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雀仙桥-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桓目露困惑。
萧备忙道:“我出去看看。”
萧桓点头。
萧备出了船舱之后,又断断续续传来几声喝彩。
不一会儿,萧备折了回来。
他满脸的笑容,道:“是长公主,射下了挂在船桅上的绣球。”
萧桓皱眉。
他不是说了吗,让萧备看着点,别让夏侯虞闹出什么麻烦事来。
但这话到了他的嘴边,外面又传来一阵喝彩,还有谄媚的讨好声:“长公主好箭法!女郎中当属第一。”
还第一呢?
说这话也不怕闪了舌头。
北凉不知道有多少女中豪杰,巾帼不让须眉,那才是真正的神箭手呢!
他站了起来,对萧备道:“走!我们出去看看。”
萧备迭声应“是”,随着萧桓出了船舱,抬头就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羯人手脚伶俐地爬到了船桅上,挂了个大红色的绣球在上面,又“哧”地一声从光溜的船桅上溜了下来,瘦瘦小小的,像个小猴子似的。
他认识这羯族小孩,尹平叫他阿褐,年纪虽小,习武却十分的勤勉,尹平用草药帮他泡拉筋骨的时候,他满头大汗却能一声不吭,就凭这份毅力,阿褐也不会泯然众人。
只是他不知道什么时候阿褐被派到了夏侯虞身边服侍。
只要是夏侯虞身边常出现的人,萧桓都应该知道才是。
萧备忙向萧桓提起阿褐的来历。
萧桓心不在焉地听着,目光则落在了穿着身大红色织凤鸾纹的胡服的夏侯虞身上。
由于视线的缘故,她并没有看到他,脸上的笑容十分的灿烂,还带着几分孩子气般的俏皮。
她双足平肩而立,一手掌握着把一石的黑色缠着牛皮的弓箭,一手拿着支白羽箭,侍女捧着箭壶侍奉在她身后,她则眯着眼睛仰望着船桅上挂着的大红绣球,道:“挂好了!”
她仰起的颈脖白净如玉,曲线优美,如一只天鹅。
萧桓愣了愣。
听见那个叫阿褐的羯族小孩子高声道:“挂好了。您只管拉弓。”
小孩子的声音是充满了能为夏侯虞做事的自豪和喜悦。
萧桓不由打量着阿褐。
特有的种族让他的皮肤在阳光下白得发亮,头发带着几丝让人不易察觉的褐色,五官分明而立体,脸红扑扑的,望着夏侯虞的眼睛亮晶晶的,那种真心而又纯粹的爱戴和敬重几乎没有办法掩饰。
萧备见萧桓打量他阿褐,忙帮着阿褐说着好话:“……力气虽然有所不及,感觉却非常的好,而且人也很聪明,能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状态,教什么东西几乎一遍就会,是个可造之才。”
萧桓求贤若渴,又能不拘一格用人,麾下不仅有羯人,还有色目人。
如果阿褐能得了萧桓青睐,就等于是鲤鱼跳了龙门,以后前程不可限量。
结果萧桓却只是淡然地点了点头,就朝夏侯虞望去。
萧备不由暗暗责怪自己没有眼力。
萧桓显然是想看夏侯虞射箭,他却在这里推荐阿褐,难怪萧桓不感兴趣。但愿他没有好心办坏事就好。
萧备的视线也落在了夏侯虞的身上。
只见夏侯虞身挺如松,目光如剑,弓满如月,“锵”的一声,大红色的绣球应声落在了船板上。
“好!”旁边有些是夏侯虞的部曲,但更多的是萧桓的部曲,众人齐齐喝彩,情绪高涨。
夏侯虞连射六箭,已有些吃力,见众人都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索性对周围的部曲道:“你们可有兴趣?每射中一箭,奖五十贯钱。”
众人面面相觑,见夏侯虞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不由争先恐后:“长公主,我来!”
“长公主!我来!”
