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商姝-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十多年前,真的是差点亡国,多亏董千未带着董家站了出来,身先士卒,先是平定了东北的东升战争,又去西北,举荐陈普将军上位,指点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战役,最后才夺得了成功。
  然而那些战场上的并不是最和普通大众休戚相关的,董家最让人敬佩的就是真的是举家之力撑死了整个国家。
  从来没有人能想到一个商家居然有这么大的能耐。
  从粮食的调配,百姓的救助,棉花的收购,为了供应更多的人,董家的银子简直可以说填海般地花出去。
  整个大夏一共有多少人,虽说只是让贫苦百姓吃穿不愁,能够温饱,到那些连太平年间都有人做不到。
  董家有很多商铺都关门了,日夜负责战士们的棉衣,打铁的铺子日夜负责赶制兵器,还有董家的商队,那时候全国各地都缺少粮食,是董家的商队一次次翻山越岭,从其他国家买回来粮食,一船船地拖回来。
  可以说,那个年代,董家大老爷的一句话,比圣旨都好使,因为都知道圣旨不一定会兑现,而董家大老爷的话,一定会兑现。
  那时候还不觉得董家老夫人如何,只知道是一个厉害的女人,到后来发现,董家太老爷上战场后,整个后勤都压在了董家老夫人身上,这是怎样的一个女人才能够扛起整个国家的后勤补给。
  韩珍小时候正是打仗最厉害的时候,她刚刚有自己的想法,成天听到的都是打仗。
  即便是在东山郡的一个小女孩,那时候的人走投无路,只要见到一个挂着“董”字招牌旗子的铺子,就可以放心了。
  战争后,不知道有多少人给董家太老爷和老夫人立了长生牌。
  就算是韩珍,第一次到董府,见到他们两人的时候也是激动不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就这么见到了这两个人了。
  一直到现在,对于韩珍来说最大的肯定就是,董千未和秦舒儿夸她一句“你做得很好!”
  还没走到大门口,就在路上,远远地,就见到一群人从那边转过来,最前面龙行虎步的是一个留着小胡子的中年人。
  “祖父。”董青禾一点也不客气,直接扑了过去,抱住董千未,这个在很多人眼里,如同神祇一般的男子。
  “哎,我们小青禾长大了。”董千未一只手抱着她,另外一只手在战争中断了,就只剩下一只手。
  摸了摸董青禾的头发,董千未笑得很开心:“这么多年没见,想祖父没有。”
  “想。”董青禾乖乖点头,她确实想啊,董千未回来就可以给她做主了。
  董千未又看向后面的韩珍:“这些年辛苦你了。”
  “这是儿媳该做的本分。”韩珍低身行礼。
  董青禾指着后面的董城朔告状:“祖父,刚刚你回来之前,爹爹还说要教训我呢。”
  “没事,咱不怕他,待会儿祖父帮你教训他。”董千未安慰小孙女。
  后面的董城朔目瞪口呆,父亲,您都不问一下是什么事就这么偏袒真的好么。他到底是不是亲儿子,要是他不是亲生的那董青禾也肯定不是您亲生的啊。
  还算是对自家父亲这个性格很了解,董城朔乖乖闭嘴,没有辩驳。
  后面,董青度搀着秦舒儿从后面赶上来:“你这个老头子,都这么大岁数了,也不知道走慢点。”
  秦舒儿也六十多岁了,满头的头发却是乌黑的,一点也不见白发。
  韩珍连忙去搀扶住她另外一边,低头道:“母亲。”
  秦舒儿不愧和董千未是夫妻,同样拍了拍她的手:“这些年你辛苦了。”
  “不辛苦,哪里比得上母亲当年。”
  韩珍很是激动,她好久没见秦舒儿了,身为一个女子,秦舒儿一直是她的典范,一直希望可以成为她那样的女人。
  另外一边,董城朔去扶着她,董青度过来给董千未见礼。
  董青禾又扑了上去抱住她,两只眼睛弯弯地笑着:“祖母。”
  秦舒儿挣脱儿子儿媳的手,抱着心肝宝贝孙女,“哎,这是我们小青禾吧,都长这么大了,成大姑娘了。”
  “祖母终于回来了,上次爹和娘还说估摸着您该回来了,果然就过来了,这可不是心有灵犀么。”
  “祖母这是想我们家小青禾了,能不赶紧回来么。”
  “怎么样,身子骨好了吧,告诉祖母,还会不会生病?”
