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书燕好奇,挑开一角帘偷偷看,看到秦楚那身姿挺拔的坐在马上,此时目不斜视,一脸喜意的看着村里人。
这可是大户家里的待遇啊,用马车来接人,一般人用喜轿,可是村里人嫁娶习惯用牛车,用马车的却是不曾有,村里人都不曾见过,看着几匹白马在前头开道,个个都瞪大了眼睛。
这模样这场景倒像当年秦楚高中之时,他骑着高头大马回来,如此意气风发,整个庾县的百姓都拥护着他,而桃花村成了状元乡,为庾县争了荣耀。
坐着马车上了官道,出嫁不走小道,得走大路,如此绕了一圈,引来不少人瞩目,终于马车到了秦家院前。
而秦家院内,俞氏坐在屋里半天没有出来,一身喜气的新衣裳却是半点没动,她身上穿的还是往日的旧衣裳。
三位媳妇相继进屋,大儿媳妇一脸端庄大气,今个儿穿的衣裳很是得体,看到婆婆面色铁青的坐在桌前不说话,连忙劝道:“娘,四弟中了秀才,又娶了新妇,双喜临门,娘,您得出来主持大局。”
不说这双喜临门还好,一说起,俞氏就一肚子气,她指着东屋的方向,沉着脸说道:“应知县奖赏的五十两银子,放在庄户人家里一家人能吃上十年,他倒好,一口气全用在这铺张浪费上了。”
“咱们秦家虽是富户,也经不起他这么败的,他读书买书买笔墨,这么多年费了家中多少银子,他不懂得回报,却一口气全费在这上头,不过是个农家女,又不是娶的知县的女儿,有什么可喜的。”
俞氏越想越气,屋中三个儿媳妇静静地听着,最得俞氏欢喜的大儿媳妇不说话了,老实巴交的二儿媳妇自然不敢出声,只有初进门才两月的三儿媳妇心里正不平衡呢,当初她入门,秦家弄了辆牛车就将她接回来了,连口轿子都不给。
又不是嫁到老山村里,这大路都修到了秦家家门口了,如今再看四弟媳坐着四平八稳的马车到了秦家,多风光,多让人羡慕。
三媳妇史秋英立即上前说道:“娘,四弟这般宠着新妇,进了门,必定改不掉她身上懒惰的习惯,恐怕到时连娘的话也不会听的,若是这样,只会令四弟夹在中间不好做人,若是新妇品行差一点,指不定还会让四弟与娘生了间隙。”
这正是俞氏的心病,这四儿媳妇她当时初见,就觉得不仅长得漂亮还长得媚,他家四儿可是大才,连他师父也说了将来必定能中状元的,若是他沉迷于这闺房之乐反而会误了一生。
再说儿子太过于喜欢媳妇,反而会偏颇着媳妇,娶了媳妇忘了娘那是肯定的。
俞氏抚着额头,只觉得头痛的厉害,大媳妇毛氏却朝史氏看去一眼,责备道:“三弟妹别乱讲话,今天可是大喜的日子。”
史氏却是别过脸去,想起自己的婚事那般冷清,再看四弟这婚事,听说知县都派了师爷过来吃酒,他师父年纪大了不曾来,却也是送来了厚礼,有了这两层关系,整个庾县但凡有来头的都跟着过来了,秦家院里坐不下,他们放下礼物讨了杯茶喝便走了。
看得史氏更是气闷坏了,当初婆婆跟着四弟去的于家,其他人不曾见过新妇,她倒想看看这个新娘子到底长什么模样,为何四弟如此欢喜,非卿不娶,不惜违背婆婆的意思,虽说四弟与婆婆打了个赌,可这中了案首的事是好事,他倒好揪着这个赌不放,还真的不让婆婆插手自己的婚事。
俞氏此时也越想越气,便叫三个儿媳妇先出去,让大儿媳妇告诉当家的,说她头痛难忍,就不出席了。
毛氏深觉不妥,如今婆婆正在气头,改日醒个神来必定后悔,于是再次相劝,俞氏却是摆手,“我心意已决,不要再劝我,你们都出去吧。”
第15章 婆婆故意为难
三个儿媳妇出去了,俞氏闷闷不乐的坐着。
