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高门宠媳-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这是哪儿来的不懂规矩的村妇?不知道的,还当是进了菜市口,这般热闹!”谢氏抬脚进了康家老太太的院子,张口打断道,“姑爷在翰林院当差,这名声家风还要不要了?杀猪也不见嚎成这样,满城南都听得见,这是嫌姑爷官做得稳当,没被御史盯上是不是?”
尖锐哭声嘎然而止。
而得知谢氏上门后就有意做戏的康家老太太亦是一怔,随即瞪了眼出这鬼主意的大儿媳一眼,忙拄着拐杖迎下台阶,扯出笑脸道,“亲家夫人,是他大嫂不懂事,您别怪她”
谢氏才怼过杨氏,如今再对上康家老太太那张老脸,顿觉腻味,闻言却没就势刺康家老太太,而是半垂下眼,看向跪在院子中间的两道身影。
嚎丧的是康家大嫂。
而另一个清瘦的娇小身影,却是个面生的姑娘。
“您这儿什么时候添了新的丫鬟,怎么也没让姝儿跟我说一声?”谢氏猜这就是所谓的方小姐,面上只做不懂,偏头换了笑脸问康家老太太,“姝儿是个孝顺孩子,早跟我说这康家上下的人丁嚼用,都是从她的份例里出,您这儿添了下人,合该她料理,这孩子怎么也没提一句?”
康家老太太是知道谢氏的风评的,当下只觉得她笑不如不笑,这指桑骂槐的更叫她老脸挂不住。
而那方小姐本还偷偷打量谢氏一行,闻言愣了愣才转过弯儿来,顿时脸色紫涨。
她忍不住拘谨的扯了扯刚上身的新春裳。
康家大嫂却一把扯住她,抬头直愣愣道,“亲家夫人误会哩,这可不是新买的丫鬟。这位是方小姐,我特意挑来给二弟”
“你少说两句!”康家老太太忙出声打断,暗暗冲身边的婆子丫鬟使眼色。
不等她的人救场,谢氏就故作讶然,挑眉道,“方小姐?亲家母,您这信送得突然写得又不清楚,他大嫂刚才那话什么意思,还劳烦您老给我解解惑?”
“亲家夫人,这方小姐就是之前我特意为二弟寻来的贵妾。”康家大嫂直挺挺的挪动膝头,扯着方小姐转过身来,对着谢氏急声道,“先前二弟和二弟妹不肯应哩,我想想也是,年轻小夫妻哪里突然就能接受屋里多个人?
这不就请娘留人住下,也好让二弟妹仔细看看方小姐的人品。前儿方小姐请二弟妹去园子里散步哩,哪里想到二弟妹就摔下了亭子,这一摔就见了血,太医这几天天天守在二弟妹院里,总不见好。
这、这我可真是冤枉啊,方小姐更是没有那黑心烂肝的坏心思,当时在场的都是二弟妹身边的人,谁说得清楚哩?亲家夫人您给评评理,二弟妹自己个摔着了,可不能怪到我们身上。”
说着还推了方小姐一把,用众人都听得见的声音嘀咕道,“天知道是真摔着了,还是想借刀杀人呢总归罚也罚过了,还想怎么着呢”
方小姐虽然心中也是这么想的,但被康家大嫂当着阁老夫人的面捅破,面上是真的方了,左看右看,最后求救似的锁定康家老太太。
能以寡居之身一人子力,拉拔大两个儿子,教养出康正行这个进士,康家老太太并非真的无知妇人。当下被康家大嫂一顿抢白,又见方小姐那此地无银的模样,也不禁被噎得面色僵硬。
谢氏心下嗤笑,暗道地上那两位段数太低可以略过,转头依旧看着康家老太太,“哦?我三天前收到的信,您这罚,难道是罚她们跪了这两夜一天?”
只要没瞎,都看得出来康家大嫂和方小姐才刚跪不久。
她们本就是听说李府马车到了,才赶紧上台做戏,哪儿来的严惩重罚?
