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京城里的权贵,最喜欢这样热闹的宴席,谁还管边关的战乱,谁还会在意燕北正在打仗,或者绥州城被虎视眈眈。
陶家的寿宴便是权贵们最喜闻乐见的,基本整个京城权贵的人都会去参加了。
夜里,于书燕呆在自己的小院闺房,她正想着商会的事,她没法去找秦楚,秦楚也不说说这商会该怎么办了,她眼下想将商会夺到自己的手中,专门只为了京城里的商户们,而不是晋王谋利的工具。
正在于书燕想得入神之时,屋顶传来脚步声,她立即从内室跑了出来,正戒备着是谁夜闯他们于府,毕竟她哥才离开京城,带走了亲卫,府中只有一些普通的护卫,但这里可是京城,天子脚下,谁敢乱来。
于书燕跑到院里,朝屋顶上看去,就见上头一个黑影,借着月光,她看清了,居然是秦楚。
秦楚坐在屋顶,正笑看着她。
好样的,等她兄长一走,秦楚的胆子就肥了,想来这些暗卫也是默许了,不然怎么可能让他来院里。
夫妻两人隔空相望,于书燕笑了,秦楚纵身一跃从屋顶跳下来,如今这个小院里住着的只有于书燕,只要能入府,反而比在景衣巷时更放心,也不会被长辈们发现。
秦楚来到于书燕的身边,忍不住说道:“我学会了武功的唯一好处就是能夜探香闺。”
这话听着怎么这么不舒服呢,于书燕嗔了他一眼,说道:“我们这样在一起是不对的,要是被别人知道该如何是好。”
秦楚一把将媳妇抱入怀中,两人一同入内,秦楚说道:“我已经想好了法子,再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我会让我母亲同意的。”
于书燕听着,心里不免有了希望,一个月的时间不长,若真的能嫁给秦楚那自然是好的。
夫妻两人一同入室,又是有好长一段时间不曾在一起,秦楚有些迫不及待。
天深了,于书燕有些疲惫的躺在床上,她舍不得睡着,好不容易秦楚能来。
原本眯着眼睛的秦楚似乎也没睡着,他看着怀中的媳妇儿,小声说道:“若是不想睡,要不在一起聊一会儿天?”
于书燕点头。
“陶家的宴席,想必也邀请了于家吧?你与岳母一同前去?”
于书燕再次点头,秦楚吻了吻她的额发,接着说道:“我母亲也在受邀之列,到时到了现场,你帮我看着点儿,京城里的权贵与庾县的地方官员可不同,我担心她们吃亏。”
“好。”
于书燕看着秦楚还是有些意外,秦家也收到了帖子,那去的一定是婆母与三嫂了,再想到前一世婆母出席时狼狈的样子,她便心里想着一定要帮婆母,就算秦楚不说,她也会帮着的。
“京城里的事,有太多我也不好说,燕儿切记万般小心一些,有什么事就去找我,我会努力做出成绩,将来也能升官,不想你们在京城住着这么委屈。”
秦楚像在发誓一样,于书燕听着竟是心疼,她可是重生的,秦楚前一世怎么样,她太清楚不过,秦楚一定能做大官,他有这个能耐,这一世不知道怎么的变了,放在前一世他现在已经是丞相位了。
于书燕抱住秦楚的腰身,将头埋在他的怀中,听着他的心跳声,真希望每天都能这么抱着他入睡。
一个晚上总是这么快过去,秦楚要去上早朝了,还不得走正门,乘夜色从屋顶上过去,好在府中的护卫被于书燕调远一些,秦楚才方便离开,府中长辈根本没有听到动静,她也就放心了。
待秦楚一走,于书燕才想起自己只管粘着秦楚去了,都没有问商会里的事。
白日里去铺子里,她坐在柜台前核数,站在门口的伙计忽然惊呼出声,“于东家,上次来咱们铺里买首饰的原来是守城军统领,他带着人马在街头巡视,已经过来了。”
伙计那模样是想让于书燕过去看一眼,想不到随便一个客人就有这样的身份。
于书燕也有些意外,前一世的燕王不曾在京城里做过守城军统领的,她大哥出征了,这守城的差事的确悬空,没想是燕王接掌。
于书燕放下帐本,从铺里出来,与伙计一起站在铺门口,就发现这街头的铺面都站满了人,有人在窃窃私语,不过都是看着燕王的,燕王长得英俊,的确不同于普通人,就算不知道他的身份,就凭着他这一身正气与长相,也令人不敢随意的靠近。
尤其燕王如今坐在高头大马之上,身姿威武,腰间的佩剑就像是威慑,大家伙的也只敢远观。
难怪小伙计会如此惊讶,上一次来铺里的时候,他牵着汗血宝马,风尘仆仆,没有今日光鲜,而且那会儿燕王特意掩瞒了身份,行事故意低调,不像今个儿巡视街头,露出真身份。
终于有客人认出来这是燕王了,想来是权贵夫人了,这个消息一经传开,街坊炸锅了,原来这就是传说中英勇善战的燕王,他们今日是走了什以运道,能看到燕王出行。
不少小姑子躲着偷偷的看,如此高贵之人,不知他将来身边娶的会是什么样的女子为妻呢?
