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弟_则慕-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染了风寒,既没有点香,更没有喝什么不该喝的东西,你别瞎想。”
容常曦点头,却又觉得容常凝似乎变了一些。
究竟哪里变了,她也说不上来,只是这般脆弱苍白地倚在软塌上,却还面带笑意地讲话,以前的容常凝,似乎是做不到的,她怎么也得垂泪,同容常曦说自己无端染了风寒,又说自己想念某个离开京城的人。
可她现在提也不提此事了。
容常曦在她身侧坐下,容景兴道:“常曦,你来的正好,方才我们还在说于公公的事情呢。”
容常曦瞥一眼面色不大好看的容常凝,道:“常凝还病着,要说咱们也别在这里说,换个地方吧。”
“别。”容常凝却道,“我可也想知道……不对,我知道的,应当比你还多一些。”
容常曦稀奇道:“你知道什么?”
容常凝喝了口热茶,道:“我知道,于公公是华大人亡妻的兄长。”
容常曦瞪大了眼睛:“什么?!于善是于雅秋……”
说出这两个名字,容常曦便卡住了。
容景兴道:“我也是刚刚才听常凝说的!这也太离奇了些!”
容常凝缓缓道:“我也是昨日才知道的……之前,我因为一些事,查过于雅秋,可惜并未查出太多东西,只知道她似乎认识一个在宫内当值的太监,那太监会常往宫外送东西接济她。她在亲戚的染坊做事,意外遇见了华大人,两人彼此倾心,华家也并不在意所谓门当户对,允许华大人娶了她,可惜才一年多,于雅秋便病逝了。”
容景兴困惑不已地道:“既是如此,于善怎么好端端的要污蔑容景谦与华大人呢?”
许是容景谦的态度太过自然,大家都已认定了是于善污蔑两人。
容常凝摇摇头:“这个我也不知道。”
容景睿此时才开口:“难怪景谦此前在调查此事……那于雅秋的死,似乎并不单纯。”
可更多的,容景睿却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容常曦几乎一个头两个大,一个沉香木投毒案,怎么还能牵扯到一个死了好几年的女人?就像是一个蛛网,伸手戳破其中一点,才发现后头密布的,是陈年累月,隐藏在灰尘下的秘密。
他们三人讨论了一会儿,毫无头绪,最后容景睿有些乏,便提前离开了,容常曦见容常凝也有些困顿,打算带着容景兴也离开,不料外头容景兴留在掌乾殿附近的一个内监急匆匆地进来,附耳说了什么,容景兴大惊,挥挥手将人赶走,又转头对着容常曦和容常凝道:“这……出大事了。”
容常曦一拍他脑门:“别卖关子,快说!”
“我,我这不是得缓一缓么!”容景兴委屈地捂着脑门,神色还有些恍惚,“何公公带了两道圣旨出了掌乾殿,好像是去明泰殿和敬嫔那里的……”
***
那是个看起来异常平静的夜晚,无风无雪,直到何公公带去的两份圣旨打破了这虚假的平静,在宫内掀起巨大波澜。
安顺二十六岁末,敬嫔被废,打入冷宫,二皇子容景祺被关入静思园。
废敬嫔的圣旨上,说她“行妖言、逞凶谋,蛇蝎之意,包藏祸心。”而将容景祺关入静思园的圣旨上,则说他“近狎秽乱、目无纲伦,桀虐跋扈、豺狼成性。”
毫无疑问,这暗示了不但皇帝已认定吴丹雪是容景祺所杀,更认定敬嫔与容景祺一同密谋,在皇帝的沉香木中动了手脚。
