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商姝-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入仕,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直接被授予官职,你说你是皇室勋贵家的世子之类的还好,毕竟是绝对的大人物。
你出身也没什么好的,结果踩着那些大人物的孩子上去了,难免被所有人围攻。
如果是凭借本事,让所有人都看到了,觉得比不上,之后再上去,让人觉得理所应该就顺理成章了。
毕竟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
“太学出来好像不容易。”方书游不是不知道太学,心里面有些犹豫,太学当然是好的,以他的学识去教人也是足矣的,只是怎么才能让所有人都见识到一个太学先生的本事。
毕竟大人物跟后代的平日往来都是两个圈子。
他是要进大人物的圈子,可不是让年轻人佩服。
董青度嘴角勾起笑容:“今年太学女学考试,皇后娘娘将会亲自前往,这消息已经传出去了。”
皇后娘娘要去,这不是给方书游提供便利么,皇后是董家的大小姐,配合自然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就方书游对董青禾的了解,只怕这位皇后还会主动想法子。
“那就太学好了。”
“嗯,待会儿我写封信给师兄,几日后就能进去,刚好这几日处理一下其他事情。”
其他什么事,自然就是安顿在太京城的事情了。
方书游住了下来,总要买房子,还要置办房子里面的家具,另外还有下人,这些几日时间还得有董家在后面帮忙才能搞定。
就方书游自己的话,指不定得到什么时候才会妥当。
“那就要多谢董兄了。”
方书游微笑,很是客气,说起来虽然说当初在村子里面条件简陋,住的地方只是将就,环境糟糕。
他也忍着过来了,还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没想到到了董家,还是觉得这好地方还是不一样,至少床铺就不一样,踏着的地方触感也不一样。
虽然说是有温柔乡的意思,但适时的享受真的很好。
“可就得等着到时候方兄一鸣惊人了。”
“好说好说。”
方书游自然不是骄傲的,这是纯粹的自信,他是很相信自己的能力的,这点本事还是有的。
想起来皇后娘娘,董家的大小姐,方书游脑海里面就想起来踏着夜色,提着灯笼走来的人影,真的是踏月而来的仙子一般。
不得不承认,董家的大小姐,皇后娘娘,真的很不一样。
方书游见到董青禾才知道,原来世上还有这样的妙人,董家大小姐以前在他的脑海里面就是一个病人,后来才觉得是一个至情至孝的,现在么,就像一团迷雾一般,还是让人很是舒服的迷雾。
太学。
太学里面有整个夏国的人才,几乎都是权贵子弟,只是要分大权贵和小权贵罢了,今日,太学里面的学子就听说了,新来了一位先生。
太学里面新来了先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太学里面学子多,先生也多,这也是一种身份地位的体现。
太学里面的学子都关注这件事,主要原因是这位先生的身份,不是说这位先生有多尊贵,而是这位先生太年轻了。
跟他们差不多大的一个人,怎么就成了先生。
太学里面和女学不一样,女学的学生一般过了及笄就要准备退学了,毕竟她们来学并没有什么目的,太学里面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都是为了步入朝政才来的。
里面有已经及冠的人,对于男人而言,功成名就才是最为主要的,什么时候离开就要看什么时候考试了。
有人拜在大儒门下,有人在家里面自己钻研,还有人喜欢在国学这样的书院里面。
毕竟这样的书院里面好处也不少,比如说在这样的书院里面能够第一手知道朝廷的动向。
真正的大官就那么些人,不是每个人家里面都有在关键权力方面的亲人,在书院里面消息就会灵通很多,彼此互相交换,传播得快。
