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任府今日有宴,却不是大宴席,只是一群才子入府一聚,孙氏不必招待女眷。
于书燕从小侧门进入,一路熟门熟路的来到花园里,果然孙氏又在喂鱼,她看着池塘里的鱼,孙氏便给了她一把鱼食。
孙氏侧首看着于书燕,看到她今日穿着一身紫衣襦裙,不免感叹道:“书燕适全穿紫色的衣裳,这一身紫衣当真是好看,平素也得多出出门,没事儿可以来我的府上。”
于书燕笑了笑,将自己看了一眼,若不是来任府,她都不想穿着这广衣宽袖,她反而喜欢穿着轻松些。
孙氏随后看向鱼池说道:“如今庾县是要出名了,秦四公子中了会试,马上入士为官,来日要是点了状元或者榜眼,咱们庾县可就是大名气,想来齐知县最是高兴的,他的政迹上便能添上一笔。
于书燕陪着笑听着,她也不置可否,秦楚以前本就能中状元,这一次遇上了同为状元之才的杜志渊,能不能成是一回事,但是他出士为官了,而且得了杨家的亲睐,自是留京做官了。
孙氏却是说到这儿停了一下,而后看向于书燕,说道:“我今个儿叫你来,实则也想跟你说说,陈君文又来庾县了。”
孙氏看着于书燕,欲言又止的意思。
于书燕却是呆了呆,说道:“陈氏应该生下了两个孩子了吧。”
“对,听说那上门的婿很不受待见,前不久听福城的夫人传,陈氏的夫婿在外头养了外室,那外室被陈氏给生生折磨死,也只是这么传,不曾有证据,不然动私刑自是要吃牢饭的。”
孙氏却是为于书燕担忧,如今于书燕没有秦家的庇护,恐怕这一次陈氏是为了于书燕回来的,当年能吃下这么一个大亏,这恨意难消。
于书燕也听明白了孙氏的意思,她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我平素很少与这些贵夫人们交往,自然也管不到我头上来,再说有些事情做多了,也会露出马脚,陈家也经不得这般折腾。”
连任两期了还不曾调任,也是有原因的,如若再这样下去,官途也不会太顺利。
孙氏却是叹了口气,说道:“书燕想得通透就好,避着一点儿总是好的。”
两人正说着话儿,此时任府的管事便进来了,他上前向孙氏禀报道:“禀夫人,胡老夫人来了。”
孙氏很有些意外,今个儿前院只有一群才子们聚宴,还是孙氏的儿子在打理,这后院并没有招待贵夫人们,胡老夫人为何忽然过来?
孙氏很快看向了于书燕,于书燕也立即明白了,指不定是冲着她来的。
孙氏问道:“你要不要过去会会?”
“也好,左右会撞上。”
于是于书燕陪在孙氏身边去了正堂。
正堂内,胡老夫人一身盘金彩绣云幅寿字纹褙子,头上金镶玉抹额,手里拿着一串念珠,眉眸看着慈祥无比。
此时胡老夫人看着身边坐着的外孙女陈君文,而后说道:“文儿许久不曾来庾县,想来也出来放轻放轻一下。”
陈君文自是不会说出自己前来的目的,于是一脸甜笑的点头,胡老夫人最是喜欢外孙女的懂事,看到这个笑容,心都化了。
这会儿于书燕跟着孙氏一同进来了,才进来,她便感觉到有人注视着自己,于是于书燕抬头看去,正好对上陈君文的意味不明的眼神,还当真是巧了,今个儿陈君文穿的居然也是一身紫衣,陈君文许是有些心宽体胖,没了当年的妖绕,却是胖了不少。
于书燕跟着孙氏来到胡老夫人面前,她也朝胡老夫人福了一礼,胡老夫人却是连个眼神都不曾给她,于书燕也不以为意。
随着孙氏在堂前坐下,胡老夫人到这会儿才看了于书燕一脸,看到她倒是越来越是漂亮了,此女如今没了秦家的庇护,便是什么也不是的商户罢了,很是不以为意。
胡老夫人与孙氏说起这一次才子宴,已经乡试,又要出成绩了,想来这些才子们又有不少会中举的。
