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千宋-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四仔细打量了好一会道:“字体边似乎有点白色。”

欧阳点头:“我用毛笔蘸了牛奶在空白书信上先写了个木字,而后再写了墨水木字覆盖在上。但不可能完全覆盖,总会有边角没盖上。貂蝉姑娘称身子不舒服,把信给小翠让她拿来还我时候,是二更时分。所以要看信必然近火烛。牛奶书写后,干了无痕迹,但遇热就会显形出来。现在木字边有白色,所以信被拆过还被看过。”

PS:最近是不是有点乱?政府忠告市民,看书要仔细。

PS2:最近换了WIN7的本本,输入法不是一般的难用。如果对错别字过多有意见的话,可以找微软索赔。

第207章 选相

李四点头,但一想又问:“大人,有可能是书信都靠进烛火。”

“不会。”欧阳指信封道:“这边也有一个牛奶字,如果是整信靠近火烛,必然会出现一些白色粉末。而且还有一个工序。”

“什么工序?”

门外敲门,李四开门。一个斗笠大叔站在门口。李四一惊:“你怎么进驿馆的?”这地方是专门接待各地上京办事的地方官员,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入。

“自己人。”欧阳说了一句。

李四让开,斗笠大叔对李四咧嘴一笑,李四一愣,而后就听见展铭的声音:“大人料事如神。一个时辰前,小翠在家门口放了一块不小的青石。半个时辰前小翠离开,两刻钟前,金三进了小翠没上锁的房子,我堂弟在那盯着。”

欧阳笑道:“我信上让周安帮我把克扣的民钱换成白银运到硫求,再从硫求运进来,交完税后,这笔钱就洗干净了。既然是对我欧阳有敌意的人,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会想方设法拿到这笔钱的账本,最好是抓个现行。”官商勾结就算了,但是明目张胆的贪污,朝廷是不会不管的。以前欧阳贪污都是补为国出钱的缺。但这笔却是洗成自己的钱。再加数额巨大,又有账本,赵玉想不办欧阳都不成。如果赵玉是主谋,必然会让张玄明出马截取这批白银,而后报上朝廷,让赵玉大方的将欧阳定罪。

展铭道:“大人,下一步怎么办?”

“金三武功高强跟踪不易。展铭你监视张玄明,让李逸风留意皇宫,如果张玄明和皇宫没有异动的话,到时候我们就计划怎么秘密抓捕这两人。”

展铭点头:“好大人放心上朝去吧。”

“恩!”

……

大宋第一次投票终于开始。赵玉先说明了投票的事情和投票的原因。而后询问大臣们对此事进行投票有什么看法,妥当不妥当。

看法多是正面的,以前也有类似的事,只不过不是靠投票,而是看派别势力,臣子们发表对事情的看法。最后皇帝可有可无的事就看哪个方案拥护人多,或者是拥护大臣的影响力,而后再下决断。比如前年的淮河大水,安置难民就争吵不休,有支持朝廷支援本地赈灾,有支持难民分流到未受灾各县,开启官仓赈灾的,还有提议建设难民村,由附近州县调集粮食赈灾的。别看提议都是为百姓好,其中涉及到各地方利益冲突,赵玉对赈灾是比较大方,所以赈灾负责相当一块大肥肉。最后蔡京胜利,由淮南西路安抚司总管赈灾事宜。其实谁都知道,淮南西路安抚司老大是蔡京老婆娘家的亲戚,不过这些事不会拿到明面上说。而朝廷里的矛盾很多来源这样的利益分配不均匀。

现在人手一票投法,等于是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先前怕事,或者是事不关己,或者是怕得罪人的都有机会通过投票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投票办法很容易让大家接受。

两个太监手各自拿一块白纸板,一个上面贴赞同,一个上面贴反对。蔡京身为百官之首,先拿笔在反对上画了一道道:“科举举仕乃是我太祖皇帝留下的祖制。太祖为科举公正,科举之时悬鼓宫外,可见重视之甚。虽西北初定,但君子行事,必然是有规有矩,不能如同商人一般,有利益就罔故祖宗规矩。”

