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把王爷当白月光替身之后-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不宜迟,就算是错的情报,也必须出兵,没出事那是最好,如果王爷真出了什么事,你能负责?”
  对啊,没出事是最好了。她握着手心,心里却颤抖起来,没出事就不过是白去壁英城一次,但要是出事了……
  她不敢想象。
  正在交涉的时候,一个士兵拿着西疆八百里加急的信报递给将军,说:“西疆湘谷驻军求支援!”
  这一声落,将军看了眼信报,皱眉说:“岳国又打过来了,娘娘,我们镇北军得前去支援!”
  华云晏心中发疑,西疆、岳国、狄国……她皱眉,说:“太巧了。”
  “不是巧的问题,西疆常年与岳国有所摩擦,我们北境不是头次去支援了。”将军说。
  “还记得之前长陂一战么?若不是我们镇北军,长陂早丢了。”另一士兵说。
  “娘娘,我们必须出兵。”将军下定论。
  华云晏说:“我自然不会阻挠镇北军的行动,不过,请将军拨一些兵士去壁英城。”
  将军微微犹豫,最后想还是不要得罪这位娘娘了,他到底心里不信,只拨了二千人,让他们去壁英城。
  华云晏已经满足了,拿到了兵,总比没拿到好。
  只不过,将军一看她翻身上马,又有些犹豫,说:“娘娘还是在营帐等王爷回来……”
  华云晏摇摇头,不由分说,目光坚定。
  将军的态度让她打心底里一定要盯着,她不放心,怕他们阳奉阴违。
  将军的劝说最后不了了之,他想着,这位主子高兴就成了,于是没有再劝什么。
  镇北军分三拨,一拨前去西疆,一拨驻守,而一小拨前去壁英城。
  彼时,除了华云晏,所有人都没有把狄国使臣的话太放在眼里,即使壁英城以北是边境中佑城,以西临近西疆。
  如果在壁英城,被狄国、岳国的势力包围……
  华云晏闭上眼睛,一幅小小的关系图在她脑中浮现——
  假如她是狄国二王子,篡位成功,毕雍已死,和北境短暂的契约不再管用,而这时候,齐王这边不知道,那她肯定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假如她是太子,她更不会放过能消灭齐王的时机。
  她睁开眼睛,紧紧抓着马缰,心里却越发不安。
  她说不清此时心底里的思绪,只有一遍一遍地在心里重复着他的名字,那种不安才稍稍缓和。
  宋澜……宋澜……
  但愿只是她多想了,白跑一趟,就好了。
  马儿跑得飞快,一个上午的急行,离壁英城还有点距离,小将下令,就地歇息整顿,一刻后继续前行。
  华云晏从马上下来,喝了点水,靠在马背处发呆。
  忽的旁边走来一人,正是带领这二千士兵的小将。
  小将没发现华云晏脸色不大好,他带着点好奇,问:“娘娘……可是在东临杀过狼……”
  华云晏一愣,半天才想起来确实有这回事,当时从英亭村回来,还传得沸沸扬扬。
  她无奈一笑,说:“确实是,只不过……”只不过仅仅靠运气,远没有传得那么夸张。
  她这句话还没说完,小将对着身后的士兵说:“听到没,不用争了!王妃杀了东临那些狼!”
  华云晏转过头,这才发现她兀自沉浸在思绪里,并没有留意到他们对她的讨论。
  原来士兵中早就在小声议论,一些人认为她不过是一个女人,怎的仗着王爷宠爱就随意调动士兵,北境战事已毕,他们还想去西疆立功劳。
  另一部分人反驳,说这是王妃,能杀狼的王妃。
  议论引得队伍中不太平,可能会影响行进,小将收拾了几个刺头,然后看士兵们还不服,才跑来确认事实。
  王妃杀狼,这件事他们也是从那一干侍卫口中听来的,传得神乎所以。
  如今,他们见到王妃真人,发现她果然态度坚定,目光炯炯有神,她身上焕发的精神气,甚至能让人忽视她妍丽的长相。
  也只有这种人,才能配得上他们王爷。
  “娘娘可真是了不得啊!”