  自从有了孙女,儿子儿媳都被秦舒儿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董城朔一直告诉自己,习惯就好了。
  “哈哈哈,我们青禾还会用毒呢,那下次祖母要是遇到坏人,可就要靠我们青禾来保护了。”
  “好。”
  韩珍有一副不忍的样子,母亲,那是药王谷传人,要是不会用毒才奇怪吧。
  这是还把董青禾当成五岁以下的小孩子来哄呢。
  韩珍似乎已经可以预见到,某个大人身小孩心的人在家里面作威作福的画面。
  “好了,别都堵在这里,都进去吧。”董千未发话了,所有人都往里面走,往他们的正院而去。
  正院是当家人住的地方,当初董千未带着秦舒儿第一次出去游玩时就让董城朔夫妇住进去,他们不答应。
  后来也说了几次,他们也一直不听,一直把正院留着,每天都要派人来看看。
  他们到的时候正院已经收拾出来了,原本就是每天收拾得好好的,只是开库房拿了一些东西出来摆放。
  秋苇和裴念也守在外面,她们还没见过这两位传说中的老人,这时候难免觉得心情澎湃。
  “这是信里面提到过的秋家的女儿,秋苇,这是青禾的师妹,明女侠的徒弟,裴念姑娘。”
  “见过董太老爷,老夫人。”两人和后面的人一起行礼。
  “不要客气,进了我们家,都是一家人,都快进来。”秦舒儿招呼她们,一手拉一个,把人给拉进正院。
  董家正院。
  董千未和秦舒儿坐在最上面,下面依次坐着董城朔夫妇和董青度兄妹,至于秋苇两人则是坐在秦舒儿旁边的椅子上。
  “忽然回来,没吓着你们吧。”秦舒儿问韩珍。
  “哪有的话,这是母亲家,还有什么吓不吓着的说法。”韩珍笑着道。
  “说得对,我也这么觉得,这有什么。”董千未挥了挥自己的右手。
  董城朔道:“不知道这些年爹娘都去了哪些地方?”
  “怎么。”董千未笑了:“告诉你,你也想带媳妇去,然后把家业都扔给儿子不成。”
  “哈哈哈哈。”屋子里的人都笑了,非常不给面子,平日里除了韩珍私底下,谁还敢笑话他,这个时候都顾不了了,纷纷大笑起来。
  这时候,乌海急急忙忙地赶来了,很有礼貌地在外面求见。
  董家的人都咋舌,除了韩珍住的地方,在董家乌海就是横着走,什么时候这么客气过。
  自然是没有不见的道理,董千未把他请了进来。
  “见过董老爷、董夫人。”乌海很有礼貌,抱拳行礼。
  “免礼,乌先生客气了。”董千未扶他起来。
  “我听说过,这些年董家都多亏乌先生了。”
  “是小人应该的,当年多亏了董老爷和夫人我娘才能活下来,才有了我。”乌海很是有礼仪。
  董青禾眨了眨眼,还有这回事,看了看董城朔,他也是一脸迷茫,就连他都不知道。
  瞒得还真挺深的。
  乌海很是有礼仪地同董千未说话,他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是二甲传胪了,现如今学问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和董千未说话也说得很投缘。
  尤其是他负责董家一向最为重要的地方,更是知道不少董千未的理念,两个人越来越投缘。
  中午,董家的人一起吃东西,吃的是董青禾昨天带回来的鱼。
  董千未和秦舒儿不断地夸董青禾,这个孙女太好了,还知道出去带东西回来给大家一起吃。
  吃完了饭,放下筷子,董千未道:“都多吃些,估计这两天就热闹了。”
  董城朔露出苦笑,他是见过这种阵仗的,他小的时候见过不少。
