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乙行走江湖数十年,自是有一定的眼光,他想了想,说道:“咱们派两人跟着进去,你们看着秦楼外的马车了么?非富即贵,咱们要混进去也不难。”
有道理,于是刘乙与暗三两人乔装了一番,便跟着一队人马进入秦楼了。
于书燕带着石泉进入秦楚,再跟着田洲走,果然上楼来到先前开商会的雅间内,不过眼下雅间内只有琴音,无半点杂音,便是一进来之时,于书燕闻到了熏香的味道,正是先前二哥送给她的香,这是进贡的香,如果不是二哥,那就也必定是与皇室有关的人,能得这进贡的香可不是普通官员能得到的。
田洲一进屋便是曲着腰,一脸恭敬的朝里头行了一礼,禀报道:“禀主子,于东家来了。”
然而里头并无声音传出来,田洲却是朝于书燕看来一眼,然后要退出去,还要顺势带走石泉,于书燕却是阻止,“石头是我的兄弟,一直是他与我一同做生意,如若要见,那也必定一起见。”
那田洲有些尴尬,这小伙子明显是于氏的跟班,非要说得这么好听。
石泉见于书燕想他在,他自是不会退出去,再说他在能护住燕子。
里头终于有了声音,一把清润的声音传来,“那就一同留下,于东家进来吧。”
这清悠的琴音能使人心神安宁,尤其还有这熏香,也是安神香。
于书燕带着石泉一同走了进去,来到里头,就见那画屏后一个身影,原来琴音出自他之手,如此雅致之人,必是权贵子弟出身,便是这一份贵气也彰显得淋漓尽致。
于书燕背着手站在画屏后,静静地听着琴音,她没有半丝的违和感,明明是身份低下的商户,却让人以为她是京城里的贵女一般。
琴音停住了,男子起身,画屏露出他的身形,此人长得极高,与她二哥一样的高。
男子从画屏后出来,两人看到了他的真容,于书燕却是吓了一跳,这俊郎的眉眼与深邃的五官,她早该想到的,敢要走商户这么多的银子还能安心呆在京城的人,果然是不简单的人物。
于书燕吃惊的还不仅是此人的长相与二哥像,更吃惊的是,此人正是前一世的太子,也就是说她若没有救下周寅,那么太子之位就是此人的,他便是养在荣后膝下的三皇子晋王周冲。
晋王的生母在他十岁之时故去,而后他在宫里默默无闻的长到十五岁,偶然机会下,被荣后遇上,于是养在了无所出的荣后膝下成了嫡子。
不过也有人传言,十岁的孩子没了生母,在宫里受尽折磨,便是宫里的下人都敢对付他,有太监曾折磨过他,这五年当真到底是怎么过的无人得知,不过他自打养在了荣后膝下后,他便私下里将先前生母宫里的所有下人全部处死了,不过也是传言,但不难猜,毕竟是曾经折磨过他的宫人。
若不是于书燕成了丞相夫人,也不会知道这么多,也正因为她参加过几次宫宴,她才认得京城里这么多的人。
然而于书燕心机不深,刚才那忽然的惊讶之色虽然收得及时却还是落入敏感的晋王眼中,他脸色微变,问道:“你认识我?”
于书燕淡淡一笑,“倒是不认得,不过阁下长像出众,如此一表人才,忍不住多看了一眼。”
晋王有些错愕,他不由得再次朝于书燕看来一眼,这位妇人可是中书舍人秦楚的前妻,长相温婉,嘴巴子也厉害,如今敢私下与外男相见,还敢如此评价他,这女子当真是个异数。
然而这种坦荡却并没有令晋王厌恶,虽然已经有不少贵女痴迷过他的长相,但这一位是第一个敢承认的。
晋王坐下了,于书燕与石泉在他对面一同坐下了。
于书燕松了口气,好在自己圆了过去,不然必惹祸上身,她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京城商会的背后居然是晋王,晋王为何要这么做,呆会离开秦楼,她一定要赶紧告诉二哥去,晋王招募这些商户,他意欲何为?
