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家媳妇日常-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说出了永和帝如今的帝王之威。
因为威望太高,已经没有朝臣勋贵敢置疑了帝王的权威。
帝王的权威,不是凭空得来的。那是用无数敌人的尸体与鲜血换来的。要知道,打从登基之后,永和帝的功业就是在青史之上,能狠狠留了好几笔。
不管是蕃薯的的种植,这等利国利民的事情,那就是给永和帝添了无上的威望。
还有灭安南一国,开疆拓土之功。
前面两次北征草原,都是大获成功。这中间又有多少人得了好处。那些人,可是永和帝最踏实的追随着。
涛涛大势之下,帝王的无上权柄,自然是扩大,再扩大。
至如今,是没人敢逆了帝王之威的。
莫说朝廷上的重臣勋贵没那等胆量,就是朱高熙这个太子,这个东宫的储君在面对了帝王之时,也是心头清楚的知道。
父皇?
皇父?
实际上,永和帝与太子,先讲了君臣之义,再谈了父子之情。
这才是朱高熙这个太子能安稳当下去的前题啊。
若太子不识趣,那就是自寻苦恼了。
“大军开拔,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朱高熙谈了实情,道:“有些准备,不是大军出行时,才去准备的。而是在大军出动前,已经完全准备妥当了。”
“如今这些准备,匆匆上马,朝廷整个儿都是忙得团团转。”
朱高熙这般一讲。
福娘完全明白了。
上头一句话,下面跑断腿。
帝王一声吩咐,整个大周朝的朝廷可不是连轴转动了起来嘛。特别是永和帝还是一位马上帝王,那治人治军,都是严厉着的。
“辛苦你了,五郎。”
福娘说这话时,是真心疼夫君的。
此时。
朱高熙倒颔首一笑,他不觉得累了,他就是这般办了实事,能得父皇一声夸赞就是心满意足了。
春,三月。
永和帝第三次北征草原。
帝王御驾亲征,留下来在燕京城监国的自然还是皇太子、皇太孙。
说起来,永和帝真正拿捏的紧是军权。
至于治事办差的权利,便是监国又如何?要福娘讲,还是前一世时,某位伟人说的对。这枪杆子里出政权。
永和帝拿稳了军权。
这帝王的权威就是无可动摇。
永和帝北征了。
福娘应该娶进了门的媳妇儿,还是没担搁。
这个秋季,二儿媳妇吴惠珠得嫁进皇宫。
这个冬季,三儿媳妇郭云瑶也得嫁进了皇宫。
说起来,这两桩大婚之事,太孙妃这个长嫂可是前前后后的忙碌呢。福娘这个当婆母的,倒是做了两回的甩手掌柜。
永和十三年。
秋。
正亨殿,那叫一个张灯结彩。
人人都知道的,今个儿,二皇孙朱瞻亨要当了新郎官。
福娘和夫君朱高熙这一天,也是高兴的迎了宾客。要知道,这一天,他们的次子朱瞻亨就是成家了。
成家立业。
这成家了的皇孙,就不用再上南书房进学,而是能到了朝堂上办差理事。学一学办差的能耐,也算是为将来当了藩王,提前正式的实习实习。
免得嘛,将来真成了藩王,做了一个藩王府长史手上的提线木偶。
这人啊,总得有些本事和能耐,那才能真正的干出了好事来。若不然,糊涂人,办糊涂事,更多的时候,好心都可能办成了坏事儿。
燕京城。
吴宅。
吴惠珠今个儿是专门让全福人给梳了妆。
吴父、吴母在今天,也是要送了女儿出嫁。从此,吴惠珠就从吴氏女,变成了皇家的二皇孙妃。未来更会成为了一位分封的藩王王妃。
若提心情?
在哭嫁时,吴惠珠是真舍不得亲人。
因为,她对于未来有些忐忑不安的。虽然,从吴母的嘴里,吴惠珠知道了二皇孙是一位非常好的皇孙,人是翩翩君子,有本事有相貌。当然,最主要还是出身尊贵。
可心底里,吴惠珠还是担忧的。
未来的夫君会爱重于她吗?
