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家媳妇日常-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区。
甜水巷口,张家。
这一天,张家非常的热闹。因为; 张家的长孙张嘉善满周岁。
张家的亲朋好友; 自然都是来参加了这一回的贺喜之礼。就是凤凰村那边的张家亲戚,也是派了张太平村长这么一个代表来。
更不肖说,还有张启父子三人的同僚旧故。
加之; 福娘和朱高熙这个女儿女婿的归来,让张家来往的客人,那是宾朋满院。
福娘和朱高熙到了张家后,先去给长辈拜了礼。然后,朱高熙自然去了男客所在的前院堂屋。至于福娘,就是去了张家后院接待女客的堂屋中。
祖母张李氏是拉着福娘说了小会儿话。
尔后,就是让福娘去陪了她娘柳秀秀说说小话儿。
这时间不算长,柳秀秀是张家今日的女主人,自然是忙碌的。所以,最终又把女儿推给了婆母张李氏。
福娘也想与祖母多讲一讲话。
出嫁这些年了,福娘跟祖母是聚少离多。
在祖母的寝屋内,祖孙二人是落了一堆儿,谈了近日的近况。
“祖母,二哥的婚事,可是有着落了?”
福娘关心了她一胞同生的二哥张春福。
“那孩子还是没个成亲的念头。你娘唠叨了好些回,春福是回回都阻了你娘给他说亲的心思。”张李氏笑呵呵的说道。
“那祖母就不催一催二哥?”福娘蛮好奇的,她祖母怎么这么开明?
“随缘份,春福这孩子是个心大的。他若不挑个合心意的,将来难不成还看着小夫妻俩闹矛盾吗?”张李氏会如此开明,那是因为她的长孙已经给他添了嫡长曾孙。
四世同堂,张李氏非常满意。
至于二儿孙张春福想晚些成亲,张李氏这等年岁的老人眼中,还是看得开了。
张李氏觉得,她这一辈子能有如今的幸运,已经足矣。到底是儿孙自有儿孙福,她一个老婆子,就不去讨了儿孙们的厌烦啊。
“祖母真开明。”听得祖母的话,福娘不得不夸赞了一句真心话。
“对了,怎么没见到了瞻元?”张李氏这时候,是反映了过来。一直没见到了她的曾外孙朱瞻元。
对于朱瞻元,说起来,张李氏是一回也没有碰过面。
逢年过节的,都是福娘回了娘家。
而朱瞻元的洗三、满月、周岁,这等大日子,那都是推辞了,完全没有操办的意思。所以,没见到一回曾外孙儿。
老人家嘛,是想念了晚辈们的。
特别还是嫡亲的血脉晚辈。
“母妃有交待,瞻元没满三岁前,不许出了王府。”福娘不隐瞒了,倒底是嫡亲的祖母,福娘说了实在话。
“也是因为母妃的话,瞻元的洗三、满月、周岁,这等大日子,才会全部取消了。”福娘没推辞什么,就是说了实在的话。
“是吗?”张李氏听了孙女福娘的话,是皱了眉头。
“福娘,把瞻元的八字与我听听。”张李氏说了一话道。
福娘听祖母这么一说后,就是小声念了儿子的八字。
张李氏一听后,就是在心里念了两回。然后,她是起身,去屋角的家坛庙前,上了三柱清香,然后,跪下在了山神白神娘娘神位前,那是默默的祈祷。
待祈祷结束后,张李氏是拿出了六枚铜钱,然后,卜了一卦。
待卦象一出来,张李氏就是脸色一变。然后,她默默的收回了六枚铜钱。
“祖母,如何?”
