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毒妃重生:盛宠太子爷-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陛下愿意放臣一条活路,就请将宁安郡主赐予臣,若是陛下觉臣不知忠孝,大奸大恶,不愿将宁安郡主此生交付与臣,那就请赐臣一死。还请陛下给了臣这个恩典。”

    那京城所有少女的春闺梦里人,一字一句的说出了这番大不敬之话,眼神真挚,没有丝毫的迟疑或犹豫。惊的上座的皇帝睁大了眼,惊的一旁侍立的太监张圆了口。

    庆裕帝缓了好一会儿,才理解了张正的意思,理解之后,庆裕帝才震惊至极的道:“不行,朕已经给宁安和老六赐了婚。张正,你这来的到底是哪一出?”

    面对臣子这般大不敬,皇帝居然没有暴怒,甚至有给臣子台阶下的意思,足可见这位臣子的恩宠之隆,但是臣子并未顺着庆裕帝的台阶下,直接目视前方,眼神坚定至极道:“那就请陛下赐臣一死。”

    王公公乍舌,打量这庆裕帝的神色,庆裕帝明显是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件事无论发生在其他任何人的身上,庆裕帝说不定真就会赐他一死,这举动,明明白白的是在威胁君王。

    可是这个大不敬至极的人偏偏是张正。庆裕帝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似乎是在考虑应不应该发这个火,犹豫了很久,庆裕帝还是妥协了,他甚至有些劝解般的道:“张正,这宁安也不算是多优秀的姑娘,还整天老冷个脸,不如你就把她让给朕的儿子吧。朕一定为你挑一门更好的婚事。”

    能让皇帝劝解的人,全北明恐怕就只有一个张正了。

    但张正却并不领这个情,他依然目光坚定的直视前方道:“我心匪石,不可转也。陛下无须为臣再赐一门婚事,赐臣一死既可。”

    王公公清晰的看见庆裕帝噎了一下,庆裕帝一边想着如何劝说这个陷入情网的臣子,一边纳闷这许锦言到底有什么魔力,他最得意的两个臣子,一个王严崇,一个张正。

    王严崇做了她的老师,张正为了她嚷嚷着要去死。

    庆裕帝一时也想不明白许锦言的奥妙所在,只好想用别家优秀的女儿再诱惑一下张正,但是他话还没说,张正却从袖中掏出了一张纸,呈给了他。

    庆裕帝皱着眉接过,他本来猜测这是不是陈情表,要以死明志那种酸词。但他刚皱着眉读了两行,立马脸色就沉了下来。

    庆裕帝飞快的将那张纸读完,那纸上书写的东西似乎份量极重,庆裕帝读完之后,手一直在颤抖,连薄薄的一张纸都拿捏不住。

    “这东西……是你从哪儿来的?”庆裕帝的声音都抖了起来。

    那纸张上写的东西太过可怕,庆裕帝连看都没有勇气再看。

    张正垂下头,“上个月郭大人的幼子郭朝和郭大人为着纳妾之事闹了起来,郭朝酒醉便偷了这封书信出来在酒馆里放肆宣扬,恰被臣偶遇,臣知道事关紧急,就将此信截了下来,听了郭朝诉说此事的人也都被臣妥善处理了。所以陛下大可放心,此事绝不会再流传出去。”那张纸上是一首情诗,不同于许茗玉那张手帕上的淫词艳曲,这首情诗,清新写意甚至不失风雅,就算被大街上的人看到,以北明开放的民风来看,这首情诗也不是大不了的事情。