还有就是可以认识很多人,说不定你的同窗就是未来的权臣,那有一份同窗之谊就很重要了。
自古以来除了亲戚,最主要的就是同窗了,那也算是另外一种出生。
太学里面未来的官员,大家族里的人也很多,帮着家里面或者自己多结实其他家族也是好的。
家族有时候缺的,就是这么一条线罢了。
没有一个家族会觉得朋友太少,各大家族环环相扣,互相帮忙才能发展得更好。
这里面的人指不定就是未来其他家族当家人,大家有了一份情谊在,日后也好往来。
之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太学,除了官方的影响,本身就很大之外,还有字一点,就是女学了。
女学里面的人别的不说,就没有一个真正蠢笨的,都学到了一些女学里面的管理,而且个个不说是满腹经纶的大才女,也是没有一个不通艺术的,都是各方面最为适合的当家主母。
何况女学不一样,能够进女学的,都是家里面的大家小姐,家里面都是极为重视的。
来了一个人,居然看起来比他们都要年轻,还是先生,可不是让人迅速重视。
太学里面的人多的是考上进士的,是全天下水平最高的学院里,而且里面的人个个非富即贵,能够压得住他们的先生,怎么会简单。
他们都是天之骄子,几乎不会在自身方面服气任何人,何况是被一个年轻人指挥着上课。
而且这个人,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应该不是太京城或者其他地方世家的大人物。
这可就有些过分了,这样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人,怎么能让他们顺从。
太学女学毕竟和他们是同一所学校,虽说活动区域不一样,到底还是在一处的,很快也有人听说了。
听说院长已经正是任命他为先生了,已经派人去吏部备案了。
这是一个看上去还没有一些学生大的先生,这就引起所有人注意了。
即便是她们家里面的兄长,也没有人能够说自己就能够入了院长的眼。
院长和吏部的人不一样,国学里面大部分的先生都是直接任命的,没有通过院长,那是因为院长同意,太苛刻了。
而那些大家族的人不想花那个功夫在这上面,直接通过吏部决定了就好了。
事实证明,但凡能够入了院长的眼的都是最受欢迎的先生。
不怕你脾气不好,不怕你傲,只要你有本事,就能把这一群年轻人给吸引住,主要还是看自身本事。
有这样本事的人,无一不是经过时间历练的,都是有一定年纪的,什么时候一个年轻人也有这本事了。
只怕在这方面,院长那个顽固的儒酸也就看董家的董青度,君子剑的持有者能够和颜悦色。
这个年轻人,究竟是谁,什么来头,有这本事。
世家大族,最主要的就是人才和眼光,马上就有很多人骑马出去,奉命调查这个人的来历。
如果真的是才华能够跟董青度相比的,那就一定要抓在手里面,那是绝对的人才。
尽管董青度自己一直低调,但他的事迹在真正的儒家学子眼里面是真正的厉害,有着其祖父的风范。
说起来太京城里面因为官员太多,权利和算计太多,真正的儒家学子还不如地方上的多,他们主要是为了做官而不是做学问。
董青度手持君子剑败了地方各大学院的所有人的事一直为学子所精精乐道,以前那些地方上的人都说他们太京城的人太会钻研,没有了儒家真正的风骨,学的不是正统的儒家学问。
这下子可好了,一个太京城出去的人把所有人都打服了,看谁还敢说他们儒家子弟的身份有差,这比的可都是正宗儒家六艺,也没有一个是董青度的对手。
董青度武功也很厉害就不说了,对于他们文官而言,主要是文治,这才是最为主要的。
这个人文治能有董青度几成,就够他们关注了。
次日,方书游正式在学院里面行走,才有女学的学生真正见到了人,这是男生那一边有人的妹妹,刚好两兄妹在说话,有话要嘱咐,特意约出来的,就见到人,女学的学生听兄长一说这才知道,原来这就是那位年轻的先生。
等到人走了,急急就跑回去跟同窗分享,倒不是说年轻,主要是人长得太好了。
就像远远地见到云雾里面的翠山似的,长得特别好看。
食色,性也。
这样俊秀绝伦的人居然要来国学当先生,当然是值得高兴的事,她们就可以经常看到了。
不少女学的学生听说了故意跑出去,往男女分区的地方溜达,想亲眼见见那位相貌出尘的年轻先生。