这一夜尚未过去,天才蒙蒙亮,贺州青州传来消息,于前些日子启程从青州迁徙到晋州的大皇子在即将出青州时,突遇胡达人伪装成的流民 ,意外遭刺,命在旦夕。而那支胡达队伍是如何绕过蓝山口与贺州的严防死守,一路来到青州的,无人知晓。
皇帝大怒,将贺州驻军指挥使洪安贬为游击将军,马副将为蓝山口主将,限他们在半月之内将所有还活着的胡达刺客抓捕,并弄清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此前大理寺案已让孟家遭到重创,洪家也颇受牵连,只是因为洪安和敬嫔,除了几个明着和洪则鸣案有关系的人,其他人大多只是安分守己,夹着尾巴过了一段日子,实质上并不受影响。
但这回不同,洪家在朝之人接连受贬,短短三日之内,光是被从京城贬去外地的洪家人和其党羽的马车占据了京城各门,每天城门大开时,便可听见送别的哭声。
而被于善说是和容景谦一道密谋谋反的华景策不但安然无恙,还略得升迁,因洪家被贬者众,皇帝竟因华景策曾在翰林院待过的原因,让华景策多荐一些翰林院被埋没的人才。华景策的父亲华大学士则在中极殿大学士之外兼任都御史,纠核百官,明肃风纪。而华景策的弟弟华君远也被皇帝迁入翰林,年纪轻轻便同院老一起,辅助修编前朝史。
一时间洪家衰败,华家则看起来要成为皇帝选中的新的极贵之家,大家都很确定,若非华家如今已无待嫁少女,只怕皇帝还要选华家之女入宫为妃。
容常曦完全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而唯一知道发生何事的容景思和容景谦也分外忙碌,容常曦去找了两人分别两次,都没有见到人影,才晓得容景谦似乎直接离京,去了晋州,而容景思也不在京城。
倒是容景兴跑的很勤,可惜他谁知道的也不多,最多能跟容常曦说一些朝堂上的事情,两人越讨论越是茫然。
这几日堪称兵荒马乱,皇帝大怒,人人自危,于善已被处死,宫内更也是安静的可怕,容常曦除了第二日去给皇帝请了一次安——没说上两句话,皇帝就让她回去了——几乎没有再见到过父皇。
就在这样的混乱中,安顺二十七年越来越近。
☆、疑窦
无论发生了什么; 新年还是要过,且晋州传来消息; 说是大皇子已脱离险情; 算是唯一的好消息,皇帝下令; 还是如同往年一般; 同宫中人,还有近臣; 一道在迎春殿过节,只是过的比往日更简洁一些。
毕竟胡达派遣此刻入青州; 还刺杀大皇子; 两国之间的战事想来不会太远。
而容常曦也在安顺二十六年的倒数第二天迎来了容景思。
“这些日子太过忙碌。”容景思捏着眉心; “没能顾上宫内的事情。”
“不碍事。”容常曦赶紧道,“只是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敬嫔……啊不; 洪氏和容景祺,会这样?”
容景思有些意外:“你什么都不知道?父皇没有说吗?景谦没有说吗?”
“容景谦比你还神出鬼没。”容常曦摇头; “那日之后就直接离宫了,这都快一个月了,好像说是去晋州看大皇兄了。”
容景思道:“应当不止是为了大皇兄……罢了; 这件事既然并未传出去,大抵就是父皇不欲太多人知晓。”
“可我太好奇了。”容常曦哀求道,“那天下午容景祺都不在掌乾殿,为何最后倒霉的却是他们?”