  果然,只是吃了一顿饭的功夫,管家带来了一堆帖子,堆得满满的,是由三个小厮抱进来的。
  而且所有的帖子,几乎都是带金丝的,属于规格最高的帖子。
  董青禾没有多说,静静地吃饭,她要多吃些,好好保存体力。
  下午,董千未见了自家人,准确来说是董家的老人,都是以前跟着他打拼的,后来退了下来或者还在干活的。
  见完了,天色也都黑了,吃了晚饭,都歇息了。
  董千未和秦舒儿都叹了一口气,这又要开始来了。
  果不其然,次日一大早,董青禾在秦舒儿旁边尽孝的时候,蔡妈妈在一边伺候着,秦舒儿在教董青禾打络子。
  “老夫人,贺老夫人求见。”
  “贺老夫人?”
  “就是二小姐。”蔡妈妈在在一边提醒。
  “不见。”秦舒儿直接拒绝了。
  “这不好吧。”蔡妈妈和她是几十年风风雨雨一起过来的,也要有脸些,不用那么拘谨。
  “有什么不好,她秦欣儿比我大?”
  “自然是没有的。”
  “她是小孩子?”
  “不是。”
  “她能下旨?”
  能够下旨的目前为止只有皇帝和太后,剩下一个以后可以的,就在她身边。
  “不能。”
  “那我为何不能不见她!”
  董青禾都想拍手叫好了,说得好。老人小孩需要尊敬和疼爱,皇家人不能得罪,其余的,管她是谁。
  这时候,又有人进来:“老夫人,太后娘娘微服私访来了。”
  这下子秦舒儿不能说不见了,起身,“收拾一下,迎接太后凤驾。”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太后驾到

  秦舒儿想了想,觉得不对劲,朝董青禾挥了挥手:“你快回去躺着,就说不舒服。”
  “是。”董青禾开心地应了一声,欢快地跑了出去。
  不去和贺老夫人及太后她们扯皮,正和她意。
  秦舒儿和韩珍一起到门口迎接,既然是微服私访,也不用太大的阵仗。
  太后和贺老夫人一起被请了进来,秦舒儿和韩珍在二门遇到她们。
  太后尽管穿着家常衣服,依然不怒而威,高贵端庄,头上两支凤钗,一身金色的长袍。
  脸上化着淡妆,还噙着笑意,看上去平易近人,与坐在高高凤座上的掌权者全然不同。
  “民妇叩见太后娘娘。”秦舒儿和韩珍带着后面的董府众人一起行礼。
  “免礼。”朱太后亲自弯腰把秦舒儿给搀扶起来。
  “哀家成日思念着老太爷和老夫人,而今你们可算是回来了。”
  太后的姿态放得很低,语气很是和缓,还带着两分期待。
  “承蒙太后挂念,是我们的福气。”
  秦舒儿微笑,尽管这和太后并没有什么关系。
  “姐姐。”
  贺老夫人上前,身后贺家所有嫡系的女人都来了。
  “嗯。”秦舒儿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大姨,姨祖母,董老夫人。”后面的人纷纷行礼,秦舒儿都点了点头,算是就这样了。
  后面的韩珍则是一一同众人见礼,不让他们觉得尴尬。
  贺家的人心里面都还挺吃惊的,算是开了眼界了,没想到还有人会这么拒绝自家老夫人。
  这还是老夫人的亲姐,居然这样对她,这两人关系确实不好,难怪董府和贺府不怎么来往。
  贺老夫人的脸上也不好看,她也当了多年的老夫人了,秦舒儿还是这么对她,这是严重扫她脸面的事。
  旁边还有一个太后,后面是她的后代,都是上了年龄的人,这样太伤人了。
  董家招待太后的地方自然是正院,这次董千未夫妻回来了,董家的正院也是开始招待客人了。
  “青禾呢?”