☆、第一百九十四 惊是故人来
方书游是要次日再开始准备授课,刚好有一位先生被升调去当地方官了,他刚好补上。
院长让介绍他过来的董青度师兄田珲带着方书游四处看看,先熟悉一下这边的地方,日后走错了就不好了。
国学里面,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俊秀的先生,即便是学子也没有能够比得上的,见到的女学生都传开了,很少见到陌生的这样子的少年,这相貌她们是没有半点相关印象的。
他们查过了,没有人知道这位被田珲先生介绍过来的人究竟是谁,太京城里面从来没有过这号人物。
这是地方上的人物,看样子就不是普通人家的,只是方姓地方上的大族不是没有,但都不知道有方书游这号人物。
方书游走遍了国学的这边地方,心里面倒是有了几分认知,看看这些地方的环境就知道里面的人是什么水平了。
地方上的人都说太京城里面的人不是真正的儒家子弟不是没有理由,确实是有些过分追逐这些琐事了。
到不是说不应该追求权利,反而是另外一方面,对于传承儒家思想的弟子们来说,他们反而不是最好的。
这些人原本就是为了当官去的,说这些也有些无趣了,道不同,又何必强求。
方书游是正经的儒家子弟,他的父亲和师傅都是,可以说是骨子里面就有这方面的传承,也是天生的这方面的。
至于周大师,他以前是当过官的,以前也没有接受真正正统的儒家弟子的传统,可以说是半个正统,都是自己慢慢开始学,一直到董青度那里,才是用正统的法子从小教导他六御。
很多人读书都是为了科举考试或者说是通过其他途径做官,身为文官那是完全没有理由去做一些其他事情来分散精力的。
既然都是为了做官,全天下都在努力,当然要只学习一些要考试的抓紧时间了,其他的,何必要浪费时间。
方书游倒不是为了做官,他自然有自己所希望做的,也有想要做的,没必要一定要做官上面钻研,他也没想过做官,倒是没好好早就科举的道理。
还好这位以前讲的是诗词歌赋,他是知晓的,用不着担心自己不行,这也是田珲询问过之后才决定的。
“方兄可是要把国学里面的风头都给抢走了。”
田珲笑着道,带着方书游走,这还真是有压力,风光都被方书游抢走了。
方书游比他年轻,比他长得好,还是新面孔,他这位大才子一下子就被比下去了。
没见不时就有女孩子过来晃荡晃荡,目光若有若无都在自己旁边的人身上打转,最多捎带看一眼是谁跟他关系比较好。
方书游也是很无奈,他也没法子啊,总不能扮丑,只能大大方方地出来了,就这样,也没什么不好。
真名士,又何必在相貌方面纠结。
至于其他人的眼神,他已经经过太多了,这里还是相貌聚集了整个夏国最好的城市,太京城,在其他地方,在村子里面,那才是真正地每次这张脸都会带来很多事情。
“对了,方兄,我有没有告诉你你还需要给女学的人上课。”
田珲忽然就转头看向方书游,希望从他的神色中得到其他的讯息。
“女学?”
方书游仔细回想了一下,好像没有这样一件事情,最少他没有听说这样一件事情。
他不是应该给男学生上课么。
“是这样的,女学因为皇后娘娘和太后娘娘的支持,这不是要变天了么,明年会走大变化。我们国学也不能落后,还要走在前面。”
“这女学教诗词歌赋的先生不是没有,可是院长决定增加女学的这门课程,这就需要更多的先生了,课程多了,紧了。”
方书游点头,听着他继续往下说。
“就说从这边找一位老师过去上一两节,也不多,很少,就是把她们集合起来,教她们这方面的一些历史和流派就行,内容很少,不用太精细。”
听到这话,方书游想了想:“这应该不是院长主动提起来的吧。”
田珲笑了起来,不错,聪明聪明,难怪小师弟这么看重他,就连师傅也对他格外好。
董青禾是去女学指点,看一下她们的考试,这女学的先生自然更有可能出头了。
这就是董青度想到的,以防万一,到时候太后她们其他人去了,男学生这边的先生有些不方便。
方书游无奈地笑了笑,只怕这是他们要给他的“惊喜”,既然是为了他想的,也就只好这样了。
想到这人还要去给女学生上课,这相貌,还真是,啧啧,没见都已经有大胆的女学生若有若无地看过来了,田珲有些不厚道地笑了。
御书房。
“你说,宋盈雪入宫怎么样?”