于是两人说着说着,说到了庾县今年个年初来的一位大户之家,便是陶家之子陶子宁此人,陶家是京城里的世家,但祖籍在庾县,那家中唯一儿子陶子宁今年弱冠之年,正要参加乡试,年初来的,在庾县可是很有名气。
于书燕一听到两人聊到陶子宁,她便是呆了呆,这位前一世在京城也是风云人物啊,当年她还没有到会试之年便死了,若是没死,想来陶子宁必能中状元了。
陶家祖籍庾县,陶子宁正是今年回来乡试的,中了解元,回京后,便在京城非常有才气,还未入士,他的诗作便得皇上欣赏了,她也曾在秦楚那儿听说过上给的名气,尤其因为是同乡,她便记住了。
眼下胡老夫人过来,说起这位陶子宁,便想着乘着陶公子在时,在庾县贵圈里介绍一位贵女嫁给他,不管是妾室也是可以的,毕竟陶家家主可是离国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
孙氏一听,倒觉得有意思了,左右她家是没有这适龄的女儿,说起来胡家正好有一位,胡老夫不会是想将自己家的孙女嫁给陶家为妾去吧。
胡老夫人虽没说明是哪位贵女,孙氏却是看了出来,她笑了笑,说道:“老夫人说的是呢,肥水不流外人田,陶家如此显贵,又是京城世家,书香门第,能嫁入陶家那可是福气,只是我瞧着那陶公子来了庾县多月,不近女色,只管看书,结识文人雅士,似乎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胡老夫人不以为意,说道:“以前陶公子要读书,如今乡试过后,正等着结果,这会儿各家请宴,不就有机会了。”
“话是这么说,可是我家那不成器的儿子说过,陶公子在京城里似乎也正要说亲事了,想来不会在这会儿在庾县纳妾呢,都说京城贵女高贵无比,恐怕容不下。”


第543章 受胡家邀请
孙氏这人也是直性子,她心里看不上胡家女,明明商户出身,还当自己是权贵世家,也不看看人家陶家的显贵,便是嫁入陶家为妾都不够格。
胡老夫人一听,却是不高兴了。
“任夫人说的对,不过事在人为啦,我今个儿来便是与任夫人商量此事的,今日才子入任认聚宴,改日我胡家请宴,不知任府会不会带着爱子参加呢?”
孙氏一听,原来是想借着任府的名头将陶公子请去宴席,胡老夫人倒是好算计,孙氏笑而不语。
旁边的陈君文便开了口,“外祖母,到时咱们家派来请帖,想来任夫人必会前来的。”
陈君文说这话的时候看向孙氏,孙氏有些牙痛,以前陈氏来庾县,害得庾县不少夫人不得不巴结于她,巴结这个贵女,没有别的好处,就是不巴结反而被她报复,巴结了也不过就涨了她的虚荣心罢了。
孙氏淡淡一笑,只说道:“下次我会去,只是我家犬子,恐怕是这个功夫,我夫君许是要送他出门游学,此去多日方归。”
胡老夫人一听,心想着也不定非得要任府的公子前去,只要任府表个意思就行,再说他们胡家也出了一个能耐的孙子,也是举人的身份。
胡老夫人只好客套的应下,而后又与孙氏聊着天。
于书燕听着两人说话就觉得很尴尬,根本没有什么可说的,非要在一起套近乎,旁边的陈君文却总是朝她看来,一看到她便是眼神意味不明,看来这一次她来庾县是针对自己的,自己得万般小心才好。
正在于书燕开小差的时候,陈君文忽然开口,“秦四夫人,哦,不,于姑娘若是有时间,也一同来吧。”
“没时间。”
于书燕很快开口,陈君文差一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她凤眸一冷,笑道:“于姑娘说笑呢,我说你有时间应该就有的,对不对,毕竟这庾县的生意不是那么好做的,外祖母,你觉得呢?”
