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高门宠媳-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寒潜看着他微微塌陷的腰部,不虞地皱眉道,“有话起来说。”
汪曲就抖手抖脚的爬起来。
萧寒潜气笑了,“你少在我面前作态,苦肉计倒使到我跟前来了?”
汪曲为了他,十几年间不知道在启阳帝、皇后跟前跪过多少次。
为他求情、背书,代他受罚,但跪着的腰背从来都是笔直挺括的。
现在却在他面前装出副老态龙钟的样子,汪曲还不到三十岁!
萧寒潜瞥了他一眼,示意他坐到炕下锦杌上。
汪曲半坐到锦杌上,恭敬又不失亲近地道,“王爷平安无事,老奴这一跪,跪得是庇佑您的神佛,怎么扯上苦肉计了?”
他就知道他家王爷是个面冷心热的,他们这些老人一旦示弱,王爷就会心软。
萧寒潜确实吃这一套,闻言冷哼一声,到底被汪曲闹得压住了火气,暂时放下李英歌的事,先说起正事来,“张枫说战俘头领已经安排妥当了?”
汪曲暗暗松了口气,正色秉道,“收到张枫暗记的当天,老奴入夜就亲自去提了战俘头领,安置在老奴名下的私宅里。那是老奴进宫前置办的小宅子,进宫后就再没去过。这十几年来只雇了个老苍头看着,任谁都查不到那里。王爷尽管放心。
这几天乾王府先抬进了宫中赐的六个美人外,又有选四妾的消息流出,倒是有不少人想着上门打点,人多口杂的,暗地里盯着乾王府的人反而没了异动。
就是京郊的几处庄子,来过几拨人夜探,无功而返后就再没了动静。
老奴听下头人禀报,来的不是普通探子,多是江湖人士,这背后之人短时间内怕是难查清楚。
昨晚张枫送了暗号过来后,老奴就动用了宫中的人手,盯着五皇子。老奴来之前刚收到消息,五皇子那里没有什么特别的动静。”
他见萧寒潜沉吟不语,就劝道,“您身边除了张枫,就留了四个侍卫,借住李府到底不是长久之计。如今战俘头领还好生生的在我们手中,张枫又搜到了五皇子的玉佩,还是当断则断,尽早捅到皇上面前的好。”
要的越多,冒的风险就越大。
汪曲语重心长道,“刚才见李夫人的时候,老奴已和她有了默契。一旦她定下去青玉观打醮的日子,老奴就提前去青玉观布置好,届时由暗卫护送您进宫,再兵分两路,让张枫带着那四个侍卫,提了战俘头领送到皇上跟前。
两厢汇合,事情就成了一半,到时您想将五皇子如何,连皇上都拦不住。
您也不必再如此委屈,借住他处,有家不能回。”
汪曲不担心其他,唯独心疼他自小看到大的主子。
萧寒潜闻言神色柔和,说出的话却没有半点温度,“您也太高看我了,父皇要是想保谁,就是铁证如山也能视而不见。”
汪曲眉头大皱,“您这次险些就丢了性命!五皇子算个什么东西,您可是皇后嫡出的皇子!”
他不觉得启阳帝会糊涂到不分轻重。
但想到当年萧寒潜打断五皇子腿的事,又有些不确定。
萧寒潜心中有数,不耐烦多说此事,只道,“谢氏什么时候去青玉观,我会和她商量日子。到时会让张枫提前知会你。在这之前,有件事你先去办好。”
汪曲半倾着身子,支起了耳朵。
萧寒潜沉声道,“皇兄那里有不少外人安插的眼线。你去揪个老大安插的钉子出来,弄成半死,再弄两样东西:一份老大的亲笔密信,一块皇兄的令牌。要是弄不到令牌,其他贴身的信物也行。”
他口中的皇兄,独指嫡亲的二皇子。
遇刺的主使是五皇子,怎么又扯上了大皇子和二皇子?
听这话,是连查都懒得查,直接造伪证,要拖大皇子和二皇子下水?