外头马车停下,秦楚从高头大马上下来,一脸雍容的站在马车前,大红的喜服衬着他的脸更是俊美如仙。
此时官道上、村间小道上、田埂上站着的全是这四里八乡的百姓,都是好奇着这新中案首的新娘子是个什么模样。
于书燕整了整衣裳,从马车里出来,大红盖头下,她看到了秦楚带着薄茧的手,他的手修长好看,可是练字起的茧子却如此之明显。
于书燕犹豫了一下,将自己的手放在他的掌心,温热的触感立即使她熟悉了起来。
她从马车上下来时,秦楚忽然一把将她抱住了,吓得她连忙抱紧了他的脖子,喜盖上却传来秦楚愉悦的笑声,也引来周围人的惊呼声,想不到平素清冷的秀才公竟也有如此热情火辣的一面。
不少姑子都害羞的躲开眼睛,却又要偷偷地张望,个个羡慕的不行。
好样的秦楚,害她在这么多人面前失态,先前也不说一声,上一世明明是辆牛车,这一世弄什么马车,不过是再一次成婚,于书燕可不怎么期待。
秦楚居然一直这么抱着她入了秦家的院门,引来不少村民架梯子爬院墙上观看。
到了喜宴上,秦楚才将她放下。
接下来是拜天地,可是秦楚却看到母亲居然不在场,而他父亲却是一脸的尴尬,他知道家中父亲一向宠着母亲,都听母亲的,母亲这一次居然没有出场,家里人甚至无人去劝不成?
秦楚在于书燕耳边小声说道:“燕儿,等我,站着别动。”
秦楚朝正屋去,宴场上不少人看着这边,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俞氏见儿子进了屋,立即背过身朝里躺着。
秦楚来到床边圆凳上坐下,一脸关切的看着俞氏,“娘,您哪儿不舒服?”
俞氏不说话。
秦楚知道这一次他一意孤行了,但是他没有后悔,这是他上一世欠她的一场婚礼,她一直都说当年就用一辆牛车将她娶进家门了,想起那牛车就不开心,所以这一世他换成最贵的马车。
“娘,我现在就给您请大夫去,反正人已经入了家门,也跑不掉了,还是我娘亲要紧,这些地方富绅若有怨言,那也由着他们去。”
秦楚起身就要走,俞氏一听着了急立即翻过身来,“站住。”
秦楚笑了,他又在床边小凳上坐下。
俞氏知道自己上了当,可是看着儿子又生不起气来,想着外头这么多人,今日必须得顾全大局。
秦楚这时倾身上前为俞氏揉着额角,关切的说道:“娘,燕儿很单纯的,以后她必定听你的话,她若是不听话,我就说她,你是我最尊敬的娘亲,没有娘亲就没有我,她应该感激才是。”
儿子这话说得体贴,俞氏的气消了大半,再想着这儿媳妇都进家门了,她也没有转弯的余地,于是不情不愿的起来。
“我就说娘最是大度,燕儿就该跟娘学学,她若是不听话,看我怎么教训她去,不过燕儿心思单纯,也明事理,绝不会惹得娘生气的,她一定会代我好好孝顺着爹娘,这样我也好踏实的在县学里温书。”
俞氏一听,气又消了不少,倒也是,虽然这个儿媳妇配不上她家儿子,但是这庄户家的女儿好拿捏,这懒病她得好好冶冶,非纠正过来不可。
秦楚连忙扶着俞氏下了床,又亲自将喜气的新衣裳送上,他才转身出门。
俞氏也不再慢吞吞的,想起儿子新中小三元,这县衙里的师爷都来喝喜酒了,她身为秀才公的母亲,岂有不出现的道理。她不但要出现,还要打扮得极为得体,压得住场面和气势才是。
俞氏精心的挽了个髻,对着铜镜整了整衣裳,才满意的出来。
俞氏一出来,在座的宾客都看向她,有人低语道:“这便是秀才公的娘了,听说也是位才女,家中从小开私塾,后来家道中落才嫁到咱们桃花村来的。”
又有人接话,“难怪秀才公年纪轻轻就中了小三元,原来有这么一位好娘亲,人家秦家也是大善人,家中不过百亩地,却为咱们乡里乡亲做了不少好事来,你瞧瞧隔壁村的刘家,家中良田千亩,咱们去做长工的村里人回来,还在年底拿不到工钱的,更不要说给村里头做好事了。”
