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闺娇-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九见愤愤不平的灵珊,摇头道:“你脾气比我还冲动。我遵从父亲的交代,只是因为二姐姐和三哥并非一定会同我对立,我希望娘亲主动一点,也是想消除她同父亲的隔阂,希望娘能过得更好。我尽我所能,只求无愧于心。若二姐姐依然如故,父亲在娘亲主动亲近后,依然无动于衷,那么……我自然不会一条路走到黑。”
    便是不同莫昕岚为敌,把她当做陌生人还是能做到的。
    “您心里有分寸就好。”灵珊道:“真怕您总是心软,对人一退再退。”
    阿九笑道:“看了我娘行事后,我明白刚柔并济才是王道。有时候,我太过固执,太相信自己,反而看不通透。”
    
    诏狱,莫冠杰用阿九所献的计策,同汉王谋反案最重要的人证欧阳珧深切恳谈,没用大加斥责,只说陛下如何看中他……莫冠杰并没摆资助欧阳珧恩人的样子,从忠君说起,几次三番提到皇上对他的信任。
    最后说得欧阳珧泪流满面,悔恨自己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皇上并不想知道汉王谋反的事儿,你饱读圣贤书,该清楚一句话,兴百姓之福,乱百姓之衰。宁做太平犬,不为乱世人。陛下一统江山,尚有残存的余孽意图恢复四国割据的局面,你自己好好想想,为何读书,为何入仕为官。”
    莫冠杰说完,离开欧阳珧的牢房。
    “莫兄,你这是何意?”
    等候在外面的陆天养差一点被行叩拜大礼的莫冠杰吓到,一步上前扶住他的手臂,“折煞小弟了。”
    “多谢,多谢。”
    莫冠杰看了别人的牢房后,才知道北镇抚司是阎王殿并非只是传闻,想他入狱两月过得日子,他对陆贤弟发自内心的感激,“贤弟不仅在回京时救了我一家的性命,这些日子也承蒙贤弟关照,愚兄没齿难忘!”
    陆天养谦虚几句,莫兄可比只把感恩挂在嘴边上的小侄女有情有义多了。
    “莫兄完成陛下重托,高升指日可待。”
    陆天养道:“我提醒莫兄一句,若是高升,只在陛下信任,并非有人为您求情。”
    “这……”
    莫冠杰好奇陆天养说得有人到底指得是谁?
    欧阳珧写了奏折后,自尽而亡,神武帝命人厚葬他,并下令释放有功之臣——莫冠杰。
    得了圣旨后,莫冠杰收拾好这些日子陆贤弟送的书卷,走出诏狱,还没等适应外面的光线,就听见一阵阵的哭泣声:
    “儿啊,你总算是出来了,你若有好歹,娘也不活了。”
    “母亲?!”
    莫冠杰嘴角微抽,这惊喜着实有点大。
    ps求粉红票。(未完待续)

  第四十四章 放妾

锦衣卫北镇抚司被称作阎王殿,如今光天化日之下上演老太太嚎丧,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亲自送莫冠杰出狱的陆阎王微微眯起眼眸,身边的锦衣卫随从直接用拇指挑出一节深藏在刀鞘里的绣春刀!
    “陆贤弟,误会,误会!”
    莫冠杰忙对陆天养拱手,他本来整洁的青衫胸口沾满老太太的鼻涕,眼泪,好不容易从老太太怀抱中挣脱出来:
    “她是我母亲,刚从老家来京城,有失礼之处,还望陆贤弟海涵。”
    身穿蟒袍,脸罩银鹰面具的人是谁,老太太也是清楚的,被陆阎王盯上,老太太后背发寒,立刻收了哭声,扯着莫冠杰的衣袖,把儿子莫冠杰顶在身前,口中喃喃自语,“我儿怎会叫阎王为贤弟?”