  “我就说了,跟着娘娘,不会出错的。”
  “话说回来,娘娘当日是怎么杀狼的?”
  “……”
  士兵们一个个敬佩不已,本来因没能去成西疆立功而不满,现在也都放下了芥蒂。
  华云晏有些诧异,随后一笑,没有再解释,这件事能让他们服她,那就是好事。
  随后再行进,速度就快了许多。
  另一头,一个士兵快马加鞭赶到了壁英城,他刚从马上下来就昏死过去,只手上紧紧捏着一份信报。
  宋澜展开一看,这是宋澜派在狄国盯着的暗桩传回来的,上头潦草地写着:狄国乱,毕雍死,王爷小心。
  其余几人看在眼里,皆皱眉。
  他们很快理清其中关系,毕雍死了,那狄国现在可以不守信了。
  宋澜将纸张折起来,道:“传令下去,即刻收整顿队伍,回邺城。”
  壁英城外营帐被收了起来,队伍秩序井然,很快就整顿好了,宋澜上马,领着将士从壁英城内退出来。
  忽的又是一骑快马赶过来,马上士兵翻下马,喘着一口气,道:“王爷!前线快报,狄国压境!中佑城驻将求壁英城将军支援!”
  狄国的动作很快,仅是踩着这一刻,就派出了三万大军。
  宋澜简略看完情报,却没有犹豫,命令道:“出兵。”
  不管这上面写着几万,他都必须出兵。
  周寅劝说:“王爷,中佑城驻将是叶守望。”
  叶氏……宋澜的脸色冷冷的。
  中佑城向来是宋澜重兵把守的要地,这段时日本应该拿回来,但太子不依不饶,几番牵扯,到现在城中主力还是被叶家人拿住。
  如今,他们却过来求助,说是守不住城。
  这倒也是天大的笑话了。
  中佑城在壁英城之前,内有五万百姓,若守不住,百姓得白白遭殃,而且最重要的是,狄人可以□□直入,从中佑、湘谷、邺城、东临,横贯北境,朝上京而去。
  李思行咬牙:“不去又不行,这个叶守望,不是稍微比叶忠民好点么,竟也不过这副鬼样子!”
  宋澜对其中的利害更为清楚,正是因为清楚,所以他一定得去中佑城,这是他的北境,他绝不容许狄国在此地嚣张跋扈。
  他提声,下令道:“李思行。”
  李思行道:“属下在。”
  宋澜说:“你带着二百精兵先行查看地形与埋伏,若有任何不对,立刻回来。”
  “是!”李思行应完后,匆匆带兵出去,顺嘴骂了句:
  “这些该死的叶家人,再有这种事,我们镇北军绝不帮忙,要死就死在那吧!”
  “周寅。”宋澜道。
  “属下在。”周寅作揖,说。
  “你带着五人,快马回镇北大营,调一万镇北军,回来支援。”宋澜说。
  “是。”周寅应,本想劝王爷,此行危险多,不如王爷回去调兵,让自己带兵去支援,不过,将帅怎么能随意离开他的士兵呢?
  况且,周寅知道,劝了也没用,便立刻抽调三五人,从壁英城快马出去。
  余下两千多兵士,则疾步朝中佑城而去。
  华川霖也穿了盔甲上马,马匹踱步到宋澜旁边,他摇摇头,说:“王爷可想好了,前方都是陷阱啊。”
  宋澜神色冷淡,声音也变得低下去:“今日我先走了,中佑必定会被宋涵拱手送人。”
  这种事,宋涵做得出来,他从来不在乎大楚,他只在乎他能不能拿到至高的权利。
  “他不是要请我过去么,那我必须过去,只要能守住中佑一时,宋涵和狄人就绝不会成功。”
  华川霖笑说:“好,这才是我们大楚人该有的样子,云晏能嫁给你,不亏!”
