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对了,这些走商他们靠什么赚钱?不就是把这个地方东西拉去那个地方倒卖,赚下中间的差价,这便是倒卖的生意。”
于江全一听,惊了一跳,看着女儿问道:“燕儿要做走商?”
“不做,咱们还没有这个本钱,当然以后可能会做,毕竟这走商的生意好赚。”
于江全一听更加不明白了。
于书燕接着说道:“爹,你别担心就是,做倒卖的生意也不一定要做走商的,其实有不少法子,咱们庾县虽穷虽偏远,但有码头,有运河,生意有不少,只有不少人都不知道的生意,而我就做人家不知道的生意。”
于家父母还是一脸懵懂的看着女儿,他们是没有做过生意,甚至都不曾想过,可是对于重活一世的于书燕,知道的东西那可多了。
她在京城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商人想走秦楚的后门,专门让这些贵夫人故意的巴接讨好她,她也从中知道不少商人行商的途径,涨了不少见识。
于书燕见父母不知道,她也不多说,待她以后做了生意,想来爹娘就会知道了。
于书燕将面吃完,接着又回西屋睡了一个回笼觉。
到晌午的时候,石家兄妹便来找于书燕,这几日两兄妹毫无条件的信任她,将周家的生意交给了杨家舅舅打点,两人一天到晚的潜伏在码头,石泉做苦力,石梅卖吃点,看向比以前做周家的生意更辛苦,赚得钱更少,可是两人却没有半句怨言。
今个儿两人又来找于书燕,将这几日的所见所闻说了出来,于书燕想了想,便交代两人,“接下来你们不用观察别人了,只要仔细注意着那关家的船队什么时候到码头,还有城里孙家的管事都与哪些商船接触便成。”
石家兄妹也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但他们两人很听于书燕的话,只要她交代的,两人便会努力的去做。
与石家兄妹聊了一个晌午,两人才离开回村尾去。
自上次征丁后,日子似乎过得有些漫长,于家人正在慢慢地抚平伤痛,而毛家院里却是一片和谐。
毛雯玉自上次征丁后便留在了娘家打理,经婆母俞氏准许的,这一次在娘家过得久了些,可是看着自家大哥这一次死里逃生能留下来,整个毛家人都高兴坏了。
毛家在村里开私塾,收下不少弟子,可是这一次征丁却少了大部分学生。
毛家唯一独子毛俊生留下来了,这几日一家人买了好菜庆祝,便是村里人也都说毛俊生命好,家中妹妹嫁了一个好人家,瞧那秦家有情有义的,还为了毛俊生秀才公在知县那儿求得一个名额,将来秦家富贵了,想来毛家也会更加有地位。
这些村民羡慕毛俊生的好命,又有些觉得不公,同样跑进山里头的五人,其他四人当场被诛杀,而毛俊生却活了下来,看到他就想起家里的儿子,那份伤痛是谁也理解不了的。
夫子毛学清这几日停课,在家里交代女儿,叫她早日回婆家去,这秦家以后便是他们毛家的靠山,一定得好好巴接。
母亲毕氏却再三叮嘱毛雯玉,收她好生守在秦家,抓住丈夫的心,侍俸公婆,还有女儿嫁进秦家三年多,也没有怀上孩子的事,毕氏有些着急起来,尤其经过这一次事情后,毕氏更是恨不得女儿现在就怀上孩子,坐稳秦家的大儿媳妇。
为此毕氏找来一张密方,给女儿抓了不少药,让女儿药不能断,一定要将自己的身体调养好。
毛雯玉为此也跟着心思活络起来,若是她能像二弟妹一样怀上孩子,到那时她便什么也不怕了,什么四弟妹的手段,三弟妹的富有,二弟妹的勤快,都不及她身为长嫂长孙。
毛雯玉将密方紧紧地抓在手中。
在毛家父母的催促之下,毛雯玉坐上村里的牛车往桃花村去。
一路上,毛雯玉看到不少村妇下地干活,这一批征丁带走不少男丁,想来如今下地干活的人少了,连着妇人也得下地干活了。
好在他们毛家为此也逃过了一劫。
那一日毛雯玉似乎听到四弟与那三位将士说过一番话,于家大兄被带走了,这个名额就落到了他们毛家头上来了,当初也是婆母帮着说了一句,四弟才拿出来的。
毛雯玉这么一想,心情变得很微妙,莫非四弟和四弟妹的感情并没有她想像中好?其实两人之间还是有隔阂的不成?