    莫冠杰一直对母亲不抱有任何希望,要不然他也不会十余年不肯把老太太接到京城来。
    这年头官已经不容易做了,再有个添乱,不知分寸的老太太,莫冠杰可没信心能护莫家平安。
    “陆贤弟于我有恩。”
    莫冠杰郑重的说道,“咏哥儿,岚姐儿,卿姐儿,你们都来拜见陆叔叔。”
    除了姜氏母女没到外,莫冠杰所有的儿女都随着老太太赶来接他出狱。
    莫冠杰此时心里想着,一定有人惹到灼华,要不然灼华不至于‘报复’的让老太太出门。
    他痴迷于书卷,并非不懂人情世故,也绝非脑袋僵化的儒生。
    “你们不必多礼。”陆天养直接打断莫冠杰儿女的行礼,“我还有事,莫兄。我先告辞了。”
    随后,陆天养直接翻身上马,阴冷,冷冽的目光扫过站在马下的莫隽咏等人,勾起嘴角,“同莫兄之情无需加在儿女身上,莫兄出诏狱后。陛下自是有封赏。往后莫大人同我不过是官场同僚罢了。”
    “陆贤弟……”
    莫冠杰开口,莫昕岚在旁边狠狠的拽了他一把,低声道:“父亲为清流。陆大人是锦衣卫,君子之交淡如水,交情甚密,于父亲故然不妥。对陆大人也没好处。”
    莫昕岚上前福了一礼,对总是为难开国勋贵的陆阎王实在是很没好感。尤其是陆阎王几次为刁难外祖父和舅舅,更是让她对陆阎王气上几分。
    “小女子多谢这些日子陆大人对家父的关照。”
    “我早说过,不必谢。”
    陆天养马鞭在手,目光越过莫昕岚落在一直低眉顺目站在一旁的莫昕卿身上。半新不旧的映红牡丹长裘穿在她身上格外显眼,即便她不曾说话,旁人也很难忽略了她。
    阿九……同她相比略显娇俏。天真了,便是同岁。阿九也有成熟睿智的一面,但更多时就是个被父母娇惯的小丫头。
    可莫昕卿不同,身量比阿九更高些,也更显出少女的风姿来,哪怕她今年虚岁不过十二。
    陆天养忍不住紧了紧手中的马鞭,再一次忍不住想起那个无情,清冷的小侄女,看破他的‘诡计’,却认为他只是想向沐焱宇报复才会利用她……他的眸色暗淡了几分,纵马扬鞭而去。
    他一离开,老太太仿佛卸去紧箍咒,顿时来了精神,“儿啊,岚姐儿说得对,你怎能自甘堕落,自毁名声的同锦衣卫相交?当年我和你兄长辛辛苦苦供你读书,为何?莫忘了你的志向,何况勋贵老爷们岂是一个小小的锦衣卫能得罪的?”
    莫冠杰充耳不闻,回头问道:“咏哥儿,以为如何?”
    “……陆大人救下父亲,于莫家有恩。”
    莫隽咏宛若松柏劲竹,字正腔圆,俊脸刚正:“称他为陆叔叔并非不可,然私情不可影响朝争,若锦衣卫越举妄为,父亲应该最先上条陈弹劾之。”
    莫昕岚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实在是无法想象这话是从三哥口中说出的,按说三哥不是应该最无视锦衣卫的?
    她隐隐看到九妹妹入京后对三哥的影响。
    不过三个月而已,三哥已经同九妹妹无话不谈了?
