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家媳妇日常-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有一天,总有一天……”
  吴庶人又在给她自己催眠了。
  吴庶人幻想着,有一天,权庄妃这个高丽藩邦的异族女子,定然会落得比她惨一千倍,一万倍的下场。
  就在吴庶人一边吃了饽饽,一边吃了剩菜,一边畅想了未来时。
  “咣当”的声音响起来。
  冷宫的门,又一次被打开了。
  有人进了冷宫。
  吴庶人的目光望着寝屋的方向。她见到了来人。来人是她熟悉的李嫔。
  李嫔进了冷宫。
  这是头一回。
  李嫔不想来,可黄淑妃有暗示了,李嫔不来也得来。李嫔是生活在承乾宫的,对于承乾宫一宫主位娘娘黄淑妃的吩咐,李嫔若是婉拒了,往后的小鞋肯定是穿也穿不完。
  “吴妹妹。”
  李嫔是一个人进的屋。
  她进来时,手中还拿了一些东西。她进屋后,把东西搁了吴庶人的那一张榻上。
  李嫔也是无奈了。
  这屋中简直跟被洗劫过一般,那叫一个干净。
  整个屋中,除了一个小柜子外,就只有一张榻,一张桌,一把椅子。
  那桌子旧的要命,那椅子吴庶人自个儿坐着。李嫔带来的礼物,还挺多的。搁那小小的一张桌上,貌似还有些摆不下。所以,李嫔直接就礼物,搁了吴庶人住的榻上。
  “这些东西是姐姐的一点心意。”
  李嫔指了指礼物,笑了笑,笑容还算得温柔。
  吴庶人这会儿,搁下了握在手中的饽饽。这时候,她本来拿着的筷子,更是搁了下来。吴庶人狂笑了起来。
  在李嫔的莫名眼神中,吴庶人似乎笑够了。
  吴庶人的眼神愣愣的望着李嫔,问道:“李姐姐,来看我笑话吗?”
  “还是说,觉得我有些利用价值了?”
  吴庶人这一问话。
  李嫔摇摇头。
  “就是来看望妹妹的,妹妹莫要误会了。”李嫔摆出了亲善的态度。吴庶人冷哼一声,回道:“你骗傻子吗?”吴庶人反问了一句。
  这一话,问了后。
  吴庶人又是懒得理会搁了礼物,颇是不自在的站于屋内的李嫔。
  吴庶人用起了她的夕食。
  这时候,吴庶人的态度是浑不在意的模样。只是李嫔瞧着吴庶人吃的东西,眼神里有惊讶,同样,也是有些莫名复杂的东西在发酵。
  李嫔没开口。
  吴庶人懒得理会。
  一直到把饽饽和剩菜吃完了。吴庶人才是又喝了凉水。
  当然,要喝之前,吴庶人是含在了嘴里,含得水不那般凉了,才是吞咽了下去。这般感觉着,胃没那么疼了。
  瞧着吴庶人的一翻作派,李嫔有些被吓着的模样。
  “瞧我可怜?”
  吴庶人看着李嫔眼中的一些怜悯,颇是不肖的说道。
  “妹妹,你准备一辈子,这般在冷宫里无声无息的过下去吗?”李嫔问了此话道。吴庶人挑眉,说道:“哦,让我自伐吗?”
  “李姐姐,你是这个意思?”吴庶人的反问,把李嫔咽住了。
  “妹妹,你不想走出冷宫吗?”
  李嫔问了一句。
  吴庶人伸手,指了佛自己的脑袋,说道:“我还没有傻。拜托,别把我当了傻子利用。李姐姐,你觉得,宫中有谁比权氏那个贱人更得宠?”
  “妹妹,你怎么敢如今称呼了庄妃娘娘?”李嫔忙是喝止了。
  吴庶人倒不在乎。
  “这里就我和姐姐二人,若是有人知道了,一定是姐姐出卖了我。”吴庶人狂笑了起来,笑过后,她才说道:“不过,那又如何?”
