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雀仙桥-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不是萧桓找她,那就可以等等。
夏侯虞直到和郑多一起送走了谢逾,打发了郑多,她这才慢吞吞地问阿良:“刚才是怎么一回事?”
阿良立刻面露愤然之色,低声道:“长公主,荆州那边派了人来给您请安!”
这么快!
尹平前脚刚到,她舅父就派了人来。
可见这个孩子在她舅父心中是多么的贵重。
难怪刚才阿良没有进来禀告了。
这要是让郑多知道了,还不知道会怎样的伤心呢?
而让夏侯虞失望的是她舅父对她的防备。
她难道会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还在襁褓中的孩童下手不成?
她舅父这样急巴巴的派人赶过来是什么意思?
夏侯虞已经不愿意多想了,她让阿良带了她舅父的使者都过来。
那是个二十五、六岁的男子,身长玉立,面容英俊,可惜眉宇之间流露出来的得意让他的风仪大打折扣,显得轻浮而张扬。
“在下李萱。”他给夏侯虞行了大礼,道,“奉郑大人之命来接小公子回荆州过年。”
姓李?!
夏侯虞吩咐阿良:“此人对我无礼,拖出去给我打三十大板,直接丢出襄阳城外去。”
心善的阿良立刻雀跃着应“是”,高声喊着厅外的护卫。
李萱顿时乱了神,嚷道:“你们不能动我,我是郑大人的客聊,是李姬的族兄。你们这样,就不怕郑大人和都督反目吗?”
第一百五十九章 苦笑
萧桓能在襄阳很快站稳脚跟,当然有郑芬鼎力支持的缘故,可若是没有郑芬相助,萧桓不过是多花些时间罢了。这个李萱不会以为没有郑芬,萧桓就没有办法成事吧?
这是他自己想当然的?还是郑芬也这么以为呢?
夏侯虞冷笑。
什么玩意儿,居然敢当着她的面前大放厥词,还敢拿了李姬来压制她。
可见他平时在荆州是如何的嚣张了!
“给我打五十大板!”她面无表情,声线平平地道。
三十板就能打死人,五十板?
阿良看了夏侯虞一眼。
夏侯虞却冷着脸一个多余的表情都没有。
阿良知道这件事不能善了。
她朝着进来架人的护卫做了一个手势,领头的护卫就点了点头。
李萱原叫李大徒,不过因为李姬成了郑芬的外室,他抱了李姬的大腿,为李姬办了好几件阴损之事才有了今天,自然知道内宅的一些手段。此时看到阿良朝着几个护卫打手势之后,那几个护卫的动作更粗暴了,他顿时魂飞魄散,凄声叫道:“长公主饶命!长公主饶命!您想要我怎么办我就怎么办!饶命啊!饶命啊!”
他这些日子一直听郑芬讲着夏侯虞的厉害,但他想着,那崔氏不也出身名门,据说也是个很有主见的女子,面对郑芬的风流韵事还不是只能束手无策。那晋陵长公主再厉害,也是郑芬的外甥女,她难道还能以下犯上不成?
