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贵女临朝-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娘,需不需要奴婢去内务府拿人?”既然想不出是谁下手的,那就说明可能是内务府的人做事不当心,所以出了错了。

    “你先下去吧。”其实,在听到云紫说完的时候,皇后的心中就有了人选了,可是她始终都不敢相信。

    但是,方才宫未央的话却还停留在她的心头,现在宫长乐一手把持了前朝与后宫,若她真的要下手也是最容易的。

    若是要细究原因,恐怕宫未央说得也不无道理了,一旦自己振作起来,身子好转,那必然是没有把朝政长久交给一个云英未嫁的公主道理。

    哪怕是皇帝驾崩,这宫陵安也该继位的,若是年幼,理应由母后摄政。或许,是她低估了自己这个女儿的野心了?

    宫未央见皇后若所有思,想想还是劝了一句,“母后,不如让云紫姑姑着人去内务府问问清楚,许是有人做事不用心,弄错了也未可知啊。”

    皇后细听着宫未央的话,半晌,这才微抬了双眸,沉声道:“未央,你心中也有猜测了,是吗?”

    宫未央有些被皇后的眼神吓到了,连带着说话也有些吞吐起来了,“母后,或许,不,不是咱们想的那样的。”

    皇后此时只觉得心底发凉了,连这个一贯来单纯的小女儿都看出端倪来了,可自己却还是一直被蒙在鼓里,心中还残存着对宫长乐的信任。

    可如今,事实几乎是摆在眼前了,宫中是宫长乐一手遮天的了,后妃们大多也被其软禁起来了,剩下的也都是站在宫长乐那边的。若不是她下手,又怎么会如此便捷呢。

    更何况,下得也不是什么阴狠的毒,也就是不想置自己于死地的,如此看来,她倒是还想感谢这个女儿留了自己一命呢。

    “母后,您不要多想,未央,未央会去查明真相的。”宫未央想了想,定定地说道。

    可这件事,很显然已经在皇后的心里留下了印记了,又怎么会那么容易消失呢,“不必了,这件事本宫心里已经有了定论了。”

    宫未央紧紧捏住帕子的手总算是松了一些了,心里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了。

    皇后叫了云紫进来了,让人命人去交代内务府,以后这后宫的事情还是由自己来掌管了,云紫倒没有迟疑,毕竟这皇后管着后宫事理所应当的事情。

    事情既已到了这个地步了,宫未央也不好再久留了,只让皇后多多休息,自己便先离开了。

    等到出了栖凤宫的门的时候,宫长乐这才觉得自己真的舒了一口气了,仔细摸一摸手心,也不知道出了多少冷汗了,甚至是连帕子都浸湿了。

    若水和若冰一直跟着,半句话也不敢多说,两人只觉得近来自家公主变了很多,可具体是哪里变了也让人说不上来。不过,她们作奴婢的,也只能一心一意听主子的话,哪里敢私下里讨论自己的主子呢。

    宫未央愣神的片刻回头往栖凤宫看了一眼,心中也不免有些唏嘘,这里曾是她与宫长乐回忆最多的地方。

    幼时,她们总是在这里玩,围着母后吵吵闹闹的,那时候真是好不热闹。那时候的母后和长姐也很疼惜自己,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想要的东西,她们也都会竭尽全力帮助自己得到的。

    可自从长大之后,母后却一度偏心长姐,而更多的时候也是用在了两个弟弟的身上,并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了。

    而长姐呢,更是一板一眼地教训自己了,甚至在明知道自己喜欢付宁晨的情况下还要和付宁晨纠缠不清的,实在是让人怀疑从前的那个长姐去哪里了。

    回忆渐渐被眼前的真实所模糊,宫未央在心里告诉自己,她做的没有错,这本来就该是这样的,她是在为自己的幸福争取。

    况且,她也从来都没想过要害长姐,只是想让她不再那么强势,不要妄图来决定自己的人生,她和付宁晨之间并不是全然没有可能的,她也一定不能放弃。

    这个时候,宫未央突然很想见见贤妃的,这实在是让人觉得唏嘘了,从前和母后几乎是“死对头”的贤妃,这时候竟成为了自己的依托和希望。

    若是没有贤妃的鼓励,恐怕自己也就这一辈子都要认下长姐的安排了,去过母后和她为自己安排好的人生了。

    可从来没有人问过她内心的愿意,她根本就不愿意被这样的安排,她的内心迫切地想要拥有自我,也想要让长姐一样,可以随性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而皇后的这个决定,内务府也很快就有人上报到了长乐宫里去了。

    因这些事情,大多数的杂务都是谢清梓在处理的,内务府的嬷嬷来了便先去找了谢清梓的,但这样的事情谢清梓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让嬷嬷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了,而后自己便亲自去跟宫长乐说了。

    宫长乐一开始有些惊讶,母后不是身子不适么,怎么好端端地想起来要打理后宫的事情了?还是说,母后想通了,不再为皇帝的事情伤心了?