夏侯虞笑着退到了旁边,让阿良去准备一把弓箭。
她的部曲还好,萧桓的部曲却恨不得把身边的人都挤到身后,自己第一个冲上前去拿到夏侯虞准备的那把弓箭,在晋陵大长公主面前好好表现。
第一百五十一章 路途
萧桓看着自家的曲部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模样,气得不由面色一沉,低声喝着:“成何体统!”
萧备茫然。
夏侯虞是萧家主母,若是能得到家中主母的青睐,说明萧家的部曲能征善战,是勇士,萧桓在夏侯虞面前也有脸面。他们当然想想在夏侯虞面前表现,为萧桓争光。
反之,如果此时打赏的换成了萧桓,夏侯虞的曲部也会如此,在萧桓面前为夏侯虞争荣誉。
都督为何生气?
萧备只得为那些曲部辩解,道:“长公主豪爽大方,他们肯定是觉得长公主值得敬重,这才想在长公主面前取个好彩头,说起来都督面子上也好看的。”说完,他迟疑道,“要不,我出面说一声?”
只是这样一来,恐怕就会泼了长公主的面子了。
萧桓又皱了皱眉。
讨好夏侯虞就这么重要?
他想了想,道:“算了!她玩得高兴就好!”
只要夏侯虞不出什么妖娥子,能这样一路平平安安的抵达襄阳就好。
至于说她吵闹了些,也只能暂且忍着了。
萧桓转身回了船舱。
已有萧桓的曲部射中了绣球。
夏侯虞身边的尹平带着两个部曲抬了一箱子钱过来,夏侯虞当场就赏了那人五十贯钱。
钱虽然不是很多,这当场撒钱的豪气和大方更让人心动。
萧桓的曲部中齐齐喝“好”,声音震响江面,让萧备都觉得豪气万丈。
他不由跟着萧桓走进了船舱,笑道:“都督不出去看看吗?”
“没什么好看的!”萧桓淡淡地道,拿出刚才快看完的公文看了半天,然后在不断传来的喝彩声中吩咐萧备去叫了萧荣过来,说是要说说明年的白瓷生意。
萧备不由暗暗称奇。
萧桓要做什么的时候可是从来不会解释。而且白瓷生意属庶务,他和长公主身边的那个羯人阿褐一样,天生力气就大,只会行军打仗,不懂这些生意上的事,都督和他说这些做什么?
但他和萧桓一起长大,隐隐觉察到萧桓好像不怎么高兴,他不想惹得萧桓不高兴,忙去叫了萧荣过来。
萧荣给萧桓算着帐。
船舱外不传时来阵阵喧嚣和喝彩声。
萧桓觉得很是烦躁。
萧荣也瞧出来了,笑道:“要不我出去说一声,让他们小点声音。”
军中嬉戏向来如此,若是小了声音,还有什么意思?
萧桓心里明白,可就是觉得心烦。
他强忍着头痛,道:“算了,难得长公主有这样的兴致。”
萧荣应是,说话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
射箭活动一直持续到太阳偏西,夏侯虞已经赏了两箱钱了。
几乎萧桓的部曲人手五十贯钱。
夏侯虞这才道:“今天就到这里了。明天我们再看看有没有什么其他好玩的。”
众人喜笑颜开,齐齐应诺,比过年的时候还要喜庆。
回到船舱,阿良不免心痛,道:“长此以往,这得赏多少钱下去啊?”
他们这次去襄阳,一共才带了二十万贯钱,要是不够用就丢脸了。
夏侯虞坐在镜台前由着侍女们帮着卸妆,闻言不以为然地笑了笑,道:“能被安排在主船上护卫的,都是萧桓军中精锐,每人五十贯钱,平时也拿不出手。”
阿良恍然,羞愧地低下了头。
夏侯虞扑哧地笑。
她今天也玩得很尽兴。
“经历的事多了,你慢慢就懂了。”她指点阿良,“你能立刻明白过来就不算晚。明天我寻思着要不要举办一场搏击赛。你帮我准备一把青龙剑,得胜者就赐龙泉剑。没有第二,第三名。”
这样一来,估计又可以玩几天了。
凭着她的眼力,这船上的人也就认识的差不多了。
阿良笑道:“长公主带了三把青龙剑,您看赏哪一把好?”