李萱见到夏侯虞的时候,不免就有些怠慢。
直到此时,他还抱着侥幸的心理,想着阿良那个手势是吓唬他的意思。
可二十板打下去,他痛得已经喊不出来的时候,他这才真正的感觉到了害怕,有了今天这条命就有可能交代在这里的感觉。
“长公主,长公主,”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只求能活命,“是李姬的主意,全是她的主意。郑大人说过了年来接小公子的,可李姬不答应,哭哭啼啼的,哭得郑大人没有了主意,这才派了小的前来接小公子回荆州的。实际上那李姬是想让我会会大公子。若是大公子要去荆州,一定得拦着才行,不然大公子和郑大人朝夕相对,大郎君以后只怕会吃亏……”
打他板子的人板子落下去就轻了几分。
在旁边监刑的人看了,忙去回了夏侯虞——情况发生了变化,他们得看夏侯虞的态度决定等会是把人打死还是打残、打伤。
夏侯虞压根就不想听任何解释。
她可以想象荆州都发生了些什么事。
就像武宗皇帝宠爱二皇子的生母一样,就算是文宣皇后好生生地呆在显阳宫养病也会无风起波。
夏侯虞道:“把人收拾干净,小年之前送到荆州就行了。免得让我舅父过年的时候还见到血光,那就有些不吉利了。”
监刑的人明白过来,躬身行礼退了下去。
等到晚上萧桓回府,就听说夏侯虞打死人了。
萧桓抚额,叫了萧荣来道:“有没有办法让长公主消停消停。她成天这样,精力好的就像没有事可做。或者是寻些事给她做,免得她整日里无聊。”
他今天去见了那个黄复光,那个黄复光果如夏侯虞推荐的一样,非常的擅长算数。他已经决定把人弄到他麾下效力了,听黄复光的口气,好像也很愿意的样子,可能还要回家去和家中的长辈商量,要等明、后天才会有答复。
萧桓就决定利用这两天时间把库房清整一遍。
他有点忙。
顾不上夏侯虞。
萧荣眨着眼睛望了望萧桓,道:“长公主打的,是荆州府那边郑大人的人,您看这件事,要不要跟郑大人提前打个招呼?”
萧桓最重规矩了,他定了规矩,你只要遵照他的规矩行事,你就是犯了错,也不关你的事。可你若是没有遵照他的规矩行事,你就是没有犯错,那也是错。
其中萧桓最反感的就是杖毙人。
萧荣望眼巴巴地望着萧桓,就盼着萧桓再多问两句,他也好“被迫无奈”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萧桓啊!
可萧桓像根本没有想到似的,很不以为然地道:“有什么打招呼的?难道还让我去给荆州的来使赔礼道歉不成?”
“那哪能呢!”萧荣连声道,心想,那是你不知道长公主是怎么把人弄死的。
自那个李萱被绑在春凳上挨板子的时候,整个府邸的妇仆眼睛都盯着那儿,耳朵都支着注意着那儿的动静。大家到现在都还在纷纷议论,说晋陵长公主这么暴的脾气,一言不合就杖毙人,以后大家还是小心点服侍。
这样好吗?
萧荣在心里腹诽。
萧桓这才好奇地问:“来者是什么身份?又是为何惹怒了长公主?”
赶情您老人家问都不问,就断定这件事是别人错了?
萧荣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
萧桓听了,面色也跟着沉了下去,皱着眉道:“郑大人,真的这么做了?”
萧荣苦笑着点头,道:“要不然长公主也不会发这么大的脾气了!”
萧桓父母恩爱,父亲对他严厉却也爱若珍宝,他觉得自己若是遇到这样的事,恐怕比夏侯虞还要生气。
他道:“这件事阿多知道吗?”
“长公主让人瞒着呢!”萧荣摇头,“您说,郑大人这也太不给嫡长子面子了!”
萧桓没有说话,思考了半晌,问萧荣;“我们和郑大人那边还有多少来往?慢慢地都断了吧?”
萧荣大吃一惊。
萧桓道:“郑多和郑芬,我更看好郑多。”
所以要站队,他也应该站郑多才是。
不是因为长公主站在了郑公子那一边吗?
萧荣在心里嘟呶着,点头道:“都督放心,我这两天就把事情都理顺了。”
万一要和郑家分道扬镳,他们能最大限度地挽回损失。
萧桓挥了挥手,示意萧荣退下去。
他一个人在书房里坐了一会儿,去了夏侯虞那里。
夏侯虞已经用过晚膳了,正和郑多在房间里掷箭壶。
半人高的红泥陶壶,十几支白羽箭,两人一个一轮,能比个平分秋色。
萧桓暗暗惊讶,笑着打趣郑多:“你这可不行!连长公主都不如,得好好练练才行。”
郑多嘻嘻地笑,亲自接过侍女手中的茶盅,给萧桓奉茶。
萧桓忙起身接过了郑多的茶,笑道:“马上就要过年了,你有没有什么主意?”