秦家院里,俞氏心中郁郁,躺在床上不起来,秦有富端着一碗面进来,看向床上躺着的俞氏,劝道:“吃一点儿吧,于家这一次出了这么大的事,四儿去于家住几日也是情有可原,你又何必斤斤计较呢?”
俞氏一听,气不打一处来,立即坐起身来,看向秦有富,眼眶里便有了泪痕,“你说得倒轻巧,四儿媳妇如此懒惰,她像我们秦家的媳妇么?外头那么多男丁被带走,家家户户都如此,他们于家就与别人不同么?”
“四儿就是向着于家,可是咱们秦家不欠于家的,凭什么姓于的把我四儿留下来,莫不得自己的儿子走了,就想把女婿当儿子?想得美,这可是我的四儿,我生他养他,教他读书识字,是我一手带大的,岂能变成于家的儿子?”
“这事儿若是让村里头的人知道了,我这张老脸往哪儿放,个个不得笑话我,娶了媳妇忘了娘,四儿就没有把我这个娘放在眼中,一心一意只有他那个媳妇。”
俞氏一口气说完存在心中的郁气,想起昨个儿儿子不回家,自家丈夫竟也由着他,还买下了马给儿子用,害得四儿不仔细读书,反而成日骑着马在玉兰村与县学里来回,这是要把她四儿给累死的。
第85章 秦家不公
此事是秦有富答应的,于家那日没能留住儿子,后来四儿用文书保下了老大媳妇家的兄长,于家人知道后,多半就会有怨言了,所以准许四儿在岳家住几日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可是看到俞氏的怒意,秦有富也有些犹豫起来,或许先前不该答应的。
俞氏这会儿的确气着了,气了一天没有吃饭,看到秦有富有悔意,心情略好些,至少没有跟四儿一伙的。
俞氏从秦有富手中接过面碗吃了起来,一碗面下肚,俞氏将碗放下,说道:“孩子他爹,今个儿晚上你叫大儿去玉兰村一趟,将楚儿的马弄回来,没有了马,看他怎么去县学。”
秦有富一听,有些犹豫,先前还特意给儿子买了马,就是想让儿子能骑着马来回,这才买几日,他就要出尔反尔,不太好吧。
“要不过几日,咱们再劝四儿带着四媳妇一起回来?”
秦有富试探的问。
俞氏却不高兴,“不行,我的儿子岂能住别人的家中,他必须得回来,而且不能老是来回县学,这书不用读了?为了一点儿女私情,连书都不读了,此事若传入盛大儒的耳中,我儿要如何做人?盛大儒也必会心存芥蒂的。”
俞氏这么说着,秦有富也暗自心惊,此事自然不能让盛大儒知道才是。
而此时毛氏进入秦家院里,见院里没有人也没有什么声响,她回了大房的屋将包袱放下,便勤快的去院子后头扫洒。
她这几日没有回家,想来家里就一个三弟妹做事,家中有不少事情没有做好的吧。
果然,待毛氏到了院后头,就看到那牛棚里的脏物都堆到外头来了。
她正要拿着扫帚清扫起来,就听到正堂屋里说话的声音,这正堂屋内室正好靠近院子后头,不要刻意的听,便能听到里头两人说的话。
听到关于四弟来回县学的事,毛氏心情复杂,想不到四弟如此专情,先前她还怀疑四弟是不是与四弟妹感情不好,看来是她猜错了,这感情好成糖了,都不顾秀才公的名头,住到岳家去了。
毛氏心想着要是出事的是她毛家,她丈夫秦安会去她家陪着她么?想来是不可能的,婆母也不会准的,自家丈夫最是孝顺,婆母说什么他都是听的。
毛氏一边清扫,一边偷听,听到公公和婆婆决定将四弟强行带回来一事上,她心思跟着动摇。
四弟妹很会结交人,婆母平素出席酒宴,都带着她,她何不乘着四弟妹这一次的误会,取而代之?不过就是结接一些人么?有何可难的,她也一样能成。
至少她还从小识字,四弟妹不过是庄户人家,虽然婆母说四弟妹也识字,那能识多少字,恐怕也不过是跟着开蒙了而已,不然于家大兄只能是一个猎户,而不是考中功名的秀才?