楚琛状似无意地问了一声自己的胞弟楚顼。
楚顼抬起头看过来,转头看了一眼旁边的小禄子和低着头在看奏折的甄公公,这才开口:“既然已经想好了,那就去做,两个人的事,真的为了她好,可以先问一下她的意思。”
这是要尊重宋盈雪的意思。
楚琛点了点头,自然是要问一下宋盈雪的意思的。
尽管案上的奏折还有很多,这时候他的心情还是一下子就明朗起来。
楚琛一下子就笑了起来,很好,他准备问一下宋盈雪,究竟可不可以,他想跟她在一起。
就像这时候宋盈雪已经在他身边一样,笑了起来。
楚顼低下了头,还真是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子的兄长,这是真的有那么喜欢那个宋盈雪么。
也不知道宋盈雪是怎么想的。
在他的印象里面楚琛从小就是被当做皇帝培养的,这时候竟然有这样的表情。
这就是爱么,皇兄,这是动了真心了。
忽然就想起来了崔皇贵妃,先帝又是为什么那么喜欢崔皇贵妃。
忽然就想到了皇宫里面的皇后,皇后跟宋盈雪,会不会是曾经的崔皇贵妃和母后。
心情一下子就沉重了。
“皇兄不如跟母后商量一下,后宫里面的事情,有母后照应会好很多,先打招呼比较好。”
除了太后是上一辈人看问题的想法不一样,其他人都是这一代的,都是皇帝的女人,彼此之间能有什么真心。
真的要有什么,还是太后稳妥一些。
楚琛点了点头,“嗯。”
他也觉得要跟太后说一声。
下面的楚顼目光闪了闪,皇兄一点都没有意识到这情况和当初的崔皇贵妃很相似。
居然还要去问母后,这是真的已经被宋盈雪给吸引住了,已经彻底陷进去了。
只怕,母后,自己还是明儿去跟母后请个安好了。
延禧宫。
太后果然普通楚顼所猜测的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当年的崔皇贵妃的事情。
“这女孩子是宋家的?”
“她家里面的人都已经去了,就算是家族跟她也没有多大的瓜葛,当年已经闹翻了。”
楚琛对他的母后还是很尊敬的,而且楚顼说得对,即便是出于为了他宋盈雪考虑的心思,也要母后能够接受她。
毕竟宋盈雪身后没有人,她的族人,想想上次要不是他在,宋盈雪就被推下了楼的事,还能有什么指望。
必须要太后认可,在后宫里面她才有帮助的。
虽然说宋盈雪跟董青禾认识,毕竟董青禾是皇后,是他的原配,这点上,他纳个妃子根本不敢指望董青禾能够支持的话。
而且董青禾身子骨本来就很糟糕,要卧在永明宫里面养病,他也怕她受了什么刺激。
“皇帝是真的喜欢这女孩子。”朱太后想起了往事,对宋盈雪的印象一下子就降到了冰点。
想起来了可怜的董青禾,这一点跟当初的她,何其相像,都是可怜人。
董青禾当初进宫,可不是自愿的。
人总是容易代入,何况朱太后原本就几位喜欢心疼董青禾,这时候就更加不喜欢对立面的宋盈雪了。
“宫里面的嫔妃都是今年才纳的,你就又要纳,可是她们不如意?”
“母后,儿臣只是确实喜欢这女孩,她是一个聪敏的好姑娘。”楚琛也感到了只怕太后不是很喜欢宋盈雪。
太后喜欢的人是董青禾,而且董青禾这些天确实经常跟在太后旁边,给她解闷,太后喜欢她也是理所应当的。
只是这样就否定了宋盈雪,未免有些太快了。
他承认董青禾是一个合格的国母,这些天宋盈雪做了很多事,被所有人津津乐道,跟皇帝做事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的程序不一样。
董青禾做事都是直接指挥指挥御林军,或者直接颁布懿旨,见效特别快。
可以说,这绝对是合适的国母,当初母后决定迎娶董家的女人来处理这些,是没错的。
只是,他还是觉得董青禾不如宋盈雪,宋盈雪身上的坚韧和狡黠是他见到的这些人都没有的。
何况宋盈雪并不知道他是皇帝,他们之间,是心与心之间纯粹而又贴心的交流。
至少他是觉着,对于他而言,宋盈雪比董青禾更加合适的。
母后也是没见过宋盈雪才会对她才会所有抵触。
“母后已经交出来了后宫的大权,现如今凤印在皇后手上,便让她下旨好了。”