  宋澜瞥了他一眼,没说什么。
  *
  当日叶忠民送出去的信号,并没有到宋涵那,与叶忠民接头的暗桩明白,信报送到宋涵那就太晚了,干脆誊抄了一份,直接送到了西疆叶兆淮那里。
  比起他的废柴爹,叶兆淮在西疆的势力便大了许多。
  不管是与岳,还是与狄,叶兆淮都有不浅的接触,狄国二王子篡位,自然也有他的影子。
  所以这是一个精心设置的环。
  所以西疆请求支援、中佑请求支援,是一环扣一环的计策。
  周寅往回赶,一想到中佑的险境,是越心惊,只能希望镇北大营能快速朝边境派兵。
  半日后,他刚到壁英城下面的一座城镇,却遇到几个在打探壁英消息的人,他心下疑虑,令人将那些人抓起来问。
  那几人是北境人,只说自己是收了钱财才来打探消息,而要消息的,是岳国人。
  “都统饶命,我们再也不敢了!因为岳国也有些生意人想打探北境的生意,所以我们才帮着打探的!”
  几人呼天抢地,只求周寅放他们一马,周寅并没有太多心思,让人先把人押去牢里,便要起来再往回赶。
  只是事与愿违。
  不过半个时辰,他和五个士兵就被岳国人包围了。
  岳国人有百余人,而他们五人,这是要断了他们回送消息的路,而且,最令人不解的是岳国人竟把手伸到了北境。
  周寅脸色阴沉,高声问:“你们是如何进入北境的?”
  就算死,他也要死得明白。
  岳国领头人笑了,说:“这倒要问问你们太子了。”
  周寅摇头,按宋涵这么个玩法,他是完全不在意北境和西疆,准备拱手让给岳国和狄国?
  这一切,竟只是为了消灭齐王!
  可恨大楚出了这样的太子。
  周寅拔出刀刃,其他五人也是,毕竟是死,他们也不可能乖乖就范。
  只不过厮杀尚未开始,忽闻远处马蹄声,周寅地势较高,一眼看到了镇北军的标志。
  他大大松了口气,天不亡他!
  镇北军一到,岳国兵的士气很快被冲散了,被杀了几十人后,其他人纷纷逃走。
  “不追!”小将下令,士兵们重整队伍,小将驾马到周寅旁边,只看王妃和周寅在一处,听着周寅说王爷去了中佑,王妃眉头紧锁。
  小将说:“北境竟是什么时候也让岳国来参一脚?”
  周寅说:“一时说不清楚,你们带了多少人来——二千余人?其他人呢?”
  小将说:“西疆那边求助,大军去了。”
  周寅脸色难看起来:“如今大营里还有多少人?”
  “约摸驻守五千人。”
  “五千人……也够了。”周寅命令小将:“你拿着令牌回程,迅速抽调五千人,再让一队人马去西疆,让士兵回来。”
  周寅说完,加了句:“娘娘,前方凶险,您先回邺城。”
  华云晏今日听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了,她看了眼军士,问周寅:“如果让你调动这些士兵,能让他们不管如何,都愿意冲到最前去么?”
  周寅沉思片刻,摇摇头,说:“到底还是要看情况,如果是王爷来,定不是问题。”
  华云晏捏好了马缰,道:“这便是我非要去的原因了。”
  她一笑,说:“他们服我。”虽然说,她对自己也并不是很有信心。
  周寅聪敏,一下子相通关节,不再劝说,道:“是,娘娘。”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她不愿就此回去,她不愿意在后方不安地等待。
  *
  中佑城。
  天边泛着一点点黄色,像是沙子漫过天际一样。
  宋澜一行快马到了中佑时,狄国正在准备下一轮攻击。
  叶守望前来拜见,宋澜点了点手下的兵马,加上前来的三千余人,中佑城此时有九千多士兵。
  宋澜将士兵分为左右两翼和守城兵,他领了三千人,而李思行和另一个将军领了另外三千人。
  战况有些不利,狄人已经架上了攻城梯。
  宋澜部署下去,中佑城上许许多多的箭矢冲向狄人,随后趁着这个空隙,城上启用投石器,阻止狄人前进。
  短短半个时辰,一度扭转攻势。
  将士纷纷受到鼓舞,士气更足。
  叶守望站在城墙上观望,心里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半晌,他叫来了属下:“等等我出去,你就去禀报齐王,说我被困,务必前来解救。”
  属下问:“若是齐王不来怎么办?”