容景思道:“并没有什么大事; 只是一场可笑的闹剧。”
于善之所以要说是容景谦和华景策合谋造反,要挟自己下毒,乃是因为于善从敬嫔那里得知了自己的妹妹于雅秋之死的真相。
说到于家兄妹,两人的命途也是颇为坎坷,于善幼年被送入宫,走时还没有妹妹,后来于善入宫,同家中其实一直有书信往来,于善虽恨家人让自己入宫受宫刑,却也晓得那时若是不将他送入宫,只怕一家子都过不下去。
随着年岁渐长,于善倒也不再心存怨怼,只恐后继无人,此时于善父母竟老来得子,一时间就连于善都分外开心,只是最后生出来的是个姑娘,便是于雅秋。
虽有些失望,但于善还是对于雅秋极好,不能轻易出宫,便想尽办法让能出宫的内监宫女帮忙带自己积攒的银钱给父母,让他们好生照顾这个小妹妹。可惜,于雅秋八岁时,于父去世,又两年,于母离世,于雅秋只好跟着舅舅在染坊工作,于善已在皇帝身边伺候,虽然手头宽松,但却更加不能出宫。
只每两年可以出宫一次,都是去看望于雅秋的,兄妹之间感情极好,但于善深知人心黑暗,并不让于雅秋告诉其他人,自己有个在皇帝身边当值的哥哥,于雅秋也听话地隐瞒着,到后来嫁给华景策,也从未告诉华景策此事,只说自己有个兄长,在宫内当差。
她说的含糊,华景策以为只是远方哥哥,在宫内当侍卫一类的。
华景策与于雅秋琴瑟和鸣,十分恩爱,在华景策这里看来,于雅秋是忽然患上重病,诊脉的医师说她郁结成疾,华景策竭力照顾,奈何于雅秋还是郁郁而终。
于雅秋的死,在华景策心中一直是难解的谜,他与于雅秋分明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华家也绝没有会为难儿媳的恶婆婆或嘴碎女眷,于雅秋虽曾在染坊工作,但华老爷和华夫人既已接受于雅秋入门,便从不故意以此事难为于雅秋,相反还让她跟着执掌中馈,但也没有给她太多事做,不至于让她积累成疾。
这样的状况下,于雅秋怎么会在大好年华,莫名因愁郁而亡呢?
华景策不明白,于善却知道是为什么。
于雅秋在染坊时,就因模样好看而被几个纨绔浪荡子看上过,那时于雅秋的舅舅还险些为了那点钱将于雅秋卖给其中一个做妾,于雅秋三跪九叩,求舅舅不要如此,又恰好碰上了华景策,这才侥幸得以逃脱。
谁知一年后,于雅秋的表妹成亲,于雅秋便回了一趟舅舅家,因路上耽搁,有些晚才离开——说是有些晚,实际上也太阳也还没落山呢,于雅秋从舅舅出来,想起以前在附近小巷中爱吃的面皮,便让车夫继续等着,自己独自绕路去买面皮。
谁知这一绕出了大事,当初惦记于雅秋的那个纨绔竟然借此机会将人掳进马车,将人给玷污了一番。
于雅秋虽被放走,但惶惶不可终日,华景策彼时在外地,并不晓得此事,但于雅秋越是见到华景策待自己好,越是难以介怀,她只同宫中的哥哥于善说了此事,于善痛恨不已,奈何也不知能做什么,只让她尽快将此事忘记,横竖华景策不会发现。
可于雅秋到底是没过自己心中那一关,最后便在无尽的自责和悔恨还有害怕中去世了。
于善闻此噩耗,难过非常,但他并未特意去找华景策,只觉得妹妹生前他未同华景策有来往,妹妹死后也不必再去找华景策,说到底,于善心中也有些责怪华景策,没有派人将妹妹保护好,后来对她的关心和照顾也远远不够。
直到之前大理寺案爆发,于善才从敬嫔那里得知,当年的事情还另有玄机。
容常曦听到这里,不由得道:“等一下,三皇兄,那个纨绔呢?于善心中责怪华景策,便想办法污蔑他,怎么不去治治那个纨绔啊!实在可恨……”
“纨绔已死了。”容景思看着她,摇了摇头,“那纨绔正是洪则鸣。”
容常曦惊讶道:“洪则鸣?”
就是那个看上了柳素,还将王生打死,最后因为妄图刺杀容景谦,而被凌迟的洪则鸣?
之前柳素那件事,便听得柳素说洪则鸣此人恣意妄为,尤其喜欢凌辱良家妇女甚至是已为人嫁的女子,在柳素之前,有无数女子糟他毒手。
可那时谁能想到,这“无数女子”中,竟还有华景策的亡妻?
