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雀仙桥-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丹阳等人肯定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一定会逼他致仕的。
  偏偏他的儿子还小,卢家也没有能接他手,支撑起门户的兄弟子侄,他若是辞官归乡,别人还好说,萧桓肯定会咬着他不放的,咬着卢家不放的。
  现在的当务之急尽快保住卢淮,推卢泱上位。
  卢渊皱着眉头,神色冷峻。
  萧桓稍微比卢渊要好一点。
  萧家和顾家一向都互为表里,就算是顾家逃到了北边,在胡人那边为官,有些事情还是会互通有无。特别是像文帝病情这样的事,没有谁比顾炎更清楚了。
  文帝是真的病了,现在不过是在拖时间而已。
  萧桓通过中间人提醒顾夏,让顾夏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顾炎非常的赞同,已经开始着手顾家的一些子弟前往蜀地。
  那里还有些吴氏的子弟。
  萧桓已发出檄文,开始北上。
  夏侯有义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却吓呆了。
  他拉着谢丹阳的衣袖问:“没有孤的同意,驸马都尉就已出兵北凉了吗?”
  谢丹阳笑道:“天子可能没有注意到,北伐的折子前些日子就已经给天子看了,天子已经朱批,不然晋陵长公主的驸马都尉怎么可能出兵?而且,这样也有利于朝廷稳定。卢渊大败,民心动乱,这几天,建康城已发生了好几起当街抢劫之事。若长此下去,不堪设想。”
  夏侯有义嘴角翕翕,最终什么也没有说。
  但他却真心觉得,他是没有看见萧桓的折子的。
  回到听政殿,他悄悄地问章含。
  章含印象里也是没有这份折子的。但他想的又和夏侯有义不同,他小声道:“也可能是怕打草惊蛇惊动了大将军。”
  这几天卢渊为了卢淮的事正四处奔走,不仅低了御史台弹劾卢淮的折子,还想着办法说服朝中一些大臣站在卢淮的立场上为卢淮说话。
  就在这有些混乱的时候,萧桓的第二张折子送到了夏侯有义的案头。
  萧桓立卢淮十八宗罪,按律件件都能置卢淮极刑。
  这分明是要下了死手把卢淮拉下马。
  卢渊头痛不已。
  刚刚从尸山血海爬回来的卢淮知道了,把萧桓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还叫嚣着要让萧桓知道他的厉害。
  卢渊看着气极败坏的弟弟,觉得他就像只争红眼的狗熊,一碰就炸,被别拿捏在手心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他的心情就更不好了。终于在一次服食寒石散后祼身在院子里乱跑,差点撞到从内学堂放学回家的几个小娘子后,卢渊再也忍不住了,先是把卢淮关在了后花园的一处厅厢,然后又派人去给荣始和卢佛报了信,让卢佛暂时回家帮着打理家务。
  夏侯虞是表面镇定,心中忐忑。
  前世的事,常常会因为她忍不住插手的缘故变得与前世一点也不相同,文帝晚死一个月和晚死一年却有非常大的关系,她就怕到时候又冒出什么妖蛾子来。
  作为一个皇帝,缠绵病榻的时间越久,事情就会越复杂。
  夏侯虞苦笑,却也没有别的办法来解决这件事。
  唯有等待。
  但她相信萧桓能处理好这件事。
  八月十三就在这样纷乱中到来了。
  清早,夏侯虞换上了玄色深衣,由萧醒陪伴,虚扶着吴氏去了青龙山。
  这一次,萧浠早早就在萧氏祠堂那里等着了。