  “我如今再惨,不过一死。”
  “宫妃不能自伐,若不然,会连累了娘家人。当然,我也不想死,权氏那个贱人还没死,我哪舍得死了……”
  吴庶人说了一通的话。
  她就表明了一个态度。她活着,就是为了等权庄妃死啊。
  若是权庄妃不死,吴庶人那肯定是不会去死的。
  李嫔听得这一翻吴庶人的话后,沉默了。良久后,李嫔才说道:“是淑妃娘娘让我来的。淑妃娘娘想知道,当初妹妹如何让权庄妃入圈套的。”
  “差一点,可就是毁了权庄妃的那一张脸蛋儿。”
  李嫔问了一通子的话。
  吴庶人冷嘲笑一句道:“不是没成功吗?”
  “瞧瞧,如今得意人还不是权氏那个贱人吗?”吴庶人这等自嘲自讽的态度,李嫔看得出来一些东西的事。
  李嫔这一回就是一个拉线的人。


第284章 
  “不,不一样的。”
  “妹妹当时,其实成功了的。”李嫔这时候非常认真的说道:“只是,权庄妃那边有人发现的早,太医院里的高人出手了。若不然,妹妹你的策略就是成功了。”
  “想来,权庄妃没了那张脸,必然没那般得宠的。”
  李嫔万分肯定的回道。
  吴庶人听得李嫔这话后,她眯了眼睛。她的目光变了,变成了毒蛇一般,紧紧的盯着李嫔,问道:“这般说来,权氏在宫里太得宠。有人着急了?”
  “嗯。”
  李嫔点头,没有反驳的意思。
  吴庶人见心头的疑惑有了答案。她才说道:“很简单,从权庄妃的信任身边开始拉拢。不外乎就是威胁利诱,这世道里,苍蝇叮住的一定是臭鸡蛋。”
  “那臭味,隔了老远也是能嗅出来的。”
  吴庶人说了这话后,自顾自就是大笑了起来。
  李嫔见得吴庶人这等态度还想再问什么,而吴庶人却是不答话。她就是坐那儿,又装傻充愣来。
  李嫔见得吴庶人这态度了。
  她也不再追问。李嫔瞧得出来,吴庶人有些话貌似不想多提的样子。
  直到李嫔要离开时。
  吴庶人才是开口说道:“若是淑妃真想动手,不妨联合了贤妃。想来,会有奇效的。”吴庶人说了这话,李嫔本来离开的脚步停顿了一下。
  “我明白了。”
  “谢谢吴妹妹的指点。”李嫔回这两句话是真心实意啊。毕竟,她已经得到了她来冷宫时的盘算。
  吴庶人摆明了已经讲了。
  为何权庄妃会受了重创。若不是永和帝的维护,怕是真的被弄下台了。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李嫔完全想通了。她明白了,这一起子事情看着是吴庶人干的,实则,她虽然也经手了,可她更像一个背锅侠。
  这里面的水深着。
  钟粹宫的一宫主位娘娘吕贤妃,也不是表面那般的齐风如月,皎皎不洁啊。
  在回了承乾宫的路上。
  李嫔在心头感叹一句:果然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画皮画骨难画心。
  李嫔回了承乾宫,去给黄淑妃请安了。
  黄淑妃对于李嫔的归来,还是带了一点信心的。在黄淑妃看来,冷宫的生活多搓磨人啊。那吴庶人现在应该懂得低头了吧。
  毕竟,若不是她和吕贤妃一直暗中有点吩咐的话。
  想来,吴庶人早是被人整得太惨,不明不白的病逝了吧。
  “李嫔妹妹,你不必多礼了。”黄淑妃坐在上首,瞧着给她见礼的李嫔,就是笑说道:“谈谈去了冷宫,见了吴庶人的收获吧。”
  这时候,殿内没有旁人。
  黄淑妃全数是打发着离开了殿内,去了外面候着。
  “如娘娘您如料的那般,吴庶人就是一个搁了台面上的棋子。钟粹宫,也是深有谋划的。”李嫔恭顺着态度,直接就向黄淑妃交了底。
  黄淑妃从李嫔这儿,听了吴庶人的回答啊。
  黄淑妃冷笑了,她说道:“果然,吕氏啊,吕氏啊,你就是一个面善心狠的。”当然,转念一想,黄淑妃也能明白。
  吕贤妃若是一个良善的。
  吕贤妃也不可能在后宫这些年来,还是有点得了永和帝的欢心。
  瞧一瞧目前的三个一宫主位妃娘娘,黄淑妃就觉得,她是最不得宠的那一刻。而且,娘家也是一些不中用的。
  说来说去。
  黄淑妃就觉得她宠爱比不过权庄妃。这家世又比不过吕贤妃。
  这两头都比不过,黄淑妃这是气闷得慌。
  “嗯。这一回,李嫔你干得非常好。”黄淑妃口头夸了李嫔一句。然后,示意李嫔再接再利,偶尔可以去看望一下吴庶人。
  当然,最好还是套出来,吴庶人暗中那些人脉线络。在黄淑妃看来,那才是有用的东西。为毛是李嫔出手?
