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商姝-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青禾笑了两声看着他,那意思很简单,你就装吧。
  “范明那里怎么样?”
  “贺相今年一共见过六位举子,这六个人看上去和范明都没有什么交集。”董青度慢慢道,“但今年范明负责的是夜间巡查一块,我查过抽签结果,刚好他负责的那一块,有两个人和贺相夫人来自同一个地方,而这一块的阅卷,负责阅卷的是贺相一个同年出来的进士。”
  “不是一个地方应该过去不了。”
  “你一直在江湖上不明白,他们这种虽说是走哪里都有人跟着,可实际上只是白天,夜间并没有侍卫步步跟着,就在旁边,知道具体的房间想要有什么作为,并不困难。”
  “那就查,即便是状元,一开始六品的都很少,要到前面几品,要花很多时间。反倒是这次的选秀。”
  夏国并没有一定要送女儿去选秀的规矩,都是自己自愿。
  但目前楚琛的后宫是空的,从皇后四妃开始一直到最下面的更衣、采女都没有。
  一开始就跟着楚琛,就是老人,日后怎么也会有点面子,皇帝膝下空虚,也更容易生儿育女。
  “一边是朝政,一边是后宫。朝政我们还能有点法子,至于后宫我们也不能改变楚琛的喜好啊。”
  董青度无语,后宫这方面他从来没想过要插手,董家确实在宫里有人,但不到最主要的时候,他并不愿意暴露他们。
  入了宫已经够惨了,还要让他们去做一些危险的事,不是特别人道。
  “虽说抵抗外敌最主要的是军队,但当年的事已经告诉我们,只是士兵没有用,士兵也是人,主要的还是这个国家能够给普通百姓带来什么。”
  “存在了太多的弊端,即便安排人把这些报上去,也无济于事,我们能做的,只是让很多好官管得更多。”
  董青禾不是大门不出的人,她走南闯北见过很多事,对这些也深有体会。
  不公平的事情太多了,贫苦百姓也太多了。
  “以前我们想过,是可以改变的,从内部变,只是这个朝廷已经腐朽不堪,除非是全部铲除,否则拔出萝卜带出泥,夏国都彻底乱了。”
  在先帝的特许以及先帝去世的那几年混乱时光,贺相和罗将的手伸得太长了。
  就像皇帝这么重视的科举考试,要怎么也要用到贺相的人。
  军队里面也是一样,无论什么战役,都会有猛虎军的人出现。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东院与南院

  “如果贺相和罗将联手,那就真的没有什么事了。”
  董青禾感慨,贺家和罗家以前都不是什么一句话能够震动太京城的人物,罗家还只是泥腿子,到现在,凭这两个人,居然能够把两个家族拉拔到这一步。
  “所以说,先帝虽说有很多值得指责的地方,但他权衡这方面是真的懂。这两家人的矛盾,绝对不是装的。”
  比起她,董青度在太京城和两家人打交道这么多年,能够确信这件事。
  “也不知道贺仙漱和罗钊,究竟谁能当上皇后?”
  “我看难,楚琛不会坐以待毙的。”董青度道,他也算是了解楚琛。
  “除了她俩,谁上位都会被拉下来,那些异姓王爷、国公、侯府什么的,在太京城有势力的都被拉拢地差不多了,不在太京城的,对于皇宫里面的事恐怕是真的没什么能力。”
  董青禾以前就觉得这两家人很恐怖,现在了解更多,忽然觉得自己也算是同罗宸接触了那么久,还没被揭发,罗宸不知道帮着扫尾扫了多少次。
  科举考试结果考中了的三月就会公布,会公布排名,但最后的三甲人选要由皇帝来定,一般除非皇帝特别喜好,变动也不会太大。四月的时候是殿试,殿试是最后一步,决定所有人的最后排名。
  三甲中一甲是天下扬名的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人就多了看皇帝的心情,一般是四十至五十人,三甲人数就更多了。
  但一般真正的大儒,是不愿意弟子中三甲的,同进士出身说出去太难听了。
  真正的大户人家弟子一般只看一甲和二甲,宁愿重新读三年也不愿意中三甲。
  只有一些纯粹是要一个名头或者辛辛苦苦才到这一步的,同进士也行。
  历史上就发生过一次事件,有一位当朝丞相主持当年的科举考试,在最后关头发现了一份卷子,答得并不好,属于末尾的那种,丞相当即撤了下去,把试卷评为不过。
  后来才知道,原来那是他的准女婿的,丞相的意思是一个同进士出身不配娶他的女儿,要这个准女婿再接再厉,下一次科举考试好好发挥。
