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家媳妇日常-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晚。
福娘跟夫君朱高熙详细谈了此事。
“怎么突然由五郎你北上呢?”福娘觉得这等天气炎炎时节赶了路; 人在路途上真遭罪的。福娘特担忧,她说道:“五郎,你的身体吃的消吗?”
“无妨的。”
朱高熙安慰了妻子福娘; 说道:“我也是习武的人,这底子在那儿,放心吧。”
“总之,你赶路时,还得注意了情况,应该歇息时,一定得歇息。”福娘除了叮嘱这么些话后,再是给夫君备了常用的药丸子外,也是再无它法。
能如何?
这是帝王传来的口喻。
朱高熙是太子,朱高熙是储君,朱高熙自从遇刺后身体底子不太好。那又如何呢?这个天下的主人是永和帝。永和帝的吩咐,朱高熙能办到,得去吧。不能办到的,那是创造条件也要去办到的。
所以,朱高熙就一定得北上了,去出塞迎了归来的永和帝。
“你啊,就是多担心了。”
朱高熙摇头,回了福娘这么一句。
当然,在心底朱高熙是知晓的,妻子福娘是在意了他嘛。
彼时。
当晚。
福娘和夫君朱高熙自然是相互又谈了一些心事,聊了一些家常。
正元殿。
朱瞻元这一晚没有急着歇息。
孙英娘在哄了女儿秦蓁蓁后,还专门去书房给夫君送了宵夜。然后,得知了夫君有政事得忙碌,于是,孙英娘关切了一翻话后,才是回了寝殿。
孙英娘嫁进皇家这些年来,已经非常了解了枕边人。
孙英娘知道的,她的夫君是一个心怀大志的英雄人物。所以,这忙碌了政事时,有时候歇在书房里,也是常常情况。
孙英娘倒没觉得这有什么好与不好的?
男儿在世,肯定以大业为重。
特别是她的夫君还是堂堂的皇太孙殿下,孙英娘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知晓了,她的夫君眼界里,万里山河为重中之重。
孙英娘离开了。
朱瞻元倒是用了妻子送来的宵夜。
尔后,继续了他的政事处理。说起来,这些监国的日子,忙碌归忙碌,朱瞻元是真正乐在其中的。
治理天下,不是简单的事情。
特别是如今朱瞻元的皇太孙位置。有时候,朱瞻元不能做的过了,又不表现的差了。这中间的分寸与把握,让朱瞻元都得拿捏了好一翻的。
在处理完了公事后。
朱瞻元坐在书案后的椅子上,他闭目养神中。
说是闭目养神,朱瞻元是在思量了他爹将北上的事情。
说起来,这事情啊。前一世,也是发生过的。不过,那是发生在他二叔朱高的身上。
想一想,前一世,这时候的二叔还是堂堂的储君殿下呢。
然后……
呵呵,就是前一世的这一回二叔北上,恶了皇祖父。当然,后来朱瞻元更清楚着。那是二叔当太子这个储君位置久了,那是心思浮燥了。
于是。
二叔的手,伸得长了,伸到了军权上。
皇祖父在这一回重病痊愈后,前一世的二叔就是没了翻身的余地。后来,朱瞻元就是在二叔被皇祖父的一些举动弄得失了分寸,意图谋反时,被皇祖父一举拿下。
结果不提了。
前一世,皇祖父活的齐整儿子就二叔一人。
二叔这位置多安稳啊。
想一想,前一世的二叔就是缺了一点耐心。不过,太子这个位置离着皇位就那么一步,一步之遥,多少太子没迈过去啊。
前一世,朱瞻元的二叔朱高就没迈过去。
若不然,哪有前一世,朱瞻元后来登基上位呢。
这一世。
朱瞻元在知道了皇祖父的口喻后,就与亲爹商量了。次日起程,奔赴北边的塞外,去接驾了皇祖父了。
当然,朱瞻元更是明里暗里,给亲爹打了预防针。
“有些人想混水摸鱼啊。”
朱瞻元睁开眼睛时,念叨了这么一句话。
由不得朱瞻元不这般想。
前一世,二叔朱高为何浮燥,就是因为身边太多吹捧的人,这把二叔是给捧杀了。如今朱瞻元亦是在他爹的身边,发现了一些小人的行径。
只是。从古至令,这些小人比比皆是。
奈之如何?