  黄淑妃这是跟吕贤妃学的。
  当了一宫主位娘娘,手下有人,自然不用自己出面。
  一旦有问题,也可以有顶锅的人嘛。
  “诺。”
  李嫔自然是答应了。
  李嫔心头的想法更简单。她准备好好在吴庶人身上学一学,别犯了跟吴庶人一样的事情。至于权庄妃?
  李嫔是瞧得出来。
  权庄妃其实没有追究了吴庶人的意思。
  若不然,吴庶人的日子会更加难过的。至于为什么?
  李嫔隐隐有一种感觉,她觉得权庄妃似乎是对吴庶人有一种避开的感觉。就像是当了吴庶人不存在一般。
  永和六年。
  新春要来临之前。
  小年夜的当天。朝廷已经封笔了。帝王也不办公了。
  一切,都得等待了来年。
  除了值班的,应该归家的,都归家迎新年了。
  福娘在这等时候,更是瞧着儿女聚一堂,份外欣赏。
  这一个年节,非常的热闹。当然,年年如此。若论不同的,大概就是太孙妃的嫁进来,所以,孙英娘这个新媳妇除了跟婆母学一学年节的一些筹备事宜。
  当然,在新年之时,也备了给娘家的礼物。
  大年初一过了。
  永和七年。
  正月初二日。
  孙英娘这一天挺开心的。因为,这一天,夫君陪她回娘家。这可是婆母的意思。
  “瞻元,陪你媳妇去看望了岳父岳母,替我和你爹给亲家问了好。”福娘笑呵呵,将她备的礼物,由得宫人递给了儿媳妇的嬷嬷。
  “娘放心,儿子记下了。”
  朱瞻元当然知道。他娘让他陪了媳妇孙氏回娘家,是想给孙氏更多的体面。
  大年初二回娘家,那是民间的习俗。
  皇家,其实不讲这些的。
  说实在的,若是低于了正三品的贵嫔位置的后宫嫔妃,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娘家人的。至于高位的嫔妃?
  一年也就是有机会了,才能见一面。
  至于太孙妃?
  若不是因为福娘是太子妃,又是管了宫务的。这回了娘家的事情,孙英娘想不别想。毕竟,皇宫哪能随意的进去?
  至多,让孙氏的娘能进宫召见一回,就叫天恩了。
  可福娘想法不同。
  到底儿子这过了元宵节后,就要往南边去了。这时间瞧着还有十来天。可弹指间,指不定就过去了。
  福娘还是乐意,在小夫妻相处时,给他们创造了更多的快乐时光。
  “英娘,回去后,不妨留一顿饭。只要你和瞻元在宫禁的时辰前,回了皇子所就无妨。”福娘对儿媳妇孙英娘也是笑着讲了话道。
  “娘,儿媳记下了。”
  孙英娘对于婆母的好,那是点滴记心头。这会儿,就答时,也是满面的害羞神色。
  “去吧,去吧。娘不多留你们,莫担搁了时间。”
  福娘摆摆手,示意儿子媳妇啊,这一对小夫妻赶紧出宫去。
  于是。
  朱瞻元和孙英娘这一对小夫妻就是带着满满一车的礼物,出了皇宫,往燕京城的孙宅而去。
  初二。
  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又叫迎婿日。
  孙宅收拾的非常的干净整洁。
  孙父孙母早是得了一些消息的,知道女儿女婿今日会来。只是……
  孙母心头有些不敢相信的。毕竟,孙母还是知道,嫁到一般人家,跟嫁进了皇宫那区别老鼻子的大了。
  只是,这心头还有莫名的期盼嘛。
  就是孙父别看着装了镇静,心头也忐忑不安的。
  只有孙小舅子,这个小孩儿还是高兴。新年了,家中热闹,那跟着他的小书童也是陪他玩儿,不用进学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至于姐姐?