原本就是准备赏人的,哪一把都行。
阿良去拿剑,阿褐求见。
三天前,尹平来拜见她,说阿褐想在她身边当个小厮。
夏侯虞讶然。
尹平无奈地笑道:“怕是觉得对长公主的恩情无以回报,只能想到这个法子。我也劝过他了,说当部曲为长公主效力也是一样,可他执意要跟在您的身边……”
事情兜兜转转的,好像又回到了从前。
前世她救了阿褐之后,阿褐顿时就对她很亲近,要做她的小厮。
“他想做就做吧!”夏侯虞笑道,“反正他还小,有些事也不急于求成,先好好蹲蹲马步,把基础打好了再说。”
阿褐就这样被安排在了夏侯虞的身边。
如前世一样,放下戒备的阿褐就像个小太阳,说话行事都非常的暖人心。何况相比前世,阿褐对夏侯虞还有一份内疚之心,对夏侯虞的事就更上心了。
他提着一条江鱼过来,说是船上伙夫的儿子钓得。
夏侯虞见那鱼小小扁扁的,和她平时吃的鲫鱼大相径庭,很感兴趣地问:“这是什么鱼?怎么吃?”
阿褐笑道:“不知道叫什么鱼。这江里很多。阿水,就是那个伙夫的儿子,他说烤着吃最好。”
“那就试着烤一条。”夏侯虞笑着,让阿良拿了十个铜板给阿褐,“你等会赏了那个叫阿水的。”
阿褐脸色通红,忙道:“不要赏钱,是我请长公主吃的。”
夏侯虞告诉他:“男子汉大丈夫,就要大方些,不要在这些小事上和人计较。阿水帮你钓了鱼,你就应该对他有所表示才是。快收下,等会去赏了他。”
阿褐不好意思地收下了,去叫了阿水来帮着烤鱼。
阿水得了赏钱,非常的高兴,抱了一堆柴火和调味料过来。
夏侯虞见这孩子不过十二、三岁的样子,皮肤黑黑的,一双眼睛却黑亮有神,很是机灵,就很喜欢。因而笑着指了他怀中的木柴,道:“船上能升火吗?”
“不能!”阿水第一次和像夏侯虞这样身份尊贵的人说话,而且夏侯虞还如此的和善,他紧张又兴奋,说话都颠三倒四起来,“我们用火盆升火,我来烤鱼。我这就去拿火盆。”说着,想放下手中的木柴和调料,船舱的地板上铺着张雪白的织毯,比他的脸还要干净,他根本不敢放下来。
一时间他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夏侯虞呵呵地笑,让阿褐帮阿水接了手中的东西,道:“我们在前舱烤鱼。”
她不喜欢内室有异味,包括薰香的味道。
第一百五十二章 悦乎
一行人去了前舱。
夏侯虞还有孝期,自然不能沾这些荤腥,而且就这样直接用火烤的食物,看上去一层烟灰,她肠胃不好,是不敢吃的。和阿褐烤鱼,不过是看个新鲜。
她让阿良去叫了身边服侍的过来,大家一起凑个热闹。
阿良嘻嘻笑,喊了夏侯虞身边的人,围在一起看阿水升火杀鱼。
阿水从来没有被这么多女郎围观过,不免有些紧张,下了几次刀才把鱼腹剖开。
大家看着他好玩,笑得更厉害了。
郑多走了进来,奇道:“这是做什么呢?烟熏火燎的!”