  看见吴氏和夏侯虞,他和计氏上前打招呼。
  萧醒亲热地喊了萧浠一声“二叔”和“二婶婶”。
  萧浠笑着点了点头,看上去非常慈祥,计氏却热情地笑着上前虚扶了吴氏的另一支胳膊,叮嘱她身后跟着的萧玫:“还不给你大伯母和长公主行礼。”
  萧玫微微佝偻着上身上前给两人行礼。
  上次会面之后,这还是夏侯虞第一次见她。
  她比之前瘦了很多。
  吴氏叹气,却没有多说什么,让阿余携了萧玫起身,就往族中长辈那边去了。
  夏侯虞也没有理会,陪着吴氏给族中的长辈们打招呼。
  大家客客气气,看着夏侯虞尤为和善。
  萧醒则跟着萧浠身边跑前跑后的,吴氏偏还鼓励他多和自家的二叔相处,好像这样,萧浠就不好意思反对萧桓了似的。
  夏侯虞看着都替萧桓辣眼睛。
  萧韩一家子过来了。
  远远的,萧韩就抱着拳不停地赔着不是:“犊车在半路上坏了,耽搁了时间。”
  众人都善意地笑,打趣他:“你事事都喜欢争先,这关键的时候却来晚了,等会要好好的罚罚你。”
  “应当,应当!”萧韩迭声道。
  姜氏带着子女站在一旁微笑,非常贤淑的样子。
  萧珊却是片刻也不安静一下,不一会儿就开始频频朝着夏侯虞眨眼睛,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
  夏侯虞抿了嘴笑,并不为她解围——这样的场合,她也不过是个有体面的新妇罢了,该守的规矩还是要守的。
  只是收回落在萧珊身上的目光时,眼角的余光不经意间扫过萧玫,看见了萧玫又是羡慕又是妒忌的面孔。
  还好严氏改了嫁!
  夏侯虞暗暗为那位母亲庆幸。
  很快,萧韩一家来给夏侯虞和吴氏问安,萧玫也就被她抛到了脑后。
  但萧醒亲近萧浠的事她却一直惦记着。
  祭祀过后,杜慧等人开始收拾衣饰准备回建康。
  夏侯虞却去了吴氏那里和吴氏商量,要不要跟她回建康城住。
  吴氏愕然,她又是个不会说谎的人,愣了半晌直白地道:“阿桓,阿桓让我就留在姑苏。而且他们父亲的坟茔也在姑苏,我,我走不开。我要在这里守着他。”
  夏侯虞笑道:“姑苏离建康不远,您每到祭祀都可以回来啊!”
  何必非要和萧浠等人住在一起。
  不对,前世萧浠等人很快就搬到了建康去了,吴氏和萧醒留在了姑苏。
  难道也是因为吴氏不愿意离开姑苏的缘故?
  夏侯虞怅然。
  吴氏却像对不起夏侯虞似的,忙道:“我不是不想去陪你,只是你们还年轻,有自己的小日子要过。等你们有了孩子,我就去建康给你们带孩子。逢年过节的时候,我还可以带孩子回来祭拜他们的祖父!”


第一百零六章 返城
  吴氏的话让夏侯虞半晌都说不出来话来。
  她在心里暗暗叹气。
  吴氏出了这样的事,萧桓把萧醒留在吴氏身边,多半是为了保障她的安全,吴氏不愿意和她去建康,萧醒就只能留在姑苏了。
  是不是因为这样,前世萧桓成功之后,才会默许了萧家的人在建康城立足。
  而老家姑苏只留下了吴氏和萧醒呢?
  这样一来,她就不方便让萧醒去建康城,远离萧浠这种人了。
  既然萧炎和萧桓都瞒着吴氏,她也就跟着做个聋哑之人好了。
  “阿家若是在姑苏不好玩,就去建康城小住些日子。”夏侯虞只能这样嘱咐吴氏。
  吴氏满心欢喜,把这件事写信告诉了萧桓。
  萧桓捏着信纸却皱着眉沉默了良久。
  夏侯虞可不是个喜欢多事的人,而且到了她那样的地位,也不会做多余的事。
  之前他和夏侯虞商量,说他母亲以后会长住姑苏,夏侯虞好像隐隐还松了一口气,一副不愿意和吴氏住在一起的样子。怎么回了一趟姑苏却全都变了?
  若是普通的女子,为了讨好自家的郎君,很有可能做这样的事。
  可她是夏侯虞,晋陵长公主,怎么会仅仅因为他母亲对她好,或者是想给自己争个“贤良”的名声就会把他母亲接到建康城去?