  嫁进皇宫的姐姐,孙小舅子的印象啊,就是姐姐嫁得好。人人见了他,都得夸他有一个好姐夫。
  “来了,来了。”
  “老爷、夫人,是太孙妃的车驾朝府上这边来了。”
  早是盯着消息的仆人,这了孙宅报喜后。
  孙父、孙母那叫一个高兴啊。忙是带着孙小舅子往外面赶,显然,这是想去迎接了女儿女婿啊。
  等待孙父、孙母、孙小舅子三口人到了孙宅大门前时。
  朱瞻元夫妻的车驾,已经到了。
  朱瞻元先下的马,他还是伸手,扶了一回妻子英娘下了马车。
  瞧着小夫妻,孙母眼中全是欢喜与高兴。这过来人啊,一瞧着,就看出来了女儿女婿的感觉好。这对于女儿高嫁进了皇家的孙母而言,这真是天大的喜讯。
  “小婿见过岳父大人,见过岳母大人。”
  朱瞻元拱手,给孙父孙父一个礼。
  “哪里哪里。”
  孙父忙推辞了。
  这国礼家礼,都不可废的。这时候,孙父孙母忙见礼。
  “臣给太孙殿下请安。”
  “臣妃给太孙殿下请安。
  朱瞻元搀扶了孙父。至于孙母,朱瞻元望了一眼妻子孙英娘。孙英娘这时候自然是搀扶了她娘起身。
  “莫多礼,都是一家人。小婿陪英娘回娘家,也是想一家子人一起合合乐乐。”朱瞻元态度好。孙父瞧得真诚,那叫一个高兴。
  这时候,孙父赶紧让儿子来给姐夫见礼。
  孙小舅子是一个听话的。
  这时候,肯定是恭敬的给朱瞻元这个皇太孙姐夫见了礼。
  然后……
  这就是一行人进了孙宅内。准备到了正院中,才是详谈了。
  至于气氛,气氛是非常的不错,都是人人笑容满面。


第285章 
  永和七年。
  大年初二日,孙英娘得了夫君朱瞻元的陪伴,回了一趟娘家。
  这一件事情,在许人的眼中,自然是孙英娘这个太孙妃得了皇家的看重。所以,孙英娘在主兴的同意,也是压力蛮大的。
  特别是从娘家归来后。
  孙英娘始终记得她娘讲的话。
  “怀一个孩子吗?”
  在午后,刚做好了一个给夫君的荷包时,孙英娘就是伸手不自觉的抚上了她自己的小腹。孙英娘这时候,其实也是盼着孩子的。
  孙英娘比夫君大了三岁。
  她今年十八岁,十八岁的女子应该有了孩子的。至少,在这个人圴寿命就三十五到四十周岁的时代。
  十八岁成为了父母,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毕竟,三十岁当了祖父、祖母的,在这个时代里,在这等人命太短的时代里,那都叫一个正常的。
  “我也盼着的。”
  孙英娘自言自语了此话。
  说完这一话时,孙英娘还是羞红了脸。
  可再是如此,她还是盼着一个她和夫君的孩子。她想有一个,容貌跟夫君一样出色,又像夫君一样聪慧的孩子。
  想来,那定然是最好的孩儿。
  孙英娘想像着,想像着那么她的孩儿,她就是唇角边忍不住的含了笑容。
  “在想什么?”
  一个声音传来。太熟悉了,孙英娘一抬头,瞧见了坐她对面的夫君,正是用眼神寻问她呢。一时间,孙英娘羞红了脸。
  “没,没什么。”
  孙英娘欲盖弥章的回了。
  朱瞻元笑了。
  “你可是刚刚在想我?”