第一百六十章 幕僚
在郑多看来,过年不过就是喝桃汤、吃胶牙糖,贴门神放爆竹,给长辈们拜年了,还有什么可安排的?
萧桓却想着夏侯虞和郑多是第一次在襄阳过年,怎么也要热闹一些。
他道:“要不正月初一我们跳摊舞吧?”
“好啊,好啊!”郑多高兴地应道。
傩舞可大可小,大则百人不嫌多,小则十人不嫌少,只是费神费力,就是建康,也不是每年过年的时候都会在祭祀了祖宗之后举行傩舞的。
他感兴趣地道:“天子登基,十月初一的大祭举行过傩舞,不过只有六六三十六人。都督准备多少人?”
萧桓想了想,道:“三百人如何?”
郑多两眼发光,连声赞“好”,并道:“到时候是不是让钱三领舞。”
傩舞通常都由勇士戴上面具拿上长矛祈褔,只有最勇猛的武士才能领舞。
萧桓见郑多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笑道:“你也参加?”
“我可以吗?”郑多简直都要对萧桓露出献媚的表情了。
也有由身份最尊贵的贵族领舞的。
萧桓笑道:“这件事会交给宋潜,你不如问问宋潜如何?”
郑多坐不住了,恨不得立刻就去找宋潜。
萧桓哈哈地笑,逗他似的偏偏不走,和夏侯虞说着年节送礼的事。
夏侯虞一开始还好奇,萧桓什么时候对这些琐事感兴趣了,等看到坐在旁边抓耳挠腮的郑多,顿时明白过来。
她不由暗暗一阵好笑,之后心里又涌出感激之情。
这样一来,郑多也就没有时间胡思乱想了。
萧桓这个人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可他若是有心,还是非常体贴的。
夏侯虞觉得自己给了萧桓一个颇为公正的评价,反而真心地请教起他来:“天子那边送什么贺礼去好?”
按道理,她应该和萧桓一起送礼。可前世是夏侯有福继位,她仗着自己是萧桓的夫人,可以不必理会朝廷中的这些应酬,装作不知道,从来不曾给夏侯有福送过贺礼。今生她阿弟在位的时候,因两人特别的亲近,她和萧桓成亲的第一年,除了萧家的贺礼,她还私下里送了夏侯有道贺礼。
萧桓没有多想,道:“这件事你不用担心,萧荣会准备好的。”
也就说是,他们会以夫妻的名义给夏侯有义送上贺礼。
夏侯虞想了想,道:“那我还是准备一份小礼物,到时候让萧荣一并送进宫去好了。”
她不会像送给夏侯有道似的挑了一大堆贵重的礼品,她只需要表表心意就行了。
这样有助于维护夏侯虞和夏侯有义的关系,既显得亲热又不至于太过亲昵。
萧桓觉得这样很好。
两人絮絮叨叨地说了半天的话,郑多在旁边听着快要睡着了。
等到萧桓告辞,他仿佛只剩半口气地:“你们怎么有这么多话要讲?而且全是些废话。送礼是笔还是墨有什么区别吗?不都是文房所用之物?”
是啊!对书法大家来说,好笔和好墨一样重要,到底是送笔还是送墨,有这么重要吗?
何况这还是管事的事!
夏侯虞想想,也觉得自己和萧桓挺无聊的。
她只好找借口解释道:“毕竟是一起送礼,慎重些总不为过。”
郑多懒得听她敷衍,直嚷着要去先找尹平练练身手再去找宋潜说这件事,并得意地道:“就算不能领舞,我也要争取站在第一排。”
夏侯虞望着他英俊的面庞安慰他:“你放心,就凭你这长相,若真是去跳傩舞,你肯定会站在第一排的。”
郑多朝着她瞪了瞪眼睛。
夏侯虞把郑多打发去了钱三那里:“尹平出门帮我办事去了,你先去钱三那里看看。”
郑多皱眉,犹豫道:“是不是荆州……”
“那倒不是!”夏侯虞面不改色地道,“是我让他帮我再调点钱过来。二十万贯,过年有点少!”
