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可会做腕弩?”
于英改问他,他们是冲锋军,自然讲究一个速度,同时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有时候也得有些防身,原本是有腕弩的,但那腕弩数目太少,接连几发就没有了,有些不太适用。
那老者上前拿起他们本来的腕弩看了一眼,随即摇头,“腕弩没有问题,如今我也只能做出这样的,不过我觉得可以将箭换成针。”
“江湖上人称牛毛针,携带方便,还有不易察觉,还能多伤数人,主要也灵活方便。”
那老者的提议立即被于英改采纳,这法子不错,这么一来,带这种牛毛针也不占地方了,只是牛毛针也不是这么好弄出来的。
没想老者正有这么一门技术,而且他建议那牛毛针上弄上麻药,冲锋军先吃下解药,所以就算误伤了自己人,也无事,但对方一但中了麻药,就能行动不方便,一但对方动作慢下来,他们就能冲杀过去,占据上风。
于英改一听,觉得这法子倒也是不错的,若是能弄出牛毛针的话。
老者被于英改收下了,答谢莫强的是一坛子美酒,莫强也很高兴,自是盼着兄弟能上战场平安的归来。
除此之外,这老者居然还会在铠甲外再披一件铁甲,铁甲单薄又细密,不仅能挡刀剑之伤,还能挡下这些牛毛针的攻击,也就是说,自己人更不容易中招。
于英改将老者改良后的弓弩试练了一阵,果然了得,而且功夫好的,更不容易浪费针。
到时各人身上带上一盒,弓弩中没有牛毛针了,他们可以当场换上,接着应敌,比先前只有几发的箭好太多。
有了这件武器,自是帮着冲锋军很大的忙了。
只是令于英改没想到的是,他主张只守不攻的战略被荣蕴博回,他要开始应战了,而且没经过于英改和莫强,直接应下齐国军在六十里外的峡谷中一决高下。
而且这一次邢野下了血本,打了个赌,若是输了,邢野会亲自辞去主帅一职,不会再出现在这边关。
第714章 于英改中计
荣蕴信了,同时应了战,并说服了底下的副将,最后得知消息的自然是于英改与莫强了,到这会儿两人就算是不答应也不成了,毕竟荣蕴才是主帅,过来通知两人,是要求于英改身为先锋将军该做好准备了。
于英改心里总感觉到不安,可是荣蕴可不容他置喙,而且他已经说动了其他的副将,于英改与莫强无法再去说服所有人,同时莫强的粮食调运,荣蕴却忽然将莫强调去营州押送粮食到幽州城。
这一切都显得如此巧合,于英改擦着自己的剑,心里却在盘算这一次的战况,终于要面对面与邢野解决两人之间的恩怨了,他这一次的确该使尽全力了,以前在邢稽身边时,他曾与邢野对战过,两人功夫相差无几,但他不够邢野阴险狡猾。
出征前,莫强却要押送粮草去,他一直心神不宁的,于是来找于英改。
“英改,为何此战要在城外山谷,此事透着古怪。”
莫强看着他,忽然说道:“咱们不出征,并说服其他副将,想必里头还是有不少是向着咱们的。”
于英改却是摆手,“荣将军一直在抓咱俩的把柄,这个时候咱们若是带头拒绝,恐怕他会用手段对付咱们,而且我看得了来,自打荣蕴来了燕北,他便一直急着立功,所以这一仗是一场硬仗,既然早晚都得对上,咱们也就全力以以赴吧,左右不是这一仗,那也必定是下一仗的,荣蕴可没有要听咱们的意思。”
莫强一听,也有些无奈,英改分析的对。
“那英改,我走了,我得马上出城。”