他的话音未没,就看到放在盆里鱼。
“这是要烤鱼啊!”他说着,就要挽衣袖,“这个我拿手!不过只有一条,也太少了些。”
郑多平时给人一副贵公子的模样,夏侯虞没想到他还有这一面。
郑多解释道:“小时候我和阿弟回庄园小住的时候,常常到后山去捉鱼烤鱼的。”
男孩子就是好动。
郑多知道鱼是阿水抓的,吩咐阿水:“再去捉几条,今天大家都尝尝我的手艺。”
有了郑多的参与,大家兴趣更高了。
不一会,夏侯虞的前舱不仅多了两个火盆,还多了二十几条鱼,弄得夏侯虞的船舱都是鱼腥味。
夏侯虞就嫌弃地把他们都赶到了船板上去了。
刚才射箭赢彩头的余温还没有完全散去,夏侯虞的表弟又开始在船上烤鱼,玩乐的事一桩接着一桩,萧桓的部曲不仅觉得夏侯虞很会玩,而且还觉得她开朗活泼,好相处,看郑多的目光都充满了善意,甚至还有人主动帮他们加柴杀鱼的。
郑多毕竟是门阀世家的继承人,在夏侯虞打赏萧桓的那些部曲时就若有所感,此时萧桓的部曲愿意亲近他,他自然要把握住这个机会。
“今天晚上我请大家吃烤鱼吧?”太阳偏西,十一月的江风吹在人身上透着寒意,他哆哆嗦嗦地朝着烤架上的鱼撒着花椒粉,高声对前来帮忙的萧桓部曲道。
那部曲今天连射下九个绣球。
当然,他还可以继续,但他不能把在夏侯虞面前出风头的机会都抢了,还得让点给别人。
郑多却记得他。
他听萧桓的部曲喊他“钱三”。他上场射绣球的时候曾经一把从箭壶里抓出两支箭,犹豫了片刻,重新放回去了一支。
若是他没有猜错,这钱三能一张弓同时射两支箭,而且这两支箭还可以射同一个部位。
这样的人才放眼整个朝廷,估计也不多。
他有心交好钱三,笑着对他道:“我让船家多钓些鱼,你们放心,敞开了肚子吃。我也是很大方的。”
萧桓的这些部曲很多都是被门阀世家圈了地,没办法生存下去的农夫,都不识字,性格忠厚,温顺听话。
钱三也不例外。
听郑多这么说,他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想要拒绝,郑多有意压低了声音对他道:“你们有酒吗?长公主在孝期,我很久都没有闻到过酒味了。我们今天悄悄地到下面的船舱去,你们弄点酒给我尝尝。”
萧桓的部曲都住在下面的船舱。
钱三觉得这样不太好,正犹豫着怎样拒绝郑多,就听见身后传来两声轻轻的咳嗽。
那熟悉的声音,让钱三和郑多顿觉得不妙。
两人回头,就看见萧桓冷着个面孔站在他们的身后,淡淡地道:“在船上烤鱼不说,还想喝酒!我们萧家可没有这样的规矩!”
钱三吓得直接跪了下来。
郑多则后悔想把刚才说得话吞进去。
“都,都督!”他磕磕巴巴地道,“我也只是这么一说,您看,钱三不是没有答应我吗?我们要是有心瞒着您,您肯定不会这个时候就发现的。”
萧桓冷哼了一声。
他对郑多的印象很好,可郑多毕竟是郑芬的嫡长子,有些事也轮不到他说话,他也怕把郑多“教”坏了,准备到了荆州就把郑多丢给郑芬的。
既然不是自己的责任,以后长成什么样子也不用自己负责。
萧桓不想管,对郑多就更显得温和了:“没事,没事。我是怕长公主心里不舒服。”
夏侯虞对夏侯有道有多维护是他亲眼看到过的。
郑多松了口气,忙笑道:“是长公主让烤得鱼。都督若是不信,不妨去问问长公主。”
夏侯虞那样清高的人,他去问她这个,说不定夏侯虞是在讥刺他多管闲事呢?
“长公主知道就好!”萧桓闻着香喷喷的烤鱼,“船上不许饮酒。”
郑多和钱三连声应是。
萧桓走了。
船板上又开始恢复之前的欢声笑语。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烤鱼的行列中。
萧桓和夏侯虞却安静地坐在各自的船舱里用晚膳。
只是萧桓一面吃饭一面猜测:“夏侯虞那么喜欢热闹的人,肯定在船板上和郑多一起起哄!”