容常曦忽然觉得,这洪则鸣被凌迟,当真是便宜他了。
容景思道:“洪则鸣此前有洪家作为倚靠,于善如何报仇?直到洪则鸣受凌迟而亡,于善以为大仇得报,谁料敬嫔找上他,说自己已知道了当初自己外甥洪则鸣曾与华景策的亡妻有染,而那亡妻正是于善的妹妹。又说洪则鸣在狱中时,告诉过洪家人,华景策彼时为了升迁,为了借住洪家势力,曾主动联系洪则鸣,所以洪则鸣才能得知于雅秋会出现在那里,并轻易将人掳走玷污。”
“怎么可能……”容常曦只觉毛骨悚然,“华景策不可能是这样的人吧?”
容景思轻轻摇头:“华景策年纪并不大,但素有才华,父皇当年看过他的文章便很是欣赏,加上华大学士亦是肱股之臣,华景策要升迁是迟早的事,何必需要听命一个什么实权也没有的洪则鸣?”
但于善可不知道这其中的弯弯绕绕,恨意攻心,竟是彻底相信了,于是敬嫔给了他一盒曾经的沉香木,让他在皇帝宫中点燃,只说这东西并不会对皇帝造成太大的伤害。敬嫔向于善承诺,在这沉香木被发现以前,容景谦就会因使用曼舌花水犯下命案而被定罪,待这沉香木一旦被查出有曼舌花水,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容景谦。
而众所周知,华景策是容景谦力荐成为大理寺丞的,其弟华君远更是鱼容景谦相交甚密,朝内早就有七皇子与华家结党,华家将全力支持容景谦夺嫡之说。容景谦一旦倒霉,敬嫔承诺,必会趁机扳倒华景策乃至整个华家,为于雅秋报仇。
至于洪则鸣当初对于雅秋所做之事,他虽是敬嫔外甥,但敬嫔久居深宫,对外甥所行之事毫无所查,如今洪则鸣和其父都已付出惨烈代价,于善应当放下此事,好好对付人面兽心,虚情假意的华景策。
于善被说动,拿了沉香木,但担心来源,更担心会不会对龙体造成损伤,敬嫔却说这沉香木自己曾对人用过,并未出现任何问题,只是敬嫔说的含糊,于善并不知道敬嫔是何时用过,更不知是对谁而用。
此前吴丹雪被下毒,容景祺自认为将事情全部推给吴若彤,便可轻易脱身,可在皇帝心中,早已埋下了一颗诡秘的种子,而如今于善所说的事情,恰好又可以和四皇子之事联系在一起,就连时间都完全能对的上——
当年四皇子落水后,好不容易才将养好一些,却被人用上了有曼舌花水的沉香木,以至于体弱多病,险些夭折,而淑妃和四皇子都没有声张此事,只是之前四皇子发现沉香木不对劲时,才向皇帝提起了此事。
于是敬嫔母子所做的事情,似一条细密的线,被曼舌花水给串联了起来——十二三年前,敬嫔以沉香木对付四皇子,三个多月前,又密谋杀掉吴丹雪想要嫁祸容景谦,同时联系了于善,在皇帝的沉香木中动手脚。
至于这中间他们还做过什么,不得而知,但光是已知道的,加上容景祺往日的所作所为,便足以让皇帝再忍无可忍。
至于华景策,在听完于善的指控后,华景策苦笑连连,大好男儿,竟差点潸然泪下,只说自己同于雅秋从相见到相识最后成亲,自己待她,从来又爱又敬,至于洪则鸣,两人更是半点私交都无。
容景谦则冷静地告诉了于善一个事实——洪则鸣从入狱到最后被凌迟,都是严禁看望的,告诉洪家人这件事,根本是半点不可能。
“所以……”容常曦有些艰难地总结,“容景谦又是无辜的?”
这哪里来的夏日白莲,冬日寒梅啊!怎么所有人都要陷害他,偏偏他还每次都能安然脱身?若不是容景谦也并没有讨着任何好处,她几乎要怀疑是容景谦也有在其中暗暗推波助澜。
容景思显然也是这样觉得,他点点头:“因此事,还更加证实了华景策与景谦之间毫无关系,此前有人所传的景谦与华家结党营私之事更是无稽之谈。”
也是因为这样,皇帝的担忧暂消,洪家又必须解决,这才有华家上位的一番景象。
容常曦道:“那……那个产婆董嫂,可有眉目了?”