于家瞧着穷得响当当,入山打猎弄点现钱就有吃的,否则还不如有田有地的庄户人家。
毛氏这么想着,心中更加肯定了。
晌午饭时候,毛氏将院子后头都清扫干净了,到了前头,却发现厨房里做饭的正是史氏。
史氏鬅头垢面的从灶口抬起头,看到门外光鲜的大嫂毛氏,她呆了呆,接着丢下手中的柴禾,说道:“大嫂回来了更好,以前便是大嫂做的饭,这会儿我也能歇会儿了。”
毛氏倒也没有推辞,上前接着烧火做饭。
史氏站在厨房门口,看着温婉的大嫂,冷哼一声,说道:“婆母果然还是向着大嫂的,不要看先前婆母老带着四弟妹出去,这一次征丁,结果婆母也只保了大嫂一家,而我们三位家中却一个都没能跑脱,真是不公啊。”
“不公?”
毛氏抬头看向史氏,面色微冷,“如何不公了?如果救的是你史家的人就公平了么?婆母当时事急从权,也怪不得婆母,家中只有一个名额,自己家中遇上的事儿,自己无法解决便不要怪到别人的头上来。”
毛氏淡淡地看了她一眼,接着起身揭开锅盖。
史氏却是笑了,“大嫂真会说,难怪那日死活要跟在婆母身边的,就揪准了机会用上,果然不负所望,可怜四弟妹傻乎乎的什么都不懂,自己的丈夫都管不住,不帮着自家,却帮着大嫂家中,想来四弟妹也伤透了心吧。”
史氏这话难听,毛氏却很受用,四弟妹感情如此要好,于家不就一个庄户家的女儿,凭什么她能嫁给秀才公,凭什么她可以在秦家不用做事还得婆母欢喜,眼下能让两人有点隔阂也是不错的。
“三弟妹这话可别乱说,四弟向来只听婆母的,四弟妹没有什么可怨的,嫁进秦家,便是秦家人,自然也只能听婆母的话。”
史氏又气又郁闷,她说不过大嫂,同时她也知道一个事实,在这个秦家,婆母的话就是一切,便是她的丈夫也无法反驳。
史氏气得转身便出了厨房,进了西屋。
晌午饭的时候,三个儿子从地里回来,眼下已入秋,过几日就要农忙,眼下秦家男儿都很忙碌,今年被征丁,长工也请得更少了。
秦乐将锄头放回墙角,眼神便往厨房瞥,心想着自家媳妇在做饭,也不知道能不能做熟,要不要偷偷地去帮忙。
就在秦乐瞥的时候,就看到大嫂毛氏从厨房里出来,秦乐心思一动,立即往进了西屋的门。
大嫂回来了,那他家媳妇是不是就不用做饭了。
待秦乐进了内屋,果然看到自家媳妇躺床上睡懒觉,于是上前坐在她的身边,“大嫂回来了,你以后也不必再辛苦了。”
秦乐不说话还好,一说话,史氏便立即爬起来,看向秦乐,问道:“当初我二哥被带走,你可曾想过帮我?”
又提起上次征丁一事来,秦乐不耐烦的说道:“我能怎么帮你,我不过是个泥腿子出身,咱们秦家有百亩田地,却也只是庄户。”
史氏一听,气极败坏的说道:“我就知道你从来没有想过要帮我,我二哥虽是庶出,可那也是我史家血脉,如今跟着去了岭南,必定有去无回了,你看看大嫂,大嫂家中兄长便是婆母帮的忙,为何你不去帮我史家求求婆母帮忙?”