先前陈君文帮了胡老夫人解围,眼下胡老夫人立即帮着这个外孙女解围了,于是看着于书燕说道:“于姑娘也一并来吧,到时我胡家会派来请帖。”
于书燕面色淡淡,还要拒绝时,孙氏却在桌下碰了一下她的手,率先开口,代于书燕应下了这帖子,到时必定去了。
胡老夫人很满意,陈君文却是笑得开心,眼神将于书燕上下打量一眼,而后说道:“于姑娘倒是越来越漂亮了,如今咱们二人穿着同样的衣裳,我却是不如你的。”
于书燕只觉得这话锋儿不对,只是她也没有必要讨好这样的女人,为了不得罪狠了,于是不开口吧。
孙氏却是接话解围,“陈姑娘说笑了,陈姑娘可是咱们巴东郡的贵女,无人能比的。”
陈君文哈哈大笑,“夫人真会说话。”
就在这会儿前头的管家过来,向孙氏禀报,前头的才子聚会已经结束,家主的意思是让夫人去前头应付一下。
于是孙氏起身,胡老夫与陈要告辞了,于书燕也准备回去了,孙氏也不再留,便与他们一同出了堂前,往院外去,孙氏看到于书燕要往小侧门去,于是说道:“你先跟着我去前头看看,而后我送你出门。”
孙氏不想于书燕在胡家祖孙面前落下风,如果她今个儿从小侧门出去,还不得胡家人笑话,以前嫁给秦家的时候,于书燕是秦四公子的正夫人,借着秦四公子的名头,她是走大门的。
孙氏对于书燕用心良苦,于书燕不分拂了她的意,便与孙氏走到了一起,朝前堂去。
胡老夫人侧首看了于书燕一眼,眼神里似有嘲笑,于书燕当没有看到。
一行人到了前堂,胡老夫人是故意走得慢些的,特意站在孙氏的面前,想看看那陶公子长什么模样,毕竟是妇人,平素也不与这些才子们打交道,知道陶公子显贵,是位贵子,却是不知道他长什么模样。
于书燕前一世知道有这么一位风云人物,却是不知他长什么模样,也没有什么好奇的。
而此时前院的才子们,正好从正堂里出来,与胡耀走在一起的正是任府二公子,还有鼎鼎有名的陶公子,陶公子今个儿听说胡耀曾做美人赋,庾县第一美人姓于,赋做得很好,他很感兴趣,至于真正的美人儿,他并不在乎。
这小小的庾县能出什么样的美人呢?哪及那京城里的贵女,京城世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个个都长相极好,不管是贵子还是贵女,皆是上上之姿。
而且从小不分男女都识得字,女子待字闺中之时,便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娶这样的女子,与她说话是不会费劲儿的,她们就像解语花,不仅能与夫君聊诗赋,还能一同做画,一同抚琴,更是一同下棋。
在京城长大的陶子宁便是这么认为的,京城美人不少,既是美人儿,还能是解语花的美人儿更是多,他来庾县多日,也只有胡公子还合他的性子,于是与他交好,与他吟讨作对,倒也不无聊,偶有意外之喜。
这胡耀做的那一篇美人赋尤其得他喜欢,此时一行才子们又聊到这美人赋 来,陶子宁便说道:“胡兄,你对一位已婚的妇人写下此赋,不太好吧,莫不是这妇人美若天仙不成?”