莫强和于英改告别,于英改拍了拍他的肩,“去吧,你不与我一同参战,我反而放心了,至少,万一出了什么问题,我们之间还能有一个人活着。”
“英改。”
莫强一听他的话更不放心了,这一次莫强总感觉眼皮跳得厉害,这种感觉亦如当年他与于英改落入邢稽手中时一样,记忆太过深刻,以至于他总能记得这种感觉。
于英改却还是将莫强送了出去,叫他放心,他们长年征战,早已经不顾生死。
莫强一走,于英改也得整装待发,他将老者赶工做成的腕弩带上了,腕弩掩在袖子下,倒也看不到。
随即他们也开始出征,荣蕴坐在高头大马之上,眼神朝于英改看来一眼,唇角微微扬起。
“出征。”
荣蕴下令,队伍开始出城。
城中百姓们夹道看着他们,他们的目光里只有惊恐与企盼,有的人甚至开始念上几句阿弥陀佛,求菩萨保佑他们能平安归来,边关百姓再也不想成为齐国的领地,因为他们一但入城,只有无尽的掠夺,百姓的日子本来就艰苦,如今若再遇战乱,他们就没法活了,而眼前这些人正是守护他们的将士,他们特别的恭敬。
于英改看着街道两边的百姓,心里头也有些不好过,边关苦地,倒是苦了百姓,将来他若平定了燕北,一定要体恤百姓,让百姓的日子也好过一些。
长长的队伍出了城门,直接往六十里外的峡谷去了。
快马加鞭不到半日功夫,行军打仗讲究一个快字,这是于英改先前结下的恩怨,用这种方法结束也不错,更不会伤及了无辜。
他们的队伍来到峡谷外,就在峡谷的对面正好站着邢野带着的齐国将士,邢野看到于英改,脸色便变了。
随着战鼓声起,荣蕴便交代于英改,今日这一战只剩不许败,必拿下邢野的人头,所以于英改今日的任务,就是直接擒贼先擒王,拿下邢野即可。
于英改应下了,身边跟着他的亲卫也起了战心,对面的冲锋军冲过来了,于英改也带着人马不再犹豫,随着战鼓声,两方先锋在峡谷中缠斗。
于英改英勇,齐国的冲锋军头目并不是邢野,其他人可就不是于英改的对手了,于英改本就力大无穷,平素战场上使的是战斧,战斧重约三百来斤,对方难得接他一斧子。
齐国军果然边打边退,战鼓声响振天,按理这个时候,后援军乘胜追上来,便可以一攻到底,越战越勇。
然而于英改身边的副将却是忽然回头一看,脸色大变,大声喊道:“于将军,后援军不见了?”
于英改原本还在专心对付对方将领,此时听到此话,分神回头一看,谷口哪还有后援军的踪影,便是荣蕴也不知去向,而战鼓此时也停了。
于英改有些不敢置信,荣蕴竟敢如此坑害于他?
对方的将领却是乘着于英改分神之际,大刀挡开,退后数步,哈哈大笑,“你这狗贼,也有今日,亏得老将军看重你,你却是如此狼心狗肺,如今这峡谷就是你的死期了,你可得知道,这是你家主帅将你卖给我家将军的人情,你拼死拼活要回去的地方却并不容你,哈哈哈。”
于英改身边的亲卫全部都怒了,于英改却是下令撤退,然而没退几步,副将大怒,“出口堵住了,这是一场预谋,荣蕴这是要置你们于死地啊。”
于英改看着已经堵死的出口,再看到前头黑压压的一片齐国将士,他仰天长叹,想他于英改今日不是战死沙场,却是死在这卑鄙小人手中。
于英改一声令下,“杀。”
原本还在胆怯着的亲卫,似乎也听到了将军的决心,皆纷纷朝前冲去,人固有一死,今日他们一同赴死也绝不协妥,杀死一个赚一个。
凭着最后的拼劲,对方冲锋军竟有些招架不住,纷纷后退,而于英改带领的冲锋军将士们却是身上染血,如地狱罗刹一般的不顾自己手死冲了过来。
“他们疯了,疯子。”