康家老太太老脸微红,干咳一声,果断奔重点,“他大嫂没见识,话也说的不明白。亲家夫人,老二媳妇这一摔不要紧,请了太医才知道,老二媳妇这是有了!她自己不知事,加上刚上怀日子浅,就见了红,我们先去老二媳妇那儿看看”
她是真着急。
也是真后悔。
早知李姝不是不能生,她就不该违背二儿子的意思,趁着二儿子在翰林院值宿又把方小姐接进了家中,倒险些害了她盼了四年多的亲孙子!
她悔不当初。
谢氏却是眉头大皱。
心中却是大喜,方才的灵光乍现越发落在了实处,并不如面上表现出的不虞和气怒。
她一皱眉,李英歌就扯着谢氏的袖子晃,语气透着急怒,隐而不露的道,“娘,阿姐,阿姐会不会有事?”
谢氏见她一双桃花眼包着两湾泪水,讶然之余暗赞女儿演技上佳,默默为女儿打了个满分,不怕她骄傲就怕她露馅,偷偷又掐了女儿一把,冷笑道,“你阿姐有没有事,这事都没完!”
李英歌暗暗吃痛,泪水顿时包不住,掉线珠子似的扑簌簌落下。
“哎哟,好孩子乖孩子,可不兴哭的。”康家老太太却是真喜欢孩子,早年还得过李英歌梦熊之兆的吉利话,如今应了景见状更是心疼,半搂着李英歌哄道,“别怕别哭,我这就带你去看你阿姐,啊?”
李英歌因李姝对康家人再无好感,当下只觉满身不自在,干脆“闹脾气”,挣脱起来。
“亲家母别忙。”谢氏一把拉过李英歌,抬了抬下巴道,“我们有话坐下说。”
她不急着去见李姝,大出康家老太太的预料。
此时此刻却不敢摆架子,只得干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
“我看这家里头,除了您老坐镇以外,都是不消停的货色。”谢氏落座后,不接茶不可套,目光直直落在屋外跪着的二人身上,“有因才有果。您要说我无理也罢强横也罢,姝儿摔着了是事实。那什么方小姐,还有他大嫂,一个都别想摘干净。先把处置定下了,再来谈姝儿,和我那未出世的外孙子的事。”
李英歌端坐一旁,看向康家老太太,板着小脸道,“乾王哥哥如今在大理寺观政,身上担着纠察百官的职司,您若是觉得家务事难断,我就请乾王哥哥找大姐夫评评理,如何?”
康家老太太一个头两个大,身边上下谁都指望不上,只得先安抚道,“好孩子,我知道你心疼你阿姐。我也心疼老二媳妇”
说着顿了顿,痛定思痛转向谢氏,“亲家夫人怎么个想法,直说罢。”
☆、第163章 先打一架再说
“手心手背都是肉,您迟迟下不了决定,我就僭越一回,替您把那些不安生的都处置了。”谢氏虚话全省,睨着屋外跪得不甚走心的两道身影,冷哼道,“做大哥大嫂的,管事管到了弟弟弟妹屋里头去,如此为长不尊,当真可气可笑!
姝儿敬他们为长,又孝顺您,一心为着婆家打算,到头来倒把我们娘家人的脸面都踩烂了,换您您受得了?您要点头,我也只能说是在下输了,您这肚量我服。
今儿我也不怕说话难听,当初交割嫁妆单子时,您和正行比谁都清楚,这康家里外哪一样不是姝儿的?平时不说,那是敬着您和正行的体面,没得正主子反倒要被客居货色欺负的道理!
两个选择要么让姝儿大哥大嫂带着孩子,另买一处搬走,咱门只说孩子,孩子叫姝儿一声婶娘,无论是我还是姝儿,自不会亏待他们。
要么,今天就把姝儿抬回娘家,李府不差太医看诊不缺忠仆服侍,好歹不会再让姝儿伤心伤身。您想着家和,我也是为了女儿,名声算个什么东西,我李府还真就不在乎!”