晋王周冲说道:“于东家有能耐,上一次参加商会,竟是将我商会给生生说散了,你说我这是该记恨报复呢?还是该将如此人才招募到我门下呢?”
于书燕算是明白了,对方这是在警告她,她要么被招募成为他的人,要么今个儿走不出秦楼,若只是三品官员或者朝中贵重的权贵,她自有法子开脱,大不了借着二哥的权力开脱。
可是她这一次遇到的正是二哥的宿敌晋王,她若再说出自己与太子的关系,反而落入对方的手中,成了对方威胁打击二哥的软肋,那就更惨了。
于书燕想到这儿,气坏了,看来她今日得做出选择,她看着晋王,沉默了一会儿,便说道:“其实我一位普通商户,在京城里也是身份低下,好不容易在京城里能做下生意,所以,能得贵人看重成为商会中一员自是高兴的,只是我也是商人,如果要付银子才能成为一员,多少会有些不甘心,毕竟我赚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所以不知道成为其中一员有什么好处呢?”
于书燕一脸精明又期待的模样,倒是令晋王放松了,此人有点小聪明,只是也逃不过那些商人的陋习,这样的人反而好控制。
于是晋王笑了,“你样的逐利商人,倒也是有优点的,如果我说提你成为商会会长一职呢?”
于书燕面上一喜,连忙问道:“那他们所交的银子岂不是都落入我的手中?”
“你倒是贪心,这世上哪有这样的好处,自然这些银子得交给我。”
于书燕明显的有失落,晋王又补充一句,“你、陶桂、田洲皆有利钱,自是少不了你们的好处,只是这商会能不能办下去,能不能弄到银子,那就是你们三人的责任,否则你们也能看到自己的下场,知道得多的人,总归下场都不会太好。”
第622章 商会会长之职
晋王不怒自威的模样与周寅还当真像,不愧是兄弟,不愧是皇上的儿子。
于书燕似乎很害怕,一副小人的样子连连点头,石泉在这会儿倒是知道沉默,垂着首,如一名护卫一样坐在于书燕的身边,如此也好,不易露馅。
晋王瞧见她这模样,有些满意,于是指向她,“好了,以后京城商会的会长便是你了,你先前将人心说散了,如今就想法子将他们说动回来,该交的银子仍旧是要交的。”
于书燕一听,便建议道:“您也说了,我先前将人心说散了,如今再要将他们都叫回来,还要心甘情愿的将银子拿出来,我瞧着得有个由头。”
“什么由头。”
晋王双眸微微一眯。
于书燕便说道:“要让他们甘心将银子拿出来,还能倍儿有面子,咱们何不让商会做上匾额,敲锣打鼓的给各位商户送去,从此往后但凡铺里挂上匾额的就是商会中一员,也能与其他商户分开,能让他们感觉到咱们商会的庇护,他们自然愿意拿银子出来,而且这一笔银子我亲自来记账花销用途,也能时常公开来。”
晋王一听却是皱眉,“这要求是不是太多了,再说那账你要如何记?”