第86章 毛氏献计
秦乐无奈的看着媳妇,说道:“我之前尚且不知道四弟还能弄到文书,再说大嫂家中只有一位兄长,也是毛家的独苗,你史家不有两位兄长么?你二哥还是庶出,也算不得什么。”
史氏被丈夫的话给气乐了,看着秦乐,满是受伤,“你不帮就不帮,还说风凉话,我二哥虽是庶出,但他仍然是对我最好的二哥,我家兄长多,就该出一人去送死,凭什么。”
史氏从床上下来,秦乐去抱媳妇,史氏一把将他推开,“不要说你跟四弟相比,你便是跟大哥都不如,大哥至少还有宠着媳妇,你会什么?你只知道下田干活,娶个媳妇也不过是个睡觉的女人,我恨死你了。”
史氏下了床立即去了耳房,她收拾东西打算回娘家去。
秦乐却手足无措的站在耳房门口看着媳妇忙碌的身影,劝道:“别回娘家,不然我娘又不准我去接你。”
史氏回头看向秦乐,“你娘,你娘,你娘说什么你都听,我说什么你都不信,你不接就不接,你不接我们就和离。”
这新婚还不到一年,就要闹和离,秦家多没面子。
秦乐怒了,指着史氏道:“你出了秦家的门就别回来了,我不会准你和离,而是我直接休了你。”
秦乐生气的时候还是挺有威严的,史氏听到这绝情的话,面色惨白,她站在那儿看着秦乐,眼泪哗哗的往下落。
秦乐说完也有些后悔,他三两步来到媳妇身边,将媳妇抱住,小声安慰,“征丁那件事咱们不提了好么?以后咱们好好的过,我是木纳了些,除了会种田,没有旁的本事,只有站在田里,看着沉甸甸的粮食才能心安,我知道你在家里辛苦,以后我偷偷地帮你做些事,你看好不好?”
史氏想要推开他,却是推不动,最后伏在丈夫怀中哭了。
吃晌午饭的时候,秦乐当着爹娘的面居然给史氏夹菜了,史氏受宠若惊,这个木纳的丈夫就从来不敢在公婆面对体现一点对她的好来,今个儿却是第一次。
史氏的脸红了,可是桌前的俞氏却是瞥了三儿子一眼,轻咳了一声,秦乐便不敢了。
毛氏往史氏看去一眼,内心冷笑,不会抓住丈夫的心,公然反抗婆母有何好处?
吃完饭后各自起身回房,史氏跟在丈夫身边,毛氏便叫住了她,叫她帮着一起收拾碗筷,以前都是做饭的收拾,史氏以前不干这事,想到那油腻腻的感觉,她才不要做呢。
可是这一次俞氏正好心情不好,四儿子反抗她,眼下连三儿都向着媳妇,那可不行,三儿向来老实听她的。
俞氏便叫史氏帮着做去。
史氏不情不愿的洗了碗筷才回的西屋。
内室里秦乐正在洗脚,准备上床休息一下,史氏却来到丈夫身边,小声说道:“秦乐,这一次我回家,我爹建议我们两人去镇上住,我爹说如果你愿意去,他可以给我们两人出银子置下一间铺面做生意,以后你也不用下地干活,做生意能赚不下银子,到时咱们还能请下人服侍。”
“生意若是好了,还能做到县城里去,多好的机会,秦乐,你觉得呢?”
秦乐一听立即摆手,“不可,咱们秦家向来行善,四弟又是读书郎,岂能沦落到商家的地步,到时我秦家有何颜面,对于我四弟的前程也不好,所以此事你不能再提,四弟的前程便是咱们秦家的前程,我知道你家里有钱,可是你家也是商户,岂能与读书郎相比的。”
史氏一听,心里很不舒服,“商户怎么了?商户是名声不好,没有读书郎身份高,可是读书郎也同样要吃饭,要穿衣,没有我们这些商户,你们上哪儿买吃的穿的用的?再说我觉得商户挺好的,随便做点什么生意,便能赚到银子,也不必辛苦的下田,更不必辛苦的做家务。”
“我以前在娘家还有下人服侍,家里的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我从小到大想要吃什么,你爹娘都会帮我弄到手,这有什么不好的?我反而觉得商户不比读书郎差。”
秦乐忽然一掌拍在桌上,大怒,“这种话你也敢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你们家商户还想与我秦家书香门第相比?如今我四弟是秀才公,来日中了状元,便能入仕,商户算什么?连庄户都不如。”
史氏一听不乐意了,“地位高地位高,不用钱吃饭了,没钱要这地位有何用?”