  萧桓总觉得夏侯虞有什么打算。
  可他思来想去,都猜不着夏侯虞的心思。
  想到这里,他心头一跳。
  难道是……
  不会,不会!
  当年的事都清理干净了,就是有些不合时宜的地方,萧家的知情人不仅不会告诉她,而且她若是查出了蛛丝马迹,还会想办法瞒着。
  再说了,夏侯虞不过去姑苏小住些日子,最多两个月就会返回建康城,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现什么?
  他有些草木皆兵了!
  萧桓安慰着自己,但还是想写封信去试探试探夏侯虞的心思,提笔之后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先把这件事放一放吧!
  萧桓生平第一次生出了回避之心。
  他现在要做的事还多着呢!
  特别是卢淮那样不光彩的逃了回来之后,还不知死活地在那里叫嚣。
  现在全建康城里的人应该都知道卢淮说了些什么了吧?
  萧桓冷笑,把放在自己面前的纸笺抽出来放到了一旁,开始给谢丹阳写信。却没有仔细地去想,用没有给夏侯虞写成家信的纸笺给谢丹阳写信有什么不同……
  姑苏城里,夏侯虞已经坐上了返回建康的大船,吴氏等人殷殷地叮嘱着她注意事宜。
  夏侯虞在人群中发现了严氏的嬷嬷。
  估计是想来给她送行却没办法接近。
  她朝着杜慧使了个眼色。
  杜慧悄无声息地走出了人群。
  等到夏侯虞上了船,船渐渐地离开了码头,杜慧笑着抱了一个匣子进来,道:“是严氏让那嬷嬷送的。”
  “是什么?”夏侯虞坐在镜台前卸妆。
  水路漫漫,她会在船舱里呆两天两夜,不用见客,换了家常的衣饰歪在隐囊上看看闲书,比较惬意。
  杜慧打开了匣子。
  是两朵珠花。
  鸽子蛋大小的南珠镶在薄如蝉翼的花瓣当中,难得的是两颗南珠一模一样的大小,圆润光莹。
  “不错!”夏侯虞拿起来把玩了片刻。
  杜慧笑道:“是用了心思的。”
  “所以说,这女子若是嫁得人不好,得赶紧换一个。”夏侯虞感慨。
  相比吴氏,严氏更有当家主母的气度和胸襟,可惜遇到了个萧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杜慧笑着点头。
  回程因没有了吴氏和萧桓、萧醒,夏侯虞过得如同前世在庄园般的庸懒。
  不过,当船靠在建康城码头的时候,她没有想到她的姑母,也就是余姚大长公主会在码头堵她。
  “晋陵,我们今天得把话说清楚了。”她一副气极败坏的样子,杜慧要去拦她,都被她差点挠了一爪子,“你表兄哪里就碍着你了!先是崔家娘子,后是卢家娘子,你到底要做什么?你就看不得你表兄好啊!你就看不得你姑母好啊!”
  夏侯虞当初坏了她这位姑母的打算,就知道她这位姑母不会善罢干休的,只是后来余姚大长公主没有找来,她也就没有多想。
  此时却找来了!
  她不由朝四周望了望。
  然后看到了一个她有些想不到的人。
  “长公主!”来人恭敬地上前给她行礼,面不改色地劝着余姚大长公主,“长公主刚刚从姑苏回来,大长公主有什么事不妨到长公主府里去说。有什么事非要在这说的?给别人看见了,不过是增添些谈资罢了!”
  余姚大长公主再嚣张,也不是个没脑子的。如今坐在皇位上的虽然也是她的侄儿,却是曾经被她瞧不起的侄儿,可不是和她嫡亲的侄儿,人家怎么想她,她还不知道呢?
  面对夏侯有义的贴身内侍章含,她也不得不忍让两分。
  夏侯虞朝着章含点了点头,道:“大人怎么来了?”
  章含忙笑道:“皇上惦记着长公主呢!想着驸马都尉不在家,担心长公主这边要人使唤,就派了我过来。”
  不知道夏侯有义这是示好还是有话要说?