    情诗没什么要紧,但的确可怕。因为这首清新风雅的情诗真正的可怕之处在于,这是当朝太后写给副相郭天峰的。

    而郭天峰是谁,郭天峰是当朝三司使暨左仆射,丽妃的父亲,六皇子赵诚的外祖。

    这两个人有私情,这对庆裕帝得是多么大的冲击。

    庆裕帝自然认得出自己母后的笔迹,而情诗上也注明了副相的小字。庆裕帝只需一读,便能读出这诗出自于谁的笔下,又是谁写给谁的情真意切。庆裕帝将这张纸捏了紧,几次想发力想毁掉,但是最后还是没毁,他压抑着极度的怒气道:“你为什么现在才将此事告诉朕?”“此事臣一直在犹豫,这是皇家私事,若是由臣这里告知陛下,难免有挑拨太后与陛下关系之嫌。所以臣将此事压了下来,一直在犹豫是否要告知陛下。”

第一卷 第二百四十一章 她很好

    太后与副相有私,这无论放到那一朝都是能在朝里掀起惊涛骇浪的大事。

    庆裕帝走来走去,神色凝重,这件事给庆裕帝的冲击太过巨大,他只能将这张纸紧紧攥紧在手里,来回的踱步,以此来缓解心里的那份震惊。

    庆裕帝本就有着所皇帝的疑心通病,他越想越多,眉头紧紧的皱着。若是太后与郭天峰有私,那太后那看似不经意要他将许锦言指给赵诚的事情就要细细推敲了。

    慈宁宫里,虽然给赵诚和许锦言赐婚是他想到的主意,可他的确也是受太后一点点的牵引才想到了这桩婚事,当时虽然没察觉,但是事后,尤其是现在知晓了太后和郭天峰的关系之后再回忆那一天的事情,庆裕帝就慢慢觉察出不对了。

    仔细想想当时太后对他说的那些话,可不就是在将他往许锦言和赵诚的婚事上引。

    想到这一层,庆裕帝的脸色就更深了。如果太后一开始就是想让他把许锦言赐给赵诚,然后才说了那么些话,故意设局让他给赵诚和许锦言赐婚,那太后到底有没有把他这个儿子放在眼里。再加上太后与郭天峰有私,庆裕帝更是觉得太后为了郭天峰的利益来欺骗于他,在太后的心里可能他还没有郭天峰重要。

    庆裕帝转头回来对张正道:“关于这件事,你还知道些什么?”

    “臣对此事的了解仅限于此。其他的一概不知。”张正很了解庆裕帝,庆裕帝其人最是疑心病重,若是他继续将自己知道的事情说下去,庆裕帝一定会对自己忌惮。

    但这样一件事也就够了,足够毁了许锦言和赵诚的这一桩婚事。

    庆裕帝将此事想来想去,对张正说:“张正,你的心思似乎比朕想象中的要重一些。你将此事压下也就算了,朕不是不知道你将这事情压下去的原因。但是你现在居然将此事翻了出来,就为了毁掉许锦言的这一桩婚事。”为了一个女子,就掀起这样大的惊涛骇浪。

    “将此事翻出却是为了毁掉宁安郡主的婚事,但是却不只是为了臣的那一颗私心。陛下请仔细想想,若是此事是真,那宁安郡主的这一桩婚事是否有可能是刻意为之,陛下好意,想将宁安郡主许配于六皇子,但若是好意被利用,正为陛下之臣,自然有将此事告知陛下的责任。”

    他垂下眼眸,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漂亮至极的凤眸里流转着细微光芒。

    诚然,许锦言和赵诚的婚事看似平稳,许锦言是将军府外孙女,赵诚是闲散皇子,这桩婚事没有任何的危险。但是太后和郭天峰的私情一暴露,这桩婚事可就大不一样了。

    太后为什么要处心积虑的将许锦言许配给赵诚,赵诚是郭天峰的外孙,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郭天峰有权势,若是想助力赵诚夺位,赵诚会一举成为最有竞争力的皇子之一。

    如果是这样,赵诚的所谓闲散,是否也有可能是韬光养晦。

    古来皇帝在面对自己的帝位被人算计的时候,总是会涌出十二万分的小心。而庆裕帝平时行事都极为小心,这时更是涌上了十三万分的小心。

    庆裕帝又沉着头徘徊了好一阵,终于是看向了张正道:“你分明知道,如果你将此事告知于朕,朕很有可能会因此事迁怒于你,而你又直言你将此事翻出的确有为了宁安的原因。这般放肆,你就不怕朕真的杀了你么?”