于书燕便说道:“每次筹银的五成必是庇护的银子,余下五成是商会的费用,我会时常将他们找了来,谈谈生意上的事,这个中自有花销,全由公帐上出,如此不仅得了人心,人心也不容易散。”
于书燕说得条条是道,晋王有些动容,虽说五成的银子太少,可是如今商会都散了,那便是连五成也没有了,若是这妇人真有这能耐,长期以往,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不过是几块匾额的虚名罢了,晋王并不将这事放在心上,于是同意了。
从秦楼出来,于书燕抹了一把汗,心中却是郁闷,好家伙,转眼她成了商会的会长,也成了晋王面前的走狗,要她去骗人了,可是如果她若不答应,不仅她别想活着出秦楼,恐怕先前参加商会的那些商户指不定也不好过,这位可是太子下第一人的晋王。
晋王到底有多心狠手辣她不知道,反正当初秦楚便说过,远离此人,防着此人,千万别得罪此人,那会儿她便想,若是秦楚为朝中丞相,却还得防着太子,那他这官将来该怎么做?她曾一度怀疑,秦楚会不会私下里扶起六皇子燕王周齐,如此便能保住他的丞相位。
这一世她与秦楚都不必面对这些了,可是晋王仍旧在,燕王也在,唯一多了她二哥,已经成了太子,她还是听前一世秦楚的话,时候防着晋王才是。
于书燕一回到于家首饰行,她不敢派石泉去太子府找二哥,她有一种奇怪的预感,依着晋王缜密的心思,指不定派了人暗中跟踪,而且是那种功夫高强的,她眼下才见过晋王出来,她的一举一动一定有人盯着。
就算她的预感是错的,她也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候去找二哥,先缓一缓吧。
于书燕开始忙碌着给各商户发帖子,聚集人心,想方设法收银子。
转眼十天过去,于书燕已经定下了商会的时间,而就在于家院与于家首饰行外守着的几名暗探,果然通过这十日的观察,匆匆的入了晋王府告诉了晋王。
于氏果然没有背后的靠山,看来唯一的靠山也只有那秦家了。
晋王再下令,叫这些暗探继续盯着,这一笔银子不能收上来,他便可以直接杀了于氏了。
于书燕回到了于家院,在院里坐了一会儿,她正在沉思,忽然院中的老树上掉落一人,正是刘乙。
于书燕一脸惊讶的看着他,“刘乙,你怎么在我这院里?”
刘乙受了伤,他将手藏于身后,向于书燕行了一礼,只好如实说了,“是秦公子派我来监视夫人的,夫人初来京城,总是出门见外男,虽然已经与秦公子无关,可是夫人也曾是秦公子的前妻,自然也不能做出如此难堪的事儿来,公子的意思,还请夫人以及家人早些回庾县去,也不必出来抛头露面做生意了。”
刘乙义正言词,于江全夫妻听到这话一脸怒色的从厨房里冲出来,于江全来到刘乙面前,沉着脸说道:“这是秦楚说的?他凭什么叫我们一家回庾县去,我们于家早已经与秦家没有关系,他如今当了京官了不起,莫不是我们不回去,他想着对付我们不成?”
刘乙眼神微微一变,看向于江全夫妻,一脸严肃的说道:“公子说了,他如今已经是京官,是绝不会再与于氏重修于好的,她就死了这心吧。”
刘乙这话倒是将于江全气个半死,上前抓住刘乙的衣襟,怒目看着他,说道:“这是秦楚说的?我们于家在京城,不靠他半点,可不是为着他来的,他当上京官了不起,竟然派人来警告,是当我于家无人立门户么?”
于江全这一次怒火更盛。
于书燕连忙上前拉住父亲的手,“爹,这是我与秦楚之间的事,爹不用担心,我一定跟他说清楚,刘乙不过是个过来送信的狗腿子罢了,打他反而落下把柄,不值当。”
于书燕将父亲拉住,她却起身推门出来,直接往秦家院去了。
于江全要去追,却是被刘乙拦下,于江全忽然看到刘乙不能动的右臂,他微微一惊,于是停住了脚步。
这是于书燕来了京城以来第一次进入秦家院,她知道秦家院无人喜欢她的,巴不得她别进门。
于书燕敲门,来开门的是二嫂吕氏,吕氏一看到于书燕,呆了呆,四弟妹怎么来了?
吕氏连忙想要关上门,于书燕却是强行冲进去,吕氏吓了一跳,四弟妹这脾气比以前更盛,她这么冲入秦家院想做什么?
