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毒妃重生:盛宠太子爷-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卷 第一百四十五章 端祥公主
许锦言瞧了眼康王妃和敏贵妃这对婆媳,真是有些意思,康王不在,但这两个人却三句话两句都离不了康王。
康王妃一看形势不对,连忙打圆场道:“那日的事殿下回府后便说过,当时便想着翁主聪慧过人,今日一看果然如此。”
敏贵妃打断康王妃的客套话道:“如此看,翁主倒是和云阙的关系极好。”
“其实只是同五小姐说过几次话而已,但却觉得和五小姐很是投缘。”许锦言饮了口茶。
“若是如此,翁主不妨多去国公府走走,也可同云阙多说说话。”
敏贵妃的心思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而且敏贵妃也并没有遮掩,她大大方方的告诉许锦言她相中了许锦言,想把她指给康王。
敏贵妃是出身国公府的嫡小姐,自小便是高贵无比,所以看谁都是一副挑剔的目光。许锦言虽然目前观之地位尚可,可细数她拥有的东西,那一样是真的牢靠的?
太后的恩宠根本就是漂浮在空中的东西,她许锦言说抓不住就抓不住了,朝生夕死的事情,宁安翁主听起来很高贵,可说到底也不过只是个头衔。唯一实在一些的就只有将军府的助力,可是将军府毕竟只是她的外祖,许锦言的亲生父亲不过是二品官员。
许锦言看似拥有的很多,但每一样都禁不起推敲的,每一样都像是她本来命里注定没有,但却被她拼命强求而来。
她真正拥有的唯有那一副计算得当的手段,那副手段能把这些飘渺的东西紧紧的攥进手心里,就算是强求,也绝不让任何一样东西溜走。
这才是敏贵妃真正看中许锦言的地方。
但既然许锦言手里的东西都不牢靠,那么许锦言就必定得寻一个稳定而强大的助力,比方说,在婚事上做一番文章。
毕竟对于当世的女子来说,婚事是最好的改变出身的方式。
所以敏贵妃觉得,许锦言没有不答应她的道理,康王如今声势滔天,近日甚至有盖过太子之势,若是她嫁给康王,以后十有八九便是六宫之妃。这样的婚事,她许锦言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
唯一的阻碍就是皇后,看得出来,皇后也对许锦言打上了主意。所以她一定要赶在皇后之前拿下许锦言,即便是冲着给皇后添堵的目的,也绝不能让许锦言落到太子那边。
许锦言心知肚明敏贵妃的意思,但是她暂时没有办法拒绝敏贵妃,国公府里还有云雀,如果她毫不留情的拒绝敏贵妃,以后进国公府就难之又难了,而云雀却只能待在国公府里,她还想找出云雀身怀的那件秘密。
敏贵妃暂时得罪不得……。
许锦言想了想,委婉的答应了下来道:“承蒙娘娘抬爱。”
敏贵妃含了笑意,正想多说两句,此时自门外却传来了一群人走进来的脚步声。
郑皇后一进来便轻笑道:“敏贵妃既然请了宁安翁主来善阳宫喝茶,怎的也不给本宫来一杯?”
敏贵妃硬是挤出了笑意道:“皇后娘娘说的这是哪里话,娘娘若是想喝茶,嫔妾的宫里日日都为娘娘你备上一杯。”许锦言偏头一瞧,皇后,太子妃还带了个端祥公主,人算是凑齐了。
郑皇后不愧执掌凤印多年,那种高贵的皇后仪态还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就的,仅仅往这里一站,便是不怒自威的气场,太子妃虽然年轻,但在郑皇后的调教下,行事倒也颇有些样子。唯有两人身后的端祥公主,端祥虽然貌美,但却是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畏畏缩缩,站在皇后和太子妃的身后,倒像是这两个人的婢女。
皇后和敏贵妃素来针尖对麦芒,但这两个人是有相似点的,比如娶的儿媳妇的类型就极为相似,康王妃能帮着敏贵妃想要说服另一个女人嫁给自己的丈夫,只是因为这个女人看起来有那么一点用,太子妃也是个同类型的女人,为了丈夫的前途,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
她其实没有资格说康王妃和太子妃的不是,因为前世的时候,她和康王妃,太子妃是一种人,甚至比这两人更加疯狂的为赵斐牺牲。
只是后来她得到了什么?