    庆裕帝对张正很欣赏也很信任,所以对于这个臣子,庆裕帝总是会不自觉吐露出两分真心话。

    “这便是臣的私心了。若是此事没有宁安郡主的原因,臣也会将这份信呈于陛下,因为这桩婚事或许会给陛下带来一些隐患。这是臣一个臣子的责任,即便惊惧戳破这件事给臣带来的后果,臣也会继续这么做。而这件事有了宁安郡主的原因,臣亦会将此事呈于陛下,但是心里却没有了惊惧。

    庆裕帝似乎从这件惊天动地的事情里面慢慢缓了过来,脸色没有了一开始的沉重,他瞧了眼张正道:“偈语说由爱故生怖。你可倒好,倒是翻过来了。”“臣一颗心全部交付于宁安郡主,若是陛下愿意留臣一命,那就请陛下答应臣这一无礼的请求。若是陛下不能答应臣之请,便是陛下不杀臣,臣眼睁睁的看着宁安郡主另嫁他人,这条命也是绝留不住。”张正立在大殿中央,一番话说的不卑不亢,虽然是为了小儿女的私情,可被他说来,这番话却有了凛然之感,有着赌上一条命去压一件事的魄力。

    庆裕帝沉默了很久,他神色复杂的对张正道:“宁安。。。。。。到底哪里好?”

    这个问题真的是庆裕帝藏在心里很久的问题,那个许锦言,姿色不算上等。小小一个女孩,老是冷着个脸,那一双眼睛不知道怎么回事,他有的时候看都觉得慎得慌。

    所以许锦言。。。。。。怎么就得了张正这样深的感情?庆裕帝最得意的两个臣子,老一点的已经做了许锦言的老师,轰动京城。小一点的现在想做许锦言的夫君,估计又是一件轰动京城的大事。

    庆裕帝对张正的一些传闻是有所耳闻的,比如张正是京城所有少女的春闺梦里人这件事。放着全京城的少女不挑,单就挑了一个许锦言。。。。。。

    这什么眼光。。。。。

    所以庆裕帝才会问张正许锦言到底哪里好,因为庆裕帝是真的好奇。

    太阳的光芒从御书房的大门直射进来,落在那风华惊世的男子身上,他逆光而立,脸庞有些模糊不清,可庆裕帝还是轻易的看到了张正此时的表情,那个年轻而才华横溢的臣子,总是冷静总是周全,总是那么令人放心。就是这样一个臣子,他的脸上第一次浮现出了可以被称之温暖的笑意。

    他道:“她什么都很好。”

    ------题外话------

    今天还是中午会补,晚上加更哈!

第一卷 第二百四十二章 幸会夫人

    她什么都很好。

    王公公仔细看着面前这个被震惊到颤抖着手的小小女子,手都抖成那样了,却依然紧紧而牢牢的攥着那一卷圣旨,像是攥紧了人生的希望和珍贵无比的渴盼。

    人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怎么有情还能致人眼瞎。你说那张大人,多好一青年才俊,怎么说瞎就瞎。

    王公公摇头,但眼睛里却有着温和的笑意,他在宫里一辈子,见过太多残忍的,冷漠的,狠毒的,早就修成了铁打铜造般的心肠,感情不会轻易波动。

    如今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更是淡然。他在宫里迎来送往,看过了多少潮起潮落,荣辱变迁,从来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痛苦而感到悲伤,也从来不会为了一个人荣光而感到喜悦。

    可这一回,他是真情实感的为那双琉璃眼眸流露出的惊喜而感到高兴。

    因为他还记得张大人在向庆裕帝以命求娶宁安郡主之时,脸上的真诚和眼底的光。

    年轻真好啊。王公公轻笑感叹。

    或许人之初,性本善并不只是一句富有理想色彩的话,对于很多人来说,无论这辈子经历了多少折磨痛苦,在心底的最深处,永远都保留着一分温软。

    许朗显然是没缓过来,有些迟疑的出声道:“王公公?”