郑多不疑有他。
这一路上夏侯虞洒了不少银子,当然,也认识了不少萧桓麾下的部曲。
郑多去了钱三那里。
夏侯虞笑容渐敛,神色淡漠地问阿良:“尸体让人送回荆州了!”
阿良点头,轻声道:“是尹平亲自收得敛。”
夏侯虞“嗯”了一声,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开始准备过年的事宜。
萧桓却突然领回来了一个。
夏侯虞一开始还没有注意,还是郑多跑来告诉她:“洪怜突然投靠到都督身边做了幕僚。”
“啊?!”夏侯虞愕然。
郑多也觉得不对劲,不然他也不会急巴巴地跑来告诉夏侯虞了:“我听宋潜说,是都督回府的时候在路上无意间遇到的。当时都督觉得非常的奇怪。洪怜告诉都督,说是奉了祖父之命出门云游,增加见识。谁知道半路上遇到劫匪,身边的细软都丢了。他准备在给庙里抄一段时间的经书,凑些钱,前往建康。”
“都督赠他钱他不要,说要在都督府上做幕僚,等他赚够了钱再离开。”
“赶巧的是,他还通钱粮之事。”
“黄复光要年后才来。”
“他出现的也太巧了些!”
可他们遇到的洪怜,分明是在武昌府的通宝寺寄居,还在朋友的店里寄卖佛像,而且佛像的价值不菲,压根不像缺钱的人。
“长公主,”郑多搓着手道,“你说这洪怜要做什么?”
夏侯虞也想不了来。
可她相信萧桓的能力。
她笑着宽慰郑多:“别管这事了,都督会处置的。”
郑多颔首,可心里总觉得别扭。
他寻思着要不要派个人盯着洪怜,看他到底打什么主意,他爹郑大人却从荆州赶了过来。
见到夏侯虞,郑芬还是有些尴尬的。
毕竟不是谁都会被外甥女捉到疼脚的,特别是这个外甥女还身份高贵,完全可以不给他面子。
“这件事是我想左了。”郑芬站在夏侯虞面前,神色略有些窘然,道,“我想着我那边的事多,这也不是什么大事的,派个人过来就是了。没想到这些办事的一个个连话都说不清楚的。你就看在你舅父的份上,大人不记小人过了。”
“舅父言重了。”粉饰太平谁不会,夏侯虞笑道,“是我太意气用事了。见那个李萱敢在我面前胡说八道,我一时就没忍住。”
这是胡说八道的事吗?
这是要打我的脸啊!
郑芬长这么大忍过谁?
可他不能不给夏侯虞面子。
这可是他姐姐留在这世上唯一的血脉了。
就算和他置气,他也只能忍着,小心的哄着。
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头
郑芬笑道:“看你说的是什么话?他在你面前说话不敬,就是失了规矩!失了规矩,就要被处罚。我这个做舅父的就是再糊涂,也不能糊涂到这个份上来。我这不是怕你心里不舒服,亲自来了吗?”
也就是说,这件事就这样揭过了。
还算她这个舅父没有糊涂到底。
夏侯虞面色微霁,笑着请郑芬坐了下来,吩咐阿良去上了茶点。
郑芬笑眯眯地坐下,左右看了看,道:“阿多呢?不在府里吗?”
“和宋潜去了都督署衙。”夏侯虞笑道,“都督说过年的时候准备大祭,要跳傩舞。阿多想参加,这几天一直在跟着宋潜往都督署衙跑,也不知道选上了没有。”
郑芬听着就有些不高兴。
从前傩舞是祭祀之舞,向天祈福,只有身份尊贵之人才能参加。可渐渐的,那些贵人身娇体弱,觉得参加傩舞是件吃力的事,纷纷让麾下勇士代替自己,这跳傩舞的人也就慢慢变成了那些部曲,失去了从前的尊贵。
要是领舞还好说,若只是参与……郑芬就觉得有点掉价。
若那领舞的是萧桓麾下的部曲,那就更掉价了。
他道:“阿多也有些胡闹,你这个做阿姐的也不拦着他。他堂堂郑家的子弟,怎么就去跳傩舞去了。这让别人知道了,成何体统!”