这人呐,还是得为自己活。为别人活,那还叫人生么?那叫畜牲。
许锦言对皇后和太子妃的兴趣不大,绕过皇后和太子妃看向了后面的端祥公主,端详是个可怜人,皇室公主的婚姻大多身不由己,只能沦为政治的工具,前世的端祥贵为嫡公主却不得庆裕帝的喜爱,十七岁的时候就嫁去了突厥,没几年便病逝了。
如今端祥十六岁,还有一年。
端祥见许锦言看她,先是下意识的瑟缩了一下脖子,但是见那目光并无恶意,端祥犹豫了一下探出了头,打量起了许锦言,露出了些浅浅的笑意。
第一卷 第一百四十六章 孙慧儿
郑皇后进了善阳宫之后便坐下瞧着敏贵妃,一句话也不说,但那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便让人无法轻易在她面前开口说话。
郑皇后和敏贵妃是多年的宿敌,斗了这么多年也难分伯仲,无论什么东西,只要这东西是对方想要的,无论自己需不需要,这二人都想争上一争。
显然这一次有幸被郑皇后和敏贵妃争抢的是宁安翁主许锦言。
敏贵妃率先打破了沉默道:“嫔妾邀请宁安翁主来善阳宫不过是饮一杯茶,怎的还惊动了娘娘前来?”郑皇后轻笑了一下道:“饮茶自然是好的,只是本宫怕宁安喝不惯善阳宫中的茶。”
“娘娘这话便是有趣了,难不成这宫里只坤宁宫有好茶?”敏贵妃笑得勉强了一些。
太子妃极善察言观色,意识到郑皇后和敏贵妃之间起了些摩擦,便出言打破这个局面,转而对许锦言道:“翁主发上的这支玉簪看起来极好,这几次见翁主都带的这支簪子,不知这簪子可有什么特别之处?”
许锦言一怔,摸了摸发上的白玉簪道:“倒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宁安喜欢这支簪子,这才日日携带。”
太子妃轻笑着点了点头,那边的敏贵妃倒是注了意道:“这簪子远看起来虽素净,但近看却真是难得的东西。”
这在坐的人可都是北明最显贵的几个女人,寻常物件儿根本就入不了这些人的眼睛,可经过太子妃这一提醒,许锦言的这支簪子现在却引起了这些人纷纷的侧目。
那簪子说不清是什么材质,也无甚雕工,可一打眼便知道不是凡品,满北明的找可能都找不下一件来。
许锦言的家世谁不清楚,即便外祖是将军府,可毕竟将军在益州驻守,轻易不回京城,许锦言的吃穿用度依仗的还是尚书府。
可许家受宠的女儿不是许锦言,是那位天姿国色的二小姐,若不是最近脱颖而出,从前的许锦言可一直是许家说不出口的耻辱。
先前许锦言进宫的时候,郑皇后和敏贵妃虽然没露面,但都派了人去打探过情况,毕竟许锦言是太后专程接进宫的高门小姐,怎么着她们都得了解一二。
所以许锦言进宫时候的那一身衣服,郑皇后和敏贵妃怎么可能不知道些风吹草动,可既然许锦言连进宫都只能穿的如此拿不出手的衣服,又怎么能用的起这样贵重的簪子。
说起来,许锦言这个人真是个矛盾至极。
她好像聪慧至极,可现在京城的贵人圈子里还传着她当年许家蠢货的美名。她好像拥有很多,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
郑皇后和太子妃带着端祥一来,敏贵妃的一些话就不能多说了,随意的客套了几句,便有了送客的意思。
许锦言意识到了,便推说慈宁宫里太后还在等她,起了身走人。
但她刚离开善阳宫还没有两步,太子妃便追了上来。
太子妃孟氏一看便知是个厉害的女人,柳叶眉画的上扬又高挑,气势逼人,她叫住许锦言笑道:“翁主怎么走的如此匆匆忙忙?”