杀一,还有二呢,还有三呢。
利益动人心。
在滚滚的利益面前,杀头的买卖还是有人干的。
更何况从龙之功了。这等一旦成功,恩泽自己富贵荣华的事情,多少想想掺合了一脚啊。朱瞻元这一回,请他爹去面见了皇祖父。
唯什么都不多想。
只尽了儿子的孝心,即可。
“不过,皇祖父圣明无二过。想来……”朱瞻元盼着,他道:“一切会顺利。”
这对朱瞻元而言,就是对他爹的盼望了。盼他爹北上一切平平安安。等待皇祖父回了燕京城坐镇后,又是风平浪静。
朱瞻元不会忘记了。
前一世,他的皇祖父永和帝可是五次北征了草原。
如今,才是正紧的第四次北征呢。
永和十年。八月。
皇太子朱高熙是快马加鞭,五天内就赶到了永和帝这位君父的身边了。
等到了帝王的军帐后。
朱高熙才是知道了,他的父皇是病重了。只是这个消息在军中,目前是被封锁的。朱高熙当时是有些焦急的。
从太医那儿,朱高熙得知道了一些情况。
他的父皇永和帝身体并不太好,这一回,又是在草原上突然染了重病。这也是为什么?皇太子被召来了帝王身边的原由。
这是为了以防万一……
若是万一帝王驾崩的话,帝王身边有皇太子坐镇,燕京城有皇太孙坐镇。这天下就是乱不起来的。
晌后。
帝王醒了。
永和帝刚醒来后,就瞧到了榻边守候的嫡长子朱高熙。
“父皇。”
永和帝醒来时,就瞧见了嫡长子关心的神色。
“你到了?”
永和帝随口问一句。
“儿子来晚了。请父皇责罚。”朱高熙这样一回是真赶路了。说起来,这会儿的朱高熙也是满面憔悴的。
“不晚。”
永和帝回了两字。
“父皇,您是先喝水。”朱高熙听得出来帝王的声音微是吵哑,在搀扶着永和帝半坐起身后,又忙是亲手给倒了温热的开水,由得永和帝饮了一些。
“好了。”
小饮一些后,永和帝把茶盏递回给了儿子。由朱高熙搁回了桌上。
说是茶盏,里面盛得是温热白开水。永和帝在病中,饮白开水最好。以免得有其它的味儿,冲撞了药性。
此时。
父子二人是难得的静静相处。
“父皇,可饿了。”
“儿子让人传来膳食?”朱高熙又是寻问了话。
“暂时没胃口。”
永和帝这些天喝多了药汤,是真没喂口食什么饭的。偶尔吃了些,便是硬撑着的。朱高熙这时候,只能陪父皇永和帝说说话了。
说着说着。
永和帝就讲了决定,道:“班师回朝。”
“朕决定回京城,由你安排记驾之事。”永和帝对嫡长子吩咐了话道。
“可您身体还没调养好……”朱高熙劝了话,道:“儿子陪父皇在此先调养一段日子,待父皇您的病情减轻些,再让御驾南归燕京城,可行否?”
问这话时,朱高熙是挺小心的。
他怕,他说错了,惹恼了君父永和帝。
当然,朱高熙说这话是听进去了太医之语的原由。毕竟,目前永和帝正是病情严重呢,这时候乘马车回燕京城,这不是让永和帝遭罪受吗?