  朱瞻元调戏了比他年纪大的妻子。在朱瞻元的心头,其实,他的妻子的心里年龄,肯定比他小啊。
  他还是蛮有乐趣的。
  “才不是。”
  一说了这话后,孙英娘又补充了一句,道:“我就是想,我若怀上了咱们的孩子……”
  话没说完,孙英娘就住了嘴。
  她想捂了嘴,唉呀,她刚刚究竟说了些什么啊?
  羞死个人了。
  “孩子啊。”
  朱瞻元若有所悟的模样,然后,笑了,笑过后。朱瞻元说道:“那咱们继续努力,一定生一个聪慧的孩子。”
  对于子嗣,朱瞻元也是盼望的。
  哪个想当了天子的男人,都会期望有自己的儿子,自己的继承人。
  若不然,万里山河怎么办?
  难不成拱手让江山?
  那不是开玩笑嘛。
  朱瞻元自然明白的,以他的皇太孙身份,肯定需要继承人啊。为何选了孙氏当嫡妻。嗯,其实,也有一些前一世的因素吧。
  毕竟,前一世,就孙氏为他生下了嫡子。
  这算不算一种兜兜转转的情缘?
  “英娘。”
  “你说呢?”
  朱瞻元起身,他走到了妻子的跟前,伸了手,抚了她的脸颊上,那眉前的几缕秀发,笑问了此话。
  “嗯,好。”
  孙英娘的声音,跟蚊子一样的细水。
  可态度就是明白的,她也是盼着,跟夫君生了一个聪慧的孩子。
  这一对夫妻,这时候不再多语什么。
  此时此刻,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一切话语,竟在不言中。
  永和七年。
  元宵节。
  这一天。朱瞻元带着妻子出了皇宫。他们在宫禁前,才是回来的。他们一起,去游了燕京城的灯会。
  那灯会,那美丽,让孙英娘记忆犹新。
  那天上的星,那地上的灯,一点一点的璀璨,那密密的星星点点,就像是两条的星河,一条在天上,一条在人间。
  回宫后。
  皇子所,正元殿。
  孙英娘还是跟夫君笑说道:“真美啊。”
  “疑似星河落人间,璀璨若在梦之央。”朱瞻元听着他的妻子英娘,是这般笑着说了两句诗来。
  “若你喜欢,将来,我还你一起去看看。”朱瞻元给了一个承诺,不,不应该是承诺。而是一种夫妻之间的温情脉脉。
  “好啊。”
  孙英娘这时候,心头跟蜜一般的甜。
  她多盼望,日子若在这一刻停止,天长地久那应该多好啊。
  因为。
  明天,她的夫君就要离开燕京城了。
  孙英娘知道的。
  元宵节后,她的夫君要南下,要进行南征之事。而她呢,她只能在燕京城的皇宫里,为他祈祷,祈求了上苍的保佑。
  让她的夫君早日归来,平安归来。
  当晚。
  孙英娘递上了一个平安符,是她自己绣的。尔后,又专门供在了佛像前,供奉了许久的。这灵不灵?