她不在乎,康家老太太可在乎,否则也不会一味瞒着拖着。
谢氏说着招呼李英歌坐到身边,细细替女儿抹泪。
这慈母动作配上那一番话,直叫康家老太太如坐针毡,膝盖唰唰直中箭,老脸泛起羞恼神色。
老人家总想着哪头都顾哪头都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结果,反而是作茧自缚。
谢氏表示理解,但是不打算纵容。
顿了顿让康家老太太缓和一下,又似笑非笑道,“至于什么方小姐圆小姐,呵!您这大儿媳可真是好本事,不知去哪个犄角疙瘩找来的孤女,上无父母下无兄弟还家无恒产,也不知这真进了门,伺候的是正行,还是听命于您这大儿媳?
借刀杀人?好个借刀杀人!你这大儿媳好盘算!捏着个方小姐,这是想着架空谁离间谁呢?这方小姐哪儿来的滚回哪儿去!
再有什么乱七八糟的货和康家的任何人有牵扯,别怪我直接扭人见官。哦,至于送官的罪名,不劳您操心,李府随便找个二管事,也能捏造个完美的说辞,办稳妥这事儿,您考虑考虑?”
康家老太太越听脸色越僵,起先是为自己的糊涂而羞恼,后来不禁也升起一股邪火。
康家大嫂确实打着分管家权的主意,但自己大儿子大儿媳她最清楚,小心思是有但却不至于如谢氏所说,能算计得那么“长远深入”。
且方小姐确实小家子气,没那个胆儿害人性命。
谢氏说的道理她都懂,可是谢氏这梯子递得到处都是刺,不接找死接了扎手。
她也是个硬脾气,当下嘴角噏合,看也不看谢氏,转向李英歌,喘着老气道,“好孩子,你娘的话等你大姐夫回来再定夺,你且先陪你娘,我们一道去看你阿姐?”
谢氏丝毫没有被无视的不虞,心想您气着了就好,您若安好我还不解气呢。
李英歌以牙还牙,挂着泪痕皱眉道,“不必等姐夫回来,我身边的常青曾在乾王哥哥手下做事,她有乾王哥哥的名帖,我拿着去翰林院找姐夫去。”
她纯属扯淡。
乡野出身的康家老太太却不懂这些,心下正慌,门外谢妈妈冷着脸报,“夫人,杨妈妈来了。”
杨妈妈脸皮浮肿眼眶通红,进门冲谢氏哀声道,“夫人,大姑奶奶一听您和二小姐来了,就哭着要下床见您,好容易才拦住了,您快去看看罢。”
说着还不忘给康家老太太见礼。
康家老太太想到李姝往日的好处,以及出事后仍约束着上下不闹事,依旧敬重她这个婆婆,心中那份痛惜又真了几分。
她就不该因为这几天李姝院门紧闭,不等康正行回来就不见任何人而心生不满,偏听了大儿媳的话,又闹了这么半天。
她心境反复,羞愧重新上脸,再顾不上计较其他,催促道,“亲家夫人,好孩子,你们快跟着杨妈妈去看看姝儿,她现下可下不得床啊!”
谢氏和李英歌不动。
康家老太太一愣,随即敲着拐杖道,“亲家夫人的话我明白了,外头那两个我亲自处置,不会再让她们扎你们的眼。”
谢氏这才带着李英歌旁若无人地离开。
康家大嫂和方小姐一头雾水,正探头探脑就觉得头顶压下一片阴影,抬头一看,就见康家老太太一脸铁青地杵到二人面前。
且不说康家老太太如何收拾烂摊子,只说杨妈妈一路抹脸揉眼,进了李姝的院子就换上一副喜笑颜开的表情,“夫人和英哥儿来啦。”
李姝提着裙摆,由大丫鬟们簇拥着迎出门,笑眯眯道,“娘,英哥儿,快屋里头坐。”
她脸上半点哭模样不见,手里还捏着酸杏儿吃得咔嘣脆,院子内外心腹更不见担忧戒备神色,全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模样。
显见摔下台阶是真,有孕也是真,而有孕却见血只怕是鬼扯。
否则这自成一方清静地的院子,早该凄凄惨惨戚戚了。
谢氏的心彻底落到实处,顿时又好气又好笑,错身越过李姝进屋,哼道,“你倒是能耐了,招呼也不打一声就唱了出大戏。哭着下不来床?你不解释清楚,我就打得你真哭得下不了床!你不心疼自己,我也犯不着心疼我那未出世的外孙子!”