容景思点头:“我这次出去,就是因为手下之人竟在京郊一个村落找到了她,只是晚了一步,到的时候,她已察觉到不对,早早离开了。”
“一个产婆居然警惕至此。”容常曦越发肯定这有问题,“我今晚一定要好好试探一番容景谦。”
从吴丹雪死,到沉香木,再到容景谦的身世……
这短短两三个月,容常曦只觉得原本已好不容易逐步清晰起来的容景谦的模样,再一次坠入了浓厚的迷雾之中。
他究竟是不是父皇的孩子?
容景祺与敬嫔所做的一切的一切,他当真毫不知情,却又每次都恰好可以自证清白?
容常曦不信。
☆、求婚
安顺二十六; 腊月三十,京都已经整整落了五日的雪; 从五天前开始; 彤云密布的天空中不断洒落大片如鹅毛的雪,到了三十的晚上; 紫禁城中已是一地素白; 宫墙之上和树枝上同样一片白茫茫,雪犹然未停; 还像是要越下越大一般,伴随着逐渐激烈的寒风; 飘飘摇摇地落下; 又很快融进厚厚的积雪中消失不见。
宫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 越是近期发生了不大好的事情,碰上宴席,就越是要弄的喜庆。
虽然皇帝已下令; 一切从简,但淑妃和柔妃还是颇费心思; 虽然没有购置新的
宫灯,但将之前的重新雕刻贴上雕花,从正门到迎春殿; 三步一宫灯,暖橙色的光映在厚厚的雪面上,犹如一汪汪橙色的小湖。
容常曦也久违地隆重地打扮了一番自己,她戴着紫玉明珠八宝钗; 红色金镶宝石耳坠,身着大红色金枝缠丝梅花暗纹的锦袍,外头披着银狐鹤纹大氅,这些都是新年的新衣与新首饰,她本可以更加奢华,但想来想去,还是适可而止。
好在到了迎春殿,容常曦才发现虽然所有女眷都尽力地让自己看起来没有那么奢侈,却又都极有默契且不甘心地在细节处下了功夫,彼此看一眼,就晓得重点在何处。
有皇帝在的时候,容常曦向来很乖巧,从不迟到,迎春殿内被数盏火烛,整个大殿明如白昼,角落中挂满了象征来年国运盛昌的彩色垂条,分列两侧的矮桌和铺在矮桌旁的坐垫、矮桌上的小菜和酒,还有烧的很暖的地龙,将一切风雪都阻隔在外。
矮桌旁已有不少内臣落座,鬼使身材地,容常曦还是一眼就瞧见了华君远。
自容景祺大婚那一夜,容常曦向华君远吐露心意,却惨遭他以最大义的方式拒绝后,他们便再未见过面,容常曦甚至不再刻意去打听华君远的消息。
她已知道自己与华君远不可能——最起码,现在不可能——或许将来过个三五年,自己还能坚持没出嫁,华君远也有了一番作为,两人还可以再商讨一下是否能再续基本不存在的“前缘”。
所以她尽量避免去想起他,加上这些日子无数的事情接连冒出来,她也确实没什么空闲的时间去想自己那点无处言说、毫无指望的情义。甚至于,她知道今天迎春宴华君远会跟着兄父来此,心里也没太大的波澜,并不由得为这种平静感到了一丝欣喜,认为自己终于要从这种折磨她两辈子的感情里脱身了。
可在这样有点嘈杂,暖意融融却也显得喧闹的环境下,仍是一袭白衣的华君远便越发显得超然,似云中仙鹤、江心秋月、枝头冬雪。
容常曦的阵仗一如既往的大,他自然也看到了容常曦,同其他人一般,微微拱手,行礼喊她:“康显殿下。”
这么多人,他的声音却也格外突出,显得清朗,似玉石相击。
容常曦那被压抑了近三个月,以至于连她自己都以为要消融的情愫,终于又不受控制地从心底冒了出来,她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华君远,却又在他直起身时,立刻挪开了视线。
她决不能再去找华君远主动说话了,决不能。
容常曦的目光落在和华君远相距不远的容景谦身上。
一晃眼也有两个月没见到他。
和每一次见到华君远,都让容常曦觉得华君远仍是她初见中的少年不同,她每次隔一段时间没见容景谦,便会发现他又和之前有所不同了,容景谦个子已极高,如今仅次于容景思——而容常曦知道,再过一两年,他会变成皇子中最高的那个。
他似乎比两个月之前还要黑了一点,也不知道去忙什么了,他穿着一身天青色的宫袍,头发以一根简略至极的玉簪束在头顶,看着实在不算喜庆。
容常曦犹豫要不要上去同他说话,但她要问的事情那么多,且不能被其他人听见……
她犹豫之际,一个人亲热地凑了过来:“康显殿下!”
