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贵女临朝-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奈何,这皇城中的守卫都是要负责皇城安全的,半点都不能调动得开,以免哪位皇子心怀不轨,直接就攻占了这京城了。

    等到时候,这老皇帝万一抵抗不住了,而太子又在三皇子和五皇子手中,那岂不是让别人坐收了渔翁之利了。于情于理,皇后都不会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

    老皇帝醒转之后,垂眸淡淡地扫过了一圈,看见的都是熟悉的面孔,“衡儿回,回来了吗?”他的声音很是微弱,仿佛是拼着最后一丝气息在支撑着,随着话音,眼神也在四处打算,仿佛是在寻找云衡的身影。

    云衡身形微动,微微地吸了一口气,这才走到了老皇帝的床榻前。

    “父皇,儿臣在这里。”云衡的声音不冷不淡的,面上也没有什么表情,但老皇帝却看得分明,他的眼中还残存着红血丝,想来是在这里照顾了自己很久了。

    想到这里,他的思绪不由得开始恍惚起来,云衡还只是个婴孩的时候,他常常也会抱着他,那时候安妃身份虽然还低微,但却实实在在是这宫中最得宠的妃嫔了,由于他护得紧,却也无人敢给他们脸色瞧。

    可如今,云衡早已长成俊朗的少年了,那点子情分却被那个大雨倾盆的季节给冲刷的丝毫都不剩了。

    老皇帝似乎是觉得嗓子还有些微动,只微微地摆了摆手,皇后当然知晓他这个手势的意思,当即便说道:“皇上累了,咱们都先下去吧。”

    既然皇后都开口了,众人哪里有不从命的道理,只是云衡准备起身离开的时候却发觉自己被老皇帝握住了手,皇后也在此时略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照顾你父皇。”

    云衡点了头,才又重新回到那病榻的前面,只默默地听着皇帝说话。

    皇帝仿佛看了他许久,剑眉星目,风姿俊逸,一身白衣显得挺拔俊俏,当真还有几分自己当年的模样。

    这时候,他才有些悔了,当初的确是他的不是,可身为天子,断然没有去向一个妃子低头的道理,偏偏安妃又还是那般的倔强,怎么都不肯低头。

    两个人的矛盾越发的凸显了,可没有愿意低头的时候,只会让矛盾越来越激化,甚至那样的谣言也都听进了他的耳朵里。

    帝王的威严,怎么可以有人冒犯呢,所以他一直都对安妃几个很是冷淡,甚至连孩子也不肯再多瞧上一眼了。

    可看着眼前的云衡,这形神之间却和远久记忆之中意气风发的自己竟慢慢地重合了起来了。

    此时,他心中的疑虑早已消去了,可再怎么后悔这十几年的光阴却是怎么都弥补不回来了,如今儿子虽然从齐国回来了,可云桑却是回不来了。

    “是,是父皇对不住你们了。”云衡看着老皇帝的脸上,早已染上了不少的风霜,甚至还生了许多的细纹了,和自己记忆中的那个父皇也不一样了。

    可这样的感觉,却很久违,好像是消失了很多年了,又失而复得了。可现在的云衡却再也不是小孩子,他只记得这十几年来他们母子所受过的苦楚。

    “父皇说什么呢,儿臣多年未归,现在应该在父皇榻前尽孝的。”云衡的话说的中听,可老皇帝却怎么也不信这会是他的真心话。

    这十几年来的不管不顾让他们三人在宫中受尽了难处,甚至也不知是怎么熬过来了,好容易长大了些,却狠心被自己送进了大梁为质,如今又嫁了云桑过去。即便是再没有气性的人,心中也是有怨恨的。

    “朕知道,你是怪朕的,怨朕的”皇上的声音里染着几分孱弱,仿佛在下一秒就要断掉了气息一般。

    云衡此时心中无疑是矛盾而复杂的,这后宫中不知多少的妃嫔和孩子,比他们母子几人过得困顿的恐怕还多的是。而他们所有的一切,哪怕是这宫中最低等的东西,也都是皇上的恩赐,那他又有什么资格去恨呢。