夏侯虞哭笑不得。
这个郑多,有样学样的,居然会利用她的影响为他自己造势。
不过,郑家交到这样的郑多手里,肯定能守得住家业,这也算是了了她母亲文宣皇后的夙愿了。
她干脆叫了尹平进来,商量着明天设个擂台的事:“你看看怎样规定好?获胜的我赏一把青龙剑!”
尹平就给她讲了很多江湖上的事例,夏侯虞听着还挺麻烦的,把这件事交给了尹平去办,并道:“等到十人胜出的时候,我再去观看。”
也可以鼓舞士气。
尹平迟疑道:“那我们的人……”
“一样参加好了。”夏侯虞笑道,“若是能得了都督的青睐,谋得一个出身,我们脸上一样有光。”
尹平放下顾虑,高兴地应诺。
看得出来,他对打擂台的事也很有兴致。
萧桓第二天才得到消息。
他抚额对荣备道:“难道她就不能消停消停?”
萧备自然知道这个“她”是谁,想到因为射箭而震奋起来的士气,他不由为夏侯虞道:“我觉得这样也挺好啊!路途遥远,这船上不仅有长公主的部曲,还有郑家的部曲,大家都不认识,也不了解。与其花上十天半个月的试探还不知道彼此的深浅,不如像长公主似的,设个擂台,是驴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军中之人钦佩勇士,有什么事不能解决,打一架就行了。
现在夏侯虞给了他们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勇者为尊,以后大家在一起的矛盾都会少很多。
第一百五十三章 擂台
萧桓心里当然清楚。
想当初,他刚到襄阳的时候,也曾借着练兵设了一个擂台,最后十个人里有七个就是他的人,这才把襄阳的那帮人压制住的。
可夏侯虞……也这样,他的心情就有点微妙了。
他只觉得心里更烦了,问萧备:“昨天晚上长公主在做什么?”
萧备昨天晚上也和他们一起烤鱼了。
而且还玩得乐不思蜀,直到晚上到了他当值的时候才匆匆跑过来,甚至没有来得及清理身上的味道,让萧桓心里很是一阵不痛快。
萧备笑道:“我们快吃完的时候长公主出来和我们打了个招呼。大家都夸长公主为人真是不错,平易近人不说,对人特别宽厚和善。”
萧桓听着,怎么觉得萧备这是在指责他昨天晚上没有出去和他们同乐,表现的谦和一些似的。
“照你这么说,打擂台的时候,我岂不是要去做裁决?”萧桓的语气平淡无奇,可和他一起长大的萧备知道,越是这样,他心中的怒火就更深。
萧备不由打了个寒颤,忙道:“我没有这个意思,都督误会了!我是觉得长公主的性情是真的好,若是这路上没有了长公主,日子得多无聊啊!”说完,他忙把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萧桓,“尹平说,等到十进一的时候,长公主会亲自去观擂,大家听了都非常的兴奋。钱三还说,无论如何也要拿个第一,讨了长公主手中的青龙剑,以后也能当传家宝了。”
钱三是萧桓麾下有名的勇士,现在竟然为了讨夏侯虞的欢喜要去打擂,争第一!
萧桓不屑地冷“哼”了一声,不停地在心里安慰自己,就当是带孩子玩了,只要夏侯虞能平安地随他到达襄阳就好。
可他心里也止不住打鼓。
夏侯虞这样能闹腾,等到了襄阳,还不知道会把襄阳闹成什么样子呢?
不过,他一个郎君,总不好和一个女郎计较吧?