秦乐气得瞪了她一眼,一脚将洗水盆踢翻,怒道:“以后不要再在我面前提行商低贱之事。”
秦乐转身躺下,史氏却哭红了眼,明明是好生好意的说,可是不知为何又吵了起来,她知道史家行商,秦家人看不起他们,可是秦家也没有什么好的,成日下地干活,还有做不完的家务,有这地位有什么用?
她爹娘便叮嘱她好生说说,瞧着又搞砸了,要是秦乐愿意跟她去镇上该多好,到了镇上再也不用看婆母的脸色,到时她行商赚了银子,便能请下人做事,再也不用将自己累得像个村妇似的。
史氏一边抹泪一边收拾洗脚盆,从西屋里出来的时候,就看到大嫂跟着婆母进入堂屋,她脚步一顿,偷偷的往堂屋廊下走。
屋里,毛氏扶着俞氏坐下,轻言细语的说道:“娘,经此一事我想明白了,咱们秦家就要有地位,如此才不会被人欺负,我瞧着与知县夫人和县丞夫人更要结交好,那主簿夫人可没有知县夫人和县丞夫人厉害。”
“如今知县大人看重四弟,咱们顺势与知县夫人交好,岂不是理所当然了,将来遇着了什么事,就算四弟暂且不在身边,咱们也能说上话呢。”
俞氏一听,觉得儿媳妇说得也有道理,是该好好结交一下,先前四媳妇说什么不必太过热情,说什么只有自强了,自然有人来巴接,可是乡试也得三年后,这时间还长着呢,他们家不结交些权贵,简直连话都说不上。
第87章 史氏装病
于是俞氏看向毛氏,“老大媳妇,你有什么好的主意?”
毛氏见俞氏动摇,立即说道:“娘,我瞧着咱们不如主动去拜访知县夫人,您看如何?”
俞氏更是心思动摇,专门等着人家的请帖,不如时不时去走动一下,正好秋收快到了,她也可以借机去拜访一下,说说这秋收的事。
俞氏决定了,带着大儿媳妇去拜访齐府,只是要去拜访,总该带些东西去,正好齐老夫人和善,上次还说要他们时不时过来坐坐。
于是毛氏建议,“娘,咱们家就数三弟妹家里最有钱,想来史家有不少好东西,到时让三弟妹回家一趟不就成了。”
史氏在廊下全部听到了,暗自心惊,想起刚才丈夫如此瞧不起他们史家,嫌他们史家是商户,说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如今遇着事儿,却想起他们史家来了,想得美。
史氏听到屋里两人要出来了,她连忙端着木盆往回走,进了西屋,就听到了外头的脚步声,一听这脚步声就知道是大嫂过来了,肯定是过来狐假虎威的。
于是史氏忽然往地上一倒,“啊”的一声,盆子里剩下的一点水又撒了,她却在地上“痛”得不起来了。
内室秦乐听到自家媳妇的声音,立即一个起身出来,看到史氏坐倒在地上捂着脚腕,连忙蹲身查看,关切的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史氏却是哭了道,“刚才本想收拾木盆端出去,可是不小心踢到门坎,就摔倒了,脚腕受伤了。”
秦乐连忙将媳妇打横抱了起来,正好大嫂毛氏进来,看到眼前的场景,一脸的疑惑。
史氏还在丈夫怀中喊痛,秦乐只好先将媳妇抱回内室的床上。
“三弟,三弟妹这是怎么了?”
“扭到了,恐怕暂时下不了地。”
秦乐给媳妇揉着脚,毛氏在一旁看着,面色微冷,倒是巧,正好在她来找她的时候,刚才史氏不会是在外头听到了什么吧?
毛氏一脸狐疑的看向床上躺着喊痛的史氏。
下午秦乐跟着兄长下了田地,毛氏便在史氏身边坐下,说要给她揉脚,史氏立即用被褥将脚盖上。
毛氏接着说起秦家想与知县夫人交好的事,又说秦家地位高了,将来史家也能沾光,然而这一次史氏却只是默默地听着,等到毛氏说要史家出礼之时,史氏便开了口,“大嫂,你看我都成这样了,我怎么回娘家?”
