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家媳妇日常-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福娘先是一喜,然后,一惊。
她怀孕三个月了?
第210章
“太医; 你确定我是三个月的身孕?”福娘的脸色并不是太好; 她讲了她的担忧; 她说道:“在今日请太医来确诊前,我并没有任何的异样。你是太医院的老人,当知道,我这怀的是第五胎……”
听得福娘的话,太医斟酌了一下; 问道:“大皇子妃可是担忧您前面来了两回月事?怕对腹中的皇嗣有害?”
说这话时,太医的语气还是非常的斟酌着问道。
福娘点点头,回道:“便是如此。太医,可有碍难之处?”
福娘又不傻。按说; 她怀孕三个月,早就应该能查觉了。为何没查觉,还不因为前面她的月事是按时来了。
太医这时候又拱手一礼; 说道:“还请大皇子妃再让臣请一回脉。”
太医的神色慎重起来。
福娘自然是依了。
旁边的朱高熙,以及朱瞻元、朱瞻亨、朱瞻利、朱瞻贞父子五人听得福娘和太医的对话,也是面面相视。这脸上的神色; 同样是慎重起来。
朱高熙是担忧,妻子和腹中的胎儿。
这真是万一……
对于朱高熙而言,孩子舍了也便是舍了; 只要妻子平平安安的。毕竟; 朱高熙再是喜爱了孩子,其实,他和妻子福娘膝下已经有了四个孩子; 只要他和妻子身体健康着,将来总还会有孩子的。
只是,朱高熙当然不会讲出来他的心底话。
他就是坐那儿,仔细的盯着太医。等待着太医给了结论。
至于旁边的四位皇孙,朱瞻元也是听出来了一些问题。所以,他安静的坐着,与他爹一样的表情,都是仔细的盯着太医的神色,盯着太医的一举一动。
朱瞻亨是怕他大哥的,这会儿,他也是老实了下来。就学了大哥的模样坐着。
至于朱瞻利他是一直是安排的美少年,他就是安静的坐那儿。唯朱瞻贞小盆友是凑在三哥身旁坐着,一会儿,望了亲娘和太医,一会儿又望了亲爹和大哥。他的小脑袋啊,转来转去的,就没个安生的。
太医再度依了脉后。
这一回,神情是非常认真的。好半晌后,太医是拱手一礼,回道:“这一胎,大皇子妃可能需要好好的养着。当然,适当的活动,还是非常需要的。”
“臣给大皇子妃开了安胎的药方子,大皇子妃先喝上三天。三天后,臣再给大皇子妃请平安脉,再时候,再换了药方子。”
太医吩咐了同来的药童,然后,提笔写了药方子。
药方子也是些温和的滋补之物。
瞧得出来,福娘的这一胎是需要补一补的。
“太医,我娘这一胎需要服用安胎药的原由,太医可清楚?”朱瞻元在太医写了药方子之后,问了这么一话道。
太医回道:“回大皇孙殿下的话,大皇子妃腹中的皇嗣是娘胎里有些胎弱的毛病。只是小症,好好养着,孕期不多思多想,心态保持平和就是无碍。”
太医这般讲了。
朱瞻元听后,就是点了点头。
福娘听了太医的话,却是脸红了。
她万万想不到,太医居然让她保持平和的心态。话说,她有偏激吗?