调养的身体好一些,再是让康复些的帝王南归燕京城,那样的话,对帝王的身体是大大的利好。
永和帝当然听出来了,长子的真心关切。而且,这中间长子没私心,永和帝这位帝王更是瞧个明白。
因为如此,永和帝心里挺舒坦的。哪个当爹的,瞧着儿子孝顺,心里都是特觉得窝心啊。
“既然是你的好意。”永和帝想一想,同意了,道:“那就是暂时缓了回燕京城的事儿。”
永和帝是一个乐于听了善意见解的人。
第313章
朱高熙听得他父皇的那和善态度; 莫名的有点暖心。
事实上; 这生病时候的永和帝看待嫡长子的眼神,嗯,倒真是有些心情舒坦的。那等舒坦; 许是在这一刻真觉得有个孝顺儿子继承家业算是一种人生的圆满。
这算不算觉得后继有人,不愧祖宗先辈呢?
永和十四年。
八月中旬。
永和帝的病情已经调养的好了一些。
这时候; 御驾准备南归了。
就是御驾刚刚起程之后的次日,一封燕京城的家书寄来。朱高熙翻看家书看了后; 有些迟疑了。
这消息是告知父皇呢?
还是不告知父皇呢?
最后无论出于儿子的本份; 还是臣子的本份,朱高熙觉得他都不能隐瞒了。因为,帝王生性多疑的。
有时候的好心; 可能办坏事啊。
朱高熙在永和帝这位君父面前; 一直本着的就是真诚之心对待。
这也许不是聪明的法子,却是一个儿子在父亲面前; 在君父面前的坦坦荡荡。至少; 不容易范了原则上的错误。
御撵之上。
父子而人皆座着。
小内侍在煮茶。
瞧着有些闲情雅致的感觉。等待饮了小杯的茶水后。朱高熙把家书递到了君父的面前,态度甚是恭敬。
永和帝这些日子病了,所以,就是暂时停下了料理政事。
一切托给皇太子在打理。
当然,这暗中给皇太孙当帮手的人里; 自然有永和帝的心腹。
永和帝这时候接过了儿子递上来的家书。他脸上还带着笑意,说道:“宫里的来信?说的什么消息。”
永和帝态度挺随意,抽出信纸; 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永和帝就是眼神一凝,然后,他是心口有些不舒坦。这时候,帝王捂了胸口,似乎是有些难受的模样。
“传太医……”
皇太孙朱高熙一边去搀扶了永和帝,一面对小内侍吩咐了话。
等太医来时,永和帝已经平复了心绪,是静坐于龙撵的小榻上。
这时候,太医挺有些颤颤惊惊的为帝王诊了脉,方是说道:“圣上是怒火攻心,一时郁气于胸膛。只要平复心绪,静心调养即可。”
“还是旧方子,照旧带服了三日。”
“三日后,请完平安脉后,臣再斟酌着开了新的调养方子。”太医说完话,就是态度甚是恭敬的聆听了帝王的意思。
“可。”
永和帝简单回了一字。
这些日子,永和帝一些在服用了药方子,慢慢调养身体。
这药没断过。
太医得了帝王的吩咐,就是拱手应承。尔后,退下了。
“安排回京城,朕……”
“算了,朕想一个人静静,高熙,你且退下吧。”永和帝有些寂寥的模样,摆摆手,示意嫡长子退下。
朱高熙应了诺,后告退。
龙撵上,剩下了永和帝一人。侍候的人,都是让帝王挥手示意退下了。
在这还算宽敞的空间内,帝王一个静坐沉思。他似乎在想些什么,又似乎没想些什么。
永和帝刚刚知道的消息。
权庄妃病逝了。
同时,黄淑妃也是病逝了。
在家书之上,有些附证。大概也讲明白了,为何二人这般巧合一起病逝了。
权庄妃的病逝,黄淑妃在中间是摆脱不了手尾的。
至于黄淑妃那纯粹是自己把自己吓病了,然后,一命呜呼了。
永和帝想着他凄凉的后宫,更多的还是想到了那些形形□□,属于他的嫔妃们。这一想,他想得最多的还是权庄妃……
权庄妃的死因,有些冤枉吗?