于书燕冲进秦家院,便是怒气冲冲的喊道:“秦楚,秦楚,你给我出来。”
吕氏听着她直呼其名,吓了一跳,忍不住提醒道:“四弟妹别叫了,婆母才歇晌,一但吵醒了,你知道的。”
第623章 婆媳大战又起
于书燕却是不动容,她朝里头又喊了起来。
秦楚在宫里,怎么可能在秦家院,秦家人也是好几日不曾看到他了。
此时婆母俞氏被吵醒,她从床上起来,问丈夫外头的是谁,秦大富只好如实说了,一听到是老四媳妇忽然冲上门来找秦楚,俞氏便是一肚子火气,于家还有理了,悄悄地住在他们院子对面,转眼还有脸面来他们秦家闹。
俞氏立即披衣,就要出门去,秦大富忍不住劝道:“算了,让几个儿媳妇管着,咱们长辈不插手。”
“不插手,我看于书燕是了不得了,想起她当年入门就敢烧了我半边眉毛,我当初就该将她给休了的。”
说起这些往事,俞氏的性子也上来了,不但披上衣,还在铜镜里梳了一个庄重的发髻,就算是去吵架,她也要打扮的得体,他们秦家是书香门第。
俞氏整理好,便是挺直了脊背的出来,来到前院,看到院中站着的于书燕,俞氏心情更不好了。
“于氏是何意?如今竟是吵到我秦家来了。”
俞氏一开口,于书燕立即气冲冲的朝俞氏走来,原本还站得庄重的俞氏瞧到于书燕这架势,吓了一跳,不少往事涌上心头,老四媳妇可不是省油的灯。
俞氏不由得倒退了一步,毛氏站在一旁也不敢上前,毕竟四弟妹练过功夫的。
只有史氏敢上前相拦,于书燕却是没有理会史氏,上前就抓住了俞氏的手,语气不善的说道:“秦楚如今派人威胁我们于家,叫我们滚回庾县去,是不是你教的,他以前不是这样的人,一定是你在他面前说了什么,对不对?你们现在就派人将秦楚找来,秦楚若不出现,我于家必每日来秦家闹。”
于书燕语气严肃,吓得俞氏倒退了好几步,头痛病都犯了,若不是史氏扶着,俞氏都要被她吓倒了,于书燕忽然松开俞氏的手,朝她看了一眼,眼神的担忧之色转瞬即过,随后转身,大摇大摆的出了秦家院。
俞氏被史氏扶着回了后院,秦有富刚才没出手,老四媳妇走得快,他追不上,又担心着老伴,也就只好任由她离去了。
俞氏终于缓过气来了,却是叫三媳妇史氏退下,屋里只剩下两个老的,俞氏忽然将右手展开,里头握着一张字条。
秦有富一脸的意外,俞氏却是“嘘”了一口,她展开字条一看,只见说头写着:“秦楚,查晋王。”
几个字,却是令俞氏暗自吃惊,她连忙收起纸条,又故意喊了几声痛,而后怒道:“去,将那个不孝子叫来,都是他惹的女人,今个儿当真是气死我了。”
秦有富却是心神不宁,反而俞氏镇定的多。
秦家老大秦安从街头送完手抄书回来,立即被俞氏派去宫外等四儿子去,先前四儿子说了,家里若有事,就在西门传话,那儿他有个认识的守卫,必会将消息传给他。
秦安见母亲病成那样,只好一脸忧心的去西门等人了。
当日夜里,秦楚匆匆出宫回来,他一路上听着大哥的话,是自家媳妇儿将母给气病的,秦楚的心就揪起来了,这节骨眼上,怎么婆媳二人又闹出事端来了,他既担心着母亲,也担心着媳妇,大哥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知是为了什么事儿惹上的。
秦楚一脸忧心的进了秦家院门,立即被叫入后院,秦楚下意识的来到母亲面前跪下,双手放在母亲的膝头,为媳妇儿开脱,“母亲,燕儿一向是个孝顺的,今个儿一定是有什么事儿,母亲看在我的面上,可否别责怪燕儿,待我问清她,我一定带她来道歉,母亲,不管如何,燕儿都是我的媳妇,我一定会与她复婚的,母亲您就大人大量,准了孩儿吧,成了婚后,我一定会将她管制好。”
俞氏原本想将手中的字条及时拿出来的,可是一听到儿子要复婚的话,吓了一跳,一把推开跪着的儿子,怒问道:“合着四儿这意思,今个儿就算你媳妇打了我,你也是要帮着她了?”