“娘!”李姝一听谢氏提肚子里的宝宝,满脸都洋溢着幸福喜气,牵起李英歌曲线救国,“好英哥儿,快帮阿姐说两句好话。娘的外孙子,你的小外甥好好的呢,我怎么会真拿自己和孩子冒险?”
李英歌看她掩也掩不住母性光辉,险些没被闪瞎双眼,嘟囔道,“我才不帮你。害我和娘白担心”
李姝笑得更欢了,只觉娘和妹妹在身边天都更晴了。
她一左一右拉着人坐到自己身边,诡笑道,“原先我只当杨妈妈得了娘的令,每天替我把脉好用药膳调养身子,后来诊出喜脉才知道,背后还有六爻卦象这一茬。
我就把这事儿瞒下了,正好借此彻底治死那臭婆娘和那个贱蹄子。摔是真摔,不过不是那贱蹄子推的,只是让我的人做了障眼法,扶得稳稳当当的。
所谓见血太医和杨妈妈都说了,那是日子浅的正常症状,我不过是顺手利用罢了,如今除了留作证据的那条染血裙子外,已经做稳胎了。
以后么娘那一番话撩出去,我可算能过好几年清静日子了。至于正行,我也是特意挑了他不在的时候,派去找他的是我的人,我特意交待做些手脚才久久没请到人。”
说着一顿,压低声笑微微道,“他我也瞒下了。回头娘可别说漏了嘴。他对我很好,等知道了这几天的事,定会站在我这一边的”
出事后再爆出有孕的事效果才好,看康家老太太就知道,事半功倍。
谢氏暗暗点头,面上冷笑道,“你这手段心智可算是长回来了。不然一孕傻仨年,我这以后可别想有安生日子过。”
李姝忙拍马屁,“这不是有娘和英哥儿嘛?否则我哪儿敢这么行事。也多亏娘派了杨妈妈来,这里里外外可都多亏杨妈妈铺排。”
下人们识趣都避到了外头,要是听到这话,杨妈妈保准翻白眼。
李姝倒是学到了谢氏的釜底抽薪,只是抽得不够狠厉,到底憋屈了老大一阵子。
谢氏却觉得李姝能忍肯忍是好事,点头道,“如此也罢。等你熬到了当人婆婆的年纪,再来杀伐果决不迟。”
李姝嘿嘿笑。
李英歌晓得谢氏别扭完了,小手就轻轻放上李姝的肚子,柔声道,“阿姐,我的小外甥乖不乖?”
她前世无出而遗憾,此时真心欢喜。
“才一个多月,哪儿知道乖不乖?”李姝笑得牙豁子都快露出来了,摸着小腹道,“好英哥儿,四年前借你吉言,如今阿姐就听你这一声小外甥的话。别说,我这几天就爱吃酸的。”
酸儿辣女,谢氏心头大喜,面上哼哼道,“快收起你那大牙豁子。笑得这么丑,别吓着我的乖外孙。”
李英歌忍俊不禁。
外头杨妈妈匆匆来报,“姑爷回来啦。”
康正行最近因翰林院重编地理志的任务重,一直宿在衙房里,一听“珊珊来迟”的下人说了事由,惊大过于喜,一路几乎是趔趄着赶了回来。
和被下人“请”出门的方小姐擦身而过,根本顾不上理会,迎头看见谢氏和李英歌,礼数都忘了,上前急声道,“岳母大人,姝儿呢!姝儿怎么样了?”
谢氏看他真急就舒心,似笑非笑道,“我选中你这个穷进士做女婿,当年你是怎么保证的,你可还记得?”
她居高临下。
康正行却是满心焦躁和羞愧,一不辩解二不废话,正色一拱手,抓起袍摆就往主院狂奔。
谢氏瞥一眼那急切的背影,暗暗一笑,懒得和康家老太太打招呼,带着李英歌顺势走人,留李姝和康正行小两口自去“闹”。
掌灯时分回到李府,一进正院,就听屋里传来李子昌的喝声,“好个当家主母,当家当到别人家去了,自己家的事倒要往后排!”
