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千宋-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当天晚上欧阳没有办公。先是陪梁红玉耍会麻将,而后被驱逐。再是自己玩了几把桌球,觉没劲。最后接受甘信和展铭邀请一起去喝酒聊天,这才找到了打发时间的办法。到了一看,原来是惠兰顶着肚子正在和苏氏打麻将,两个男人不好这个,这才拉了欧阳出来。三人随便商量了一下,就去了真娘的家,没想真娘也去打麻将了。最后很无奈,三人骑马到清河边晒月亮喝酒。

第二天一早,法定关扑之日,去秦凤路的第一批武器也开始上路。这批武器到了东京附近,会由东京禁军派三千兵马押送。欧阳也大方,每个运武器的每人五百文红包。他没闲着,苏千那边也没闲着,都在讨论瓜分西夏商业的利益。而今对西夏人作战已经不是秘密的秘密。连西夏人已经派出中央侍卫军、擒生军。中央侍卫军包括质子军、皇帝卫队、京师卫戍部队。派出来的三千质子军全部由西夏豪强子弟组成,忠心度高,战斗力强。

擒生军意思擒拿敌人为奴隶,总数约十万,是西夏的精锐部队。西夏还有在编地方军50万人,这些人不脱离生产,打仗为兵,不打仗为民。总来说西夏属于全民皆兵的军事制度,而这种制度很大反映了其社会特点,那就是还存在在游牧和奴隶制中。

根据皇家报发来的报道,在边境永乐州,西夏军队囤兵八万,在灵州囤兵五万。而韩世忠的总战斗部队不到十二万,这还包括被其精简为运输部队的四万人。但西夏麻烦的是,吐蕃在阿柴地区集结了三万人,而辽国大同府也不安静。

吐蕃还是部落型国家,部落对中央命令不爱听从,这三万人是吐蕃六谷部潘罗支首领的下属。潘罗支是宋朝廷认证的盐州防御使兼明州西面都巡检使。吐蕃和大宋一直有共同防边的军事体制,防边防的就是西夏。

而辽国其实还在观望,朝廷还在讨论要不要帮宋人打仗。条件很优厚,控制一个州,事后可把此州卖给大宋10万贯。内部反对声音主要来自武将,他们认为不应该在和金对持阶段,再去帮宋的忙。而且一旦他们威胁到西夏,对付他们很可能是三万精锐的卫戍部队。

看似大家都占不到什么便宜,但宋却多了两样秘密武器。第一是韩世忠这名将领,第二就是火药武器的第一实战。韩世忠已经针对火器设置出了阵形,比如分了掷弹军、破城军、防御军三个专门兵种出来。韩世忠上表说,自己可以战胜超过一倍的敌人。

……

阳平商业协会有意思在西夏发展的,开出底线和希望发展的项目,由苏千总结后来和欧阳商量。总的看主要两种情况,一是围绕在种植业、皮革这两大块,二是边境办场,专门对宋北和对辽贸易生产基地。至于零售市场、饭庄等建设兴趣不足,大家表示没有兴趣要这些芝麻。这边生产没有合伙性质,因为周边没有有实力的商人。但利益也是显而易见,交通路程短、人力资源廉价,占领区低税。这里场子一旦兴旺起来,将覆盖太原府、真定府,甚至是东西两路军需。简单来来一块砖头如果从阳平拉到辽边,各种成本价格就达到了三文。而在边城,人力廉价,土地充裕、税收低廉,路程较近,拉到辽边成本仅仅一文。即使是从边城反倾销阳平,成本价也不过两文。以边城为中心建场,将有非常重要的销售覆盖面积。

当然你要去真定府办场距离辽边还更近,但是除了距离差价,其他因素就差了很多,并且如果不是和当地人股份场子,麻烦也是多多。

简单说这地方就叫无主之地。但话也说回来,这边城办场风险也颇高,最主要就是军事冲突。不过这些投资的钱虽然有赌博性质,但能上苏千名单都不是穷家,输得起也玩得起。欧阳和苏千商量后,将阳平钱庄资金北调,重点布设在兴元府到真定府一线钱庄之中,做为启动的储备资金。