交头接耳的不少,不仅夸这位当家主母好才貌,也夸当家之人好善心,再看去人家四个儿子,个个一表人才,尤其是秀才公,跟那县城里的富公子更要贵气两分,他们桃花村就是好,人杰地灵,秦家都继承了。
俞氏一路走来,听到不少夸赞,心情好了不少。此时三个儿媳妇看到婆母过来,都恭敬的上前相迎,大媳妇和三媳妇一左一右的扶着俞氏,二媳妇跟在后头,安静的像个鹌鹑一样,很少有人注意到她。
俞氏来到秦有富身边,秦有富看到孩子他娘过来,松了口气,这个四儿媳妇穿着大红喜服都站了这么久了,人家才入门,秦家也不能就这样对待儿媳妇的。
俞氏一脸的笑容,待眼神落到四媳妇的大红喜服上,脸色立即收住,理了理毫无折痕的衣裳,坐得端正,就等着一对新人拜天地。
秦楚站在于书燕身边,伸手握住她的小手,在她耳边低语一声,“久等了,是为夫不好。”
于书燕却当没有听到,她早就做好了准备等着这个婆婆刁难她,又不是第一次,上一世她坐着牛车过来,婆婆不也不愿意出来,后来也是秦楚进去劝出来的,不过这一世婆婆闹的时间短些,她的腿脚还没有站麻,头顶也没有沉重到压得脖子痛。
秦楚松开她的手,于是开始拜天地,在场的各位宾客对两人传来祝福,新人拜高堂之时,俞氏更是微微抬起下巴,受了这一拜,夫妻对拜终于礼成,秦楚在所有人的羡慕祝福声中将媳妇带去新房。
第16章 新婚夜
于书燕坐在房中,秦楚出去应付各方来客,瞬间安静了,于书燕一把将喜帕揭开,她倒在床上,这么一轮下来她还是挺累的,好在算着时间,秦楚不到半夜不会回来,她可以先睡一会儿。
而秦楚出来后,果然他的同窗将他相拥入座,轮番敬酒,早已经练出酒量的秦楚自是游刃有余。
那边俞氏也被村里的妇人围住,都问那四媳妇身段瞧着也不错,站着也斯文,再看这一对新人感情还真是好。
除了夸俞氏的四媳妇,还有人夸秦家富有,四儿子成亲还用上了马车,这里里外外请的宾客中也是非富即贵,真是羡煞旁人。
俞氏一听到马车两字就犯头疼,可是被人恭维着,她还得陪着笑,她在村里头向来是一个礼节周全端庄之人,别人夸上了她也一一推辞,跟往常所见没有什么不一样,这些村里的妇人觉得这俞氏果然是个好交往的,以后可得巴接着来才是,改日人家儿子中了状元,一飞冲天,那可是高攀不起了。
然而俞氏虽然面上礼貌,人却与村里各妇人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让这些人想巴接,又有些无从下手,平素有村里妇人送来的鸡蛋,俞氏都会礼貌的送上回礼,绝不会占村里人半点便宜。
何况秦家出银子给村里头修沟渠修村道,这都是有目共睹的,村里人都感激着呢。
终于应付完这些人,喜宴也散场了,天黑下来,秦楚想要乘机回屋找自家媳妇去,俞氏眼尖的将儿子叫住,将他叫去了正堂屋。
屋里还有其他三个儿子一并坐着,俞氏也没有急着开口,秦楚只好先坐下。
俞氏慢慢地喝了一口茶,瞧了一眼天色,心想就该晾一晾新媳妇,那可是她的儿子,她难道连自己的儿子还管不住了不成,都是她拉扯大的儿子。
四个儿子在母亲端庄严肃的气氛下比在和谒的父亲面前还要紧张。
秦有富在俞氏身边坐下,看向四儿子频频往东屋看,就知道心系着新妇,秦有富想要开口相劝,俞氏便抢先开了口。
“楚儿啊,你如今已经是生员,什么时候入读县学呢?”
秦楚一听,恭敬的答道:“娘,我才新婚,跟崔教谕说了,一个月后便去县学。”
“一个月后?”