对于情窦初开的小姑子,看到燕王这俊郎的面容便被迷住了,即使只做他的妾室也是极愿意的,可惜燕王目不斜视,一脸威严,看得人又敬又怕。
而于家首饰行的伙计却是一脸的荣耀,先前可是在他们铺里请过他们东家吃面的燕王,想不到呢,整条街也只有他们家东家认识燕王吧。
第682章 于家首饰行出名了
于书燕站在铺门口看着这威武的队伍,也不由得严谨起来,先前兄长做守城军统领的时候怎么不见她兄长也出来巡视一下,想起兄长的长相与身高,也必定能迷倒不少小姑子。
于书燕越发的想念兄长,她正沉浸在自己的想像中时,那边燕王巡视的队伍过来了,没想一向严肃的燕王竟是朝于家首饰行看来。
首饰行的伙计看到燕王看过来了,满脸的欢喜,感觉特别有荣耀,还开口提醒于书燕,“于东家,快看,王爷看过来了。”
于书燕回过神来,正好燕王的队伍走到近前,燕王还真的看过来了,来到首饰行前,燕王的马停下,他坐在马背上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对于书燕说道:“晚上去于东家的府上吃饭,不知可方便?”
于书燕连忙点头,“方便的,方便的,不知王爷可有想吃的菜,这样我叫我母亲炒几道你看吃的。”
燕王摆手,“都可以,上一次的就不错。”
于书燕应下,燕王走了,也不能久留,不过燕王一走,周围几间铺子的东家都跑过来打听,都问于东家是怎么认识燕王的,燕王可是许久不曾回京城,而于东家接掌这铺子没几个月呢。
于书燕却是笑而不语,转身入得铺面。
首饰行的伙计却是将人都拦下了,说道:“你们也甭打听了,这也得看造化不是,都回去吧。”
还嘚瑟上了,这些铺面街坊都郁闷的看着伙计,就不能透露一点儿么?真的是,不就是认得燕王么,看把他们能耐的。
伙计却是越发得意,将街坊们打发走了,伙计进来,见于东家还在铺里核帐,赶忙说道:“于东家就不先回去么?燕王要来于府吃饭呢。”
于书燕挑眉看他,“不着急,我兄长每次忙完,也只能回家吃个晚饭了。”
伙计一看天色,这还没到晌午呢,的确有点儿早。
而从紫雀街巡视出来的燕王,身边的副将见有街坊围观了,他忍不住开口,“王爷当真要去于府吃饭?”