    王公公收起了眼睛里的浅淡笑意,他看向许朗道:“不知许大人有何事?”

    “王公公……没有念错吧。”许朗问的小心,是王公公念错了,还是他耳朵听错了,怎么赐婚的是张正?

    之前传出来的消息不是六皇子么?

    王公公垂下了手,这许大人也真有意思,现在估计是被这圣旨吓坏了,说话都不过脑子。

    “许大人定是为这婚事高兴坏了,耳朵都没仔细听。这婚事是陛下为宁安郡主精挑细选的,张大人才华高绝,与宁安郡主正是良配。”王公公不显山不露水,便将旨意又重复了一遍。

    许朗这才确认,赐婚的对象的确是张正,那个曾因关押许宗的事情被他无数次骂过“竖子”的张正。

    但许朗还是没明白什么情况,这两日京城不是已经传的沸沸扬扬了么,大女儿是要做六皇子妃的,这怎么突然就变成了大理寺卿夫人。

    许朗想了想张正。

    张正的确是朝廷英才,年纪轻轻的官位已经比许朗还要高,而且还以十八岁之龄直入内阁,未来更是前途无限。

    说起来这个女婿人选并不比六皇子差,而且单论人材来说,张正可比六皇子那闲散样儿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朝廷里谁看不出来,只要张正不出大的纰漏,便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丞相。

    所以许锦言嫁给张正对于许朗来说,也不算亏。许朗做事总是爱计较,现在他计算了一下张正能给他带来的利益可能会比六皇子带来的利益更大。

    许朗瞬间就对这桩婚事满意了起来。

    虽说六皇子妃名头响亮,郭家有权有势,可是张正前途无量,郭家的后代却一个比一个孬,现在郭家也就郭天峰一个人在硬撑着大局。日落西山,后继无人的郭家和一个前途无量的少年英才,两相一权衡,许朗觉得还是张正更值得赌一把。

    而且比起势力错节的郭家来说,单打独斗却前途无量的张正或许更好掌控一些。

    许朗心里的算盘以最快的速度拨算着。

    许朗对许锦言和张正的婚事心里还是比较满意的,而一旁的李知书却更为恼怒了起来,她是女子,她太知道张正对于这些高门贵女来说意味着什么。

    北明民风开放,对于男女之事其实是极为宽松的。她们这些官家太太坐在一起,时常会说一些体己话,有的时候就会提起张正。

    张正是全京城少女的春闺梦里人这个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那么多的官家小姐几乎每十个人里面就有九个对张正有那么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思。

    高门夫人们并非不知道自己女儿们都对张正有心思,但大多数的高门夫人全都当作不知道。其一是因为既然大家都爱慕张正,那爱慕张正的这件事就不能算作不知廉耻的事情了。

    一个人犯案叫做犯案,一群人犯案就不叫犯案了,叫大势所趋。

    自己女儿要凑这个热闹,那便让凑吧,反正到了年岁还得老老实实的嫁给别人,至于张正,全且当作少女的美好回忆吧。

    其二是因为前些年端云公主爱慕张正的这件事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大部分人都把张正看作了准驸马,试问谁敢跟皇帝抢女婿。

    所以瞧上张正的千金小姐虽然多,但是没有一个家族敢真的召张正做女婿,只敢让自己女儿默默想一想,但却不敢真的和张正扯上关系。李知书当然一直知道许茗玉对张正的那份心思,只是李知书自幼教导许茗玉要做飞上枝头的人上人,而许茗玉也不想居于人下。

