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倾世嫡谋-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景行身世背后藏着惊天的秘密,宋子清信不过旁人,却能信任安平郡君。姚可清觉得宋子清对安平郡主无条件的信任不仅仅是因为安平郡主的能力和品性,或许还和她的身世有关。

    “姚先生……”姚可清想要不要把前世关于姚景行的事说出来,可是话一出口又觉得没办法解释清楚自己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便停住了。

    有些事,说出来只会更麻烦,更何况今生很多事都与前世不一样了。

    “怎么了?”姚可清突然的噤声,宋子清微微疑惑,思及每每提到姚景行时她沉重态度,宋子清隐约明白或许她知道了什么。

    不等姚可清再说什么,宋子清先无奈一笑,“还真是瞒不住你!只是他的身世实在是太让人震惊,更容易让人利用,我怕你卷入其中,所以就没告诉你!”

    “嗯?”姚可清愣了愣,宋子清似乎误会了她的意思。

    宋子清却开始讲述起姚景行的身世来,“当年先帝在陪都突然驾崩,先帝没有立储,也没留下遗诏传位给哪位皇子,五皇子母家就在陪都,遂借母家之势先发制人瞒下先帝驾崩的消息,欲伪造圣旨传位给自己,并软禁了先帝其他几位皇子,皇上知道,留在陪都只有死路一条,唯有逃回京城才有一线生机,可是五皇子看管深严,根本没有逃脱的机会!当时皇后已经身怀六甲,临盆在即……”

    皇后临盆在即?这跟姚景行的身世有什么关系?姚可清一惊,难道……

    “为了为皇上制造出逃的机会,皇后偷偷服下催产药,提前发作了,一时间行宫一片大乱,皇上趁机逃脱,五皇子得知后恼怒不已,欲拿皇后娘娘和她刚生下的儿子为人质逼迫皇上,皇后将那个孩子托付给心腹,自己抱着假的襁褓引开五皇子的注意,让心腹带着孩子逃走……”

    说到这里,姚可清已经明白了,“那个孩子就是姚先生?”

    宋子清点头,“十有八九就是了!年龄,印记,长相都对上了,可是就是没有证据,当年那个心腹早已不知所踪,当年他们出逃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皇上回京后宣告了五皇子的罪行,带着禁军回到陪都,打败了五皇子,先帝才得以下葬,先帝下葬之日群臣跪请皇上登基,皇上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肆寻找那个孩子的下落,可是却遍寻不得!”

 512、勾结

    原来这就是姚景行的身世之谜,可是如果他是圣上的皇子,又为何要自称是五皇子遗孤,还站在了圣上的对立面?

    突然想起宋子清说过的有人刻意在姚景行的身世上做手脚的事来,姚景行长在陪都,五皇子的母家潘家也刚好在陪都,所以有人利用这一点刻意误导了他,利用他来攻击当今圣上,但是这个人又是怎么知道姚景行的身份的呢?

    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在陪都。。。

    “瑞王!”那个在背后做手脚的人是瑞王!姚可清突然一下子全部想通了!

    前一世瑞王不是在这个时候进京的,那是因为皇后也不是在这个时候诞下嫡子的,瑞王他是随着嫡子进京的,同样,十多年前嘉阳公主出生时他也在京城。

    瑞王,他究竟有什么意图?若是为了谋反,又何必大费周章的在姚景行身上做文章?

    “我一说你就全都明白了!”宋子清颇有些感叹道,她的心思之敏捷真是让他都自愧不如呀。

    “瑞王在陪都经营多年,此次进京必定是有备而来的,而我们并不清楚瑞王手里究竟握着多少筹码,所以不敢轻举妄动!”更重要的是耀帝知道是瑞王在姚景行身上做了手脚之后,怀疑瑞王手里有能证明姚景行身份的证据,所以就更不敢动他了。