    “嬷嬷说了,是云紫姑姑过去的,说是近来觉得闲来无事,所以想找些事情做做了。”谢清梓总觉得这其中透着的气息有些怪怪的,可仔细想了想又觉得云紫姑姑说的不无道理,难不成姑母要在伤心之中过一辈子么。

    无论如何,姑母也总是后宫之主的,这些事情重新交在她手上也是应当的。

    听谢清梓这么一说,宫长乐也没有多想了,便直接点头了,最近她这里也是焦头烂额的,实在是有些忙不过来了。

    大约是午后的时候,云紫便把消息带回来了,皇后倒觉得有些奇怪,宫长乐怎么就这么容易放权了呢,难道这其中有什么猫腻么?

    “娘娘,奴婢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云紫姑姑是皇后的心腹,是以,皇后有什么事情也不瞒着她,所以这件事从头至尾她也是知晓的。

    她也算是看着宫长乐长大的,心中也总觉得她不是这样的人,皇后这么想未免是太过多心了,也可能真的只是误会一场的。

    皇后看了云紫一眼,示意她说下去,云紫咬了咬牙,便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都说了出来了,“娘娘,奴婢也算是看着殿下长大的,殿下她待您的心意咱们往日也是看在眼里的,今日的事情怕真的只是巧合的,殿下看着不像是会做出那种事的人。”

    皇后将云紫的话在心头过了过,也觉得她说的不无道理,可自己心中的疑惑却又无从解释。

 第二百一十九章 :知晓

    “从今以后,宫中的事情你派人多盯着点儿,长乐宫也不要放过。”皇后总觉得自己一直都是在听别人说,或许自己也该采取些行动了。

    她派可信的人去盯着长乐宫,若是宫长乐真的没有那方面的心思,她倒也可以放心的,若是有的话,自己也好先有个防备。

    皇后在宫中多年,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单纯的小姑娘了,这权力和利益对人的有多大,一直都是无法预计的。

    宫长乐年纪尚小,可从小来看,这丫头的见识和才干也都是不差的,若是真有那样的野心,也不是解释不通的。

    最重要的,如今的谢家一心都只向着宫长乐,如果谢家真要助她成事,那也不无可能。尽管,宫长乐也是自己的女儿,可是在皇后的心中,这天下还是得要自己的儿子来坐的。

    自古以来,这女子称帝便没有好下场的,被人诟病的已经够多了,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再成为其中的一个了。

    现在,她也只盼着这孩子没有这个想法,或是一时的困顿,日后总归会想开的。

    云紫应了声下去了,心中却想着,皇后从骨子里还是有谢家女儿的掌控欲的,这些年她不怎么管着后宫,任凭那些妃嫔小小的嚣张,那是因为那些人根本没有触及到她的底线,也不足以影响她手中的权力。

    可如今却是大不相同了,这多年的权力一下子被剥夺了,心中怎么都觉得不是滋味吧。

    云紫自认为也只是知晓一些表面的事情,更深层次的主子们自然也不会告诉她一个奴婢的,不过,她既是皇后的奴婢,那便老老实实地听皇后的便是了。

    而此时的宫长乐不仅日日要为朝政忙碌,甚至还听闻最近的焕王府也不怎么太平,不知从哪里来的流民,因焕王在前线打仗失利的事情竟跑到了焕王府去闹。

    好在,这整个焕王府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了,闹事的人也根本没能进去,只是在外头徒增了些热闹罢了。