    当年他意气风发,是威严四方的齐国国君,自己不敢与之抗衡,凡事也只能听命,可如今他却老态龙钟,但外面的儿子们却还在到处作乱,也没有人再肯尽孝于床榻之前。

    “父皇多心了,儿臣怎么会怪父皇呢,如今母妃、儿臣和皇妹的生活也都是父皇赏赐的,理应谢恩才是。”云衡做不到对他如从前那般,但态度也缓和了不少了。

    这些年,他心中的怨与恨也都是因为母妃,可这次回来他却看得分明,母妃心中还是关心父皇的。

    “罢了,你下去吧,回去好好陪陪你母妃吧,这些年,她也辛苦了。”老皇帝最终还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么多年的怨怪又岂是三两句话能够让云衡释怀的。

    可无论如何,现在他的身边也只有这一个儿子了,若是这一口气没撑住,那这齐国的江山便不知要乱成什么样子了。

    大公主跟着皇后回去了,可是一进了门,就见得出来了一个身着枣红色衣裳的嬷嬷。

    那是皇后近身服侍的嬷嬷之一,今日留守在了宫中,只见她正立在门口,等到了皇后和大公主走得近了,便赶紧上前去行礼。

    “娘娘,太子妃来了好久了,一直在等着呢。”嬷嬷说话的语气有些低沉,让皇后心中不由得一沉,难不成是发生了什么事了么。

    还没等到皇后和大公主进去,太子妃便迎了出来了,两人瞧见她的脸色似有些憔悴,眼圈还有些微红。

    好在三人都是谨慎的人,也只是在外头行了礼,等到了内间才去说话的。

    “母后。”太子妃一进去便跪了下来,眼角的泪水也止不住开始肆虐了。

    皇后感受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让外头的心腹嬷嬷把门给关上了,而大公主此时的神情也开始紧张起来了。

    “好孩子,是怎么了,咱们慢慢说。”太子妃是皇后亲自选的,为人温柔贤惠,皇后自然很满意这个儿媳妇的,这会儿她一边拉着太子妃起来,一边说话宽慰她的情绪。

    “母后,不好了,今日,兄长那边传来密信,说是镇国将军势力微弱,被六皇子的人包围了,而且不让透出任何的消息。”太子妃的家世显赫,在朝中颇有地位,这次去营救太子,她的兄长也跟着去了,所以才能传回消息来。

    皇后一听神色也有些慌张了,既然连镇国将军都没有办法的话,那这朝中也再无人可用了啊,还有谁愿意去救太子呢。

    若是太子没了,那他们的指望也就没了,不仅是皇后一族,甚至大公主和太子妃的娘家,怕也都要受到威胁了。

    “母后,求您想想办法,救救太子啊。”太子妃哭哭啼啼的声音实在是让皇后有些烦扰了,连带着脸色也不好起来了。

    而大公主自然是看出了皇后的脸色不好了,赶紧地就拉过了太子妃,说道:“皇嫂,你总要给母妃一些时间想想办法呀。况且这会儿咱们什么消息都没有,哭哭啼啼的反而会坏了大事的。”

    大公主的话如醍醐灌顶,让太子妃清醒了不少了,如今这太子府中只有她一个人住着了,那些个不入流的侍妾都是上不得台面的,有什么消息也都是她一个人扛着,她自小又是养在深闺的,难免会有些乱了分寸了。