不管了,既然太医这般讲,福娘也就是应承了。只是,在太医离开前,福娘还是请太医在元晸殿,她和夫君住的屋中是仔细的查看了一回。
确定没什么问题了。
真是她自个儿引起的胎弱之症,福娘才算是给了太医的赏赐,让宫人送了太医离开。
太医走了。
元熙殿内,却是欢声笑语。
朱高熙这时候也高兴了起来。毕竟,太医也是讲了,妻子和胎儿都是无碍。只要妻子多静静修养着,今个儿的下半年十月或是冬月时,他就又要添了一个孩子。
又要当爹的朱高熙自然是高兴的。
朱瞻元领着三个弟弟,就是给爹娘道了喜。
朱高熙高兴着,给四个儿子一个赏了一个大红包。当然,元熙殿内的所有宫人们,一起是得了朱高熙的赏赐。同时,朱高熙还表示,待大皇子妃平安誔下皇嗣后,人人还有赏赐。
一时间,元熙殿内侍候的宫人们,也是着实的跟着高兴一回。
“这喜讯还得差人去给父皇、母后禀报了消息。”
福娘对夫君朱高熙提醒了话道。
“这是应当的。这是应当的。”
朱高熙是唤了他的贴身太监曹勤,让其安排了小内侍,去了坤宁宫报喜。
不肖多时。
坤宁宫,本是用了晚膳,帝后二人正谈话时。
元熙殿的小内侍就来求见,并说明了大皇子妃怀孕的喜讯。帝后非常高兴,徐皇后当场就让徐嬷嬷先到元熙殿送了赏赐。
“老大媳妇是个好的,这嫁进皇家这些年来,给高熙就添了四个儿子,给咱们添了四个嫡出的皇孙。瞧瞧,今年又要添一个孩子了。”
徐皇后是笑得开心。
永和帝心情也不错。
对于帝王而言,他当然是盼着他的子嗣越来越多,这儿孙越多,说明了枝繁叶茂嘛。皇家不缺养了皇嗣的那点子禄米,肯定是盼着后代开枝散叶,承继香火的。
“依着梓橦你的意思,就加赏了高熙媳妇。”
永和帝也是表了态度,于是,徐皇后给到了元熙殿的赏赐,那是特别的加厚了三成。
这等消息,在宫里可是瞒不了人的。
哪怕是夕食后呢。
这元晸殿、元孜殿,还有后宫里的嫔妃们,全是得知了这个消息。
东六宫。
景仁宫。德妃李顺姬的寝宫。
德妃出身大周朝东面的藩国高丽,她是高丽的宗女出身。可以说,她就是高丽献给永和帝的和好像征。
当然,高丽一个小国,自然是侍大国为重中之重。
德妃虽然有心理准备,她被大国皇帝纳为了后妃,肯定是要防上了一防。可这实际的情况,还是让德妃心头一凉。
德妃李顺姬在大周朝的后宫中,地位不算低。毕竟,她头上就一位国母徐皇后管着。其它的后妃,至多与她平级,又或者比她的份位还低。
真正让德妃心凉,且是想拉拢了大皇子妃张氏的原由。其实,不止一个原因。而是两个原因。其一,就是德妃让永和帝给赐下了避子汤。一个后妃,没有子嗣,再是有了妃位的品级,又是如何呢?
下半辈子凄凉啊。更何况,德妃李顺姬的宠爱并不太多。她能不多思退路了,才是怪事儿。
其二,就是德妃知道的,大周朝的宏武帝、还有没被永和帝承认的宣惠帝,这两位帝王的后妃,全是生殉了的。
特别是宏武帝当年的遗诏中,明确的宣了圣喻,非有子嗣的后妃,全部为驾崩的帝王殉葬。德妃李顺姬自然不想落得那等下场,光想想,就不寒而立。
“大皇子妃真是好福气。”
德妃李顺姬对着陪嫁的嬷嬷,说了一句感怀。
“殿下,您可还要拉拢了那位皇子妃吗?”嬷嬷回了话。当然,这时候,这位陪嫁嬷嬷和德妃谈话时,说得是高丽语。
“自然要的。”
德妃李顺姬肯定了她一直以来的策略。
“嬷嬷,你知晓的,王兄眼中,我算得什么?我不过是王兄奉给大国皇帝的一份礼物。”李顺姬更清楚的是她虽然叫高丽王一句王兄。其实,他们只是族兄妹。
她的父亲,只是王族的旁支。
高丽王哪舍得了,把真正的王室女送来和亲,还是送给上国皇帝当小妾啊?