    “善。”
    莫昕卿抬头含笑,“三哥哥微言大义,大善。”
    莫冠杰抚掌大笑,拍着莫隽咏的肩头,得意又有几分欣慰的说道:“好,吾家亦有千里驹,着实不错。”
    “……父亲。”
    莫隽咏被赞后,俊脸微红,越发显得丰神俊秀,莫冠杰眼底的欣慰之色更浓,再多加教导,不愁他自己后继无人。
    “卿姐儿说得很好。”
    莫冠杰点头赞了莫昕卿,随后对发楞的莫昕岚看了半晌,终究因愧疚无法说她不是,毕竟她同外祖父家更亲近一点,也难免对陆贤弟憎恨。
    莫昕岚记起上次来看诏狱探视莫冠杰时,父亲对陆阎王天纵奇才的评价,父亲很在意他:
    “女儿只是……只是不想您同锦衣卫的人牵绊太深,您重情重信,为您心中大道不惜牺牲一切,女儿担心你被人利用。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您才是莫家的主心骨。”
    莫昕岚双眸隐现水雾,亦有几许悲凉,让看到她的人都有几分异样的沉重感。
    “晓得你亦替为父着想,岚姐儿不赞同陆贤弟,我是不会怪你的。”
    莫冠杰默默叹息,总不能让所有女儿都心悦臣服的管陆贤弟叫叔叔,除了阿九外,其余的……没有经历过回京路上的凶险,没有同陆贤弟朝夕相处过,想让她们信服陆贤弟只怕是很难。
    陆贤弟看着内敛,实则性情高傲,能入他眼的人不多,不屑勉强得来的侄女,还不如保持现状为好。
    “走,回府去。”
    莫冠杰先扶着老太太上马车,他直接被老太太拽到了马车上,一路上他只能听着老太太哭诉,哭她命苦。守寡多年,好不容拉扯长大出息的儿子有危险,做儿媳的却不闻不问。
    她哭长子为莫冠杰积劳成疾,有早逝之兆,幼子为莫冠杰早早辍学……这些话,莫冠杰自己都能倒背如流,因他外放为官。几年不曾再见母亲。没想到母亲的习惯还在。
    从他不顾老太太反对,执意上书院求学后,老太太就没少念叨他不知劳作。念叨他不顾莫家,念叨他把养家种地的重任扔给兄长……
    即便如今因他莫家挺起了脊梁,在老家家财万贯,步入书香门第之家。他关照子侄,这一切都抵消不了老太太的怨念。
    老太太总是时刻提醒莫冠杰。不要忘记长兄为他的付出,但凡不如老太太的心意,莫冠杰就会被她念叨。
    莫冠杰感激兄长的支持,即便对兄长有愧疚。他也不认为当初选读书有何错处。
    “当年我就说姜氏是个福薄的,你不肯听,迷了心窍似的非要娶她。如今不是被我说中了?她眼里不仅没有我这个婆婆,这些年也只给你生了一个小丫头。听说她父亲也进了诏狱?你看看……若是同辅国公再联姻,今日我儿许是早就做了大老爷了。”
    老太太对娶姜氏为继妻一直耿耿于怀,见过辅国公府的富贵更对姜家的寒酸不满。
    每次莫昕卿和周姨娘回辅国公府都会送给她许多闪闪发亮的珍玩,宝贝,金银珠宝她更是藏起了不少。
    姜氏从没孝敬过她好东西。
    “我儿……”
    老太太看出莫冠杰根本没往心中去,不由得变了脸色,“我说得话,你到底听到没有?姜氏和阿九真真是很不孝!临老,临老,你还让我受罪儿媳的欺负?我还不如回老家去……”
    “母亲若不习惯京城,儿子让人送您回去。”
    老太太一听这话,立刻住了口,好不容易来到京城,怎么都不能再被送回去,帝都哪哪都好,比老家富贵许多,况且只有她在京城,长子幼子以及守寡的女儿才能跟过来。
    莫冠杰道:“夫人的性情我晓得,母亲,为儿子着想,您别太过为难于她。”
    “哼!”老太太很是不高兴。
    “儿子能从诏狱出来,岳父也可以。”
    莫冠杰眼底多了几许无奈,谁都想有个命理的母亲,偏偏他摊上这么一位?!
    同老太太说理是说不通的,只能用荣华富贵,权势地位打动于她:
    “最近陛下对开国贵胄多有戒心,辅国公看似花团锦簇,满门富贵,实则步步凶险,说不好哪一日便被陛下……夺爵毁券,到时必会牵连许多的人。”
    老太太眼睛眨巴眨巴,对莫冠杰的话将将信将疑,“那可是堂堂世袭国公府。”
    “皇上的命令谁敢不从?就算辅国公爵位还在,在朝野上的权柄远远不如岳父。您想做首辅能没有富贵吗?首辅可是帝国朝臣的第一人。”
    “你说姜氏的父亲能做首辅?”
    见莫冠杰点头,老太太倒吸一口凉气,宰相等同于首辅,这点她还是知道的,“首辅教不好女儿,还不许我抱怨两句?”
    “为莫家富贵……为儿子……”
    老太太并不动容,莫冠杰心里颇不是滋味,喉咙发苦,“就算不为儿子,您总得为大哥和侄子们着想吧,得罪谁也不能得罪首辅爱女。”
    “看你娶的一个个好媳妇,先头那个就不说了,整日病怏怏的,针线不过,可好在有一份体面的嫁妆,又给你生了一儿一女,可姜氏……”
    老太太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当初还不如娶村子上的小花过门,她当年可是村上一枝花,模样长得俊俏,又能干活,孝顺我,你是不知道她最是能生的。”
    “母亲!”