 第二百一十章 :算计

    太子妃虽止住了哭声了,却还是一脸的愁容,这回哥哥也被抓进去了,家中也不知动了多少力量才能把哥哥给救出来了。这下子,家里那边是不会帮着自己了。

    他们苏家是累世的勋贵之家,自然是枝繁叶茂,子嗣昌盛的,而她不过是大房的嫡女罢了,舍了一个太子妃,还有其他的皇子妃啊,苏家的女子也是不少的。

    若太子这一步棋走得死了,只怕也没有人再肯帮着自己了,而她日后的命运,怕也是堪忧的,所以她也只能把全部的指望都放在了皇后一族身上了。

    是镇国将军的亲妹妹,一家人都是因皇后而得势的,自然心都是向着太子的,不会放任不管的。

    只是,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今的局势这般紧张,到底要如何去管呢。

    皇后在殿中踱步,心情甚是浮躁,若是连哥哥都被困住了,那如何在朝中能找出个真心实意为太子的人呢。从前那些个太子的党羽现如今都是躲都来不及了,既没了保障,他们怎么肯把身家性命都给陪进来呢。

    不过,好在目前唯一的好消息是皇上并没有动舍弃太子的心思,这就说明他们还是有希望的。

    可如今,到底找谁去营救太子呢。

    皇后几乎是下意识地就想到了云衡,他是皇上最小的一位皇子,因生母位份低微也一直没有分封,甚至还一直在大梁为质子,如今他既回国了,那肯定心中也是想争上一争的。

    但奈何,这六位皇子是个个都比他强了不少的,若是想靠着自己的力量坐上龙椅,只怕还是不能的。只要自己答允他一些好处,怕就有可能说动他。

    可有一点还不能确定,若云衡也有心于帝位,那恐怕这事儿就棘手了,这坐收渔翁之利该是最好的。

    “你先回去吧,这事儿本宫心里有谱子了,你也无须担心了。”皇后见太子妃虽然贤淑有余,可这遇事之后却冷静不下去,到底是书香世家的女子,哪里比得上将门虎女呢。

    不过,她的母家已经是武将世家了,在朝堂的势力也是盘根错节,若是再娶一位将门之女,只怕对太子的帮助并不大,这苏家算是文臣里头一等的,苏家女自然就是求娶之人不断的了。

    太子妃见皇后这幅样子,心中也稍稍放心了不少了,便准备告退了,可就在准备离开的时候却觉得腿有些发软,眼前微黑,若不是嬷嬷扶得及时,差点就要晕过去了。

    皇后以为她这是身子虚弱导致的,便说道:“既然身子不适,那就在这里歇息着吧,去请个太医过来。”

    太子妃被扶着去了内殿休息了,而大公主却在和皇后说话。

    皇后很是喜欢这个女儿,认为她颇有自己当年的风范,是以什么事情也都不瞒着她,于是,皇后把云衡的事情就说了。

    大公主心中倒也是这个打算,不过皇后的顾虑她也是想到的了,现在就要想个办法拿捏住云衡的把柄。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难得,如今云桑早已远嫁了,而安妃自然被云衡护得死死的,若再想拿捏他,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皇后沉,毕竟,若是有机会坐上龙椅,又有谁可以抵抗得了这种诱惑呢。

    大公主皱了秀气的眉头,的确是个问题,这云衡的软肋只有两个,一个是安妃,此时安妃和云衡在一处,云衡自然不会放任不管的,这下手的机会就少了,万一再弄巧成拙,怕是就不好了,这二便是云桑了,可惜她现在远在千里。

    不过,她似乎记得云桑的陪嫁里头可是还有不少母后的人,若是真让人动了手脚了,云衡难保不会投鼠忌器的。

    “母后,女儿记得,云桑的陪嫁嬷嬷里头可是还有咱们的人。况且,舅舅也曾说过,如今大梁带兵在边关的人,正是焕王。”大公主缓缓地说道,皇后的脸色浮现一丝希望。

    是啊,焕王在外,而云桑的陪嫁却是在身边陪着的,若是真动了什么手脚,只怕也没人能护着了。或许,她们根本就不用动手,只要把这个消息给透露给云衡,不怕他不听她们的。

    母女两人一合计,这算计的主意就落在了云衡的身上了。

    而里头,徐太医出来了,一脸的诚惶诚恐,直接就跪下来回话了。

    皇后有些疑惑,问道:“太子妃怎么了?你但说无妨。”