太子妃这位婆母会满意于她吗?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担忧,不过,吴惠珠还是觉得,她会努力的做好了一位妻子,一个儿媳妇。
喜乐声,在吴宅响起。
出嫁后,上了花轿时,吴惠珠又是微微脸红了。她紧张着,虽然,面上在故意表现出了淡定。可红红的脸颊,红红的耳根子,还是出卖了她的真正心情。
从吴宅,到皇宫。
从毓庆宫,到正亨殿。
在拜了天地,拜了高堂,夫妻对拜之后。
吴惠珠知道了。
她真的嫁给了她的良人。
未来,她会跟他相守一生。
在正亨殿的婚房里。
龙凤喜烛在燃着,朱瞻亨拿着玉称,挑开了新娘子的喜帕盖头。
凤冠带于发上,微是淡妆的吴惠珠美。她抬头,眸子轻轻动一动,那一汪似秋水一样温柔的眼睛,让朱瞻亨瞧了一眼后,是看入了眼底,印在了心湖。
一对小夫妻,相互望见了对方。
他们似乎望了一眼,又似乎望了许久。
最后。
朱瞻亨笑道:“可饿了?喜房的外间桌上有备了吃食,你可以先用些。”
“我去招呼了一些亲戚,稍后,回来与你饮了交杯酒。”
朱瞻亨说了这话时,似乎想起了什么,又笑道:“若你觉得身上的喜服和凤冠太沉了,可以用些吃食,再洗漱一翻后,换了正红色的常服。”
朱瞻亨说了一通的话。
吴惠珠静静的听着,她虽然没回话,可目光一直放在了夫君的身上。
直到听得朱瞻亨讲完了,也说明白了他的关心之意后。吴惠珠笑道:“好,我全听夫君的。”
“噗呲”一声,朱瞻亨笑了。
“成。”朱瞻亨回了一字。然后,他招招手,让宫人来侍候了吴惠珠这位二皇孙妃。至于他本人,就是暂时的去招呼了婚宴上的宾客。
在二皇孙离开后。
吴惠珠用了一些吃食。看得出来,颇是用心了,还是吴惠珠家乡的味儿。
在微微填饱了肚子后,吴惠珠沐浴了一回,换了正红色的常服。接下来,她坐在了喜房内,等待了她嫁与的良人。
龙凤喜烛在燃着。
屋内,有暖暖的烛光。
朱瞻亨归来时,已经身上微带醉意。
进了喜房后,他整个人精神头却是不错的。而且,还是挥退了宫人,只与新婚妻子吴惠珠独处。
“咱们饮交杯酒吧,我挺盼着的。”朱瞻亨说这话时,还是目光灼灼的望着新婚的妻子,他似乎想看了,她的害羞。
第310章
嫁与良人; 饮了交杯酒。
在这等暧昧的时候; 吴惠珠哪怕平日里再是文雅娴静,端庄持重,这会儿; 也是整个人羞红了脸。
二皇孙朱瞻亨瞧着嫡妻这般模样,哈哈笑了。
新婚之夜; 于一对小夫妻而言,自然是美妙的时刻。
于是……
夜越深; 寝殿之内; 春意浓浓。
次日。
福娘和夫君在毓庆宫里,等待着次子朱瞻亨,以及二儿媳妇吴惠珠前来拜礼。当然; 这时候; 早来了毓庆宫的还有长子、长媳,以及长孙和长孙女。
当然; 也有未成婚的三子朱瞻利、四子朱瞻贞; 以及福娘夫妻的小女儿朱如意。
这正殿之内,人挺齐整的。
倒也叫一个热闹。
朱瞻亨、吴惠珠这一对小夫妻来得不算晚,不过,因为其它人都是好奇了这一对新婚夫妻嘛,所以; 其余人都是早早的到场了。
吴惠珠头一回来给公爹、婆母请安,这需要敬茶的。所以,她倒是有些新媳妇的忐忑。当然; 在夫君朱瞻亨的调笑下,还是慢慢的镇静了许多。
说起来。
吴惠珠哪怕与夫君朱瞻亨相处的时间不久。
可吴惠珠还是瞧出来了,她的夫君性子并不是稳重那一类型。当然,在吴惠珠眼中,这不算什么大事儿。
因为,她的夫君会心疼她。
对于一个女子而言,这就足够了。毕竟,吴惠珠心头明了,她的夫君是皇孙,这般皇家出生的夫君,能够心疼了嫡妻就是一个好的良人。
说起来。
吴惠珠对于枕边人的要求,就是这般小。
一个心疼她的良人,足矣。
“爹娘,儿子和惠珠来请安了。”
朱瞻亨一进正殿,那就是欢欢喜喜的讲了话。
那声音叫一个宏亮,叫一个热忱。总之,这态度就是说明了,朱瞻亨这人的性格。福娘笑了,道:“你这孩子……”说罢话,还是摇摇头,脸上还是全然的欢喜。
吴惠珠随了夫君的身畔,这会儿,自然忙是上前给长辈行礼。
“瞻亨,还不扶一扶你媳妇?”