  太后询问,进了正院也没有见着人。
  “她身子骨弱,这不是昨日我们回来,她晚上也吵着不回去睡,结果吹风着了凉,现在还没好呢,就怕传给太后,不敢让她见驾。”秦舒儿帮她开脱。
  “那怎么了得,我们都去看看好了。”朱太后道,一副关心的样子,不管是不是做给人看的,光是这态度都让人眼酸了。
  “民妇替孙女多谢太后,只是,太后凤体,不敢让她惊扰。”
  “无事,都是晚辈,有什么好惊扰的。”
  尽管秦舒儿和韩珍相劝,太后也执意要去,秦舒儿蹙眉,这还真是不死心啊。
  韩珍带路,一行人往内院而去,一直到了竺晓居外面。
  里面的人早就听到了太后要去的消息,竺晓居的牌子都被摘下来,藏了起来,换成了俗人阁。
  “这是什么道理?”太后指着院子外面的牌匾询问。
  “她身子骨不好,小时候她祖父听军队里面的人说,娇养不好,天上的神仙看不惯,可种情况又怎么能放心不好好对待,就想了一个法子,在她住的地方弄了这么一个牌匾,也就他才这样对自家孙女。”秦舒儿笑着道,口中对董千未满是责怪。
  “这些都是为了孩子好。”贺老夫人秦欣儿道。
  “都是为了孩子好。”
  太后最后下了一个总结,笑了起来。
  进了“俗人阁”,就连贺仙漱也不禁目中泛酸,这都是什么,不仅仅是银子,还是艺术。
  董青禾住的地方,几乎走一步就是一处风景,除了小桥流水还有花窗修竹,各种各样假山奇石,难得一见的珍稀花卉,除了价格高,能够休整地这么好,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贺仙漱住的地方比起其他人来自然也是不差的,可跟着这相比就不够看了。
  这才是真正的大家族受尽宠爱的嫡女应该住的地方,贺仙汐更是心里泛酸,她只是一个二房的女儿,更加比不上贺仙漱了,何况是这里。
  即便是在这外面,就已经比她屋子里所有东西加起来还要贵了,更不要说里面的东西了。
  还是太后只是觉得董家确实有可能是这样的,毕竟董家这两代就这么一个女儿,又是身子弱,随时都有可能去世的。
  要不是董家里董青禾这么受宠,她也不会这么希望她当皇后。
  屋子的门打开,董青禾在两个丫鬟的簇拥下出来,头发简单地挽了一个发髻,脸色苍白,一副娇弱的样子。
  这还是太后第一次见到董青禾,长得同韩珍有两分相似,身量中等,不算太高。
  身子不像是其他常年卧病的人那样骨瘦如柴,反而是刚刚好的样子,没有太弱不禁风,也不肥胖。
  最好的,就是皮肤了,太后也是女人,见了董青禾最为感慨的,也是皮肤,这皮肤是真心好,她的脸上是没有任何东西的,却也比上好的白玉还要纯净无暇,灵气动人。
  论起五官的精致不如贺仙漱,也不像罗钊那么有明媚,偏偏有股大家子气的矜持高傲。
  这就是她想要的皇后。
  韩珍上前在她面前说了两句悄悄话,董青禾点头,对着太后行礼。
  “民女见过太后娘娘。”
  董青禾行礼,太后把她搀扶起来:“多礼了,你身子不好,躺着就是了,怎么还出来了。”
  “太后娘娘驾到,民女没有出门相迎,本来就是天大的过错了,哪里还敢怠慢。”
  “你这丫头,虽说是第一见你,但总觉得有缘分,合哀家的眼缘。”
  太后说着,伸手把鬓间的一支发钗娶了下来,插到董青禾的头发里面。
