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雀仙桥-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侯虞抿了嘴笑。
  正午的阳光照在她的脸上,她的笑容比那阳光还要灿烂。
  萧桓别过脸去,跳下马,把缰绳丢给了小厮,在树荫下站定。
  那边阿褐扶了夏侯虞下马。
  萧桓招呼夏侯虞过去:“这边凉快,喝点水。”将水囊递给了夏侯虞。
  夏侯虞娇贵的时候脚下踩颗石子都觉得顶得难受,可她跟着萧桓出来了,别人不喊苦,她是不会喊苦的。
  她接过萧桓的水囊连喝了几口,将水囊还给萧桓。
  萧桓接过水囊连喝了几口,把水囊丢给了萧备,然后指着树林前面的一条小溪,道:“顺着这里,可以到达汉水。”
  夏侯虞从来不知道山在哪个方向,水往哪里流。
  她茫然地点了点头。
  萧桓在那里说了半晌,她也没有明白,好在是萧备很快送来了中午的干粮,两个胡饼过来。
  夏侯虞嫌弃得不得了,但还是拿了一个撕了一角,抱怨道:“怎么又吃这个?”
  萧备有些傻眼。
  萧桓朝他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嘴里却应着夏侯虞:“不容易坏。”
  好吧!
  比他们来之前吃的要软和一点。
  夏侯虞勉强吃了两、三块就吃不下去了。
  萧桓看着她笑。
  夏侯虞瞪了他一眼。
  明知道她吃不了这种胡饼,还给她吃,说什么“其他的他都会准备的”,这就是他准备的吃食。
  萧桓笑得更开怀了。
  但他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朝四周望了望,见萧备等人都坐在树荫下啃着胡饼,他从怀里取出一个油纸包,一面递给她,一面低声笑道:“知道你吃不惯,谁知道你居然还勉强自己吃了一小块,这是给你的。”
  夏侯虞不解地打开油纸包,居然是几块米做的糕点。
  “快吃吧!”萧桓笑道,“先垫垫肚子,到了呼兰镇就有热汤喝了。”
  夏侯虞不悦道:“你这是有意刁难我吧?”
  萧桓笑道:“没有,那饼是给我的,你接过去了,我也不好意思向你要回来。”
  夏侯虞才不管是真是假,她从来不和自己的肚子过不去,直接把几个米糕都吃了。
  萧桓见她吃得香,眼底的笑意仿佛多的要溢出来。
  小憇过后,大家重新上路,赶在太阳西下到了呼兰镇。
  说是小镇,就是一片树林里凌散地搭了十几个木屋,到处拴着各种牲口,臭气冲天,披着皮袄露出半边光膀子的西域人很多,扎着小辫子的胡人也不少,虽然太阳已经快要下山了,小镇依旧是牛叫马嘶很是喧闹。
  看见萧桓和夏侯虞这样光鲜靓丽的人,众人都忍不住打量,还有衣衫褛褴的小孩子跑到他们面前讨差事的:“只要一个饼,您要什么我都能给您找到,不需要贵人亲自跑一趟。”
  萧备上前将那群小孩子赶走,领着他们朝小镇边的一个大木屋走去。
  夏侯虞看见了吴桥。
  他不是应该在长安城吗?
  怎么在这里?
  “家主!”他喊着萧桓,恭敬地给夏侯虞行礼。
  夏侯虞松了口气。
  还好他们没有穿过小镇,不然得被熏死。
  萧桓朝着吴桥颔首,下了马。
  吴桥身后随从拥上前来帮他们牵马,吴桥则将萧桓和夏侯虞迎进了木屋。
  木屋里的气味好闻很多,仆从们上了茶点就退了下去,屋里只留萧桓、夏侯虞、萧备、尹平和吴桥五个人。
  萧备站在门前,尹平就站在了窗前。
  吴桥瞥了一眼,开始向萧桓禀事:“照您的吩咐,买了一千多匹马,断断续续地送回了襄阳。也找了几个擅长养马的,没有要胡人,全是色目人和西域人。上次开市的时候,有生面孔的胡人,说是从洛阳过来的,可看样子不像是普通的商贾。我正想告诉您,让您晚几天过来……”
  萧桓斜斜地依在胡人喜欢用的大红色宝相花的隐囊上,慵懒地喝着茶,听着吴桥说着话:“派人盯着就行了。和巴图做完这笔生意,我们就不做了。北凉知道了就知道了。”
  吴桥笑着应“是”,转身请夏侯虞示下:“夫人难得来一次,是吃炙全羊,还是尝尝他们的抓饭?”