胡耀 听到这话,脑中不由得想起于氏的美貌,她成婚多年,不但没有变丑变胖,反而越发丰润美貌起来,何况如今已经是和离了,为何不能写赋,他现在还想写篇赋,她的美貌总能带给他灵感。
旁边的任二公子立即说道:“陶兄有所不知,这位于氏已经和离,极具个性,本是嫁给秦四公子,人家入京赶考,已经中得会试,不日入士为官,怎么说她就能成为官夫人了,她倒是好,竟然在夫君赶考前和离了,倒是一位有骨气的女子,就是不知道她为何对那功名如此不动心。”
旁边也有才子陆续开口,说起秦四公子与那风月馆的女子相好一事,这事儿的确不少人都知道,原先他们这一群才子也跟着去过风月馆的,秦四公子的确对那风月馆的女子动了真情。
于是你一言我一语的,因为胡耀向着于氏,于是这些言论也都向着了于氏,俨然于氏是受害者,是糟糠之妻。


第544章 于是被人看上
陶子宁一听,却是皱眉,“男儿娶妻娶贤,如我等之辈,偶有在外头风流之时,身为妻子该引导指正,而不是过激的想去和离,此女瞧着不简单。”
话是这么说,胡耀却是向着于氏的,当然秦楚也是他的好朋友,于是笑了笑,“咱们不聊这个,只聊美人儿,于氏是咱们庾县的美人无可厚非,至于京城里的美人儿,待我与任兄游学时前去瞧瞧,届时陶兄可别忘记了咱们哦。”
二人说是游学,实则游山玩水,各家家中都有不少钱,到时游历到京城,自也是吃喝玩乐的心思,他们都不打算去会试,也有自知之明。
陶子宁哈哈大笑,“自是盼着各位前去的。”
这一次陶子宁回祖籍赶考,老宅比较陈旧,胡耀和任二公子二话不说便帮着陶家修缮一番,陶子宁住了快一年,在里头还算舒服。
一行人走出来,陶子宁正是春风得意,一身锦衣袍服,当真是玉面郎君,极为俊朗阳光,在才子当中倒是很显眼。
只是待他们来到外头时,就看到前头站着几位妇人,其中有位身姿娇美的妇人却是侧着身子站着的,前头还有个孙夫人将之挡了一半。
陶子宁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紫衣身影,他眼神盯着那玲珑有致的身段,双眸微微一眯,再看此人旁边的紫衣胖女子,陶子宁皱眉,果然美人也需要对笔,不过瞧着都是夫人,他这是在想什么呢。
于书燕见孙氏迎上去了,她想着自己是和离之人,还是避嫌的好,于是站在孙氏身后不露面,心情也很平静,眼神看着别处。
旁边的胡老夫人却是看到了自家孙子身边那位玉面公子后,双眸一亮,当真是一表人才,居然还与她家孙子如此要好,那就太好了,到时胡家举宴,先让孙女儿与之认识了,而后再让孙子时不时带妹妹出门游玩,多与陶公子接触,指不定事情便成了。
于书燕都感受到了胡老夫人的激动,她内心冷笑,这是传说中的攀高枝儿,如此着急着。
只是于书燕看胡老夫人时,她发现旁边的陈君文居然脸都红了,此时眼神盯着前方一眨不眨的,她有些疑惑,出于好奇,于书燕循着陈君文的眼神朝前看去一眼,没成想撞进一双眸子里。
陶子宁脚步一顿,不走了,面色却是变得严肃起来,对上那双美眸,他却是下意识的移开,心脏怦怦直跳。
旁边的胡耀也看到了于氏,他忍不住叹了口气,说道:“此女仍旧如此好看,她的确是与任夫人交好的,许是这庾县也只有任夫人这位手帕交了吧。”
于书燕对上这一双眸子却皱眉,而后移开眼神,直接站孙氏背后不露面了。
陈君文却是刻意的从胡老夫人身后站出来,眼神虽说看向别处,却是忍不住还是会偷瞥对面的陶公子,而且她发现这位陶公子似乎也在看她,莫非是对她动了心思。
唉,可惜了,想到这儿,陈君文心头却是难过极了,她当年也是福城的美人儿,若不是受了人暗招,她岂会嫁给那样的人,说起这暗招,陈君文想了这么多年,她一直都在怀疑着于氏,毕竟那日她能完好无损的撤走。
陈君文越是过不好,她便越是将这些都恨到了于氏的身上来了,眼下陈君文看于氏更是不顺眼了,这一次她来庾县,必能其人之道还之。
