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里江山[榜推]-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见过更好看的?”早前我照顾她时,发现她的手白皙柔嫩,身上那衣裳虽不华贵,甚至磨破了一小块,却是上等丝绸所制。她约莫是哪家落魄的小姐,一个人四处漂泊吧!我心底仍旧介怀她要对阿邵“以身相许”一事,本不想搭理她,可她却挑起了我的话茬。
“是呀!我见过最美的焰火,在天空绽开之后,化成两条金色的龙,逐层腾空,蔚为壮观。”她双手托腮,双眼迷离,似乎在怀念当时的盛况。
我鼻尖一酸,泪水在瞬间占据了眼眶。
她说的焰火,亦是我所见过最美的。
那是我在皇城看过的最后一场焰火,十岁之前所有的娇宠在那一年成为过去,开始了落魄逃难的生活。
四周陡然安静了下来,城门燃放焰火的声响似远若近,声声撞击着我的心扉。
过了半晌,她的声音又将我从思绪中拉了回来:“我饿了,可有吃的?”
我在昏暗的灯光下瞪了她一眼,念及她几日不曾进食,心下一软,便将她带去了厨房。
厨房中还有一些春婆婆事先准备的饺子和年糕,饺子是生的,需要现煮,但年糕却放在灶上温热着,可现吃。
她是个挑食的人,看了年糕一样,不论如何也不肯吃。
我没好气道:“你若想吃别的,就自己动手吧!”
她撇嘴看了我一眼,熟练的生火烧水,准备给自己下饺子。她边生火边道:“我叫昭儿,谢谢你们的救命之恩。”
她倒是聪明,这回没说什么以身相许的话。我不友善的看了她一眼,道:“你谢也谢过了,待身体好了就走吧!我们小门小户,养不起闲人。”
“我可以付你们银子!”她抬头看我,双眼亮晶晶的,那张平凡的面容在灶火的映照下明媚了不少。
“你既带了银子,大可去住客栈,我们这儿庙小,容不下大佛。”我想我的拒绝之意够明显了吧?
她专心致志的往灶间添柴火,末了抬头,半是明了半是不屑的说道:“你……该不会是怕我赖上你夫婿吧?”又见我一副未出嫁女子的打扮,道:“看样子你们还没成亲!”
“若非你晕倒在门口,而我照顾了你两日,我与阿邵早就成亲了!”我郁结在心。
她却笑了,半是感慨半是惆怅,道:“虽然你长得不美,看着却也顺眼。但挑夫婿,总得挑一个长得好看点的,他长得那般丑,你怎么也瞧得上?”
我闻言险些摔倒。
我虽非绝色,却自认有几分姿色,至于阿邵,样貌俊美,好看自不在话下。
可她却说,阿邵长得丑?
我盯着她的脸,试图从她脸上瞧出点什么,她神情自若不似在说谎。闻着饺子煮熟时散发出的香味,我试探性的问道:“你觉得自己长得美吗?”
“当然。”她笑得十分愉悦,“你也不必难过。人人争相传说的汴京花魁碧铮你听过吧,你比她要好看上一些。明明是个无盐女,为何大家都觉得她宛如月宫仙子?”
碧铮曾名动天下,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绝色女子,我比之她,在容貌上无疑是云泥之别。这样的女子,在她的眼中却貌丑无比。
我算是懂了,她对美丽事物的认知……与常人大不同。
“你是汴京人?”我为自己倒了杯水。那场焰火只有汴京人才看得到,而她话里话外也时常提到汴京。
“我娘是汴京人。”她将饺子舀进碗中,回头,颇为同情的与我说道:“你真准备嫁个丑夫婿吗?就是你口中的阿邵。”
我本在喝水,闻言被呛到,咳得上气不接下气。若是阿邵知道他被人这般嫌弃,该是何等表情?