福娘在旁边是静静的瞧了一切,这时候,只是静立在祖母身后,小声寻问了话道。
“福娘,依你婆母的意思。瞻元那孩子……”说到这儿时,张李氏停了一下话语,才说道:“瞻元未满三岁,莫让他出王府。”
其实,卦象上面,也是挺模糊的。但是,张李氏还是看出来了一些东西。
那就是紫薇星辰亮,贵子有劫数。
是自家的晚辈,既然王府里有些准备,张李氏觉得,能避开的劫数,那么避一避何妨。
“祖母放心,我都放心上,绝对不让瞻元在三岁前,离开了王府半步。”福娘对自己的儿子,那是满满母爱。
对于祖母的本事,福娘是心知肚明的。既然祖母都叮嘱了,又有燕王妃这位婆母的话,福娘觉得,她在儿子三岁前,一定得让瞻元明白了,家里随他撒欢,就是不许出府。
申时初。
张家的热闹消减两分。
福娘和夫君朱高熙也是参加完了娘家侄儿张嘉善的周岁生辰宴后,要回王府了。
这一年,宏武十九年,春天过去了。
夏六月十六日。
朱瞻元满两周岁生辰。
午时。
朱瞻元在花园里玩耍。
突然,他似乎有感应一般,朝着一个方向望了一眼。
那一眼,让朱瞻元总有一些若有若无的感应。
京城。
城西。
一处院落里。
这是平民区的一个小小四合院。
在四合院的堂屋里,有一处地窖。
地窖之中,正燃着灯火。而在地窖之内,明显有着人为的施法祭台。
“教主大人。”
“吉时到了。”
这位施法之人,是白莲教的一位太上长老。至于在旁边辅佐的四人,则是白莲教的教主心腹。
白莲教,这个死得恢恢然的教派,那自然还是有点根基的。
“开始。”
教主是挥挥手,让其开始。
京城。
东宫。
胡雅莲在午饭后,就一直心神不宁。
只是,她不知道,她的不安来自于何处?
“承徽,安胎药来了。”
宫女奉了药汤,递到了胡雅莲的手上。
胡雅莲接过后,搁了桌上,说道:“退下吧,我且凉一凉再喝。”
宫女听话后,回了一声“诺”。尔后,退出了屋内。
药汤,胡雅莲没有喝。她在思考了一些东西。
入夏后,胡雅莲的肚子就是舒服。太医来诊后,给开了安胎的方子。当然,这等太医,胡雅莲自然是查了底细的。也是在皇太孙的耳边,吹了一些枕头风。
所以,对于太医的药方子,胡雅莲清楚着没问题。
至于煎药的宫女,也是胡雅莲的心腹。
一直喝了太医的药方了,这月余里,腹中的胎儿是安稳了下来。
只是,胡雅莲心中的疑惑,还是依然有的。因为,她好好的养胎,为何会动了胎气?她没有忘记了,太医诊脉后的结论。
就在胡雅莲想着一些东西时……
她突然感觉到了腹痛。
“来人……”
胡雅莲唤了话。
宫女进了屋内。
胡雅莲强忍了痛楚。她抓紧了心腹宫女的手,小声说道:“不要声张,按之前的安排,准备了热水,把生产的器物拿出来……”
“我要生了皇曾孙……”
胡雅莲没想过通传了消息,也没想过用了东宫的产婆。
因为,胡雅莲不相信,有人不动心她将会生下来的孩儿。
去母留子,在宫里是寻常事。
胡雅莲不得不防些什么?
那么,把生产的消息,压后了时辰。待她生下了孩子后,再去向太孙妃马氏报了消息,就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样的话,胡雅莲有把握,她和孩子都能平平安安的。
“承徽,您放心。”
胡雅莲的心腹宫女应了话。
午时末。
东宫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
待太孙妃马氏得到了胡雅莲那边的宫人来禀话时,皇太孙朱高锦的头一个孩子,一个八个月早产的皇曾孙已经降生了。
“可恶。”
太孙妃马氏是骂了一句。
“太孙妃,您得去瞧瞧。”马嬷嬷劝了话,道:“这时候,消息指不定都快要传到了皇太孙殿下那边。”
太孙妃马氏是怒极了。
“嬷嬷,孩子都生下来了,才通传到我这里。呵呵,那胡氏防谁呢?”太孙妃马氏在冷笑。
马嬷嬷叹一口气,继续劝道:“太孙妃,眼下最主要的事情,是不要让皇太孙殿下以为您心胸狭窄了。去看望一下,赏赐些东西给胡承徽便是。”
“太孙妃您想想,您是讨厌了胡氏生下皇太孙的头一个庶长子?常昭训那边呢?”马嬷嬷在提起了常氏一族的看法。
得了马嬷嬷这话,太孙妃马氏是有些醒悟了。
“嬷嬷,你说的对。我是得去瞧瞧。”
“常氏一族,不管是太子妃,还是常昭训,呵呵,都未必乐意见到了殿下的庶长子。”太孙妃马氏表示,常氏一族在皇太孙的身上投资那么多?