    瑞王的筹码。。。

    “当年先帝驾崩时瑞王也在陪都吗?”姚可清突然问道。

    “嗯,当时先帝的四子三女都在!”说完宋子清先蹙起眉来,五皇子,皇上,还有瑞王他们三个年纪相差不大,五皇子和皇上都有夺嫡之心,那瑞王难道就没有吗?年仅七岁的八皇子在皇上逃出行宫之后就被五皇子暗害了,昭敏长公主已经嫁进宋家,有宋家的庇护,五皇子不敢下手,但是余下的两位公主皆暴毙,但是独独瑞王保住了性命,这里头会不会。。。

    史册中关于先帝于陪都驾崩一事只寥寥数笔就带过,“。。。帝薨,瀚王隐而不发,瀚王,帝之五子,结潘逆之兵反,困群臣帝眷于行宫,然,帝之六子庆王幸得逃,瀚王怒,屠帝眷十一人,帝子一,帝姬二!庆王回京,陈瀚王之罪行,欲伐逆,一呼百应!逆王以帝之七子为质令庆王退兵,庆王佯降,以己身为饵,诱得逆王现身,为伏者射杀。。。”

    在史书中瑞王的身份是被五皇子作为人质要挟当今圣上的筹码,但是比起已经成年的瑞王,年仅七岁的八皇子不是应该更适合作为人质吗?五皇子为啥要杀八皇子而保七皇子?

    “难道皇上这么多年就从没有怀疑过瑞王吗?”即便是当时那种动乱的情况下皇上没有觉察到这些,但是事后这么多年来皇上就没有起过一丝疑心?耀帝不是个昏君,更不是个儿女情长的帝王,姚可清不相信皇上对瑞王的兄弟之情重到让他从没有怀疑过瑞王。

    “当然怀疑过,不然也不会让我查了!只是有一点皇上至今都没有想明白!”这一点宋子清也没有想明白。

    “哪一点?”

    “瑞王无嗣!”

    一个没有子嗣后代的人,即便是谋反了,他的位置也后继无人,那还有谋反的必要吗?

    原来这么多年瑞王之所以无妻无妾还有这个原因,没有子嗣,皇上即便是怀疑他,也要先疑惑一番。

    “可是瑞王正值壮年,若是他得逞了,想要子嗣并不难!”

    “这一点皇上当然知道!只是。。。”宋子清微微脸红,握拳轻咳了一下,“只是通过暗中调查发现,瑞王的侍姬和前年纳的那位妾室在服侍瑞王之后并没有喝下汤药,但是却也没有怀上子嗣!”

    “瑞王也。。。?”宋子清话里的意思分明是说瑞王和驸马有一样的隐疾,姚可清不由楞了。

    “瑞王和韦亲王交好,当年韦亲王受伤之后请了很多大夫来看,可是却不奏效,韦亲王大受打击,一蹶不振,瑞王遍寻民间的偏方,更是亲身试药,希望能治好韦亲王,可是没想到不仅没治好韦亲王,反而瑞王因误信偏方,被药伤了根本,也不能再有子嗣。。。瑞王大概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知道了驸马的事!”

    瑞王也是好心机,那么多年前的事,他都能埋藏在心里,终有一日被他拿出来用了。

    “怕瑞王使诈,皇上还特意派太医借着诊脉之际仔细诊断过,瑞王确实是不能有子嗣的!”所以虽然知道瑞王有心图谋不轨,但是宋子清却摸不透他的动机。

    一个断子绝孙的人谋反又有什么意义?等他一死,皇位还不是要落在别人手里!

    “若是过继呢?若是瑞王打算着过继一个孩子来继承他的位置呢?”姚可清道,“宗室中适龄的男子不知凡几,若是瑞王有心过继,还愁挑不到人吗?更何况这也能给他添一份助力!”

    虽然宋子清不觉得瑞王会是那种会愿意将自己的东西拱手让给别人的人,但是依然还是防着这一点,“这一点皇上也防着呢,严格监视着宗室子弟跟瑞王的来往,暂时并没有发现瑞王有这方向的打算!”