待缓过来后,我认真严肃的与她说到:“我们家中不方便留陌生人,明儿你还是走吧。”
“请让我住下吧,只要找到弟弟,我便能回家了。”她语带恳求,“如果你不想要银子,我可以洗衣做饭带孩子。我不会与你抢那丑夫婿的。”
想了想,她又加了一句:“若别的女子能轻易的将他抢走,那这样的男人不要也罢——这是我娘临死前说的。如果她能早点悟到这点,肯定会很长命。”
“你弟弟?”我嘴上虽没说什么,心头却不得不承认她娘亲那话极为在理。
“嗯。我把他弄丢了……”她嘴里衔着颗饺子,说话含糊不轻,神色却比方才黯然了许多。
我无意间发现她哭了。
她端着碗走到我旁边蹲下,边吃边哭,道:“如果我没将弟弟弄丢,如果我娘还活着,我现在应该在家里陪着娘亲守岁,即使爹爹陪在那个女人身边,我也能笑得很开心。兴许都是我的错,是我将弟弟弄丢了,导致娘一病不起,才会熬不过那个春天就撒手归西。”
“你弟弟长什么样?”
“我不知道,我只记得他小时候的模样,圆圆的脸蛋儿,肥嘟嘟的小身子……他现在应该十四五岁了吧!”她抹了抹泪,像是找到了宣泄口,“那时我才八岁,总觉得他抢走了爹娘的关爱,所以并不喜欢他。我讨厌他总是粘着我,所以看花灯的时候跑得很快,甩开了他。我以为有丫鬟跟着,他不会出什么事。可后来却发现他丢了,整整十年,都没能找到他。你放心,我不会在你这儿赖上太久,只要躲开那些追我的人,我就会走的。”
让一个不知底细的陌生人住下,于我而言是十分危险的,但不知为何,她勾起了我的同情心,我只得说道:“家中之事多是春婆婆在做主,明日你问问她,若她让你留下,你便留下吧!”
作者有话要说: 26章开始入V。
登陆留言,25字就可以送积分了好像… …,其实我不懂这些。每月300积分,你们懂的……
我爱你们。
☆、【第二十四章】
春婆婆见昭儿醒来,十分开心。
因昭儿手脚勤快,她瞧着欢喜,待昭儿委婉的说想留下来时,她不曾多想便应允了。昭儿搬到了我隔壁那间屋子住了下来。那屋子中堆放了许多杂物,清理一番后,倒也宽敞。
春婆婆既应允,阿邵自不会再说什么,但他一整日从未拿正眼看过昭儿。昭儿觉得阿邵貌丑,也无心纠缠他,几日相处下来,家中虽多了个人,倒也没什么大的影响。
过年喜庆热闹,平日安静习惯了,每每听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总有些不适应。
这日晚膳前,阿邵照例去门口放鞭炮,走到门边时忽被春婆婆喊走,我只得接替他的活儿。刚跨出门,便见一名十来岁的幼童跑上前来塞了个字条到我手中。我不明就里,那孩子却早已跑得不见踪影。
摊开手中的字条,上面赫然写着:当日二人确为裴炎之手下,小心为上!徐诚。
我下意识将手中的字条捏成团。
果真如我所料,当日那二人确实是裴家的人。
裴家人既然追到了邕州,恐怕很快就能找到我的藏身之所……
该如何是好?
阿邵不知何时出来,见我站在原地发呆,上前问道:“怎么了?”
我下意识将手中的字条捏成小团藏起,朝他笑道:“方才有个孩子丢了个爆竹,吓了我一跳……”
阿邵未曾多想,皱眉之后严肃道:“回头咱们找些小爆竹,也去吓吓他们!”