永和帝从中间却瞧出了,一些莫名的味道。
那里面含上了一种怨言……
“到底都去了。”
“是命……”
永和帝这般念了两句,又是叹息一声。
彼时。
燕京城。
皇宫。
毓庆宫。
福娘这个如今的宫务管理者,那叫一个头疼。
宫中的两位妃子,都是一宫主位的娘娘,这一回,两个都病逝了。光想想,这中间要拿捏的主意,有些事情福娘是做不了主的。
于是,家书赶紧先寄给了夫君。
至于正式的递交呈文,就是随后走正规的渠道递出。这给的主人,自然就是永和帝。毕竟,两位一宫主位的身后事,那要帝王做主的。
帝王会不会追封了权庄妃?
要知道,这一位一直太得宠了。还有黄淑妃是否继续照着淑妃的规格举行了葬礼?
这两位又是葬了哪儿。
这中间的门道可多了。
福娘特头疼着。
“唉。”
“这事情怎么就遇上了呢。”福娘是真感叹。
白嬷嬷劝道:“这起了事情,全怨了景仁宫的那位啊。那位的气性,也实在太大了。”
福娘无奈摇摇头。
“人心是偏的。”福娘说了这句话后,再道:“我就怕,父皇对权庄妃的身后,还有别的意思啊。到时候,才叫真正的麻烦来。”
白嬷嬷听得太子妃这话后,也是眉头拢起了。
像福娘,像白嬷嬷都清楚。
权庄妃死得不委屈,也不冤枉。这一位,就是自己想求死,还拉着黄淑妃一起死了。真叫起撞天屈来,黄淑妃才叫一个冤枉呢。
“太子妃,那您看咱们可还要补救什么事儿吗?”
白嬷嬷又寻问道。
“暂时不必了。咱们按宫规距办事。既然两位妃母就是一宫主位娘娘的妃位,那就按妃的品阶举行了身后事。至于葬哪儿,是否有追封?一切等待父皇南北后,再看圣旨如何?”
福娘说了这些话后,又是一叹息。
“这一回,我都料不到啊。”
福娘这般讲了。
白嬷嬷忙说道:“哪有谁敢料到啊。”
“当时那情况,那就叫一个……”白嬷嬷想了一个形容词,说道:“叫一个惨烈。”
是的,惨列。
事情说起来。
就是七月权庄妃生病了。
黄淑妃态度冷淡。
然后,权庄妃病好了些时,就到御花园去逛一逛。然后,就是无意里?嗯,也可能是有意里,听见了黄淑妃在与人聊天。
聊天的对象,就是黄淑妃的娘家嫂嫂。
这一天,黄淑妃召见了娘家嫂嫂嘛。
那话头说起来,也确实不太中听。无外乎,就是黄淑妃的嫂嫂,为黄淑妃打抱不平。说是权庄妃夺了帝王的宠爱,这简直有些让人不能忍。
然后,黄淑妃就冷笑。
骂了权庄妃几句。当然这是背后说人闲话,可没当面骂了权庄妃。
那一天。
是一个雨天之后,放晴的时候。
天气因为一场雨后,并不炎热。反而一阵的清爽。这也是为什么?
权庄妃乐意逛了御花园。
就碰巧听了墙角。
“权氏?”