    不过,那天云桑却还是看到了刘叔慌慌张张的模样了,一开始她有些迟疑,多问了一句,可刘叔和大嬷嬷却是含糊了过去了。

    云桑直觉这里头有事,当时便没有多问了,只说让丫头扶着自己回房间休息去了。可转头她便把两个丫头给打发走了,自己悄悄地跟着刘叔和大嬷嬷后头去了。

    因为之前云桑幼年在齐国也算是学过一些轻功的,所以刘叔和大嬷嬷也没有察觉,两人见云桑走了,便开始说起了外头的事情了。

    “那些人还没有走吗?还在闹?”大嬷嬷的声音有些焦急,如今王爷和公子都不在,王妃又怀着身孕,这府中的事情便是他们两人在照顾着了。

    若是照顾好了便没事了,可若是王妃出了什么事情,只怕他们两个是吃不了兜着走的了。

    “且闹着呢,好在咱们府外头还有侍卫守着,只是我听着他们嘴里说着的话有些不客气,难不成王爷真的在边关出了什么事情不成?”刘叔这心中也是没底气了,外头焕王打了败仗的消息可是传得满城风雨了。

    “呸,你这老东西可别乌鸦嘴了,可不是听说了么,只是丢了历城,咱们王爷应该是没事的。况且,这一次齐国想必也有些问题,否则上头怎么都不着急呢。”平日里这府中外出采买的事情也多是大嬷嬷在负责的,所以她也听了一些消息了。

    “咱们还是别妄自议论这些了,安心在府中等着吧,这事儿可千万别让王妃知道!”刘叔还是有些谨慎的,不过三两句之后便终结了两人的对话了。

    可这个时候,云桑早已听到了两人的对话了,当场只觉得耳晕目眩的,偏偏这个时候,fiel方才被云桑随意找了个借口打发回去的丫头也过来了,手上还拿着一件披风,“王妃,您怎么在这里呢,奴婢们找了您好久呢。”

    刘叔和大嬷嬷一听到这消息,当即便惊慌失措了,可等他们回头了,还没来得及说话,便见云桑已经晕倒在地上了。

    两个丫头这下子可是慌张了,当即就吓得花容失色了,几人赶紧将云桑扶着就近回了前头的院子里。

    好在,这府中的大夫也都是一直在的,很快就过来,诊治过后发现云桑只是动了胎气,好在如今这最难熬的前三个月已经过了,现在胎像基本稳定了。这回也只是受了惊吓才动了胎气的,只要好好养着便不难恢复。

    可是,正是这个才把刘叔和大嬷嬷给愁的,既然王妃都知道了这件事了,想必也瞒不住了,但王妃这还如何能安心养胎啊。

    服了大夫给开的药,云桑这才慢慢地醒转过来的了,除了还觉得腹部偶尔有些不适之外,也并无什么不妥了。

    可是,她怎么会忘记自己晕倒之前听见刘叔和大嬷嬷说的话呢,焕王竟不是去了西北,而是去攻打齐国了?

    自己才和亲过来,齐国和大梁怎么就能开战了呢!

    “刘叔,王爷真的去了南边了吗?”云桑有些惊恐,但又害怕刘叔和大嬷嬷再骗自己,便又加了一句,“刘叔,若你不告诉我真相,我只怕日日都要胡思乱想了。”

    刘叔和大嬷嬷对了一个眼神,心中也都是害怕的,若是王妃真出了什么事情,王爷恐怕饶不了他们。况且,王妃如今肚子里还有一个,可是更金贵了。

    两人“噗通”一声便跪了下来,这回云桑也心肠了,没有让人去扶他们,只是冷冷地看着她们跪在下面。

    “王妃,实在不是老奴们有心隐瞒的,只是如今王妃身怀有孕,当以身体为重啊。”大嬷嬷实在是有些发憷,这怀孕的女子可不能轻易动气,一旦伤了根本日后便是再怎么养也。

    刘叔无奈,也只好把这事情从头到尾讲了一遍了,“王爷也实在是没有办法啊,如今咱们王府外头看着是被护卫守着的,可那些个却都是皇上的人啊。”

    云桑有些震惊,尽管她暂时还有些接这个事情,可这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而且已经过了两个多月了,怕是与齐国开战早已成了定局了。

    其实,云桑原本也没有想过能以自己的和亲就能够让大梁和齐国永结同好,可却也没想到会这么快。

    不过,这事儿她想急也急不来的,还好,哥哥只是个的七皇子,而母妃在后宫中更是没什么存在感的,想必这事儿也不会牵扯到他们的。

    只是,这样一来,云桑便有些担心焕王的,焕王先得了历城后又丢了,想必是损失惨重,也不知他有没有受伤。

    “那,王爷可从前线带了消息回来了?”云桑见他们这些事情都瞒着自己,想着说不定前段时间收到的报平安的信件也是假的了,便又多问了一句。

    “王爷的确无事,只是吃了败仗了,这朝廷里又不肯放过,难免还要在边关一段时日了。”刘叔已经尽可能地安慰云桑了,还好云桑虽是公主却对这些事情不甚了解,倒也被刘叔给含糊过去了。