那齐国冲锋军统帅吓得脸都白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山峰上忽然响起呐喊声,“英改,我来救你了。”
莫强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山谷回响,于英改抬头一看,眼眶一热,莫强竟然没有走。
莫强不但没有走,他还带着运粮的老弱病残军一起爬上了山,在山上准备了山石,直接朝山谷砸去。
第715章 阴险的邢野
山谷里哀嚎声一片,齐国军乱成一团,有人开始后退,而于英改却带着人手亮出手腕上的弩弓,细到难以留意的牛毛针齐齐射出,眼前的齐国军被麻住了,不能动弹的多半被山石砸中,砸成肉饼。
于英改却带着亲卫朝前冲去。
峡口太小,这么退出来,竟也有踩死的,而事实上邢野带着的大部队并没有在外头,原本留下一万士兵就能置于英改几人于死地,堵在这峡谷只有死路一条的,没想还有人前来营救,一时乱成一团,而于英改带着亲卫却反而冲了出来。
于英改带着人马冲出来的时候,峡谷已经如同修罗场一般,谁也没有想过,这处峡谷原本是断送于英改之地,如今却成了齐国军的坑埋之地。
于英改带着亲卫一时间信心大增,随即折身返回,又杀了一个回马枪,齐国军死绝,而于英改身边的亲卫也剩下没有几个了,而且个个身上受了伤。
莫强带着运粮的后勤军匆匆下了山,来到于英改身边,拍了拍他的肩,含怒道:“这一次若能平安回去,我非杀了荣蕴不可,你不可以拦着我。”
于英改倒也没有反驳,两人带着仅剩下的伤员匆匆往幽州城赶。
而此时的幽州城外二十里的样子,荣蕴带着人马休息在此,不少燕北的战士面对荣蕴出卖于将军一事是敢怒而不敢言,心里只盼着于将军能平安归来。
瞧着时间也不早了,与邢野约定的时间也差不多了,荣蕴决定带着兵马开始回程,连去给于英改收尸都懒得收了。
队伍往幽州城去,只是等他们来到幽州城外时,却发现城墙上的守城军却换成了齐国军,连旗子也变了,荣蕴一脸的不敢置信,他上前喝道:“邢野,你竟然骗我?”
上头有人听到声音,向邢野禀报了,刚夺下城池的邢野提着带血的大刀上了城墙,看着底下的荣蕴,哈哈大笑,“你当真以为我报仇心切,只想杀了于英改不成?于英改是要死的,我的确恨他,不过若能夺下幽州城的话,我还是会先夺城。”
邢野脸上露出得意之色,“荣蕴你也是自作孽,于英改有本事,你若重用他,我还当真不好下手,毕竟我邢家急需眼下这一份功勋,可惜你心术不正,失了幽州城,从这座城池开始,荣蕴,你小心了,我的野心可是整个燕云十六州,等我夺下之时,也就是你死期之时,没有了于英改帮你,且看你如何守得住。”
邢野随即下令朝底下放箭,荣蕴气得想吐血,却不得不赶紧离开,在副将的保护下,他们连忙往回跑。
没想荣蕴在半路正好遇上准备回城的于英改和莫强,莫强一看到荣蕴就气不打一处来,飞身而起,提着大刀就架在了荣蕴的脖子上,副将们慌了,连忙出声相劝。
莫强岂会听他们的话,心头这一把火正无处发泄,他竟然使如此阴险的招势。
于英改也过来了,他没有阻止莫强,任凭莫强叫亲卫将荣蕴绑住。
旁边的副将却是急忙说道:“于将军没死就好了,咱们还有救,如今幽州城被邢野夺下,于将军,咱们还是赶紧回营州城,否则营州必不保。”
于英改与莫强听到幽州已失,两人气极,“怎么会丢的?你们不是早已经回城?”