汪曲听得心惊肉跳。
萧寒潜见他担忧多于震惊,耐心提点道,“老五是个什么货色?手里哪里有死士可用?你只管按我说的去办,我自有打算。”
杀刺客活口的是死士,五皇子别说东北大营,连皇宫都没出过,还是个啃老的内纬皇子,也许有钱买凶,却没能力养死士。
而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都已经去过东北大营历练。
在启阳帝那里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凡是放去边关历练过的皇子,才有资格培养自己的人马。
如今萧寒潜出外四年,手里已经有了一批自己的人。
而五皇子这个窝里横的蠢货,也就只有被人当枪使的份儿。
萧寒潜嘴角勾起的笑,即不屑又冰冷。
汪曲看得愣神,感叹道,“老奴听命。您您真是长大了。”
四年不在京城,再不是当年那个压不住怒火,轻易暴躁的四皇子了。
萧寒潜听得笑起来,神色微暖,安抚道,“这四年你没少和谢氏打交道,应当知道她的手段。我暂住此处,倒是无需担心。张枫那里我已经交待过,你办成事后,就把人和东西都交给他。”
他们在京中至少有三处绝对安全的暗桩可供联络活动。
汪曲心领神会,听他说起谢氏,就知道李英歌的事绕不过去,就顺着话茬道,“张枫怕老奴担心,私下也送过密信给老奴。李夫人确实了得,任由有心人如何打探李府,也没让人成功摸到南花园来。”
萧寒潜名下的京郊庄子都被人夜探过,李府这个岳家又怎么可能没人盯着。
只是李府是阁老府,自有护院。
那些来李府打探的,都被李府的护院挡下了。
护院不知情,办起差事来不怕闹出动静,那些打探的人却不敢鸡蛋碰石头,试探几次后,难免畏首畏脚。
萧寒潜笑得意味深长,“你当南花园真的平静无波?打探的人没能摸进来,一是因李府护院不是白吃饭的。二是占着南花园地利优势。套用兵家的说法,就是易守难攻。”
他说到这里,语气一冷,“这南花园是谢氏为李英歌选的。可见她为了保护李英歌有多谨慎周全。以她的手段心性,想守住李英歌痴傻的秘密就能守得住。不到毫无退路,我就不信还有人能探听到谢氏想瞒住的秘密!”
如果李英歌在场,她一定会惊讶于萧寒潜的城府之深。
她万万想不到,她眼中的十七岁少年在已知隐情的前提下,还能不动声色的和她交往。
早在一年多前,得知李英歌痴傻秘密的汪曲,就将此事密报给了萧寒潜。
萧寒潜意外之余,只命汪曲按兵不动,等他回京后再定夺。
而此刻,他的意外已经变成了失望,以及怒火。
失望于汪曲办事不力。
盛怒于李英歌摔伤之事。
他只是肩胛受伤,又不是脑子进水,这几天和李英歌日夜相处,他的小未婚妻傻不傻,他难道眼瞎耳聋看不出来?
萧寒潜冷冷看向汪曲,哼笑道,“我让你安排人护着李英歌,不是让你自作主张,任由人伤她害她!这是其一。其二,她出了事,伤得如何,我就不信没人报给你听,你知情不报,是当我四年不在京城,连该有的规矩都忘了?!”
他说着不由又邪火翻涌,“我是不是对你们这些王府老人太好了!好到你们连做奴才的本分都丢到了脑后?!”
这满京城,知道李英歌密的,只有萧寒潜及其三两亲信。
如果另有外人知情,比起弄死李英歌,留着李英歌痴傻这个把柄,更有利于攻坚他、针对李阁老府。
其他人根本不会知道,更不会对李英歌下杀手。
一听李英歌猝然重伤大病,他就知道是自己人动的手。
萧寒潜想到这里,眼中寒光一闪,“是谁让常青动的手?”