  叶守望说:“我手上拿着的可是半个北境的城内部署,要是落到狄国头上……他不来,也得来。”
  初时,他收到堂弟叶兆淮的信,要布这个局时,他并不太敢——
  宋澜是谁?名号上是大楚的齐王,实际上是北境的镇北王。
  有他在,北境安稳,百姓享乐,无人不敬。
  大楚百年安稳国情,须得仰赖像宋澜这样的人。
  要用这种龌蹉的法子来对待宋澜,叶守望心中有些不忍,可是,叶忠民被抓到了,如果太子倒台,他们叶家也就再没有生存的余地。
  叶守望狠了狠心,安慰自己道:“就是送了西疆、北境又如何,穷乡僻壤之地,有上京重要?”
  下定了决心,叶守望领着千余人出了城。
  而他安排下去的士兵也恪尽职守,立刻冲到了宋澜帐前:“报!叶将军出城被困!”
  帐中几人皆大骇,如今左右两翼都出去迎战了,城中只有三千人,那叶将军带走了一千人,接下来就只有两千人。
  宋澜面无表情地盯着地图。
  华川霖揣着手,道:“不救不救,滚吧!”
  士兵又道:“王爷,叶将军身上拿着半个北境的防守图啊!”
  华川霖过去踹了一脚,满肚子火:“这人脑子没问题?出去迎战还把图放身上!”
  宋澜扫过那士兵。
  他的目光极冷,士兵只觉得那一瞬,周遭的声音都没了,只有他内心在咚咚跳着,并且有一股难以言喻的寒意爬上他的后背。
  仿佛他们一派的计谋,早就被摆在了光天化日之下,无所遁形。
  士兵吓得连忙磕头,不敢再说话。
  宋澜轻轻地说:“那图丢了也无妨,是该整顿了。”
  北境早被太子安插了人马,叶守望手中的图,就是宋涵涉及的势力范围,让狄人拿走就拿走,早该整顿了。
  士兵瑟瑟发抖,争取了一句:“除了图,叶将军可是太子的表哥啊王爷……”
  华川霖打断他的话:“王爷说不救,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不救,你哪里那么多话,滚下去!”
  士兵怎料到,齐王竟没有按计划那样出城,这可如何是好?
  宋澜抬眼,叫住了他:“等等。”他把手上一件东西丢下去,说:“拿回去给你主子看。”
  士兵捡起来展开一看,竟是整个叶家势力遍布的图,标注了升迁记录,详细得可怕。
  而用红笔圈出来的,就是此时染指了北境的叶家人。
  宋澜冷冷的,说:“红线以内,都留不住。”
  士兵打了个哆嗦。
  他在这一刻忽然明白了,或许他是跟错了人了。
  他应该早明白了,宋澜怎么可能会和晋王在长陂那样,为了不触怒太子,而去救太子的人。
  对宋澜而言,在北境,他就是说一不二的王,太子又算什么东西?更何况是叶家!