黄淑妃听得娘家嫂嫂的一些话,心头也是郁气横生,她道:“就是一个独占帝王宠爱的妒妇。哼,瞧她平日里装了温柔,装了伪善的脸……”
“本宫可明白着,不过一个不下蛋的鸡。”
权庄妃一听着黄淑妃骂她,骂她“不下蛋的鸡”。这可是明晃晃的戳心肺管子了。
当时。
权庄妃没忍着,直接走了出来。
那时候,黄淑妃的娘家嫂嫂正好在附合了小姑子的话。这一位诰命夫人也骂了一句,道:“景仁宫的权氏,可不就是一个不下蛋的鸡……”
这话一出口,坏菜了。
黄淑妃就看见了从嫂嫂后面的假山处,走出来了权庄妃。
“好,好……”
权庄妃是怒极反笑,还赞了话。那拍巴掌的声音,让回转身,望见了权庄妃身影的黄家夫人当场给吓得面色煞白一片。
后来发生了什么。
满宫里的奴才都知道了。
权庄妃让宫人赏了黄家夫人三十个耳光。
那叫一个当着黄淑妃的面,打了黄淑妃娘家人的颜面。这跟打了黄淑妃的脸,也没什么区别了。
于是。
当晚。
权庄妃病了。
黄淑妃气急了。黄淑妃可从太医那儿都是知道了,权庄妃明明病愈了。这会儿又装了柔弱,摆明是准备在永和帝那儿告状啊。
黄淑妃一怒之下,就去了景仁宫。她大骂了权庄妃。骂着权庄妃真装柔弱,还养什么病,还喝什么药?
次日时,福娘都从白嬷嬷嘴里得了答案。
白嬷嬷还学着黄淑妃的话,给福娘演示了一回呢。
“你喝干什么药呢?都想告状,都想装了楚楚可怜,你干脆别喝药汤,别调养了,一直硬挺着啊。瞧瞧,病入膏肓,那才叫一个趁景儿。哼,装什么假病,真够虚伪的女人。”
“你不就是要告状吗?”
“本宫就认了说了那些话又如何?”
“你独宠圣宠,偏偏善妒,就是一个不下蛋的鸡。”
“不下蛋的鸡……”
这等狠话,黄淑妃是不要脸面的在权庄妃跟前骂了一刻半钟后,才是气昂昂的离开了。
结果……
结果就是权庄妃后来真没喝了太医给开的药方子。
权庄妃就是自己憋死了自己。
这些破事儿。说起来,就叫一个一本糊涂帐。福娘在毓庆宫里,与白嬷嬷回忆了过往后,又是相互有些无奈。
“嬷嬷,我如今就求一个问心无愧吧。”福娘真不觉得在权庄妃、黄淑妃的斗气、再到死亡事件里,她有什么错误或是罪过。
因为,后宫里的嫔妃全是公爹的妾室啊。
她一个太子妃,自然是能不插手就不插手。
“就盼着,这笔糊涂帐别为夫君的身上蒙羞。”福娘就这点小小期盼了。这也是为什么,她先让人赶紧把家书快快送到了夫君那儿。
总得让夫君有点心理准备。
第314章
永和十四年。
秋。
永和帝归来后; 追为权庄妃为贵妃。
至于黄淑妃则依然以妃礼葬于妃陵。至此; 让福娘揪心的麻烦,并没有发生。一切貌似风平浪静吗?
福娘这心底是松了一口气。
彼时。
朱瞻元这一位皇太孙却是觉得惊讶。因为,这一事情已经改变了许多。
前一世; 权庄妃病逝时。朱瞻元的皇祖父没有归来的这般急切啊?当然,对于权庄妃的死; 朱瞻元不在意的。
这个女人不过是高丽藩邦送来的棋子。一颗棋子,一颗帝王不在意的棋子; 偶尔宠一宠; 睹物思情罢了。
更何况,朱瞻元可清楚着。
前一世,权庄妃死后; 高丽藩邦献上了更多的女子。
嗯; 那些后来献进皇宫,给他皇祖父为嫔为妾的外藩女子; 个个总有些地方像极了这一位得宠的权贵妃。
当然; 这等事情朱瞻元肯定不在意。毕竟,那是皇祖父的后宫小事儿。
如今朱瞻元在意的是皇祖父归来了。他爹也归来了。
那么,还是继续关注了这北归后续事情吧。毕竟,一些有功劳的将士们,还等着皇家的赏赐呢。
这一回; 说是帝王北巡,可也是找了几仗的。特别是已经臣服于大周朝的一些部落,当了附庸; 也立了功劳的。
在朱瞻元眼中,那些附庸的草原部落,这□□好了可以当猎犬用一用的。
这中间如何赏了,如何罚了?