年节后,这些事就上了程序。还没过元宵,初十左右苏千任命了代理CEO后,自己和欧阳一起北上,股东们暂时不去,苏千得到允许,将灵活把握这些股东们承诺的资金。随行的还有二十名衙役,这些衙役多从事文案工作,让他们去不是去杀敌,而是兼职当帐房、招募人手等一些琐事。

……

到了东京,按照圣旨调了三百禁军为监军的卫队,而卫队长是赵玉身边的内卫,任职在东京禁军的营指挥使,名为朱达,是欧阳的熟人。这当使节可以没排场,但是当监军不能没排场。而且还有讲究,如果欧阳非正常死亡,卫队所有人有可能要陪葬。这点在军队中是普遍的认识。将领的亲兵在将领死亡后,如能夺回尸首,罪减一等。如果没有,一般都是处死。

朱达三十不到,但是生性豁达,这趟对他来说是美差。他就不相信欧阳没事会跑到敌阵中去。按照俗成,欧阳这样的一般距离战场不少于一百里。到时候即使欧阳想壮烈,只要一声令下,捆了跑路,一点问题都没有。当然身为卫队还有两个职责,记录战场真实动态。还有就是起到一定的监视监军的作用。

欧阳就是感叹,身为一个八品官,一直领导着展铭就算了,现在还领导上京城实权军事将领。和辽那边比,还是宋比较实在。辽那边都是浮云,有官无职。

到达永兴军路的河间府的后开始转道,这河间府直北上辽边,官道甚为好走,而转到秦凤路则不然。由于短时间的频繁运输物资、兵马,这条本就有点垃圾的路现在就更为垃圾。不过在人力胜天的冷兵器时代,是没有机械化部队,有畜生有人力,除了走的不舒服外,除非下大雨,否则运输还是能保证的。而且京兆府在去年已经派人开始修补这条官道,加固桥梁。要么说,打仗其实不是一家一户的事,不动则已,一动则发全身。

刚开春,气温不高。欧阳估计也就三四度左右,由于是骑马,所以速度也没有放太快。朱达一边介绍道:“秦凤路是宋内最为苦寒之地。大规模军队物资调运烦琐。和西夏打了百年仗,但每次规模都在数万之间,也有这样的原因。如这样规模在几十年前对辽中倒算小意思,但放在秦凤路实属罕见。”

欧阳问:“朱将军,这是为什么?”

“西宁州出西凉,多是峻岭。而且还有长城防护。再加西夏这一路卓罗和南军司常驻擒生军达到七万人。处处是易守难攻之地。还有这些地形常易被断粮道。而要维持粮道,所花费要十倍前方将士的厢军。大人莫看这战斗朝廷投入军队较少,但是花钱却一点都不少。所以此地一直不敢大动。这也是西夏人屡次犯边,视我等无物的最重要原因。再者,一旦突出卓罗和南军司之地,就是西夏之都兴庆府。里面卫戍部队乃是精锐……”

“等等,这质子军三千人是精锐、这卫戍部队两万多人是精锐,皇帝卫队万人是精锐,再加擒生军也是精锐……怎么都是精锐?”

朱达苦笑道:“大人不知,西夏军制是仿造宋和辽制度建立。大人以上所说乃是常驻军队。而注册的地方军队其实是百姓组成,一旦征召就此入伍,归军司管辖。据说当今地方军队都有50万人。这些人纪律确实散漫,但是单兵作战力强。他们而且还有章法,三人为一组,名曰一抄。一抄中还有分职,主力、辅主、负担。打仗时候,负担负责约束不需要马匹、背负口粮。主力主打,辅主策应左右。这样的队伍对我宋军大规模阵型作战构不成威胁,但是其灵活机动,零散袭击却是能以一当十。再者这西夏以党项人为主,每当战斗就胁迫或者利诱他族人参战。各族奇怪打法数不胜数,而西夏军又没统一服饰,我军认不清敌人,这点亦是吃亏不少。”