许锦言停下了脚步,揣度着太子妃的意思道:“太后娘娘可能还在慈宁宫里等着宁安,宁安拜别一番,便要出宫回府了。”
太子妃上前一步道:“如此便要离开么?端云的事情让翁主受了惊,翁主何不在宫中多住几日,也好多看看宫中美景。”
许锦言笑道:“娘娘说笑了,宁安一个外臣之女,能入宫已经是太后的恩赐了,又怎可在这宫中多加叨扰。”
“你已经是翁主了,不再是普通的外臣之女,以后入宫便是寻常事了。只是翁主这么快就要出宫,本宫这心里倒是有些遗憾,早知翁主琴艺出众,说来也巧,前些时候东宫恰好新得了一把极好的琴,一直想请翁主评鉴一番,却未曾想到还没来得及邀请翁主,翁主这么快便要出宫。”太子妃略有些遗憾的道。
许锦言一怔,太子妃的言外之意便是现在请她去东宫了……她对太子没有兴趣,本不该答应,但是她对太子的一个宠妾可是兴趣极高,一直愁于没有认识的机会。
许锦言将衣袖卷了卷,琉璃般的眼眸转了三转,终于是下定了决心对太子妃道:“娘娘若是有一把好琴,宁安倒是想要叨扰一番了,不知娘娘可方便?”
太子妃含了笑意,连忙道:“怎会不方便,本来就是要请翁主一叙的。”
太子妃这样和煦的面容,她上辈子是从来没有机会见过的,那时她是五皇子妃,一个最无权无势的皇子之妻,无论是太子妃康王妃,敏贵妃还是郑皇后,这些人根本就不屑于和她说话。
今生她不再是皇家人,倒是得了她们的和颜悦色。
只是她们的和颜悦色其实是为了诓骗她再做北明皇家人,等她一旦又做了皇家人,她们的和颜悦色会在一瞬间消失。
上辈子吃尽了北明皇室的苦头,今生,她又岂会重蹈覆辙。
许锦言跟着太子妃前去东宫的路上偏巧就遇上了赵斐,赵斐看见许锦言和太子妃这样一个搭配,走的方向又是东宫。
面容瞬间就有了些阴霾。
赵斐向太子妃打了招呼,便向前走去,走过许锦言身边的时候微微偏了头,却只见那双琉璃般的眼眸直直望向前方,一点看他的意思都没有。
赵斐攥紧了手心。
第一卷 第一百四十七章 江州
不负许锦言冒着被郑皇后和太子妃拉入东宫的风险,许锦言一进东宫的正殿就见着了那个女子。
只是时机有些不太合适。
孙慧儿正在弹琵琶,太子坐在高位之上一边听一边画画,丹青上画的是一双眼睛,那眼睛神采飞扬,透着汪汪水意,瞧着像是孙慧儿的眼睛。
太子妃的脸色有些难看,许锦言瞧见这一幕也有些意外,但却并不惊讶。
前世的时候太子就待这个孙慧儿极好,孙慧儿被查出是五王之乱的桓王遗孤之时,太子还想方设法的帮她脱罪,最后连孙慧儿自己都认了罪,太子却还是一直在庆裕帝面前为孙慧儿据理力争,为了一个女人,却置皇帝和父亲的权威于不顾,这也正是庆裕帝最后厌恶了太子的真正原因。
其实太子也没做错,孙慧儿根本就没有罪,她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害太子或是害北明,在张正翻出此事之前,孙慧儿连自己其实是桓王后代的这件事都不知道,她只是生在了桓王之家,便被打上了罪无可赦的余孽之名。
太子妃强硬自己挂上了笑意道:“殿下,白日里怎可就弹奏这些乐曲,若是让陛下知道,陛下定是要生气的。”
孙慧儿听见太子妃的声音连忙就止了琵琶之声,起了身向太子妃行了礼,抱着琵琶退到了一边。