  “这凤钗是刚刚进献的,也算不错,刚好两支,我们一人一支倒是刚好。”太后扶着董青禾道,“这配上去啊刚刚好,瞧瞧,看上去脸色都红润了些。”
  旁边的人自然是不会说什么扫兴的话,只管夸太后说得对,说得有道理。
  进了屋子,就连贺老夫人都眼皮动了动,握着丫鬟手臂的手紧了紧,她这样的一个老夫人,儿子都已经权倾一朝了,屋子里面的摆设竟然还不如一个小丫头。
  没错,董青禾屋子里的摆设比她一个老夫人还要好,这简直就是在打她的脸,她的房间都不如,更别说贺府其他女人了。
  董家,还真是宠女儿啊。
  “太后请上坐。”这里是董青禾的院子,自然是董青禾招待。
  这下面也都是铺了新垫子的,太后还没出正院,这边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太后坐上面,自然是没有其他人一起坐的,下面依次坐着秦舒儿、秦欣儿、万氏、林氏、马氏、韩珍、贺仙漱、贺仙汐,董青禾撑着病体在边上伺候。
  贺仙漱开口:“太后娘娘,董府还有其他两个妹妹呢。”
  “还有姑娘啊,你们都瞒着我。”太后笑了起来,看着韩珍:“你们家还有姑娘?”
  “是还有,当年秋家的女孩还有一位是世交家的一个女孩,家里面人都去世了,都接我们家来了。”韩珍笑了笑,“因为都是外姓的小女孩,不敢随意带来见太后,没见过世面,就怕礼仪不好太后怪罪。”
  “这有什么。”太后嗔怒,不满地看了她一眼:“还不快带过来,可是打量着我不知道你们府邸的情况,不知道我是最喜欢女孩子了。”
  “是,既然太后不介意那肯定是要带过来的,就是有什么不合格的太后娘娘可要多担待,不能发脾气。”
  韩珍笑了起来,她们都是她教出来的礼仪,怎么会真的不好。
  “讨打,我这见面礼可是捂都捂不住呢。”太后笑了,又看着董青禾心疼,吩咐她坐下,就拿了一个小一点的椅子,坐在她旁边。
  尽管裴念就在竺晓居,也还是等着秋苇来了才一起过来。
  “臣女秋苇、民女裴念见过太后娘娘。”两女给太后行礼,太后瞧着也欢喜,她们都是红润的脸,看起来就格外有朝气。
  太后吩咐董青禾:“快帮哀家搀她们起来。”
  又转身对着九殷道:“把那两块玉佩拿来。”
  门外,太后赐给贺家两姐妹的也是玉佩,贺仙漱的脸色又黑了黑,她是贺相的女儿,马上要入宫的皇帝的女人,为皇家生儿育女的人,日后太后的孙子孙女也会有她生的,太后对她,和平民的孩子一样。
  她好歹是他儿子的女人,这些,只是董青禾的朋友。
  接过送来的玉佩,两女谢恩,安静地坐到一边,太后很开心她们这么懂事,又对着韩珍夸她们。
  “青禾可要好好养养,这里都有药味,可见你是时常喝药的。”
  “有时候身子不舒服,就吃一些药,药性都不大,就是慢慢养着。”
  董青禾道,其实这是药庐里的药味飘出来的,里面药材太多了。
  “那就好,多走走,就在花园里走走也好,身子也就慢慢好了。”
  “好。”董青禾微笑,双眼都笑弯起来了,苍白的脸色仿佛都映衬出了红晕。
  这样子太后更满意了。
  指了指屏风旁边的地方,“那边可是你的书房?”
  “对。”董青禾答应地很爽快:“太后娘娘可要去看看?”