  这不是应该问萧桓吗?问她做什么?
  夏侯虞朝萧桓望去,萧桓却笑望着她,一副让她当家作主的模样。
  莫名的,她脸一红,道:“那就吃炙全羊吧!大家围在一起热闹。”


第一百八十章 买马
  木屋后面燃起了篝火,照亮了旁边的树木。
  两、三只小羊架在火上,羊油滴在火堆上冒着青烟,发出“滋滋”的声音。
  大家都静悄悄的围坐在火旁,由侍人割下羊肉分食到他们的碗里。
  夏侯虞不由讪然地笑了笑。
  她好像又弄错了。
  有她和萧桓在,阿良等人谁敢放肆?
  说不定这些人根本就吃不饱!
  想到这些,夏侯虞在心里叹了口气,低声同坐在她身边的萧桓道:“要不我们回房去?”
  萧桓也看出来了,夏侯虞在这里他们是不可能热闹的,这也失去了吃炙全羊的乐趣。
  “好!”他笑道,“我让吴桥给我们割条羊腿好了。我们回屋吃去。”
  夏侯虞点头。
  萧桓就举起扁碗里的酒,说了些“大家辛苦了”之类的话,然后和夏侯虞退了席。
  众人都松了口气。
  除了萧备几个,其他都是吴桥的手下,之前和夏侯虞没有接触过,不知道夏侯虞的脾气,大家都不敢在她面前放肆。
  此时萧桓带了夏侯虞离席,不免有人凑到萧备前面问他:“都督怎么领了长公主过来?”
  他们在这边辛苦了两个月,终于和西域那边谈成这笔买卖,因为事关重大,吴桥甚至请了萧桓过来。他们都紧绷着一根弦,生怕有个什么闪失。
  萧备也没有想到。
  这么重要的事,萧桓居然带了夏侯虞一起。
  这是只要美人不要江山吗?
  萧备戏谑的想,脸上却很是严肃,道:“都督的事我们都不要私下议论了。都督既然带了长公主来,自然有他的用意的。”
  那人也不过是随口一问,萧备不愿意回答,他也就不强求了,两人说起了西域那边的局势。
  夏侯虞却问起了吴桥:“他怎么在这里?”
  她一直以为吴桥在长安城里。
  萧桓也没有瞒她,把吴桥在这边买马的事告诉了她。
  夏侯虞讶然。
  萧桓看着笑道:“正巧你闲着无聊,就约了一道。”
  夏侯虞的心情有些复杂。
  萧桓那么忙,居然还能顾及她的心情……
  第二天一大早,夏侯虞就被外面的马嘶声吵醒了。
  她问阿良:“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阿良休息了几天,显得神采奕奕的,她笑着答了“现在是卯时”之后,就用个大圆木盘端了早膳进来。
  酪浆、羊肉汤,馕,典型的胡人早膳,不过,还加了一个苹果。
  阿良特意指了那个苹果笑道:“是都督吩咐吴大人准备的。吴桥拿了金子跟人换的。”
  夏侯虞……
  她问萧桓去了哪里。
  阿良笑道:“都督天还没有亮就带着萧备出去了,谁也不知道都督去了哪里。”
  夏侯虞想到他昨天说的话,没有吭声。
  吃过了早膳,吴桥前来问安,并请夏侯虞穿上胡服,他陪着夏侯虞去选马。
  萧桓不去吗?