    所以许茗玉将对张正的心思全部深埋,可许茗玉不说,不代表李知书不知道。知女莫若母,李知书又是心思细腻之人,早就发现了许茗玉看张正的眼神不对劲。

    李知书远远瞟了眼许锦言手上的圣旨,心里暗道,这件事可千万不能让玉儿知道了,若是让玉儿知道是许锦言嫁给了她一直放在心里的张正……说不定又要闹出乱子来。

    这些跪着的许府人里面最高兴的一个肯定就是许凝了,许凝本以为那赐婚的圣旨赐的是六皇子和姐姐,正垂头丧气,陡然却听到了姐夫的名讳,再细细一听,许凝差点没高兴的蹦起来。

    至于为什么没蹦的起来呢,因为一旁的忍冬一听见张正的名字,第一反应就是按住了许凝。果然防患于未然,按住了差点蹦起来的许凝。许锦言将圣旨收好,再度跪拜道:“宁安谢陛下隆恩。”

    王公公点头,脸上又有了些不易被人察觉的笑意,他道:“既然郡主接了旨,我便回宫向陛下复命去了。”

    “公公慢走。”许锦言又微福了腰。王公公走后,许锦言也没多做停留,她看的出来许朗和许老夫人可能还想同她说点什么。但她现在着实没有心情再做周旋,她需要一段时间让自己好好思考一下这件事,也需要让自己还在砰砰砰乱跳的心脏平静一些。

    她推说自己不太舒服,便回了桂念院呆着。

    许凝这回极有眼色,没做跟屁虫跟过去,而且她决定暂时不去打扰许锦言,姐姐刚刚得知了自己要嫁给姐夫的事情,现在心情一定很激动,她要给姐姐平复激动心情的时间,然后再去好好祝贺。

    哎,许凝为自己的贴心而感动,她真是太善解人意了。

    许凝都这样有眼色了,半夏和忍冬还能输?

    半夏和忍冬两个人极有默契,一回桂念院就停了脚步,没跟着许锦言进屋,而是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忍冬,其实我没想到,小姐和张大人真的能成。”半夏刚一回屋,便锁上了门,向忍冬感叹道。

    忍冬也难得的接了半夏的话,“我幼时听我娘说,女子成亲最好是要嫁给两情相悦的人。也不知道陛下这一旨赐婚,对于小姐来说,是否真的找到了两情相悦之人。”

    “你就是个榆木疙瘩!”半夏斜了忍冬一眼。

    忍冬遭受了半夏的嘲讽,心里有些没想明白,但因为事关小姐,忍冬好脾气的没有发火,反而态度极好的道:“你什么意思?”

    “我什么意思?怪不得你和飞寒这么些天了还没有进展,按照你这个脑子,这辈子能有进展都算不错了。”

    忍冬红了脸,“说小姐呢,你说我干什么?再说了,我和那个叫飞寒的半点干系都没有。”

    “哟,现在同我说没有半点干系?上元节那一日,不知道谁看见自己的姻缘命定之人是飞寒之后,兴奋的一晚上都没睡好觉。”半夏冲忍冬做了个鬼脸。

    忍冬的脸颊红的更甚,“我哪有,你要是再胡说八道我就把你扔到房梁上去。”

    “会武功了不起啊,事情都做了你还不让人说了,那晚上你睡着了?你少来这套,我那天晚上也没睡着,知道为啥不?因为你那晚上翻过倒过去的在床上烙了一整宿的油饼,我被你吵的根本就睡不着。我是看你兴奋才好心没说,牺牲了我一晚上的睡眠也要让你把那个兴奋劲儿过了。我这是多么大的善举,你居然还要把我扔到房梁上去?”

    忍冬被半夏这话激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气的背过身去,这个背过身去有两个妙处,一是向半夏展示自己的愤怒,二是不让半夏看见她红的已经如熟透的虾子一般的脸颊。

    是啊是啊,她那天晚上是没睡好觉,可是谁说此事和那个叫飞寒的有关系。明明是因为上元节的花灯好看,她一直回忆美景才兴奋的没睡好觉。

    半夏看忍冬已经被她的话气的背过了身去,半夏心里有着笑意,清咳了一身把话题转了回去,“你看你,根本就不懂小姐的心思,小姐和张大人当然是两情相悦啊。你难道就没发现,小姐面对张大人的时候老是爱生气?”