    “不仅仅是宗室子弟,所有的流淌着皇家血脉的都不能忽视,包括圣上的皇子!”姚可清意有所指。

    宋子清笑着亲昵的抚平姚可清皱着的眉头,“维维真是聪明,跟我想到一起去了!瑞王能利用姚先生,自然也能利用其它的皇子,比起宗室子弟,几位皇子手中的权利要大的多,更能为瑞王所用!不知皇上是没有想到,还是不愿意怀疑自己的儿子,并没有将几位皇子列入监视的范围内,不过我私下安排了人盯着!”

    “重点是二皇子!”宋子清的手在她额上轻轻抚摸,暖暖的触感让姚可清有些分神,便将打扰她的手指抓在手里,“我跟二皇子有过几次接触,二皇子跟我的感觉就是他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人,他有野心,并且一直在为了他的野心而努力!但是他又很善于掩饰自己,看着不显山不露水的,实则心机极深,那次在宫中,二皇子应该是知道我在里面的,可是他还是装作喝醉了硬是闯进来。。。”

    “在宫里?什么时候的事?”宋子清突然打断她,严肃的问道。

    “唔。。。”姚可清忘了自己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给宋子清,但是现在的重点不应该是二皇子是否跟瑞王勾结吗?

 513、中秋

    宋子清一走,姚可清的生活也格外的平静下来,想起之前她使小性儿丢下的嫁妆,又重新拿起来绣了。

    宋子清大约将姚可清对二皇子的怀疑告诉给了安平郡主,安平郡主还特意来找姚可清问过细节,但是再也没有其他的动作了,而瑞王那边也是一如既往的平静,而家中也没有再起纷争,代姨娘被姚可容的事打击的病倒了,一直吃着汤药,余若涵自得了二房的管家权利,就不再来寻姚可清的不痛快,便是连姚可柔竟然也不在滋生事端,倒叫姚可清有些奇怪。

    不仅姚可柔,连姚可馨都没动静,说到姚可馨,姚可清不由想起一事来,“侯爷不是早前就说要给馨堂姐寻人家的吗?怎么这都大半年了,还没动静?你去问问母亲,馨堂姐那边是什么打算?”

    碧玉领命去了,不多时回来了,“夫人说这事儿她也不是很清楚,她只是听老爷的吩咐拟了一张待选人员的名单,老爷拿了名单之后就没有下文了!”

    姚可清蹙眉,姚可馨的心思她多少清楚几分,不达目的她会那么容易就放弃?

    “盯着点,别闹出什么事来!”

    “是,小姐!”

    转眼到了中秋,而护送多勒王子和塔娜公主的队伍才抵达边境,打算在华国境内过了中秋再送他们回国。

    有仪仗队伍的拖累,宋子清率领的军队早两个月就到了边境做好部署,以防瓦刺突袭。

    耀帝得了消息,也终于大为松了口气,恰在此时,襄王府的孙侧妃和姚侧妃同时被诊出喜脉,耀帝大喜,欣喜之余决定在宫中举办宴席,犒赏后宫以及群臣。

    姚崇明不知道从哪里听来消息说皇上有意在宴会上为未婚的宗室贵胄子女指婚,思及姚可柔也到了年纪了,便十分关注此事,一天三遍的催着问朱氏给家里的女孩儿们准备衣裳首饰的进度,朱氏不胜其烦,紧赶着把衣裳首饰给各个院子送去,姚可清这边的她是亲自送来的。

    当然,朱氏来的主要目的还是来跟姚可清抱怨抱怨姚崇明,这府里能让她说几句话心里话的也就只有姚可清了。

    “老爷倒真是个‘好爹’,四小姐的衣裳点名要最好的师傅做,头面是赤金的,咱们家又不是只有四小姐一个姑娘没有着落,这心偏的也忒远了!”

    朱氏这是替姚可怡鸣不平了。

    “母亲又不是今日才知道他偏心的,有什么好气的,再说三妹也不在乎那点儿东西!我瞧着我们的也不差!”姚可清瞟了瞟朱氏送来的东西,皆是上等的成色。

    朱氏得意一笑,“老爷只说四小姐样样都要好的,可也没说其他的姑娘就不能要呀?我就比照四小姐的标准一人做了一份,反正是老爷出钱,不用白不用!”