    “启禀,太子妃,她怀孕了。”徐太医是个心思活络的人,在这多事之秋,自然还是能少一事便少一事的,可没想到太子妃竟然怀孕了,而这样的消息竟还被自己给撞上了,也不知是倒霉还是幸运了。

    皇后和大公主一听都有些吃惊,但反应过来也都有些欣喜,若是退一万步讲,即便是太子出了什么事情,太子妃肚子里有了这个孩子,那将军府和苏家的所有的指望都会在这个孩子的身上,到时候他们也还是有机会的。

    看来,还真是上天降临的幸运啊,只是,这个消息这会儿还不好透露出去,起码得等太子妃胎像稳定了才能说。

    大公主也想到了皇后所作的打算,可若是太子妃这一胎生的女孩又或是出了什么事该怎么是好呢,若只把希望给寄托在一个还未成型的孩子身上,终究是冒险的。

    徐太医被警告了几句,好在他是个识趣的人,不会惹了不高兴的,这才能够好好地退下了,可皇后却命他为太子妃保胎,这件事也注定和他脱不了干系了。

    等到徐太医走了,大公主便把自己的想法跟皇后说了,岂料,皇后却只冷哼一声,目光中带着坚决与果断,“这个孩子一定会生下来,而且一个会是个男孩。”

    只要太子真的有事,即便这个孩子是假的又如何,只要所有人都认定他是太子的儿子,是未来齐国的最佳继承人,那就达到了她原先的目的的。

    大公主一瞬间觉得这样的皇后有些陌生,原先她总以为皇后是先为了儿子,再为了太子之位的,可是现如今看来,太子也不过是她的一个“棋子”罢了,只要能保全她与母家的荣华,谁当太子她都是无所谓的。

    大公主虽然是皇后的女儿,可她的骨子里毕竟还是留着齐国皇家的血脉的,皇后这样的话的确是让她有些不高兴的。

    他们齐国的江山,又岂容旁人来扰乱血统呢,若真有那一日,她宁愿择一位有能力的皇子来成为新的帝君,也断然不会找一个野孩子来冒充的。

    可这样的话,大公主却没敢对皇后说,只是转移了话题,“那母后打算什么时候去找七皇子?”

    “不急,咱们先去看看太子妃。”皇后虽心疼自己的儿子,可她牵挂更多的却是自己的家族。

    大公主虽陪着去了,可也在心中暗自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劝服云衡去救太子。只有太子做了皇帝,她这个大公主的身份才会是名正言顺的,到时候母后与她也就都不会为难了。

    而另一边,云衡回了寝宫之后,想了想还是先去看了安妃。

    安妃这会儿正跪了佛像前头念经,这几日她一直都觉得心绪不宁,每每做梦也总是能想起从前的事情,连带着人也看着憔悴了不少了。

    “母妃,您瞧着又瘦了,以后可要好好注意自己的身子,桑儿托儿子给您带的那些珍贵的补药,您都用了吗?”云衡虽多年不见安妃了,可一回到皇宫,看着母妃那熟悉的眉眼,却总觉得恍如隔日一般,还是那样让人熟悉。

    安妃自然知晓儿子的孝心,很是感动,可她也不光是因为儿女的事情,也有大半是因为皇上病重。

    那些往事如云烟一般在眼前穿梭而过,但却在记忆里头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想起来的时候还是那样的真切,让人久久地不能释怀。

    这些年,对他怨也好,恨也罢,如今却是都不知该以何种心情来面对了。他病重了,安妃的心中还是有些牵挂的,可最终却还是被从前那句残酷的话给挡住了。

    既说了不要再见了,那她又何必去他面前找不自在呢。若他真的去了,自己这一世的羁绊怕也是跟着去了的,又何尝不好呢。

    “你们有心了,母妃都是知道的,都在用着呢。”安妃说话的声音有些虚弱,让云衡不由得有些心疼。

    “母妃,既然您心中也是不舍的,那为何不去见见,见见父皇呢”或许是因为今日在老皇帝那里受到的感触,云衡竟脱口而出。

    安妃听见他这话也有些愣住了,那时候,云衡还那样的小,她还以为云衡什么都不知道呢,可没想到,这孩子竟还有印象。

    不舍么?如今,他们都还有资格拥有吗?