    “爱生气?对一个人爱生气不是应该是讨厌这个人么?”忍冬不解,微微回过了头道。

    半夏轻笑了一声,“这个生气是不一样的,你看咱们小姐,从前不论,只说自那次从点翠山回来之后大变样的小姐。小姐这些日子以来对谁生过气?府里夫人欺负,二小姐跋扈,宫里公主滋事,娘娘算计。小姐对待这些人那一个不是面上带笑,礼遇有加。但是这些欺负过小姐的人每一个都付出了代价不是么?”

    半夏顿了顿又道:“小姐只对张大人一个人生气。那是因为小姐不会对张大人伪装,在张大人面前小姐褪去了所有的假面。所以才那么爱生气。”

    可爱生气是真,生气的时候,眼睛里却在笑也是真。忍冬有些明白了,她点了点头道,“小姐这辈子太辛苦了,张大人能待小姐好那便再好不过,可如果张大人待小姐不好……”

    忍冬的双眸瞬间有了些冷意,瞧了瞧墙上挂着的长剑。

    吓得半夏连忙道:“你可快收收你那可怕的眼神,你要是敢伤了张大人,你信不信,小姐第一个饶不了你。”

    忍冬笑了笑,“瞧给你吓得,我就是说说。我当然知道张大人打不得……而且……肯定打不过。”

    飞寒的武功她心里是清楚的,真动起手来,十个她也打不过飞寒。

    忍冬犹豫了一下又道:“你说小姐知道自己对张大人的那份感情么?”

    半夏迟疑了一下,随后摇了摇头道:“我猜,小姐不知道。”

    忍冬疑惑。

    半夏叹息道:“我总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我觉得小姐可能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遭受了很多痛苦的事情。而这些痛苦的事情一直在她的心里郁结,阻挡住了小姐看清一些事情的能力。”

    忍冬其实心里有着和半夏几乎一样的感觉,自那次点翠山之后,小姐像是换了一个人一般,不只言行举止变了,连眼神都变了。其他人与小姐接触不多,最多道一句小姐长大了开窍。有心思的人或许会觉得小姐得了什么高人点化,才与从前截然不同。

    可忍冬和半夏,这两个与许锦言贴身相伴的人就不同了。她们深知许锦言身上并无发生任何奇特的事情,只是去了一次点翠山,之后小姐便焕然一新了。

    忍冬和半夏虽然奇怪,但是她们却清楚,这个看似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人还是她们的小姐,只要是她们的小姐许锦言,她们就会誓死效忠。

    忍冬想了想还是对半夏轻声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小姐同我们朝夕相处,那里有机会去遭遇其他的事情。”半夏也笑:“你说的对,所以这也只是我的猜想,事实上,我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两人互换一下眼神就知道了彼此的想法,相伴十几年,早已有了心灵相通的默契。

    一个人回了房间的许锦言,慢慢的点上了灯。其实太阳还未落山,房间的光线很是充足,可她想看清那卷圣旨上的每一个字,所以仔仔细细的点了灯,和着朦胧温暖的灯光,她看清了这卷以明黄色为基调,上覆白色纸张的圣旨。

    她念出了声,“实乃天作之合。”

    琉璃眼眸里闪烁着不确定的光芒,真的么?他和她实乃天作之合?

    许锦言一直看着圣旨上那句“实乃天作之合”,来来去去,不舍得移开眼睛。

    “圣旨上这句话写的甚是有水平,我们的确是天作之合。”

    声音自许锦言的身后传来,她一惊,立马回首,下意识道了句;“谁?”