这尺度问题就是一个拿捏的活计。
于是。
朱瞻元是动手,写起了条程来。
至于说,朱瞻元很放心,还会进行第五次北征的永和帝?
永和帝回了皇宫后,这是第一回跟进了景仁宫。
景仁宫里的一草一木,还是像极了曾经的模样。永和帝瞧了几眼,看了一遍后,就是准备离开了。
说实话。
权庄妃的病逝,哪怕如今给追封了一个贵妃的封号。
永和帝心中倒也有些觉得物事人非的。
不过,他是帝王嘛,想一想,念一念,这心境通透了。一切就是结束了。
于帝王而言,一个妃子,只是人生的一点点缀。更多的还是江山为重,社稷为要。其它的,可是舍之。
更何况。
于永和帝而言,权贵妃就是一个替身,一个赝品。
当然,人相处久了,总有些感情的。可这感情也得看一看,跟什么相比较了。
永和帝这等雄心万丈的帝王,自然不可能让温柔乡,成为了英雄冢。就在永和帝将要离开时,一声悲呼传来。
永和帝摆摆手,示意要去驱赶的护卫,停了动作。
永和帝这时候来了兴趣,到要瞧一瞧,何人敢大胆的犯了圣驾。要知道这时候的永和帝心情不太美妙。
永和帝正是怒气之时,冒犯的人下场一定会更不美妙。
此刻,永和帝提步往悲呼之人走去。
在帝王身后一步的位置,魏谨行公公躬身而行,跟着帝王的步伐。可心里面,魏谨行公公想给扰了帝王心情的那个声音主人,来一个堵嘴,拖走。
这等人,在魏谨行公公的心头,就是蠢货二字。
稍片刻。
永和帝瞧见了悲呼的人。
那是一个女子,跪在了那儿哭泣。她一身的浅色衣裳,头上还有一朵白色的绒花。
女子伏声而哭。
在女子的面前,居然是烧着纸钱。
魏谨行公公已经心头想骂人了。不过,在帝王面前不敢放肆罢了。
“你是谁?”
永和帝冷冷的问了一句。
女子听得有人问话,起身后,只瞧了一眼,又是忙低头,回道:“奴婢是景仁宫的二等宫女……”
女子抬头的一瞬间。
永和帝微微愣了一下神。
至于魏谨行公公嘛,想倒吸一口凉气。
这名女子至少有三分极像了一个人,不是权庄妃。而是仁孝徐皇后。魏谨行公公这时候心头念头急起,莫不成,这是有人专门送到帝王面前想讨了圣宠的?
由不得魏谨行公公多想啊。
瞧一瞧,权贵妃前面的得宠?
嗯,至少,活着的时候,真得宠。
皇家富贵动人心,这是秋风吹起满池春水啊。
“不必多讲了。”
永和帝摆摆手。他没兴趣听了这个宫人的名字。更不想再多知道什么。
因为,在瞧着这宫女的那一张脸后,永和帝就是兴趣缺缺了。帝王讨厌算计。于是,永和帝摆手,道:“魏谨行,查清楚来由。”
“诺。”
魏谨行公公躬身应话。
然后,由这位公公一声吩咐,有护卫上来把这一位宫女给捂嘴,拖走。
这一场闹剧,让永和帝的心情非常不好。
于是,永和帝这一回真的提脚就离开了景仁宫。尔后,兜兜转转的,永和帝走到了坤宁宫。走进了仁孝徐皇后曾经的寝宫之中。
这里面的一草一木,每一物还是旧时样子。
永和帝这一晚,歇在了这一座没有女主人的寝殿中。
这一晚。
永和帝睡得并不安稳。
他做梦了,又梦到了他的嫡妻仁孝徐皇后。
“惠容……”
永和帝唤了妻子的名字。
可那个对他永远温柔的女人,这一回,还是对他灿烂一笑,却是与他错而走,渐行渐远。悠然转醒时。
永和帝方知,梦终归是梦。
他的惠容早已经不在了。
这空空的榻上,余他一人,此时,泪湿透了背部的衣裳。