我“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他见逗笑了我,也勾起看嘴角。
昭儿也来到了门口,道:“婆婆要我来问问你们怎么还没放鞭炮。”
阿邵这才点燃了爆竹,他忽然朝我狡黠一笑,将手中那点燃的爆竹丢到我的脚边,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得我掩耳跑回门内,爆竹声噼里啪啦,和着邻家的爆竹声,响彻天空,震耳欲聋。
屋内的春婆婆高声喊昭儿去帮忙,她闻声便快步跑了进去,阿邵走到我身侧时,我已将手心的字条撕碎丢进了一旁的垃圾堆中。
眼看再一步便可踏进屋内,我扯住了他的袖口,他停下脚步回头看我,我的语气不知不觉有些急切:“明日就是初五,我有些不安。”
早前春婆婆将婚期定在正月二十五,年前又改到了正月初五。
明儿便是正月初五,我与阿邵成亲的日子。方才收到徐诚派人送来的消息后,我心头时而不安。
阿邵转回身,将我拥在怀中,道:“别担心,有我在。”
我明白他的心意,却无法将心头所忧心之事告诉他,只得在他怀中闷声应了句“嗯”。春婆婆见我们二人还在外头磨蹭,出声催促,我忙从阿邵怀中挣开,越过他进了屋。
屋内摆放碗筷的昭儿笑眯眯的瞧着我,我坦然的看着她,她也便不好再笑话我。入席后不久,春婆婆忽然停了筷子,望着我与阿邵感慨道:“明儿就是初五啦……”
“破五节,开市贸易迎财神,有何不妥吗?”昭儿并不知明日是我与阿邵成亲的日子。
“明日是他们二人成亲的大日子。”她与昭儿说明之后,感慨万分的与阿邵说道,“转眼你都要娶妻生子了……晚膳之后便带满儿去拜祭一下家中长辈的灵位吧,待成亲之后,你们二人再去坟前上香。”
阿邵应允,春婆婆似是想起了往事,偷偷拭泪。我与阿邵都不善于安慰人,最后倒是昭儿,说了几件趣事后,终于将她老人家逗开怀。
晚膳之后,春婆婆郑重其事的领着我与阿邵去给长辈的灵位上香。
阿邵的娘亲早逝,外祖父与外祖母俱已不在人世,春婆婆一直都在家中待阿邵供奉着他们的灵位,但此前她从未真真正正让我去祭拜过他们。今日既已决定让我去拜祭长辈,说明她打心底认同了我。
摆放灵位的厢房位于住屋东边,阿邵在前头打着灯,我搀扶着春婆婆走在后头,快到摆放灵位的厢房时,她忽握着我的手轻叹一声,道:“大年初五并非嫁娶的吉日,且一切都准备的十分仓促,我本是不赞同你们将成亲之日定在那时的。但你们决意这般做想必也有你们的原因,邵儿自小没了娘,是个孤单的孩子,我毕竟老了,日后,请你好好待他。”
阿邵与我们离得并不远,春婆婆的声音虽不大,却足以让他听得清楚分明。我望着前方阿邵的背影,握紧了春婆婆的手,点头应允,气语坚定:“您放心。”
这话不单是在像春婆婆保证,亦是在向阿邵保证。
走在前头的阿邵停下了步伐,我不曾抬眼便知是厢房到了。
约莫是怕人闯入,厢房门上上着三道锁,十分慎重,屋内点着灯,烛火跳跃之间,忽明忽暗。
春婆婆自怀中掏出了钥匙,小心翼翼的开了锁,而后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夜风自门外灌入,险些将屋内照明的烛火都吹熄,周遭的视线在瞬间暗了一暗,复又明亮了起来。
春婆婆率先进了屋,阿邵紧跟其后,我则落在最后头。他们二人的身影挡住了我的视线,我隐约看到前方案几上摆放的灵位,却没能看清楚上头的名字。
春婆婆避开地上的蒲团,接过阿邵拎着的篮子,取出视线备好的上等好香,在烛火之上点燃,分别递予我和阿邵,而后跪了下去。
我这才有机会瞧清案几上的摆放——
案几上的三个牌位中,摆放在最上头的,是阿邵的外祖父与外祖母的灵位。而低了一行放置在中间的,则是阿邵的娘亲的灵位,上书“慈母连氏之灵位”七个字,单有姓氏,却没有名字。灵位之前整齐的摆放着时下最为新鲜的瓜果,还有一个紫金雕花香炉。
阿邵随春婆婆跪下,我见他跪了,也顾不得再去探究其他,忙跟着跪在蒲团之上。
春婆婆道:“老爷,夫人,小姐,明日便是邵儿大喜之日,今儿他特地带媳妇儿来见你们了。”
说罢,拜了三拜。
阿邵随着她拜了三拜,我恭恭敬敬的有样学样。
待起身将香插入灵位前的香炉中时,我在心底长长的松了口气,往阿邵身旁靠了靠,伸手紧紧握住他的。
他的手心冰凉无比,我下意识将他的手握得更紧了些。
春婆婆回头看我们时,眼中带着欣慰,嘴唇动了动,似是有什么话想与我们说,最终却没说出口,只让阿邵扶她回屋去休息。
回屋之时,昭儿正坐在厢房的门槛上,双手托腮,见我来了,朝我招了招手。
我走上前去,在她身侧坐下,问道:“怎么还不睡?”