“我总要为后半辈子考虑的。”德妃李顺姬对陪嫁嬷嬷继续说道:“咱们既然来到了大国皇帝的后宫,就要投靠了一方势力的。我瞧了许久,大皇子妃是最合适的人选。”
“为何不是皇后娘娘?殿下,大皇子妃一直拒绝您的善意。”
陪嫁嬷嬷自然是心疼了,她的殿下。
德妃李顺姬送来和亲前,她被当今的高丽王收为了义妹,册封为了郡主。虽然,实际上她就是一名高丽王室的宗女。
可在名义上,她是高丽王室的一名王姬,一名有正式册封的郡主殿下。
“因为大皇子妃的位置是大国皇帝驾崩后,最稳固的女人。至于皇后娘娘?皇后娘娘不会瞧上我投靠过去后的这一点回报。”
德妃李顺姬解释了,她为何被大皇子妃一次次拒绝了,还是巴巴的又递上了善意的原由。她继续说道:“大皇子是大国皇帝和皇后娘娘的嫡长子,大皇子妃膝下有四位最年长的皇孙殿下在。所以,哪怕是看在了已经杰出的四位皇孙殿下的颜面上,大皇子被立为上国储君,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既然要投靠,咱们投靠了未来的太子妃,未来的皇后,自然更合适。”
德妃李顺姬对陪嫁嬷嬷说了她的打算。她需要了,这一位的真心相助。
“殿下英明。”
陪嫁嬷嬷真诚的拜服在地上。
德妃李顺姬笑着搀扶起了陪嫁嬷嬷。
当晚,陪嫁嬷嬷写了一封高丽语的书信。在半月后,这一封信从皇宫中送出,被转送给了燕京城内,一家高丽商馆中的一个高丽伙计。
当然,这封信在送走前。已经被拱卫司的暗探是检查过了。
第211章
永和二年。
四月。
晚。
大皇子妃有孕的消息; 到了元晸殿时。朱高晸非常的不高兴的。对于大哥; 他是羡慕嫉妒恨。明明大哥就比他早出生五年; 就是早出生的原由,大哥生下来就是燕王府的世子,就由大侄儿朱瞻元也因为是皇长孙的原由,生下来就是世孙。
朱高晸能甘心吗?
朱高晸不甘心。
他觉得,他并不比他大哥差哪儿。他们都是嫡出的; 他大哥除了比他早出生外,没什么别的优势。
所以不甘心的朱高晸就是卯足了劲头的跟他大哥较量,一心一意的争了储君的位置。
当然,朱高晸这般卖命的原由。
也是朱高晸瞧出来了; 他父皇对大哥还是有不满意的地方。这不,这才是朱高晸努力努力,再努力的学习了父皇; 他要做一个肖像父皇的儿子。
事实证明,他的努力还是卓有成效的。
至少,他父皇在立太子这事情上犹豫了。这也是幕僚给他找出来了; 他还有一争之力的根基所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 莫非王臣。
只要他父皇一日没立了太子; 那么,他就还有机会的。因为,他父皇没立了太子; 他和三弟朱高孜就不会被册封为了藩王。
没册封成为了藩王,那么,朱高晸就能够耐了皇宫里,不用京藩。可以留在了燕京城,这个皇权的中心。
这朝廷中枢之所在,就是机会,无限的机会。
若说当年,像他父皇那般的就藩王,还能兵权、政治一把抓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这几年,他父皇对勋贵的动手,还有对藩王的暗中削夺。朱高晸也是在朝堂办差的皇子,他看得明白。当然,幕僚们也提醒的明白。
如今的藩王,就留了守卫王府的亲卫队。
亲军已经被永和帝给削掉了。
至于藩地的治理,更是被地方上的长官一手拿捏了。藩王,除了留在册藩的县城之内,没圣旨,哪而都不能去。
一旦无诏离开了就藩的城池,就是谋逆。
没亲军,没兵权,没政治在手,不能抓了地方治理。藩王还剩下什么?
藩王还剩下来的,就是当了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当然,在地方上作威作福还是可以的。可那又如何呢?