常青是萧寒潜安排到李英歌身边的人。
如果李英歌听到这句话,就会知道她所猜测的思路是对的,但想法却走歪了。
她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局。
汪曲这次没有直接给跪,而是直接认错,“王爷,老奴确实不知情。昨晚张枫第二次给老奴送密信时,提了一句,老奴才知晓小王妃因常青而摔下假山一事。”
他一直都称李英歌为李二小姐。
如今改口称小王妃,显见已经得了张枫的提点。
张枫心细,汪曲也不是傻子。
如今既然知道萧寒潜看重李英歌,就不再拿她当未过门的李二小姐,直接当女主子敬重。
萧寒潜听着“小王妃”三个字,似笑非笑地看着汪曲。
汪曲苦笑道,“您也知道李夫人手段斐然,常青害小王妃不成,短时间内哪敢轻举妄动?紧接着您借住李府,常青又被派来服侍您和小王妃,她也是直到昨天才借着送药的藉口,找上张枫偷偷递了话过来。老奴这才知道出了这么件大事。”
萧寒潜收起笑容,“你也不必推脱。常青这几年直接听命于谁,你比我清楚。她为什么这个时候让常青动手,我也猜得出来。你虽然管不到她头上,但这失察之罪,你一样跑不掉。”
常青背后另有其人。
汪曲想到那人的心思,又是唏嘘又是感叹,忍不住长长的叹了口气。
☆、第23章 隐情
“失察之罪,老奴不敢狡辩。”汪曲认罪,但还是忍不住道,“您既然猜得到她为什么让常青动手,就该知道,她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您,并没有半点不忠不敬的歪心思。老奴说句托大的话,别说满乾王府,就是满京城,也找不出比她更一心为您的人。”
汪曲的心,还是偏向常青背后之人的。
他不禁分辨道,“事有轻重缓急,如今不是追究此事的好时机。等您面见过皇上,好好地回府后再招她问话不迟。说到底,她敢让常青动手,又怎会不清楚自作主张的后果?
当年您封王赐婚后,就被急调往东北大营,虽说没人再敢小瞧乾王府,但您远离京城四年,京中根基到底不稳,比不上大皇子、二皇子殿下。
就连三皇子,这几年也渐渐有了贤名。
这次您携战功风光回归,又另有皇命秘密进京,正是在京中立威扬名的好时候。
她只盼着您能站稳脚跟,此时对小王妃动手,不就是怕小王妃身负隐患,随时可能妨害到您。”
常青背后之人,是知道轻重的。
杀掉痴傻王妃,李府不仅不会倒霉,还能来个死无对证,彻底摆脱隐患。
而萧寒潜能重新挑选王妃。
挑个门当户对、年龄相当的,家世也不会比李府差。
即不会得罪李阁老府,又能让萧寒潜受益。
那人就是深知这点,才敢自作主张。
如今看来,那人却是好心办坏事。
汪曲就替那人说好话,“这四年来,乾王府的内宅能风平浪静,多亏她尽心尽力。您也知道,有多少人想往府里塞人!就像这次宫中赐美人,谁知道那六个人背后又牵扯着什么关系?
有她掌管内宅,将人往南偏院一关,连皇上和皇后娘娘都挑不出错来,何况外人?
老奴知道选四妾之事是障眼法,但没有她在内宅坐镇,乾王府还不得闹成菜市口?
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就是知道那人所做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萧寒潜才隐而不动。
即对常青视而不见,又没有将那人直接定罪。
但对汪曲的话,萧寒潜不置可否。
汪曲十分识趣,斟酌道,“您若是想为小王妃出气,老奴就和张枫商量,定能不惊动李府就处置掉常青。”
萧寒潜就想到李英歌对常青的态度。
这几天她大半时间都在内室陪着自己,偶尔和常青接触,言行又乖巧又安静,不像在他面前时的有来有往,动静皆宜。
李英歌不似对常青有防备,但又不如对着谢妈妈时的骄纵亲热。
他隐隐觉得,李英歌对常青并不像表现出来的那样毫无芥蒂。
他对他的小未婚妻会如何行事,十分感兴趣。
萧寒潜就无所谓的道,“这事你先别管。看看李英歌的反应再说。”
汪曲闻言再也压不住惊疑,“常青在小王妃身边已有三四年,又是贴身大丫鬟,她既然敢报上痴傻的事,就证明事实确凿。否则常青怎么敢听命下手?”