“长夜漫漫,无心入眠!”她摇头晃脑,复偏头看我,“嫁人当真好吗?”见我不明所以,她踌躇片刻,极为小声的说道:“我是逃婚出来的。”
“逃婚?”我惊讶的看着她。女儿家的婚事多为父母之言媒妁之言,她倒是十分有勇气。
昭儿点头,再次问道:“成亲嫁人生子,当真好吗?”
“嫁给你心之所属之人,有何不好?”我反问。
她想了想,沉默,片刻后略带羡慕的说道:“阿邵哥虽长相不尽如人意,倒是对你极好。像我这般的美人儿,他却从不拿正眼看上一眼。”
短短几日,我已习惯了她的独特之处,但她的话当真逗乐了我。我笑着捏了她的脸蛋一把,道:“他日你也会遇到一个对你好的夫婿。姻缘天定,没准那与你定亲的公子就是你命定的夫婿呢!”
昭儿瞬间敛了笑,面色平静无波:“我命由我,不由天。我从不信命。”
我第一次见她这般神情肃穆,惊奇之余不由得对她另眼相看。
兴许,这几日我们都小瞧了她。
“情爱是世间最毒的毒药,世间女子多痴傻,明知它是毒,却心甘情愿的食之入味。”昭儿的视线飘忽不知落在何方,“我不想像我娘一样,短暂的一生都在为一个男子痛苦。我娘去世时,我爹正在另一个女人的温柔乡里沉醉,全然忘了他明媒正娶的的结发妻子正在病榻上喘着最后一口气。我永远都忘不了娘临死前那绝望的眼神……”
昭儿狠狠的咬着唇瓣,几欲咬出血来。我却不知该如何安慰她,嘴唇哆嗦了半晌,仍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昭儿忽站起身拍了拍裙摆上的灰尘,敛了方才的情绪,与我说道:“我乏了,满儿姐姐你也早点歇息,明日当个美丽的新嫁娘。”
我站在昭儿屋前,望着那扇紧闭的房门,不知不觉叹了口气。
待回到自己屋里,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怎么也无法入眠。
在黑夜中睁着双眼不知过了多久,街道上打更的更夫终于路过,打更声声入耳,一转眼竟到了三更天。
更夫走后,四周又陷入了夜的寂静之中,我闭上双眼,脑海中浮现出阿邵的面容,消失了好几个时辰的不安感顿时又从心底涌了出来。
我不知自己究竟何时入眠,待醒来时,已是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我大婚的日子。
宜祭祀、入宅,忌嫁娶。
作者有话要说:嗷嗷嗷嗷,VIP第一章……改了好多次,泪眼涟涟!!!