    “好啦,好啦。”
    老太太道:“她不惹我,我便不理会她。为了你,我万万不敢得罪首辅。不过你大哥他们进京的事情,你可要放在心上,他们在你身边,也是你的臂膀助力,总比外人强些。你侄子和外甥的才学私塾的老夫子没有不赞的,你大哥为你累了半辈子,做人可不能没良心。你对咏哥儿如何,对他们得更好些才是。没你大哥,哪有你今日?!”
    “你听见没?!”
    “儿子记得。”
    莫冠杰答应下来,报答长兄一直也是他的心愿,只是被老太太逼着,他心里很是不舒服,有几分面对后娘的感觉……老太太总会忘记,自从他中举后。莫家有今日不在长兄幼弟。支撑莫家富贵的是他!
    “老爷,回府了。”
    莫宅中门大开,两辆马车从外面驶进来。仆从按照规矩的站好位置,等到莫冠杰下马车时,跪倒一片,“恭迎老爷。贺老爷高升。”
    神武帝已经有口谕,命吏部擢升莫冠杰一级补官缺。
    莫冠杰官职还没定下。但注定高升。
    阿九扶着姜氏的胳膊站在下跪的仆从中间,鹤立鸡群甚是显眼,莫冠杰一眼就能看到她们母女。
    姜氏淡淡且恰到好处的柔和笑容驱散莫冠杰方才的郁闷,阿九天真俏丽的向他眨眼。更是让他心里涌起一股暖意来。
    随后下车的莫昕卿叹服般的说道:“还是母亲和九妹妹厉害,懂得父亲的心思。”
    她们去诏狱门口接莫冠杰的人,反倒不如在府上等候的姜氏母女。
    莫昕岚嘴唇蠕动。不在意的一笑,“母亲一直很厉害。九妹妹最得父亲的宠爱,她最小,又是父亲一手养大的,自然比你我更得父亲的心。”
    莫冠杰为她做过许多事,甚至可以为她牺牲性命,可对她的疼爱远远不如阿九。
    纵使她嫉妒阿九,也不会当着莫昕卿的面表现出来,“八妹妹最好摆正心思,该是你的,别人夺不走,不该是你的,你也抢不去。”
    “还是二姐姐想得明白。”
    莫昕卿淡淡的应了一句,“我晓得自己身份,万不敢生出同九妹妹争父亲疼爱的心思。”
    她未来的荣辱不在莫冠杰身上,有什么好争的?瞄了莫昕岚一眼,这次不行,就不信次次不成!
    等莫冠杰得到仕途上的好处,自然会看中于她。
    “爹。”
    阿九笑盈盈的迎上去,上下打量一番,“我怎么觉得您好像胖了一些?”
    莫冠杰哈哈大笑,挺起微膨的小腹,“看得挺准,诏狱是个好地方,你陆叔叔关照我,锦衣卫有钱什么都买得到,我里面可是没少用好东西,又没你娘在身边看着,除了读书外,去不得别的地方,自是要胖的。”
    姜氏一直更注重药膳,轻易不会让莫冠杰多吃。
    “以后有夫人在,可就没那么多油水了。”
    旁人不知,莫冠杰是个无肉不欢的人,只是姜氏一直卡着,他觉得自己会怀念诏狱的日子,还是陆贤弟对他好啊。
    这点也促成莫冠杰总是同陆阎王偷偷会面,顺便解馋。
    姜氏忍不住瞪了莫冠杰一眼,“老爷怎同阿九一般胡闹?我又不是不让老爷用膳,只是不想您吃得太油腻。”
    “夫人的心思,我晓得。”
    莫冠杰躬身以礼,抬头同姜氏平静的眸子对视,直到察觉出姜氏眼底的那丝羞涩,惊喜,才道:“这些日子辛苦夫人了,以后……以后为夫不会再让夫人担惊受怕。”
    他握了握姜氏藏在袖口的手。
    一簇红晕爬上姜氏脸颊,挣脱开他手,扭身道:“进屋去吧。”
    自从莫冠杰下车,周姨娘的目光就一刻没有离开他,离着上次见面,已经过三年多,她实在是很想问一问狠心的人儿,若不是莫冠杰必须得回京述职,他是不是根本就不想见自己?