俞氏皱眉,“我瞧着楚儿后个儿就去县学吧,反正也娶了媳妇,来日方长不在此一时。”
秦楚一听,提醒道:“娘,再过半月就是应知县的秀才宴,到时我还得参加,所以还是在家里呆上一个月再去县学吧。”
俞氏不喜,果然娶了媳妇就忘了娘,不听她的话了,为了新妇连书都不读了,于是俞氏语重心长的说道:“楚儿啊,你如今虽然中了小三元,可是科举之路才开始,三年后你就得参加乡试,半点时间也不能耽搁,这样吧,参加完秀才宴就去县学吧。”
秦楚无奈,想想能陪媳妇半个月也是好的,想来利用这半个月的时光搞清楚媳妇是不是失忆,或者还能唤起媳妇的记忆来,他温养了三年的媳妇,终于等到她及笄,还跟她成亲了,不也正是他一心所想的么?
秦楚想到这儿,于是应下了。
俞氏一听有点儿高兴,早点将儿子支出去,她早点调教这个懒媳妇。
说完这事,秦楚要起身,俞氏又叫住他,叫他先别急着走,说说以后这家里的事,秦家在外头来说很是风光,家中田产百亩,可是良田却不及五十亩,一家吃喝不成问题,可是养着一个读书郎,却并没有什么余钱。
尤其秦家乐善好施,家中实则并没有外头传的富有。
所以这一次春耕下去的作物,家里请的长工都要好好管束,其他三个儿子没事也别呆在家中,去田地里劳作,可以少请几个长工,实在不行,家中四个儿媳妇,跟村里的妇人是没有什么两样的,照样是能下地的。
四个儿子一听要让自家媳妇下地,都摇头,大儿子秦安连忙说道:“娘,你知道玉娘的,她爹是秀才,从小到大便不曾干过农活,在家里做些家务倒不成问题。”
俞氏一听点了点头,大儿媳妇倒是很合她的意,在家里也极为勤快,于是俞氏开口,“这样吧,二儿媳妇和四儿媳妇是庄户出身,她们两人自是能下地干活的,三儿媳妇新入门,商家出身,在家里被娇养了,我还得调教一下。”
二儿子秦平性格沉闷一些,也不擅言词,虽说想辩解两句,却不敢顶撞了母亲,只好闷着声没说话。
三儿子秦乐点头,“娘说的有理。”
秦楚却忽然往桌上一倒,三个哥哥连忙起身,“娘,四弟醉倒了。”
俞氏一看儿子醉倒了,扬起了唇角,叫大儿子将四儿子扶入新房,其他人也就洗洗睡了。
新房外起了脚步声,睡得正香的于书燕还流了口水,原本不过是眯一会儿,哪知睡过了头。
新房的门打开,秦楚半眯着眼睛往屋里看,一眼看到帘子后没有身影,却是有一团红影倒在喜床上,他连忙挡住大哥的视线,像是刚清醒过来,“大哥,新房的门还是我自个儿进吧,大哥先回去休息,想来大嫂也久等了。”
秦安看到四弟似乎清醒了些,松了口气,可别被人灌倒了错过了洞房花烛夜,好在四弟醒了。
于是秦安转身出去了,秦楚却顺势将门一关,身姿挺直,一脸的悠闲,哪还有半分醉意,他抬了抬袖口,看向门帘内的人影,睡得可真香,心这么大也没谁了。
秦楚挑帘进来,欣长的身影站在床边,看到睡得流口水的媳妇,叹了口气,上前将媳妇抱起。
他在媳妇十二岁那样重生归来,那会儿媳妇还是个孩子,第一次看到他居然不怕他,之后他陪着媳妇长大,看着她长到十五岁了,夜里哭着喊着威胁逼迫也要他送上玉篦做为定情信物,在她及笄后便上门求亲,如今他做到了,可是她却不记得了。
秦楚将媳妇扶正坐好,捧起她的小脸,吻了吻她的唇。
第17章 作假
于书燕只觉呼吸不顺,她抬手就甩在秦楚脸上,“啪”的一声,声音实在响亮,于书燕立即醒过来,正好对上秦楚无辜的眼神。
于书燕一把将他推开,才发现自己和负心汉都穿着喜服,她才反应过来,对了,今天是她成亲的日子。
于是于书燕整了整衣裳,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坐得端正,还顺手将喜帕再次带上。
秦楚捂着打痛的半张脸又好气又好笑,他起身拿起喜秤挑开她的喜帕,对上媳妇那双晶莹发亮的眼睛,秦楚还是忍不住愣住,新娘子的她果然是世上最好看的。
于书燕却是淡淡地盯着他,心忖:“负心汉,你看什么看,现在你贪我美色,改日看到京城里的繁华,你舍弃我之时也毫不犹豫。”
秦楚看到媳妇嘴边的口水印迹,拿出手帕,耐心的为她轻轻擦去,于书燕面颊微微一红,眼神看向喜被上,果然那儿湿湿的一块,所以刚才她睡觉的时候流口水了?