那注定了,与至尊至贵的皇权天子,没半分的干系了。
朱高晸的人生理想,人生志向,可不是下半辈子就在藩镇上当个混吃混喝的藩王啊。
“大哥好福气,大嫂居然又有喜了。”
元晸殿的正屋内,朱高晸说了这么一句话。
当时,正屋内的女眷,除了皇子妃解氏外,还有张侧妃、常侧妃,以及白庶妃、柳庶妃、月庶妃、莲姨娘几人在。
当然,小孩儿嘛,皇孙就有朱瞻仁、朱瞻义,还有皇孙女朱贵娘。
“是啊,大嫂有喜了,明个儿,咱们还得送去贺礼,为大哥大嫂贺喜才是。”二皇子妃解氏心头一跳,忙是陪笑着说了这么一话。
这时候,二皇子朱高晸的目光是扫过了他的三个孩子。
两个儿子,一嫡一庶。以及一个庶女。
再然后,二皇子朱高晸的目光,又是扫向了将要到产期的莲姨娘。二皇子朱高晸说道:“我记得,莲姨娘是不是要生了?”
这夕食后,元晸殿人会来得这般齐,完全是因为朱高晸最近心情不错。
至少,他渡过了去年的那场子危机后,今年开春了,永和帝又给嫡次子安排了差事。这得了差事,在朝堂露脸儿了,二皇子朱高晸心情好。
这不,就是让妻妾一堂,在他下差后,想瞧一瞧妻贤妾的一堂和气。
事实上,朱高晸乐意这般了,元晸殿的女人们,自然是绝对配合的。
奈何今个儿不巧着,朱高晸就听到了大哥又要当爹的消息。朱高晸想到了他大哥就一个嫂子呢,如今就有了四个嫡子。
他呢?
他一屋子的女人,就得了两儿一女。
比起子嗣方面来,朱高晸又输了。
低大哥一头,朱高晸心头不舒坦了。
“回殿下的话,太医署算的产期,就在下个月。”莲姨娘坐在小绣墩上呢,这会儿,忙是起身,回了朱高晸的问话。
瞧着莲姨娘吃力的样子。
朱高晸怒目扫向了旁边的宫人,他道:“你怎么侍候主子的?没看见你家主子不方便起身吗?这等懒散的宫人,留着何用?”
朱高晸的怒火,扫向了那侍候莲姨娘的宫人。
那宫人哪敢惹了二皇子,一下子就跪在了地上,求了饶。
一个小宫女,这般又求话,又磕头的。倒也是可怜的。可在场的女人,就没一个傻的。人人都瞧出来了,这个小宫女就是让二皇子朱高晸当了心情不好时的出气桶。
人人不敢求话。
于是,二皇子一挥手,让外面的贴身太监进来,吩咐道:“你吩咐下去,这个小宫女不得用,给莲姨娘换个稳重的到身边去。”
“至于这个嘛,送出元晸殿。”
朱高晸的说话。自然很快得到了处理。
至于那个小宫妇的下场,在场的人,人人都明白着。肯定不好的。毕竟,二皇子发话了,这退回了的奴婢,唉,不提也罢。
“算了,散了吧。”
朱高晸看着屋内,一屋子的妻妾俱是老实的坐着,人人都是装了鹌鹑样。他也是气乐了。再是一瞧两儿一女。
他的嫡长子朱瞻仁的小目光,一直盯着嫡母解氏瞧。
庶子朱瞻义许是太年幼了,还是窝在了奶嬷嬷的怀里,就跟躲猫猫似的。至于庶女朱贵娘,因为当年梅姨娘、月姨娘的事情,已经被吓坏了胆子。如今更是老实巴交的。
“妾身告退。”
“儿子(女儿)告退。”
除了嫡妻解氏外,其它的妾室、儿女们,一一行礼后,是哗啦啦的全走掉了。
二皇子妃解氏没离开的原由,因为这会儿,这正屋的这一进院子,就是她歇息的地方。她自然还得留下来了,问一问二皇子朱高晸今个儿晚,准备歇哪儿?
“夫君,可是歇在我这儿?”