    周姨娘见到姜氏和莫冠杰眉目传情,心底更是悲凉。
    “姨娘同我一起送祖母回后宅可好?”
    “……我。”
    即便刺痛了她的眼儿,她也不想离开,总盼着莫冠杰能看到她。
    莫昕卿默默叹息一声,让奴婢护送老太太回后宅,她陪着周姨娘一起站在原地。
    莫冠杰此时已经同姜氏进屋去了。
    阿九瞄了备受刺激的周姨娘一眼,谁让周姨娘是妾呢。
    并非父亲爱母亲爱到无视任何女子的地步,而是做妾的周姨娘很难再入莫冠杰的眼儿。
    晓得当年的内情,阿九觉得周姨娘纯粹是自作自受。
    阿九紧紧了拳头,也许那份‘证据’能让周姨娘从此解脱了。不用再受罪。
    
    莫冠杰重新梳洗过后,坐在九和居正房。
    莫隽咏等兄妹跪了一排,正式给父亲磕头,莫冠杰见儿子英挺俊秀,女儿钟灵敏秀,模样出众,满意的笑道:“起来。都起来。”
    阿九随着莫昕岚起身。站在一旁,莫昕卿站在阿九身后,便是她比阿九年长。也无法越到阿九身前去。
    周姨娘单独一人上前,聘聘婷婷的屈膝,一件水蓝色褙子,撒花不落地的长裙把她显得更是清灵脱俗。斜插在鬓间瓒南珠的钗环每一次晃动,都会带有一圈淡淡的光芒。媚而不俗,周姨娘俏脸隐隐有珍珠般的光泽,着实动人极了。
    她低头行礼时漏出一节白皙的脖颈,腰间的带子束得很紧。显出她不可盈握的芊芊细腰,胸口波澜起伏证明她并非像看起来的清瘦,该丰满的地方不弱于任何人。
    “见过老爷。”
    “嗯。”
    莫冠杰点点头。抿了一口茶,避开周姨娘幽怨。含情的目光,“这些年你照顾咏哥儿他们兄妹,辛苦了。”
    她眼底的幽怨更浓,难道在他眼里,自己只是来抚养亡姐的儿女?对自己就没有一丝一毫的情义么?
    莫冠杰放下茶盏,起身对一直沉稳的姜氏道:“留在江南的书卷可曾送到?陆贤弟送了我一箱子书卷,我得先把书卷整理好。”
    “留在江南的物什早就送到了京城,书卷是阿九同咏哥儿一起放的。”
    “好。”
    莫冠杰不在意贵重的摆设,最在意他留在江南的书卷,那可是他耗费十年功夫收集誊写的,坏了一本都像要他的命儿,“阿九做得好!咏哥也好。”
    “老爷看进京的奴才该如何安置?吴妈妈一家侍奉了许多年,便是老爷被锁拿进京也没想着离开。”
    “这些事,夫人拿注意就好。”
    莫冠杰摆手道:“后宅的事情,夫人做主,不必知会我。”
    “爹,您忘了,你答应过的让吴妈妈的儿子保全给您做长随,还说过让吴妈妈的孙子小竹子去书房侍奉呢。”
    “对,对。”
    莫冠杰点头道:“这话是我说的,保全跟着我,小竹子……就在外书房侍奉。”
    姜氏道:“如此也不负吴妈妈一家的忠诚,保全跟着老爷,我能放心些。”
    这是要将里里外外都不许旁人插手的节奏么?
    莫昕岚便是没心思同姜氏争,心里还是有些不痛快。
    原本跟着父亲的人该是她乳娘的儿子,在外书房侍奉的人也该是乳娘的孙子。莫昕卿眼底晃过笑意,二姐姐能忍这么久,已经出乎她的意料之外了。
    “父亲,哥哥身边还缺一个侍奉笔墨的书童,不如让常恩去吧。”
    “常恩?”
    莫冠杰皱了皱眉头,“他是谁?”