秦楚端来了合卺酒,两人相继喝下。
于书燕起身,转身去耳房的箱子里翻出一床旧被褥,到了床边便将旧被褥铺在床里头,手法极为熟练。
秦楚却呆住,她怎么对自己的房间是如此熟悉,怎么知道他会将旧被褥放在箱子中,而不是柜里头?
秦楚没说话,于书燕却二话不说爬上床,爬到最里头,就这样合衣盖上旧被褥,这意思很明显,这是要跟他分被而睡。
秦楚有点无力感,好不容易娶到媳妇,今个儿夜里可是他们的洞房花烛夜啊,怎么说也得做点什么,何况两人早已经成了夫妻。
秦楚也不说话,而是漫不经心的脱衣。
于书燕躲在被窝里,半眯着眼睛看,这家伙居然不生气?看她自个儿揭了喜帕睡得流口水,看她故意抱出旧被褥在新婚夜时膈应他,他怎么就毫无反应?他莫不是还真的想跟她洞房?
于书燕开始有点紧张,心想着自己失去了贞操,真的跟他洞房,岂不是露馅?
于书燕悄悄地从被窝里摸出洁白的帕子,她躲在被褥下对着小指下了一口,然后将血摸在帕子上,接着放在枕头下,心想着,这个就拿来明个儿交差,既然再次落到这负心汉手中,也别怪她心狠。
于书燕做完这些,背过身去,心里对负心汉恨意不解,却还不能表现出来,他现在还是一个有为青年,也是新娶的她,她忽然就莫名的发飙也不是个事儿,看来得徐徐图之,闹得他们秦家翻天覆地,直到他愿意与自己和离为止。
于书燕想到这儿,心里就好受多了,连着自己被黑衣人睡了,也觉得是对秦楚的一种报复,虽然她也恨死了黑衣人,清白的一个身子被他给白睡了。
然而就在于书燕暗自想着的时候,屋里灯火忽然一灭,某人掀被进来了,好在两人一人一床被子,于书燕正松了口气,秦楚却撩开她的旧被褥,带着男性的滚烫身躯贴紧上她的背部。
于书燕的身子一僵,心里想着要不要拒绝一下,可是身体很诚实,着实对这个负心汉太熟悉了,在她的记忆里,两人分开并没有多久,早已经习惯了在负心汉的怀里睡觉。
秦楚伸出手臂抬起她的头,让她的头枕在手臂上面,接着将她整个身子板过来,与她赤身相对。
好在是漆黑的夜里,都看不到对方的表情,这样也好,至少负心汉看不到她咬牙切齿的样子。
秦楚的手顺势摸进她的衣裳内,于书燕却仍然没有动。
秦楚低哑一笑,感觉到她身子有些僵直不自然,于是吻了吻她的耳垂,很快于书燕的身子酥软下来。
秦楚将她拥紧入怀中,一只手稍稍一用力,将她所有的衣裳往上一推,胸口靠近他,秦楚喘着粗气。
该死的负心汉,就知道她的弱点,果然他的吻又落在她的耳垂边,她慢慢地有些迷茫起来。
一夜缠。绵,天边慢慢露出一丝白。
于书燕折腾了一夜,全身心都疲惫,她背对着秦楚,睡得正沉,而秦楚却很准时的在此时起床。
每日寅时他都会起床练功,尤其经历过上一世七十二道剐刑之痛后,他对功夫的痴迷比读书还要深,他已经暗中拜了师父,这三年来一直训练,功夫果然比前世好太多。
秦楚一身劲装来到屋子后方练了一个早上,天边越来越亮了,也听到了家人起床的动静,秦楚收功,他一身汗水的回到东屋,进屋后透过门帘,看到屋里睡得正沉的媳妇。
果然岳父岳母极其宠着女儿,估计平素也睡早床惯了的,只是今日是新妇敬茶的日子,可不能耽搁,不然母亲必会不高兴。
秦楚擦干汗水入内屋换了一身干爽的衣裳,穿戴整齐了才在床边坐下,看到睡得如此香甜的媳妇,他竟然有些不舍得叫她,昨天夜里将她折腾坏了吧,他没能忍住,以后不要这样的好。