    而云桑此时也意识到了这焕王府在大梁的微妙地位了,焕王之所以要那般维护着自己,不过是怕自己成为皇帝威胁他的把柄罢了。

    焕王待自己好的事情,只怕皇帝早就知晓了,自然会捏住自己这个身份,将焕王的把柄给抓得牢牢的,还好宫中还不知晓自己怀孕的事情,否则后果更是不堪设想了,还不知皇上会让焕王去做什么为难的事情呢。

    “其实王妃也无需太过担忧了,如今圣上病重了,已是长公主殿下在掌管朝政了,您素与长公主殿下交好,若是可以为王爷美言两句”

    刘叔还未说完了,便被大嬷嬷给打断了,“如今当以王妃的身体要紧,王妃还是静养为好,切莫动了胎气。否则,王爷知晓了也会难过的。”

    刘叔大约也觉得自己说的有些不妥了,王妃毕竟只是一介妇人,况且还怀着身孕,他又岂能只为着王爷着想而不为王妃考虑呢。

    “大嬷嬷不必在意,云桑如今既已是焕王府的主子了,自然是应当尽力的。”云桑心中打量着,若是自己给宫长乐递个拜帖,也知不知道她会不会见自己。

    不过,饶是皇上心狠,但宫长乐与焕王府也算是交好了,应当不会做出那般的事情的。再不济,这太后到底还是焕王的生母,也终究是心疼儿子的,倒也不至于走上死路的。只是,既已知晓了他们焕王府的尴尬地位,以后行事还要更加小心为好。

    云桑虽然心中焦急,可是却还是顾虑着自己的腹中的孩子,不敢太过忧思了。

    见云桑将事情妥当安排好之后,刘叔和大嬷嬷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了,还好,这位王妃瞧着还是个极其明事理的,没有闹出什么风雨来,否则这王府以后日子只怕会更艰难了。

 第二百二十章 :救人

    而此时的齐国那边,云衡在皇后和大公主的谋算下,也总算是答应了去营救太子了。

    只是,这事儿却是瞒着皇上进行的,也不知是不是因为皇上心中有了旁的想法,竟成日把云衡给困在身边,也不知是在说些什么。

    这时间久了,皇后和大公主心里就起了疑惑了,难不成,皇上竟有了另立太子的想法了?其实,这些年来,眼看着皇上的其他几位皇子都是出类拔萃的,而太子却一直都是庸庸碌碌的,皇后的心里也着急的很。

    可是因为有皇后的娘家在,皇后与太子这心里的底气也就足了不少了,可没想到这一次不仅将太子给折进去了,还把镇国将军府也给搭进去了。

    到现在,这镇国将军还被三皇子和五皇子的人围困在了骊山,也不知还能坚持多久,若是皇上再耽搁一段时日,只怕就要来不及了。为此,皇后和大公主早已是心急如焚了,这既然等着不耐烦了,便要使出些手段来了。

    于是,一直高高在上的皇后这一次竟亲自带了东西去看了安妃了,而且这阵仗弄得是满宫皆知了。

    那些个后妃若是不知内情的,还以为这后宫里头的风向要变了呢,知晓些许内情的,倒晓得皇后是有心为之的,只怕是要做个样子给云衡看的。

    其实,到了皇后也没跟安妃说些什么,也不过是一些普通的家常话罢了,三两句的也都是无关紧要的,皆是最为普通的寒暄而已。

    安妃还不知皇后和大公主的打算,云衡也不曾与她说过,是以,安妃便被弄得一头雾水的,可好在皇后来得快走得也快,也没让她有什么好烦扰的。

    等到云衡回来的时候,安妃便免不得去问了,万一,皇后这醉翁之意不在酒又该怎么办,想想她还是要问问清楚才能放心。

    这齐国的江山,他们母子也从来不会去肖想,她只愿意自己的两个孩子身体健康、平安喜乐一生便好了。

    “衡儿,今日皇后过来的事情你想必也知道了,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母妃?”安妃知晓按照皇后的性子若真的没什么事是不是纡尊降贵来找自己的,既然来了,那必定就是有猫腻的。

    云衡本欲不想让安妃知晓这些的,可皇后却实实在在地要把事情给摆在台面上,她便是这般等不及了么,这么快就要逼迫自己就范了?