    毕竟要放在唯一儿子身边的人,莫冠杰还是很慎重的,尤其又是伺候笔墨的,问莫昕岚:“我怎么没听过这个人?”
    莫隽咏看了一眼为自己好的妹妹,道:“我身边还有明礼,晓意,足够使唤。”
    “常恩忠诚护主,哥哥以后便明白他的好处。”
    莫昕岚暗自埋怨莫隽咏不支持自己,明礼,晓意可赶不上常恩忠诚。
    阿九在旁边道:“一个书童罢了,既是二姐姐提得人选,三哥先用着,若不顺手打发出去也就是了。”
    何必为一个小书童闹得不愉快?
    “爹,我随您一起去外书房。”阿九挽住莫冠杰,“我爬上爬下把书卷都放妥当了,您不赞我几句,以后别想我再帮您整理书架。陆叔叔送你的书,我还没看过呢。”
    莫冠杰点头道:“我还真离不得你。”
    有个过目不忘的女儿,莫冠杰找书时会省下很多功夫。
    “咏哥儿,明日我靠考较你功课,以后我亲自教你读书。”
    “是,父亲。”
    莫隽咏脸上闪过一丝倨傲,并不怕莫冠杰考他的功课。
    等到莫冠杰离去,姜氏道:“晚膳时,你们再过来吧。”
    莫昕岚等人福礼离去,失落的周姨娘被莫昕卿搀走了,莫昕岚拽住莫隽咏,叮嘱道:“哥哥要好好的对待常恩,当心小竹子……母亲虽不见得有害哥哥的心思,但总归不是你我的生母。常恩重情重义,他对哥哥会很忠心的。”
    
    外书房中,阿九把证据递给莫冠杰,轻声说道:“您自己看看吧,娘有多不容易。我听爹的嘱咐,可有人却刨坑害我娘,爹,我能让娘留下,看见不得娘承受含冤莫白。”
    莫冠杰面色凝重,连三年前的邸报阿九都找出来了,真实性不容质疑,“周姨娘……罢了,你三哥已经长大,我耽她十年,不能再让她空耗下去,毁她一辈子不说,弄得家宅不宁反而遗祸无穷。”
    “明日,我让人请辅国公过来。”
    “爹决定了?”
    阿九略带几分惊讶,看着莫冠杰再宣纸上写字,“放妾书?”
    莫冠杰点点头,“领了放妾书,此事就作罢,总归是我亏欠她一分。”
    ps继续求粉红票,好几天没得到粉红票了,泪奔。(未完待续)

  第四十五章 情绝

刷刷刷,浓墨化作黑字呈现在宣纸上,放妾书一气呵成。
    阿九抻脖子去看,双手撑着桌面,莫冠杰并没为难她,把写好的放妾书向阿九面前推了推,随后他后背靠椅子背,慢慢的品茶,闻着满屋的书香,莫冠杰心情极好。
    被阿九重新‘休改’过的证据随便的堆放在一旁,莫冠杰根本就懒得再看一眼。
    放妾书大多对良妾所言,寻常官宦人家虽不敢把妾称为贵妾,可周姨娘不仅是辅国公的女儿,还是莫冠杰嫡妻的妹妹,又负责抚养嫡妻原配留下的一双儿女,周姨娘的实际地位远比妾来得高,几乎等同于贵妾了,只是不能公布于众。
    “你三哥曾说过,他若进学入仕会为周姨娘请封。”
    莫冠杰用茶水润了润喉咙,声音极是低沉,“从你三哥说过此话后,我便动了心思放她离开。”
    “爹是担心三哥成为众矢之的?影响三哥的仕途。”
    为妾,还不是生母请封很招人议论,虽是神武帝出身草莽,但这些年一直美化自己,常常向清流们靠,标榜礼仪。
    莫隽咏一旦上请封周姨娘的折子,一准会被御史弹劾,进而在官场上举步维艰。
    阿九突然有几分明悟,“爹不是早就盼着这一日吧。”
    难怪他对证据只是草草扫过,仿佛能交代过去,让辅国公不得不退步就行,至于真伪……他本就没在意过。
    莫冠杰揉了揉阿九的小脑袋,揉乱女儿的发丝,拇指碰到小米粒大小的珍珠辫绳,突然记起其余两个女儿富贵的收拾。他亏欠莫昕岚兄妹的是陪伴,但也在吃穿用度上亏欠阿九。
    可少买几本书?