  “倒是想去看看。”太后点头,女孩子平日里看什么书就可以看出来一个人的品性。
  “那可就要献丑了,没什么好的书,太后娘娘可不要笑话民女。”
  “还说什么民女,要是不介意,就称呼我一声姨母就好,我同你母亲也是多年的故交了。”
  “那太后姨母请。”董青禾起身搀着朱太后往屏风后面而去。
  后面就是她的书房,她看的重要的东西都在静心楼,那里是绝对安全的。
  这里的,都是一些女孩子看的东西。难得的是,这里的书并不是新翻的,都是这么多年来其他人翻看的。
  一本书的新旧还是很明显的,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来一本书有多久了,翻看的痕迹也是有新有旧。
  这里面的书,都是翻看了很多年的,有些就是这两年才出来的,也都有翻看的痕迹。
  这些当年不是董青禾做的,这些书,就连她自己都只是粗粗看了一遍。
  “青禾,你可是都看了?”太后看着书架子里全都是书,回头询问她。
  “平日里无事,也就偶尔翻翻,母亲也不让我动笔,说是费脑子太多了也累着,就怕我悲春伤秋,反而更加伤身。”董青禾解释,所以她琴棋书画并没有多好,只能说是过得去,还得是造诣并不是多高的人听着才过得去。
  “对,多养养身子,这些啊,多听听你娘说的就好了,你娘这方面可精通了。”太后夸韩珍,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又回去坐了一会儿,陪贺家的几位夫人说了说话,太后才说要和韩珍说些悄悄话。
  “这么多年没见过珍妹妹,还真挺怀念当初在东山郡的时候,闺中的时候总是美好的。”
  “太后可是都不想同我们这些老婆子说话了。”秦舒儿笑了。
  “那可不是,哀家还年轻,就算不年轻了,哀家也要以为自己还年轻啊。”太后笑得极为开心。
  韩珍带着太后往外面走,去了另外一处院子,董千未、董城朔和董青度在里面等着。
  “见过太后娘娘。”
  “别客气,都坐。”太后走了进去,“许久不见董先生了,今日见您身子骨还小,也就放心了。”
  董千未笑了起来:“都是一把老骨头了,太后说笑了,还能多好。”
  “董先生身子自然是好的,整个国家可都还指望着您呢。”太后有些语重心长,身上的担子仿佛一下子就转移了。
  “一把老骨头,承蒙太后挂念着这残躯。”
  “别人不知道,我还能不知道不成,当初,父皇临终前,可是将江山托付给您,还下了圣旨,让您辅佐规劝先帝,我都记着呢。虽说先帝去了,但皇儿还小,还需要先生帮他一下。”
  太后有些语重心长,作为母亲,她是担心皇帝的,作为国母,她又是操心这个国家的。
  “游历了这么多年,哪里还记得那么多事,这种操心的事,都交给后辈了。可是青度那小子不听话,太后只管教训他。”董千未可没有再为皇家卖命的打算,他以前的付出已经够多了。
  董青度觉得很是无辜,明明就是在说一些旧事,什么时候就牵扯到他身上了。
  天可怜见,他就是一个商人的儿子,最多,认识的朋友比较有身份而已。
  “他也是好的,皇儿他们有今日都亏了他,都是董先生你们教得好。”

☆、第一百三十五章 待客

  “这小子成天不务正业,瞧着倒是乖巧的,实际上是不爱管事的,看起来做事,其实都是其他人做,他就知道捡现成的,太后不要惯着他。”
  董千未对自家孙子可没那么客气,也是为他埋一句话,万一以后什么事错了,太后也不会那么意外。
  “太后娘娘,青禾身子骨虚弱,还请饶过她这次,要是入宫后她福薄,这也是我们对不起皇家,不是什么好事。”
  董千未这是为了孙女说话,董青禾身体弱是众所周知的,以他的资格,也可以对太后说这样的话。
  “董先生,哀家这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也不是不放心董家,确实是觉得青禾她适合这个位子。”
  太后有些感慨,她是真的没想对董家怎样啊。