    用姚崇明的钱,朱氏花的是一点儿也不心疼。

    不过姚崇明倒真是舍得,得知宫中有宴会后,姚崇明立刻吩咐朱氏给姚家女儿们制新衣,朱氏只淡淡一句“这个季度的衣裳首饰都已经做完了发下去了!”,意思就是用来做衣裳首饰的钱已经花了,没有多的了,她并不打算听从姚崇明的指示。

    姚崇明却大方的表示,“这笔银子从外院拨!五百两尽够了吧!”

    朱氏暗自一盘算,按照姚崇明吩咐的标准置办下来,五百两也仅仅是刚刚够而已,剩不下多少钱来,热情也就退了,随口应下了。

    “馨堂姐那里也是一样的?”宫里宴会的旨意下来的时候,姚崇明竟然让姚可馨也去,思及姚可馨近来的低调,姚可清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自然不是!内外亲疏有别,若是让她跟你们姐妹穿的差不多,只怕别人还要疑心咱们家什么时候多了个私生女呢!”朱氏不喜欢姚可馨,提起她来说话也十分刻薄,“不过老爷倒是看重她的很,我还特意跟老爷解释过了,免得到时候又有人给我上眼药!”

    姚可馨自从投靠了姚可柔,姚可柔心思简单,性子鲁莽,又偏听偏信,姚可馨那些暗地里见不得人的心思和话,都会通过挑唆姚可柔来表达。姚可馨利用姚可柔达成目的的时候数次侵犯了朱氏的利益,所以朱氏如今有关她的事都要提前跟姚崇明打招呼,免得到时候又被姚可馨算计。

    “宫里只让带一个侍女,我看馨堂姐身边的丫头没有好的,到时候进宫母亲另派一个给她吧!”这次宴会姚可芸也会去,她们姐妹碰在一起准没好事,还是派个人看着才保险。

    朱氏明白姚可清的意思,一口答应了,“这有什么难的,我让春香跟着她!”朱氏新提上来的一个也**香的丫头很得她的心。

    姚可清点头,“母亲安排就好!”

    朱氏踌躇了一会儿,突然有些难为情道,“宫里这次明摆着是要将京里还没有婚配的少男少女们凑成对的,到时候少不得要让你们展示一下才艺什么的,你是许了亲的,这种场合于你来说也没什么打紧的,但是你三妹她还没许人家,她又没什么拿的出手的才艺,若是能够,你多少帮衬她一些!”

    朱氏头一遭这么光明正大的求姚可清帮忙,虽然现在她们关系融洽,但是朱氏还是觉得有几分脸红。

    “母亲就放心吧,我会照看着三妹的!母亲疼三妹,我这个做姐姐的自然也疼她!只是有一点我先说清楚,三妹性子执傲,这件事上还是多问问她本人的意思才好!”

    朱氏连连点头,“这个自然,晚点儿我跟她交待交待,她也就比你小不了几天的,却还没有个着落我这心里也不踏实!四小姐有老爷张罗着,三小姐这个做姐姐的倒是落下了,好歹她喊我一声母亲,总要为她做点儿什么!”

    “母亲就放心吧,三妹落不了的!”姚可怡如今也长开了,是姚家姐妹中长相最出色的,再加上近年来的历练,让她生出一种自然而成风度,这样一个要家世有家世,要长相有长相,又举止得体的大家闺秀不愁没人问津。

    只是不知道姚可怡自己是怎么打算的。

 514、进宫

    不同于姚可容未嫁前对婚事的渴望和期许,姚可怡却淡定的很,知道要进宫“相亲”,她先撇嘴,“一群道貌岸然的草包,有什么好看的!”

    姚可怡不是不开窍,而是看的太透了,或许是童年的时候看多了代姨娘在小苗氏的磋磨下苦苦挣扎,而姚崇明却不管不顾,姚可怡对男人从不抱任何希望,在婚姻这件事上,姚可怡有着超出她年纪许多的成熟透彻。

    姚可清笑道,“你就当去看热闹了,待会儿进宫了你防着点儿馨堂姐,今天她可有人撑腰了!”