燕王点头,“你与我一同前去吧,于府的饭菜很好吃。”
那副将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他,嘀咕一声,“这京城里的吃食应有尽有,哪里的都比绥州城的好吃。”
那意思是没必要真的去于府。
燕王却是淡淡一笑,“她是我入京城来第一个请我吃面的人,于家人心地善良,你随我去一趟就知道了,在京城怕是找不到这样纯朴的人家,而且他们做的饭菜是真的好吃,再说上一次我去吃了一顿,还不曾带上门礼,这一次补上。”
副将难得的看到王爷露出的笑颜,今个儿王爷第二次露出笑颜,第一次正好是经过于家首饰行的时候,想不到两人都是因为于家人,也不知于家人给王爷灌了什么迷魂汤,倒要去看看。
燕王接着又道:“今日刻意巡视紫雀街,实则是给于家撑腰的,于将军这么匆匆去了燕北镇守边关,而他寒门出身的武将,家中人在京城这个狼虎之地恐怕会受人排挤,以后于府就有我燕王照看着了,谁也别想动他们。”
副将不可思议的看向王爷,这是王爷第一次为人出头,以前清心寡欲的,看到不平的事也只是淡漠的看着,像是看透了世间万物一般,若不是王爷答应了娶和亲公主一事,他都要以为王爷这辈子不打算娶妻了。
于家竟是有如此魔力,副将更加的戒备起来。
下午了,于书燕早早的从铺里出来,她没有急着回去,却是去市场上买菜去了,她打算今个儿做一桌子巴东郡的美食,也是她母亲最拿手的好菜了。
于书燕上街买了不少,坐上马车便回了于府。
于府内,许三娘跟着静安姑姑学规矩,如今不管是吃穿住行都被静安姑姑盯着,许三娘也慢慢地融入了,除了无法改变她的心性,整体上看来,一般人挑不出错来了,静安姑姑也略为安心,于家第一次参加宴席的事,她可是当做回报于东家的第一桩重要的事来看的。
没想于书燕早早的从铺里回来,还买了这么多的菜回来,许三娘疑惑的问道:“今个儿你二哥要来吃饭?”
于书燕摆手,“二哥最近忙的很,都来不了,今个儿燕王说要来吃饭。”
许三娘一听,呆了呆,“这燕王也不知是什么性子,你哥不在,万一我们招待不周,会不会惹祸?”
于书燕笑看着母亲,“没关系的,燕王若是这样的人,就不会再次登门,早在上一次就让人不敢来了。”
上一次他们吃的可是家常便饭呢。
许三娘略为宽心一些了,母女两人在厨房时准备,静安姑姑看着母女二人,她也来到厨房里想要帮忙,却是被于书燕推到一旁的八仙桌前坐下,说道:“术业有专攻,静安姑姑就等着吃吧。”
静安看着母女两人的背影,眼眶里忽然有了热意,以前在宫里时,她就想自己老了该怎么办,她在宫里存下不少银子,又得了上头掌事公公的欢心,她得以出宫,本以为跟着义子就能过上这温馨的小日子,不曾想最后却是这一对母女给她带来了尊重和温暖。
于书燕帮着母亲烧柴禾,母女两人就像在村里头时一样,一边做饭一边说话,许三娘总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周到,问起燕王的喜好,于书燕想了想说道:“将兄长存下的酒拿出来,想来有了这个就必不会招待不周了。”
许三娘一听,连叫了三个“对”,马上安排王嬷嬷去拿酒。
于书燕见母亲放心了,她也就轻松了,其实她发现与燕王接触,不必太费别的心思,安安生生做自己就好,她虽然前一世对燕王不了解,可是这一世的短短的接触中她就发现了这一面。
酱肘子出炉的时候,有些多,于书燕装了一盘与静安坐着一起啃,原本静安吃东西最注重坐姿与言谈,可是于书燕拿起一个肘子大口啃的时候,她都忍不住笑了。
第683章 燕王真能吃
于书燕也笑了,她拿起一个肘子送到静安的手中,说道:“姑姑,咱们都是自己人,在自己人面前就要轻松快乐,才不管外头的人怎么看呢。”
静安无法,只好点头。
不过这酱肘子味道当真是好,难怪人家燕王都要来吃呢。
“姑姑,这可是巴东郡地道的风味,在京城里许是吃不到呢。”
静安便是第一次吃,她也算是曾经吃过宫宴的人,主子赏下的那种,她发现宫宴都不及这许氏的手艺。
许三娘看着两人吃得开心,便说道:“可别吃饱了,后头还有好吃的呢。”
一碗吃完了,于书燕其实已经吃饱了,静安即使放开了吃,也只是吃了两块就收手,她向来讲究女子吃饭七分饱,不能多吃,还说宫里的娘娘们用膳,一般各道菜夹两筷就放下筷子的,吃得极少,也不专吃哪一样,那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
规矩还真多了,吃饭还不能让人放开了吃了。
一桌子好吃的做好,燕王已经来了,于江全在前堂应付着。
吃到开饭了,燕王立即起身,吃饭去喽。
于江全还怕自己不会说话,没想燕王如此随和呢,感觉与太子的性子很像,这让于江全不知不觉有了亲切之感。
移步餐桌前,副将看到一桌子的美食,一看就不是什么酒楼里的花样,也不是御膳房的精致,反而平常中带着温馨,这才是普通人家该有的样子。
许三娘与于书燕各端着一盘菜上来,副将见了,呆了呆,忍不住说道:“府中的下人呢?”