许锦言侧目一看,孙慧儿着了件水碧色的桃纹宫装,垂着头一立,便极难引人注目。孙慧儿其实并非绝色丽人,较真来说,容色可能还不如太子妃,只是眉眼生的温柔如水,望着便让人觉得心情平静。
太子被打断,不悦的看了眼太子妃,眼神滑过许锦言还冷笑了一声,一点也没把许锦言当回事。
许锦言却含了笑意,微不可察的又撇了眼孙慧儿,心下明白了太子的态度。
许锦言对太子是有歉意的,前世她为了赵斐亲自设计陷害太子上了断头台,这份债,也是时候还给太子了。
今生,别人欠她的她要讨回来,她欠别人的,当然也该还回去。
虽然她从张正手里保下了孙慧儿,但孙慧儿的出身依然是一个隐形的灾难,这件事张正能查出来,赵斐自然也能查出来,只是时间早晚而已,若是等到赵斐查出来再起“九凤翠玉簪”之案,到时候可就来不及了。她得帮太子把这件事彻底湮灭在摇篮之中。
太子知道自家母后和太子妃把许锦言叫来东宫是什么意思,但他对许锦言并没有意思,甚至觉得许锦言此番跟太子妃来东宫实在是不知羞耻,所以他对许锦言是半个好脸色也没有。
许锦言很识相,不用太子赶她,立刻向太子和太子妃告了辞,今天她已经见了这孙慧儿,但看情况是没有机会和孙慧儿单独说话的,所以她再留在这东宫也没有用处,还不如早早离开。
太子妃瞧了眼太子的模样,也就同意了许锦言走人,再待下去太子那一副样子还不把许锦言吓到康王那边去。
但许锦言刚走到了大殿门外,就听见里面孙慧儿行礼告退的声音,许锦言微微一笑,是个好机会。
她走到东宫外,等了两步,便等到了孙慧儿。
孙慧儿抱着琵琶闷头走着,也未发现看见还有许锦言守株待兔,若不是许锦言叫住了她,她恐怕都发现不了许锦言。
孙慧儿有些意外,行了礼道:“宁安翁主。”
“孙娘娘客气了,叫我一声锦言就好。”
孙慧儿却有些震惊道:“奴婢怎么当的起翁主一声娘娘……”
孙慧儿在东宫里是没有品级的,毕竟只是江州的歌姬出身,带回宫养着便也罢了,但若是想正式册封,那便是难之又难了。
太子是想给孙慧儿一个名分,但是太子妃强势,郑皇后威严,上面还有庆裕帝在压,太子的这个想法一直没有实现。
但即使没有名分,孙慧儿的吃穿用度都和太子侧妃无二,私下里也的确当的起她这一声娘娘。
许锦言轻笑道:“孙娘娘怎么不继续留在殿里?”
孙慧儿愣了一下,然后把手里的琵琶往上抬了抬道:“太子妃娘娘不喜这些音乐,若是奴婢继续待下去,怕是会引起太子殿下和娘娘的不快。”
“是么……太子妃娘娘素好琴,可能只是不喜欢琵琶吧,孙娘娘无须放在心上。锦言方才有幸听了一段,倒觉得娘娘的琵琶难得一闻呢。”
听见许锦言称赞自己的琵琶,孙慧儿略展了笑颜道:“翁主抬举奴婢了。”
“听说娘娘是江州人,我幼时便知道江州的雨星石天下无双,便想着遇着娘娘定要问上一问,看看这雨星石到底有何不同?”
孙慧儿没料到许锦言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但还是想了想道:“说不上有什么特别的,只是石头的纹路像雨水滴落的痕迹,但若说江州最有名的,其实是十八巷的粟米饼,那粟米饼一出锅,整条街都是香气儿呢!”