  结果这个准女婿下一次科举考试一举考中状元,迎娶了丞相女儿,被传为一时佳话。
  “等到试卷结果出来,还没公布的时候,就可以把范明的事上报,科举是朝政大事,不能马虎。”
  “好。”
  董青禾知道他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更是一个真正的学子,自然不会反对。
  今年王昌是董家的人,除了他,还有很多学子明里暗里受了董家的照顾,这种人才能够在家境困苦的情况下,走到这一步,一般真才实学都值得夸赞。
  至少如若他们考上了,日后做了官,也算是同董家结了一份善缘,在他们的管辖地方,董家人行事会便捷很多,更不会有莫须有的妨碍。
  科举考试考完之后,学子们是放松了,可朝廷里面的官员正是最忙碌的时候。
  因为是负责考场的人,范明并不能参加批阅学子的试卷,但这次批阅是由礼部主持的,他忙年忙后每日都要亲自检查,里面的大官和大儒的要求都是由他来满足。
  还是有点虚心的,今年的学子一定会受到皇帝的重用,尤其是考得越好,观点更符合皇帝的想法,更容易被当成心腹。
  根据贺相的吩咐,他也做了一些事情,帮了一下忙,毕竟贺相需要他们来安皇帝的心,从皇帝那里下手,增加自己的政权。
  皇帝不信任他,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让皇帝身边有谈过政治的自己人,能够让皇帝接受他的意思。
  只要这两天过了,结果出来了,他也就安心了,贺相答应了他,这次一定会升官的。
  这两天四项里面各个的结果也都出来了,已经拆了糊名字的纸,就差把所有名字写到一起,交到皇帝手上了。
  在这里负责监督的御史是包御史,一个特别耿直的人,是太后提拔上来的,极为正义,在民间声望特别好,没有加入朝廷上任何一方,也没有人主动去动他,他来监督科举也是众望所归。
  这时候他接到了副手报上来的消息。
  “果真?”
  两抹粗粗的眉毛挑了起来,浑厚的声音响起。
  “不敢隐瞒大人。”
  包御史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嘭”地一声,这个混蛋,他没想到在自己眼皮子地下还有人敢作怪。
  如若真的让这样的人得到皇帝的赏识,那岂不是大夏之祸。
  “走,跟我去查查。”
  “是。”
  房间里面,这里进士科的人正在忙碌,见到包御史进来,还挺诧异,老包不是刚出去?
  “老包,怎么又来了?”
  “这不是有事么,这次是有两个叫柳生久和田时力的人考中了?”
  “别说,你消息还挺准,这才刚出来你就知道了,还是最好的两个。”其中一个大儒特别欣赏他的性情,两人交情也不错。
  后边一位坐着的中书省的官员脸色就变了,怎么会就说这两个人,事情败露了?
  “这可不是我消息准,是有事发生了,把这两人的卷子给我看看。”
  没有丝毫犹豫,就把卷子递给了他,身为这里负责的御史,他也有这个权力。
  包御史拿着看了又看,确实是难得的佳作,而且措辞极为谨慎,又不失风雅,所表达的思想极为老练,就像经历了很多政事的人。
  “这两份卷子的风格,难道就不觉得相似?”
  “都是好文章嘛。”后面中书省的那位大人笑了笑,好的文章有相似之处这很正常,只能说两人观点一样。
  包御史抬头看了他一眼,目光凛冽,神情严肃,仿佛要看透他,这让他不自禁有些心虚。
  “接到消息,这两篇文章涉嫌了这次的抄袭。”
  “什么。”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纷纷拿着两份试卷细细研究。
  虽说不是他们把这两份卷子挑选出来,但总归是他们点头答应的,还要记录在案的,说起来,他们也逃不了责任。
  也就包御史,或许会因为功过相抵,没什么事。
  “老包,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就要问问这位中书省的福大人了。”包御史最恨这种人了,非但在其位不谋其政,还利用职权以权谋私,插手这种举国大事。
  福元打了一个哆嗦,包愣子是出了名的大胆正直,不畏强权,即便是同朝官员也不卖面子,最经典的就是他告倒了另外一名御史的事。
  “福大人,如果没记错,这两份卷子都是你找出来的,也是你说好的。”
  有人直接指出来,他才不管呢,这种事揭开了,不找一个人全背下来,所有人都得遭殃。
  “是我看到的好文章。”福元点头,“我只是觉得这两篇文章都很好,不是吗?”