“还有西夏工匠工匠技艺精湛,如擒生军中的精锐两万铁鹞子,全部是一色冷锻铠甲,十步之内,劲弩不能入。还全部配备夏国剑,锋利无比,兵器一交,宋军大是吃亏。”朱达道:“西夏政和年初夏攻我定远,朝廷大怒,谴童贯为陕西、河东、河西经略使发三十万重兵攻之,再命熙河路经略使刘法领步骑15万出湟州。秦凤路经略使刘仲武领5万兵出会州。如此规模终于是打败了西夏,西夏无奈上表企和臣服,此战宋军损失超过十五万人。但二年后,又犯我边。大人是商人应当知道,朝廷打那么有一仗要花多少钱,而西夏打那一仗要花多少钱。宋再富裕也耗不起,只能是据险要之地守之。”

欧阳笑道:“朱将军是对韩将军不看好。”

“末将不敢。只不过,这单发一路,目标明确,行军已无秘密可言。虽有辽和吐蕃牵制部分西夏军,但是……”朱达停顿会道:“要按末将所见,应多路齐出,让西夏人疲于奔命,才能择其弱而破之。”

“将军这么想……估计西夏人也这么想。”欧阳道:“打仗我不行,不过倒知道这将来打仗靠的就不是人多。”

“那靠的是什么?”

欧阳道:“如将军说的,这敌人有夏国剑这无所不摧的利器,又有冷锻铠甲这样无箭能入的防御。一个可挡我们百名军士。那我们就不能有一人能瞬间杀死百人的利器?五十万,哼要是宋军都不怕死,后勤补给得上,就算是两百万正面对宋十万之军也未必能胜。还有,据我所知,西夏朝廷现在国库空虚,这打上一月两月估计还撑得住,这要打上半年,恐怕他们哭都来不及。全民皆兵,谁去收粮食?谁去运粮食。小朱啊打仗还讲究耗,如同是做生意,两家同样的店互相压价,死的总是本钱少的那一家。”

“啊?韩将军是想用耗之策?重兵占据险地,让敌攻之不能,又不敢不守……这倒是个好办法。”

“得这不是韩将军的看法。我就瞎猜。我就想,要是我来打仗,我肯定用耗的。而后还悬赏,带马逃兵过来的给二十贯,在敌人营中点一次火二十贯,杀一名将军五十贯……所有人可以到一边领赏钱而后到宋居住。回头我再把马和武器卖给宋朝,拿了钱再买……我觉着西夏怎么也受不了。”欧阳摸下巴,打仗和做生意貌似差不多。

“……”朱达汗道:“没大人您这样打仗的。”

“为什么不行,我有钱。”欧阳一甩头发:“咱买土地生意都做到金国去,还怕一个西夏?一样买,买城买人买马买武器买将领。”

有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再说西夏人也不是铁板一块。西夏是以党项人为主,多民族组成的国家。这些民族和宋也混过,比如有个部族就向宋朝要官衔,宋朝不准,这部族就投了西夏。欧阳别的优点没有,就是大方。他已经口头向阳平钱庄贷款一百万贯,再加年前把百万民钱入私人帐户,外加辽国武器贩卖的后期回款,在钱庄准备了两百五十万贯的钱。就在他队伍中,有两车拉的全是银子。这年头人都是有价的,如马格那什么莲,就是捂了下身裙子挺乳房的那个好莱屋影星就说过,千金买一吻,但五毛钱就可以出卖灵魂。

“报!”前卫打马到中军:“欧大人,前面有个戴斗笠的人说找欧大人。”

“他说什么?”

前卫道:“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恩!”欧阳道:“张三,拿一千贯。”

“是!”张三从皮包里拿出一张交子。欧阳接过打马前去。

朱达疑惑跟上去,却见欧阳在那拦路虎面前下马问:“等多久了?”

“一个月!”那人交过一东西。

欧阳把交子递过去。那人看了下交子点头问:“还需要什么?”

欧阳递过一张纸。那人迅速浏览了一遍道:“有些有难度,怎么接货?”