  夏侯虞的兴趣顿时锐减,但看到吴桥毕恭毕敬的样子,她想了想,还是和吴桥去了集市。
  集市上像他们这样的汉人很少,但大家好像和吴桥的关系都很好,途中,不少人和吴桥打招呼,有些还会停下来说上两句话。
  夏侯虞发现吴桥胡语、西域话都说得很流利。
  有些人对她突然出现在集市带着点戒备和好奇,目光落在她的身上和吴桥说着她听不懂的话,每当这时,等和别人分开之后吴桥都会解释给她听,或是有人问她是什么人?或是有人问她到这来做什么?
  吴桥统一回答那些人说夏侯虞是他主母,过来是想看看有没有好一点的珠宝和香料。
  夏侯虞愕然,道:“为什么这样说?”
  吴桥道:“交易的事,都督让瞒着别人,就只能说你是来这里买珠宝和香料的了。”
  夏侯虞颇有些不自在。
  她看到萧桓在她的面前一点也不避讳地谈起和西域的马匹生意,她却误会这桩生意很简单……她平时并不是这样不知道深浅的人,是萧桓的态度,让她失去了警惕心。
  “那我们等会要去看看珠宝和香料吗?”夏侯虞准备弥补一下自己的过失,按照吴桥所希望的尽量淡化她出现的影响力。
  吴桥闻言不由笑了笑,道:“长公主只管逛着就是了,想买珠宝香料,最后却买了几匹好马回去,这也是常事。”
  是哦!
  夏侯虞真想敲敲自己的脑袋。
  这几天她好像遇到萧桓的事就会反应迟钝似的。
  夏侯虞深深地吸了口气,笑道:“走吧!我们去看珠宝香料去。”
  吴桥微微地笑,领着她一面在集市里穿行,一面低声道:“之前家主叮嘱过我,我已经帮您看好几匹,原想直接送过去的,家主说会带您过来,我就没有自作主张。”
  言下之意是这就带她过去。
  夏侯虞点头。
  吴桥和她在一个木头围栏前经过的时候,放慢了脚步。
  夏侯虞会意,停下脚步来,就看见那围栏里的马不算多,可个个都身材矫健,身姿优美。
  她也是养马的人,立刻就被吸引了。
  围栏旁的马贩子一看就知道夏侯虞有可能成为他的大主顾,没等吴桥开口已经殷勤地凑上前来,热情地打着招呼,不停地介绍着的马匹,还吆喝着身边的小厮将那些马牵过来给夏侯虞过目。
  等到夏侯虞花重金买了三匹马之后,整个集市的马贩子都围了过来……
  等到她在吴桥和尹平等人簇拥下有些狼狈地脱身时,已过了酉时,他们却连午膳都没用。
  夏侯虞却很兴奋。
  她买了二十匹马。
  “这些马什么时候可以运送到兰田?”夏侯虞问吴桥,“路上不会遇到什么事吧?”
  个顶个的好马,其中还有两匹是汗血马,路上要是遇到劫匪被劫,识货的把马再次贩卖还好,要是那不识货的直接把马杀掉吃了,她觉得她会心痛死的。
  吴桥笑道:“您放心,这件事我会盯着的。”
  夏侯虞心满意足。
  大家回去用了个不知道是午膳还是晚膳的饭,夏侯虞去重新梳洗换了衣裳。
  晚上萧桓却没有回来。
  她不免有些着急,而吴桥则显得有些坐立不安,几次在门口张望。
  夏侯虞不免奇怪,单独找吴桥说话:“都督到底去了哪里?”
  吴桥还强做无事的笑着安抚夏侯虞:“去和西域的人碰头了。有萧备在都督身边,不会有事的。”
  夏侯虞冷笑,道:“你既然这么说,我就当都督真的去见西域的人去了。不过,你可别忘了,萧备在都督身边,尹平却是我的人!”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回
  在军中,身手好的人总是最受人瞩目的。
  尹平在船上和钱三战了个平手,大家就把尹平等同钱三视之。
  吴桥也曾听说过。
  现如今萧桓身边最厉害的就是萧备和尹平了。萧备在萧桓身边,若是萧桓有什么事,他们肯定得借助尹平之力。
  但萧桓走的时候却反复地叮嘱过他,不管出了什么事,尹平都必须跟在夏侯虞的身边。
  难道那个时候都督就已经想到此行不顺利?