  确实,这两篇文章都很好,都是难得一见的佳作。
  “既然如此,那就得请福大人好好看看,这两篇文章。”
  包御史把卷子拍在桌子上,示意他看,语气充满愤怒。
  其他人仔细看,提出来:“确实这观点太相近了。”
  这两篇文章就像是一个人写的,然后经过润色与修改,成了这个样子。
  只是对措辞进行了重新的修饰,表达主要观点的思维是差不多的。
  这才是最主要的!
  “这,福大人他。”
  互相看着彼此,尽管都是大官,他们也不敢插手这件事,明显这不是福元一个人做的,他和别人联手做的,或者说他只是其中的一环。
  “这其实并不是难推测,这文章的源本不是学子写的,那是谁给他的,真正的考题是由圣上在考前决定的,试卷是早上才交到考院的,也就是说只有当所有人在一起打开试卷,才能知道真正的考题。”
  “考院里面有内应。”
  这是一位大儒,他也最是讨厌那些违反规矩的人,尤其这次已经不能称之为规矩了。
  包御史点头,不错,根据他得到的消息,确实有人这样做了。
  “这其实也不算什么,在考院做这些的人甚至也在周围。”
  在考场和这里都有出现的人,也就几个,而这其中,最有可能的,也就是范明了。
  “范明大人,不如你也解释一下。”包御史回头见到了听说出事,赶过来的范明,这场大火一下子就烧到了他的身上,原本他还想躲在后面谨慎观察的。
  “这,是怎么回事?”
  范明充楞,他才来,不明白这是怎么了,这究竟是福大人怎么了还是试卷出了什么问题,他都不知道。
  “是么,范大人当真不清楚。”包御史冷笑,他原本就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这时候更加不会顾忌同僚之情了。
  “这件事牵扯起来,大家谁都逃不了,本御史奉了圣上的命令督管此事,免不得要查个水落石出。”
  “就该这样。”有才从明经那边过来的官员附和,他们也是批阅试卷的,也不能完全洗脱嫌疑,圣上生气后直接把他们打上一样的烙印这是有可能的。
  “这文章大家可是都看过了,那就再看看其他的。”
  “慢着,不知道大人说的这两人是在哪一出考试房间?”
  这是后面跟来的一个还没轮上看文章的人,包御史低头看了看文章,“南院零零捌和零零玖。”
  “说来惭愧,下官有一位族侄正是负责那南院笔墨纸砚的人,他有跟下官提起过,似乎是有那么两处房间,里面剩下的纸张上面,只是整整齐齐地写了三篇文章。”
  原本他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考生来自天南海北,或许有些人并没有写琐碎的文字组织的习惯,这下子听人一说,仿佛一下子就明白过来。
  包御史想起考试哪里的纸张是不得损坏,不得带走的,眼前一亮。
  “派人去问问他,那纸张可还能找到。”
  “适才听说时就已经派人去了。”
  这下子范明的脸色不得不难堪了,贺相找的这是什么人啊,作假都不知道认真一点。
  还有那个收拾的人,你一个打扫的关心别人的文章做什么。
  “把人带上来。”
  包御史吩咐,不多久一个侍卫模样的人被带上来。
  “大人。”
  “这是?”旁边有人询问,他是具体主持这次考试的人,刚才在明算那边统计,这才赶过来。
  “这便是那日考院的侍卫。”
  “考院负责巡逻和管理的是城防卫和禁军,到里面守着的是衙门里的人,这位就是衙门里的人,当时正好在南院和东院之间。”
  “真有此事,你将所知的实情慢慢道来。”
  原本他们都是弄学术的,是没有什么审人的经验的,但这次要是等衙门或者刑部的人来,事情就兜不住了,所有人都得遭殃。
  还不如他们先把所有事理清楚,把害虫清理出来,圣上说不定还会网开一面。
  “那日夜间,小人守着的时候,见着范明大人远远走过来,身边并没有跟着其他人,但大人原本就是负责东院的,臣也没有多心。”
  “范明大人到了两院交接地方的时候,小人原本是想拦着的,大人说是听到了声响,负责南院的胡大人还没来,怕考生发生什么事,要去看看。小人怕真是有什么事,就跟着他进去,两边一起看过去,并没有什么事。”