谢氏一愣过后,直接撸起袖管往屋里冲,嘴里道,“李子昌!有事别光动嘴皮子,先打一架再说话!谁赢谁话事!”
她都快奔五十的年纪了,成天白受东家西家的鸟气,要她忍?
呸!
☆、第164章 你的良心不痛吗
李英歌愕然,果断抬手拦下想跟进去的杨妈妈,冷声道,“看好门户。”
杨妈妈脚下一顿,立即反应过来,忙就转身去约束院中下人。
谢妈妈想跟着去,却见李英歌摇头,低声道,“你且陪我守在外间,说不准娘还用得着你”
谢妈妈蹙眉颔首,谢氏的大丫鬟们则对视一眼,眼见小主子三两句就安排妥当,齐齐行礼道,“二小姐,我们去盯着群芳院和南院那头,保准不叫幺蛾子往正院乱闯。”
谁也没想到,谢氏在澧县李氏老神在在,在康家游刃有余,一回到李府就被李子昌一句话激得炸了毛。
方才动静可不难保有心人不上赶着捣乱。
李英歌在外间坐镇,留意着里间的动静。
而李子昌亦是愕然,见谢氏气势汹汹地杀将进来,下意识就往后退了几步,皱眉道,“你发什么疯?!”
“你又闹什么失心疯?康家的事出了三天,你为人父亲的又做过什么?”谢氏的袖子越撸越高,步步逼近李子昌,兜头把脏水泼了回去,“我不管家里?哈!你倒是别只管带把儿的庶子,不管嫁出去的女儿!我是你的正妻,是这个家的主母,不是给你收拾烂摊子的奶妈子!”
说着抡起拳头,诡笑道,“快收起你那快瞪脱窗的眼神,没见过更年期的女人发威?老娘嫌动嘴不如动手痛快,有本事先打一架再说!”
她说是四十好几却保养极好,两条白皙纤长的臂膀有模有样的“出招”,直叫李子昌看得眼前白花花一片。
脑中却闪过谢氏初嫁他时的画面,但凡有点不顺心就冲着他发暴脾气,他曾当那是情趣,也曾爱过那样鲜活的谢氏。
只是几十年相敬如冰,这不合时宜的回想令李子昌不无尴尬,干咳一声拉住谢氏的手甩开,气笑不得道,“你看看你现在有什么当家主母的样子,坐下好好说话。”
“行。你要说话就说话,别张口闭口的带刺儿,也不怕反扎着自己。”谢氏动了动脖颈,收手抖袖子,落座后一拍桌子道,“我们先说好事儿。姝儿确诊有孕,等亲家老太太处置了那个搅事精大儿媳,康家清静了,你就想办法把正行挪挪地儿,别说你办不到。办不到也得办,还得趁早办。”
康正行脸上就写着“学术青年”四个大字,在翰林院一待四年不愿升职,每每感叹自己学识不精还需历练的时候,谢氏面上保持微笑,心里已经将康正行揍成了学术狗。
如今外孙明年就要出世,她这个做外祖母的,没得再放任女婿只奔理想不奔前程。
李子昌对此倒是赞同,且他已嗅出不对劲,已有心为以后打算,谢氏说要趁早办他心里赞同,却受不了她的命令口吻。
他多少年没见过她这样,只觉面对而坐的不是他的正妻,而是朝中不对盘的强横武将。
“你这话说得蹊跷,好似知道我这会儿不为正行铺排,将来就铺排不了似的?”李子昌哼笑着哦了一声,盯着谢氏道,“锵儿的事,你清楚多少?族里分完家,接下来你是不是就要把锵儿、铨儿也分出去?”