“那不用担心,我叫三弟用马车送你回娘家便是。”
毛氏内心冷笑。
史氏却道:“我史家多是俗物,我瞧着大嫂书香书第,家中必有不少珍藏,不如这一次的从大嫂家里拿如何?上一次我史家拿出了两斤云母,眼下家中也无好物了。”
毛氏一听,心里不高兴,先前四弟妹说要从史家拿,三弟妹都不阻止,这一次她提的意,三弟妹却不愿意了,这不就是不给她面子么?
毛氏收起笑容,板着脸说道:“此事还真不是我的想法,这可是婆母的想法,你也不想让婆母不高兴吧,就跟三弟回一趟娘家吧。”
“大嫂,我还真回不去,你另外想法子吧。”
史氏这一次就是不开口,毛氏气不打一处来,只好先出了西屋,到俞氏那儿告状去了。
俞氏听到三媳妇不愿意回娘家拿东西,她想了想也觉得不太妥当,每次送礼都拿史家的,将来也留下话柄,于是毛氏的这个提议就暂且搁置下来,毛氏却心焦不已,本想乘着四弟妹没有回来取而代之,多与知县夫人走近,帮到秦家,哪知没有这样的机会。
都是三弟妹使诈,毛氏将这一次的怨怼全部记在了史氏的头上。
且说玉兰村于家院里,这日傍晚石家兄妹又找了过来,这会儿于氏一家人正在吃晚饭,秦楚与于家父母说着县学里的趣事,还有一些县城里发生的事。
于江全和许氏听得津津有味。
于书燕却在这个时候出了院门,看着门外一身疲惫的石家兄妹,便让两人进来吃饭,两人摆手。
石泉高兴的说道:“燕子,你说的那个关家船队真的来了,我们打听到了,每隔两个月来一趟,运了不少粮食和布匹,今个儿一到码头,便有庾县的商人过来运粮,关家船队在庾县有固定的商家做买卖,瞧着咱们也做不进去。”
于书燕却是笑了,“这个你们不必担心,我自有法子做下生意,现在关家船队来了,你们可曾打听到关家的管事都住哪间客栈?”
这可是燕子强烈要求他们打探的,岂能错过的,便将客栈名告诉了于书燕。
于书燕很开心,她交代道:“你们赶紧回家,好好休息,明个儿不用去码头了,咱们先做成这一桩生意再说,明个儿早点来我家,我还有事情交代你们。”
石家兄妹点头,石泉接着说道:“我们还看到了一事,就是先前燕子叫我们盯着那孙家的管事,我们听到对方的商船翻河里了,东西没了,这会儿正四处补货。”
不会这么惨吧?孙家一向有船队的,看来孙家这一次恐怕调不来货。
于书燕沉思了一会儿,叹道:“早知道会有这么好的机会,咱们这几日就得盯更大的鱼,是我没有想到,不过眼下咱们本钱不够,也只能赚些小钱了。”
石家兄妹却是呆呆地看着于书燕,他们到现在还没有搞懂于书燕要做什么生意,毕竟这些船队的生意都有相熟的人做了,他们怎么能跟人家比的。
于书燕见两人还不回家,便说道:“不如在我家吃了得了。”
石家兄妹不好意思,从小到大就在于家吃着长大的,现在他们手里头有了银子,还来蹭饭吃。
最后于书燕把两个小伙伴请了进去。
许氏一看到石家兄妹,立即起身去厨房端了碗筷。
今个儿是秦楚从县城里带来的肉,满满一盆都还没有吃几块,看着这两孩子这么瘦,就该多吃些肉。
第88章 第一桩生意
石泉在这几个月吃得好了,长高了不少,看起来已经是个少年郎,其实与秦楚也只相差两岁,这会儿都有秦楚高了,除了还是变声期的鸭公嗓,不说话时倒也一表人才,看着稳重。
石家兄妹坐下吃饭,石梅闻到熟悉的香味,心情大好,一天的疲惫似乎也跟着没有了,从小到大就在于家吃饭长大的,早已经习惯了许氏的厨艺。
于书燕给石家兄妹夹菜,石泉脸颊微微一红,朝于书燕看去,正好秦楚抬头看来,便看到了这一幕。
秦楚微微一愣,接着看向自家媳妇,却发现两人很是熟络,倒不知自家媳妇还有这么和得来的发小,只是这位少年郎年纪也不小了,男女八岁不同席,如今两人都十五岁了。
秦楚有些吃不下了。
许氏却给石家兄妹两人碗中夹去鸡腿,“你们多吃些,这几个月过得好些了,瞧着你们都长高了不少。”
许氏再夹的时候,秦楚看向许氏,瞧着两人倒是挺得岳母欢心的。
一顿饭吃完,石家兄妹吃得是香喷喷的,而秦楚却是食不知味。
吃过晚饭后,石家兄妹走了,秦楚在厨房里打了开水端进西屋,于书燕正在整理床上的被褥,秦楚将水盆放下,一把将媳妇抱入怀中,闷闷的问道:“同你一起做生意的就是石家兄妹?”