    “母妃,衡儿长大了,这些事情也能够处理了,您别多担心了。”云衡安慰安妃道,母妃打小便护着他们兄妹两人,即便是舍弃自己也在所不惜,这些年也不知吃了多少的苦了。

    如今,他长大了,也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自当尽力护母妃周全的。

    “可是,衡儿,母妃最大的心愿便是想让你们兄妹平安,至于别的,母妃便是想也没想过的。”安妃一辈子都只愿籍籍无名,这样才能在这吃人的后宫里生存下去。

    “母妃,衡儿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也正是为了保咱们的平安,衡儿才更清楚自己正在做些什么。”云衡看着安妃,定定地说道。

    安妃看着眼前早已长得高大的儿子,他的眉眼也不似几年前那般还带着稚气了,早已是染上了成熟与坚毅了。到了这个时候,她才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儿子的确是长大了、也成熟了。

    安妃似乎还想要说些什么,可是却被云衡打断了,“母妃,不管衡儿做什么,心中也是念着您和桑儿的,便是为这,衡儿也会保护好自己的。如今,这齐国的形势您也是看在眼里的,恐怕咱们想避也没那么容易了。”

    安妃自然知晓云衡说的有道理,可是她这一辈子便是起于微时的,即便是入宫得宠,也没有生出过僭越的心思。

    原本,她以为这般便可以护自己的一双儿女平安喜乐,可先是云衡被迫去齐国为质,后为了让儿子回来又不得不让云桑去和亲,如今这倒好了,女儿才刚和亲过去,大梁便和齐国开战了。

    难道,真的是上天给她的折磨吗?

    “你既有了自己的想法了,那无论如何母妃也是支持你的。”安妃最终还是妥协了,这孩子许多年不见了,也有自己的主见了,所有的事情都能够自己决定了。

    “母妃,您放心,衡儿依旧会记得自己的初心的,一旦齐稳了,衡儿便立刻退手,绝不再沾染毫分的。”这些权力富贵在云衡的眼中也都算不得什么,他始终还记得在自己最困顿的时候,那个如白月光一般出现的女子。

    那是个如沐春风的时节,万事万物都开始在生长,褪去了冬日的慵懒,蓬勃而顽强地向上,可是他却是在那样美好的季节里陷入了最为痛苦的时光。

    没有任何预兆的,父皇的一道圣旨下来了,自己便不得不去大梁为质了。当时他的心头充满了疑惑和不安,可是却问不出口,因为他是这深宫之中最不受宠、最不起眼的皇子,根本就无足轻重的。

    春日里,雨水很多,这一路上也都是阴雨绵绵的,正像他此时的心情一般,告别了母妃和云桑之后,整整一日,云衡都没有从马车里出来。

    他那时候尚未到弱冠之年,而正是他的父皇亲手将他推向了一个深渊,还要打着为身为齐国皇室儿女,自然要为齐国考虑的幌子。

    到了大梁的时候,天已晴,但他的心情却仍旧沉闷,也不肯与人多说话。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宫长乐却如那柔和的白月光一般渗透入自己的生命里。

    云衡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她的年纪还小,小小的脸蛋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却偏偏一本正经地说着自己的名字。

    就是在那个时候,云衡觉得心里有些微暖,仿佛被春风拂过,被她那暖暖的笑容感染,也不自觉地跟着笑了起来了。

    就是这样简单的初见,却让云衡觉得宫长乐异常的熟悉,仿佛是前世已然命定的人,今生还是走入了自己的生命了。

    在大梁,或许所有的人都可以看不起他,但唯独是那个尊贵无比的公主殿下,却对他格外的友好,久而久之,云衡的心扉便为她而开。

    他们在大梁的那几年,拥有无数个美好的回忆,而自己也曾承诺过,一旦齐国这边事妥,自己必定会回去大梁,一生一世都陪着她。

    承诺犹在心头、眼前与耳畔,他从不曾忘却。

    只是,许久未见,也不知她在大梁是否还好?