于书燕顺势接了话,“他们各司其职,正忙活着呢,我们家人不多,平素都是我母亲做饭。”
“全是老夫人做的,这才太厉害了。”
副将闻着菜香就感觉饿的很,许是下午操练的太狠,自打莫将军去了燕北后,他便负责十万兵马的操练,一天下来,他能吃下一头牛的饭量,不过好在他再能吃也比不过他家将军,他家将军在军营里是用桶装饭吃的,便是煮的汤面条也能吃上一桶还不饱的。
副将担心于府饭煮得不过。
正说着,于家的管家将一木桶饭搬上来了,说是家里人吃饭都习惯这样吃了。
倒是离他们挺近的,副将感觉饭就在身边很安心,呆会装饭也不显尴尬。
燕王却是看到身边副将看到米饭就放光的表情略显尴尬,轻咳了一声,副将连忙坐直了身子。
于江全将酒坛打开,酒香味扑鼻而来,副将大惊,“这是……这是燕北的酒。”
于江全点头,“我儿从燕北带来的,酒窖里还有,尽管喝。”
副将高兴坏了,这比看到白米饭还要高兴,他起身接过于江全手中的酒坛,亲自为于江全倒上了酒,岂能让长辈的服侍他们,自然由他来了。
燕王吃饭很严谨,虽然他吃得多,但他并不觉不好意思,副将纪艾忙着帮王爷装饭的同时还要自己装饭。
等两坛美酒见底,又一桶饭见了底,桌上的菜也吃得差不多了,两人放下筷子,于江全和许三娘才跟着放筷子,许三娘倒是高兴坏了,原来她做的饭菜这么好吃呢,要是能天天来吃,她可就高兴了,正好平素家里吃饭的人太少,儿子能吃,可是如今也不在身边,她都吃得没滋没味儿的。
许三娘没忍住,向燕王说下次再来吃,若是喜欢巴东郡的口味,她到时还要做腊鱼腊肉,还有腌制的各种咸菜以及巴东郡的地方美食,她都是会做的。
这一次令副将纪艾很服气,吃人家的嘴软,他已经被征服了,下一次还能来吃么?于是看向王爷。
燕王本说以后怕是没时间,可是对上副将那明亮的眼神,想到他从小没有父母,跟在他身边多年行军,就不曾这么安生的坐下来吃过饭,他又心软,于是应下了,以后还会来吃。
许三娘高兴,还将自己刚才顺手做好的肉饼一同给两人装上,也是巴东郡的小食,到时他们晚上巡视时当宵夜吃。
两人吃饱喝足还提了一袋肉饼,告别了于家人,出了于府,纪艾感慨道:“于将军真幸福,有这么好的父母,要是我也有就好了。”
燕王听到这话,他的眼神不由看向皇宫的方向,谁不想这样的恩爱的父母,可是他们不能选。
“王爷,我们下次什么时候来?”