秦楚一听,心下一惊,燕儿为何打他母亲,他连忙将母亲上下打量一眼,见母亲一切完好,才放下心来,忍不住安抚着母亲,又开始为于书燕说好话。
秦楚越是为媳妇说好话,俞氏便更加生气,自己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四儿,如今却向着媳妇去了,还是一个在他落泊时闹着和离的媳妇。
俞氏将儿子训了一顿,坐在旁边的秦有富已经看不下去了,再这么说下去,事情越说越真,越说越伤人。
他二话不说起身上前从俞氏手中拿下纸条递给儿子。
俞氏也反应过来,她差一点儿将正事忘了,也不知于书燕怎么回事,明明是个商户,却还知道什么晋王,也不知是什么要紧事,会不会害了她儿子呢。
秦楚一脸的错愕,他看着手中的纸条,立即明白什么事儿,先前二哥便告诉他了的,媳妇儿被京城的商会约了去,如今忽然留下这字条,那么那商会背后之人就是晋王了,难怪,敢在天子脚下收走商户这么多的银子,也只有晋王有这手段。
正好最近秦楚陪在皇上身边,时常见到晋王,晋王总是几次三番的建议皇上将铸造场交给他打理,如今京师营由太子管着,晋王帮着管管铸造场也无可厚非,燕王还在领兵守着边关呢,晋王无所事事自然也不成。
只是秦楚知道,皇上是防着荣家外戚的,而晋王一直寄养在荣后膝下,也算是嫡子,却并没有立长为太子,反而立了最小的七皇子。
皇上向着太子,生怕太子坐不稳,所以才不让晋王插手国政,可是这一次的铸造场若是交给晋王,那岂不是正中下怀,他莫不是想私造兵器?
秦楚立即烧掉了纸条,看着母亲还有些生气的样子,他也很无辜,关心则乱,他一回来应该先了解情况再为媳妇儿求情的。
第624章 夫妻吵架
俞氏却是叹了口气,“虽然事出有因,但是她今个儿却是真的吓着我了,竟然这么直接冲过来,我感觉她要打我。”
秦楚一听,连忙安抚母亲,刚才自己话也说出来了,于是顺势而为,他想与于书燕复婚。
果然再一次遭到俞氏的反对,她现在对老四媳妇都有阴影了,惹不起还躲不起么?她这一次也铁了心了,只要儿子不复婚,就算儿子怨她她也不管了,反正这个秦家有她这个娘就没于书燕。
秦楚心头苦涩,母亲不愿意,他也不敢激进,眼下朝中形式也紧张,他一个七品官员,也得步步为营,秦楚也没有了旁的精力。
当日夜里,秦楚在秦家院里住下的,但是他一个晚上都不曾睡好,他暗中观察了一下,于家院外有三名功夫高深的黑衣人守着,也就是说他家媳妇儿被人监视了。
晋王倒是有能耐,在天子脚下为所欲为,若是他将此事揭开,晋王会不会一气之下将他媳妇儿杀了呢,秦楚想到这儿,他心中一沉,晋王,他记住了。
这一夜不仅秦楚无眠,便是于书燕也没有睡好,她不得不为晋王弄那些银子,到时她要如何跟这些商户说那五成的保护费呢?
于书燕翻了好几个身,就在想着怎么圆了这事儿,也担心着秦楚有没有回来看到那字条,她相信婆母一定会知道事态的严重性,她今个儿这么反常,婆母那么聪明,一定是能行的。
第二天天大亮,于书燕起床,她在后花园里练功,练着练着,她故意拿起石子朝院子后面的草从里暗暗发力,只听到一声闷哼,声音小的细若蚊虫,可是她耳尖还是听到了。
于书燕装作没有听到,她接着发力,一切她觉得可疑之地,她都不放过,虽然她拿晋王的人没有办法,但这么天天打几下,也是解气的。
练了功后去吃早饭,看到父母那奇怪的眼神,她也不敢解释半句,她用手沾上汤汁在桌上写下:“隔墙有耳。”
于江全立即明白什么,许三娘却是心中不安,他们来京城又没有得罪什么人,为何会惹上麻烦的?