岂会乐意为别人做嫁衣裳?
第75章
彼时。
太孙妃马氏到了胡雅莲住的小院时; 太子妃常氏带着常昭训也是到了。
这时候; 太子妃自然是关心了两句; 还是看了一回胡雅莲生下来的皇太孙庶长子。当然,少不得一些赏赐,尔后,太子妃常氏就是领着常昭训离开了。
唯,太孙妃马氏是留了下来; 当然,面子上太孙妃马氏是赏赐了胡雅莲母子。
只不过,胡雅莲从太孙妃马氏的眼神里,还是看出了嫉妒与愤恨。
呵呵。
胡雅莲面上是一派柔弱。在心底; 胡雅莲很清楚的,在生下了皇太孙殿下的庶长子后,她与太孙妃马氏之间的关系; 会降到冰点的。
这无关其它,只是因为利益尔。
嫡庶之间,本来就是如此。
特别是胡雅莲很清楚的; 太孙妃马氏是真的爱上的皇太孙,那等吃醋的味儿,简直是让她忍得没了退路。
既然无法忍; 胡雅莲自然就是投靠了常昭训; 以及常昭训背后的太子妃常氏。
但是,胡雅莲更清楚,在常昭训一旦怀上了孩子后。她和她生下来的殿下庶长子; 都会相当的尴尬了。
家世、背景,这是胡雅莲的硬伤。
晚间。
胡雅莲在生产后,是睡了一觉。待她醒来时,皇太孙朱高锦搁下了他正在看的书籍。
“你醒了。”
朱高锦平淡的一句话。却是让胡雅莲感觉到了一种开心的情绪。因为,她瞧得出来,皇太孙应该在屋中,等候了些时间。
“殿下,您来了,怎么不让人唤醒妾。”胡雅莲在皇太孙的跟前,从来是温柔小意的。
“无妨。”
朱高锦不在意。
“辛苦你了。”朱高锦望了一瞧他的庶长子,对胡雅莲如此说道。
“能为殿下生儿育女,是妾的荣幸。一点也不辛苦。”胡雅莲脸带笑容,回话时,更是一脸的羞涩。
“孤来,是想告诉你。你的姐夫纪德已经升为正六品的拱卫司百户官。”
皇太孙朱高锦这话一出口,惊了胡雅莲一回。
在心中,胡雅莲是真高兴的。毕竟,她娘家单薄,这唯一得用的,还真是只有姐夫纪德。如今,姐夫升官,哪怕是皇太孙看在了庶长子的面子上。那对于胡雅莲母子而言,也是天大的好事。
心头如此想,面上却不能这般讲。
胡雅莲说道:“殿下,这会不会升官升得太快了?”