这些才子们都都朝孙氏走来,上前作揖,而后告辞,离去时,陶子宁当做不经意的,眼神从于书燕的侧颜滑过,心情很有些奇妙,这女子长得不是鼎鼎好,也没有京城贵女的矜持和瑞庄,更是长得有些娇小了些,长得高大的陶子宁按理是看不上的,可是他也很奇怪,这女子有一份韵味,一种能令男人沉迷的韵味,很特别。
几位才子走过去了,陈君文已经收回了目光,侧首看了于书燕一眼,想到胡这宴席她会前去,却是意味不明的笑了。
陶子宁上前马车前还是回身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正好看到于书燕与孙氏告辞,孙氏拉着她的手,笑道:“下次一起去胡家,坐我的马车,我到时来接你。”
旁边的胡老夫人都听到了,心情很郁闷,孙氏倒是护她,如今于氏失势 ,孙氏还护着她作甚,没有半点儿好处的。
于书燕应下了,跟在孙氏身边,她少了不少的麻烦,也不必与这些夫人真的去结交。
那边才子们的马车全部都已经离去了,于书燕才来到自家马车面前,石泉已经在外头等候多时。
与孙氏告别后上了马车,马车便朝旺兴街头去,左右今个儿时间还早,去旺兴街的铺子里接父母一同回去。
就在石泉赶着马车离去时,原本已经离去多时的陶家马车却从小巷子里出现,陶子宁朝前头的马车看去一眼,吩咐身边的心腹下令,“卫清,跟着前面那辆马车。”
心腹卫清正觉得奇怪呢,公子今个儿有些出常,出了任府,却不离去,还要在小巷子里躲起来,这会儿更是跟踪人家的马车,莫不是前面那人曾对公子不善。
于书燕的马车很快进入旺兴街头,随后在于家布庄前停下,她从马车上下来,而后入了铺子,里头传来笑声,石泉脸上含笑的将马车停在铺子一边,便也进去了,外头的马车经过于家布庄略停了一下,车帘挑起,陶子宁朝那于书布庄的招牌看去一眼,果然他猜的没错,是胡耀美人赋下的那位于氏,有意思,敢和离的妇人果然不简单,居然会做生意。
回去的路上,心腹长随卫清便忍不住问道:“公子,秋试出了榜,咱们便回京么?到时公子还能在京城里过年。”
要是平素陶子宁必是同意,但这会儿却不是,说道:“不必了,先等等,左右我以前游学之时,也不在京城里过年,也不差今年,好不容易回到祖籍,便在家乡多住些时日吧,以后怕是不会再来了。”


第545章 被人跟踪
卫清一听,便忍不住问道:“公子莫不是看上了刚才那位?”
他想说刚才那位妇人,又有些说不出口,他家公子还没有娶亲呢,便是连通房丫鬟都没有,公子好学,总是四处游历,说什么有通房丫鬟后,反而耽搁了,也不方便与公子一同出门,于是就不了了之了。
卫清还是第一次看到公子对一个女人如此感兴趣的,不惜做起那跟踪之事,简直是闻所未闻。
陶子宁却是淡淡一笑,“看上倒也没有,不过此女有些特别,胡耀说的不错,她很有个性,长得的确也美貌,不过她是和离的妇人,岂能入我的眼,不过是欣赏一下美色罢了。”
卫清一听,放心了,毕竟那女子的身份的确不高,还是和离过的,若不是长得好看,如这样的女子,哪个男人还会留意呢。
于书燕自是不知道后头还有人跟踪了,她回到铺里头坐了一会儿,天黑了,才与一家人回柳树街的小院。
晚上吃过饭后,于书燕将石泉叫到了凉亭上,说道:“如今陈氏又来了庾县,来得这么巧,大石头,你派些人盯着点,我担心她对我不利。”
石泉也正为此事担心呢,没出秦四夫人这个名头,他发觉燕子在庾县当真很难,这些贵夫人很势利眼,再无请帖给燕子,还有些落井下石的嘲笑他们。
这也就算了,更令石泉郁闷的是这位陈家女了,以前的事石泉可没有忘记,太坏了。
于是石泉点头应下,而后又道:“燕子,秦坏蛋快要回来了,咱们要不要去岭南避避。”
秦坏蛋?于书燕噗嗤一笑,“我与他已经和离,他娶谁跟我没有关系,我本是庾县人,以后仍旧会遇上,怕什么。”
“怕是不怕,我就是看到他想打他,他倒是香饽饽。”