虽说现在参加跳傩舞的贵族不多了,可也不至于像她舅父说的这样不堪,她舅父分明是和阿多没有感情,看这个嫡长子就格外的严格和挑剔。
看样子,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不行的了。
夏侯虞想着,脸上的笑容越发的温和。
她道:“阿多也只是去看看,能不能参加跳傩舞,也要看他体力好不好了。百来斤的长矛说举就举,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他还小,让他经历经历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以后他行事就会多加考虑了。”
郑芬的神色微悦。
夏侯虞就道:“不过,有一件事我觉得舅父应该早做打算才是!”
郑芬笑道:“什么事?”
夏侯虞正色地道:“我听说舅父在荆州一共有七个儿子,五个女儿。”
郑芬老脸一红。
夏侯虞道:“孩子们都渐渐长大了,虽说都是庶子庶女,可到底也是郑家的骨肉。那个李萱说话行事如此的嚣张跋扈,见微知著,可见荆州府邸的教养是怎样的了!若是您准备让这几个姬妾和孩子以后一直留在荆州则罢,若是想让几个姬妾和孩子跟着你回建康,这规矩就不能不立起来。”
郑芬听着夏侯虞这话有道理,不由陷入了沉思。
夏侯虞就继续给他下套,柔声道:“舅父,你准备一直都待在荆州吗?谢丹阳如今领了中书令,卢淮战败,卢泱也有可能会被牵连……”
朝廷至少可能空出两个二品以上的高位。
再多的话,她就没有说。
可她知道,她舅父肯定不甘心就这样在荆州做个刺史。
就算是能调入中枢,若是有去扬州做刺史,也好过在荆州做刺史——先暂且不说扬州的位置很重要,就凭她的外祖父郑璨曾经在扬州做过刺史,若是她舅父也能在扬州做刺史,史书上以后说起来,那就是父子两刺史了。
父亲做的事,儿子也做到了。
这对她舅父来说,未尝不是一种成功。
这比什么高官厚禄都要吸引郑芬。
都让郑芬心动。
郑芬听着果然眼睛一亮,他甚至没能忍住心中的激动,倾身问夏侯虞:“你觉得卢家会丢了扬州刺史之职!”
“这就要看舅父您怎么努力了!”夏侯虞激励他,“谢家和您不是至交好友吗?加上柳家、韦家,难道还逼不了个卢渊?就算是不落在您手里,也不能落在其他人手里啊?”
可只有不继续落在卢家人的手里,郑芬觉得,凭学识涵养、郡望资历,迟迟早早都是他的。
他厚厚的手掌就拍在了面前的案几上。
几个茶盅被他震得“叮叮”直响。
他却呵呵笑道:“我这就给谢丹阳写封信。”
夏侯虞道:“那你在荆州的姬妾?”
郑家是当世门阀,就是家主不要的女人,也不能任人随意染指,那要是传了出去,多丢脸啊!
郑芬当即道:“自然是要随我回建康。”
夏侯虞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舅父不如先把几个庶子女送回去。舅母出身大家,素来贤良,正好教教他们规矩。至于几个姬妾,就陪在您身边好了。”
之所以收了姬妾,就是因为在外做官没有人照顾,这些姬妾不喜欢了可以养着,也可以送人,无伤大雅,可流着他血脉的子女却不能这样随意就处理了。正好交给崔氏管束。若是有听话乖巧的,还可以拿出去联个姻什么的。
郑芬越想越觉得夏侯虞这主意贴心。
难怪武宗皇帝在世时那么的喜欢她。
“你言之有理。”郑芬道,“我这就跟你舅母写信。过完了年就把几个孩子都送回建康去。”
夏侯虞悬着的心此时才放下。
她这个舅父虽然有很多的缺点,可说出去的话却如泼出去的水,决不会更改,有时候却也是件好事。
他既然答应了她,就一定会把荆州那些庶子女送回建康的。
到时候没有了孩子,她倒要看看李姬抽什么风?