大婚,严格的说,是指皇帝和诸侯的婚娶。
这里用了这俩字,乃们别去考据哦,因为……这俩字看着有感觉……
而且,这是一篇架空文嘛,哈哈~~爱你们。
☆、【第二十五章】
正月初五,我大婚的日子,宜祭祀、入宅,忌嫁娶。
按照忌讳,今日是不宜成婚的,可我知道自己等不到正月二十五那所谓的吉日。
昭儿捧着一袭艳红嫁衣进屋时,外头本就阴霾的天开始淅淅沥沥的飘起了毛毛雨,濛濛细雨悄无声息的飘落在地,为这个本就寒冷的日子添了几分寒意。
嫁衣是从徐记成衣铺买回的,样式十分简单,不华美,亦不够精致,但那艳红的颜色却处处透着喜庆。它让我想起了母妃珍藏在箱底的那袭嫁衣,嫁衣上的花样是她在出嫁之前亲手绣的,华美,精致,艳丽。
那时候母妃总喜欢抚着我的发梢笑着与我说,待到我及笄,她定会敦促我绣出一件更加出色的嫁衣,而后开开心心的送我出嫁。在她的教导下,我的绣活并不逊色于绣坊中的绣女,大叔死后,我靠刺绣维生,绣活做的一日比一日出众。
我亦做过嫁衣,在那甚至有些粗糙的红布之上绣上最美的花样,做成一件虽不华美却足够精致的嫁衣。
大叔死的那年,那身嫁衣换来了一副薄棺椁,那之后,我接过许许多多的绣活,独独不再做嫁衣。我的手抚过嫁衣上那凹凸不平的绣花样儿时,竟有些颤抖,心头万般滋味更是说不清道不明。
昭儿见我坐着不动,敦促道:“满儿姐姐,快换上嫁衣吧,春婆婆就要过来为你开面了。”
我回神朝她和善的笑了笑,她宽了心,小心翼翼的解开嫁衣上的盘扣,热心的服侍我穿上,待帮我理顺了衣摆,退后两步上下打量了一番后,点头说道:“瞧着倒也不错。”
铜镜映照着我的身影,乌黑的长发披散在后,衬着那鲜红的嫁衣,看起来艳丽而又喜庆。我试着抿唇笑了一笑,镜子中的人儿亦跟着笑开,笑容虽朦胧不清,却让我的心情明媚了不少。
春婆婆进屋时,见我已然换好嫁衣,脸上的笑容加深了些许,到关门之时,她望着外头的阴雨天,笑意又淡了几分。
雨天让她觉得有些不吉利,却又不忍在这大喜的日子明说。其实她不说,我亦懂得她的忌讳之处。
她将门“吱呀”一声合上后,走上前来叮嘱我坐好。
昭儿第一次亲眼见到人家开面,搬了张椅子往我身旁一坐,兴致勃勃而又满怀期待的瞧着。
开面,亦称绞面、绞脸、开脸等,不同的地方习俗不同,叫法亦不同。我们大秦的女子每到婚嫁之时,都会一生开面一次,这是女子除了及笄之外最为重要的一个成人礼,意味着少女时代的终结,从此将成为有夫之妇,要做个贤妻良母。
在汴京,女子若是出嫁,便由家中女性长辈为其开面。而在邕州,则由父母儿女双全的全福人或者妯娌来完成这一习俗。
春婆婆本是请了隔壁的林夫人来当全福人,然邕州人十分重吉日,我与阿邵换了婚期后,她便不肯再来,最后只得由春婆婆来为我开面。
她将两股细麻线拉成夹子状,中间用一只手拉着,两端分别系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上,依次在额、颊、唇、颏等汗毛稠密的部位反复绞夹。
细麻线用力绞夹之时,很疼,昭儿在一旁瞧着瞧着便捂上了双眼,我不能喊疼,只能咬牙忍着。
春婆婆见我不曾喊疼,收线之时甚为满意,随后又为我休整了眉和鬓角,盯着我的面容瞧了片刻后,满意的点头。
昭儿睁了眼,见我鬓角整齐,清楚分明的线条中带着一股柔媚,眉弯如月,唇额光洁白皙,撇嘴道:“我更喜欢之前的满儿姐姐一些。”
我与春婆婆早已习惯了她的“独特”,皆当她这话是赞美。
我望向镜子中的自己,与平日想必,当真平添了几分姿色,颇为好看。
我与阿邵的婚事并未宴请宾客,匆忙急切,一切都十分的简单朴质。即便是如此,春婆婆对每个细节都十分的讲究,开面之后便要梳发,春婆婆年轻时有一双巧手,她手中的梳篦在我发间穿梭,念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神情肃穆而庄重。
梳发之后,昭儿挑了多大红色的簪花戴在我的发髻之上,我伸手碰了碰那话,竟觉得它十分美。
待一切都准备妥当后,春婆婆从怀中掏出一根白玉簪,簪入了我的鬓间,道:“这根玉簪,是我年轻时夫人赠与我的,如今便送与你罢!”