“妾的意思是,提拔了妾的姐夫,会不会影响了殿下的清誉?”胡雅莲还是善解人意的说道:“妾不在意了姐夫的官位,妾在意了,娘家是不是给殿下添了麻烦……”
“若如此,妾就是万死也难报殿下的厚恩……”
胡雅莲的温柔,胡雅莲扮演了一朵解语花。
当然,这让皇太孙朱高锦非常受用。
“无妨。”
朱高锦表示,他一个皇太孙,提拔一个正六品的小官,真不是事儿。
到底胡雅莲敢是侍候了他好些年的老人,是他得用的。特别是这个女子又为他添了庶长子。朱高锦总不会希望庶长子的母族太难堪的。
次日。
太子妃常氏唤了常昭训到跟前。
这一对姑侄,自然是关系蛮远的。所以,要说多亲近,也是谈不上。当然,在常昭训的一直奉承下,太子妃常氏对常昭训的关爱还是有些的。
到底,常昭训是太子妃的娘家人。
“你这肚子,也得争气些。”
太子妃望着常昭训,提点了此话,道:“若是你怀上了太孙的孩子,一个良娣的位置,本宫总能为你争取到。”
至于胡雅莲那边。
呵呵,皇太孙自然是有心,给胡雅莲一个良娣的位置。毕竟,胡雅莲生下了庶长子。
只是,良娣的位置,东宫只有两个名额。太子妃岂会让胡雅莲占去了一个?要知道,里面有一个,是太子妃为她娘家的侄女预定的。
于是,皇太孙朱高锦在嫡母这边没得到了答案。反手之间,皇太孙就在胡雅莲娘家那边贴补了一回。
可以说,纪德升了正六品的百户官,在拱卫司有了一席之地。那么,也就是喻意着,胡雅莲哪怕是生下了皇太孙的庶长子,也只能在承徽的位置继续待下去了。
“姑母,侄女我一定会努力的。”
常昭训肯定的说道。
“姑母,我娘那边托人传了消息,想进宫一回……”常昭训求了话,道:“娘家为侄女寻了生子秘方,想让侄女试上一试……”
常昭训这般求了话。
太子妃常氏想了想后,说道:“本宫心头有数了,会传召的。”
常昭训得了太子妃常氏此话,是放下心来。
六月二十日。
常昭训的娘家嫂嫂和她娘是一起进宫。
自然先到东宫太子妃那儿拜了礼,然后,常昭训是迎了娘家亲人去她的院中小聚。
娘家嫂嫂只是对常昭训行了礼,尔后,就是留在了堂屋里。倒是常昭训与她娘进了寝屋,母女私下里单独谈话。
“这是教主给圣女的秘药。”
常母一进屋后,对待常昭训的态度,哪有半分的母女态度。相反,这位常母是一幅属下的样子,在常昭训面前那是恭恭敬敬的。
“嗯。”常昭训此时是面露威严之色。倒也不似在太子妃跟前时的那般唯唯诺诺。
“父亲可还有话,让你传与我?”常昭训继续问道。
“教主让属下通知圣女,那婉儿不用留了。”常母简短的回了一话道。
“那不是父亲的心腹之人吗?”常昭训不解。
毕竟,宫女婉儿在胡承徽身边,又是侍候过皇太孙的女人。常昭训觉得用一用无妨。说到底,婉儿的家里人,可全被白莲教拿捏着的。
“心腹之人,亦是心腹之患。婉儿知道的太多了。”常母回了这么一句话道。
常昭训沉默了。
片刻后,常昭训回道:“我知了。我会处理的。”
“圣女,无他事,属下就告退了。”常母说了这话后,又望着常昭训,添了一话,道:“属下祝圣女早日如愿,誔下皇家的皇嗣。”
“姨母……”
常昭训这时候,目光温柔起来。
她望着常母,似乎想说什么,最终,还是住了嘴。
虽说,常母是养大常昭训的嫡亲姨母,但是,常昭训更清楚,她肩负着她父亲以及教众们的期望。
白莲教已经分裂了。
内门外门,一分为二。
常昭训的父亲,是白莲教的内门教主。
而外门,纯粹是真正的更奔东西。唯有内门,还在想着,夺回了属于白莲教的荣光。
常昭训担负的,就是他爹的希望。
大周朝的天下,稳稳当当。
外部颠覆不了。那么,取而代之呢?
白莲教主的苦心经营,那不是白给的。
“没什么。”常昭训最终,说了此话。
“那属下告退。”
尔后,常母与常昭训是回了堂屋中。
一时间,常昭训的嫂嫂,又是奉承了话。毕竟,在常昭训的嫂嫂眼中,她家小姑子在东宫得了好前程,将来她丈夫能沾光,她的儿子肯定也是能沾光的。
这时候,常家嫂嫂盼望的,就是常昭训赶紧的生下了皇嗣来。
六月二十二日。
胡雅莲身边的宫女婉儿死了。
太孙妃马氏知道后,都想骂娘了。
“嬷嬷,你说,这是不是胡氏故意的陷害?”太孙妃马氏这时候,那是面目狰狞的。
原由嘛,就是因为宫女婉儿的死因。
在胡雅莲坐月子时,太孙妃马氏撞见了宫女婉儿向皇太孙邀宠。说实在的,做为一个侍候过皇太孙的宫女,对于婉儿这等通房丫鬟角色的宫女,太孙妃马氏何等身份?