朱太后肯定,皇帝是不会去让皇后下这个旨的,楚琛和董青禾虽然说没什么感情,但基础的尊重还是有的,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没错,虽然说董青禾跟楚琛没有什么感情基础,毕竟是原配,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个给名分的。
楚琛还做不出来去跟董青禾商量迎另外一个女孩子进宫,出于他私心的事情。
至少现在的他,是做不出来这样的事情的。
“母后,不如您召她进宫看看。”
见他这样子,朱太后是确信,这宋盈雪是真的抓住了儿子的心。
这是楚琛真正喜欢的,棒打鸳鸯吧,似乎有些对儿子不好,毕竟是皇帝,要什么样的女人不能。
如今董青禾跟楚琛的关系就已经这样了,若是宋盈雪入宫,只怕两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糟糕。
他是皇帝,真的要想,又有谁能够拦得住呢。
“罢了,就听你的,什么时候给我递个话,哀家就会会这位你说的那么好的姑娘。”
“多谢母后。”
楚琛现在就想得了好东西想跟父母一起分享的孩子的心情,他是真的很开心。
次日,楚顼进宫来看朱太后,想排解一下母后的心情。
“你来了,坐。”
朱太后从小把这个儿子带大,最是心疼小儿子,何况大儿子再怎么说也是皇帝,她要放手,对小儿子就更关心了。
“母后。”
楚琛笑着坐下来,给朱太后添茶,又问她,“昨日皇兄可是来给母后请安了。”
说到这里,朱太后叹了一口气,还是小儿子更懂她,知道她在担心什么。
“就是心疼皇后这个孩子,这是好孩子。”
好不容易才娶到了皇后,皇帝怎么就不知道珍惜呢。
“皇兄有自己心动的人,这是好事。”
楚顼为了楚琛说话,他见过宋盈雪好些次,对这个女孩的看法还是很好的,她还算是不错。
“真的,你见过?”
这个小儿子向来稳重,不会随便开口,既然这样说,想必是有自己的看法的。
“遇见过几次,说过话,见识胸襟都非比寻常。”
楚顼说的是老实话,这就是他对这个女孩的评价,他确实觉得宋盈雪在这方面不错。
“人品呢?”
“是个好的,坚持自己,性子坚毅又不失散漫。”
“你评价倒是挺高。”
“母后可以去查查,当初她家里面遭逢变故,她当时只是一个小女孩就能够坚持己见,硬是坚持了下来,这些年把宋家打理得更好了,母后应该会喜欢。”
朱太后是女强人的类型,不是一个弱势的,会喜欢这样子的女孩才对。
“哦。”
太后点了点头,她昨儿已经让人收集宋盈雪的消息了,只怕还没全,还没送过来。
既然小儿子也这么有信心,只怕是真的不错的,她倒是可以改改观。
“只是怕她是另外一个崔皇贵妃,她不是一个有手段的,不是有着一颗真心,不是美貌过人,不是才华惊艳。”
即便是如今说起那个女人,太后的语气依然酸酸的。
她是皇后,却在皇帝那里这样完全地败给了另外一个女人,她如何能甘心。
☆、第一百九十五章 庙会
就连二儿子都为了这个女人说话,如果不是真的好,只怕就是崔皇贵妃那样的人了。
“见见也无妨,自然会公平对待。你别光说皇帝的事情,你说的哪位小姐,这么久以来母后可没有见着动静。“
太后忽然就关心起楚顼的亲事来了,可不是,她亲生的就这么两个,她也不愿意去做那嫡母的派头插手其他儿女的亲事,免得被编排,她自己的两个儿子都还没好呢。
“自然是没事的,上次还见着了,只是见一面不容易,儿臣想着家里面和睦些,总要彼此合适,心甘情愿比较好,也要看看是为了什么愿意嫁过来。”
楚顼没想到这么快就扯到了自己头上,只有应付了,药菩萨神出鬼没的,实在是不容易找到人,更别说什么其他的事情了。
只要还在太京城,就是有希望的,希望她不要急着离开,自己回去也要好好地找一下,究竟她落脚在哪里。
“你心里有数就好。”
朱太后笑着道,比起皇帝这样的,她更想知道二儿子要讨一位什么样的王妃。
方书游开始了自己在国学里面的任教,对着男子这边还是好的,最开始的不服气到诗词歌赋的挑战其他人纷纷落败,好歹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一事实,新来的这位先生确实是有实力的,还很年轻,至少在这方面他们是比不过的。