    安妃见云衡若有所思的模样,以为他是在想着如何应对皇后的事情,便也不忍打扰云衡了,下去亲自去为云衡做膳食去了。

    皇后如此高调的行为自然不得不让云衡妥协了,云衡找了个恰当的时机便同皇帝说了这件事,只是却没有明说是去救太子,而是去迎回镇国将军。

    各位皇子虽然手上各自有各自的兵力,但到底是比不得皇上手上的兵权的,可因为都是自己的儿子,而外又有大梁在扰,皇上也不会轻举妄动的。

    镇国将军是朝中老将了,如今被困在了骊山,自然是该去迎回的,以免寒了老臣的心。正因为如此,皇上也就答应了。

    直等到看着云衡亲自带兵出城了,皇后才算是松了一口气了,接下来便是惴惴不安的等待了。

    因骊山是边关的必经之地,云衡便直接先去解救了镇国将军了,到时候也好多个帮手。

    而山下守着的三皇子和五皇子的人一开始还是准备攻山的,可奈何这骊山实在是易守难攻,怎么也没拿下。于是,三皇子和五皇子便削减了兵力,只派人在这看守着,他们料定了镇国将军的部队伤亡惨重,一时是不敢下来的。

    这时日长了,守着的士兵也不免就有些溃散了,而云衡到的时候更是悄无声息的,直接趁着雨夜便一举拿下了三皇子和五皇子的一支精锐部队。

    待到云衡上山的时候,镇国将军的人还在严防守卫,差点就误伤了云衡的兵马,还好,云衡表明身份及时,这才得以见到了镇国将军。

    镇国将军看到云衡的第一眼有些惊讶,但看到了皇后的信件之后,心中便定了不少了,虽然他不知道皇后和大公主是使了什么手段才让云衡如此帮忙的,但以现在的情况来看,也顾不得这么许多了,最要紧的还是救出太子。

    “老臣谢过七皇子。”这一次,镇国将军的感谢也是真心实意的了,虽然这不过是一场小仗,可是他纵横沙场多年,也是能看出些端倪来的。

    这个七皇子,从前在宫中是最不受宠的,也不如其他皇子那般能有名师指点,甚至他还很早就被送到别国为质,可没想到他竟这般的出色。

    因此,镇国将军也不敢再轻易轻视了云衡去了,说不准,这七皇子还真有办法能够救出太子呢。

    因两人的目的相同,是以也来不及休养生息了,很快便继续启程赶路,往南方去了。

 第二百二十一章 :时机

    三皇子和五皇子早已将太子给严密看守了,云衡和镇国将军所带的人马也不算多,若是偷袭恐怕不容易成功。

    但是,若对正面对上,那更是毫无可能了,如今这齐国的形势严峻,三皇子和五皇子自然是握紧了手中的兵权,哪里肯轻易放了太子这个人质呢。

    但云衡这次是受皇后委托前来的,这明面上跟着的人都是皇上给的,可皇后却还是派了许多的私兵跟着。

    当然了,这些人在云衡救出了镇国将军之后,自然都是听命于镇国将军的了。不过,经过此事之后,镇国将军对云衡也算是改观了。

    还真是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很是平庸、毫无出彩之处的七皇子,竟还真有一番才干,竟不必其他的皇子差个毫分。

    只是,这样的一个人难道就真心甘于屈居太子之下吗?

    镇国将军虽然又这个疑惑,但也深知皇后为人稳妥,若不是手中抓了云衡的把柄,是万万不会把这任务交给云衡身上的。

    两人一个作战经验丰富,一个对战略战术又颇是精通,而这两人手中还握着不少的兵力,若是想要搏一搏,恐怕还是可以的。

    但按照两人的性子,可不会去以卵击石的,万一这三皇子和五皇子死扛着,把太子给怎么了,那他们那个时候就是得不偿失了。

    “不知七皇子有何高见?”镇国将军作战经验虽然丰富,但是对于这些奇巧之事还是不如云衡的。

    况且,他上次带了那么多人,竟还被三皇子和五皇子两个毛头小子给瓮中捉鳖了,这件事若说出去还真是丢脸了。

    “将军,咱们还是不要轻举妄动为好,先等吧。”云衡对着那浩渺的天空,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了,看来,近来都是极好的天气了,怕是暂时还不能行动。

    镇国将军有些着急,难道不赶紧救出太子要紧么,还在这里等什么?

    “太子如今危在旦夕,我等自然应该早日将太子营救出来,在这荒山野岭的等什么?咱们现在手上带着的人也多,若万一被三皇子和五皇子的人发现了,那岂不是更加危险了?”镇国将军这些日子一直都被围困在山里,哪里会知晓外面的形势呢。

    而云衡来之前,早已通过皇上打听到了三皇子和五皇子这里的形势了,如今前线正有骠骑将军在迎敌,而此时的大梁自从丢了历城之后也没了动静了,两方一时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一旦云衡这边救出了太子,骠骑将军便会率军直接就端了三皇子和五皇子的老窝,也算是给皇上解决了一个心腹大患了。

    如若不然,这在抗击大梁的时候,几位皇子倒是统一战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