福娘把目光转向了次子,笑说道:“这时辰还早,不过,也不担搁了事儿。先敬茶,等敬茶了,咱们一家人一起用了朝食。”
有福娘这话,于是,宫人送上了新人大婚之后的敬茶之事。
朱瞻亨、吴惠珠这一对小夫妻自然就是长辈拜礼敬茶。
福娘夫妻喝了儿子、儿媳的茶,见面礼自然得给了丰厚的。这会儿,福娘不打算唠叨了,她就是勉强了儿子、儿媳妇往后,多多相互照顾,多多相互体谅。
然后……
就没什么话了。就是递上了自己给儿媳妇专门准备的大大红包。
至于朱高熙就更不多话,喝了儿子、儿媳妇的敬茶,他连敲打意思都没有。直接给了红包。然后,就是朱瞻亨、吴惠这一对小夫妻给其它的兄弟妹妹,相互见礼。
当然,免不得又相互赠送了一些小礼物。
吴惠珠是新进门的次子媳妇,这时候,她倒是仔细打量了,她未来的妯娌,还有小姑子。至于夫君的兄弟们?
吴惠珠是浅浅打量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男女有别,吴惠珠是女眷。今后,她更多打交道的自然是妯娌和小姑子了。
对于妯娌、还有小姑子。吴惠珠是瞧了一个大概。看得出来,大嫂的婚姻应该非常幸福。毕竟,大嫂膝下有一儿一女,瞧着面色红润的模样,一看就是夫妻恩爱的。
小姑子年纪尚小,一个花骨朵儿一般年纪的少女。嗯,这等年纪的少女,作为嫂嫂的吴惠珠明白,往后,小姑子就得讨好了。
哪怕讨好不了,也不可开罪了。毕竟,小姑子可是正紧的宁国郡主,想来,定然是得了婆母和夫君的宠爱的。
在吴惠珠百转千回的思量了许多时。
福娘就是笑得和蔼,让大家伙转移了地方,从正殿转移到了花厅用朝食。
朝食时。
按着新媳妇的规距,吴惠珠要侍候的。
当然,吴惠珠也是这般做了。
只在吴惠珠给福娘这个婆母夹了一回菜后。福娘就是笑道:“好了,好了,这般便成。惠珠,你坐了瞻亨的旁边,一起用朝食。”
吴惠珠听得这话,微迟疑了一下。
显然,婆母这等好态度,吴惠珠心头欢喜。可她又怕真答应了,会不会让人觉得她这个新媳妇太持娇而宠了?