秦楚伸手抚开媳妇的额头发,捧着她的小脸吻了吻她的小嘴唇,他居然感觉有奶香,媳妇像个孩子似的长不大,这一世他是老牛吃了嫩草,心态比她大了好几年。
秦楚抱起于书燕,于书燕忽然醒来,还没有搞清楚眼下是在于家还是在前一世与秦楚一起的寝房。
于书燕看着秦楚呆了呆,过了半晌才反应过来,她昨天才嫁给了他,于是一把将秦楚推开,叫他先出去,她好换衣裳。
秦楚看到她那娇羞的样子,笑了笑,便挑开帘子出来。
于书燕连忙从枕头下摸出那带血的帕子故意放在显眼的地方,然后她起身下床,回到耳房翻出她带来的箱子,拿出一套藕荷色的衣裙穿上。
坐到铜镜前,才发现脖子上还留下几个红印,必定是昨夜秦楚留下的,她郁闷极了,于是起身又回耳房翻箱倒柜,终于翻出一套小襟竖起的长袖薄袄穿上。
这会儿都入夏了,她还穿袄子会显得很奇怪,可是再怎么说也比她露出脖子上的红印好太多。
第18章 新媳妇敬茶
她穿着湘妃色薄袄,下裙绣兰花的淡蓝裙子,在铜镜里转了一圈,除了衣裳不应季节外,也没有什么不妥当的。接着她梳起了的流海,挽起发髻,内心感概,想不到两世了,还是落入了秦楚的手中。
于书燕梳妆妥当了,秦楚才再次入内屋,挑开帘子的那一刻,于书燕听到声晌正好回头看,对上他惊艳的眼神,她撇了撇嘴,想起自己弄虚作假的落红帕子,她提着裙子出去。
秦楚想要追出去,忽然眼角余光看到床上染血的帕子,他站在床边疑惑的看着,心情更加奇妙了,她是真的把他给忘了,连他那一身打扮也统统忘掉。
他重生归来的第一日,他便在夜里去找了她,那时他觉得对她愧疚,没有露出真容,之后他又不好意思再露出真容,而她天真烂漫,竟然慢慢地也相信了他。
转眼一晃三年,两人彼此熟悉着彼此,海誓山盟,就等着他送订情信物后露出真容再上门求娶,现在倒好,她把自己全忘了,忘了就算了,似乎前一世的她又回来了一样,如今看到这血帕,就像当年他休了她时,她二话不说卷了他的银子雇了镖师就回故乡了,没有半点留恋。
她是有些自私的,他一直都知道,只是明明失身于她,还能如此自私的留下血帕,他都不知道要怎么说她好,秦楚竟忍不住想笑,想他前一世为了这一点落红怀疑了多年,心里吃味了多年,一直忍在心头不曾提起。
嗯,如今她媳妇给他弄一块出来,要是前一世小媳妇能有这种觉悟,也不会令他纠结一世。
秦楚没有收拾血帕,转身出来,看到屋外正往里头瞥的小媳妇,他又扬起了唇角,来到她的身边,拉住她的小手,“走,咱们给爹娘敬茶去。”
于书燕淡淡地应了一声,挣脱他的手,秦楚却再次拉住她的小手,在她耳边小声说道:“要让他们看到我宠着你,这样你在家里就不吃苦。”
于书燕真的觉得可笑,她抬头看向秦楚,只及他肩头的高度,令她看他时有些费劲,但她真的很想提醒他,在这个家里,他越对她好,他老娘就越对她苛刻。反正过几日他往县学一去,接下来她要面对的又将是婆婆的指责。
负心汉,信了你的话,吃苦就在后头。
于书燕再次挣开他的手,还走快了几步,到了正屋堂前门口的时候,她故意又落后一步跟在秦楚的身后,秦楚有些疑惑的看着她,也不好说什么,便撩起下摆跨过高高的门坎。
屋中坐着几人,主座上自是秦有富和俞氏了,左右两边是三位哥嫂。
于书燕一进屋,大嫂毛雯玉就看到了她脖子上的红印,虽然遮掩了,可是行走之间却还是露了一丝出来,毛氏有些惊讶,再忍不住看向小叔子,看着一身儒雅,外表虽冷了些,平素也沉默了些,可人却如此火热,看来这个媳妇他甚是满意。