纪艾又问。
燕王拧了拧眉心,看向纪艾说道:“你这么能吃,再这么来来去去,你是要将于家吃穷不可。”
“王爷也挺能吃呢,那一桶饭基本是咱们两人吃完了,呆会饿了咱们还能吃肉饼。”
燕王感觉头痛,在绥州是苦了一点儿,也不至于这样没见过世面似的,一顿好吃的彻底收买了,太失败了。
“干脆你认个干亲得了,这样想来吃就吃,把你每月的俸禄也交出来。”
燕王拍了拍副将的肩。
纪艾却认真起来,似乎此计可行,“王爷,你说我如果真的认下干娘,于家会收留我么?都这么大了,就为去于家混饭吃,这样不好吧。”
“你也知道不好,看人今个儿吃了多少,两坛酒没酸吧,一桶饭没完全吃饱吧。”
燕王郁闷的看着他。
纪艾摇头,“醉是没醉,我酒量大,只是饭我是吃饱了的,不会是王爷你还没吃饱吧?”
纪艾才想起来,王爷的肚量比他的还要大,在绥州缺粮的时候,王爷为了填饱肚子还曾吃过树皮根。
纪艾连忙将一袋肉饼拿出来,小声说道:“要不咱们先尝一尝。”
燕王似乎没有拒绝,不出声就当默认了,于是两人一人抓一块肉饼,一边赶着马一边吃肉饼。
小小一块肉饼味道不要太好,巴东郡风味的吃食都带辣味,这肉饼里头也是如此,这种辣辣的口感会让人不知不觉吃得多。
待两人到了城门处,一袋肉饼只剩下几个了。
纪艾小声说道:“王爷,咱们的夜宵要没有着落了。”
“你还吃?”
燕王看向他,纪艾的脸有些红,要是还有一袋肉饼,他还是能吃的,怎么于家的饭菜这么好吃呢。
第684章 夫妻想复婚
于府内,于江全看着那一木桶饭,感叹道:“都是能吃的,与我家英改一样呢,恐怕这两人力气也不小。”
于书燕顺势开口,“听说燕王能徒手扛起三百斤的斧子。”
许三娘一听,碗都差一点儿掉了,这得多大的力气,这么说来她家儿子也不奇怪了,这些当兵打仗的也太能耐了。
于是许三娘说道:“下一次燕王来,我给烤全羊给他们吃,就少炒青菜,咱们这两顿都招待的有些寒碜。”
于书燕笑了。
于江全也点头,“还有酒也得多准备一些,这两人的酒量也大。”
于书燕便顺势接话,“娘,要不咱们再认下一个干亲,咱们于家负责收集皇子,六皇子燕子成儿干儿子,七皇子太子也成了干儿子,咱们这是要发达了。”
许三娘嗔了女儿一眼,“你呀,说起你二哥,改日叫你二哥回来吃饭,如今你大哥不在,家里太冷清了。”
“知道了,我明个儿就找二哥去。”
反正一看到二哥就能看到秦楚,她又想秦楚了,也不知他一个月内用什么法子将她娶进家门。
于书燕想到这儿就心里甜滋滋的。
陶家的宴席临近,于书燕的首饰行感觉都生意好了不少,不少权贵夫人都来她这儿买首饰,南珠最是好卖,才从岭南进的货转眼又要断货了。
黎劲如今管着于家府邸,也不必四处奔波了,将妻儿都接了来,此去岭南的差事落到了其他管事的头上,已经前后分了三波人马去岭南催了,于书燕也发现了商机,京城权贵中最喜欢办寿宴。
她呆会与静安姑姑商量一下,将京城权贵各位老夫人的寿辰记录一下,到了这个时间就多进一些南珠运来。
于书燕早上起床没有急着去铺里,却是给东宫捎消息去了。
傍晚时分,果然周寅与秦楚一并来了,两人官服都不曾换下的,秦楚穿着官服的样子当真是威严无比,便是于江全看着了,也不由得起敬,其实这个女婿吧,也的确是万里挑一的好,挑不出什么错来,寒门出身有他这么拼,已经当真不容易了,至于以前的事,就暂时别提吧。
而周寅的太子服老还是令两人有些敬畏的,周寅见状,就二话不说去了于英改的房里换下他的常服出来,许三娘见状,便想着她不必去铺子里,每天在家无所事事的,改日给太子缝几件便服出来。
饭桌前,秦楚看着于书燕,于书燕今个儿高兴,便是父母也感觉到了,而看着秦楚那满眸的柔情,是个人都看明白了,这两人的感情怕是难以分开了。
吃饭的时候,秦楚给于书燕夹了一块肉,于江全看着他,周寅也看向他。
秦楚面颊一红,轻咳一声,收回手中的筷子,于书燕却是笑了。
“爹,娘,二哥,我与秦楚已经商量好了,决定复婚。”
原本还有些诡异的气氛,在听到这话时彻底安静下来,都看向于书燕,秦楚也没想媳妇儿这会儿说出来,既然已经说出来了,就算岳丈岳母不同意,他也要坚持下来,他一定要与燕儿复婚。
“爹,娘,这是我提出来的,燕儿是我今生唯一的妻子,以前我不懂事,做得不够好,所以……如今你后悔了,但是爹娘尽管放心,若有对燕儿半点不好的,爹娘只管教训,我绝无怨言。”
秦楚起身向于江全和许三娘跪了下去,他担心两人不同意,若是不同意,他就饭也不吃了,一直跪在这儿,直到岳父岳母同意为止。
于江全看着眼前的女婿,心情很复杂,他问道:“你母亲可同意了?”