“二弟妹,娘就是这般和蔼的人。我当初嫁进来,也是如此。”孙英娘这会儿是开口,给二弟妹吴惠珠提了话儿。
“娘,儿媳谢了您的美意。”吴惠珠对婆母说了话儿,又对大嫂感激一笑。
尔后,吴惠珠就像当初刚嫁进来的孙英娘一样,也是落座后,一起用了朝食。
朝食后。
朱高熙去上差了。
至于朱瞻亨?这一位刚刚新婚,倒是可以休个婚假。
朱瞻元也是随他爹一起,去上差了。
至于朱瞻利、朱瞻贞两兄弟,倒是得继续去南书房进学。唯,小郡主朱如意挺闲儿。福娘就是留了女儿说说小话儿。当然,也是把长媳留了下来,因为,福娘也是想逗一逗孙儿、孙女们,想享受一下孙儿孙女绕膝边的感觉。
至于次子朱瞻亨、二儿媳妇吴惠珠,这一对小夫妻让福娘早早打开着回了正亨殿。
福娘乐得让这一对小夫妻多多相处,好好培养一下夫妻感情。
朱瞻亨嘻嘻哈哈,谢了他娘的话,就是领着害羞的小妻子吴惠珠一起告退了。
于是。
毓庆宫内,就剩下了福娘、长媳妇、小女儿,还有两个可爱的小家伙,福娘的长孙朱晰玉,福娘的长孙女朱蓁蓁。
“晰玉今年都满了六周岁,来年是不是也要到南书房进学了?”
福娘瞧着聪慧的长孙,倒是关心了一下长孙的学业问题。
孙英娘笑说道:“夫君也是跟娘一样的想法,打算来年让晰玉去南书房进学。到时候,得跟师傅们好好学文习武。”
福娘点点头。
这事情她倒不太操心了。毕竟,福娘听出来了,长子长媳已经有了安排。既然儿子儿媳有安排了,说明长孙的学业问题,这一对当父母的心头有计划的。
“瞻元和你的心头有数儿,那就好。晰玉是你们的嫡长子,他的学业问题肯定得用心。”福娘随口提了提。
孙英娘从婆母的话里,倒是听出了重点。
在心头讲,孙英娘肯定重视了儿子的教育问题。毕竟,就像婆母说的,晰玉是她和夫君的嫡长子。将来等晰玉长大后,那就是夫君的天然继承人。
“蓁蓁瞧着越长越漂亮了。”
福娘又是瞧着跟小女儿玩闹了一起的长孙女,也是笑着夸了话,道:“你这当娘的用心了,看着蓁蓁的活泼可爱,就知道你的心思,肯定也是搁到了蓁蓁身上的。”
朱蓁秦,福娘的头一个孙女儿。今年也是满了三周岁的一个小娃娃。
至于福娘的小女儿朱如意,这位宁国郡主今年是满了十周岁,那还是一位长得容貌出众的美人胚子。
“蓁蓁年纪小,倒是喜爱跟她姑姑一块儿玩。”
孙英娘在陪着婆母讲话时,自然又是夸了小姑子朱如意的各种好。总之,一时间婆媳气氛挺不错的。
这时候,福娘心情真不错。
彼时。
正亨殿。
朱瞻亨、吴惠珠这一对小夫妻也是在你浓我浓呢。
永和十三年,从初秋到晚秋,时间慢慢的流逝着。
至十月。
永和帝北征归来。
同时,大军也是班师回朝。
这一回,燕京城依然是一片喧嚣的迎了圣驾。
当然,帝王更是赏赐了有功的将士。至于留守的朝廷重臣们,本着坐排排发果果的习惯,还是人人都有份儿的得了些好处。
应该升官的,就是升官。
升官不够的,也是能在战争胜利后,捞了一些油水。
如今的热闹,一直到了入冬后。
入冬后,一场雪,纷纷扬扬的下着。
这个冬。
天很冷。
直到天晴了,福娘的三子朱瞻利也是迎娶了他的嫡妻郭云瑶。
三儿媳妇嫁进皇宫的那一天,福娘就对夫君朱高熙笑说道:“这日子挑得不错。瞧瞧,咱们儿子一成婚,这天就放晴了。”
“这叫老天爷都体谅人啊。”
福娘是真高兴着。
因为,她再一次当婆母了。
朱高熙也高兴,四个儿子已经有三人娶妻了。瞧瞧人丁兴旺,这算是子嗣绵延的好兆头。
毓庆宫里。
不光是福娘夫妻高兴。
太孙妃这会儿也是心头暗暗道了饶幸。毕竟,这二弟妹、三弟妹嫁进皇家来,可都是她在操持了。
这若不弄一个红红火火的,哪儿出了差子,她这个太孙妃的脸面不好看啊。
如今瞧着顺利极了,太孙妃孙英娘那也是高兴的。
至于郭云瑶?