于书燕吃过早饭,在父母疑惑的眼神下,她与石泉出门。
坐上马车才从于家院出来,就在道上遇上同样出门的秦家马车,两车互不相让,一时间堵在街上。
于书燕叫石泉退后一步,对面的马车上却是下来一人,于书燕才挑帘,就见秦楚二话不说上了她的马车,于书燕连忙说道:“秦楚,你上来做什么,你我已经和离,咱们没有什么关系了。”
秦楚却是不管不顾,上前一把将于书燕抱住,于书燕的眼眶差一点儿红了,秦楚的怀抱很温暖,温暖的令人安心,她知道刘乙是他派在自己身边的,刘乙昨晚想了这样一个办法,她也就借势而为了。
马车里忽然没有了声音,秦楚扬起唇角,瞧着媳妇儿带刺,实则心软的一踏糊涂。
秦楚伏在媳妇的耳边说道:“快骂我。”
于书燕被他温柔的一抱差一点儿忘记了,于是接着骂他,这一次骂得可凶了,便是外头的石泉听着也有些皱眉。
而秦楚却伏在她的耳边小声说道:“燕儿,你放心就是,他要你做什么就做,先稳住,待为夫为你报仇。”
于书燕一听到为夫二字,她就想打人,他们本来就是没有关系,他现在还在占她便宜。
于书燕冷哼一声,最后骂出三个字:“负心汉。”
秦楚微微一愕,在梦里不知道骂了他多少遍的字眼,如今终于在她清醒时说出来,这一句倒是挺揪心的,秦楚感觉自己的心都痛了。
于书燕却是下意识的咬向秦楚的脖子,秦楚惊了一跳,发现她发自内心的,他又舍不得放开她了,反而任由她咬自己,只在她耳边说道:“燕儿,你等着,我们会复婚的。”
说完这话,生怕招呼到于书燕的巴掌,他迅速的松开她,退开身子后就挑帘出去了。
石泉听着他们两人在里头骂得很激烈,再看到秦楚一出来,就看到他脖子上的伤口,很有些惊讶,燕子这一次是下了狠手了。
秦楚却是故意在马车边一脸含怒的站了一会儿,眼神有意无意的朝那边街头行走的街坊看来一眼,而后说道:“不管如何,于氏,你最好别再呆在京城,你不要脸,我秦楚还要脸。”
说完,秦楚一甩袖口走了。
石泉却是呆了呆,什么也不敢问什么也不敢说,却是坐上马车,赶着马车往前去。
这一幕自是被人看到了,正是先前秦楚看过去街头行走的其中两位路人,他们将整个过程看到,随后便有一人匆匆走了。
晋王府中,那匆匆过来报备的下属,这会儿将秦楚夫妻二人的举动都禀报上来,晋王周冲听到这话,心思一沉,这夫妻二人这是闹翻了?还是另有所谋,只是听这暗探的意思,秦楚还受了伤,有些气极败坏。
晋王忽然笑了起来,和离的夫妻不可能再能好好相处,想来是闹翻了,如此更好,于是没将此事放在心上,只叫那暗探接着去盯着于氏。
而于书燕今个儿与石泉一同来到首饰行,就听到管事的说黎大管事的从岭南回来了,这一次又运来一批好货,以后黎劲是不必再去岭南,那边已经让别的管事接手。
于书燕立即从帐房里出来,与黎劲一同去了秦楼吃饭,黎劲第一次来京城,那秦楼的吃食最是地道,也得让他尝尝的。
雅间内,于书燕说起这一次岭南的事,自打上一次黎劲包下整个村庄,打点了地方官员之后,他们的南珠生意就成合法的了。
以前在永安寺卖的时候有些薄利,如今到了京城,于书燕故意将价格抬高了,居然也有不少贵夫人买,她的南珠在京城根本不愁卖,如此她也就放心了。
几人在秦楼吃过饭后就回了首饰行,于书燕给黎劲在京城外城置下院子,他可以带上夫人和孩子以及长辈住在外城,以后就帮着她打理京城里的铺面。
第625章 关牧寻人
而于书燕开始着重于这一次商会收银子的事,秦楚既然已经告诉了她,她就先稳住吧。
且不说繁华的京城这暗中的较量,先说那关牧得了太子殿下的手喻后,便带上人马已经走过了两处兵营,他一路朝北走,听说燕北最近频起战事,粮食紧缺,关牧与底下大管事一起运了两批粮食往燕北去。