于英改问出口。
那副将有些惭愧的说道:“荣将军叫我们二十里外扎营,中间给耽搁了。”
莫强一听,大刀又挥起,抵住荣蕴的下巴,“卖国贼,你竟然伙同邢野将幽州送了出去。”
荣蕴此时有苦说不出,而且他没想到原本死在那处峡谷中的于英改还能平安的来到他面前,想起当初的阴谋,荣蕴就吓得不敢说半句。
莫强那模样是真的想杀了他,荣蕴吓得哆嗦着嘴说道:“我可是荣后的人,你们若敢杀我,你们也别想活了。”
莫强犹豫了一下,于英改伸手抓住莫强的刀柄,摇了摇头,“眼下不是算帐的时候,赶紧先回营州城,此事我必定上书,到时派人将荣蕴一并送回京城,由皇上定罪即可。”
莫强听后,只好收了大刀。
荣蕴松了口气,他已经被绑,随即又被莫强随意一甩丢在了马背上横趴着。
在于英改的带领之下,他们迅速的往营州撤走。
然而齐国军却已经开始四处搜罗起他们的行迹,野心勃勃的邢野岂能让他们平安回去营州,自是在半路设下了埋伏。
于英改的小心谨慎,莫强的英勇善战,终于两人合壁,一路杀出重围,逃入山中,翻山越岭虽然辛苦,可是却走得快,还不易被对方察觉,也容易脱身。
只是令于英改没有想到的是,邢野竟然放火烧山,简直是丧心病狂,没有给百姓们留下活路了,这边关百姓日子本来就过不好,靠着这山里头寻些野味充饿,如今一把火,连烧三天三夜,什么都烧完了。
于英改带着人马已经被火势包围,难以逃出去,荣蕴这一次是真的吓到了,他岂有受过这种苦,如今看到莫强就害怕,生怕莫强将他杀了,看到于英改便是求饶,其他的副将也不再管他了,对这个将军是彻底的失去信兴。
夜时,他们寻了一处水边扎营,此处处在深山当中,接连翻了三座山峰,想来再过三日就能到营州城了。
于英改可怜当地的百姓,可是失了城的百姓经过齐国掠夺也不会好到哪儿去,到时抢劫一空,百姓也只有饿死的份。
于英改的心情有些复杂,莫强在他身边坐下,忍不住低咒一声:“格老子的,死的这些战士与百姓皆得挂在这姓荣的头上,仗不会打,就懂得玩什么阴谋诡计,要是依着我以前的脾气,早已经弄死他了。”
于英改却是在地上画着什么,他一直记着这些路,从小到大在山里头打猎养成的习惯,对密林深处越发的谨慎。
第716章 密林突变
“杀了他也于事无补。咱们再过三日能到,若是日夜兼程,想必两天即可,今个儿夜里接着赶路吧,到时累了咱们席地而卧,休息一个时辰。”
莫强应下,随即传令下去。
因为要赶路,所以他们得多准备一些吃食,此时有人上山打猎,打猎也分了组,其中一组的五人正是荣蕴的护卫,功夫不错,此时五人来到密林,却并没有急着打猎,反而像是在打探地形。
等几人从密林出来,各人手中也只是提了一只野兔之类的,不及旁人打得多,于是被人排挤。这五人平素在京城可没有兵卫敢看不起他们,到了这边关苦地,不仅要亲自上山打猎,还要被人责备,然而几人却是忍下了,不过那脸上却有些愤怒的。
吃饱后接着出发,子夜过后,终于能原地休息一个时辰,只是才过去半个时辰的样子,原本守着营地的荣家五名护卫悄悄地将巡逻的士兵敲晕在地,随即来到老树下将荣蕴的绳子解了,荣蕴这会儿又累又饿的,由一名护卫背着,几人离开了此地。
于英改眯了一会儿,一睁开眼睛,就看到前头几个离去的身影,他面色一变,怒喝道:“荣将军这是往哪儿逃?”