她笑道:“舅父既然远道而来,不妨就在这里过了年再回荆州去吧?正好小郎君十分的有趣,你也可多享受几天天伦之乐!”说着,让人去抱了李姬生的那个小公子过来。
不过几天的功夫,那些照顾小公子的又得了夏侯虞的叮嘱,孩子自然是长得依旧白白胖胖的,穿得光鲜靓丽,衣饰甚至比从前更加华美。
郑芬不疑有他,抱着那孩子还笑着对夏侯虞道:“你也不要把他宠坏了,这蜀锦是贡品吧?孩了这么小,你还给他做了一身衣裳。”
夏侯虞笑道:“小孩子呗,娇气些养老有意思。”
郑芬想到临出门前李姬对他哭着说什么就算是长公主不管,大公子肯定也容不下这孩子的话,突然间觉得有些不安。
他觉得他应该补偿补偿夏侯虞和郑多才是。
“那我就留在襄阳过年好了。”
夏侯虞欢喜地让人去看萧桓和郑多怎么还没有回来,并对郑芬道:“我已经让人催了,也不知是不是被什么事耽搁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 留人
夏侯虞和郑芬正说着,萧桓和郑多赶了回来。
郑多满头大汗不说,神色间还有着掩饰不住的惊喜和孺慕。
夏侯虞看着不由垂下了眼帘。
这样的郑多,让她很是心酸。
“父亲!”郑多恭敬地给郑芬行礼。
看见自己器重的嫡长子风仪卓越,气宇轩昂,纵然是没有多少感情,还是让郑芬与有荣焉。
他点了点头,面色和善,示意郑多坐下来说话,然后和萧桓打了招呼。
萧桓却明知故问,道:“舅父怎么在这个时候突然来了襄阳,可是惦记着表弟?”说话间,他发现墙角的侍女抱了个襁褓。
他不由愕然地睁大了眼睛。
夏侯虞不自在的轻轻咳了一声,道:“这是舅父的幼子,我瞧着有意思,接过来住了几天。”
这是萧桓的府邸,有什么事自然瞒不过萧桓,问题萧桓从来不曾过问夏侯虞院子里的事,对这个突然间多出来的襁褓就一点印象也没有。
此时骤然间听说,半晌才回过神来。
夏侯虞,行事也太大胆了!
之前打劫卢家的羯奴,之后又要杀了崔浩……现在为了帮郑多,连她舅父的幼子都敢掳了来……他看这天下就没有叫夏侯虞害怕的事和东西!
萧桓强忍着,才没有皱眉。
郑芬却满脸涨得通红。
夏侯虞的说辞虽然委婉,可明白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夏侯虞是外甥女,算得上是半个女儿,这外甥女婿却是外人,而且还是个能和他并肩而立的男子,这就让人有点丢脸了。
还好萧桓精于世故,忙给郑芬递着梯子:“接过来也好,正巧把舅父留在这里一起过年。我准备了傩舞,还准备在大傩之后赏椒柏酒,舅父和我们一起过年,就更热闹了。”
言下之意是在祭祀完祖先后,只要来给萧家拜年的,都可以得一份椒柏酒做赏赐,不管你是官吏还是平民。
这等于是在大年初一的向人施粥似的,那些家境贫寒之人肯定蜂涌而至。
郑芬最喜欢这样的场景了。
他想也没想地就应下了。
萧桓忙道:“这眼看着就到了除夕,我这就派人去给荆州送信。有什么事,让那些幕僚先处理就是了。”
郑芬觉得萧桓说得有道理,同意了萧桓的做法。
萧桓也不谈建康的见闻,也不谈朝廷发生的轶事,一心一意地只和郑芬喝酒。
郑芬的酒量是练出来的,出了名的好。可没有想到萧桓的酒量更好,硬生生地把郑芬给灌醉了。
郑芬最后被郑多带来的小厮给架走了。
萧桓这才端了醒酒汤一饮而尽,对夏侯虞道:“你好好招待舅父好了!”