“庆州平县旺福客栈,找一个叫张三的人。暗号,今天你吃了吗?回:脑白痴,年轻态。”

“记下了。”那人没有再废话,把斗笠拉低几分,上马扬鞭转头而走。

……

朱达挥手让队伍继续前进,很好奇的朝欧阳放东西胸部不停扫视。欧阳被看得很不自在,自己招供道:“这人是我特约记者的家丁。”

“特约记者?”

“恩……就是给他钱,帮我弄消息的人。是皇家报驻兴庆府的记者收买的。”

朱达惊道:“大人派人都派到西夏去了?”

“是啊,吐蕃、大理、辽、金都有我派驻的记者。不过一般不露面,就是记录下大概的事情,也不采访。每两月发回一次消息而已。”欧阳笑着反问:“要不你以为这皇家报的国际新闻从哪来?”

第141章 诬陷

“恩!”如郑和下西洋,到了哪一地都从没有将此地占为己有的意思。这就是儒家思想。和欧阳主张的资本制度建设有很大冲突,资本就是扩张和掠夺。要说欧阳也觉自己不仁义,但是现在谈仁义,将来就没谈仁义的资本,不趁地球村建立前多干坏事,将来就会被别人干坏事。如赵匡胤就看见些未来的发展,想要先下黑手把党项人一锅端,只可惜是后代不争气。寄希望到一两个明君身上,倒不如规范制度。任重而道远啊……

赵六道:“我看,除非换个混蛋来,否则不可能谈的下来。”

王五疑惑道:“他们还不够混蛋?”

赵六笑道:“我说换个混蛋换大人来谈。”

“你们别说,就算是混蛋来,这灵、永乐要是不拿回来,还得打。即使这路打败了,还要派另外的兵马。而今朝廷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不拿回这两州是不会罢休的。”欧阳道:“我琢磨着党项人也懂这个意思。他们现在是坐地起价,等着我们落地还钱。这边谈着,那边等着结果。一旦韩将军被灭,我们这边也没什么好谈的。如果韩将军进了兴庆府,再假惺惺的把灵永乐还给我们。”

王五道:“这谈不谈的似乎就看韩将军那路。”

“当然,在计划中。韩将军本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他的成败关乎整个战局。”

……

这样的谈判注定没结果,下午双方进行了诗词探讨,欧阳没实力但皮厚,剽窃了这一两年宋人做的诗词,反正又没版权责任。最后双方商定,三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次举行会谈。欧阳没想到是,回去后迎接自己是刘邦昌阴霾的脸色。

“欧大人这是从哪里回来?”

欧阳下马笑道:“打猎。”

“怎么是空手打猎,猎物又在哪?”

欧阳正色道:“我大宋仁义治天下,怎能对生灵下狠手?”

刘邦昌问:“你不是打猎吗?”

“是啊!”

“空手打猎?”

“我大宋仁义治天下。”

“我……”刘邦昌感觉对方当自己是傻子。一甩袖子怒道:“欧大人,别以为本钦差不知道你在干什么。你也许不知道吧,那个吴巴达在我手上。”

一边刘锜苦笑轻轻点头。欧阳看刘邦昌问:“那吴巴达现在在哪?”

“自然是在本钦差卫队保护之中。欧大人想杀人灭口吗?”

“刘将军。”欧阳怒道:“你可知罪?”

刘锜无奈道:“不知。”看来自己要被黑锅了。不过刘锜大方,谁让这家伙是在自己人眼皮下逃出去的呢。

“吴巴达杀官欲投西夏,怎能还让他潜逃在外?”

刘邦昌忙问:“什么意思?”

“刘大人不知道?这吴巴达乃是刘将军麾下一个兵丁,前几日私离拢县去了西夏军营。回来后被我等拿了下来询问。但没想此人身手甚好,一个夜晚杀了看守的校尉逃窜。刘将军快马带人追到了西夏军边,才将人抓回。”

“胡说。人家明明是西夏的和谈使节。”

欧阳不理会道:“刘将军,我以监军身份命你,火速将叛逆吴巴达就地正法,以正我军士气。”

“是!”刘锜喝道:“召集亲兵卫队。”

“是!”三个亲兵卫队长立刻上马召集人手。

刘邦昌怒道:“尔等想杀人灭口?”