荣蕴一听到于英改的声音,吓得身子一抖,而休息的将士们也反应过来,纷纷起身追去。
然而摸黑在密林深处行走,转眼就失去了方向,于英改感觉到不妙,叫所有人不准再追,否则他们带着的将士也必定走散了。
然而还是晚了,有的已经落入山崖,有的却走得寻不到方向,再留下的清点了人数,没成想少了一半。
莫强又气坏了,“荣蕴,你下一次最好别落入我的手中,就算不弄死你,也得废了你双腿。”
随着莫强的话,山林又恢复寂静。
于英改打算不去追了,反正最后大家还是都要回到营州的,于是也不再休息了,一行人开始往前行,接着往营州的方向而去。
绕过火势正旺的山地,于英改按着自己的计划一路前行,他们已经走得很快了,却不曾想居然没有在前头遇上荣蕴的人,除非这些人在密林里迷失了方向,要么遭了意外。
这么走了一日一夜的路,终于他们又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前头探路的先锋一脸惊恐的过来禀报,“于将军,前头两座山峰处,有齐国军出没,而且又在前头山头点了火。”
齐国军这是要一口气将燕山府的树木全部给烧了么?一听着这个就让在场的人都一脸的恨意。
看来他们更是难逃了,于英改只好改道,不敢再做停留,改道而行,没想半夜,他们再次遇上了齐国军的分队,交上了手,漆黑的夜里,即使将自己的人杀了也不知道,再这么打下去不是办法,于英改急忙下令点上火把。
转眼在火光的照亮下,齐国的这一支小分队终于败于阵前。
可是又不知谁的火把点着了林木,于英改连忙带着人手扑火,刚扑完火,于英改感觉到林间声音不对劲,他一回头,就看到齐国军另一支小分队已经架上了带火头的箭,齐刷刷朝他们射了过来。
于英改只好带着人马后退,可是这些齐国军却再次放火烧了整个山头,这一次于英改与莫强来不及带着人马退出去,火势再一次将他们包围在其只,而外头的齐国军却还在朝里头射箭。
如此狼狈的一战,莫强感觉到今日他们怕是逃不出去了,心中的不甘令他力气顿增,染上鲜血的刀上,他一刻了不犹豫的冲向前去,于英改见状,在身后大喊,“莫强,你给我回来。”
莫强却没有听于英改的话,而是提着带血的刀直接往火场中冲去,他想冲出去的,杀了对方的头目。
只是这一次莫强冲入火场后便传来他的哀嚎之声,于英改也不敢再恋战,飞快的冲过去相救,于英改没有寻到莫强,而自己的身上也沾了火,烧了起来。
这一片茂密的深林在这个黑夜里烧得火光冲天,先前的打斗声也慢慢地停息下来,此时天空忽然下起了滂沱大雨,火势下去了,而先前打斗的地方,却全是烧焦的尸体。
半个月后,营州城外驻守着齐国军,就在此时,几个衣着褴褛的人来到城门外喊门。
营州的守城军无人敢开门,直到其中一人拿出兵符,最后将几人放了进去。
守将见到来的正是手握兵符的荣将军,连忙行礼,营州的兵权交到荣蕴的手中,这一次荣蕴再也不敢让人开城门,却是死死守住,而他却是来到城中府邸洗漱出来,召集了营州的军将,说出幽州城失守的隐密。
营州城的守将们都听明白了,原来幽州城内守城的于英改与莫强同齐国邢家还有旧情,将兵防布阵图给了对方,又在冲锋时故意打输,而将人引入城中,占领了幽州城,他们几人逃脱,好不容易从山里头逃到营州来的。
不过瞧着几人一看就是饿了好些日子的样子,都已经饿成皮包骨了。
待守将的人送上吃食,几人吃得是狼吞虎咽,如今幽州城来的只剩下他们几个,荣蕴又有的兵符,他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了。
荣蕴当天夜里上书京城,将于英改的“罪行”揭露出来。
消息很快传到了京城。
那时于书燕正在准备着她的婚礼,母亲帮着她绣嫁衣,于书燕也不再去铺里,将生意交给了管事,除了是商会的事她会出面,其他时间却是在家中陪着父母。
许是要嫁人了,她也明显的感觉到父母的不舍,兄长不在身边,自然以后她要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更多一些的。
于书燕与母亲在家中绣嫁衣,而朝中却在此时收到荣蕴的上书,幽州城失守,于英改与莫强通敌卖国,如今幽州城镇守的五万军全军覆没,只剩下荣蕴一个人逃回营州,还差一点儿送上性命。
而同时坐在御书房帮着处理政务的太子,以及在帘后帮着整理拟旨的秦楚,两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再也不淡定起来。
第717章 秦楚决定出征
离帝面色很不好看,以前定北侯镇守边关,这些年来稳如铁桶一般,那时要对付的还是齐国大将邢稽,当时可不曾出现过幽州城被夺一事,多少年了,幽州城都是平安无事的。
离帝气得不轻,一掌拍在玉台上,怒道:“于英改竟敢通敌?”