  吴桥思忖着,更加担心了。
  他不由地把夏侯虞和萧桓的话反复地在心里想了又想,最终还是想帮萧桓的心思占了上风。
  “都督是去见顾家的人了!”他声若蚊呐地道。
  顾家的人?
  哪个顾家的人?
  夏侯虞愣了愣才反应过来。
  “你是说,”她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大司马?!”
  这世上能被称大司马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北凉文帝曾经的宠臣,现在如今北凉朝廷一手遮天的权臣顾夏。
  “是都督要见他们?还是他们要见都督?”虽然屋里没有人,为了安全,夏侯虞还是用上了含糊不清的称谓。
  “是他们要见得都督。”吴桥苦着脸道,“好像是想和都督私下里说说退兵的事。”
  “知道那边派了谁过来吗?”夏侯虞皱着眉道。
  “顾家大郎。”吴桥道,“顾家大郎,很多年前曾到萧家拜访过,长公主不必担心。”
  她有什么好担心的!
  夏侯虞冷哼着想,那顾家大郎差点就娶了吴氏。
  “那你担心什么?”她问吴桥。
  两家既然是这样的关系,顾家肯定不会害萧桓的。
  吴桥犹豫了片刻,还是说了实话:“四皇子为人懦弱,文帝不喜。文帝临终时却立了四皇子为帝,当时又只有顾大人和顾皇后在旁,几位皇子觉得顾大人这是要拥立傀儡皇帝上位,俱不同意四皇子登基。可四皇子不做皇帝,他们又互相不服,没有更好的人选。好像是七皇子还是九皇子就怂恿四皇子杀了大司马。说只要没有了大司马,他们立刻就拥立四皇子为帝。”
  “好在四皇子还没有糊涂到底,坚决不同意杀了大司马。”
  “但大司马也觉得四皇子性情懦弱,若是时间长了,还指不定会怎样。”
  “就派人来见都督,想让都督帮着杀几个皇子以儆效尤。”
  夏侯虞听着心头一震,道:“那都督有什么打算呢?”
  吴桥道:“那我就不知道了。”
  是不知道?还是不想告诉她?
  夏侯虞细细抚着手上的杯盅。
  萧桓不可能无功无利地去帮忙顾家。
  她道:“那都督走的时候都说了些什么?你为何担心都督?”
  吴桥道:“都督说,他见过顾家的人之后就会立刻赶回来。可若是他有事情耽搁了,您醒了之后他还没有回来,就让我陪您先去集市。”
  在她醒来之前吗?
  夏侯虞道:“都督和顾家碰面的地方离这里不远。”
  那是一句陈述,而不是一句疑问。
  吴桥没有想到夏侯虞这样的精明,只言片语就能判断出很多事来。
  他抿了抿嘴,没有说话。
  但夏侯虞已经得到了答案。
  她起身对吴桥道:“走!你在前面带路,我们去都督和顾家会面的地方看看去!”
  吴桥顿时慌了起来,急急地拦了她,道:“长公主,都督吩咐让我陪着您的。您还是在家里,我去找都督就是。”
  夏侯虞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正要说什么,外面传来低低说话的声。
  两人俱是面色微变。
  阿良忙出了厢房。
  不一会儿,外面的说话声停了下来,阿良也折了回来。
  “长公主,是宋先生派人过来了。”她说着,闪到旁边,一个文士模样的三旬男子从她背后走了进来。
  他恭敬地朝着夏侯虞行礼,神色带着几分焦虑:“长公主,学生求见都督。宋先生有急事让我给都督带了口讯过来。”
  什么事要急着派了心腹之人带了口讯过来而不敢白纸黑字的写出来?