“我们说家事,谁也别打官腔。”谢氏头点得极其干脆,他哼她也哼,“李福想来都告诉你了。我能查到的事,你能比我查得更多想的更深。姝儿你可以不管,英哥儿和铭儿的前程你敢不管?不管你的好庶长子惹了什么祸要怎么收场,这家,老娘分定了。”
“我没说不分。”李子昌眉头紧锁,想呵斥几句又怕谢氏再闹起来,用力闭了闭眼,沉声道,“我若是不同意,就不会只让李福独自返京。分罢。我这些年给孩子们置办的私产,已经转到他们各自的名下。至于公账你不愿平分,就让铭儿拿大头,锵儿和铨儿是庶子,该拿多少就拿多少。”
他说人话,谢氏反而惊奇,当下收敛气势,恢复常态道,“怎么,李锵的事很严重?”
不严重李子昌也不可能这么干脆的同意分家。
奇归奇,谢氏说罢,仍不忘喊人,“谢妈妈?把账本给我抱进来。”
她早在澧县李氏时就花了小半个月的时间,清点过李府的内外账目,就等着这个时刻。
外间李英歌闻言微微一颔首,谢妈妈忙低头垂眼,将随身带着的藤编小箱子抱了进去,随即束手退了出来。
李英歌轻声问,“娘可好?”
谢妈妈一脸纠结,“看着倒像和平常没两样”
李英歌默然。
李子昌亦是默然无语,看着谢氏操起算盘噼里啪啦埋头算账,半晌才找回声音,几近无奈道,“你,你这是罢了!我且告诉你一句准话,大理寺手里还握着朝中不少人的把柄,尤其是吏部和户部的。
你这两天尽快把分家的事办了,让锵儿和铨儿都搬出去,往后有什么事自有我在外头替他们操持。影响不到铭儿和英哥儿,你心里知道锵儿的事也就罢了,谁找你都当不知道。
至于群芳院大姨娘和三姨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其他膝下无出的姨娘,或是遣散或是另行发嫁,你看着安排罢。我信得过你”
这说的就不止是人话了,简直是一朝回到新婚时,不知道的还以为李子昌这个万花丛中过的老浪子回头了!
谢氏打算盘的手慢了下来,抬眼看向李子昌,见鬼似的打量他,“你真失心疯了?就算是儿子要出事,也轮不到老子改过自新啊!吏部你只是兼任吏部左侍郎,这里头有你什么事儿?”
顶破天不过是撸了李子昌的兼职。
李子昌却不甚乐观,以前没说过的事,此时也不得不捅破了说,“太子殿下入储位已四年有余,除了起始跟着皇上上朝观政半年外,之后再无担过实职。过手的也不过是些无关紧要的奏折。
前年皇上下令重启詹事府,为东宫选拨官员后,朝中已有人或明或暗的投入太子殿下名下。只是圣心难测,詹事府水涨船高,宫中明妃娘娘却是日益得宠,且皇上对六皇子如何,连你们这些内宅妇人都风闻一二,可见偏爱非同一般。
明妃娘娘虽只是太后娘娘的远房侄女,但若把明妃娘娘的娘家换算成六皇子的外祖家来看,这层关系却是不容小觑。皇上岂会不知,六皇子党和太子党,在暗地里已是不可调和的对立党派”
而李子昌无论是自愿还是被动,早在和萧寒潜定下姻亲关系,在萧寒潜嫡亲兄长做了太子之后,就成了太子党。
且不论他没有细说他为太子牵线搭桥做过什么勾当,只说结党营私,就够启阳帝高拿重放,想弄死谁就能弄死谁。
端看启阳帝的心情。
谢氏立即意识到她之前想得太乐观,眉头蹙起,道,“你同意分家也就罢了,连群芳院都要遣散你给句明白话,事情可能有多糟?”
“再糟也牵连不到你这个内宅妇人身上。”李子昌垂下眼,眼中神色难辨,安静了一瞬才接着缓声道,“不止是群芳院。我们和离罢。先瞒着和离的事,等英哥儿和乾王殿下”
“李子昌!”谢氏拨算盘的手嘎然而止,一动不动悬空在算盘之上,死死盯着李子昌,切齿道,“你说和离就和离?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放你娘的狗屁!”