  夏侯虞在心里琢磨着,朝着余姚大长公主道:“我知道您从小就看我不顺眼,我也和您不亲近。要是到我府上去坐,大家彼此都不自在,也就免了。听您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我坏了表兄的婚事。也好,您就说您看中了谁家的女郎吧,我让你去给您求娶。可问题是,您瞧得中别人,别人是不是也愿意嫁到您家来?”
  “您一味的找我吵闹有什么用?”
  余姚大长公主的脸胀得通红。
  夏侯虞拂袖而去。
  杜慧一路小跑着在夏侯虞上犊车之前追上了她,扶着她上了犊车,然后跟着上了车。
  车轱辘一路向东。
  夏侯虞还没有消气,对杜慧道:“你去帮我查查,看是谁怂恿着余姚大长公在这个时候和我吵的。”
  杜慧叹着气应诺。
  夏侯虞板着脸,直接回了庄园。
  余姚大长公主跟了过来,章含也跟了过来。
  夏侯虞看着她这位姑母就烦,先见了章含。
  章含笑道:“我真没有什么事,只是天子惦记着长公主,让我来迎接长公主。”
  夏侯虞觉得若夏侯有义真的有什么事,她以静制动,静观其变就是了。
  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她就让杜慧送章含出门了。
  接着她见了余姚大长公主。


第一百零七章 吵嘴
  余姚大长公主气呼呼地走了进来。
  夏侯虞却没等她开口已道:“您也不要跟我说些有的没的,您就说您来找我有什么事好了!”
  余姚大长公主和夏侯虞交锋时从来没有赢过,从前她怨武宗皇帝偏心,后来又怨夏侯有道不公平,可如今夏侯虞身边既没有了武宗皇帝也没有了夏侯有道,她还是被夏侯虞眉眼间流露出来的冷意震得愣了半晌。
  夏侯虞冷笑,毫不客气地道:“姑母每次都这样,见着我的时候一句话都不说,背着我的时候却有很多的话。您看您,说得再多,我也听不见,说那么多有什么用!”
  余姚大长公主听了气得面色发紫。
  夏侯虞却一点也不想放过她。
  姑母对她不喜是不喜,可不应该帮着别人出头来闹腾她。她要是不把余姚大长公主压下去,恐怕还有糟心的事等着她。到时候那些看热闹的也只会说是皇室的两个公主不体面,居然吵吵闹闹弄得人尽皆知,丢的是夏侯家的脸。
  “您说说看,这次又是谁给您出的主意,让你到码头上去堵我?”夏侯虞说着,目光锐利如刀地朝余姚大长公主刺去,“您可别说是您自己的主意!表兄的婚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您怎么这个时候才来找我?莫不是又看上了谁家的娘子,在别人那里吃了闭门羹?”
  她原本不过是想嘲讽余姚大公主几句,可这话一说出口,她的心却一跳。
  若她的这位姑母真的又看上了哪家的娘子,还被人怂恿跑到码头来找她闹腾……难道她看上的人是柳家娘子?
  这个念头刚刚在夏侯虞的脑子里闪过,她就听到余姚大长公主冷笑道:“你也别把我说得像傻瓜似的。想当初,你在华林园拿了你表兄做幌子的时候,可曾想过你表兄的名声?如今先帝不在了,你就忘了这恩情,晋陵,你做事也别太绝对了,小心到时候失道寡助,身边孤零零的,没有个相帮的人!”
  她前世倒是对这个姑母敬而远之,等到萧恒带了个南诏的公主回府,她不也和那冯氏搅和到了一起,和别人一样跳出来指责她不贤不孝,这多年上不服侍阿家,下不照顾郎君,早就该自请下堂了吗?
  夏侯虞冷淡地望着她不说话。
  她的眼眸黑白分明,清澈澄净,仿佛一汪水,映着余姚大长公主的身影。
  余姚大长公主有片刻的不自在,但她想到儿子,很快就把这不自在抛在了脑后,质问夏侯虞:“你只说你帮不帮我吧?”
  “我帮不了!”夏侯虞不等余姚大长公主说是什么事,就一口拒绝了,“姑母每次求我的事,都能让我脱层皮,我可不敢相帮!”