二皇子妃解氏静静的坐那儿,良久不见着二皇子朱高晸开口,也没见着他有什么旁的动作,就是坐那儿,于是,解氏问了话。
“今晚歇你这儿。”
二皇子朱高晸最终给了答案。
二皇子妃解氏是高兴了。
当晚,夫妻二人自然不可能是纯纯盖了绵被睡觉的。而是努力的造了小人儿。
二皇子妃解氏甚至于在沉睡前,还听到了二皇子朱高晸在她的耳边讲了话。
“蕴娘,给我生个嫡子。”
“大哥有四个嫡子,我也得努力生了嫡子。”
“……”
次日。
二皇子妃解氏醒来时,二皇子朱高晸已经去衙门办差了。
解氏的陪嫁嬷嬷非常高兴。
“皇子妃,殿下离开时,还是专门吩咐了,莫让奴婢们打扰了您的歇息。”陪嫁嬷嬷喜气洋洋的。那精气神儿瞧着,都是完全的不同了。
看得出来,对于二皇子妃解氏得宠的事儿,陪嫁嬷嬷还是非常开心。
“夫君,夫君他是盼着我能生下了嫡子来。”
说了这话时,解氏还是抚上了小腹。其实,她也是盼着生下嫡子的。若是有了嫡子,她的地位自然是更加的稳固。
只是,嫁进来这些年了,一直没开怀过。
解氏还是担忧过的。
奈何太医也给诊了脉,她身体健康着。可就是一直怀不上,这真真让人着恼了。
“二皇子走时,专门吩咐着开了库房,给您送来了一尊的送子娘娘。”陪嫁嬷嬷吩咐了话,有小宫女捧了那玉观音进来。
瞧着,还真是一尊玉雕的送子娘娘。当真是让二皇子妃解氏瞧了,心花怒放着。
“嬷嬷,搁我寝屋中。”
解氏高兴的吩咐了话道。
陪嫁嬷嬷自然是应承了。
然后……
二皇子妃解氏要了热水,沐浴了一回。再是梳妆好后,才是用了迟到的朝食。
朝食后,二皇子妃解氏去了大嫂那儿,还给送了贺礼。
“二弟妹客气了。”
“瞧瞧,三弟妹刚刚来送了贺礼,你就是来了。也不凑巧着,若是你早来了半刻钟,咱们三妯娌又能凑一块儿,再是多聊聊天。”
福娘一边请二弟妹解氏落座,一边笑说了打趣儿的话。
“不过,二弟妹迟来有迟来的好。晚些儿,二弟妹也是能安睡会儿。”
“想是昨个晚,二弟妹累得慌吧?”福娘说了这话后,捂嘴就笑了。然后,还是指了指二弟妹解氏的耳根子后面。
二皇子妃解氏莫名的一慌。
然后,借着福娘吩咐人递上的玻璃镜子。
这一瞧,二皇子妃解氏就是脸红扑扑的。那耳根子后面,可不是有着痕迹嘛。
那是昨个晚,二皇子妃与二皇子夫妻亲热后,留下来的痕迹呢。
这等闺房乐事,让旁人瞧了,在这个时代里。还真是羞人的事情。特别是二皇子妃解氏没生育过,还是脸皮薄着呢。
“大嫂。”
干巴巴唤了一声。二皇子妃就是拢了拢袖领,挺是害羞了一回。
“怕什么?”福娘笑道:“这说明了,二弟妹夫妻恩恩爱爱、蜜里调油似的。”
第212章
“大嫂。”二皇子妃解氏心里其实听得大嫂的夸赞是美滋滋的。可她一个小媳妇儿; 还是要了脸皮的。所以; 忙是说道:“真是说起恩恩爱爱; 您可不知道,多少的女子得羡慕了你呢。”
这话二皇子妃解氏讲的实在。
就是多少次午夜梦回时。她也是羡慕了大嫂张氏的。
在解氏的眼中,她的大嫂张氏就是她羡慕了一辈子,盼得的美好姻缘,盼得的一辈子幸福模样了。
“二弟妹; 你这话说的,让我听得心里甜丝丝的。”
福娘笑着回了这一话。
妯娌二人又是聊了片刻,聊了些女人之间的话题。
尔后,二皇子妃解氏就是告辞了。
永和二年。
四月末。
一场午后的小憩醒来。
福娘用了酸梅汤; 那酸酸甜甜的味儿,她喝了,开胃。
“嬷嬷; 今个儿宫里可有什么热闹的事情吗?”福娘住在宫里,自然也得知道了宫中的一切大小事情。当然,宫外的消息; 福娘也是乐得从夫君朱高熙那儿听一听的。
哪怕是女眷呢。
对于这个世道的事情,甭管大小,只要与她有点干系的。这是知道了; 心头有底子。
“有一桩事儿; 皇子妃你之前睡下了。奴婢刚知晓的。”嬷嬷凑近了福娘的近前,是带着些笑意的说道。
当然,那笑意嘛; 只是眼神中含了冷眼旁边的冷笑之意。至于面上,还是非常平静的。福娘能瞧出来,那是因为白嬷嬷在福娘身边日子久了,这都是熟悉的人了。
一举一动里,还是蛮有默契的。
“说说。”
福娘喝了小碗儿的酸梅汤,也是舒坦了。她准备听一听八卦。
“三皇子得了圣上的差事,在外面一直推广了那神物蕃薯。这可是一桩子积赞功德的大美差。当初,三皇子妃不是也在宫中为三皇子得意了一场吗?”