这话小福丁儿骂过老太太杨氏,谢氏照本宣科,直接拿李子昌他娘怼李子昌。
所谓文人讲究,朝中文官来往皆以官职或字号交际,连名带姓的叫人相当于指着对方鼻子骂三字经。谢氏晓得李子昌最重这些虚头巴脑的臭规矩,当下哪儿痛踩哪儿,恼怒更甚于震惊。
她几次三番直呼其名,李子昌也恼怒起来,抖着手指向谢氏,气道,“你,你这泼妇做张做致给谁看?你我之间早无夫妻情分,这些年我是不常宿在正院,你当我不明白你心中是如何想我的?
当年你还没生下英哥儿和铭儿,膝下只有姝儿一个女儿,娘给几位兄长都送了妾侍通房,轮到我这儿,人才进门没几天就失足落水一命呜呼,这其中是怎么回事,你比我清楚!
还有群芳院,这么多年,除了锵儿、铨儿,除了你的铭儿,别说再没有庶子出生,又夭折了多少落地的庶女,你自己摆着手指算一算!
我如今只提和离,不是要休你!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要不是为了你那一双嫡子女,七出哪一条,我不能光明正大的休你出门!”
他话赶话,一口气将经年积怨尽数都倒了出来。
谢氏愕然过后,却是满心失望。
她自认正派,却不想落在别人眼中,不过是心里有鬼。
“李子昌,你要理论,我就跟你把所有事都掰开揉碎了撕扯清楚!”谢氏失望之余,只剩止水平静,冷然看着李子昌,似笑非笑道,“你说的这些没有一样能安到我头上。你别不信,我敢拿英哥儿和铭儿发誓,我没对不起你老李家,更没作贱过你的子嗣。”
李子昌闻言愣怔。
谢氏却笑着摇头,“这种没根没据的鬼话你也敢拿来指责老娘,李子昌,你的良心不痛吗?”
☆、第165章 有理就在声高
李子昌只觉得头痛,嘴唇噏合半晌,才蹦出一句,“娘还在澧县好好儿的,你别脾气上来就一口一个老娘,像什么话!”
“行,我们就先从你娘说起。”谢氏抓起算盘唰唰一抖一放,噼啪拨动一颗算珠,冷然道,“先说头一件事。当年老太太给大哥他们屋里塞的是什么货色,我清楚你也清楚。轮到你,也不知从早已潦倒的娘家哪儿扒拉出个侄女,抬进门就要做贵妾,我是嫌堵心,但真正又惊又妒的却不是我。
你也不想想,当时肚子里刚揣上种、盼着一举得的男可有两位可不就是你那劳苦功高的大姨娘和三姨娘。那时我膝下是只有姝儿一个女儿,但女儿又如何,记在我名下就是正经的嫡女!
老太太给的贵妾就算真是只凤凰,在我眼里也就是只鸡仔。你说她的死是我害的?你倒是说说我这么做的动机,还有能得什么好处?
让我屈尊降贵去跟个妾室斗法?可省省吧,求别侮辱我的智商行不行?”
说着勾唇一笑,摇头道,“好歹做京官前,你也在外做过一方父母官,断过不少案子。凡事讲究动机和利害,我只当你之前是一叶障目,你再听不懂我这明白话,我也懒得再多扯皮。”
手下算珠噼啪又一响,“再来说第二件事。李锵落地后就是府里的庶长子,之后是有两个夭折的庶女,不过你别忘了,李铨可比李锵小两岁。大姨娘是有子万事足,三姨娘却还大着肚子养着胎。
庶长子的名头已经被人占了,你说三姨娘为了肚子里的孩子,狠不狠得起来?至于李铨之后夭折的庶女,和第一件事同理,我那会儿可连英哥儿都没怀上,我就是闲出屁了,也不至于去算计你的子嗣!
你常住常往群芳院,这么多年府里没有再添丁,难道怪我咯?不如我请个口风紧的老太医,给你仔细号号脉看看身子?”
李子昌脸色由冷变白,听到这里瞬时涨得通红,指着谢氏气道,“你,你混说什么!”
“最后说第三件事。”谢氏直接无视,动手拨弄第三颗算珠,淡淡接着道,“你是做惯文章的人,当晓得凡事讲究个起承转合。综上所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腌脏事闹腾着,夫妻情分越来越淡难道不是题中应有之义?
我一向以为,你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