夏侯虞这才知道萧桓这是在帮自己留郑芬呢!
从萧桓可是从来不管自己的事的。
不过,他这样帮着管管,她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多谢!”夏侯虞放下戒备,不知不觉地和他说起心里话来,“舅母不是那苛刻的人,有她管着这些孩子,一来是免得闹出什么笑话来,二来能压压那些姬妾的气焰,免得在外面待久了,就以为自己是正室了。”
萧桓觉得夏侯虞这主意不错。
夏侯虞就趁机问起洪怜来:“没想到他在你麾下做了幕僚!”
萧桓喝了酒,不免平比时要放纵一些。他闻言笑道:“怎么?他就不能给我做幕僚了?谢逾不也在给我做幕僚吗?”语气有点孩子气。
夏侯虞颇为意外。
她没有想到喝多了酒的萧桓是这样。
不过,比他平时板着个脸要显得亲切有趣的。
夏侯虞就寻思着要不要逗萧桓说话,看他还会不会继续说些幼稚的话,小厮却进来禀道:“都督、长公主,宋先生求见!”
萧桓身边能被人称为“宋先生”的,只有宋潜。
有什么事能让宋潜在这个时候找过来?
夏侯虞讶然。
萧桓却酒都醒了几分,忙道:“快请了宋先生进来!”
夏侯虞曾经暗示过他,说北凉皇帝不行了,后来北凉的皇帝真的就病了,他从此就开始密切关系北凉那边的动静。
而宋潜正是得了他的叮嘱,专程盯着北凉那边呢!
如果不是北凉皇帝的病情,他想不出还有什么事值得宋潜在这个时候来打扰他。
他刚刚坐直了,宋潜面色凝重,急急地走了进来。
“都督!长公主!”他恭敬地给两人行了礼,并没有避着夏侯虞,而是径直道,“我们刚得到消息,北凉皇帝驾崩了!”
“啊!”虽然心里有准备,但当这个消息传到耳朵里的时候,不管是夏侯虞还是萧桓,都很惊讶。
宋潜沉声道:“这件事还没有传来,但建康城那边,最多五、六天就会得到消息。”
之前他们商定的,若是北凉皇帝病逝,就趁着这个机会攻下北凉的几座城。
因为北凉皇帝一直都没有立太子,几个成年的儿子又都如狼似虎。
萧桓忙道:“北凉那边现在是怎样的形势?”
宋潜道:“大司马顾大人还在宫中。北凉皇帝是什么时候死的,谁也不知道。只知道北凉皇帝死前只有大司马和顾皇后北凉皇帝的寝宫里侍疾,已经两个月没有见外人了。五天前的傍晚,大司马宣了四皇子进宫,然后北凉的皇城就戒严了,接着宫里传来旨意,立四皇子为太子。”
“众人正茫然着,宫里就传出来北凉皇帝驾崩的消息。”
“如今北凉的皇都正乱着。”
“几位成年领兵的皇子都说大司马矫旨,不承认四皇子继位。”
“北凉的皇城眼看着就要打起来了,只看大司马和四皇子有没有这个本事把其他几位皇子镇压下去了。”
夏侯虞嘴角翕翕。
这和上一世不同。
北凉皇帝在死前一个月立了太子,等他殡天,太子却想趁着顾夏在宫里守陵之际,想杀了顾夏。夏侯逃出宫去,拥立四皇子继位。最后四皇子兵败,顾家也被满门抄斩。
今生发生了什么事?
不仅北凉皇帝的死推迟了,皇太子也变成了四皇子?
那顾家是会像前世那样被新帝忌讳而被满门抄斩呢?还是会和她一样,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