莫名间,永和帝有些深深的疲惫感。
次日。
魏谨行公公有效率的递上了资料。永和帝一查看,就是知道了为何昨天的那个宫女要搏一回圣宠了。
原来不过是一个二十五岁的老宫女了。
权贵妃病逝了。
不过,这位死前,请求了太子妃遣散她宫里的宫人,让其各自归家自嫁。不必留守于宫中,枯等一生的寂寥。
当然,给了宫人出宫的机会,权贵妃还是赐下了钱财的。
大多数人也许就是这般的认命了。唯那二等宫女是一个自命不凡的,当然,更可能是她长得有三分像极了仁孝徐皇后的脸,给了这一位一些自信心。
这才有了昨天的那一场闹剧。
“赐死。”
永和帝对于那个宫女的命运,轻轻吐了两字。
对于帝王而言,龙有逆鳞,触之必死。昨天的那个宫女,就是刺到了永和帝心头里,那一处不能愈合的伤口。
那等疼,让永和帝午夜梦回时,依然隐隐的痛着。
时光越久,越是如此。
“诺。”
魏谨行公公是应了帝王的话。
对于那等搏了圣宠的宫女,魏谨行公公没什么同情的。这世道啊,想搏了富贵,就要有命来搏的狠劲。
上了赌桌,愿赌服输。
人生嘛,赌博嘛,肯定有赢有输。
不开盅之前,谁赢谁输?这哪料得一个准。
之后。
永和帝又看了后面的资料。越往看后时,永和帝莫名的寂寥与愁畅。他突然说了一句,道:“原来如此……”
看完了这些资料。
永和帝知道了,权贵妃的死因。
原来不在黄淑妃的身上,而在他这位帝王的身上。
权贵妃,不,应该是活着的权庄妃知道了一个真相。一个让她崩溃的真相。宠她帝王,当她是替身。所以,她一辈子也不可能有一个子嗣。
那么,黄淑妃的话,只是压倒了骆驼的最后一根倒草。
这时候的永和帝想到了他的后宫,想到了凄凄凉凉的后宫。貌似他的嫔妃,如今活着的只余一人。
一个他记不清名字的女人。
可以说,李嫔这个活着的嫔妃,在帝王的心中真是没有存在感。
“去承乾宫。”
永和帝去了趟后宫。
他突然想与李嫔说说话。不,或者说,他只是想找一个后宫的嫔妃,讲一讲话。又或者,让对方讲些话,排解了他突然而来的寂寞。
“诺。”
魏谨行公公应承了。
尔后。
永和帝坐着御撵到的承乾宫。
承乾宫,如今住的后宫嫔妃,就余了李嫔一人。
这些日子以来,李嫔还是过着安静的小日子。想一想,她这个不得宠的嫔小主,能安安稳稳的活到了最后。
李嫔的心头滋味,那叫一个万般复杂。
特别是小内侍来通知了,帝驾来了。
多少年了,一直没接过圣驾的李嫔,都快忘记了那等得宠是啥感觉了?
当然,李嫔不觉得,她这一回就是翻身得宠了。想一想,宫中的美人可不少,当然,那全是宫女。
李嫔自己知自家事。
她老了。
女子的容貌,过了最美的时光,哪还能追回?
人老珠黄。
这四个字是李嫔心头对她自己的评价。
李嫔觉得,她有自知之明。也因为如此,这些年来,不管是得宠的嫔妃,还是不得宠的嫔妃,那一个一个的都死了,唯她活着。
小心翼翼的活着,也是活着,不是吗?
“妾恭迎圣驾。”
在承乾宫的宫门处,李嫔迎了圣驾。
永和帝下了御撵。
他仔细打量了李嫔的容貌,永和帝得承认,他对这个嫔妃,真没什么印象。
“起吧。”
永和帝简单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