一直没说话的李汉悠悠道:“刘大人,欧大人乃是皇上亲点的监军。莫说是一罪卒,拢县内外几万人,说杀都可杀得。来人,吩咐钦差卫队不可擅动,否则以同犯论处。”钦差加监军比钦差多了点点权利。

“是!”李汉卫队立刻上马。

“哼!”刘邦昌怒道:“本钦差定然如实禀告皇上。告辞”

刘邦昌一走,欧阳朝李汉拱手:“谢谢老哥。”

“谢我?不用,我这是在帮自己。你私扣和谈使节,我也难逃其责。现在只要把吴巴达杀了,一切都没有证据。皇上也不会不袒护你我,而你和刘将军又是在册的功臣,此事定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刘邦昌做不起文章来。不过……”李汉道:“恐怕回头你这个和谈钦差的名头可就没了,朝廷必然立刻派和西夏接洽。你的如意算盘可就打空了。”

欧阳虚心道:“老哥哥……”

“哈,用不到我时就叫老不死,没想到你欧阳也是个势利之徒。我可不是帮你,而是在帮刘将军。”李汉小声道:“立刻派人上表,军中有流言,说西夏人觉着和你谈判太吃亏,于是使了离间计,贿赂刘邦昌要换和谈钦差。”

“这个……”

李汉道:“你需要的是时间,而今真相无法掩盖,只能是浑水摸鱼赚取时间。你本来就在赌,如果韩将军不成,我们干了天大好事,都会因为兵败被问罪。如果韩将军成,你干了天大的坏事,都只会是有功无罚。”

“哈哈,有道理。”欧阳笑道:“这韩将军跑路速度没得说,武举那时候骑兵都追不上他。肯定能在敌人包围之前拿下兴庆府。谢谢老哥,这人情我欠你的。顺便问一句,这个吴巴达怎么逃出来的?”

“不是逃,而是刘大人撞上的。今天早上,你走了不久后,刘大人就开始上吐下泄,恰巧又在路边,内急之下句推了一间屋子进去想借个毛厕,就发现了八名刘将军的亲兵正在看守吴巴达,吴巴达也精明,一见他那官服,立刻喊冤。”李汉笑道:“要么说不是不报,是时辰未到。事实终究是事实。年轻人,举案三尺有神灵,如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你这是恐吓本县、本钦差、本监军。走了”欧阳交代:“晚上有空过来研究研究和西夏人和谈,老头你的功劳本官会给你记着。”

……

刘邦昌很生气,吴巴达的首级已经悬挂城头,罪名是勾结西夏。更让他生气是,吴巴达的名册被造了出来。乃是大前年招募的洪州人,隶属斥候。询问十几名斥候成员,大家一致赞成斥候队伍中有这么一个人。大家都很明白,这得罪哪一边都不能得罪欧阳这一边。首先欧阳也是钦差,而且外加监军和散财童子。其次自己一出卖,第二天可能就被派出去单骑攻打十几万西夏军。而得罪刘邦昌问题不大,反正上面有人扛着,下面又有十几个人人一起顶住。这就叫欺上不瞒下。

刘邦昌也看出来了,这欧阳一伙人是要将西夏打穿打烂,这种事情他是不允许发生的。为什么?究原因就是因为功劳二字。文官集团原本就想皇帝就想要一两个胜战稳固皇权,顺便提拔下青年武将,再让李汉上位。但按现在趋势发展,韩世忠的功劳并不是没有可能封王。而身为监军的李汉,功劳自然也是大大的。从宋太祖时候起,就有开疆拓土的打算,但是由于士族的阻挠无法大规模进行。而韩世忠这边是有借口。西夏最少有二十个州是宋立国后零散被占领的。燕云十六州还是后唐送人,宋都立志要拿回。横何况是宋朝丢的土地,宋人自然更要拿回。这种功劳即使不封王也得官拜相公。

欧阳道:“能不能派士兵假扮山贼干掉他?”