一名大臣则上前在赞同板上画了一道道:“目前西北初定,民生疾苦,如果贸然更换熟悉当地的官吏,必然会引起诸多误会。没有一个熟悉的官吏辅佐,当地无法安定。为我大宋西北早日安定,百姓安生。所以即使虽然下官敬蔡相,但仍旧要赞同保留军士们官籍。”

“好了,既然是投票就不用斗嘴了。”赵玉道:“从后侧下去。”

两太监从大臣们身后走过,点到的人转身在白板上画下自己的看法。历时三刻钟,大宋第一次朝臣表决终于结束。

九公公亲自数了三遍后念道:“赞同票四十一票,反对票四十票,有十一位大臣未选。”

这结果大出包括欧阳在内所有人意料之外。欧阳观察过去,似乎对结果有心里准备的只有蔡京和赵玉两人,其他人都忍不住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既然结果这样,那就这么定了。”赵玉道:“吏部跟随办理。”

九公公道:“有事奏来,无事退朝。”连续喊了三编,见大家只私语而不公开说,于是喝道:“退朝。”不可否认,九公公这破锣般的嗓门还是很大的。

赵玉先行离开,而后百官退朝,欧阳本想离开,但眼角看见还低头发呆的蔡京,于是收了脚步。等大家都出门后,欧阳走到蔡京身边拱手道:“蔡相,下朝了!”

“人心不古。”蔡京摇头:“变了变了。”

欧阳安慰:“是世道变了一些。”

蔡京苦笑:“你久任地方官,却是不知里面玄机。他们不是投票是否赞成反对军士们非仕而官与否,而是在投票看是不是让我下台。”

“……”欧阳一愣,他还真不知道还有这层原因。原来那四十一票并不全是同意朝政,而是有人趁无记名投票来表达对蔡京的不满。难怪票数比预计高出一倍。那赵玉显然也是知道的,难怪她毫不犹豫的同意投票表决,就是想看看朝臣们对文官之首蔡京的看法。别人看不见投票,但她可是看得清楚,每人投什么票,她心里都有数。凭借这次投票赵玉进一步把握大臣们的心态,对赵玉来说未尝不是一个胜利。

欧阳还明白了,为什么一直坚持非仕不官,对科举看重的蔡京几天前根本不发表意见。直到刑部尚书上门,才有点雄心想看看自己影响力。现实是残酷的,蔡京因为自己的领头,反倒丢失了大量的反对票。而四十张反对票中有多少人是看自己面子给的呢?

一场投票表明目前朝廷的政治格局。对外战事连胜,使得抑武重文之策被抑制,而文官之首蔡京当了替罪羔羊。赵玉这么多年来实行多次大型军事计划,蔡京都表示赞同和配合,所以流失了大量文官的对其支持。蔡京早就感觉到这点,否则也不会想告老还乡。赵玉显然也明白,但却坚持让蔡京继续担任相位,自然有另外一番打算。

赵玉自从上台后,比以前更注重地方官。几个有能力的朝臣都被派到地方为官。最典型就是李纲、曾布。曾布现在是河北东路节度使,虽然其是老好人,但细心谨慎。在那位置相当合适。而李纲就不用说了,声望之高已经是地方官之首。臣子对皇帝政策不满意,身为宰相不反应臣子意见,反而是说服臣子自愿帮皇帝背黑锅,所以有这样的投票结果,一点都不奇怪。

“欧大人,陛下宣大人觐见。”九公公从侧门过来。

“恩,蔡相保重。恩……”

九公公明白道:“咱家会派人送蔡相回去。”九公公看多了沉浮;哪有不明白蔡京虽然还在相位,但已经脱离了权利场,最后一点希望也伴随这次投票消失。

……

赵玉在花园中散步,四名宫女跟随,内卫在其活动区域内布置人手。在中心亭赵玉接见了欧阳,第一句话就是:“你认为谁可接左相之职?”宋唐虽然都有内阁或者殿阁之称,但真正意义是到了明永乐时候才建立起内阁机制。宋朝内阁有点象皇帝的秘书性质。