  夏侯虞和吴桥不由交换了一个眼神。
  “都督不在。”吴桥道,“你有什么急事,可跟长公主说。”
  那文士犹豫良久,对夏侯虞道:“长公主,还请遣了身边服侍的人。”
  夏侯虞看了吴桥一眼。
  吴桥躬身作揖,正要领着阿良等人退下,夏侯虞突然道:“吴桥你留下,其他的人退下去好了!”
  吴桥愕然。
  夏侯虞却像没有看见似的,待屋里没有了其他的人,她问那文士:“宋先生让你给都督带了什么口讯?”
  那文士见她留下了吴桥,虽有些诧异,但也没有排斥。他斟酌着道:“之前有人泄露了都督的去向,都督在途中遭刺。宋先生一直在查这件事。昨天发现洪先生有些不对劲,派人紧紧盯着,这才发现他原来和北凉的七皇子有些瓜葛。宋先生特意让我来问都督,此事如何处置?”
  “洪怜!”夏侯虞吓了一大跳,脸色也有些发白,道,“怎么会是他?”
  她实在想不出来洪怜为什么要害萧桓。
  那文士委婉地道:“宋先生也觉得这件事十分的蹊跷。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特意派了学生前来示下。”
  夏侯虞心里乱糟糟的,喝了几口茶,心绪才渐渐的平静下来,仔细地想着这件事。
  宋潜是个谋士,没有确切的证据,他是不会这样说的。
  可洪怜是怎么做到的?
  又为什么会这么做?
  谁也不知道。
  想到这里,她心头一跳。
  因为洪怜是洪赋的长孙,不管是萧桓还是夏侯虞,都把他当成自己人一样的信任。如果他知道这次萧桓来呼兰是来见顾夏的……
  夏侯虞简直不敢想象这样的后果。
  她腾地一下就跳了起来,脸色煞白地对吴桥道:“快,你快点领我们去都督那里!”
  吴桥也反应过来。
  他们草草地叫了一个人陪着宋潜派来的文士,就带着尹平急忙地出了门。
  正如夏侯虞猜测的那样,为了避人耳目,萧桓和顾家的人就安排在集市外那片树林里的一座小庙见面。
  夏侯虞懂得一些骑射,吴桥却像在马背上长大似的,几个人骑着马不敢在集市上纵马,怕引起别人的注意,而是绕过了集市,从另一边进入了树林。
  风吹打在夏侯虞的脸上,夏侯虞的心里却像火在烧。
  当初她觉得洪怜有些不对头的时候就应该提醒萧桓的,可她总觉得萧桓不会有事的,袖手旁观,连个暗示都没有给萧桓。


第一百八十二章 草原
  萧桓约见顾家人的地方不远,他们骑着马,虽然绕道而行,但小镇就这么大,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他们就到了萧桓和顾家约见的小亭子。
  可那地方空空如也,连个人影都不见。
  吴桥吓得站都站不稳了,夏侯虞也不比他好多少。
  她厉斥吴桥:“现在不是你表忠心,隐瞒我的时候。你给我说清楚了,都督到底都带了谁过来?什么时候过来的?和你可曾有什么约定?”
  夏侯虞说着,尹平却沉着脸跳下了马,仔细地开始打量起亭子周围。
  吴桥看着没有吭声,想了想道:“都督一共带了三十几个人,由萧备领头。寅时就出了门。走时都督神态轻松,大局在握的模样,只叮嘱了些照顾您的话,其他的,就什么也没有说。”
  夏侯虞心急如焚。
  她们到了这个时候才意识到萧桓失踪了,也不知道萧桓在她们不知道的时候会不会受到什么伤害。
  她早就应该放下心中的成见。
  就算萧桓前世拥立夏侯有福为帝,那也是他的本事。他可从来不曾轻怠她。
  还曾尽力地要救她的性命。
  她不能因为前世的事就一直对萧桓心怀芥蒂。
  而且因为她,今生有了那么多的改变,她怎么就能笃定地认为萧桓不会受到影响呢?
  夏侯虞也跳下了马,问尹平:“发现了什么没有?”