容常曦回神,却是姜听渊,若说容景谦黑了些,那他就是彻底成了个黑炭,也不知道大冬天的去哪里能晒成这样,他这样,越发显得牙齿雪白,笑起来很有几分傻气。
容常曦矜贵地向他微微一笑,转身就走,姜听渊有点失望地看着她的背影,倒也没阻挠。
走到里头一点,容常曦便看见了叶潇曼,她们同样数月未见,叶潇曼今日也穿着一身滚白狐毛的红色冬衣,看着分外玲珑可爱,她雀跃地走过来:“许久未见殿下了,甚是想念!”
容常曦应了一声,忽然想到之前容常凝同她说的,见到叶潇曼对容景睿所作所为,几乎无法直视她,好在叶潇曼又热情地看向在一旁坐着的容常凝,去同她说话,容常凝看着有些魂不守舍,也不知何时来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动不动,面色苍白的厉害。
“殿下的病还未好吗?”叶潇曼凑过去一些,“之前便听说你染了风寒……”
容常凝呆呆地看着被子中的酒水,恍若未闻,叶潇曼茫然地抬眼看了一眼容常曦,容常曦也觉出不对,轻声道:“皇姐?”
容常凝仍是半点反应也没有,她只好伸手,轻轻推了推容常凝。
这下容常凝才缓缓回神,看了一眼容常曦和叶潇曼,恍惚地道:“你们都到了。”
容常曦稍微弯下一点身子,低声道:“皇姐,怎么了?”
容常凝摇摇头:“没事,身子不大舒服罢了。”
容常曦还要再说话,那边皇帝的圣驾来了,众人赶紧入座行礼。
皇帝看着精神已比之前受曼舌花水所害时好了太多,面色堪称红润,他右侧跟着淑妃,左侧是柔妃和兰妃,在大殿高处坐下,又心情颇好地让所有人坐下,说今日不必再多礼。
每一年在迎春殿,都是这般的场景,这般的说辞,但大家也都十分开心,似乎在迎春殿这样举杯相庆后,便会使得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所有人将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后,皇帝颇为感慨地一一看过离自己最近的五位皇子和两位公主,道:“朕之前生了大病,还特意命人让景源年末一定要回京……谁知如今朕安然无恙,他却躺在晋州养伤,哎。”
淑妃柔声安慰道:“景源开春后养好伤便要回来,兴许还能赶上春猎,皇上若是太过操心,景源反倒会心有不安呢。”
大皇子容景源生母去的早,容景源一直是挂在淑妃名下,虽然淑妃整日青灯古佛,不太出佛堂,但大皇子同她的关系却向来不错,在她的教导下,大皇子的性格也颇为和善,只是太过闲云野鹤,对这些宫闱之争毫无兴趣,早早去了封地。
皇帝叹了口气,点点头,柔妃小声道:“那些刺客可都抓住了?”