马氏完全可以轻易拿捏的。
于是,马氏暂时拿坐月子的胡雅莲没折,就是羞辱一下胡雅莲身边的宫女嘛。毕竟,宫女婉儿的爬床成功,那是有胡雅莲的功劳在内。
只是,太孙妃马氏想不到的事情。
就是被她身边宫女掌了脸,又被太孙妃马氏罚了跪的宫女婉儿是跳井自杀了。
嗯。
这等消息被太子妃知道后,太子妃常氏自然是教育了一回太孙妃马氏。
“我就是善妒,又岂是那胡氏能陷害的?”太孙妃马氏被太子妃常氏骂了善妒,让马氏修女德。
太孙妃马氏能不恨胡雅莲吗?
那是恨得牙痒痒。
“太孙妃,奴婢总觉得这事情不简单……”马嬷嬷这等老人,有那些直觉的。总觉得里面有阴谋。
“嗯,肯定的。”太孙妃马氏也表示同意了嬷嬷的话。
只是,太孙妃马氏不知道的事情。那就是在坐月子的胡雅莲知道了宫女婉儿的死讯后,也是银牙咬紧。
胡雅莲不多想,都明白的。
这一回,她得罪狠了太孙妃马氏。
就胡雅莲看来,太孙妃一定会以为,这是她的阴谋诡计。
事情呢,胡雅莲觉得,这事情说不一定是常昭训对她的算计……
胡雅莲望了一眼,睡在她枕边上的儿子。
她心头,既然是欣喜,又是苦涩。
她欣喜在于,她有了儿子,在太孙的心中有了特殊的位置。毕竟,看在了孩子的份上,皇太孙也会给了她体面的。
她苦涩在于,她生下了皇太孙的庶长子,这碍了太多人的眼。往后的算计,不会少。
庶长子,庶长子,这是一块明晃晃的靶子。在得到了荣耀的同时,也要面临了具大的危险。
第76章
宏武十九年的夏天很快过去了; 迎来了秋季的美好时光。
这个秋; 朱瞻元发现; 他又长高了许多。
至少,他向亲爹亲娘撒娇时,已经能够抱住了爹娘的大腿。可喜可贺,不像以前只能牢牢的抱住了亲爹亲娘的小腿撒娇。
长高,对于小娃娃而言; 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这意味着,他在长大嘛。
长大的孩子,能寻得更多的自由。朱瞻元最忧心的事情,就是他缺乏了自由的环境。
入冬。
京城的气候; 凉了下来。
冬月里,京城下了一场雪。
雪后的京城,更是吹起了冷冽的寒风。
在雪后; 朱瞻元被包裹成了一个厚实的小团子,然后,领着他的十大保镖; 在王府的花园里漫步闲游。
读书什么的?
朱瞻元不太感兴趣。
至于早慧什么的,祖父祖母又不在。就是想争取了长辈们眼中的好映像,朱瞻元表示; 他缺少了合适的环境。所以; 放飞自我的朱瞻元每一天的行程,就是吃喝玩乐。
呵呵。
这一日。
化雪之时,天晴了。
在冬日的暖阳里。朱瞻元拿着专门让厨房做的糖葫芦; 那是一边解了馋,一边准备去梅苑里,剪些梅枝回去。
这些他亲自剪下来的梅枝,朱瞻元准备孝敬亲爹亲娘,由得爹娘做了插瓶。
未进梅苑,不过到了院门时,浓浓的花香就被拂面的风吹进了鼻间。
朱瞻元望着满园子里,红的白的,大片开得艳丽的梅花,那是满目的欣喜。对于花嘛,朱瞻元没有深厚的造诣,他就是想讨好的爹娘。
对于小孩儿的卖萌技能,朱瞻元表示,重活一世,他完全精通。
礼轻情意重。
只要他乐意拍亲爹亲娘的马屁,就没有拍不准的。
“世孙,小心。”
在朱瞻元把糖葫芦解决掉后,那是准备攀爬了梅树时。旁边的嬷嬷劝了话,道:“您看上了哪枝,奴婢们去给您剪下来可好?”