  “有脚印。”尹平指了指亭子外面,“很淡。我只能看得出这样,若是追踪,恐怕要那些在草原上讨生活的人帮忙。”
  他说着,和夏侯虞一起望向了吴桥。
  这里只有吴桥熟悉。
  吴桥擦了擦额头的汗,忙道:“我这就去找人。”
  “小心点。”夏侯虞的脸色非常的难看,道,“打草惊蛇就不好了。”
  “我知道!”吴桥带着两人去了集市。
  尹平安慰夏侯虞:“长公主不要担心。都督身手不弱,还带着萧备,就算是遇到什么事,也能脱险的。”
  “但愿如此!”夏侯虞疲惫地道。
  两人站在小亭子旁边等着。
  初夏的微风带着暖热的气息吹在他们的脸上。
  夏侯虞问尹平:“是不是应该派个人去长安城跟宋潜说一声?”
  他们出来的时候说只呆个三、五天的。以现在的情况看来,三、五天他们未必能赶回去。若是让北凉那边的人知道萧桓不在长安城,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她最担心的萧桓被顾家的人劫持,被顾夏当成筹码向朝廷叫板,萧桓会背上通国卖国的罪名。
  到时候整个萧家就会有灭顶之灾。
  吴氏也好,萧醒也好,就算是她出面,估计也很难保住。
  没有人能和卢家他们抗衡,肯定会越来越嚣张。
  还有洪怜。
  他到底还知道些什么?
  萧桓和顾夏所谈的话题他是否已经窥得。
  夏侯虞一颗心乱糟糟的。
  尹平知道她方寸大乱,不然她不会这样问他的,他此时的回答对夏侯虞来说就很重要了。
  他认真地想了想,道:“长公主,我看还是要跟宋先生说一声。若是都督这边有什么事,还需要宋先生帮着遮掩一、二呢!”
  “那你就派个可靠的下属去长安城!”夏侯虞说着,脑子飞快地转动起来,心里居然清明了一些,她继续道,“让宋先生在长安城里不要乱动,等我们这边的消息再说。”
  萧桓如果真的出了事,北凉的那些皇子就没有了什么顾忌,而他们则会军心涣散。
  他们到时候能不能平安顺利地回到襄阳都难说。
  尹平显然也知道,他肃然地应是,立刻就去办夏侯虞交待的事情。
  吴桥过了快一个时候才折回来。
  他满头大汗地道:“我没有回来的太晚吧?”
  在萧桓出现之前,时间对他们永远都不够。
  但现在是要鼓励大家帮着做事的时候,夏侯虞道:“只要找到合适的人就不算晚。”说着,目光落在了吴桥的身后。
  他带了两个人来。都是胡人。一老一少。老者看上去快六旬了,年轻的才十二、三岁的样子。都是褐发褐眼,反穿着皮袄,面黄肌瘦,像好久都没有吃饭过一顿似的,好在眼神还算锐利,看着有点精神。
  夏侯虞朝他们点了点头,道:“吴桥应该和你们讲过条件了吧?现在就开始吧!越早找到人,你们越早拿到钱。”
  两人点头,小的就蹲在地上开始找线索,老的在旁边看着。不一会儿,小的就找到一条线索。他们跟着慢慢朝树林走去。
  傍晚时分,他们走出树林,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
  这已是北凉的地界了。
  吴桥犹豫道:“主母,您先回去吧!我带着人找就是了。”
  “不用!”夏侯虞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当初萧桓能够回头救她,她就应该把他找回来。
  吴桥已经见识过夏侯虞的固执,没再坚持。
  一行人无声地跟着那一老一小,穿行在草原中。
  天边亮起启明星。
  老者迟疑着给夏侯虞行了个礼,说了一段胡语。
  吴桥在旁边解释:“说是太晚了,看得不太清楚了,不如明天再找。若是因为天黑看错了路,更耽搁时间。”
  夏侯虞点头。
  吴桥安排众人在草原上扎营。
  夏侯虞望着满天的星星脑子里一片空白。
  他们已经走进草原深处了,一眼望去全是草,她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他们把留在家里的人全都带了出来,也不过百来人。她不知道前面等候着他们的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遇到身陷泥沼的萧桓的时候是否有能力把他救回来。