白嬷嬷的声音里,说得是起起伏伏着。
这话头讲了,接着就是重点了。白嬷嬷说道:“今个儿午时,三皇子回了元孜殿,归来时,还带回了两名女子。”
“奴婢已经打听过了,那两名女子都是侍候过三皇子的。而且,都有喜了。”
白嬷嬷这话一讲完,福娘惊讶了。
福娘愣了好一下神后,她才说道:“两个都怀孕了?”
“已经有太医确诊过了,都怀孕了。”白嬷嬷的语气非常的肯定。
“那三皇子妃呢?三皇子妃是一个什么态度?”福娘都觉得三弟妹齐氏这会儿的心头,铁定有一种毙了狗的感觉吧?
想一想,平日里。
三皇子朱高孜可是深深款款,跟他大哥朱高熙一样的模范好男人啊。
这转眼间,就给三弟妹送回来两个怀孕的小妾?
真真堵心眼的事情。
福娘抚了抚胸口,她平复了情绪。嗯,那是元孜殿的事情,跟她无关。她还是不用多管了,当个旁观者,看一看戏就好。
毕竟,那是别人夫妻间的事情。她一个外人,还是别多话,讨人嫌弃了。
“三皇子妃在给三皇子殿下的两名妾,请了太医确诊是有喜后,差了宫人去坤宁宫给皇后娘娘禀明了喜讯。”
白嬷嬷回了这话时,还是有点小冷静的说道:“三皇子妃的表现,可真是贤惠的。”
福娘想,她要是三弟妹,肯定是气乐了。
当然,福娘也听出来了,白嬷嬷还是赞同了三弟妹的做法。
福娘思量了一下,她理了理思绪后,发现三弟妹的做法还真是这个时代里,女人们,嗯,特别是嫡妻的贤惠做法。
特么,福娘想想,还是堵心啊。
“嬷嬷,那咱们的态度呢?”
良久后,福娘深呼吸了一下,对白嬷嬷笑问了一句话道。
“回皇子妃的话,咱们元熙殿还是当随了大流。按着惯例,这应该给了贺礼,还是要送到了元孜殿去的。”
白嬷嬷对福娘说了够符合了礼仪的话。
福娘点点头,道:“既然如此,这事情就由嬷嬷去办吧。我就不去元孜殿了,免得三弟妹更堵心。”
白嬷嬷得了福娘的话,自然是应诺了。
等待白嬷嬷去了元孜殿一趟回来了,对福娘回禀了话儿。
“奴婢归来时,正巧遇上了二皇子妃差人也去了元孜殿贺喜。”白嬷嬷这话一讲,福娘就是笑了,福娘说道:“看来,二弟妹就是等着我的态度啊。”
“到底二弟妹是一个守礼的人。凡事儿,还是给我这个大嫂留了颜面。”
福娘看的明白了。
怕是元晸殿的二弟妹解氏就是等待着她给三弟妹那儿一送礼,这边紧跟着就送去了。
说不一定元晸殿的礼,在她睡午觉时,就已经备好。只是瞧着元熙殿没动静,福娘又是长嫂,这才是一直等待了元熙殿这边的情况呢。
当然,这个等待的时间,肯定不会太久。
若是今个儿夕食前,福娘的礼还没送去了元孜殿,怕是二弟妹解氏那等守礼的人,就会再等待了时间吧?
