前年轻时的事了,不过书燕这么年轻,学学就很快能上手的,这个还挺好玩的,别怕。”
于书燕反应过来,连忙起身道谢,于是接下来在福城的时间便是陶氏教于书燕打马球。
陶氏生辰这日,盛府来了不少宾客,不仅整个巴东郡的官员与女眷,还有其他郡县的,这些人与盛大儒都交好,或是远亲,总能沾亲带故的必定会来。
于书燕听了秦楚的话,这一日陪着陶氏接待这些夫人们,陶氏精神不济时,便是她在应付了。
这些女眷也就知道了她的来路,原来是秦秀才的新婚妻子,原本还有些想法的人都歇了心思,先前秦楚不曾带于书燕来过福城,所以这些夫人们还以为秦秀才没有成亲。
不过在得知于书燕的出身后,这些夫人们看她的眼神就有些微妙了,这样的人也配秦秀才,秦秀才可是盛大儒的得意弟子,将来必定是前程无量的,真是可惜了。
然而不管这些夫人什么眼色,于书燕应付起来却仍然一脸的大大方方,完全没有她们想像中的庄户那般拘紧和没有见过世面。
若不她们知道她的出身,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哪家的贵女,不,便是这个年纪的贵女也未必有她这能耐,硬是让她们所有人挑不出一个错来,连着吃宴的时候,她的动作都是完美无缺的。
原本还想挑几个错来笑话两下,这下好了,桌前无一人说话,反而只有陶氏一脸的轻松。
看着陶氏与于氏说话的模样,就知道陶氏是认可这个弟子娶的妻子了,有陶氏相护,其他人便是再有想法也得掩饰着。


第227章 击鞠赛赌约
吃过寿宴,又有戏班唱戏看热闹。
于书燕起身去更衣,走到半路,就被几位贵女给拦住了,为首的正是当初与她比试的陈知州之女陈君文,而那陈君文身侧站着气鼓鼓的那位少女,正是那日哭红了眼的通判之女汪曼诗。
如今汪姑娘站在陈氏身边,似乎有了靠山,气焰又起了,指着于书燕说道:“君文姐姐,便是她了,她欺负我,她让我三个棋子,我竟然下不过她,君文姐姐你可得为我报仇啊。”
陈君文一听,挑眉,“你的意思是她的棋艺也高超?”
汪姑娘不想承认,却还是点头,“我下不过她。”
这一下陈君文有些犹豫,她今个儿可是来发帖子的,可不是来跟她下棋的,而且连着汪氏都下不过,想来有几下,万一她若是输了,怎么在这些贵女面前做姐姐。
陈君文不接汪氏的话了,却是将一张请帖给了于书燕,面色淡淡地说道:“于氏,你听好了,在庾县的仇我可没有忘记,咱们的赛还没有比完了,如今来了福城,这击鞠赛你必须得去。”
“也免得别人猜测,咱们就在击鞠赛上见真伪,到底谁输谁赢,让所有人都能看到。”
陈君文那模样如若于书燕敢不答应,想来会出其他的招势,非逼着她答应不可的样子。
那汪姑娘同仇敌忾的看着,其他的贵女也是朝她看来。
没想于书燕却是一脸风淡云轻的收了帖子,且答应下来,她到时会去参加。
原本以为要费不少口舌的汪姑娘这一下惊呆了,她指着于书燕,“你……你不是不肯么?”
陈君文立即拉住汪姑娘的手将她的手放下,挑眉看向于书燕,“希望你说话算话。”
于书燕却反而问道:“不知到时是个什么彩头?”
这些彩头都是举办的贵夫人们准备,她们也不知道,不过她这会儿问起,自然是她们两人私下里的彩头了。
陈君文想起庾县的两间铺面,便笑道:“你若真的赢了我,我便叫表哥再在庾县给你两间铺面便是。”
没想于书燕却是摇头,“陈姑娘可是世家贵女,不过就两间铺面,不觉得出手小气了些?我那匹马可不是两间铺面的价值。”
“商人逐利,果然诚不欺我,两间铺子不够么?”
陈君文一脸轻蔑的看向于书燕,其他的贵女也跟着嘲笑起来。
于书燕仍是不急不徐,“这么说来,那我的彩头,便是旺兴街头的两间铺子,我的座下骑自是舍不得拿出来的。”
陈君文不是非要那匹马不可,他们陈家要什么样的马还不都能弄来,可是正因为于氏喜欢这匹马,所以她便非要夺回来不可,如今见她这么一说,气得不轻。
“四间铺面赌你的马。”
陈君文一双美眸怒火中烧的看着于书燕。
于书燕想了想说道:“倒也可以,不过陈姑娘能为胡家做下这四间铺子的决定?”
于书燕那轻看的语气没把陈君文气出一口老血来,她冷哼一声,说道:“胡家的家产便是你想都想不到的富有,不过就是四间铺面,还不是我与表哥的一句话。”
然而于书燕却是摇头,“我看不见得,毕竟今日跟着你一同前来的都是你的人,改日你若输了,四间铺面的彩头你耍赖,我也说不过你啊。”
陈君文一听,手往怀里一摸,一条长鞭便使了出来,往地上一甩,沉声问道:“你再说一遍。”
“瞧瞧,这就恼上了,到那时真输了,不还是你想怎么说便怎么说的,我还是不去参加那击鞠赛了。”
于书燕作势要走,陈君文却用鞭柄指向于书燕,“站住,你想怎么样?”
“白纸黑字,如此我便信了。”
于书燕停下脚步,回头一脸轻松的看着她。
陈君文咬了咬牙齿,便召手叫来盛府下人,叫他们准备笔墨纸砚,几人移步凉亭,便顺手立下了字据,于书燕拿着那张字据吹了口气,接着小心折好纳入怀中,朝几人看去一眼,含笑告辞,又把几人给气着了。
于书燕一走,汪姑娘便怒不可遏的说道:“君文姐姐为何要答应她,瞧她那嚣张的劲,如果想要她的马,那便抢了来就是,不就一个庄户家的女人,算得了什么。”
陈君文却道:“别急,虽然不过就是匹马,但是庾县那一口气我要明正言顺的争回来,我大哥击鞠向来无人能挡,只要找了我大哥帮我,必定让她输得心服口服。”
余下的贵女们不说话了,想起陈家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