但他可以让夏侯虞悠着点——这次打擂之后,他麾下的部曲估计没有一个不认识夏侯虞的了。到时候夏侯虞要做什么,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他不能让夏侯虞到时候能这样随心地指使他的人。
“你去跟长公主说一声,”萧桓想了想,道,“十进一的时候,我也会去观赛。”
“那敢情好啊!”萧备喜出望外,忙道,“能在都督面前表现自己的武技,是我们这些人的梦寐以求之事。到时候大家肯定更为激奋的。我这说出去。”
萧桓满意地点了点头。
等到萧备都走到了舱门前,正要拉门的时候,萧桓却像想起什么似的叫住了他,然后面无表情地道:“既然长公主都给了彩头,我这样只在旁边干看着,我可丢不起这个脸。我记得我的库房里还有一副盔甲的。你把那盔甲找出来,就当是这次擂头的彩头好了。”
萧备一愣,道:“您说的是欧大师打的那副盔甲吗?”
萧桓点头。
萧备不禁高声道:“都督,那怎么能行。那盔甲全是用乌铁做成的,比其他的盔甲更坚固。还是换个彩头吧?”
“就它!”萧桓不为所动。
他总不能拿出来的彩头还不如夏侯虞吧?
萧备没有办法,只好去传话。
这下子船上的人震惊了,原本只是准备在旁边观看的,也都纷纷寻思着怎样参加这次擂台?怎样能得了第一。
没几天,船上的擂台搭了起来。
这船虽然大,但到底在水上,遇到风波的时候还会有波动,那擂台不过离船板半人高。
跟在他们身后的还有三艘船,是萧家私船,比夏侯虞等人坐的要小一半,护卫却多两倍。
夏侯虞等带的财物多在那三艘船上。
靠岸补己的时候,另外三艘船上的人听说后顿时闹腾起来,要求也要参加这次打擂。
萧桓不同意。
夏侯虞却道:“不过是途中无事的消遣,让大家高兴高兴,都督何必这样的严肃。”
大家都期待地望着萧桓,弄得萧桓感觉不日就要众叛亲离了似的。
夏侯虞见他没有说话,强行地帮他做了决定,高声地对众人道:“都督是怕船上财物不安全。若是你们能立下军令状,就三个船的人一起参加擂台。”
众人纷纷表示愿意立下军令状。
萧桓的嘴抿得紧紧的,面如锅底。
夏侯虞看着心里觉得畅快极了,索性继续捅他的刀子,在他耳边低声道:“你最好笑一笑。不然别人还以为你是被逼无奈的。”
但他不是被逼无奈的吗?
萧桓在心里暗暗骂了几句,脸上的表情慢慢和缓下来。
要是真的给他的部曲这样的印象,他以后还有没有威严可言了?
众人虽然在起哄,可视线都或多或少地注意着萧桓,见夏侯虞和他耳语了几句,他的表情明显舒缓了很多,众人这才放下心中的石头,真心的庆贺起来。
接下来的半个月,他们就在打擂台的日子里度过的。
令人奇怪的是,这些部曲的守备不仅没有松懈下来,反而大家的精力更充沛了似的。
萧桓若有所思。
铁血的管理是必须的,可有时候温暖的放松却能让人走得更远。
他拿起自己这几年慢慢写成了厚厚一大本的领军要略,重新添了几笔,沉思了良久。
十一月中旬,擂台分出胜负。
萧桓麾下的钱三和夏侯虞府上的尹平打成了平手。
萧备没有参加。
夏侯虞的青龙剑赏给了钱三,萧桓的盔甲赏给了尹平。
大家纷纷齐呼,觉得这样很公平。
船也到了武昌码头。
武昌离襄阳坐船最多一天一夜的路程。而且武昌是大城,水路发达,南北通渠,物资特别的丰富。行船在这里的补己也就更为丰厚。
萧荣决定炙小羊犒赏众人。
大家都高兴得不了。
郑芬派来的使者投帖拜见。
夏侯虞和萧桓在正舱见了来者。
“大人原来准备亲自来接,可前几天偶感不适,只能推迟行程。”来使恭恭敬敬地给两人行礼,拿出了郑芬的亲笔信,“但大人惦记着长公主,已决定病情略有好转就会启程前往襄阳,和长公主汇合。”
萧桓接过来,匆匆地看了几眼。
夏侯虞却听着很不舒服。
郑多也和她一起来了武昌,她舅父却连问也没有问一声。
她想到前世发生的那桩丑闻。
舅父的外室那样大的胆子,可见不是一天就造成的。
说不定这个时候那女人早已把自己当成了郑家的主母。
她自然不希望郑芬来见郑多。
第一百五十四章 靠岸
夏侯虞问来使:“舅父是哪里不舒服?可曾看过医工?医工怎么说?都用了些什么药?”