话说宰相全名叫: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是百官首脑。在左右相中以左相为尊,比如吏部这个组织部的人事调动是要经过左相审阅的,还有兵部采购等等,相当于三省六部二十四司的首脑。此职权利甚大,赵玉上任后对左相的权利有所削弱,但也仍旧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及人臣的职位。

欧阳不懂政治,但不是傻蛋,看了这么一出戏下来,还有赵玉那么直接的开场白,就知道赵玉已经有合适理想的人选。现在连宫女都不遣开,摆明是有意放消息出去。欧阳道:“微臣都是在外任官,不是很清楚。不过微臣觉这蔡相生活虽然有些奢华,但是忠君爱国之心却是一点不少。并且其能力……微臣认为这朝堂之中似乎还无人能出其左右者。”

“说得不错。蔡相确实能力不凡,又有资历,忠心可嘉。可惜,身为百官之首,亲自出身卖面子游说祖制,朕就想不到投票如此结果?原本指望再撑三两年,却没想已经不得人心到如此。”

“陛下,蔡相也是遭人误会。”宋徽宗在位就是这样,拉蔡京上台推行新法,反对压力大了,就贬了他当替罪羊。有需要时候又再启用,反复用了三次。

赵玉听了这话没有生气,她不会对欧阳这样的实话生气:“你可怜蔡京?他也并非什么清官。这时候告老还乡,总比被人合伙弹劾推倒要来得好。”

“微臣还是觉着,蔡相精神尚好……”

“朕问你何人接任,你却和朕闲扯。”赵玉有点不满道:“左相一职,对大宋重如泰山。你欧阳别矫情和推脱,直接说。”

“陛下,微臣真不知道。微臣和朝臣们根本就不熟,连名字都叫不上几个。”

“你刚也说了,朝臣中无人能出蔡相左右者。那地方官呢?”

欧阳疑惑问:“甘信?”

“……”

欧阳见赵玉要暴走忙道:“其实朝廷也有俊杰,右相吴敏,中书门下侍郎白时中,资政殿大学士宇文虚中。”

第208章 激将

这几个人扔出来,终于是让赵玉点下头。但是赵玉显然还是不满意道:“这几人确实有才学。特别是宇文虚中刚正有智,积虑为国。但……你们退下。”

“是!”四名宫女退下。

赵玉道:“如果是太平之年,宇文虚中定然可以富国强民。但而今对辽战备、又要谋划对金……蔡京为什么失人心,其实是朕失人心,他替朕受过,有苦不能言。连年战争,商人们是发财了,但是侵占了大量土地的地主,因为劳力缺失,非常不满。你可知道,八年前,十万东京禁军有三万人是帮忙种田的?你又知道,各地厢军有多少是朝廷出钱养着,却被他们拉去驱使务农的?这一打仗,厢军兵力紧张起来。而按照宋律,荒废两年耕田,官府要收回重发。所以他们是不喜欢打仗的。”

欧阳小心道:“陛下是想找个接替蔡相的,被百官攻击的替死鬼?”

“西夏,朕灭了。辽、金朕就灭不得?当年太祖皇帝对赵普说:朕睡不着,因为卧床之外都是别人的地盘。朕不想寝食难安。你看李纲如何?其忠心耿耿,又常年在西北军路主持军务,韩将军褒奖有加称:有李伯记在我身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欧阳忙道:“不妥啊!李大人是真真有才学的人。”

“……”赵玉看欧阳。

欧阳忙闭嘴。他早知道李纲是最合适人选。官品本来就大,又有声望,又懂打仗,后勤精通,有安抚地方的经验,也熟悉军中账目,乃是战争年代首选辅佐之臣。

赵玉叹口气:“连你也觉朕是薄恩之人。太祖皇帝陈桥兵变时,陈桥守门官闭门防御。太祖只得转道封邱。封邱守门官立刻放行。你知道太祖建国后怎么对待他们?”