  “好你个晋陵!”余姚大长公主到底没能忍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来意倒了个干净,“你从小就随着我那皇兄,是个刻薄的,亲戚间不管是谁求到你面前,你都铁石心肠无动于衷。可这件事你若是帮了我,我自然感激不尽,可你不帮,只会是你自己吃亏。”
  “我也知道萧桓正要弹劾卢淮呢!”
  “可你也不想想,那卢渊是什么人?怎么会允许有人把卢淮拉下马?”
  “我看中了柳家娘子,可惜她被列在选后的名单里。”
  “这样,你帮我把柳娘子的名字撤下来,我帮你想办法对付卢淮。”
  “卢淮这个人飞扬跋扈,自己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早就有人想把他拉下马了。”
  “我帮你找个人弹劾卢淮,正好和你不谋而合,岂不是两全齐美!”
  说得可真有道理。
  要不是她有了前世多出的那十年的经验,只怕多半是会答应她的。
  夏侯虞只是冷眼看着余姚大长公主。
  她的姑母说不出这番话来。
  余姚大长公主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心里不由嘀咕,都是她那个嫂子,好好的一个女郎,硬是把她养成了这个样子,一点也不尊重长辈……她心里是这么想,嘴里却是一句也不敢说的。
  她知道夏侯虞素来敬重文宣皇后,若是其他的场合,她肯定要抱怨几句,可今天她有事而来,不想触夏侯虞的霉头。
  余姚大长公主道:“这也是崔大人的意思,我觉得崔大人言之有理。”
  崔大人?
  崔浩!
  夏侯有义给她的候选人名单有三个人。
  卢四娘子,崔七娘子,柳家娘子。
  若是柳家娘子被余姚大长公主这么纠缠,传出些于闺阁不利的流言来,皇后的人选就只有卢四娘子和崔七娘子了。
  卢四娘子是卢渊的侄女,除非天子甘做傀儡,把皇权恭手让给卢家,否则夏侯有义是不会立卢家四娘子为后的。
  崔七娘子因为之前曾经被夏侯虞看中,说明她的人品德行都是顶尖的,若是能得了谢丹阳和郑芬的支持,反而是最有可能胜出的人选了。
  夏侯虞在余姚大长公主说出柳家娘子时就有所预料,此时猜想成真,她只想嘲讽,嘴角噙着一丝笑道:“不知道余姚大长公主来我这里,崔大人可知道?”
  余姚大长公主微愣,随后目光闪烁地道:“崔大人当然知道。崔大人还说,若是我儿真的娶了柳家娘子,到时候他保举我儿做公府掾!”
  还公府掾!
  若是崔浩还有这样的能力,他那个得意的孙子崔环早就入仕了,还用等到今天。
  不过,余姚大长公主的话也不可全信。
  她刚才目光闪烁,分明还有内情。
  可不管余姚大长公主打得是什么主意,这个锅她可是背定了。
  “来人!”夏侯虞高呼一声。
  尹平眨眼的功夫就走了进来。
  他显然早就在门外等着了。
  “长公主,”他恭敬地向夏侯虞行礼,道,“您有什么吩咐?”
  “请了崔大人来庄园一聚,就说要我有要紧的事,请他务必今天赶到。”
  “啊!”余姚大长公主瞪目。
  难道夏侯虞要面对面的问不成?
  谁会这样行事?
  “别,别,别!”她拦着夏侯虞不让她去叫崔浩。
  可尹平连萧桓的话都不会听,何况是余姚大长公主。
  他二话没说转身就走了。
  “喂,喂,喂!”余姚大长公主慌了,冲着夏侯虞就道,“你怎么能这样?崔大人不管怎么说都是你的长辈,你怎么能把他叫来庄园?”
  夏侯虞被气笑了,道:“难怪这满朝文武都不把我们夏侯家放在眼里,原来小小一个崔浩就成了我的长辈,这朝中还有谁是我的长辈啊?姑母不妨说出来听听,也免得我以后犯冒了这些‘长辈’!”