石泉有些不甘心,凭什么让这个渣男过得这么好。
于书燕不以为意,“这也是他该得的礼待,他十年寒窗苦读,他用自己努力得到的,咱们无可厚非,再说我若是男儿身,我也会这样,咱们在庾县好好的就行了,不必理会秦家的事。”
石泉见于书燕面色平静,又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他也就安心了,看来燕子是真的放下了,那样更好吧,也免得受了委屈。
随后两人各自回房休息,于书燕却是半宿没有睡着,石泉提起秦楚,其实于书燕心情已经一点儿也不好了。
秦楚要另娶他人为妻,两人和离不过几个月,男子变心的确是很快的,这一世她不知道秦楚为何没有宠妾灭妻将那瑶仙儿娶进门,甚至她一路看来,秦楚似乎也没有打算要娶瑶仙儿的意思,可是她有些想不明白,秦楚不娶她,为何又似乎与瑶仙儿极尽亲近。
她两世没看明白秦楚,但她的感受不假,秦楚靠不住,他如此优秀,将来自是入了京城为官,必能得到不少贵女亲睐,娶妻纳妾都是小事,何况他以后还是丞相呢。
于书燕一夜没睡好,第二日起来有了黑眼圈,也没有什么精神,在园子里练功的时候,于书燕出了一身的汗,石泉发现她有些不对劲,怎么会如此没有精神的。
随后一家人吃了早饭,便往旺兴街去了。
胡家宴席还有些时日,于书燕也不着急,眼下她只想着怎么将生意做好,自风月馆一事后,旺兴待的刘家布庄关了门,原因是没人供货,这生意便做不下去了。
于书燕在铺里整理布料,正在计数,于家父母却是去对门石梅的铺里帮忙清理仓库去了,如今铺里头只有于书燕一人,这会儿有客人进来了,于书燕听到声音,便是朝回过身来,就看到一位锦衣男子走了进来。
还当真巧了,于书燕昨个儿在任府的时候见过这人,他当时还看了她一眼,不知这位是庾县哪位才子,以前与秦楚在一起的时候,她还能分得清,如今小半年不在庾县,又不与贵圈里的人走动,她自是认不出此人来,不过此人气质不凡,瞧着非富即贵。
于书燕向来有眼力见,于是上前招呼。
来人正是陶子宁,他神色飞扬,瞧着心情极好,他在中间的几前坐下,看到几上精致的点心,还有一只极为普通的花瓶里插着一支普通的野花之类的,不过胜在好看,而且还有花香味儿。
陶子宁闻着这花香味儿,心情更是好了,坐在那儿没动。
于书燕便拿出布版上前,叫对方先坐上一会儿,而后她便出了铺门,朝对面的石梅铺子里喊了一声,石泉正好在外头忙碌着,听到声音,立即进铺里头,便跟着于江全一同出来,两人就从对面铺里头进来了。
人家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她一个和离的妇人,那也是要避嫌的,她一戒妇人,不方便招呼男客,便由她父亲和石泉来招呼,于书燕却是转身朝对面的铺子里去了。
于江全和石泉一进来,原本还在等着陶子宁没有看到于氏进来,颇有些疑惑,在看到于江全这熟悉的面容时,陶子宁猜了出来,此人多半是于氏的父亲或者长辈亲戚,长得有些像。
石泉上前招呼,于江全便站柜台处了,陶子宁看到这个热情的小伙,瞧着是个爽快的人,他便试探的问了起来,石泉这人好说话,再说他们于家布庄怎么样,向街坊们随意打探也能知道,瞒是瞒不住的,也没必要瞒。
果然陶子宁猜的不错,这位是于氏父亲,于氏招呼他一坐下,便叫来父亲和兄弟过来帮忙,自己却是避开了,这明显的避嫌,此女虽说在外头抛头露面的做生意,却挺会做人的。
陶子宁指着布版上的几匹新布说道:“就这些吧,各款要五匹。”
他指了十款,各款五匹,一买就是五十匹,石泉吓了一跳,随后却是一喜,男子入铺里头要么不买,买起来果然比那些贵夫人好太多,不但不会挑三拣四,反而很是利落,石泉最是喜欢做这样的生意。


第546章 陶公子总来布庄
于江全也是高兴,这大清早的开铺门没有多久,就做了这么一大笔生意来,想来这一日的生意都不会太差。