“这个真不知道。”欧阳说实话。

“陈桥忠于职守,升官。封邱惧死失职,斩首。”赵玉道:“朕从来就不薄待忠守之人。即使蔡相告老还乡,朕也让他风风光光。难道你就觉朕会舍弃李纲?要不,你来当左相。”

李纲这人生也是大起大落,有需要时候当宰相,没需要甚至发配到现在福建三明沙县当个税官。一直到了当上西北军路的后勤官后,才发挥了其优秀统筹才能。被惊为人杰。欧阳和李纲关系一直都很不错,李纲是比较难得的务实官员,但眼里容不料沙子,欧阳不忍让他跳虎口。再说西北初定,李纲离开会造成很大的麻烦。欧阳没回答赵玉的话。

赵玉叹口气:“真不该找你来商量。对了,朕想你出使金国。”

“……”欧阳大汗,今天赵玉的问题和要求怎么条条要人命。欧阳忙道:“陛下,微臣一去金国,回头甘信就得派人去收尸。”

“君要臣死……”

“臣不能不死,但微臣也不想送死。”

赵玉笑了一下道:“那你就上表给朕,保举李纲为左相。”

“……”难怪前面和这四个宫女放消息,东京都知道自己和赵玉议论接任左相的人选。而后自己上表推荐李纲,对欧阳友好的一看,哦,原来是陛下是要用李纲,推荐。和欧阳不友好一看,死奸臣又去蛊惑皇帝,但既然已经蛊惑了,那也只能同意了,附个表一起支持好了。坏人别人做,赵玉四两拨千金扶李纲上位,轻轻松松。小娘么用人用手段用得越来越顺手了。但比起去金国和完颜阿骨打单挑……欧阳道:“是!”

赵玉点头似乎随意一般道:“听说昨夜你去春风阁了?”

什么意思?欧阳立刻神经又过敏。还好赵玉补一句道:“一早御使台就送来参表,是朕和他们说你就是一个小小地方官,没有在朝会上弹劾的规矩。着令吏部通传寿州知州就是了。”

“谢陛下。”欧阳小心脏回位。

“欧阳,这不是办法。而今你年岁也不小了,你看是不是也该成亲。”

“这个……缘分一到,自然就成了。谢陛下关心。”欧阳心里警告赵玉,你这是侵犯隐私。

赵玉不是一个小气的人,又留欧阳吃了午饭。据说,能被赵玉邀请一起用膳的,一巴掌数的过来,能吃两次的只有蔡京一个,能经常蹭饭的只有欧阳一个。能不能和赵玉吃上饭,这个也成了大家揣摩圣意的一个标准。

一边是展铭引蛇,一边是推举李纲,欧阳暂时也不回阳平。一个县如同一个公司一般,只要上了轨道,除非发生突发事件,领导是最最没用的东西。当然,有突然事件领导也未必不是最最没用的东西。

张三已经回到欧阳身边,同带来的还有几名衙役护卫,毕竟不是钦差卫队,卫队不给使用。不过欧阳和朱达关系不错。欧阳说想拜访下大宋枪神赵老2,朱达直接拍胸口答应。

虽然是欧阳主导,但进屋子聊了几句后,张三和赵老2先聊上。赵老2,原名赵括,但由于和历史人物同名,宁愿人家叫他赵老2。三十左右,枪法家传,听说祖上是太祖皇帝的亲兵队长。一手枪法是融合了契丹、后周、后唐和宋高人创造而成,实战用途极为有效。

赵老2早闻欧阳大名,但让他更感兴趣是欧阳身边的展铭,听说张三李四得展铭亲传,本这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原则,下场要和两人比比刀法。张三原本想拒绝,但看了欧阳的眼色后答应了下来。

张三李四都有真功夫,一起联手对抗,再加双方都留手,两边打得旗鼓相当。耍的性起,赵老2抓起一杆无枪头之枪出手,十招就挑飞两人官刀。

张三李四甘拜下风,朱达煮茶,双方坐下来,张三抱拳道:“真不愧是枪神。听说赵哥是家传枪法,不过怎么感觉不象是马战枪法?”