  是一回事儿。
  这只是孙英娘这个当妻子的心意。
  朱瞻元自己是收下了。
  “不用怕,也不用担心。我很快回来的。”
  朱瞻元安慰了这话。
  孙英娘没说什么,她只是点头,然后,依偎进了夫君的怀中。她想听听,他的心跳声。这时候,她更乐意与他亲近了。
  因为,抵死的缠绵,让她更觉得她属于他,他亦属于她。
  次日。
  朱瞻元出了燕京城。
  他离开时,是简单的离开。没什么大的动静。
  朱瞻元就是带着他的护卫,以及他找的一个医师替代品,嗯,那个名叫诸算子的道士。至于他暗中培养的一些人手,朱瞻元早在去年,已经断断续续的调到南方去了。
  这一回,朱瞻元就是轻车马从,往南而去。
  燕京城。
  皇宫。
  毓庆宫。
  福娘的次子、三子、四子,这三个儿子已经到南书房进学了。至于小女儿如意,这会儿正在与玩伴们蹴鞠。
  福娘领着长媳孙英娘看了宫中的帐册子。
  “这些册子,你拿回了正元殿。无事时,你多翻看一下,都是往年里宫中年节时的明细。你是太孙妃,这些跟宫务有关的,总要学一学。”
  福娘对儿媳妇讲了这话时。
  孙英娘是忙应了。
  福娘摆摆手,笑道:“都不急。都不急。这些东西慢慢看,我这个太子妃,也是得父皇的恩典,才是掌管了宫力。你啊,你是太孙妃,真不急,真不急。”
  福娘这话,似打趣,也是一些提示。
  孙英娘自然明白了。
  “娘,儿媳心头有数了。”
  孙英娘点点头,表示懂了。
  福娘笑道:“你懂了就好。我啊,也是觉得瞻元南下去办差事。你在正元殿,若是闲得慌时,就拿这些宫中的帐册子,打发打发时间。”
  “学习学习,倒不太急了。”
  “不过,是有学的必要。将来,我不管了宫务时,这些都得你这个太孙妃来管了。”福娘也是表明了态度。
  太孙妃,这肯定是太子妃的接班人啊。
  孙英娘听后,忙回道:“娘,您多年轻啊。媳妇儿,还得多跟您学了。”
  “若不懂,我多寻问了娘您身边的嬷嬷。这些嬷嬷常在娘您的身边办差理事,肯定都是能人儿。”孙英娘拍了婆母的小马屁。
  福娘听后,就是笑了。
  这一对婆媳的关系,暂时看来还是挺不错的。
  至于说。
  离开了燕京城的朱瞻元,这一位皇太孙殿下。在正月末时,已经到了南边。他没露面,一直是在暗中查了南征的一些事情。
  当然。
  这般的行为,只是朱瞻元想见识一下,大周朝的南下郡县治理,究竟是何等情况。
  要知道,这可是大周朝的最南边,这离着燕京城隔了好几千里呢。这距离太远了。大周朝的中枢,离这等天高皇帝的地方管理上,肯定是不如北边的。
  朱瞻元这般骑马快来南边。
  他也是想摸一摸底。
  不管书面如何汇报,不是亲眼所见,总会有些差别的。
  于是。
  就在朱瞻元这位皇太孙殿下微服私房时。
  日子已经临近了二月。
  春,二月初。
  燕京城的天气转暖了一些。比正月里,那已经是暖和了些。
  福娘这一日,正是领着小女儿从御花园散步归来时。那白嬷嬷就迎了上来,笑着给福娘见礼,还说道:“恭喜太子妃,贺喜太子妃,刚刚宫人来禀了消息。太孙妃有喜了。”
  啊。
  福娘先是一愣。
  尔后。
  福娘忙追问道:“英娘怀孕了?”
  “怀多久了?”
  福娘连问两句。
  白嬷嬷仍然脸带喜意,笑回道:“太孙妃怀上了皇太孙殿下的嫡嗣,太医诊过脉,确认了两月余。”
  白嬷嬷这般回了话,福娘听后,轻轻笑了。
  “好,好。”
  福娘连赞两声好,那是真开心。
  “嬷嬷,备了贺礼,我要去看望了英娘。这可是我的头一个孙儿辈。”福娘觉得,不管长媳这一回生下来孙儿还是孙女,她都好高兴啊。
  “诺。”
  白嬷嬷应话,应得一个响亮。
  “娘,嫂嫂要生小侄子了吗?”朱如意小郡主在亲娘身边,那是拉拉亲娘的手,忙问了此话道。
  “是啊,你嫂嫂在年尾,就会给你添个小侄子,或是小侄女。如意,到时候你就有一个晚辈陪着玩儿了。高兴吗?”福娘对女儿笑眯了一眼睛,问了这话道。