那来使支支吾吾地,答得也不清不楚:“只是有些咳嗽。请医工诊过了。不知道用了些什么药。应该很快就好了。”
郑芬幼弟早逝,他成了郑家唯一的继承人,郑璨早年对他非常的严厉,幼子去世之后,又对他颇为纵容,加之郑芬少年时有个做大将军的父亲,青年时有个做皇后的姐姐,养了一身坏毛病,其中他自己出去必定是光鲜靓丽的不说,他身边的人走出去也要清清爽爽,因而他选侍人第一是看仪态和容貌的。
这样不清不楚的回答在别人家也就罢了,可若是郑家的小厮,郑芬能眼睛一瞪,把人直接踹出郑家的大门。
郑芬身边不可能有这样没有眼力的侍人。
夏侯虞听着,心中的困惑就更深了。
她问:“大人没有带话给大公子吗?”
来使强笑道:“想必是到了襄阳就能和大公子见上面了,就没有给大公子带话。”
郑家更是没有这种敢随意答话的仆从。
夏侯虞脸色一沉,喊了阿良进来,指着来使道:“拖出去给我狠狠地打,打到他说实话为止。”
萧桓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那来使已转身就跑。
萧桓部曲和夏侯虞的部曲也不是摆设,立刻把他给扭送到了夏侯虞和萧桓的面前,架着那来使随阿良退了下去。
“你怀疑来使是假的?”萧桓不解地问。
他想不出有谁会派个假来使就为了传这几句话。
夏侯虞来襄阳,郑芬肯定是要来拜见的,就算郑芬仗着身份不来,夏侯虞按理也应该去趟荆州,俩人怎么着都会见面的。若是传言不实,两人一见面不就知道了?
“现在还不知道。”夏侯虞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主要还是因为觉得在萧桓面前太丢脸了。
她在心里恨恨地想,这次她舅父若是不着调,就别怪她这个小辈不尊老爱幼,要好好地和她舅父说说郑家的那些破烂事了。
萧桓醒悟到这件事可能关系到郑家的私事,那他继续待在这里就有些不合适了。
他道:“那我就先去见武昌太守了。若是那来使有什么问题,你直管知会我就是。”
夏侯虞点头,回了自己的舱中等消息。
一盏茶的功夫,阿良就折了回来。
她低声和夏侯虞耳语:“来使是奉了大人之命来见长公主和都督的。不过,大人并没有生病,而是大人身边的李姬病了,大人担心李姬的病情,就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长公主……”
夏侯虞冷笑,道:“你也不用给他再遮一块遮羞布。他担心李姬的病情?我母亲病着的时候他都照常饮酒作乐,他还能担心个姬妾的病情?我看是那李姬在他面前面般地讨好,让他痴迷于温柔乡吧?”
阿良不敢吭声,可也侧面地证实了她的话是对的。
夏侯虞指头冰冷,替郑多不值,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给我说清楚了。”
阿良看她动了真怒,不敢再有所掩饰,忙道:“那李姬给大人生了三个儿子,在大人面前最为得宠。听说大人要来武昌见长公主和都督,大公子也随行在侧,就使了手段绊着大人不让他来。大人鬼迷了心窍,就真的听了那李姬的话,决定在荆州多陪陪李姬,等年后开了春,再去襄阳和长公主、都督碰头。”
夏侯虞气得一掌拍在了案几上。
她身边的人都吓得不敢喘气。
夏侯虞对阿良道:“你去给我叫了尹平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