如果李英歌不痴不傻,那那人命常青动手,岂非成了一场笑话?!
他不觉得那人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更不信常青会谎报消息。
且看谢氏对李英歌的禅精竭虑,就更证明了痴傻之事不假。
现在听萧寒潜的意思,竟是断定李英歌很正常。
萧寒潜的脑海中,不由闪过李英歌那双好似会说话的灵动双眼,他嗤笑道,“人算不如天算。你忘了小福全儿那一身神力是怎么来的了?”
小福全儿是汪曲的干儿子。
这其中还有一段缘由。
汪曲如醍醐灌顶,大奇道,“您是说小王妃和小福全儿一样,是因祸得福,得了天赐的机缘?”
原来这小福全儿,最早只是个陪玩的低级小太监。
有一回为了护着年幼的萧寒潜,不慎跌落御花园的凉亭,自己头破血流,却一把扛起萧寒潜,急急去找太医,一心怕萧寒潜受惊。
他们都当小福全儿是紧急之下瞬间爆发,后来才后知后觉,生得豆芽菜似的小福全儿这一摔,居然摔出了一身神力。
太医院啧啧称奇,谁都诊不出所以然来。
大千世间无奇不有。
汪曲觉得小福全儿人如其名,大难不死福缘深厚,又看中他忠心为主神力无匹,有心提拔他,收他做了干儿子。
小福全儿是唯一跟着萧寒潜去东北大营的贴身内侍。
因他力大无比,这会儿正看守着战俘头领。
正因为身边之人有如此奇缘,所以萧寒潜在初见李英歌,发现她言行不像痴儿时,并没有露出半点异样情绪。
而汪曲偏心那人,那人一心为他,在他眼里,却只是画蛇添足罢了。
他根本不介意娶个痴傻的王妃。
人人都爱联姻,他却不屑于依靠妻族。
他要娶的是妻子,又不是棋子。
如果连枕边人都要算计利用,算什么大丈夫?
他的人无论好坏,都由他护着,如果护不住,只能说明自己无能。
所以乍闻李英歌是个痴儿时,他只有意外,没有震怒。
他甚至因此对谢氏另眼相看。
谢氏为母则强、有勇有谋,他看得上她的坚韧果决,比起被蒙在鼓里的李子昌,这个岳母更让他满意虽然脾气臭了点。
他想等亲自接触过李英歌后,再好好想想怎么对待这个特殊的小未婚妻。
他对她,先有驯服新奇事物的占有欲,后有转嫁枉死小狐狸的移情之谊。
等知道她因常青摔伤的事后,更多了一分愧疚。
他的人因他的缘故受了无妄之灾,是他最不能忍的。
更何况他的小未婚妻不仅不傻了,还误打误撞的帮了他。
萧寒潜想到这里,脸部线条柔和下来,掏出纸笺交给汪曲,“你去查查青玉观的无归道长,再找人看看这张卦象具体算的是什么。私下查。”
这是不得外泄的意思。
汪曲忙郑重的接过,瞥一眼笔迹,再看萧寒潜的神色,立马猜到这是李英歌的东西。
李英歌什么底细,他很清楚。
李英歌怎么会这种鬼画符?
常青没能送消息的这段日子,李英歌身上到底出了多少变故?