于江全从货架上拿下五十匹布,石泉亲自为对方抱上马车,随后一路相送,于江全也跟着出来,陶子宁下意识的朝于江全笑了笑,一脸的温和,而后还朝于江全作揖,接着才上了马车。
人走了,于江全呆在原地,感叹道:“这位客人当真是客气,害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如此知礼节,下次若是再来,必给些优待。”
石泉也是这么认为的,这人也太有礼貌了,瞧着与秦楚一样,同是读书人,秦楚那坏蛋一脸的高冷,人家这位如沐春风,性子多好。
于书燕在石梅的铺里呆了半日才回来的,听到那位才子买下了五十匹布,她也很意外,于是问石泉,可是问到对方的住处,她倒是好奇对方是哪家的贵子,石泉当时太高兴,完全忘记问了。
于书燕也没有真要打探的意思,既然不知道也就算了。
而后隔几日,这位陶家公子都会来,不过却是带着几位才子一同前来的,有时候于书燕在石梅的铺子里,有时候于书燕在祥瑞客栈里清数,只有石泉会告诉她,那位公子来过几次了,有一次他好奇问过了,对方姓陶。
于书燕一听到姓陶,便知道他庾县来的京城贵子陶公子,难怪出手这么大方,一买便是五十匹布。
这一日,于书燕与汪良去巡视庾县各铺子,与粮食商户们。
而这日陶公子又来了于家布庄,他下了马车后,后头跟着两位才子,也是家中有钱的商户之子,跟在他身后看到于家布庄几个字,也就了然于心,平素他们也是听说过于家布庄的,着实是家中的女眷都喜欢来这儿买布料。
而且至于买布料,他们是不爱插手的,家里有女眷忙活就够了,这样直接去铺里头挑选,他们还是第一次,可是陶公子有雅意,他要来,他们便陪着来,顺手买几匹,回去讨妾室芳心不可少。
三人入得铺里来,陶子宁下意识的将铺里头看了一眼,没有看到伊人身影,颇有些失落,倒是个忙人,沉迷于生意。
三人在桌前坐下,又有布版送上,仍旧是那开朗的小伙子,陶子宁与石泉也熟络了。
但今个儿陶子宁不买布料,他实则是来偶遇那于氏的,最近也不知道怎么的,他觉得有些好玩,看到于氏,他会不由自主的想多看一眼,可是一个和离的妇人他是不会入眼的,许是觉得她有性子,很新鲜才会如此。
陶子宁在铺里头走了一圈,便看到柜台前展开的帐本,他随意一瞥,发现那帐本上记录的字迹竟是如此好看,字如其人,此女莫非读过不少书?一个商 户之女,居然还能读书?
陶子宁试探的问道:“这字迹倒是不错,可是出于石公子之手?”
石公子?石泉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摆手,“陶公子客气了,叫我石泉就成,不然跟着燕子一样叫我大石头也成。”
“她叫你大石头?”
有意思,他要不要也这么叫。
石泉发现自己口误,许是将陶公子当熟人了,于是点头,随后说道:“陶公子,这帐本我可不会做的,是于东家做的。”
他下意识的想说燕子做的,又觉得在外人面前这么喊也太随意,于是才改了口。
陶公子听到这话,心头微惊,看来没猜错,是她的一手好字,随后陶子宁与石泉聊着天,却是总能时不时的说到于东家身上,石泉这人没什么心机,又觉得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在外头一打探也能知道的事,他都是说。
他家燕子可勤快了,练功不曾落下,练字更是如此,每天床边都有书的,隔一段时间便要换一本接着看。
那陶子宁问是什么书,石泉半晌方说道:“大多是话本子,于东家爱看,庾县的女眷都爱看这样的书。”
果然这小地方的女眷爱好都不一样,在京城里的贵女,只喜欢诗词歌赋,没听说谁会看话本子。
陶子宁这一下得到不少于氏的消息,反而对她更加好奇了。
这边两位才子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