说起了家乡,孙慧儿难掩兴奋之情,她越说越激动,眼眸都跳动着雀跃之色。
许锦言看孙慧儿这副模样,便轻笑道:“看来娘娘有些想家了。”
孙慧儿迟疑了一下,她望向许锦言,只见那双琉璃般的眼眸泛着通透的亮光,并非像是有别的企图之意。
下意识的,孙慧儿便点了点头道:“离家已经有数年了,是有些想家。”
“若是如此,娘娘家中可还有亲眷,怎么也不寄些家书回去?”
孙慧儿叹息道:“家中还有母亲,家书也是想寄的,只是太子妃娘娘不喜奴婢与出身家庭再有联系,奴婢一直也没敢寄信。”
“这件事好办,娘娘若是信得过我,不妨写上一封书信,我此次出宫便替娘娘寄回江州,也好解娘娘思乡之苦。”
孙慧儿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许锦言,惊的一时竟然没有任何反应。
许锦言知孙慧儿有疑心,便笑着宽慰她道:“娘娘无须担忧别的,我也只是随便一提,帮娘娘寄这封信,对我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娘娘若是信不过我,此事也自不必再提。”
孙慧儿瞧着许锦言那张清婉动人的容颜,心道一句这宁安翁主看起来并不像坏人。
她想了想,暗暗下了决心道:“奴婢怎么会信不过翁主,只是这件事有些太麻烦翁主了。”
“何谈麻烦,娘娘若是觉得心里放不下,等下一次我进宫,娘娘做上一盘粟米饼给我便是。”许锦言带了笑意。
第一卷 第一百四十八章 更大的利益
打发走了皇后,敏贵妃终于和康王妃坐了下来,一个婢女小心翼翼的上来在康王妃耳边耳语了几句,康王妃皱了眉,挥手示意婢女下去。
“母妃……宁安翁主离开善阳宫之后转头就去了东宫。”康王妃似有不忿,许锦言这个人实在是不识好歹,母妃亲自相邀她来善阳宫,给足了她面子,她倒是还想怎么样,难不成她还瞧不上康王了?
敏贵妃面上倒是没有生气,还勾了抹笑道:“善阳宫一次,东宫一次,她倒是会做人,两边都不得罪。”
“母妃,我们是不是太给她脸了,若是真娶了回来,以后说不定就翻了天了。”
敏贵妃有些失笑的瞧着康王妃道:“翻天不至于,她是个聪明人,若是真嫁了进来,一定不会踩在你头上。”
康王妃一怔,想了想护国将军府的势力,还是忍了下来,犹豫的道:“母妃,皇后那边的确是想和我们抢人了,那您看那许锦言会选哪一边?”
“太子妃已经有了,太子那边能给的只能是侧妃,而我们自然也只有侧妃的位置给她。这一点上我们和皇后能给许锦言的都一样。但区别在于,宇儿是青年才俊,而太子不过是个酒囊饭袋,这些年若不是皇后在撑,依着太子那个脓包样子怎么可能还坐在现在的位置。”
敏贵妃顿了顿又道;“但许锦言很聪明,她现在在观望,所以她今天不仅来了善阳宫,也没有拒绝太子妃的东宫邀请。她两边都没有拒绝,也就是两边都没有同意。”
康王妃瞬间惊道:“她现在的样子倒像是待价而沽,看我们两边谁能给出更好的条件,可是已经是侧妃了,她还想怎么样?”
敏贵妃轻笑道:“你放心吧,你的正妃地位谁都别想取代。许锦言的脑子是够数的,她绝不敢肖想正妃的位置,她现在拿捏也不过是拖延一下时间,毕竟她答应的太早,对于她没有答应的另一边来说,脸面上就太难看了。而这也正是她聪明的地方,想必她现在已经有主意了,只不过拖着没说。”
康王妃想了想道:“那您觉得,她会答应那一边?”