李汉鄙视:“钦差卫队三百人,难道要和皇上说,在我们附近还有千人的山贼吗?再说这谋害钦差之罪,相当于弑君,天下无人可赦。你再大功劳也得处斩。”

欧阳苦笑:“老哥,我真舍不得花钱在他身上。”

“十万对你欧大人来说只不过是小钱。”李汉摸胡须不为意道:“一旦表章送到朝廷,朝廷肯定会调查刘大人收受西夏贿赂的罪名。而此时出现刘大人十万贯的阳平钱庄信物,足够其折腾一阵子。到时候我们是驴是马就已经见了分晓。记住,我不是在帮你们,而是在帮我自己,否则朝廷接报,定然免了你钦差,还会撤了刘将军的职权,到时候会怎么发展,还真没个数。”

“成割肉了。”欧阳恨恨道:“这笔钱肯定又被充了国库,MD,我欠朝廷的啊!”

李汉淡然一笑:“这几年你从阳平捞的‘民钱’恐怕……”

“哈哈,今天天气真好。”欧阳问刘锜:“刘将军,你说西夏人会不会进攻?”

刘锜道:“如果韩将军得手,西夏必然来攻。如果韩将军失手,西夏定然不会来攻。按时间推算,韩将军由于要清理河西走廊,会耽误点时间。按照我们信使的路程,估计结果就在这十来天左右。”

“到时候可就是一场血战。”

“报!”一名亲兵进帐道:“有个西夏人摸到城墙下要见欧大人。”

“请!”

……

求见的西夏人三十出头,身子很是强壮,开口就行伍人的口气,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在下嵬名窝窝,见过各位大人、将军。这为就是欧大人吧,有人让我问下,覆灭卫戍军多少钱?”

“……好大的口气。”欧阳问:“怎么个覆灭法?”

“杀了卫戍将军和各路卫戍将领,而后五千人来投宋。”

欧阳喜道:“你开。”

“二十万贯!”

欧阳拍板:“成交时间地点,怎么交货?”

第142章 攻城器械

嵬名窝窝道:“进攻拢县之前,必然有常例的作战会议,到时候下手取了诸将之性命。而后带兵来投。”

欧阳问:“你主上是哪位?”

“事且机密,不敢透露。事成与不成还未知。主上只是让卑职先来探探路。”嵬名窝窝道:“既然大人如此大方,就等在下的好消息。告辞”

“慢走,送嵬名将军。”

嵬名窝窝一离开,欧阳、刘锜和李汉同声道:“有诈!”

三人面面相觑好一会再哈哈一笑,李汉先开头道:“嵬名乃是西夏皇族拓跋氏族的本姓,西夏人依附唐后,被赐李姓,但这些年下来,有部分拓跋氏族人开始转回嵬名之姓,以示独立。要说嵬名背叛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机率要小的多。你看那嵬名守全在将官们要炸营时候,宁可回去挨罚,也不跟随背叛。所以我感觉有蹊跷。我想是他们借用嵬名守全的姓来麻痹我们。”

刘锜道:“在多起叛逃后,西夏军派出剩余一千质子军中五百人监视卫戍部队,而卫戍军则监视中军和后军,防止叛逃。要潜逃一两个人简单,但五千人这样的大举动要瞒过质子军,恐怕不易。欧大人是怎么感觉对方有诈?”

欧阳惭愧道:“我这边没想那么深,就感觉对方应该最少派个会杀价的人过来。先报价不说还如此爽快……如同平时做生意一般,这样的人十有八九不是抢劫踩点,就是使用假币。”

“没想到西夏人的智谋要高了一等,之前和宋战争他们多使离间计和诈败。现在会反间了。”刘锜呵呵一笑道:“只不过太不娴熟,一眼看去破绽如此之多。”