“婆婆,这么贵重的东西……”那玉簪样式虽简单,却圆润光滑,陪了春婆婆这么多年却不见丝毫磕碰磨损,不难看出是她的心爱之物。
她道:“既是送你的,你收下便是。”
我不好再推谢,只得收下。
春婆婆见我收了,细心的叮嘱了两句后离开了我的屋子。
此时离吉时还有很长一会儿,昭儿便留在屋内陪我,她满脸好奇的问道:“满儿姐姐,你紧张吗?”
我本有些紧张,她这般一问,我的心情反倒平静了,遂含糊的答道:“待你成亲时就知道了。”
“哦,其实我也想知道阿邵哥哥可否紧张。要不,我们偷偷去瞧瞧他?”昭儿随即又自顾自摇头说道:“不行不行,成亲之前你们是不能见面的。”
我掩嘴笑了笑,换了话题,与她闲话打发起时间。
待我们二人从天下名川说道市井上那些杂书中的趣闻时,吉时终于到了。
昭儿咋呼了一声,慌乱的为我遮上了大红盖头,我的视线瞬间被一片红色笼罩,透过盖头,隐隐约约看到昭儿的身影在晃动。她小心翼翼的扶着我去了早已布置好的喜堂。
从房间到喜堂之间的距离并不远,每走一步,我的心都跳的很快,早前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又爬上了心头。
盖头之下,我的双眼不知不觉含了泪。
我想起父王,母妃,伯父,大叔,许许多多的人,我多想让他们亲眼看着我出嫁……
嘿,你们看到了吗?
我就要出嫁了,嫁给我心爱的人。
“门槛,小心。”
昭儿的好心提醒让我得知喜堂已到,忙将眼中那些泪悄悄的收了回去,却有泪珠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低落在我的手背上,滚烫,随即冰凉。
喜堂之内,春婆婆已经坐在了主位之上。她是这个家中唯一的长者,亦是阿邵最敬重的长辈,故而由她代替父母接受跪拜。
进门之时,昭儿高高兴兴的充当司仪,高喊道:“新娘来咯——”
阿邵快步上前来牵住了我的一只手,红盖头挡住了我的视线,我只瞧到他脚下那双红色鞋子,颜色与我身上的嫁衣一样,喜庆异常。
他的手心微湿,都是冷汗。
他在紧张呢!
这个认知让我窃喜之余,尤为满足,我的心不自觉柔软了几分。虽是如此,不安感却依旧萦绕在我的心头。
他察觉到我的急促不安,附在我耳畔轻声说道:“别担心,有我呢!”
我下意识握紧了他的手,任由他与昭儿引领着我走向春婆婆。
喜堂之内,除了我们四人再无外人。
我与阿邵的婚礼并无外人观礼,昭儿一人分担了数个角色,不仅是喜娘,还是司仪,她声音洪亮有力的喊道:“一拜天地——”
我与阿邵朝着门外的方向拜了一拜,她又喊道:“二拜高堂——”
我与阿邵跪在春婆婆面前的蒲团之上,跪拜,磕头。
“夫妻交——”
昭儿正高喊第三拜时,唱词还未说完,便被人无情的打断——
“呵,看来,我来的当真是时候。”
门口传来的声音极为熟悉。
是裴炎。
我浑身一震,迅速扯开了挡住视线的红盖头,顺眼望去,当真是裴炎。
虽然早就预知他会寻上门来,却不想他来的如此之快,来的如此之巧。我心头不安的预感终于在这一瞬间变成了现实,这样的认知让我心底无端的愤怒。
裴炎立于门口,身上的衣裳瞧着有些湿漉,发梢更是因为雨水的拍打而湿透,黏糊成屡。他的笑容在喜堂之内的红烛映照之下,妖艳万分。
许多随从打扮的侍卫自外头翻墙跳进院子,涌入喜堂中来,他们的手皆握着剑柄,侍立在裴炎两侧,一副随时准备拔剑的模样。
喜堂之内的喜庆气息在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闯入者们冲散。
外头的细雨不知不觉中渐渐加大,伴着风淅淅沥沥的洒进了屋檐内的走道。
“我并不记得曾邀请过众位。”与我的震惊相比阿邵显得平静了许多,他移到我身侧,紧紧握住了我的手,淡淡说道:“众位若是来喝喜酒的,不防先在一旁观礼。若是来捣乱的,我们这儿不欢迎!”