  “结果次日胡大人受了风寒,一大早范大人因为体贴他,又陪着他去了南院巡查。”
  “这样也不算什么大的铁证,如果不是,那你可就是污蔑朝廷命官。”最上面的那位开口,他就是礼部尚书,具体负责这次的科举考试。
  “不止是这样,小人后来听南院考生说,范明大人去南院两次都进了很多房间。”
  即便是朝廷命官,没有大事也是不得进去考间的,范明进去,如果是提醒学子醒来,告诉他们该睡觉了,听起来似乎是无可厚非,但听了这话,总觉着是在欲盖弥彰。
  “那两间考院对面有考生说,两次范大人都进了那两间房间,甚至有一次他明明见着那两人是站着的,夜间那两个人那里灯火尤其明亮,但次日白天却隐约传来鼾声,应该是夜间着凉了。”
  夜间怎么会着凉,自然是没有盖被子睡觉,不睡觉在做什么,思索?真有那个毅力,白天怎么会酣睡,不应该抓紧时间写文章么。
  

☆、第一百二十章 陌上公子

  “来人,去把那些周围考生都带过来。”礼部尚书上官砻吩咐,这些上位者已经自己推理出了事件的始末了,还是那句话,在这些掌握大权的人眼里,世界上并不是只有证据,只要认定了即便是没有一点证据,那也是在心里定了罪的。
  上官砻招呼所有人坐下,看了眼范明和福元,不管怎么说范明是礼部的人,在他这里必定是没有前途的,得看有人会不会及时把他捞出去。
  该来的人都来齐了,上官砻就在这里,请包御史同他一起审这个案子,由在场的所有官员大儒作见证者。
  “下官哪里有这个能耐,还是得有劳上官大人。”包御史拒绝了,这里是由上官砻主持的场所,何况他身为礼部尚书,是这里官位最高的。
  “那我就大着脸来了,诸位大人大师都看着,有什么不妥的,还请指出来,我这也算是照本宣科。”
  “上官大人客气了。”
  “大人太自谦了。”能够被皇帝钦点主持这个,至少证明皇帝是真的信任他的,这样的官员只要自己不作死,荣归是肯定的。
  “你们几人都是这次南院的学子?”
  “是。”
  面前穿着学子衣服的人都低头称是,这里是批阅卷子的地方,他们已经见到后面有一大叠试卷了,那就是他们的希望。
  “本官接到密报,这次考间为南院零零玖与零零捌的有两个学子涉嫌抄袭,是负责东院巡查的范明大人传递的源本,你们的考间都是在周围的,可曾发现异样?”
  “冤枉啊,大人。”柳生久和田时力不约而同,大呼冤枉。
  “大人,学生的考间就在他们的对面,只是有见到夜间和次日天还蒙蒙亮的时候,范明大人都曾进入过这两间考间。”
  “本大人进去过不少房间提醒他们睡觉和起床。”范明盯着这个说话的学子,他也是明白了,这次要是落下去了,皇帝必然极为生气的,丢了官位都是轻的。
  这次不仅仅是范明的机会,也是这些学子最大的机会,这里的人都是极负盛名的大儒,有些是从大儒到了大官,都是一句话,就能改变他们人生的人。
  这种时候,一个即将落山的人的威胁,自然比不上自己的前程。
  “下官还见到晚上那两间考间里面的人一直没有歇息,灯火很亮,夜间挑灯答题,却在第二日范明大人走后不久传出了小小的鼾声。”
  “不错,确实下官第二次巡查时他们在睡觉。”这是巡查南院的胡大人,他是从家里面赶过来的,原本今日他是请了假给父亲过寿的。
  “这是他们两个人的除了试卷拿来打稿子的纸,本官看了,还真是委屈这两位学子了,还得辛辛苦苦地压抑自己的文采。”
  上官砻把这些递给包御史,这次还真是多亏了清理的人是一个喜欢文章的,原本这些东西存放三日就会被销毁的,他偷偷存下来了六七份本应该销毁的。
  这柳生久与田时力的文章就在这里面。
  这里面有清清楚楚的两人的六篇文章,一人三篇,极为相似的是一篇比较短,应该是半天左右写出来的,水平一般,在这些大儒眼里算不得什么。
  还有一篇是绝对的经典之作,整篇文章,无论是立意用词,还是内容排版,都是绝对的经典,不比这里批阅卷子的有些人弱。
  这水平同第一篇文章差距还真不是一点大。
  第三篇文章就和他们交上来的试卷上面的内容一模一样了,这应该就是原来写的,试卷只是抄录这上面的,这在科举考试中很正常。