郭云瑶是新娘子呢。
这一天,她当了最美丽的新娘子,带着喜悦、忐忑、期望等等复杂莫名的情绪,嫁进了皇家,成为了三皇孙的嫡妻。
倾盖如斯,伊人归宿。
那么,归宿若何?
郭云瑶盼的就是良人心善,结一世善果。
在拜了天地、高堂,在夫妻对拜后,被迎进了喜房时,郭云瑶还是脸蛋儿微红,心头激动的。
第311章
永和十三年。
冬。
福娘高兴着; 她当了三回婆母。
整个毓庆宫; 都是喜意洋洋。
至于年节一过,一开春。迎来了永和十四年,整个皇宫的气氛貌似都挺不错的。福娘觉得; 她应该多想一想,她有三个儿媳妇啊; 若是都怀上了她的孙儿、孙女,嗯嗯; 想想挺美好的。她很快啊; 指不定又要添了孙儿辈的孩子了。
当然,心头如此想。
福娘没多讲了一话。
福娘不准备给儿媳妇压力嘛。
一切随缘。
福娘相信,儿子、儿媳的感情好; 孙儿孙女一定在不遥远的未来对她招了招小胖手的。
永和十四的春天。
永和帝第四次御驾亲征; 北上草原。
这一回。
福娘都觉得这一位帝王是不是把巡游草原,当成了固定的春狞节日?
瞧瞧; 春狩、秋归。
这多顺了节气啊?
心头如此。
可福娘明白的; 就像夫君跟她偶尔谈心时讲的。这北面的草原,已经让父皇永和帝给打怕了。如今的草原上,除了臣服者,余下的不臣服者,要么远遁; 要么就已经化成了滋润大草原土地的肥料。
说是北征?
不如说是去向大草原上已经臣服的部落,宣誓了大周朝的兵威。因为,草原上的胡人; 不敬仁,只畏威。
永和帝想要的是一个平静的草原,一个在大周朝统治下的草原。
这些事情,福娘懂得不多。
或者说,她能接触的信息并不多。
不过,从夫君朱高熙那里,福娘知道了。这四次北征,打着北征的名义,其实,动用的军队并不多。
只是帝王亲卫北上,御驾巡视草原。
福娘当时听了夫君朱高熙的话,秒懂了。这跟狮子巡视领地一样,就是力量威慑嘛。
春天一过。
夏季炎炎。
七月。
一个午后。
福娘刚刚小憩醒来时。
白嬷嬷来禀了话。
“太子妃,宁国郡主身边的宫人来禀话,说是小郡主受了凉。”
福娘一听小女儿受凉了,忙是问道:“可请太医诊脉了?”
“已经请了。”白嬷嬷恭敬的回道:“这会儿,怕是药方子已经开了。”
“走,我去瞧瞧。”
福娘示意给她梳头的小宫人,简单的梳了发髻即可。这会儿,福娘穿了常服,就往小女儿如意住的偏殿而去。
等福娘到时,太医果然已经开了药方了。
有宫人已经去剪药了。
福娘问明了情况。这一问明白后,福娘望着小女儿,有些哭笑不得。
“你说你啊,你堂堂的一位郡主,居然因为贪嘴多食了冰碗这闹得受凉了?”福娘望着在那儿一服乖宝宝,非常受教的小女儿。
有些想教育的话,福娘说不出来了。
“这一回,你自个儿闹肚子,得吃了苦头吧。”福娘倒底舍不得说了重话。就是上前,伸手轻轻抚了抚小女儿的头,道:“算了、算了,往后切不可再馋嘴了。”
“娘,您不怪女儿了……”
这会儿,朱如意小郡主抬头,那小脸蛋儿上面倒是有点儿讨好的味道。
“不怪你。”
福娘还能如何?