    烛火摇曳之下,那人慢慢从后方缓步而来,踏着夕阳的余晖和晚霞的瑰丽,那张俊美如神祗的脸上全然都是温软笑意,凤眸里的春意水光更是比之前每一个时候都更为灿烂。

    他这个人,无论怎么看,都能令人发了疯一般的心动。

    “幸会,我的夫人。”他的笑意更深。

    她的脑子轰然一声炸开,愣愣的看着他,琉璃眼眸圆睁,沉默了很久很久。

    她慌乱的垂下头,刚平复下去的心跳因他这一句话,又开始如同击鼓一般“咚咚咚”的狂跳起来。

    他在说什么?什么夫人……他怎么能这样叫她。

    “你……”她说了一个字,便再也无法说下去了。

    但他却不依不饶,一下就欺身过来,将她的下巴擒住,轻柔的向他这里带了带,让她不得不看着他的眼睛。

    “我怎样?你且将话说完。”他带了丝坏笑。

    她哪里禁得住这个,本就已经慌乱的不行了,他还一而再的逼问,虽然话语温柔,可是态度却强硬的不让她避开。她想逃,可是他却将她紧紧禁锢。

    她挣扎了很久,见实在无法挣脱才叹了口气道:“你不要这样,你想听什么,我说就是了。”

    见她松了口,他才微微松了擒着她下巴的手,也不见外,直接将她反手抱于膝上,自己一旋身,坐了下来。

    “夫人真乖。”他弯了唇,绽放出一个百花不及他颜色的笑。

第一卷 第二百四十三章 虔诚的信仰

    夫人真乖……

    许锦言被这句话惊的攥紧了手,但是她却忘了,刚才被他抱与膝上之时,她因为悬空的失重之感下意识抓住了他的衣服,所以现在她攥紧了手,等于就是攥紧了他的衣服。

    他轻而易举的便察觉了她的紧张。

    “怎么这么紧张,我的夫人?”他轻笑。

    许锦言缩在他的怀里,因他这句夫人,她的神情又羞涩了一些,“你……你不要一口一个夫人……”

    他早知她是因为这句夫人而羞涩,这可怎么办?她得尽快习惯才是,因为他要喊一辈子呢。

    “不要我叫你夫人…。那你唤我一句夫君听听。”他挑了眉,坏笑着凑近。

    琉璃眼眸睁大,他在想什么,什么夫君!她才不要!

    “不要!”她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是么?这么快就拒绝了?他弯了弯唇,放在她纤腰间的手微微用了用力,她陡然如受惊的小鹿般颤抖了一下,轻轻捶打了一下他道:“你干什么。”

    声音娇软还有着撒娇的意味,加上她刚才颤抖的那一下,正好坐在了他身体某一处很容易为她兴奋的地方。

    瞬间,他就有些把持不住了,偏她还在用那一双清透的琉璃眼眸满含娇嗔的看着他。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他强压着心里的火气,将她向怀里揉了揉,箍在她腰身上的手也更为用力道:“叫一声夫君听听?”

    她装作听不见。

    不叫?他冷哼一声,将她的下巴抬起,向那张抹海棠花瓣般的嫣红逼近,但她是真的学聪明了,小手一堵,直接将他的唇堵了回去。

    “你休想!”她笑了笑,笑容很灵,有一些小计策得逞的小小得意。

    他将她的小手拿了下来,半是无奈半是宠溺道:“行,不叫就不叫吧。谁让我把这辈子都输给你了。”

    又不是不知道她,让她叫他一声夫君,对于她来说,可能比登天还难。也罢,等成婚以后再慢慢调教吧。他看了一眼怀中人,露出一个不怀好意的笑容。

    她将小脑袋一直都埋在他的怀里,所以错过了那一个不怀好意的微笑。而且她在心里一直在想着他方才的话,更是无暇注意他刚才的神情。

    忽然,她心里便是一动,她抬起眼眸看他道,“大人,我想问你一件事。”

    “你问。”他答的认真。

    “这桩婚事一开始是我和六皇子,陛下金口玉言说过的话,对么?”

    “对。”她点了点头道:“那为什么现在这桩婚事变成了我与大人?大人在这其中……做了什么手脚么?”

    他轻轻的笑了笑,笑声传入她的耳中,便染上了几分惑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