  董家对她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并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可以让她不信任董家。
  对于目前的她而言,朱家是她绝对相信的,除此之外,就是董家了。
  她相信董家对百姓的感情,当年,三路大军,孙家是董千未举荐上去的,东北的大军几乎就是董千未一手掌控,西北的大军也是董千未力挺陈普将军才能获得胜利的,可以说当年只要董家愿意,一举推翻皇室也不是什么难事。
  毕竟董千未的话比皇帝的话好使多了,在普通人眼里,至少董千未有能力保障他们的生活,跟着董千未不会死得太憋屈,但跟着皇帝,就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了。
  “青禾她,是个苦命的孩子,一直都在遭受磨难,实在是不能眼睁睁看着她,唉,宫里面的情况,太后更清楚些。”董千未目光有些萧索,许是想起了很多往事。
  太后自然是知道的,作为宫里面真正的掌权者,她知道更多别人并不清楚的消息,也更加明白,在宫里,想要活下去。真的不容易。
  如果可以,知道后面的路这么艰难,或许,当年就当一个平凡的皇子妃也未尝不好。
  “宫里面的事情是多,但哀家总还是能够掌控,不会有什么危险。”
  太后好不容易才得了董青禾这么一个无论什么方面都极为合适的人。
  玩国家大事,最主要的就是一个平衡,平衡才是最主要的。
  贺家和罗家已经超出了那个平衡点,而且他们不像董家的董千未他们可以做到急流勇退,反而是不断地想要再进一步。
  罗家不像董家,各个地方都有人,董家的每一处店铺就是一双眼睛,所以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消息,就算是董家的人退下来,也能够得到好的照顾,没有后顾之忧。
  反观罗家,猛虎军的人退了下来,罗家并没有这个能力可以顾到全国的猛虎军人员。
  也就是说,罗家要靠好好照顾从猛虎军退下来的人,只有自己的实力不断加强才可以,何况这牵扯到军心,只有退下去的人都得到了好的照顾,还在的人才会努力,还没有加入猛虎军的人才更希望加入猛虎军。
  外面,莫溱在外面来来回回地走着。
  这是有什么事,董青度起身退了出去,找到外面的莫溱。
  “怎么回事?”董青度疑惑,现在太后在里面,无论什么事都得排在后面啊。
  “公子,罗家的人和贺相来了,还有其他很多人,都是一家人一起来了,都在外面,已经到我们府了。”
  莫溱也不能做主啊,这里面的人尊贵无比是真的,可外面那么多的大人物,也不能就直接拦着不让进来啊,就算是皇宫除了特殊时期也没有这样子拦人的。
  可不是这就来清教来了。
  回头看了屋子里面一眼,董青度心中有一丝烦躁,不满地瞥了外面站着的宫人一眼。
  抬步走了走,只是几步,就停了下来,转身,进了屋子。
  “什么事?”
  董城朔问他,这外面定是有什么事,莫溱是他的人,他自然要更明白些。
  刚才董青度出去,只是因为他是晚辈罢了。
  “贺相、罗将还有其他的大人们和亲属都来了。”董青度的声音不大,董千未还是听到了,太后也听到了。
  不能说别人不告而来,昨日他们都是下了帖子的。
  反而是太后,忽然微服私访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董千未看了一眼太后,就看她愿不愿意让人知道她来了。
  太后,是不愿意的。
  皇家有自己的傲骨,他们可以求人,却不能让人知道他们求了人。
  就和皇帝可以犯错,但所有人都会粉饰太平,推出背锅的,说皇帝没错一样。
  因为那是皇家人。
  太后不介意让人知道她宠爱董青禾,她喜欢董家,愿意继续信任董家。
  但董家必须在皇家之下,至少表面上,皇家不能示弱。
  “哀家出来也这么久了,就先回了。”太后轻微抬手,理了理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