  这文章比第二行篇要弱一些,但只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里面所表达的意思没变,在这里的都是大人物,一眼就看出来,这样的答案最是对皇帝楚琛的心意,他行事就是这些风格。
  “你们的水平原来还分时间的。”这是一位非常坚持儒家文化的大儒,最讨厌有人这样子玷污文化了,简直不配读书写文章。
  这么严重的话,反而所有人都点头,表示附和,说得好。
  柳生久同田时力低垂着头,看不清楚脸上的神情,但看两人的身体都觉得是乌云罩顶的样子。
  “范明,对这些你没有什么想说的吗?”上官砻看向范明,这两个人身上本来也就是举人的功名,并没有做官,可范明当官不是一年两年了,都熬成中年人了。
  “大人,下官只是提醒他们,其他的都不知道啊。”
  不愧是老油条,范明才不会认为轻易认罪,他几十年的努力,不能就这样白费了。
  “哼。”包御史冷哼,他脾气耿直,换一个词语来说就是火爆。
  “大人,查出来了,范明大人带了五个人进考场,但其中有一个人一直在他的房间里面,在发了考卷之后,他也立刻回去过一次房间。”
  “不知道是什么小厮,竟然让范明大人一直留在房间里面。”有人询问,明显不怀好意。
  范明皱了皱眉,才道:“那是家里面书房伺候的,一向是贴身伺候的,他在为我的一副新画做准备工作。”
  旁边有人不厚道地笑了,有很多男人都是以青楼女子这种人的青睐为荣的。
  范明看起来,口味还要重一些,而且还离不开了。
  范明涨红了脸,也不好反驳,他才没有那方面的爱好,但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这种事只有越解释越抹黑的。
  “福元大人,似乎这两篇文章特别入你的眼。”
  上官砻并没有忘记还有一个福元在这里,这两篇文章都是福元推荐的。
  “这两篇文章写得很好,下官觉得应该会入圣上的眼,是下官看的文章里面最好的,故此推荐。”
  福元站出来行礼,他自己觉得把自己把自己摘出去不成问题,事前他已经想清楚了。
  “你们原本也是高官,何苦来哉。”
  上官砻摇了摇头,这句话不仅仅是对他们说的,还有其他人。
  这些都是何必,为了这一个还没兑现的话,害了自己的现在。
  董府。
  董青禾接到消息,现在范明他们和柳生久两人都已经被看起来了,考场的人也都被找来,根据印象有人在描摹画像。
  上官砻重新出了题,柳生久和田时力的答题水平根本及不上表现出来的,只能算是中等。
  这件事皇帝知道后,雷霆震怒,革了范明和福元的职位,还抄了两人的家,柳生久和田时力也被革了功名,收押十年,遇赦不出。
  查出来帮着写文章的人是多年前的一位进士严志,这些年并没有担当官职,住在太京城的一处院子。
  皇帝下令逮捕的时候人已经跑了,只好下令全国通缉。
  少有人知道那是贺家的一位幕僚。
  科举考试就这样落幕了,两位朝廷官员落马,中书省的中书令还悲戚地上书自己请罪过,说是御下不严。
  三月份,结果张榜公布,董青禾不用去看也早就知道结果了,王昌考上了,还考得比较好,在第八名,算得上是特别好的了,多亏了周大师的指点。
  这一次总共考上了两百四十八个人,其实应该是两百五十个人的,柳生久和田时力本来是在的,还是在前三个里面,结果被革了,皇帝下令不再补齐,让所有人都知道这次的教训,皇家绝对不会为了面子敷衍轻饶。
  “还算是可以。”
  董青度看了今年的学子,他记得有些人确实是惊艳的。
  笑了笑,董青禾的水平这里面随便一个学子都要比他好,自然是没有评价的余地的。
  “对了,听说周爷爷明日设宴庆贺考试结束。”
  “嗯,你想去?”董青度疑惑,那里的都是男人,她去做什么。
  “我听说周月姨的夫君来了。”
  “嗯。”董青度点头,是有这么一回事。
  “秋苇这两天心情不是很好,她画画也算是一绝了,不如你请那位姨夫来董府坐坐,指点一下。”
  “好啊,就这两天我请他过来,过了这段时间不知道他又跑到哪里去了。”
  “那他怎么来太京城了?”