“你啊,你啊……”福娘伸了食指,在小女儿的额头轻轻点了点。然后,福娘转了身,对小女儿身边的宫女、内侍说道:“你等就是这般侍候郡主的?”
“一个一个都不够尽心……哼。”福娘的鼻间,一个冷哼出来。
“太子妃,这些奴才可都罚了?”白嬷嬷在旁边也跟着寻问了话。
这时候,殿内侍候的宁国郡主朱如意的宫人们,甭管宫女、内侍,全数儿的跪了下来。一一告饶了话。
“娘,他们全是侍候女儿的奴才,女儿才是他们得一心一意忠心的主子。若您罚了,往后,女儿身边的奴才岂不是都要揣了二心啊?”
“女儿的奴才,就得只听了女儿的话。若不然,那等不是一门儿心思,全部都听从女儿话的奴才。女儿一个都不要。”朱如意这时候闹起了小脾气。
说完后。
朱如意还是伸手,拉了拉亲娘的衣袖,道:“娘,且让女儿罚他们。”
福娘听了小女儿朱如意的话,挑了挑眉。
最后,福娘叹一声,道:“你这孩子啊,就是一个倔强的脾气。罢、罢,让你罚。娘要看看,你如何罚了他们?”
福娘这般一讲话。
朱如意笑了。
“近身侍候女儿的,一人罚了两个月的月例银子。此一回,作为警告如何?”朱如意说了这话后,还是小心翼翼的问了这般话。
当然,这小心翼翼是对亲娘的寻问嘛。
福娘摇摇头,说道:“这一回,且依你。”
“白嬷嬷,在如意身边侍候的,你都好好的全部警告一回。告诉他们,这一次算他们幸运,若有下次,本宫绝不轻饶……至于下回,他们的下场,哼……”
福娘没明白的说了。
可只要不是傻的,就会知道了。
没说出来的话,有时候,比说出来了,更可怕的。
“诺。”
白嬷嬷对于太子妃的吩咐,就是应承了下来。
当晚。
福娘把这事情跟夫君朱高熙提了。
“瞧瞧,如意也懂得要起了颜面来。”福娘摇摇头,继续说道:“这瞧着啊,怕是孩子真的长大了。”
福娘一提了这话。
朱高熙就是笑道:“如意今年都满十一周岁了。这是长大的姑娘了。她的婚事,咱们都得用心考虑着。”
“嗯,五郎,你这般一讲,我倒觉得是应该准备准备了。”福娘一说到这儿,自然就问了禁卫军少年营的事情。
那可是她家女儿的备胎女婿人选啊。
“放心,这事情我记下了。”
朱高熙给了妻子肯定的答案。
福娘一听这话,笑道:“你肯定得用心。五郎,要知道这是咱们未来的女婿。”
福娘夫妻这般谈笑间,这谈的话题自然就是小女儿未来的婚事。
这谈完了正紧的话题。尔后……
自然是夜越深,应该歇息了。
七月下旬。
一日午后,福娘和三个儿媳妇正在品了下午茶,小女儿如意正在逗了小侄女朱蓁蓁玩耍时。这个午后本来的闲适被打破了。
白嬷嬷来禀了话。
福娘一听皱了眉。
旁边的三个儿媳妇一瞧着婆母这等态度,都是停止了妯娌间的谈话,全部是静默了下来。场中的气氛一时有些安静。
远处玩耍的朱如意、朱蓁蓁这一对姑侄,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
“嗯。”
福娘点点头,道:“我去瞧瞧情况。”
福娘对白嬷嬷交待了几句,然后,就是对三个儿媳妇说道:“景仁宫的权庄妃病了。我去瞧瞧。”
“娘,儿媳可随您去。”
太孙妃表态了。
福娘瞧着其余两个儿媳妇要表态的意思,她摆摆手,道:“我去即可。你们就不必了。”
有福娘这等态度,三个儿媳妇自然是应诺了。
福娘领了宫人,就出了毓庆宫。
至于福娘的儿媳妇在婆母离开后,自然也是告辞了,各回了寝殿。
一路同行,从毓庆宫离开。