敏贵妃一笑,露出势在必得的目光道:“当然是我们这边了。”
—
“当然是一个都不答应了。”
许锦言坐在回府的马车上,“嘎嘣”嗑了枚瓜子回答了半夏关于“太子和康王答应哪一边”的这个问题。
半夏有些意外,她虽然脑子不如小姐灵光,但是她也能看出此番进宫敏贵妃和郑皇后对自家小姐露出的那点意思。
太子和康王,这是多少贵族小姐求都求不来的两个人,现在这两个人全放在小姐面前,任凭小姐挑,半夏想着不管怎么样小姐都会选一个,但却没想到小姐想都没想就全部拒绝了。
半夏有些乍舌,刚想说两句,脑海里突然就想起了一个人。瞬间,半夏的脸上就挂了抹高深莫测的笑意。
许锦言一看半夏这诡异的笑意,倒有些不明所以,奇怪的问道:“你笑什么?”
“小姐……您是不是惦记大理寺卿张大人呢!”半夏笑的十分不怀好意。
许锦言本来正神色自在的嗑瓜子,一听半夏这话,脸色立马就变了。半夏一看自家小姐那脸色,暗笑一声,果然让她说中了。
许锦言死不承认道:“这和他有什么关系啊,不过是因为太子和康王这两个人不靠谱才一个都不能选。和他没有关系,没有!”
半夏眯了眼睛道:“没有就没有吧,您瞎脸红什么。”
“我哪儿脸红了?我那是热的!这宫里的马车没事做这么厚干什么,一点也不透气!”许锦言装作很热的样子,还把手当作扇子,飞快的扇了扇风。
半夏冷哼一声道:“小姐,容奴婢提醒您一句,现在这可是大冬天,马上就要除夕了,正是一年最冷的时候,您说现在热?那是一点说服力也没有!反正张大人也不在,您脸红就脸红呗,奴婢又不会告诉张大人。”
才不,下回见着张大人,她第一句就要说今天这件事。
许锦言怒瞪半夏道:“就你长嘴了!以后出门我只带忍冬,再也不带你!”
半夏一听此话,暗道一句不好,立马就服了软,向许锦言求饶。这下轮到许锦言冷哼了,她将脸冲向马车的窗户,任凭半夏好言软语也不动声色,像是再也不理半夏的架势。
只是那双琉璃般的眼眸深处是怎么隐藏了隐藏不住的笑意。
马车快到许府门口的时候,半夏突然“嘿”的笑了一声,像是想到了极好笑的事情。
许锦言本来打定主意回府之前都不要理半夏,但一看半夏这副样子,她倒是止不住好奇的问道:“你这是兴奋什么呢?”
半夏又嘿嘿的笑了笑道:“小姐,你猜夫人和二小姐还有老爷知道你被封了宁安翁主会是什么表情?”
许锦言失笑,原来是为了这件事……
还能有什么表情。
当然是不悦至极了,在许家人的眼里,像她这样的人怎么能得到这样的恩赐?
若是让李知书知道她被封了翁主,不气的跳起来才怪。
半夏搓了搓手心道:“小姐,太后可真是喜欢你呢,就算是端云公主,太后都紧向着小姐,还替小姐在皇上面前说话,给了小姐这么一个翁主的头衔。”
许锦言勾了唇,压低声音道:“你真的以为太后是喜欢我么?”