秦楚脸色微变,没有第一时间开口,于江全就生气了,“等你母亲同意再说吧,我不想女儿嫁过去受委屈,婆媳关系很重要。”
秦楚连忙答道:“我一定会说服母亲的。”
“那就说服了再说。”
于江全将他扶起,秦楚却是不起,“爹的意思是只要我母亲同意了,爹也会答应我与燕儿的婚事。”
还真会钻空子,于江全一时间不知道如何答好了。
秦楚却是很坚持的跪着不起,于江全无奈道:“行了,谁叫我女儿一心向着你,你母亲若是同意了,你就上门提亲,除此外,平素除了吃顿饭什么的,不准背着我入府见我女儿。”
别以为他不知道男人的这一点儿小心思。
秦楚有些尴尬,但他一脸认真的点头,以后不会再夜探于府了,只要岳父母同意了婚事,他就放心了。
终于能起身安生的吃一顿饭了,周寅在秦楚肩头拍下一掌,“平素跟着我来于府混饭吃,原来是张良计。”
“二哥也必定会支持我们的吧?”
秦楚看向周寅,周寅冷哼一声,不说话,只管吃饭,秦楚却是看向笑眯眯 的媳妇儿,好在媳妇向着他,真好。
一顿吃得很有人欢喜有人愁。
吃完后,周寅没有急着走,还想在于府多呆一会儿,出宫一趟不容易。
于是三人去了荷花池边玩,荷花开了,秦楚上前摘了一朵送给于书燕,于书燕心情极好,若是二哥不在这儿就好了,她就可以抱住秦楚,才起这样的想法,她就有罪恶感,这是利用完二哥就扔么?若没有二哥,今个儿秦楚不好进于家的门。
周寅看着于书燕,还当真有一种吾家有女初长成之感,要嫁人了,以后可别再受委屈,以前在庾县的点点滴滴令周寅想着就生气,这婆媳之间的矛盾可不少。
待送走两人,于书燕被许三娘给叫进了屋里,她拉着女儿的手,关切的问道;“当真想清了,一定要与秦楚复婚。”
于书燕点头,“想清了,在秦楚上一次救下我时我就认定他了。”
“可是你婆母怕是不好说话。”
“我知道了,秦楚在为我们的将来考虑,我也不能再拖后腿,我要让婆母对我改观,我要做一个贤媳。”
于书燕说得轻快,但许三娘却是心疼女儿,女儿这样只会更辛苦了,可是看到两人这些年还不曾忘了对方,那就不制止了,只要女儿开心就好。
第685章 参加陶家宴席
“既然你已经做好了准备,那就去做吧,你爹那边就由我来说吧,他也会支持你们的,你们好好的在一起,以后可不准再闹了。”
“嗯,娘,我想清楚了,以后再也不在秦家闹了,我一定好好的服侍公婆。”
许三娘叹了口气,女儿选择的就由她吧。
陶府的寿宴到了,于书燕穿着母亲缝制的新衣,在铜镜中转了一圈,看着铜镜里的自己,她很满意。
从小院出来,就看到母亲等在外头,母亲的穿着极为得体,是静安姑姑帮着挑选的,凭着于书燕的眼光也能看得出来,静安姑姑费了心思,不管是首饰还是衣饰,都很得体。
母女二人上了马车,静安姑姑在马车上忍不住又唠叨一声,说道:“到时咱们一入府就先去拜见陶老夫人,你们是巴东郡人士,陶老夫人最是高兴了, 咱们今个儿送的礼很合适,是巴东郡的特产,想来咱们不与京城权贵争锋,也没有半丝傲慢,更不会得罪人。”
于书燕静静地听着,她忽然想起秦家,不知她们送了什么礼呢?于书燕颇有些担忧起来。