妯娌三人自然谈了话。
“庄妃娘娘这一病,倒真是一个不碰巧的事情。”郭云瑶说了一句。
“娘受累了。”吴惠珠也是补充了一话。
“是啊。咱们三人倒是都得做好了本份内的事情,免得给娘添了麻烦。”孙英娘也是接了一个话头。
妯娌三人,这嫁的夫君是亲兄弟。
说起来这后宫的事情,她们是晚辈,就真不好插手了。哪怕想给婆母帮忙了,也得要婆母开口才成。
“嗯,我等听娘的话行事,就像大嫂说的,尽了晚辈的本份。”郭云瑶笑了,说道:“无过即功嘛。”
“三弟妹这话好,无过即功。”
吴惠珠也是笑了,回了这么一句。
妯娌三人都表了态度,尔后,就是各自告辞,各回各院了。
景仁宫。
权庄妃的寝宫。
权庄妃就是景仁宫的一宫主位娘娘。
福娘去探望时,权庄妃正昏迷着。太医那儿,福娘问了情况。太医讲,说是庄妃娘娘郁结于心,再加上这一段时日,许是暴雨天气后,又来了大晴天。
这一冷一热间,染上了寒气。
总之,慢慢调养,必然痊愈。
福娘让太医开了药方子,尔后,就是对权庄妃身边的掌事嬷嬷又是宽慰一些话。然后,倒是等到了权庄妃的醒来。
权庄妃醒了时。承乾宫的黄淑妃、李嫔来探望了。
福娘跟黄淑妃相互见了礼。尔后,又是李嫔给福娘行了礼。这般礼节过后,大家才是客套了起来。
权庄妃这会儿,撑着病体在榻上半坐起来。
“累大家来一趟,倒是我的不是了。”权庄妃脸色微是苍白,眉语间,有些弱不轻风的感觉。这等娇弱之姿,真是染上了三分楚楚可怜的气息。
若是男子瞧见了,必然心疼的。
倒是黄淑妃面色淡淡。李嫔还是当了背景板。
于是,福娘挑了话头,道:“庄妃母,您这夏季里病了,不能用冰的话,倒是要遭一回罪。”
“不过,若是有什么想吃的,不妨与御膳房提了。您是父皇在意的人,御膳房的奴才定然不敢怠慢您的。”福娘这时候得挑着讲的话。
自然都是权庄妃得意的地方。
若说权庄妃得意的地方,怕就是这宫里,最得了永和帝的宠爱。
于此,福娘自然是捡了好听的话儿讲。
第312章
“吃食用度; 些许小事。”
权庄妃微笑着回了话; 脸色依然苍白,对福娘回话的态度却是亲切着。权庄妃又说道:“一直以来,太子妃待人就是和善。景仁宫上下多受您的照顾。”
“本宫心领了太子妃的美意。”
权庄妃态度特好。
这时候; 黄淑妃在旁边瞧着权庄妃和福娘的谈话,就是眼神淡淡。那神情里并没有太多的亲近感; 就是一种疏离的感觉。
福娘跟权庄妃说了小会儿话。
黄淑妃就是听了几句,尔后; 也是附合了一二。
态度嘛; 微稍的显然有些牵强附会。不过,黄淑妃能来探望了权庄妃,这还是表现了足够的态度来; 亦是足矣。
至于李嫔依然是恭敬的对权庄妃奉了礼物; 然后,就是当了黄淑妃的小跟班。
这一回。福娘从景仁宫探视了权庄妃归来后。
福娘就觉得后宫的气氛特压抑; 若可能的话; 她真心不想多接触了。想前些年时,那会儿后宫的气氛还是不错的。
嗯。
至少有些热闹劲头。
这一两年来,特别是吕贵妃病逝后。
这气氛就特别的不好了。
又过了两日。
福娘从夫君朱高熙那儿听来了一个不太美妙的消息。
她的夫君朱高熙将北上,去迎了圣驾归来。至于燕京城监国的事情,由长子瞻元负责。
当晚。
福娘跟夫君朱高熙详细谈了此事。
“怎么突然由五郎你北上呢?”福娘觉得这等天气炎炎时节赶了路; 人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