    姚可馨在姚可怡手里就没讨到过便宜,明着暗着不知吃了多少亏,姚可馨又不是个大度的人,这仇她肯定要报的。

    姚可怡一嗤,“怕她不成!我倒要看看她能在宫里掀起什么风浪来!”

    “母亲也是怕她闹出事来,安排春香跟着她了,但是你也还是要小心!”

    姚可怡点头,“我知道了!”

    到了宫里竟然遇上了方家的人,姚可怡如今与方家的人都熟的很,跟着姚可清一同给方家大夫人请安。

    “大舅母,怎么不见外祖母她老人家?”没看到林氏,姚可清微微觉得奇怪,她并没有听说外祖母有什么事呀?怎么会没来呢?

    “你三表姐出嫁在即,却不肯收了性子好好在家呆着,你外祖母发了狠,要关她在家学规矩,连宫里的宴会也不来了,只让我带了帆哥儿过来!”廖氏指了指生后的方牧帆。

    方牧帆忙上前见礼,“请夫人安,诸位表妹安!”

    虽然说的油腔滑调的,但是方牧帆长相俊美,倒让人讨厌不起来,朱氏笑着受了礼,“贤侄今日好生倜傥,也不知谁家能有这个福气了!”

    廖氏笑而不语,朱氏便知道看来今天来的人家都知道了皇上安排这个宴会的用意,所以都心照不宣的带了适龄的儿女来,当然也有如姚可清这种定了亲还来凑热闹的,而且还不在少数。

    不过似安平郡主这种已婚少。妇还来的就真的不多了。

    看到安平郡主,姚可清却是偷偷松了口气,姚可芸如今是四品的亲王侧妃诰命,而她却是无阶无品的庶民,官大一级压死人,若是姚可芸刻意刁难,她跟姚可怡还真是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

    姚可芸也确实存了要给妹妹出口气的念头,看向姚可清和姚可怡的眼神便有几分不善,可是没想到安平郡主也来了,安平郡主来了就意味着嘉阳公主也会来,嘉阳公主都来了,哪里还有她逞威风的机会,姚可芸的脸色便沉了下去。

    “怎么了?芸娘,脸色这样不好,可是哪里不适?”见姚可芸刚刚还兴致盎然此刻却闷声不语,一旁的襄王关切的问道。

    “妾身没事,只是突然觉得有点儿困了!”姚可芸顺势微微将身体靠在襄王身上。

    “有了身子就是容易犯困!老奴扶侧妃娘娘去歇息吧!”一旁的老嬷嬷上前扶住姚可芸。

    襄王点头,“芸娘你就好好歇着吧,待会儿母后来了我再让人去叫你!”

    这宫里能让姚可芸歇息的地方也就只有襄王生母孙贵妃的居所景和宫了,可是孙侧妃已经在那儿了,姚可芸跟孙侧妃不合,孙贵妃跟孙侧妃出自一家,自然会帮着孙侧妃,姚可芸心里是不愿意去,可是襄王已经发话了,姚可芸只能慢吞吞一边往景和宫的方向去,一边依依不舍的不停回头看襄王。

    “王爷,该去给母后请安了!”襄王妃走到襄王身边,挽住襄王的手臂。

    “嗯,好!”襄王随着襄王妃走了。

    “侧妃娘娘,小心脚下!”襄王走了,姚可芸一个失神差点儿摔倒,老嬷嬷忙提醒道。

    姚可馨本来还打算去找姐姐说说话的,可是现在姐姐走了,她对宫里又不熟,不敢乱走,只紧紧跟着姚可柔。

    姚可柔对宫里也不了解,但是今日有姚崇明在,姚可柔的胆子也大了不少,再加上新上身的锦衣华裳让她颇为自得,想在人前炫耀一番,便大着胆子往人多的地方走,姚可馨亦步亦趋的跟着她。

    才凑近人群,就听见一个清脆的声音带着几分戏谑道,“哟~这不是姚四小姐吗?”

    姚可柔闻声看过去觉得有几分眼熟,却一时想不起说话的人是谁,姚可馨附耳轻声道,“这是安家二小姐!在长公主府见过的!”