而三儿媳妇史秋英入门才两个月,这会儿看到于书燕这一身粗棉布的穿着,尤其是入夏了还穿着袄子,着实是好笑极了,于是也忍不住笑出了声,只是再往上看,从那衣襟里露出一点红印时,史氏呆了呆,她不笑了。
想她新婚两个月,也不见自家丈夫如此火热,每天倒下睡得像个猪似的,看来小叔子虽是读书郎,却不比泥腿子出身的三位哥哥弱。
于书燕在秦楚身边站好,座上的俞氏一看到她那精致又带着媚态的小脸便高兴不起来,有着这么一位美娇娘在儿子身边,这书也别想读了,看来得赶紧将儿子弄去县学才是,有儿子护着人,她都不好整治家风。
新婚夫妻给长辈敬茶,于书燕自然已经不是真正的十五岁一脸天真的新妇,而是饱经沧桑吃过不少苦头,也过过状元夫人到丞相夫人的富贵生活,练就了她如今的阔达与大方。
她给俞氏敬茶,没有半分能挑剔的,若要挑剔,只能说秦楚故意在爹娘面前与她挨得特别近,看似是帮着好,实则是在拉仇恨。
于书燕心中郁闷,却还得一脸的笑容。
俞氏看着眼前敬来的茶,她没有急着去接,旁边的秦有富有些看不下去,正要伸手上前代孩子他娘接下,俞氏却开了口,“四儿媳妇,做为婆母,今个儿就把规矩给说了,在咱们秦家一不养懒人,二不养闲人,不但要勤快,还要有一颗善心。”
“我们秦家是远近闻名的善人之家,也是最勤劳的节检之家,你如今已经入了我秦家的门,以前在玉兰村的整整不好习惯,都统统给我改掉,你以后是秦家人,就必须像个秦家人。”
“我秦家的规矩,每日卯时起床,与几位嫂子一起清扫院子,你大嫂和三嫂做饭,二嫂与你一起跟着其他几位哥哥下地干活,家里请长工的季节,你也得帮着三位嫂子做饭洗衣砍柴,一样不能落下。”
于书燕却是眼观鼻鼻观心,像个木雕,没有动也没有接话,又像是默认,又像是不服气,俞氏有了点火气,秦楚却在这时开口,“娘,先喝了新妇的茶,不然都凉了。”
俞氏朝自家儿子看去一眼,没看到她现在正在立威么?这新入门立威是很重要的。
然而秦楚是一脸的笑意,握住媳妇的手往前一送,看着似责备的对着自家媳妇说道:“快叫娘,敬了茶,娘就给你红包了。”
于书燕忍不住想笑,要她婆母给红包,费银子,这是要她命。她强忍住了,一双美眸看向俞氏。
俞氏被小儿子气到了,旁边的丈夫也要劝,她只好先接了茶,喝了一口,想要挑点刺来,秦有富直接掏出一个红包送到两位新人手中,俞氏觉得丈夫拆了自己的台。
于书燕接着给各位哥嫂敬了茶水,大嫂给她一支银簪,二嫂是庄户出身,只好给了她一块丝帕,三嫂可是商户出身,当着所有人的面给了于书燕一个金镯子,还说道:“四弟妹这衣裳糙了些,以后来三嫂这儿,三嫂给你几匹好布。”
第19章 不会做饭
于书燕看向史氏,笑了,她笑起来极为好看,便是三哥秦乐都呆了呆。
于书燕道谢,“多谢三嫂的慷慨。”
一对新人入座,于书燕的屁股还没有坐热,俞氏就看向了她,“新妇新入门,按理可以休息两日,不过我听说新妇以前在娘家就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主,所以今个儿这一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