昭儿第一次当司仪,本是十分兴奋的,方才唱词被人无礼打断后,本就不悦,又见对方带了闯入者,遂愤恨道:“丑人多作怪!”
裴炎看都不曾看昭儿一眼,视线落在我与阿邵交缠的双手上,眸光流转,低敛眉目,让人瞧不出他在想些什么。
我的唇瓣早已在自己一番紧咬下失了血色,幸而在胭脂的遮掩下,并未让人看出异色。我屏息,片刻后,他终于抬眼看向阿邵,嘴角含笑,那双眸子却带着杀意。虽未看我,但话却是与我说的:“满儿,你要成亲,怎么能不知会我一声呢?”
“既然来了,不妨留下喝杯喜酒再走。”春婆婆轻轻叹息了一声后,脸上竟无一丝异色。她似是见惯了这等场面,平静的与昭儿说道:“昭儿,我们继续。”
“哦……”昭儿顿悟,抽走我手中那已然被我捏皱的盖头,再次盖在我是头上。
红盖头隔开了裴炎的视线,我大口大口的喘息,努力的稳住自己的身体,拼命说服自己当做不曾看到他。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在隐忍着,昭儿声音顿时拔高了许多,待唱词到一半,与前次一样被打断。
裴炎冷笑道:“满儿,你可知他姓甚名甚?”
我虽不曾看到昭儿脸上的表情,却感觉到了她的愤怒。昭儿怒极,道:“人家姓甚名甚,与你又有何干系?你这人当真奇怪,难道不曾听过‘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这句话吗?”
“你怕是不知吧?”裴炎未理会她,兀自说道:“他姓周。”
作者有话要说:好吧,时差党很忧伤的来更新了。
【小修了几个词,不影响阅读】
☆、【第二十六章】
你怕不知吧?他姓周。
这句话毫无防备的撞入我心头。
周。
从裴炎口中听到这个姓氏时,我狠狠的咬住了唇瓣,极用力,甚至咬出了血,咸腥的味道让我几欲窒息。
天下周姓之人何其多,但能从他口中说出的,便只有那一家——
汴京周氏。
红盖头挡住了所有的视线,无一人看到我的失态,我不知花了多大的力气,才没能让自己哭出来。
裴炎或许不知,此时的我,是何等的恨他。
恨他明知我想忘记过去,好好的活着,却一直强迫我面对过去,强迫我无日无夜一遍又一遍在脑海中重演那场噩梦。
恨他自以为是的揭开所谓的“真相”,全然不顾我的感受,妄图左右我的意识。
他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让我的心顷刻间鲜血淋漓,每一个字都在提醒着我:我姓秦,身上流着秦氏一族的鲜血,与汴京周氏有着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若非汴京周氏,那些与我血脉相连的亲人如今都能平顺的活在人世。
我的父王、母妃,年纪尚又的堂弟,甚至那些浴血杀敌护送我们逃出汴京城的侍卫们,都不会死去。
人人都能活着。
而我,也不至于在半生娇宠之后开始落魄,靠手艺过活,小心翼翼求生。
汴京周氏毁了我的一生。
也毁了秦氏一族所有人的一生。
“他姓周,出自汴京周氏,是周绅之子,如此,你还要嫁给他吗?”裴炎缓慢的走向我。
我透着红布,看到他模糊的身影在我的眼前晃动,我闭上了眼,泪从我的眼角滑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