赵老2豪爽道:“兄弟拘泥了,什么马上马下,能赢的枪都是一样。都是以拦、拿、扎这基本功为主,发展出崩、点、穿、劈、圈、挑、拨等而已。只是使枪的习惯马战或者习惯步战罢了。”

李四一边道:“说到马战,应该还是长刀为王。”

“错了。”赵老2道:“要说单打独斗,枪变化无穷,又有缠术,可破万家兵器。而长刀来说,蛮力为主,一力破十会,但却是最怕遇见枪,遇枪有力使不出。要么我们祖宗要把枪设成软的,要么现在槊已被淘汰。但要说冲锋突围,枪确实吃亏点,枪入肉拔出,耗费时间比较多。不如刀劈砍后招发的快。我们禁军中有个叫金三的,我敢说他学武天分不比我低,用的苦功不比我少,但是和我比斗却输在兵器上。”

欧阳问道:“会不会是因为他祖宗没能耐?”

赵老2一听这话脸通红,忙争辩道:“大人不知,这金三非一般人。其主是马上功夫,但是进步神速,融合了各家刀法之长,还学得我自创步法六成本事,我敢说其绝对是第一等的使刀高手。”赵老2特别重点提到自创步法。没办法,你和欧阳不能嚎叫下场比比。只能是讲道理。什么叫他祖宗没能耐就打不过我。

朱达一边道:“大人,老2说的可都是实话。这么着,他们已经约好地点比武,过几天大人有兴趣可以去观看。”

赵老2忙道:“我是以武会友,答应过金二是秘密比武。”

欧阳拍拍朱达肩膀:“算了,不要难为老2了。万一……”

赵老2脸又红了,欧阳那话听在他耳中似乎在说,欧阳不想看他丢人一般。于是道:“既然大人有兴趣,也没有为难的。我们这次定在汴河下游三十里的流云坡,时间是四天后。大人可以在山中棚子观战,但切末出声,恐金三责我无信。”

“看来有点象真的。”欧阳随意和张三说了句。

于是又激怒了赵老2,赵老2一抱拳道:“大人到时候就看好了,赵某还有要事,恕不能远送。”直接下逐客令。换了别人,赵老2九成九要求和欧阳单挑。

欧阳目的达到,就站起来拱手:“既然如此,我等就看赵兄的英姿。”

“请!”

……

张三、李四、展铭,欧阳四人密会。欧阳拿出一张展铭画的地形图道:“小翠住所距离春风阁大约六十丈,直线距离二十丈左右。这边有条近路,穿过一条小巷子。根据展铭所查,小翠一般都是天微亮离开春风阁返回住处。据收集的消息,小翠本身有点拳脚功夫。因为晚上她都是在春风阁,如果要秘密抓捕小翠,白天闯空门,不熟悉里面情况,或者有没有同党,还可能被其暗门逃脱,所以是最不明智的。唯一的机会就是小翠每天早上回家要经过的这条小巷。据我所知,这条巷子清早几乎是没人的,偶尔有的只是巷口卖菜卖柴的。”

小翠如平时那样,天微亮就离开了春风阁,身着衣装倒也不便宜,手拿一个盖花布的小篮子,不快不慢走在街上。街上现在是早市时间,有早起的主妇,也有贩卖青菜的小贩。走了一半,小翠朝左拐进一条弄子。弄子一边是大户人家的围墙,另外一边是住家的后门。道路倒不狭窄,足可容纳一马车通行,事实上确实有一马车朝小翠行来。

第209章 嚣张的蔡京

小翠的身后还有一挑柴樵夫,看见马车也进行避让。在这不长的弄子里只有一个凹形门槛。两人都站了上去。马车经过两人身边,突然一停,车夫抓起斗笠直接飞向小翠。小翠反映甚快,虽然近在咫尺,但单手打掉斗笠。没想后脑一疼,晕死过去。樵夫抓起昏迷的小翠,车夫拉开马车棚子,樵夫抱小翠跳进车内,车夫拉上篷子,回到马夫位驾车继续前进。

一切都在电光火石之中,从动手到收工不过几秒时间,期间连一个人声都没有发出。张三和李四配合默契,不愧是常年搭档。

欧阳又展开一张图道:“这是流云坡的地形图,金三刀法高强,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强过展铭你,但是我们必须保证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擒。在城中想秘密抓捕肯定不可能,机会就在流云坡。我已经激将赵老2,到时候那场比试,赵老2会使出全身功夫和金三缠斗,赵老2想让我们看看金三的真实本事。最后肯定还会小伤金三。这么一来,金三体力耗费甚大,身有伤,又处在无人烟的荒山中。展铭,你有几分把握?”