那时候,福娘真是要落面子了。
说起来,也是妯娌间,颜面什么的,也是相互谦让着给的。
当晚。
这事情福娘自然是与夫君朱高熙讲了。
讲着讲着,福娘还是一时情动,就是抹了眼泪来。
“唉呀,你哭什么?”
朱高熙忙是递了手帕子,还是担忧的问道:“可是哪儿不舒服了?我让人唤太医来。”
“别。”
福娘赶紧止住了夫君要请太医的举动。
“我没事儿。我就是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眼泪就自己流出来了。”福娘这时候,也是擦了脸上的泪。
一边擦了泪,福娘一边讲了话,她说道:“不知道为什么,怀了这一胎后,我这性子就是特容易的激动起来。”
“说实在的,我本性不爱了伤春悲月的。也不晓得为何?”
“如今倒是听了元孜殿在三弟和三弟妹的事情,这想着想着,担忧哪一日你出去办差时,也是给我弄了两怀孕的小妾回来。我一想,心头就特委屈,然后,就眼泪止不住就哗啦啦的流下来了。”
福娘一通话说下来。
朱高熙听明白了。
正因为听明白了。朱高熙有些哭笑不得。
“这没个影儿的事情,也值当你哭一场吗?”朱高熙真是说不上什么滋味。笑吧,也不是。哭吧,更不可能。
“咱们夫妻感情好着,我自然不会寻了其它女人回来,惹你伤心生气的。”
朱高熙干脆坐到了福娘身边,他就是搂了福娘到怀中,安慰了话,道:“这些年了,你还不清楚吗?我待你如何?”
老夫老妻的,自然是相互了解的。
特别是朱高熙的这一个温柔的怀抱。
话说,这是当娘福娘跟夫君讲过的话吧?女人哭了时,一个拥抱有时候比辩解更有效果。因为,女子更多的时候,非常的感性。
她们也许需要的,就是一个拥抱,一份真心。
这时候,福娘就是体会到了,夫君记下了,她曾经说过的话。
“我心悦你,我就喜欢你给我生的孩子。”
“将来百年之后,咱们也会在一起的。三生石上,奈何桥边,我们总归会一起的。这一世如此,下一世还是如此。”
情话什么的。朱高熙真讲起来,福娘听得甜蜜蜜。
“好了,好了,你这般讲,我自然是信了。”福娘也是拥抱了一下夫君朱高熙,她说了这般的心头话。
夫妻二人甜甜的讲了一翻情话后。
气氛这时候是特别的好。
永和三年。
五月初五日。
一个艳阳天。
清晨,福娘领着一串的宫人,那是去了御花园闲逛。
会如此,也是因为福娘怀孕了,需要适当的运动。当然,这逛了园子,也是趁着清晨的时间。毕竟,五月了,到了太阳烈时,再逛园子就容易热着了她这个孕妇。
清晨的晨风,非常的舒坦。
福娘在御花园里,遇上了三弟妹齐氏,还有跟在了三弟妹身边的一双儿女。
至于那两个传说中,进了元孜殿的妾,福娘是没碰上了一次面儿。至于去元孜殿瞧一瞧?福娘更没那等好奇心。
“大嫂。”
“给大伯母请安。”在三弟妹齐氏唤了话后,同行的朱瞻礼、朱凤娘是给福娘行了一礼。
“瞻礼、凤娘,你们兄妹不用多礼了。快,让大伯母瞧一瞧,瞻礼、凤娘,都是越来越讨人喜爱的好孩子。”
福娘对着朱瞻礼、朱凤娘兄弟是招了招手。
朱瞻礼还是爱黏糊了亲娘齐氏,倒是朱凤娘大方的走到了福娘的跟前,甜甜的又喊了人。
福娘顺手就是拿了两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