汪曲一阵心惊。
事情脱离了掌控,不仅是他无能,而且常青和那人这次背主行事,恐怕得不了好。
端看萧寒潜心中谁轻谁重了。
汪曲不敢再多说,起身道,“您交待的两件事,老奴会尽快办好。不出两天就会有结果。”
他表明不再偏帮常青和那人,一心办事。
萧寒潜心里将汪曲当半个长辈看,有心提点道,“你办事我放心。至于李英歌,我只提醒你一件事,当年李子昌曾抱着尚在襁褓的李英歌进宫面圣,外人不知,你我当时在场,却是一清二楚。
三年后,父皇就将年仅三岁的李英歌指给了我。
我们查不出来因果,李子昌那里探不出话,但不代表这其中没有不为人知的隐秘。
人人都当父皇乱点鸳鸯谱,我却不敢这么想。
只要李英歌不死,她就只能是乾王妃。”
而就在几天前,他的人竟然想弄死李英歌。
真是无知者无畏!
内宅妇人,始终格局太小!
汪曲听得魂走脊梁骨,明白萧寒潜这是让他回府后,隐晦地敲打那人一番,不要再莽撞行事。
他更明白了一件事。
李英歌在萧寒潜心中的份量,因着当年这件旧事,是他们这些老仆再鞠躬尽瘁也比不上的。
如果不是萧寒潜提起,汪曲几乎忘了还有这么一件陈年旧事。
如今想来,启阳帝赐婚背后,还有连他们都查不到的隐情。
汪曲转瞬间就有了成算,毕恭毕敬的躬身退出了内室。
绣楼外暖阳遍洒。
十月寒冬,难得有这样的好天气。
李英歌猜汪曲不会很快下来,就带着谢妈妈出了一楼偏间,留下杨妈妈和常青待命。
谢妈妈却不敢让李英歌在外头多待,一见汪曲出现在楼外,就道,“冬天的太阳晒不进骨子里,可别再受了凉。该回去了。”
李英歌散步散出一层薄汗,神清气爽的应下。
迎面遇上汪曲,就依礼叫了声“汪公公。”
汪曲此时再看李英歌,只觉她自带光环,险些闪瞎他的眼,闻言忙谦逊却不谄媚的笑道,“不敢当小王妃这一声。您愿意的话,喊老奴汪曲或是小曲子就行。”
谢妈妈听那一声小王妃,乐得连掏了三次袖袋,一气给了三个沉甸甸的荷包做打赏。
李英歌却觉得汪曲态度古怪。
她前世就听过汪曲的大名,这个曾经服侍过太后,后来跟了萧寒潜脱颖而出的总管大太监,是个不容小觑的人物。
她对汪曲的第一印象不错。
没有寻常大太监的倨傲和阴阳怪气,言行举止不卑不吭,神态中甚至透着股隐约的正气,未语先笑,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嗓音也没有无根之人的尖细高挑。
如果不看太监服饰,就像个温和的中年书生。
刚才汪曲上楼前和她见礼,就显得老成持重,有礼但不过分热情。
现在却恭敬不失亲近,还让她拿他当小太监喊什么小曲子。
她不认为汪曲会因为她的身份,就拿她当主子敬重。
萧寒潜和他说了什么,让他转眼就改变了立场?
这算是好事吧?
李英歌暗暗打量汪曲,随口道,“这是你该得的。”
汪曲就诶了一声,收下了丰厚的打赏。
他抬眼快速打量李英歌一眼,笑赞道,“小王妃这暖帽真别致。您且上楼吧,老奴这就告辞了。”
他似有所感,指了指二楼窗口。
李英歌被他夸得莫名其妙,抬眼看去,就见萧寒潜半倚在窗边,眼中含笑。
☆、第24章 看戏
谢妈妈亲自送汪曲,李英歌径自回了绣楼。
常青跟在她身后,曲臂虚托着李英歌。
一上二楼,热气扑面而来,熏得李英歌脸蛋红扑扑的,常青笑着替她脱下大氅,轻言细语道,“英哥儿陪着殿下说会儿话。待会儿就有点心吃。杨妈妈加了大姑奶奶送的好药材,祛燥祛热,又好吃又补身。”
说着摸了摸李英歌手脸的温度,悄声咬耳朵道,“都是偏着英哥儿的口味做的。你喜欢哪一种,回头告诉我,再让杨妈妈多做些。”
李英歌甜甜地笑。
心下却觉得唏嘘。
两世为人,她看得出常青对“她”是有几分真心的,可惜立场不同,这几年的主仆情分,一到利益冲突的时候,就成了鳄鱼的眼泪。
记忆里“她”被摔下假山时,常青眼中暗藏的不忍几不可见,显得晦暗不明。
李英歌暗暗摇头,掀起门帘进了内室。
萧寒潜定睛细看她两眼,目光落在她的暖帽上,薄唇微勾,“真成只小狐狸了!”