此时的秦家院,俞氏与史氏打扮得宜的从内院出来,俞氏便吩咐大儿子交那张屏风搬上马车,这可是费了重金买的屏风,打听了,京城里的权贵有不少送这些东西的。
上了马车,俞氏交代另外两个儿媳妇好好呆在家中,别出去乱走,她才能安心的出门。
马车从景衣巷出来,马车中的婆媳二人脸上都有淡淡地笑容,呆会就能看到京城里的权贵了。
秦家马车到了陶府外,外头已经极为热闹,还没有下马车,婆媳二人便已经听到了外头人说话,声音很细软,可还是能听出不少消息,就挨着最近的马车下来的是杜丞相的女眷,杜府主母费氏,费氏可是有诰命在身的,她带着女儿杜洁一同下马车后便与御史中丞家的夫人王氏打了一声招呼。
两人正在寒暄,秦家马车上的婆媳二人下了来了,那王氏在权贵夫人们当中一直左右逢源的,也极为会说话的人,眼下她看到两张生面孔,有些疑惑,问旁边的贵夫人这两人是谁。
那贵夫人专门打听小道消息最是拿手,见是生面孔,于是说道:“许是巴东郡的家乡人,在京城里正好有两家,一家是于府,一家是秦府,大概就是这两府中的人了。”
王氏一听,淡淡一笑,说道:“这两家也来了,不够资格吧。”
那贵夫人答道:“听说是陶老夫人亲点的,还有人说那中书舍人的秦楚当初能留在京城任职,陶大人在皇上面前提点了一下。”
王氏听人不以为意,“不就一个七品小小芝麻官罢了,倒也能参加宴席了,你且去问问,她们到底是哪家的。”
那贵夫人正要巴接王氏,于是听话的上前热情的来到俞氏和史氏身边,问起两人的出处,俞氏看到眼前的贵夫人穿金带银的,想来身份不低,俞氏便温和的接了话,说出自己是秦楚的母亲,是秦府来的。
那贵夫人一听,却是笑得更夸张了,她连说了几声好,也没有了下文,却是退到了王氏的身边回话去了。
俞氏与史氏才下马车就遇上这么一个人,婆媳两人感觉对方有些不怀好意,可是也说不上来,只好先朝陶府走去。
王氏一听果然是芝麻官的母亲,就更看不上眼了,旁边站着的费氏却是说道:“如今京城里,自打皇上重视寒门以来,就有一些古古怪怪的人想结交权贵的心态,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人物。”
“对呢,陶家相请,她还当真敢来啊。”
王氏接了这话,正说着,眼前又来了一辆马车。
于书燕先从马车上下来,随后又上前扶着母亲,两人的穿着很华贵,但也很低调,只是两人那长相实在太像一人了,不正是于将军么?细看下于家的女眷还当真出采,难怪那于将军如此俊郎。
王氏几人正要走呢,看到前头的人言论于将军,她们便朝这边看了过来,看到于家母女,王氏脚步一顿,费氏也停下来了,眼神有些意味不明的盯着于家女眷,为了于英改的案子,费氏没少被丈夫训斥,若不是她娘家身份高,她指不定就要被丈夫打发去别院了。
不就动了于英改,没想转眼将杜府辛苦养的死士全部给祸害了,想到这儿费氏就气得牙痒痒的,他们杜府与于家的梁子可是结大了。
于书燕知道会有不少人盯着她们的,这些盯着她们看的贵夫人,她其实很熟悉,也知道他们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