展铭道:“十成!”他的意见是代替赵老2去流云坡,但欧阳为了稳当还是执行了自己的计划。这让展铭有胜之不武的感觉。欧阳又问展铭对付一个体力透支受伤的人有几分把握,展铭即使知道欧阳激将,也上当了。

“那就好!”欧阳道:“按照他们以往规矩,金三不想赵老2同情怜悯,所以赵老2是会下坡骑马而走,金三收拾伤口后,会沉思刚打斗的心得,最后步行回京。小翠由张三李四负责,金三由展铭负责。行动目标是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活捉两人。这两人不过是卒子,不值得冒险。特别是展铭。”

展铭抱拳道:“大人放心,我虽技痒,但明了何事为急,定然生擒金三。”

欧阳点头道:“我会联系物流弄来马车,当天运走这两人到阳平梅田乡废窑。你们三人一起走,展铭就从梅田乡回阳平,张三和李四拷问,我这边事情结束后,会直接到废窑见你们。记得,这两人都不善良之辈,不要给他们狗急跳墙的机会。”

“是!”

字典中有个词叫意外,其实意外的机率很大。因为意外有多种多样。只不过展铭对上的意外相当棘手。前面一点问题也没有,赵老2和金三准时到达比武地点,也没有什么废话,两边一个起手式后就动手。

赵老2明显想让不存在的某人对金三评价提高,仪仗枪法高强逼迫金三发挥全力。此战历经半个时辰才以金三手臂和小腿受伤结束。

接下来也没有意外,赵老2和金三说了几句话后,赵老2抱拳解马离开。金三坐在石头上边包扎伤口边细想刚比武获得心得。这时候展铭从高处小棚中下到坡上,金三听闻声音,一句话也没说,只是握刀在手,低着头用另外一手擦抹刀锋。

展铭不学电视上废话,一感觉进入状态就拔刀而出。展铭出削,金三出撩,两刀一磕,展铭变削为刺,直取金三咽喉。这招让金三大惊,这刺是刀术中非常少出现的动作。而展铭这一刺不仅拿捏非常到位,而且迅疾无比。金三只能是倒地滚开。

展铭实战非常到位,全靠手腕力量突变刺为斩,将伸力变成下落之力,这一刀金三终于没有招架或者避开,左腿小肚子被切进一寸之深。展铭反手一撩,刀背顺势砸在金三脚骨上。金三闷哼一声,刀舞起,滚出去翻身起来,刀插地上,单足站立道:“好刀法。”

“……”展铭不回答闭上眼睛,手中刀一转,半拿手上,准备成分水峨嵋刺之态势强行攻入。

金三接触的兵器从来没有这么多的变化之说,咬牙准备一拼。展铭眼睛一睁,脚步先后退半步,右手反握刀柄,左手压在刀柄上身体直冲出去。

“看枪!”意外终于来了,一杆枪如同霹雳一般破空而来封死展铭前进路线。展铭忙中不慌,单脚离地,弯腰一旋,以体操标准动作,让过飞枪。枪钉在坡边的小树上,穿透树干。

来者正是赵老2,他突然想起欧阳还在观战,万一金三发现引发不必要冲突,这才回来一看,却没想到金三被一斗笠络腮胡男几招打伤,并且生命岌岌可危。如果换了别人一定会想联想到这事和欧阳有关系,但赵老2显然没这么想,一出手就是从没在金三面前用过的‘天外飞龙’。

展铭任务在身,手一用力,刀旋转飞了出去,割伤金三的右腿,让其无法逃跑;而后空手面对同样空手的赵老2。

赵老2戒备道:“如果在下没看错,那是匈奴打猎时常用的回旋刀法。”

“可惜刀始终是刀,无法作到回旋。”展铭终于开口:“这事和你没关系。”

“阁下缩头藏尾,利用我打伤金三,怎么和我无关?”赵老2道:“在下赵括,不知阁下?”