    “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早已放下了,这辈子,母妃也只想安然度日,看着你和桑儿好好的便罢了。”

    云衡似乎还想要再说些什么,可见安妃那边却又念起了佛经了。

 第二百一十一章 :病重

    齐国的国君病重,而大梁的皇上很显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了,这几日,皇上一直觉得自己身子疲乏的很,每每上朝必然要身边人紧跟着扶着才行。

    这回,在朝堂上前方正传来了战报,说是焕王领兵在边界安营扎寨,而齐国那边竟突然没了半点动静了,焕王也开始休养生息起来了。

    而此时,皇上的心中早已认定了,焕王就是因为云桑而没有生出与齐国对峙之意,是以,两边才会如此风平浪静。

    在他看来,现在齐国正是内乱的时候,焕王就应该大举进攻齐国,即便是不能直捣齐国的都城,也可以拿下几座城池。

    大梁与齐国之间的面积相当,若拿下了江南这一片,齐国平定内乱也需要几年,一时之间也顾不得他们大梁的。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即使不能吞并齐国,也能让齐国削减小半的实力,到时候这正片土地还不是他们大梁的囊中之物么。

    “传朕旨意,责令焕王立即发兵,以为齐国国君之名,讨伐起叛乱的皇子。”皇上在朝堂上当众宣布的旨意,自然很快就有人下去传令了。

    可是,这焕王身为大梁皇室的子孙,王竟在为儿女私情而困扰,作出这等妇人之仁的事情,皇上兼职是越想越发愤怒,到最后不由地就从龙椅上直接就站起来了,拂袖而去。

    可还未等皇上走到内殿,就觉得眼前发黑,直接昏倒在地上了,当即就是人事不知了。

    “皇上,皇上!”小太监的声音吸引了各位大臣前来,一看,也都有些慌了,怎么好端端地皇上就晕倒了呢。

    紧接着,后宫里也传来了消息了,这个时候,宫长乐姐妹两正好在栖凤宫中,也一并跟着皇后去了勤政殿里头了。

    太医早早地就来了,诊治了半天,也无从下手了,这皇上的身子亏损是因为早年就落下的病根了,这几年非但不加以调理,甚至还大量地服用道士所炼制的丹药,是以才会身子越来越亏损了。

    今日,想必是在朝堂上受到了什么刺激,这才直接昏了过去。

    “皇上身子如何了?”多年的夫妻情分,皇后到底还是有些割舍不下的,上前便去问了太医了。

    “启禀,皇上早年间落下的病根这几年一直还未痊愈,这一次又着了极重的风寒,只怕这次是数病齐发,来势汹汹啊。”太医院的院首是跪在地上说完这番话的,一直都不敢抬头看向皇后,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被治罪了。

    宫长乐心中暗自思忖,上辈子也约莫就是这个时候皇帝身染重病的,可那时候大梁和齐国也没有起战火,现在却是不同往日了。

    不过,这次皇上怕是会熬不过去了,她也要开始注意着朝堂上的动向了,若一旦有机会,朝臣必定会提起立太子之事,她既已知晓了真相,可不能再让贤妃和宫子文占了上风了。

    皇后又细细问了几句,太医这才下去熬药了,而这个时候,贤妃、丽妃、景妃等等都过来了,不过因只有皇后和宫长乐姐妹在内殿服侍着,她们此时也只能跪在外面等着。

    很显然,这时候皇后已有些心力交瘁了,这事儿来得太突然了,偏偏太医又没什么把握,她心中还真有些害怕。

    这一直以来,皇上都是她的主心骨,即便是知晓了换子一事,她的内心深处依旧不能完全割舍下对皇帝的感情。

    “母后,您不要着急了,咱们都不是太医,父皇的身子交给太医来调理才是,咱们若一味地给太医施加压力,只怕他们越发害怕了,反而有损了医术。”宫长乐见皇后有些着急,便耐着性子安慰了几句。