他一边行商一边打听,先前太子殿下说最有可能是在燕北定北将军唐朔的手下,可是不仅太子打探了,便是他派去的人也打探过,唐朔的军队里没有一个叫于英改的人,如非他参军后改名换姓了,只是不应该,于英改是庄户出身,清清白白,不必改名换姓。
关牧这一次来燕北,不仅为了运粮,他也想凭着送粮的这一份关系,将于英改的画相与军营里的一些副将们套套交情,或者底下的伍长副将还能记得当年初入军营时的于英改,就算他战死,总归有人记得的话,他也能打探到消息。
在关牧看来,一个猎户家的儿子,虽然会打猎,但终归没有好好的上过战场学过武,所以在那样混乱的情况下,他若战死也是常事。
关家粮队在官道上行走,前头便入了燕山府地界,粮队停下来休息,关牧从马车上下来,他坐在轮椅中,手中拿着燕云十六洲的舆图。
入侵中原的必经之道,兵家之争的燕云十六洲,如今就在他手中的舆图当中,他看了看舆图上的地标与自己所在的位置做对比,而后抬头看向这青山绿水之间。
关牧忽然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这种感觉在当初关家只剩他一人之时,族叔派出刺客杀他的那一夜的感觉是一样,有一种芒刺在背的感觉。
关牧心情沉重,看着营地里准备着做饭吃的管事们,他们与往常没有什么两样,这些习惯在外行商的商队,似乎并没有感觉到不一样。
关牧没心情再吃晚饭,他叫来身边的长随护卫,疑惑的问道:“对面的林子里为何没有鸟叫声?”
护卫们立即警觉,几人都细心的听去,对面林间还当真一点儿声音都没有,林子里有问题?
几名护卫就要过去,却是被关牧制止,说道:“有问题的不是那树林,你们仔细听,除了这一处林子,便是再远一点,也不见飞鸟,或许在山的另一头有一伙人。”
关牧暗自沉吟了一会儿,半晌后说道:“退后三十里扎营,不要闹出声音来。”
随着关牧的一声令下,刚安扎好的营地立即拔营,所有的人立即明白了什么,他们长年在外行商,早有警觉,如今主子下令,他们也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不仅没有什么声音,他们的速度还极快。
随后车队朝来时路连夜退了三十里地,再扎营做饭。
关牧却是在护卫的相扶之下坐上了马背,他换了一身黑衣,手腕上是小弓弩,藏在大袖口之下,腰间一把匕首,除此外,似乎也没有看到别的武器。
关牧带上护卫又朝先前的营地进发。
此时快到子夜时分,天地之间只有那亮团团的月亮,整个山谷寂静的落针可闻。
关牧几人赶到先前的营地前,这会儿再看,这周围的树林依旧很静,关牧算了算,他们退后三十里的样子,对方已经翻山越岭,来到了这边了。
关牧心中存疑,这儿是燕山府地界,也是凤国的地盘,可他的预感来的人绝不是定北将军的人。
关牧带着人马隐入一处谷底,透过那草从朝外看。
而此时深林入,一队人马正匆匆赶路,接连赶了十日的路,靴都被磨平了却不见休息的。他们的打扮明显与中原战士有着不同的穿着,每人身上或多或少会穿上一件皮毛做装饰,有的是腰间系上一块皮子。
而为首的那位大将身上却披着一张虎皮,人高九尺,身姿魁梧,眉眸间带着戾气,他们一行人这么而来,带着浓浓的煞气,这种煞气不是杀一两个人就有的,而是那种杀人如麻的人才会有如此强烈,以至于所过之处,连飞鸟都害怕。
着实走累了,有兵卫掉队,副将立即退后,举起腰间的大刀,便是一刀下去,所有偷懒的或者落队的兵卫就是这么一个下场。
听到那“嘶”的一声血肉声音,前头走的士兵吓得脸色一白,立即走得快了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