于家父母与妹妹尚在京城,他这是不顾家人的死活了么?
离帝立即召集丞相与兵部尚书等人研究战情,至于于家人的死活,左右都在京城里也跑不脱。
很快杜卓远、燕王、兵部尚书谭鼎皆入了宫。
几人得知此事后,燕王上前,自告奋勇的,他愿意从京师营里领兵出征。
离帝看向这个儿子,犹豫了一下,若是燕王出征,想必不成问题。
然而杜卓远却上前制止,燕王如今掌管着京师营与守城军一职,岂能说离开就离开的,而且燕王正是适龄,也得为燕王的婚事着想。
虽说此时说婚姻之事有些多余,可是却还是提醒了离帝,于是这个时候周寅出列,他愿意领军出战平定燕北,同时查清于英改的案子。
燕王朝周寅看去一眼,倒没有再上前相争。
离帝看着太子,又有些担心他的安危,这些年儿子流落在外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此时若是出征,若被有心人动了歪心,太子就危险了,这么一想,离帝却是摆手,“太子尚有朝中政务要处理,自是不宜离开京城。”
杜卓远却是朝太子看去一眼,他今日阻止燕王就是为了让太子出征,没想到皇上如此护着。
果然杜卓远看到一向沉稳的燕王也是朝太子看去了一眼,脸上有些变化,也对,一个父亲所生,可是父亲却只向着弟弟,自是心头难过的。
就在此时,秦楚不待皇上召见,他却从帘子后起身下来,上前求旨,他愿意领兵去往燕北,同时查清于英改的案子。
离帝看着他,想着他一介文臣,岂会领兵打仗的呢?
杜卓远一看到秦楚出列,想起秦楚正要与前妻于氏复婚一事,既然于英改已经死了,秦楚自然也留不得,如今虽说只是一个中书舍人,来日若得提拔,对他也是一个威胁,皇上身边的红人,留不得。
于是杜卓远也举荐秦楚,周寅与燕王都朝杜卓远看去一眼,这心思想必两人都看穿了。
周寅出来相劝,秦楚文臣出身,此去燕北多凶险,劝着秦楚别去。
然而秦楚在听到于英改通敌卖国一事后,他就下定了决心,他知道此去风险极大,可是他若不去,于英改这案子就不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荣家外戚,一般人谁敢得罪,所以他是一定要去的。
原本秦楚与周寅就忙着新税政一事,离帝自是不想他冒这个险,可是秦楚却不听太子的劝,很固执的要接下这份差事,而杜卓远又在旁边支持,离帝想了想朝堂上的情况,又看了看秦楚,最后还是同意了。
此事在朝堂上传开,百官皆知燕北出事儿了,对于英改通敌卖国一事更是不耻,此时传开,于家的商铺首先遭到同行排挤,入铺里买东西的贵夫人也不来了。
于书燕听到消息,她首先想到的是兄长的安危,这一次她再也忍不住,也不再避嫌,却是直接来了东宫找二哥。
周寅在宫中不曾出来,便是秦楚也不曾,于书燕便在东宫一直等着,天黑了,周寅回来了,看到妹妹哭红的眼睛,他有些心疼,屏退了下人,来到妹妹身边坐下,将今日所知的实情告诉了她,眼下荣蕴传回来的消息是于英改通敌卖国,但是他与秦楚商讨过了,此事处处透着古怪,瞧着恐怕不是这样的。
而且这一次派秦楚去燕北平战,在京师营里带兵一万,再在其他地方调兵四万,共五万大军前去燕北。
尤其最重要的是荣蕴的上书中没有提到于英改的生死,这让他们都很担心,周寅不瞒着于书燕,原本他打算亲自出征的,只是他身为太子离不开京城。
“燕儿,尽管放心,有秦楚在,一定能成的。”
周寅看着这个义妹,心疼的不得了,这前后才几个月的时光,于英改便出事儿了。
于书燕却是抹了一把眼泪,起了身,问道:“二哥,秦楚今日可曾出宫?”