奶嬷嬷哄话的技巧,朱瞻元不给予理会。
他奶声奶气的说道:“这是我的孝心,我要亲手剪了花儿给爹娘。”
奶嬷嬷倒想继续劝,不过,瞧着世孙那黑悠悠望过来的眼珠子,就是住了嘴。打小奶了世孙,奶嬷嬷哪会不知道,世孙年纪虽小,那脾气却是顶个的正紧。只要做了决定,旁人是难以说动了世孙。
世孙,是世子的继承人。
这世孙的封号,是朱瞻元满了两周岁后,由燕王上书,向宏武帝求来的册封。
当然,这背后真正出力的,实际是燕王妃。
燕王妃是燕王的嫡妻,她为燕王生下了三个儿子。手心手背全是肉。燕王妃不想将来让儿子们争个你死我活的。她干脆利落的寻得燕王的同意,把嫡长孙请封为了世孙。
世子世孙皆立了,燕王府就能一团合气。
至少,燕王妃想表明的,就是她的态度。当然,对于嫡妻的意思,燕王明白的。而且,做为燕王府的男主人,燕王也不会想让儿子们争斗。这不,就是同意了嫡妻的意思。
于是,今年的秋。
宏武帝就是同意了四皇子燕王的请封。给皇曾孙朱瞻元了正式的册封,由得其成为了燕王府的世孙。
水涨船高下,等候了世孙朱瞻元的奶嬷嬷,以及丫鬟小厮们,自然就是更加的用心了。
“世孙,奴婢们在树上护着。您可千万得小心……”
奶嬷嬷此时,是恨不得把眼珠子粘在了世孙的身上。可以说,奶嬷嬷会如此小心,那完全是因为她们的荣华富贵全系于世孙的身上。
世孙得了好,她们能沾光。
一旦世孙有一点的差池,他们这些侍候的下人,全部得遭殃。
“我明白。”
朱瞻元简单回了三字。然后,他是活动了一下手脚。
接着,在小厮的护持下,朱瞻元是爬了梅树。
小孩子的手脚灵活,又有小厮小心护持,朱瞻元在梅树上的活动,那是跟一只小猴子一样的灵动着。
直到在一根主枝上站稳。朱瞻元慢慢的坐了下来。然后,他招了招手,道:“把小剪子给我。”
有世孙朱瞻元的话,奶嬷嬷小心的递了剪刀。
朱瞻元接过后,小心的剪下了两枝他瞧好的梅枝。
接着,朱瞻元把梅枝递给了奶嬷嬷,当然,小剪刀同样的递回了。
在奶嬷嬷拿好了东西后,朱瞻元才是又招唤了小厮们,是护持着他下了梅树。
如此反复,朱瞻元在梅苑里是剪了一大棒的梅花枝。每一枝,都是朱瞻元瞧着开得尚好的梅花儿。
当朱瞻元拿着他的成果,去讨了亲爹亲娘的欢心时。那是午饭的时分了。
一家三口用饭前。
朱瞻元把他的成果,是亲手递给了爹娘。
“雪后梅花最漂亮,瞻元剪了些给爹、给娘。”朱瞻元送了花儿后,笑嘻嘻的说道:“冬天我最喜欢这漂亮的花花,所以,我想送给爹娘。”
朱瞻元表示,因为他喜欢,所以,他就送给他爹他娘。
朱高熙和福娘得了儿子的礼,那自然都是开心的。
这是儿子的孝心嘛。
于是,这一餐的午饭,全家人用得份外的高兴。
待午饭后,消消食。
朱高熙就是提到了长子的学业。
“瞻元已经两岁半了,是不是可以开始学识字?”朱高熙这么建议道:“也不求学多好,至少,先数个数儿。”
福娘听后,摇摇头,说道:“瞻元年纪太小了。如今开始学识字和数了数儿,太早了。”
“待明年吧。”福娘提议道。
“瞻元,想读书吗?”朱高熙在妻子那里吃了堵。他不在意,就把目光转向了长子。朱高熙对儿子问了此话道。
“不想。”
朱瞻元摇一摇小脑袋,肯定的回了两字。
读书是什么?