于书燕点头,“正是他们两人。”
于书燕想要挣脱他,没想秦楚却缠上来。
“你们要做什么生意?”
秦楚也有些好奇,前一世的媳妇不曾做过生意,她为何这一世想着做生意了,只是女子出门抛头露面,着实不太妥当,尤其是他家媳妇长得如此美貌出众。
像当初他在镇上买笔墨的时候不过是远远地瞧了一眼就将她掂记上了,要是别的男人瞧上了他的媳妇,那他可不会饶了他。
于书燕却是不告诉他,“这是我的小心思,你好好读书便是。”
她在床沿坐下,秦楚也一同在床沿坐下,接着将媳妇板过来身来,抱紧入怀,在她发际间吻了吻,说道:“在外做生意你可得小心些,有什么事都要告诉我,在庾县,还没有我办不成的事。”
于书燕就知道秦楚会这么说,这一世他得了小三元,便是上一世没有得小三元的时候,中了秀才后便能在县学里风声水起,的确无人惹他,不过他也极为灵活圆滑,不曾得罪过人。
“我知道,不过是做些小本生意,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于书燕一脸的无所谓,秦楚看着媳妇,他最放心不下的是怕媳妇太过美貌被人看上了,真是为难极了。
第二日秦楚早早的骑马走了,而于书燕和石家兄妹却借了村里的牛车往县城里赶。
石泉赶车还挺稳重的,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学会的,不过两人吃过这么多的苦,已经不能当他们是个孩子来看。
半路上,于书燕说道:“咱们到了县城里就得注意,先去成衣铺里购下三套男装,然后再跟踪关九。”
关家船队大管事关九,也是关家的远方亲戚,如今关家当家之人正是关家二公子,此人极有行商头脑,前一世便在庾县听过他的大名。
再过不了几年,这位关家二公子便将关家的生意做大,成了皇商。
至于这个大管事关九却听说是一个有点小心思的人,原先是跟在关大公子身边的,眼下在关二公子身边,私下里赚了些银子,后来听说被关二公子给赶出了关家。
三人赶着马车,也没有费多少时间就到了县城,此时成衣铺里才开门,三人就进来买衣裳了。
于书燕带着于家唯一的五十两银子做为本钱,此时却先拿出了十两银子买衣裳。
他们要接近这些富商,自然身上的穿着不能寒碜,等她赚到了银子,还能买更多的好衣裳撑门面。
眼下三人从成衣铺里出来,便变成了三位少年郎,看着的确年轻了些,不过好歹也不是女儿身,与人谈生意自是好说话一些。
于书燕故意将自己的声音压低,倒也看不出女子的明显特征。
来到客栈,客栈大厅里,远远地就看到关九正在吃饭,三人便也坐了下来,点了饭菜吃了起来。
那边关九一边吃饭一边朝左右看,似乎在寻找什么人似的。
于书燕起身,准备过去来一个偶遇,就见在关九前面不远处的那桌人里似乎有人认出了他,便坐上他的那一桌,于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