“刚才与我一同出的宫门,想必他已经回到了秦家,明日便要出征,到陈州便会有四万将士会合,时间紧迫,妹妹也赶紧回去见他一面吧,他本为文臣,不曾领兵打仗,我也是担心他。”
于书燕应下,转身便出去了。
一路上,于书燕的心情都难以平静,前一世秦楚一直是文臣,便是做到了丞相之位也不曾带兵打过仗,这一次他亲自前去,他要如何应对?
于书燕坐马车却是没有直接回于府,而是去了景衣巷的秦家院。
秦家院里此时可谓是鸡飞狗跳的,秦家婆媳得知秦楚要出征,个个都慌了,秦楚从小到大只知道读书,岂能领兵做战。
秦家婆母俞氏追着儿子后头问,非要问个所以然来,不然朝中那么多的武将,为何独独挑了儿子领兵前去,在看到儿子手中的兵符后,俞氏不得不明白,这事儿已经推拒不了了,也正因为如此,她才更加的气愤,儿子必定有事瞒着他。
俞氏立即想起来了,说道:“我先前听说燕北是由于英改镇守着的,可是出了什么事儿,要你带兵前去救援不成?”
秦楚知道瞒不住母亲,左右京城里也传开了,只是家里人一直融入不了圈子,所以许多消息不能第一时间知道,但是也瞒不住的,迟早还是要知道的,于是他将于英改被诬陷成通敌卖国贼的事说了,他领兵前去,一来支援燕北,二来调查于英改的案子,若是一般的武将前去,自是做不到,所以他才领了这份差事,决定还于家一个清白。
俞氏一听又是为了于家,气得胸口痛,拍着胸口说道:“我前一世造的什么孽,咱们秦家总是受于家连累,我辛苦培养出来的四儿,要是有个什么,我非要于家赔我四儿不可。”
第718章 秦家院里夫妻相见
“呸呸,说的什么话,菩萨莫怪,我刚才乱说的,呸,呸,刚才的话不算,我四儿必定能平安归来的。”
俞氏气得眼泪都来了,秦楚看着母亲,心里也难过,这一次他若不去,一但坐实了于英改的罪名,于家不仅不能翻身,于家人都得流放,所以就算他此去有危险,也必须得去。
秦楚暗自自责,或许这也是他这一世偷偷的改变了前一世的事导致的后果,他晚了三年出士,他到这个时候还不是丞相,再过一年之后就是他的死期,这些都暂时改变了,可是接连发生的却是与前一世不同了。
所以不管如何,他都得去一趟燕北的,他只好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家里人了。
秦楚上前握住母亲的手,正要解释几句,安慰几句,没想这个时候,院门敲响,二嫂吕氏去开门,看到门外的四弟妹,她吓了一跳,瞧着四弟妹眼睛都红通通的,想来是哭过了,吕氏想起刚才四弟所说的,也理解了四弟妹的难处。
吕氏放她进来,却是朝正堂喊了一声,说是四弟妹来了,俞氏一听到老四媳妇这会儿敢来,她立即起身,战斗力十足。
秦楚却是抚额,怎么这么巧,本来他想夜里摸黑去于府将此事说明的,没想燕儿来得这么及时。
俞氏绕过儿子从堂房里出来,看到门口刚进来的于书燕,怒不可遏的说道:“你,就是你,你让我四儿领兵出征去送死……呸呸呸,你到底安的什么心思?”
“我秦家前一世欠了你们于家什么,要还,你就让我这个老太婆来还,别再折腾我四儿了,你们这是一定要折腾死他么?呸。”
俞氏又发现自己说错了话,连呸数声,如今连死字都不能提的。
于书燕看着哭得伤心的婆母,她心头也不好受,可是一想到兄长,她还是来到堂房前,看到里头坐着的秦楚,忙问道:“秦楚,你要如何救我兄长?我跟你一起去燕北,如此路上也有照应。”
俞氏原本还在责备儿媳妇,一听到儿媳妇也要跟着去燕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