朱瞻元表示,能吃能喝吗?
身为皇家的皇嗣,读书明理是应当的。但是,前一世努力用心过功课的朱瞻元啊,对于读书那回事,有了一些逆反的心态。
朱瞻元表示,他暂时不想当神童。所以,他暂时就不想读书啊。
逍遥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朱瞻元不想把有限的人生,全搁在了读书上。就算是要用心读书,也待他随爹娘回了燕地之后吧。
刷一刷神童之类的名声,京城里不需要。等回了燕地,在祖父、祖母面前争取了映像分时,再拿出来用一用,蛮适合的。
朱瞻元就是这般想讨了实惠的。
冬至节。
皇宫有家宴。
燕王府里,当了代表人物去参加的人,自然就是福娘夫妻。至于朱瞻元小盆友,他得继续留在了燕王府内。
皇宫,对于福娘而言,完全是熟悉的。
宫宴之时,福娘一个晚辈,在女眷堆里时,自然是小心谨慎的。毕竟,这时候的主角,完全是太子妃常氏,以及太孙妃马氏。这两位一个是皇太孙的嫡母,另一个是皇太孙的嫡妻。
具是身份贵重的女眷。
其它的宗室女眷,只要是参加了皇宫家宴的,那都是少不得奉承这两位几句。
常昭训一直侍奉在了太子妃常氏的跟前。
至于胡雅莲嘛,她是一个有名份的承徽,自然也是跟在了太孙妃马氏的身后。
宴席上。
有鱼上桌。
福娘浅尝时,那是忍不住干呕了几下。
最后,没了胃口的福娘,怕失了礼数,也是不再多用了宴上的食物。
福娘的异常,自然是被人瞧在眼底。
“五弟妹,这莫不成这是有喜了?”福娘身边的四皇孙妃徐氏笑问道。徐氏,跟福娘同一届选秀的秀女,是燕王妃的堂侄女,是徐氏一族嫡支出身。算起来,四皇孙妃徐氏跟福娘关系陂是亲近的。
徐氏的夫君,排序行四的皇孙,是晋王的嫡子。同样的徐氏亦是晋王府的世子妃。
至于排行更前的二皇孙、三皇孙嘛,那两位是秦王的嫡子。秦王在宏武十七年遇刺,尔后,二皇孙夫妻和三皇孙夫妻都是回了秦地,分别继承了秦王的爵位。由得宏武帝封赏了两个郡王爵位。
于是,这一场家宴上。
福娘的上首,坐着的女眷就别是太孙妃马氏,四皇孙妃徐氏。
福娘的下首,则是六皇孙妃,七皇孙妃,这两位的夫君皆是太子的庶子,皇太孙的庶弟。
“许是着了凉。”
“四嫂嫂说笑了。”福娘笑着加了这么两句话。
徐氏和福娘在说话谈笑,也是因为两人关系较亲近。至于六皇孙妃、七皇孙妃,这两位嘛,在家宴上一直是葫芦嘴儿,那是轻易不开口的。
至于上首的太孙妃马氏,这一位更多的是观注了皇太孙那边的情况。
倒是太孙妃马氏的身后,胡雅莲是注意到了福娘的一举一动。四皇孙妃徐氏打趣福娘是否怀孕时,胡雅莲是眼角抽动了一下。
胡雅莲自然知道的,福娘膝下已经有一位燕王府的世孙。在燕王府的位置,那是板上定钉的稳当。如今再是怀服的话,那可谓是喜上加喜。
胡雅莲心头微酸。
她苦涩的地方在于,太孙妃马氏求得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