李英歌闻言微愣,下意识就去摘暖帽。
萧寒潜却长腿一伸,半探出身子将她抱上炕,屈指弹她暖帽上的两只耳朵,笑得嗓音淳淳,“这是你奶娘做的?心思挺巧,嗯,很适合你。”
李英歌红扑扑的脸更红了,一半羞一半气。
她总算明白谢妈妈为什么非要她戴这种古怪的暖帽了!
敢情是偶然听见萧寒潜喊她小狐狸,就巴巴地往暖帽上缝耳朵,好叫萧寒潜看了高兴!
还美其名曰什么保暖又趣致,年纪小正该扮可爱!
她就是再迟钝,也回过味儿来了谢妈妈这段日子的热情,都是冲着萧寒潜去的!
这是恨不得萧寒潜能立刻就看上她呢!
她才多大!
李英歌扶额。
怪不得汪曲莫名其妙地夸她的暖帽别致。
萧寒潜这些出入过南花园的亲信,都知道她有个“小狐狸”的昵称了吧!
她觉得萧寒潜是个二货。
弟弟李松十七岁的时候,也挺二的!
李英歌哭笑不得地瞪着萧寒潜。
落在萧寒潜眼中别有一番趣味。
他的小未婚妻头脸都小小的,包在齐耳的暖帽下,瞪大的双眼水亮,红润的小嘴无意识的嘟着,肩头两条细细的辫子大半都藏在暖帽里,视线往上,就是帽沿对立的两只耳朵,大概是毛料太软,半耷拉着立不起来。
衬着李英歌气鼓鼓的神色,越发像只被撩起脾气的小狐狸。
萧寒潜嘴角的笑意爬上眉角眼梢,朗声大笑起来,“小狐狸快别瞪了,小心眼睛脱窗。你奶娘手艺不错,该赏。”
赏个鬼!
李英歌一把扯下暖帽。
萧寒潜这次没阻止她,扳着她的肩膀就往怀里带,收敛笑声道,“让我看看你的伤口。”
该安排的都交待下去了,在离开之前,可以专心逗他的小未婚妻了。
李英歌闻言,推拒的动作不由一顿。
但她又不是真的宠物,萧寒潜这样又抱又楼的,算个什么事儿!
她就主动转身坐好,微低着头道,“伤口在后脑勺那儿,您别弄乱我的头发。”
谢妈妈手巧,给她松松的编了两根辫子,贴着膏药的伤口完美的藏在头发下,即不怕压着又美观。
萧寒潜触到她软软的头发,动作有他不自知的轻柔,语气也极轻,“还疼不疼?这种要命的伤,你那个丫鬟至少也要问个失职的罪,我看你待她没有半点不喜,也不见你娘罚她。”
似乎在萧寒潜眼中,李府下人都不值得他费心记名字。
但之前问起她的伤时,他没有深问,这会儿怎么又追究起常青来了?
李英歌不是真的无知孩童,自然能听出他语气中的疼惜,就顺着杆子往上爬,偏头道,“不疼了。至于常青,如今您在这里,我身边的人不好闹出大动静,省得节外生枝,坏了您的事就不好了。
我是想着亲自罚她的,不打算告诉我娘。
您之前说过会帮我的忙,如果有一天我要请您帮忙处置常青,您愿意插手吗?”
如果只是处置内宅丫鬟,又何必请他这个外人出手?
还不打算让谢氏知道。
他的小未婚妻到底是怎么想的?
她又猜测出了多少事?