    还是少资助寒门学子?
    莫冠杰全盘否定了,还是想法设法多赚点银子,或是让莫昕岚她们明白勤俭持家的道理,沉迷于富贵奢靡,不如做些更有意义的事儿。
    “爹……”阿九咧嘴,有几分苦涩的感觉。聪明人不用忙。劳碌命跑断肠,她到底该是聪明人?还是天生劳碌命儿?“若我没看出账本有坑,怎么办?”
    “我相信你娘。”
    莫冠杰弹了阿九脑壳。“别跟我摆愁眉苦脸的样子,阿九,你跟在我身边十年,从小我就抱着你。此时我若说夫人一句不好,你非同我发疯不可。”
    他还有一句话没说。若他做得不到位,稍微怀疑夫人,姜灼华就敢带着阿九毫无留恋的离他而去。
    没人比他更清楚,一向沉稳温婉的姜灼华有怎样倔强的性情。
    同他一直打算放周姨娘离开一样。夫人也一直警惕着他,时刻有抽身的心思。
    莫冠杰不敢抱怨姜氏,毕竟当年是他隐瞒纳辅国公庶女为妾的事。在辅国公刁难还是举人的姜岳父时,他除了惭愧外什么都做不了。他又不能因为辅国公霸道不讲道理就迁怒原配留下的一双儿女。只能不停的辗转各地,积累为官的资本,期望再回京城时,不会再被辅国公强迫,做个保护姜氏和妻儿的男人。
    不过他着实想不到,姜家岳父能中状元且得神武帝另眼相看,他成为世人口中最有福气的人。
    这些‘福气’并非他所求。
    他迟迟不肯回京为官,就因为没做好同两任岳父同朝为官的准备。
    “当时的无能为力,我会记住一辈子。”
    “什么?”
    阿九弄不懂父亲因何无能为力,见莫冠杰不打算解释,“娘说我总容易胡思乱想,今儿我算是明白面对时不时走神人的感觉了,您比我还过分呢,起码我不会冷不丁的冒出一句话,除了娘外,也没人看出我走神。”
    “你爹经历的太多,脑子里装得东西也多,有时难免会想起往事。”
    “……”
    阿九刮了刮自己的脸颊,父亲的面皮越来越厚了,“在诏狱里,您是不是受了刺激?”
    “哈哈。”
    莫冠杰抚掌大笑,“真该让陆贤弟听听这话,阿九……陆贤弟不仅在诏狱里给我许多的优待,他还让我明白了朝廷的局势。”
    说到此处,莫冠杰脸上的笑容渐渐隐去,漆黑的眸子深邃幽暗,脸部线条绷紧,“你陆叔叔帮我补上最重要的一课,他救命之恩足以让我记住一本子,指点之情,我同样没齿难忘。”
    “陆叔叔本身就很神秘莫测,爹,您了解陆叔叔?”
    阿九不认为陆叔叔会做善事,那人沉默内敛,对人的戒心很重,心计同样很重,做任何事都是有一定的目的,她着实不想善良,纯正的父亲被陆叔叔‘利用’。
    莫冠杰摇头道:“我只晓得他天资聪颖,及为适合官场。历任锦衣卫指挥使都不得善终的传统许是会在他身上破例,不过,陆贤弟还是不能太大意,天意如刀,圣心难测。一旦镇国长公主一系发力,皇上不可能不给勋贵留有几分的面子。”
    “既然有外公即将出狱,升任首辅的风声,我想皇上对清洗开国勋贵即将告一段落,眼下虽是盛世,一统的局面,然帝国东西南北也只是稍稍平静而已,帝国并没达到汉唐盛世,万邦来朝的地位。”
    阿九冷静的分析,劝解道:“我看爹您去吏部选官,最好先别涉及中枢的官位,先弄明白朝廷上走势,看看状况风向再说。位居太高的位置,您会备受人非议的,也不利于爹您和同僚的关系。况且您一直从事学政,监考举子,不如从事最熟悉的位置,也能更好的彰显您的才干,为国选才,人才——真正出色的人才才是帝国的根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