    她这个母后啊,为人温柔贤淑,知书达理,当真是什么都好的,只是唯有这心实在是太软了。为换了孩子一事,她当初自然也是怪过皇上的,可心中却还是断不了那点子的年少感情,如今皇上病重了,又免不得尽数都被勾起了。

    而宫长乐却不同了,她上辈子经历过那样惨痛的事情,一切的痛苦的源头都是这个父皇带来的,甚至他还对他们几人痛下杀手,叫她如何能不痛恨呢。

    可她这么一说之后,皇后反而有些担心了,不由得想起从前宫长乐跟自己说过的话,这孩子,十有八九是在怨恨她的父皇的。

    “长乐啊,他,他终究是你的父皇啊,你一定要救救他啊”皇后猛然握住了宫长乐的手,双眼紧紧地盯着她,好像在寻求什么承诺。

    宫长乐双眸微微眯着,里头的怨恨却越发地分明,这内殿中除了她们母女三人和云紫,便再无旁人了,其余的心腹也都在外间守着,自然没人能听到里头的对话。

    但云紫的脸色却还是变了,这可是在宫内啊,谁知道隔墙有没有耳呢,万一给有心人听了去了,还不知怎么想长公主呢。

    “娘娘,您急糊涂了,殿下又不是太医,如何能救得了皇上呢。依奴婢看,此时不妨让殿下派人去给谢家传个消息,让老太爷寻了咱们大梁的杏林圣手来给皇上诊治。”云紫一番话下来,顺便就扶着皇后坐在了自己原先的位置上。

    皇后的脸色有些发白,似乎也察觉到了自己的失言了,这话若真被别人拿去大做文章,只怕自己会害了长乐这孩子的。

    而一直在皇后身后的宫未央,听到这话可谓是心中波澜起,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父皇病了怎么好端端母后竟求了长姐去救?难不成,这其中跟长姐还有什么关联吗?

    宫未央有满肚子的疑惑,可是偏偏皇后说到了这里就什么也不说了,而她打量着宫长乐的脸色,却也不见什么波澜,当真是奇怪了。

    “云紫姑姑说的是,父皇这病症来得凶险,宫中太医也有些局促了,不妨咱们多请些民间的圣手,好让他们一同为父皇诊治。”宫长乐朝着皇后行了一个礼,缓缓地说道。

    皇后此时整个人都瘫坐在了座位里,心神还有些未定,听宫长乐这么说之后也点了头,“那便按你说的办吧。”

    “母后,勤政殿外头还跪着许多的后宫妃嫔,父皇如今这病需要静养,恐怕不宜那么多的人伺候着。”宫长乐一语中的,正说到了关键处。

    此时的皇后早已是心慌意乱了,只觉得自己的内心深处充满了矛盾,哪里还能想到这些呢,听宫长乐这么一说之后,也只摆了摆手,全部都交给她去处置了。

    外头的妃嫔以贤妃为首,这会儿早已有些不耐烦了,既然皇上病了,也总该有人来见见她们吧,偏偏让在这外头一跪就是一个时辰,竟连个人影都没出来。

    “父皇病重,还需静养,诸位娘娘此时还是请回吧。”宫长乐从内殿走出来,端的是仪态万千,威严十足。

    这一番话说出来也很有威慑力,那些个位份低微的妃嫔自然都被震住了,这会子自然都是乖乖听话准备回去了。何况,她们也是心知肚明的,即便是在这里跪上一天,也不会有机会进去服侍皇上的,倒还不如回宫去等消息。