真是有趣。
他从没和这么小的女孩子接触过,但他觉得他的小未婚妻非但不傻,还比同龄人要聪明。
萧寒潜想着就深看了李英歌一眼,捏着她的辫子不让她挣脱,轻轻拽着辫尾把玩着,“我答应过的事当然作数。小狐狸,你的头发怎么这么软?你奶娘做暖帽有一手,没想到梳头也有一手,这样软的头发也能打理得整齐好看。”
怎么说着说着又不正经起来?
李英歌看了眼萧寒潜束起的墨发,很想伸手拽一把。
他拽得她头皮疼,却半点没有自知之明。
果然是在东北大营待了四年,惯常和军人打交道,下手没个轻重。
李英歌被他弄得没脾气,就顺着他瞎扯,“您也很会梳头啊。我听妈妈说,您身边不用婢女。您吃穿梳洗都是由内侍打点吗?汪公公不是总管大太监吗,如果是他来管,岂不是成了总管老妈子?”
她暗损汪曲,谁让他暗搓搓地夸她暖帽别致!
萧寒潜却觉得她孩子气,不由耐心解释道,“边关不比王府,要想尽快收服东北大营那些兵油子,我就不能端着王爷的做派。很多事都要亲力亲为,自己梳头又算得了什么?
我带了个内侍叫小福全儿,他天赐神力,不仅能在武力上代我服众,也负责打点我在外的起居。
至于京中乾王府,替我管理内宅的是我的奶嬷嬷。她姓王,这次宫中赐的美人,也是交由她安置。
王嬷嬷和汪曲一样,是我的亲信,一个管内一个对外。
以后你见了她,要和对待汪曲一样,知不知道?”
李英歌了然。
他让她直呼张枫的名字,却没让她同等对待王嬷嬷和汪曲。
可见王嬷嬷和汪曲,在萧寒潜心中的份量很重。
但听他这话,怎么像在向她交底?
这是在教她怎么和他的人相处?
萧寒潜的脾气真的很怪。
对他认定的自己人,好像没什么防备,底线也很宽松。
她和他才相处了不到半个月而已。
李英歌不愿深想这是好是坏,佯装乖巧的点头,“我知道了。”
萧寒潜松开辫尾,摸了摸她的头顶,凤眸微闪道,“哪天你找我帮忙,多半是要落在王嬷嬷头上,对她客气些,嗯?”
李英歌只当萧寒潜内外有别,觉得处置丫鬟就该王嬷嬷经手,遂也没多想,乖乖点头。
萧寒潜见状,险些在心里笑翻了。
他的小未婚妻太有趣了!
他刻意提起王嬷嬷,就是提前让她有个印象。
她肯定想不到常青是他的人吧!
更想不到她的所有事,他其实都知道,而她的小未婚妻还在那里小大人似的,胡思乱想越跑越偏。
他是不介意娶个傻乎乎的王妃,但现在,他更想娶个能和他并肩的妻子。
小未婚妻既然已经不傻了,谢氏万般手段都打上了休止符,他少了不少乐趣,以后就不能暗中看谢氏如何折腾了。
那就来逗逗他的小未婚妻好了!
看她如何行事,看她如何长大。
他可不想她学了谢氏那一身臭脾气和恨手段,就由他来引导她好了!
萧寒潜莫名升起股得意来,拿李英歌当小孩子哄,“你跟着你奶娘学学梳头的手艺,等我回王府,你就来看我。到时候刺客的事就会闹大,我要装病静养。你来看我,给我梳头,得个贤惠的名声,也叫外人看看我有多虚弱。”
李英歌几乎要笑出声来。
萧寒潜果然很“公平”啊!
喊她做事,就透露点消息给她听。
看来汪曲来这一趟,萧寒潜已经安排好所有的事,就等着离开李府,由暗转明了。
她除去常青这个隐患的日子近在眼前。
李英歌心情大好,他哄她,她就也哄哄他。
李英歌举着两只小手在萧寒潜眼前晃,“您且等几年吧!”
她的手那么哪里绾得起他的头发,老实等着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