……

第二天,张邦昌让人交代一声,也不和人招呼就离开拢县回京。而同时刘锜这边的表章也送向朝廷。他是负责将领,抓奸之事是他的主职责,他来说明会比欧阳上表有力得多。

这两天,前来拢县的西夏逃兵散碎增加不少。刘锜一反常态,突然表示所有人即使愿意也不再编入宋军,而是送到秦州去转接。一来二去,又到了第二次谈判时间。

这此西夏人只来了李仁礼,两边闲扯了很久,都没有进入正题,而后李宗礼开始品尝欧阳带来的酒,欧阳也陪饮。于是这么一天谈判日就这么过去了。

十几天后,也就是拢县等待韩部消息时候,回到东京的张邦昌把欧阳、李汉、刘锜和韩世忠全给参了。理由很简单,罪名是违御笔。违御笔以违制罪之。违制在中国古代是大罪,等同于欺君罔上。要说也有道理,这几人视和谈为无物,私扣对方和谈使节,为了自己私利,而无视圣旨。

但朝会上太学生陈东上表称,西夏人不敢和欧阳谈判,故贿赂张邦昌让其更换和谈将领、带兵将领。这点大家都明白,西夏人被欧阳的钱砸怕了,再说和欧阳去谈判确实比较难。刘锜本次不是给皇帝上表,而是上表大理寺和御史还有李纲推荐的忠正之人陈东。果不其然,前两个部门一点声音都没有,而陈东则毫不畏惧的跳了出去,其手上还掌握了一份供词,供词是秦州阳平钱庄掌柜提供,其证明在不久前,有人在那开了户,用的就是张邦昌的名字,户头十万贯。而且店内帐房伙计都可以证明此人携带西夏军符。

张邦昌喊冤说,说既然潜到大宋内,为什么还携带军符暴露身份。

陈东呵斥,那是因为可以自由来往西夏边境所用,因为没有军符,在这个时期会被抓捕。

一边说的有据,一边辩解的有理。赵玉头疼万分,询问百官,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于是就按照程序,将交大理寺审理。如果是无辜的,那就可以说明欧阳他们确实违御笔,如果不是无辜的,那就说明欧阳他们是有功劳的。

蔡京朝会上询问,是否要再派和谈使节。

赵玉直接否掉,绝对不能让西夏人的离间计得逞。

张邦昌进了天牢才想明白一件事,自己最大的错误就是和钱斗。他的身家比欧阳有过之而不及。但是欧阳钱砸就砸了,谁都知道这家伙是富翁,而他的钱不是说砸就砸,会被御史参的。用十万贯,当时怎么就没想到这人会使这样的手段呢?

没有糟糕,只有更糟糕。皇家报一向不批驳朝廷官员,最多就是说点花边新闻赚点眼球。但这次一反常态暴料:张邦昌有汉奸嫌疑,其参在前线奋战,并且捷报连连的韩将军、刘将军、欧大人和李大人。其中描写非常详细,说是刘锜抓到了和西夏人勾结的一个宋军斥候,斥候无意中透露西夏人畏惧宋此次攻势,要使离间计。而后就是西夏人在秦州转帐,将附近各州飞票集中转帐到张邦昌的名下。当然报纸也说了,此事还不明朗,也不排除有可能西夏人拿十万贯故意陷害张邦昌,报纸还是很客观,只说明事实,当然有部分是采访的假事实。

说西夏人陷害张邦昌,这个借口很烂,谁也知道张邦昌根本就没有陷害的价值。按此推论,汉奸罪名几乎是坐实了。而舆论干扰司法,大理寺先入为主的从有没有问题升华到调查有什么问题。

而皇宫的赵玉接到了李汉的密折,看完后沉默了很久,而后叹口气不再干涉此事,对有大臣上表再派钦差一律无视,并且派人拿手谕给李纲,允许调动利州路的后勤物资,并且还批准了对欧阳军厂的采购计划。

赵玉身为一个皇帝,起码的政治觉悟还是有的。宋征军两文就不用说了,两武韩世忠和刘锜都是自己提拔起来,并且委以重任的将领。她和谈目的很简单,就是见好就收。而今这四人都表示可以继续打下去,她也只能是支持下去。

……

根据奸细来报,西夏的大型攻城设备已经到位,有扭力型弩车、云梯车、行炮车、攻城车、冲撞车、临冲吕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