    而丽妃、杨贵人几个却是在等着看贤妃的态度,她们不敢正面跟宫长乐碰上,若换成了贤妃,那可就未必了。

    可这次让她们吃惊的是,贤妃什么话都没有说,直接就转身离开了。丽妃紧随其后,有些沉不住气了,原本是想拉着景妃一起的,可奈何人家一直都是个不管事儿的,自然就推辞了。

    贤妃也不是个傻的,自然知晓丽妃的用意的,可是她心中却有自己的算盘在打着,哪里需要跟丽妃多言呢。

    自从在北苑待了几年之后,她这心里眼里想得全都是自己的儿子,可没功夫再注意什么皇上了,若是他能熬过这次,那起码还能再保住他们母子几年,可若是熬不过去了,如今宫子文也是名义上的正宫嫡子,自然应当立为太子的。

    况且,这几年的江家和从前可是不能比的了,而谢家却是每况愈下的,这样一对比,他们拉拢的势力可比一个谢家强多了,到时候只要抢占了先机,自然能扶宫子文上位的。

    “贤妃娘娘”丽妃最终还是沉不住气了,紧跟着上前去唤了一句。

    贤妃没有什么表情,只是微微地抬了抬眼皮,随意地应了一声,而后便继续走自己的路。

    若是放在了平时,丽妃当然不会忍这口窝囊气了,定是早就不与她说话了,可现在不同往日了,这皇上病重可不是什么小事。

    “这成日里服侍着皇上实在是辛苦的很,咱们姐妹是不是也该体恤体恤,前去服侍几天呢?”

    丽妃在这宫中的荣华全然是靠在皇上身上的,如今自然不敢怠慢了,一旦皇上驾崩,她这样没有儿女的妃嫔,只怕一不小心就会去了太庙又或是成为殉葬的人选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站队

    “自然是有自己的主意的,咱们只管听着吩咐便是了,还是不要自作主张为好。”贤妃淡淡地回了一句,之后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而丽妃却还是愣在了原地,与她同样着急的还有杨贵人,她们都算是有宠却无子嗣傍身的妃嫔,而家中的势力也不算多强大,若一旦有看不惯她们的人上位了,那到时候必然先成了炮灰了。

    宫中只有两位皇子,一位是皇后之子,另一位则是贤妃之子,丽妃和杨贵人心中实在忐忑,拼命地回想着得宠的时候有没有做过碍这两位眼的事情过。

    两人相视一眼,却都是一脸的无奈,这样的时候,自然谁也帮不了谁了。

    丽妃和杨贵人分开后,杨贵人这心中一直就惴惴不安的,她倒是想起了顾嫔了,这顾子瑜一贯来都是和宫长乐交好的,若是能趁机交好宫长乐,那怎么说也能算是皇后的人了。

    到时候,若是正宫嫡子做了皇帝,那她也安心地在后宫中做个太妃什么的好颐养天年了。不过,万一被贤妃的儿子捡了空子,那她也可算是踩到了雷区了。

    杨贵人心中一盘算,这时候若是不站队,只怕才是最得罪人的事情吧,她又不是景妃那样的泥人性子,即便是避事也无人会说什么。

    况且,贤妃那个性子容不得人,即便是自己低声下气地去求了她,日后她得势了,难保不想起自己曾抢了她的恩宠,到时候自己还不是任凭她拿捏的么。

    想到这里,杨贵人便打定了主意,往顾嫔的宫殿去了。

    顾嫔因为要照顾着小公主,宫长乐一说完让回去之后她便径直回来了,如今她有了这个女儿了,对于这宫中的是是非非也是无所谓了。不过,难免还是要为顾家注意一番的。

    眼看着这宫里的两位皇子,虽还未长成可却已初露端倪了,大皇子为人内向,平日做事还有些唯唯诺诺的,自从这摔了腿之后性情便是大变,时不时地便在宫中发火,可偏偏他却是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