半夏一怔,露出几分不解。
第一卷 第一百四十九章 羽林郎
“小姐,奴婢不是太懂您说的话,但是太后有意照顾你的这件事可是板上钉钉的,你看这回护送我们回府的可是大内的羽林郎,这要是让夫人看见了,还不气的脸色发青!”半夏将马车的帘幕拉起,瞧着外面身着银色铠甲,腰配长剑,威风凛凛的大内羽林郎就不由得兴奋起来。
半夏知道自己脑子不太灵光,想不来小姐脑子里的那些曲曲绕绕,她只能瞧的清楚这些事情的表面,现在这些事情的表面就是太后厚待小姐,小姐是陛下亲口封的翁主,一会儿回府保准气死夫人和二小姐。
半夏想起了上一回被章庆王府的人马送回府,那时虽说也挺威风,但那个时候小姐身上那所谓“被山贼掠走,辱了清白”的污名还没被洗除,虽然有章庆王府作保,可是半夏心里还是悬了一口气的。
这一回可就不一样了,小姐是有了品级的宁安翁主,太后还特意派了羽林郎护送,能得这份殊荣的数遍北明也就小姐一个人。
许锦言瞧着半夏兴奋的模样没有再说话,太后的确是在特意照顾她,厚待有加,搁了任何一个寻常人,谁都得感激涕零。
可偏偏太后厚待的人是许锦言,许锦言仰仗前世的记忆,所以比世上任何一个人都清楚太后为人,也正是因为清楚,所以许锦言才没有办法相信太后只是单纯的因为元菁公主的事情才如此厚待于她。
特意做多了就变成了刻意,太后这般厚待于她,焉知其中没有猫腻。
世上所有的喜爱与厌恶都自有其源头,太后对于她的喜爱或许是因为思念元菁公主,可也或许……并不是
许府一片寂静,刚降了场大雪,雪覆盖了府里所有的平坦路面,下人行走的时候都小心翼翼,生怕踩碎枯枝树叶,发出大的响动,引来主子的不快。
府里一连发生了一堆事情,先是府里的二公子私藏暗器被抓入狱,好不容易满身是伤的回了府,接着二小姐就又出了事,自庄子回来后闭门不出,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听得一些流言,说是这回二小姐在庄子被火烧伤了,可这烧的能多重,怎么连门都不出一趟。
府里四处都是蠢蠢欲动的谣言,只是李知书一昧强压,府里的人一肚子的话却一句都说不出来。
直到许府门口忽然传来了整齐划一的羽林郎的脚步声,这才瞬间打破了许府已经持续了多时的寂静。
近日又是章庆王爷亲临,又是太后婢女上门,府外的仆从早就长了心,一看门外的情况不对,连忙上前打听了一番,得了信就飞速回府禀报给许朗。
许朗听闻门口仆从的禀报,直接惊的站了起来道:“宁安翁主?”
一旁的李知书瞧了许朗的反应,也有些不解的道:“怎么从来没听过朝中还有个宁安翁主。”
许朗思忖片刻,“即便是有这么个翁主,没事来我们府上做什么?”
许朗虽然诧异,但毕竟是在官场打拼多年的人,还是立刻就反应了过来,对李知书道:“先不管这个宁安翁主是谁,也不管她来做什么,上回章庆王爷来府上便是嫌府里人没有出门迎接,生了好大一通气,这些贵人我们可得罪不起,这回可千万不敢慢待了,你立刻就通知全府上下都去门外候着。”
李知书点了点头,上回章庆王爷的那副面孔让李知书还是心有余悸,她刚想按照许朗的吩咐去后院通知人,可她刚跨出了一步,就忽然想到了一件事,连忙回头道:“可是老爷……宗儿和玉儿怕是不能出府迎接。”许朗想了想道:“宗儿那个腿的确是不方便出门,一会跟翁主解释也好解释。但是玉儿又没伤着腿不便走动,不出门迎接怕是不妥,你让她带个面纱出来迎接吧,就一会儿,等翁主坐定了,她找时间回屋也行。”
李知书还想争辩两句,一看许朗那副已经决定了的神情,李知书皱了皱眉,最近让许朗失望的事情已经太多了,这种小事上还是顺着他来吧。
她点了点头,立刻就后院张罗。
李知书的动作很快,不到一会儿,许家大小就齐齐跪在许府门口等候着宁安翁主的马车。
翁主这个头衔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次于公主和郡主,但也只次于公主和郡主。
许朗是二品的文官,按品阶来说不必对翁主行跪拜之礼,但是许朗被章庆王爷吓怕了,一听是个翁主来许府,立马就跟随着一家老小跪了下来。
许茗玉带着面纱也不清不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