  士兵哆哆嗦嗦下去了。
  两个时辰后,叶守望回来了。
  他在城外吃了半天沙子,结果宋澜丝毫不上当。
  不管如何,叶守望只能灰溜溜回城,现下看着左右两翼士兵还没回来,他心下一狠,放了个信号。
  这是后手,用了这一招,如果杀了宋澜,他们也再没有退路。
  这是玉石俱焚。
  潜伏在中佑城的狄人,在接到信号后开始行动,一片火海高高扬起,而狄人趁机攻城。
  城中大乱。
  彼时,华云晏、周寅一行正好快到中佑城。
  赶了一天多的路,华云晏倍感疲惫,然而疲惫在看到远处的隐隐约约的红光时,全部冲散。
  周寅牵着马,稍稍安抚身下焦躁的马匹,指着那个方向,凝重地说:“那边是中佑。”
  没有任何歇息,两千多人再次上路,直朝中佑城去。
  华云晏紧紧抓着马缰,冰冷的空气刺鼻,难受得她一阵头晕,可是一想到一种可能,她当即忽视这阵头晕,紧紧咬着压根,朝中佑城赶过去。
  与此同时,中佑内的士兵阵脚已乱,宋澜高坐马上,火光映照他冷峻的面容,他拔出佩剑,高高举起,沉声道:“众将士听令!”
  这一声气沉山河,直卷营地,本来乱了阵脚的士兵听罢,狂跳的一颗心全部也跟着平稳下去。
  且看齐王的佩剑直指中天,在夜色中像是一根定海神针。
  动乱刚开始的时候,宋澜很快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城内狄人是叶守望藏的,城外狄人是叶守望引的。
  他们已经被完全包围了,进退不能。
  宋澜冷笑一声,宋涵豁出去了,便以为这种伎俩能击败镇北军。
  他往那一站,便是整个军营的主心骨。
  本来知道情况的将领,一个个目露绝望,但看到宋澜在这里,又让他们重整了信心,以上引下,瞬间,士兵们士气大盛。
  宋澜挨个命令颁下去:
  “今狄人窝藏城内,黎将军,你带三百人马,捉拿叛贼叶守望。”
  “是!”将军领命退下。
  “韩副将。”宋澜道,“你带着五百人马,伺机杀出重围,与左右两翼会师,命他们速回中佑。”
  “是!”副将军领命,随即立即安排人员。
  宋澜看向华川霖,说:“林公子,你带着二百人马,疏散百姓。”
  往日里什么事都想和宋澜作对一二的华川霖,此时也是满脸凝重,他作揖,道:“是,王爷。”
  宋澜接着说:“其余人,且同本王抵抗敌寇!捉拿寇首!”
  将士高举手中刀刃,应:“领命!”
  他眼中煞气四溢,若说往常他只是令人不寒而栗,此时他浑身的气势宛若刺骨冰锥。
  他沉声道:“我大楚,必不能丢中佑。”
  狄寇呈扇形包围而来,宋澜用了三分队术,这种术适用于突围,狄寇自然以为他是要突围,重重包围他,却忽视了他身边副将。
  那副将趁着薄弱的防御地带,带着五百人冲了过去,狄人被冲得措手不及,这边宋澜也大开杀伐。
  他宛若一尊杀佛,从周遭的火光中骑马而出,俊美的脸上凝着浓霜,刀锋所过之处,所向披靡。
  见此情况,狄兵竟吓得退了几米,狄将恨得咬牙切齿:“宋澜身边不过两千人!我们有三千兵马,城外大军即将进城,宋澜今日必死无疑!怕什么!上!”
  镇北军、中佑驻军、狄兵短兵相接。
  血溅在地上,慢慢的,竟也能汇成一小股血流,朝地势低的地方流去。
  华川霖自远处跑来,他一脚踩到血洼子,随手拔出了佩刀,身边一狄人人头落地。
  因为狄兵的主要目的还是宋澜,他刚刚仔细安排了撤离的工作,看确实无碍,这才赶了回来。
  只看不远处宋澜脸上有几道血渍,四五个人围攻他,饶是如此,他仍没有慌乱,脸色不改,轻松躲过几个狄人的围攻,刀锋一转,狄人即被割喉。
  华川霖冲过去,踹开几个狄兵,一刀劈下一人,在宋澜身侧停下,道:“老弟,你大舅子来救你了,开心不?”