“都是胡达人,全自尽了。”皇帝摇摇头。
柔妃疑惑道:“胡达人怎么潜入的青州……”
“母妃!他们要潜入还不容易呀,总有些胡达平民想投奔咱们大炆,咱们大炆是有容乃大,对手无寸铁的平民不那么加以限制的。再说了,蓝山口旁边到处是崇山峻岭,要派兵守着每一寸地特别难。”容景兴对自己母妃的提问感到无语,但说着说着,又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道,“不过这种带了这么多武器,规模也不小的,按理说是十分显眼的,难道是——”
他还没将猜测说出来,旁边的容景昊忽然道:“这大过年的,一直说这些不大好吧,父皇,儿臣痛饮一杯,愿大炆来年一切安顺,父皇龙体康健。”
容景昊说完,将酒一饮而尽,容景兴愣了愣,像是忘记了自己之前要说什么,赶紧也拿起酒杯,对着皇帝一举杯,连忙也说了一番吉祥话。
被容景昊这么一打岔,大家确实不便在迎春殿内讨论随时会爆发的战争,一时间便说起了今年江南收成好,来年一定会更好一类的吉祥话,又说这雪想必会落到子时后,那便是瑞雪兆丰年,是极好的兆头。
殿内气氛其乐融融,无人去提那在静思园的容景祺和在冷宫的洪氏,像是所有人都忘记了这几个人,待到三巡酒过,皇帝又看向淑妃:“这些年,你受了不少委屈。”
淑妃低头轻笑,语气有些歉然:“臣妾耽于佛堂,不敢自居辛苦。”
“哎。”皇帝轻轻叹气,“这一年来,你所做所为,朕都看在眼里。如今六宫清和,简约成风,乃是因为你有佛性呐。六宫之中无主已久,这贵妃之位,你却还是当得起的。”
淑妃微微一怔,摇头道:“皇上,臣妾……”
一旁的柔妃微讶,却没有什么其他的表情,而再一旁的兰妃却是面色有些难看,好在她素来擅长隐藏真实的情绪,很快便也露出了一个仿佛从心底为淑妃开心的笑容。
“不必推拒。”皇帝拍了拍她的手,“景睿。”
容景睿闻言,立刻起身,向着皇帝行礼:“父皇。”
皇帝颇为怜惜地看着他:“你自幼命途多舛,却终究吉人天相,且一直端直严慎,克己守礼……端这个字,如何?”
先是说要让淑妃擢为淑贵妃,眼下这么一问,必然是给容景睿定封王了。
此前大皇子为晋王,二皇子一直没有封王——如今也更加用不上了,三皇子则因治理黄河水患有功,被封为贤王,其他皇子是没有封号的。
容景睿愣了愣,立刻道:“父皇所选的,自然是好的。”
容景兴十分兴奋地对容景睿挤眉弄眼,容景睿好笑地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容景谦,容景谦对容景兴遥遥一举杯,以示庆祝他即将封王。
皇帝却又道:“还有一事,景睿你年岁已到,也该成家了。”
容景睿愣了愣,下意识往后头看去,队列很长,再后头的人,甚至是听不到皇上在说什么的,觥筹交错间,他看见叶潇曼一身红衣,显然没在听皇帝和他们的交谈,只托着下巴,颇为犹豫地盯着面前的酒杯。
皇帝的声音继续响起:“周家有女,听闻——”
容景睿突地拱手,只觉得声音艰涩,要说的话像有千斤重,却又不得不说。
他一字一句道:“父皇,儿臣斗胆,恳请父皇赐婚。”
淑妃有些无奈地轻轻摇头,却并未出言阻止,皇帝倒是十分意外:“哦?景睿想娶何人?”
这一出让众人都很惊讶,不少后头的人也看了过来,包括之前在发呆的叶潇曼,她听着低低的喧闹声,茫然地看向容景睿,才意识到容景睿被皇帝喊起来问话了,她还没搞懂皇帝同容景睿在说什么,便听得容景睿锵锵有力地道:“平良县主。”
☆、密谈
子时一到; 外头便响起劈里啪啦的鞭炮声,像是为了响应这份喜庆; 天上的雪落的越发大; 守夜已过,待从迎春殿走出来; 容常曦已有些困顿; 她立在迎春殿外,借着些微的宫灯光芒; 看着雪绵密地落下,不由得将手从暖筒中抽出; 朝外接了两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