但凡有意外总是有解决办法,欧阳不可能会想不到赵老2会出手干扰这一意外,毕竟比起山体滑坡或者是泥石流的意外,赵老2的意外要大的多。展铭不回答赵老2的问话,掏出一张布扔了过去。

赵老2手一抓接布在手,很疑惑先仔细打量布料,而后看内容大惊道:“原来你是……”

展铭摆手示意低调。

赵老2明白恭敬把布双手捧上问:“需要帮忙吗?”

展铭摇头道:“你应该知道规矩。”

“卑职定然守口如瓶,卑职告辞。”赵老2走过去拔出树上的枪,再向展铭抱拳行礼,离开山坡下山去了。

唯一的一个救兵离开,金三拖着受伤双腿怒问:“你到底是谁?”

“大内都指挥副使刘茫下属刘苍茫。”展铭叹气:“咱们得快点上路。”

刘茫真有其人,也就是欧阳在阳平沉尸案中帮过的指挥使。先前一直都派遣保护和监视在宋徽宗身边。而后因为欧阳开脱,赵玉升其为都指挥副使,派给永兴军路监军护卫。赵老2认识刘茫,但却不知道有个叫刘苍茫的。手令上说,刘茫着令刘苍茫等六人秘密捉拿奸细金三。虽然破绽颇多,但是欧阳就是藐视赵老2的智商。一个武功如此高强的人却不是皇帝身边的护卫,而是外放到禁军中当个小校尉。可见此人必然有过人之处。再说欧阳伪造那块布就防备意外用的,哪会做那么精细。大不了被看穿,仍旧是展铭对阵赵老2,能骗就骗,不能骗也没有损失。

如欧阳所料,如果赵老2脑袋能多转弯,也不会成为小兵,也不会被欧阳激将所激,也不会轻易就泄露比武地点。老天爷是公平的,在给予一个人多的时候,总会收回一些回去。

塞爷爷丢马,焉知祸福。赵老2不知道,这坡下可是埋有一套的子母拉雷,真和展铭打起来,展铭使诈,赵老2虽然一身武艺,但难说今天就陪葬金三在此。争取零意外,是安全生产的最高标准。赵老2怎么可能玩都过欧阳心眼。

……

小翠的突然消失并没有引起人的注意,不过金三就引起注意了。点卯不在,查两天没回军营,于是就报了上去。兵部发出通缉令。由于金三属于招刺,也就是征召时候无人有力担保而刺字在面,是相当难以逃脱的。而各地官府不用通缉令也会留意这些刺字的人,要么说西夏那边一个刺字的士兵成为政府正式官员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不过蔡京化腐朽为神奇,由于他的神奇让非常困难的事得到了通过。

今天,赵玉正式准允了蔡京告老还乡。并且赐蔡京家乡为蔡京镇,以示荣耀。但接下来蔡京所为,让赵玉就象被人打了一记耳光但无从还手那样。

蔡京走的是水路,而整整一船的黄金珠宝让东京百姓大怒。欧阳也是骂蔡京白痴,完全可以通过钱庄转账嘛。欧阳不知道的是,历史上的蔡京被流放岭南,也是非常高调的拉一船宝贝流放。沿途百姓大怒,给千金不卖其一粒米,结果蔡京在流放途中活活饿死。临死叹曰:蔡失人心,何至于此。不仅是民心,连官心都失去了。当然,后来也有人替蔡京翻案,也有几个蔡京的大功绩,比如变钞法,木兰坡等等,但是那一船珠宝黄金已经将他定性。

九公公密见欧阳道:“传陛下意思,南北钱庄不得兑蔡京一金一银。”

欧阳纳闷:“没必要吧?”

九公公摇头:“陛下自即位以来,就没有今天这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