  她既害怕又茫然。
  四周安静下来,大家都睡了,只有不知名的小虫偶尔的鸣几声。
  夜色透着寂寥。
  夏侯虞睡不着,放轻脚步走出了帐篷。
  阿良也没有合眼,立刻悄悄起来,跟了上去。
  吴桥站在不远的帐篷旁,正呆呆地望着北边发愣。
  听到动静他回过头来,看见了夏侯虞和阿良。
  “主母!”他上前行礼。
  夏侯虞正想安慰他两句,远方却传来一阵阵的马蹄声。
  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如滚雷。
  夏侯虞和吴桥齐齐变色。
  他们遇到了不明身份的骑兵。
  这样的声响,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还都是善骑之人。
  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很有可能是北凉的铁骑。
  两个向导不愧是带路人,夏侯虞和吴桥还没有吱声,两人已神色惶恐地钻出了帐篷,用胡语高声地呼喊着,就算听不懂,阿良也感受到了他声音中的恐惧和惊慌。


第一百八十三章 误会
  吴桥回过神来。
  他高声叫喊:“快,快上马。别管那些帐篷了!往南边跑,最多两个时辰就能看见那片树林了。过了树林就是集市。”
  到了集市,他们就有办法和这些人周旋了。
  如果就这样落在北凉人的手里,不是被杀就是被贩卖为奴。他们还好说,晋陵长公主长得那样漂亮,一看就是门阀世家出身的女郎,恐怕就是想死也死不成。
  他心中充满了恐惧。
  都督可是把长公主交给他了的。
  长公主要是在他的手里出了事,他就是万死也难辞其咎!
  “长公主,主母!”吴桥拽着夏侯虞的胳膊,语无伦次地道,“您快跟着我走!跟我走!”
  他们来的时候是走着过来的,若是运气好,说不定还能躲进那边林子里去。
  夏侯虞生平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心里也很慌张,可当她看到他们带来的人都沉稳地无声奔走着收拾东西,她的心突然就静了下来。
  “别慌!”她安慰着吴桥,“你安排得很对,我们这就走。”
  吴桥毕竟是跟着萧桓经历过战事的人,最初的惶恐过去之后,也很快恢复了冷静。
  两个向导则像兔子一样窜进了草原深处,不知道去了哪里。
  滚雷般的马蹄声渐行渐近。
  夏侯虞在吴桥的帮忙下翻身上马,喊了阿良一声:“你怎么样?能骑马吗?不能就让吴桥带着你。”
  阿良咬了咬牙,道:“主母,我跟着吴桥。”
  夏侯虞点头。
  吴桥也没有客气,上马后接了阿良一把,阿良坐在了吴桥的身后,一行人沉默不语地丢下了帐篷和没有吃完的食物,快速地离开了营地。
  夜风猎猎地吹在夏侯虞的身上。
  夏侯虞却觉得自己从未曾像现在这样清醒。
  如果她被北凉的人追上,她就自刎。
  她两世为人,已经比别人多出一段经历来,不想再去经历一段苦难。
  只是有些对不起萧桓。
  该说的话没有说,该解的结没有解,自己的生却换来了他的死。
  他却曾经救过她。
  夏侯虞茫然地跟着尹平往前跑着。
  那马蹄声、厮鸣声却一直跟在他们身后。
  而且随着天色渐渐泛白,越来越清楚。
  他们被那些人发现了,而且还被紧追不放。
  夏侯虞突然想到前世那个满是泥水的洞穴。
  那个时候她并不感觉到害怕。
  因为有个人陪着她。
  陪着她的那个人,还是无所不能的萧桓。
  直到最后一口气,她都觉得自己会被救出去。
  可这次,她独自面对,仿佛第一次直面生死的关头,两腿发软,口干舌燥,怕自己落到那些人手里,想自刎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