不过在女学一方就没这好事了。
从一开始,女学流露出来的就不是什么诗词歌赋的问题,每次他上课的时候,人数总会增加。
主要是这张脸和温润的气质引来的,女学的女子原本就比寻常女子多了几分自由和大方,这地方又没有正经的家里面长辈,都是同龄的女子,又更开放了些。
这位年轻的先生可是把她们欣赏美的心思都给勾起来了,长得好,气质卓然,文采超群,实在是没有什么其他的要要求的了。
这样的人看上去就知道不是什么无名之辈能够培养出来。
成天面对这样的人,简直不要太赏心悦目。
女学的学生,头一次觉着上课是一件这么让人舒坦的事情。
不用钻研怎么写诗作画,不用学习各种各样的规矩,不用把手指弹破了一样弹琴,也不需要埋头于各种各样鸡毛蒜皮小事的管理。
方书游上课,那就是给你讲,勾起你的兴趣,一点也不累,就像是在听他讲故事,很快就过去了,还记得他讲过些什么。
这才是真正的读书,才是真正的传道受业解惑,比起来,其他老师简直差了不止一筹。
方书游这位年轻的大才子的名声也可以说是真正的被国学所有师生认同。
好在除了一些一心想要拉拢他的人,没有谁会大肆去宣扬,那些想要拉拢他的人也都是在背地里面仔细查探,没有闹开。
毕竟男子,没有谁会对这样让自己觉着羞愧的人做宣传的,女子们的生活圈子就更小了,除了同学们,回了家也没有兴致对丫鬟仆人提起男子。
方书游开始了自己在国学里面高调又不是谦逊的日子。
今儿是好日子,楚琛特意约了宋盈雪要去看一场庙会。
这些原本都是普通人才会喜欢的,楚琛想着同宋盈雪一起,也没了以往的抵触,何况这也算得上是体察民情不是。
宋盈雪到的时候,楚琛已经在那里等着了,坐了马车,身边依旧是经常出门带的那几个人,没有什么变化,两人乘坐马车到的时候人已经很多了,到处都是人,还好花了钱让马车有了放的地方,里面的人这才下来步行。
庙会一向是贫民百姓的热闹,许是因为这是太京城的百姓,富裕的还是比较多,这儿又格外地多商贩,买卖的人挤在一起,瞧上去尤其繁华。
楚琛喜欢这样的场景,他的百姓们安康就好了,只要百姓安居乐业,他就还不算是无道君主。
以前他从来没有来过庙会,对于这里的很多东西都不知道,应该说除了皇家太庙,他不去任何庙宇,这天下除了天地之外没有什么值得他跪拜的,即便是所谓的神明也不例外,他可是天子。
宋盈雪倒不是,她小时候就跟着父母过来过,每到庙会的时候总会格外地欢喜,尽管庙会的时候三教九流的人都在,很乱,容易出其他事情,但是热闹是真诚的,这些是绝对的大事。
一路上,宋盈雪慢慢地给他讲一些庙会里面发生事情,这么多年的庙会,总会有很多的趣事,不管是好的坏的,坏的就当买了一个教训,好的反而就当成是好的例子。
楚琛立志要当圣明的君主,他是一心想要好好治理国家的,老百姓的事自然就是最重要的事,毕竟老百姓是最重要的。
“你这是来求什么的啊。”
旁边有两位妇人挎着篮子在散步,嘴里面说着话,刚好楚琛听到了,就仔细地听。这也是民生民态不是。宋盈雪含着笑也侧耳听着,她也感兴趣呢。
“还求什么,我是来还愿的,我爹那个腿啊,十多年了都没起色,床上这么多年了,没想到这最近啊,我们狠心凑了一笔钱,到顺安堂去,没想到说是新来的什么药王谷的方子,就把腿给治好了。“
“你说的是去年的那事啊,那可真是热闹,我们啊还是得多谢皇上,当初就是皇上花钱给买的方子,花了老些钱,这辈子我们都不可能见到呢。“
“就是,皇上是位明君啊。”
一边的楚琛笑了,宋盈雪看过来也有些开心的意味,倒只是因为楚琛高兴。
“你有什么好高兴的?”宋盈雪问旁边的人。
“嗯,她们开心就好,看着舒坦。”
“没想到你还挺忧国忧民的。“宋盈雪笑了起来。
楚琛抿唇笑了,还真是,他不是每日都在忧国忧民么。
“你对当今朝廷怎么看?”
楚琛忽然询问她,话语里面含有其他心思。
这是宋盈雪感受不到的,她只能说老实话:“当今朝廷,内忧外患不断,可笑还不知道,天天内斗,没有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