    姚可柔虽不喜安裕瑚说话的口气,但是还是耐着性子按照平辈间的礼数给她见礼,安裕瑚草草的还了一礼,问道,“怎么不见姚家二小姐呢?”

    姚可柔个子矮,隔着人群看不到姚可清在哪里,但是姚可馨站的地势略高,看见姚可清正往她们这边来了,忙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下去了。

    安裕瑚也看见姚可清,待姚可清走的更近了一些,能听见她说话的声音了,便阴阳怪气道,“瞧我问的,今天这样的场合,订了亲的人就该老实在家学规矩,来这里凑什么热闹呀!姚二小姐早就许了人家了,怎么会来呢?咦~这不是姚二小姐吗?姚二小姐怎么来了?”

    去年因宝珍之死姚可清跟安裕瑚结了梁子,安裕瑚一直苦苦寻找着报仇的机会,但是姚可清等闲不出门,这都一年多了她才再一次见到姚可清,又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呢?自然是要狠狠的折辱姚可清一番。

    姚可清听到安裕瑚暗讽她不守规矩,也不反驳,只是道,“安二小姐为什么来的,我就说为什么来的!”

    虽然都心知肚明这场宴会的目的是什么,但是面上却都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只当是宫中的寻常宴饮。

    安裕瑚也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呵呵。。。我是来给皇后娘娘请安的,只是刚刚在皇后娘娘那里怎么没看见姚二小姐呢?”

    姚可清浅浅一笑,“安二小姐你身份贵重,自然是在内殿面见皇后的,似我这般身份的,不过是女官领着在殿外磕了头就走了,哪有进殿的资格!”

    姚可清坦然承认自己身份比安裕瑚低,没有面见皇后的资格,倒让安裕瑚酝酿的奚落她的话说不出口了,生生又吃了一回瘪,气狠狠的剜了眼姚可清,可是姚可清却已经走开,落后几步的姚可怡接收到她的眼神,回了她一个一模一样的白眼。

 515、面见

    没想到到了宴会开始的时候,和皇后娘娘一起出现的除了嘉阳公主,还有昭敏长公主,长公主已经很多年不曾在这样的场合公开露面了,一时下面坐着的人都纷纷低声议论起来。

    大约是因为姚可清跟宋子清定亲的缘故,姚家的地位也水涨船高,这次姚家的位置安排的十分靠前,长公主一出来就看到了挨着朱氏坐着少女,个子高挑,坐着比她的嫡母要高了近半个头,比周围的人也高了一截,一眼看过去就能看到她,少女目不斜视的坐着,并没看到长公主打量她的目光。

    皇后随着长公主的目光看过去,也看见了姚可清,暗道倒真是与她的生母方玥长的有五六分相似,但看她气度从容,眉宇间自有一番清雅灵动,倒真是与一般的闺阁脂粉不同,皇上这婚赐的不错,自己那榆木疙瘩一般的侄儿真是好福气。

    朱氏微微侧身笑着对姚可清道,“今日我们可都是托你的福,不然哪里能这么近距离的得观凤颜呢?”

    姚可清瞥了眼旁边的安裕瑚正一脸不甘和愤恨的看着她这边,低声道,“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依,这可不一定就是好事!”

    朱氏并不知姚可清与安裕瑚之间的过结,以为姚可清只是在提醒她在宫中要时刻保持警惕,便点头,“说的也是!”

    果然宴至一半,皇后娘娘就开始陆续叫了相熟人家的夫人到跟前说话,安三夫人带着安裕瑚上前时,安裕瑚经过姚可清身边得意的哼了一声,哪怕文采她比不过姚可清又如何?在这宫里,她的优越的地位和待遇始终是姚可清比不上的。

    皇后看着安三夫人身侧的安裕瑚问道,“裕瑚是今年及笄的吧?”

    安三夫人道,“是,上半年就满十五了!”

    皇后又道,“我想起来了,裕琼来请安的时候还跟我提了的,裕琼嫁了人越发有气度了,你把两个孩子教的极好!”