  “这次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里面有一个是他的侄子,他姐姐特意拜托他带着来参加科举考试。”
  “目的应该是周大师吧。”董青禾语气肯定。
  “不错。”
  “那怎么以前没听你说。”
  “哦,他带着别人天南海北逛了小半年,一直到科举考试前两天别人自己回来了,就在他们自己家别院里面歇了会儿,上考场了。他自己是前日才到的,刚好赶上了公布结果。”
  “还真是。”董青禾摇头,这人还真有趣。
  “你别说,别人考了这次的第一名。”
  “真的。”董青禾来了兴趣:“何子然?”
  “对,原本他不是第一名,圣上看了前面几名的文章后钦点的,不出意外,也就是状元了。”
  都得到了皇帝的钦点,还不能是内定的状元。
  “人怎么样?”
  新出坑的状元郎啊,还是年轻人,能不让人好奇么,董青禾也是极为好奇。
  “陌上君子人如玉,青崖兄担得起这样的夸赞。”
  董青度夸赞,这很难得,董青度是什么人,周大师见到后直接决定收为关门亲传弟子,有了他,其他人都不放在心上。
  并不是一个狂放的人,董青度却能以布衣之身和上至天子,下到普通的黎民百姓、江湖中人都称兄道弟,也算得上是一个奇迹。
  除了罗宸,还没年轻人得过这样的评价,就连他的亲妹子,董青度也是夸她,不错,治病没丢药王谷的脸。
  这时候董青禾对何子然的兴趣更浓了。
  “好了,别让乌海知道了。”董青度眼睛里都是笑意,妹妹这样子让他这个哥哥很无语好么。
  乌海如果有何子然的家世,当年也会是状元郎,好像是因为什么原因被打压,成了传胪公的。
  “知道了,我才不会往他伤口上撒盐。”董青禾大气地点头。
  董青度失笑,乌海喜欢逗她,董青禾也不是任由他用言语欺负的。
  两天后,董青度就请了周大师翁婿和何子然来董府。
  实在是来请他们赴宴的人太多了,何子然跟着周大师他们来董府避难来了,昨日同董青度畅谈一番,何子然也是引为知己。
  周大师来,自然是从董城朔韩珍到董青禾秋苇他们都乖乖地等着。
  董城朔在门口等着,董青度去周园接的人。
  “周世叔。”董城朔给周大师行礼。
  “城朔,好久没来周园了,可是不愿意叫我们老头子了。”
  “哪有的话,这不是日日打发青度来请安么。”
  “哈哈,好了,进去吧。”
  “书仁兄。”
  “明环兄。”
  “书仁兄好久不见,日日处理俗物,还这么硬朗。”
  “那是明环兄太惫懒。”
  后面跟着一个年轻人,正是新科进士第一名的何子然:“董世伯。”
  “这是新科出来的第一名,何贤侄吧。”
  “正是小侄。”
  一行人进去,内院门口,韩珍领着董青禾、秋苇、裴念她们等着。
  “周世叔。”
  韩珍很有礼貌,她刚来太京城的时候周大师见她文采斐然,很是指点了她一番。
  “珍丫头。”
  后面的董青禾掩唇笑了,她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叫韩珍为珍丫头。
  平日里韩珍老是板着个脸,语重心长的样子,这还挺有趣的。
  “青禾丫头,怎么跑到后面去了,来来,我还以为你要去周园接我呢,害我白等了好久。”
  “周爷爷,是不是兄长不孝顺,你告诉我,我帮你教训他。”
  “不懂规矩,那是你兄长,怎么能让你出手。”这么说,周大师的脸上却没有半分不满。
  “这不是打着您的由头嘛。”
  “哈哈哈哈哈。”周围的人都笑了,尤其是董青度,哭笑不得,这个小丫头,还真是,嗯,看来他得找个机会证明一下兄长的地位了。
  何子然也满是笑意,他看得出来,董家同周家是真的没有丝毫隔阂,这即便是真的一家人也没有谁会这样吧。
  果然只有这样的家,才称得上天下第一世家。
  董青禾朝后面看,周大师后面,董城朔旁边是一位儒雅的中年人,长相俊朗,风度翩翩,一双桃花眼仿佛会说话一样。
  后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