第一百零八章 敢否
  余姚大长公主闻言顿时神情恍惚。
  自朝廷南迁,夏侯家就一直委曲求全,再也没有从前凌驾众生的威严显赫。
  谁又不希望自己能昂首挺胸呢?
  但昂首挺胸是这么容易的事吗?
  历代的君王谁没试过?
  又有哪一个成功了的呢?
  哪一代的皇帝不是这样过来的呢?
  凭什么你夏侯虞就能与众不同?
  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吧?
  你夏侯虞又凭什么指责别人?
  余姚大长公主想着,渐渐有了底气,瞬间的心虚被不满取代。
  她冷笑着望着夏侯虞道:“你有本事,你不把崔浩等人放在眼里,你怎么不收复北地?你怎么不杀了卢渊?在我面前争强斗狠算是怎么一回事?还不是欺负我无权无势?”
  夏侯虞的心像被扎了一刀似的。
  偏偏她却无力辩解。
  是啊!
  余姚大长公主说得也不错,如果她此时面对的是卢渊的夫人范氏,她能这样理直气壮的怼她吗?
  恐怕不能吧!
  她捂着胸口半天无语。
  余姚大长公主见状更觉得自己理直气壮了,高声道:“你也不用请了崔大人来。我实话跟你说了吧,给我出这主意的是卢泱。事成之后许你表兄公府掾的也是他。卢家想让卢四娘子上位,卢泱刚刚得了卢渊相助,做了度支尚书,想再帮着卢家做点事,在卢渊那里排上名号。”
  “崔家七娘子他们根本不会放在眼里。”
  “他们忌惮的是柳家娘子。”
  “就算是没我,也会有别人!”
  “再说了,崔家七娘子可是被你毁了前程的,崔浩还不知道怎么忌恨你呢!你还想崔家站在萧桓这一边,你做梦去吧!”
  说完,她也不管夏侯虞面色如何,径直拂袖而去。
  夏侯虞面如寒冰,吩咐阿良去把尹平追回来,心境却如死灰般消极。
  有这样一个见识浅薄的姑母,她能有什么办法?
  卢泱的确是想败坏柳家娘子的声誉,给卢四娘子进宫扫平道路,可为何别人家都不愿意做这件事,余姚大长公主却跳了出来,还以为自己得了什么好处,不就是因为人太蠢,脑子不好使吗?
  不过这样也好,反正那些门阀世家也不会把她的这个姑母放在眼里,更不屑于对付她,她总归是能好生生的活下来,这才是要紧的!
  阿良看她心情低落,想了想,道:“长公主,阿好听说您回来,一直在外面等着要见您呢!您看您是先回去歇会再见她,还是?”
  “让她进来吧!”夏侯虞闻言想到阿好那讨人喜欢的笑脸,感觉疲惫都减轻了不少,眼底也有了几分笑意,“她这些日子还好吧?”
  “天天吃了睡,睡了吃,哪能不好?”阿良笑着,示意旁边服侍的侍女带了阿好进来。
  阿好迈着小短腿跑了进来,手里还拿着把茉莉花。
  她远远地就叫着“长公主”,待走近了,立刻就把花举到了夏侯虞面前,兴奋地道:“还好您回来了,不然这花都要谢了。”
  洁白如玉的花瓣,边缘已微微带着点黄,花蔫蔫的,一看就是放了些时候,不新鲜了。
  但阿好惦记着她的善意却被夏侯虞妥帖的收藏了起来。
  她抱起阿好,笑道:“我让阿良把花养在花瓶里,花就不会这么快谢了!”
  阿好笑盈盈地点头,挣扎着要下来:“长公主,我刚才去院子里玩了,衣服上有灰,不能坐在您身上。”
  “没事!”夏侯虞笑着摸了摸阿好的头,让阿良拿了从姑苏带回来的点心赏了她,“拿去吃吧!”
  阿好两眼冒着星星,欢快地从夏侯虞怀里溜了下来,抓住装着点心的匣子就连连向夏侯虞道谢,那像那匣子里装的不是点心而是什么稀世的珍宝。
  小孩子就是这么容易满足。
  夏侯虞的心情又好了点,再次摸了摸阿好的头,笑道:“自己玩去吧!”