    安三夫人生性好强却无子,对女儿的教养就格外严苛,希望女儿的优秀能弥补她没有儿子的缺陷,此刻皇后的夸赞是对她莫大的肯定,安三夫人激动的跪下道,“皇后娘娘谬赞,臣妇愧不敢当!”

    “裕瑚也不小了,该有个打算了!”皇后笑意盈盈的看着安裕瑚。

    安裕瑚脸色微红,看向母亲安三夫人,安三夫人同样笑着道,“她姐姐才出门子,我倒有些舍不得她了!”

    皇后眉头微动,之前不还想跟宋家结亲的?怎么现在又不急了?片刻之后皇后就淡然了,娘家的心思她也不想去猜了,不过是看侄女儿也到了年纪,想眷顾一二,既然不领情,那便罢了。

    “说的是呀,元元的府邸已经落成了,我这心里也越发不舍了!”

    嘉阳公主的婚期定在年底,过了中秋,皇后就要开始张罗了。

    “嘉阳公主府离宫城也近,娘娘要是想了,召见也容易!”

    作为耀帝唯一的女儿,而且是嫡出的公主,嘉阳公主府的规模只比昭敏长公主府略低了半级,离皇宫不过半柱香的车程。

    皇后娘娘看了眼坐在长公主下首,正百无聊赖的把玩着酒杯的嘉阳公主叹了口气,却不想被嘉阳公主看了个正着。

    “母后看着儿臣叹气做甚?”

    皇后娘娘冲她招招手,“你过来!”

    嘉阳公主离席往皇后的主座走去,安三夫人和安裕瑚忙让开,嘉阳公主经过安裕瑚身边,在皇后娘娘的凤椅旁新添的椅子上坐了,“母后叫我来做什么?”

    皇后娘娘看了看嘉阳公主之前坐的地方,已经空无一人了,不由问,“安平呢?怎么没和你一起?”

    安平郡主只要进宫,大半时间都是和嘉阳公主在一起的,此刻不见安平郡主的影子,皇后娘娘不由觉得有些奇怪。

    “她去更衣了!”嘉阳公主随口答道。

    皇后没再多问,打发了安家母女,忖着一旁的长公主一直默默无语,便让人传朱氏和姚可清上前来。

    一听皇后召见,朱氏忍不住有些激动,更有些忐忑,姚可清轻声安抚,“母亲莫怕,皇后娘娘亲近慈和,依着礼节规矩来不会出错的!”

    有姚可清陪着,朱氏心里稍安,压下心里的慌乱给皇后行礼,皇后果然亲近好说话,让她们免礼在一旁回话。

    朱氏是继室,皇后不过夸了她一句教女有方,便跟长公主说起姚可清了,“姚二小姐是方老爷子的外孙女,她的字我是常见的,皇上那里有两副,元元那儿攒了有一箱子了,只是人我却是头一回见到!”

    长公主淡淡回道,“我也拢共见她不过三四回,只是今天瞧着却比去年清减了!”

    皇后娘娘打量了一下姚可清,身量颇高,但是身形却十分纤细,乍看上去竟有几分弱不禁风的感觉。

    朱氏大着胆子解释了姚可清的清减,“上年里臣妇抱恙,这孩子既要管家,还要侍奉汤药,可是累坏了!”

    皇后娘娘听了笑着对长公主夸姚可清,“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姐姐有福气了!”

    皇上给宋子清赐婚并没有事先告知长公主,一直担心长公主不满意,所以就暗示皇后有机会就抬举抬举姚可清,尽量让长公主对她满意一些。

    长公主领悟到皇后的意思,不想皇后在皇上面前为难,只能在心里叹了口气,笑着让姚可清坐她身边来,“好久没见你这孩子了,快坐我旁边来让我好好看看!”又对朱氏道,“夫人可愿意让她陪我说说话?”

    朱氏自然一千个一万个愿意,“能陪您说话是她的福分!”说着催促着姚可清去长公主的席位上。

    长公主直接将自己的榻挪了一半出来,姚可清岂敢和长公主平起平坐,但是又无旁的可以坐下的地方,略一思索,便要绕过榻走到长公主身边站着,长公主见她这样守规矩,便让人搬来锦凳给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