  “高兴,高兴。”
  朱如意小郡主表示,很高兴啊。
  到时候,她能逗了小侄儿。
  “嗯,嫂嫂是要生小侄儿,不要小侄女。”朱如意小郡主是坚定的说道:“我做娘最贴心的小棉袄。不要小侄女做娘的贴心小棉袄。”
  对于娘亲最贴心的小棉袄这个甜蜜蜜的称呼,朱如意小郡主表示,她一定要捍卫住啊。


第286章 
  皇子所,正元殿。
  孙英娘这会儿正欢喜,太医当然已经离开了。可她还在傻笑呢。
  “太孙妃。”
  嬷嬷唤了一句,小声提醒道:“太子妃和宁国郡主来看望您了。”
  孙英娘这时候,马上反映过来了。她连忙回道:“娘和妹妹了?我这去迎一迎。”孙英娘说话时,脸上依然是掩不住的笑意。
  孙英娘心头正高兴,她怀上了皇嗣啊。
  这多欢喜的事儿,这等大喜一时间,让孙英娘喜不自禁。
  孙英娘刚起身,还没走到了殿门口。她就是瞧见了,被宫人拥着走前的太子妃和宁国郡主,这可是孙英娘的婆母和小姑子。
  这时候,孙英娘自然是上前给婆母太子妃请安。
  福娘哪能啊。她扶了媳妇,笑说道:“一家人别客气了。你怀了孩子,这可是我的嫡亲孙儿辈,我高兴呢。”
  “走,进屋里说话。”福娘大方的说了话。
  孙英娘自然不会虚情假意了。她是面带笑容,跟小姑子宁国郡主打了招唤,然后,随着婆母一起进了殿内。
  殿内。
  婆媳落坐。
  小姑子宁国郡主就是坐了亲娘太子妃的身边。
  此时,福娘笑说道:“我刚得了消息,你这怀上了瞻元的孩子,是皇家的喜事儿。这可是新一年,我听得最妙的一个好消息。”
  “这些是我的一点儿心意,不光是给你的,也是给你腹中的孙儿辈的。”福娘挥了一下手,宫人就把太子妃让备上的贺礼,给呈了上来。
  瞧着几个宫人,人人托呈上来的不同物价儿。孙英娘自然知道的,这婆母的心意非常实诚啊。这心头受用着。
  孙英娘谢了话。
  “你好好养胎,在今年尾,给我添个健康的孙儿辈的孩子,不掬着孙儿孙女的。只要是一个健康的孩儿,那就是皇家的喜事。”福娘望着长媳时,目光非常的慈爱。
  “说起来,这是瞻元的头一个孩子,也是你的头一个孩子。你身边的那四个嬷嬷,也是好的。都是宫中的老人儿,你不妨用一用。她们的娘家,一些个照顾,我会适当的关照一些。”福娘对儿媳妇又许了好话。
  当然,更是说给正元殿中,那些个宫人听的。
  这表明了太子妃对儿媳妇的看重嘛。
  “谢谢娘,累娘操心了。”
  孙英娘对于婆母的好意,也听了出来。这时候,自然忙是感激着。福娘摆摆手,笑道:“不妨事儿。”
  “对了,我有交待了,正元殿的用度又是翻了一倍。你若有什么馋嘴儿的,尽管吩咐了御膳房。千万别在吃喝、用度上亏待了自己。有什么想要的,一时缺了,尽管差人告辞了毓庆宫来。一切有我这当娘的给你做主。”
  福娘这时候是给长媳撑腰着。
  “娘,一切都好。”孙英娘哪儿都顺心。
  想她嫁进皇家来,就没有一处不顺心的。这一桩婚事,在孙英娘看来,真是处处都美的。若真有不美的,就是夫君没在身边。
  若夫君在身边,知道她怀上了,他们的孩子。那应该是多美妙的事儿啊。
  奈何……天不从人愿。
  这一点小小遐思,孙英娘只能归为天意。她就盼着夫君早些归来,能见到了他们孩子的出生。若如此,孙英娘觉得,那样的话她铁定是欢喜至极。
  “嫁给夫君后,有娘你宠着疼着,儿媳不给人委屈就是大善人了,哪能受了委屈。娘,你放心就是。”孙英娘又是吹捧了好话儿。
  福娘听得捂嘴笑了。
  “嫂嫂。你的肚子怀了小侄儿吗?”
  “小侄儿在哪儿啊,我怎么没瞧出来。”这时候,宁国小郡主朱如意是问了话。那孩童的天真与纯粹,让孙英娘害羞的脸红了。
  “小侄儿还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