  阿好抱着点心匣子“噔噔噔”地跑了。
  夏侯虞的心情也渐渐恢复过来。
  她更衣洗漱之后叫了管事刘契过来,问问了庄园里的情景,知道今年的新麦收成一般,但庄园里陶器卖得不错,她赞扬了刘契几句,这才去歇下。
  夏侯虞以为这样一番折腾,她最少要躺上两天,谁知道第二天早上起来她已是神采奕奕,觉得自己可以上马跑个几圈了。
  还是年轻时候的身体好啊!
  她感慨着,真的就跑了几圈马。
  回来的时候杜慧已经摆好了早膳,低声跟她道:“崔府的崔大人递了帖子过来,说是要拜访您。”
  夏侯虞眉角一挑,道:“昨天我想请他没请成,不曾想他倒跑到我这里来了!”
  杜慧笑道:“听那送帖之人的口气,崔大人恐怕是想和您商量商量崔七娘子的事。据说宫里发话了,说宫里没有主事的人,长公主聪慧贤良,立后这样的大事还是依照先帝,交给您来办理。”
  “先压它两、三天再说。”夏侯虞觉得崔家的人品行越来越不堪,先是有前世的毁约,后有七娘子的选择,根子在那里,她怎么帮都是错,“我要先去看看先帝。”
  这就是要去万乘寺上支香的意思了。
  杜慧笑着应“是”,退了下去,心里却琢磨着等会怎么委婉地回绝崔家的人。
  用了早膳,夏侯虞去了万乘寺,没想到的是萧桓的大管家萧荣早早就在寺外候着了。
  见到夏侯虞的犊车,他急急地迎上前去,道:“长公主过来祭奠先帝,怎么也不跟我们打声招呼,我们也好安排人手护送您过来!”
  “不用了!”夏侯虞温柔地道,“这么近,太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萧荣连声道,态度非常的恭敬。
  夏侯虞笑着点了点头,任由萧荣跟在后面,进了万乘寺。
  夏侯有道的棺椁有田全打理,依旧是鲜花着锦,香炷鼎盛,可于她而言,却是心底最深的痛。她以为她来拜祭自己的阿弟会如同从前般疼不可言,但今天她举香焚火,心情却平静了不少。
  时间会抹平一切伤痛吧?
  夏侯虞呆呆地望了会夏侯有道的灵位,慢慢地走了出灵堂。
  萧荣弯着腰上前向她禀告夏侯有道陵宫的事:“长公主回来的正是时候!最多还有十五、六天就能修好完工了。都督走前拜托了谢大人,谢大人这几天就会让尚书台的人挑选个吉日,让先帝入土为安……”


第一百零九章 弹劾
  前世,夏侯有道十月初才入土为安。可现在,才八月底。
  也就是说,九月中旬夏侯有道就可以睡到他自己的陵宫去了。
  夏侯虞的眼泪就忍不住落了下来。
  萧荣急得团团转,却不敢靠近,只知道喃喃地道着:“长公主,长公主,这是好事,您也别伤心了。以后逢年过节的时候也能去祭拜一番了……”
  “是!”夏侯虞笑道,接过了杜慧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擦眼角。
  萧荣松了一口气。
  夏侯虞笑道:“代我向你们家都督道谢。这件事,有劳他费心了。”
  “不敢,不敢!”萧荣低头躬身地道,小心翼翼地陪着夏侯虞往外走。
  迎面碰到了郑家的管事。
  “哎哟!哎哟!”他一副喜上眉梢的样子,一路小跑过来,道,“长公主,还是我们家夫说得对。她说您回来之后一准会先回庄园,今天肯定会来祭拜先帝,没空去家里小坐,让我过来碰一碰您,请了您回府去住几天。夫人前几天得一条一尺来长的大鲤鱼,养着等长公主回来呢!”
  夏侯虞原本准备明天去拜访舅母崔氏的,此时听那管事一说,也不想回了庄园明天再到城里来了,她吩咐杜慧回庄园把自己给崔氏带的土仪送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