  宋澜将刀刃从狄人胸口抽出来,冷漠地瞥了他一眼。
  不过他却一侧,身后的空间留了出来。
  华川霖也侧身,他们将身后都交给了彼此。
  而周边,兵戎相接。
  作者有话要说:  存稿箱君留言:下章男女主会见面
  接下来都是存稿箱君和大家见面,快来看看这个软萌可欺的家伙hhh!


第48章 兄妹
  宋澜和华川霖往那一站,狄人竟丝毫没办法近身。
  狄将跳脚了:“丢人!不过区区两千人,怎么现在还拿不下来!”他一挥手,弓箭手准备就绪,往混战中放箭。
  华川霖打下几支箭,眼看着除了镇北军,狄兵也被箭矢射中倒下,他“啧”了声,道:
  “宋澜你可是个香饽饽啊,他们想拿你的命想疯了,连自己人都打。”
  宋澜颊边被箭矢擦过,一道血液慢慢流下来,他用刀面挡住一支直射向他眼睛的箭,随后立即将刀传到左手,挥刃砍翻左侧的狄人。
  华川霖的废话总是很多,与之相比,宋澜从没张过口,但两人合作起来,狄军没人敢小瞧。
  眼看着宋澜和华川霖快杀出了重围,忽然城墙处发出“哗”的哄乱声——
  城破了。
  顿时身穿铠甲的狄国兵冲了进来,沿着街道四散涌过来。
  而城外,赶回来支援的左右两翼镇北军和狄军碰上,也陷入了战斗,一时进不了城。这个城,就成了一个瓮,留在里面的镇北军,怕是都不能活命。
  华川霖骂了一句,宋澜则皱起了眉头。
  箭矢又一次密集地朝他们射过来。
  宋澜砍了几支,却见华川霖和一个壮实的狄人纠缠在一起,没发现箭头朝他胸口而去。
  宋澜两步过去,长刀挑过那箭,箭被劈成两半,却一个不甚,另一支箭正中他的肩膀。
  这箭的箭翎与方才的不一样。
  宋澜随手掰了箭尾,忽的感觉到肩膀有点麻了,原来这种箭有毒,他立刻将整个箭头都□□。
  他提起内力压制毒性,右手却慢慢麻痹起来。
  他僵着一只手,另一只手却没有停下来,换了个姿势,一把捅进狄人的腹中。
  华川霖旋身断了向宋澜扑过去的狄兵的路,他一眼察觉到宋澜的不对,道:“我惨了,云晏要是知道你因为中箭,肯定会想……”
  “不会。”宋澜说。
  他趁着空隙撕下袖角,按在自己的肩头上,随后又快速握住刀柄,对着冲向他的人。
  华川霖一愣,要不是看到宋澜嘴巴动了,他还以为这声“不会”是自己幻听呢。
  他踢开一个狄人,笑嘻嘻说:“看来你也承认云晏心里头,我也是顶重要的了。”
  宋澜好似不想和他多争,没有应答。
  狄将高喊:“宋澜中毒了!今日谁拿到他的人头,便是我撒摩燕的英雄!重赏黄金千两!”
  宋澜是狄国的敌人,只要能拿下他,狄兵们还愁日后的功名利禄?
  杀红了眼的人朝宋澜冲过来。
  城内的镇北军一开始还可以与狄军匹敌,但奈何狄军越来越多,大楚将士一个个杀得手快握不住刀,仍不能松口气,反而还有人因来不及抬刀,而被狄军一刀削头。
  而城外,左右两翼六千余人中,有四千人卷入城外的混战。
  李思行领着两千人冲了进来,沿路不恋战,刀刃所过之处都是血红一片,他高声大喊:“镇北军李某在此!护送王爷出城!”
  本来在包围圈里、已经心生绝望的镇北军听到这一声,立刻为之振奋,两个队伍从包围圈中硬生生踏出血路一条。
  李思行从马上跃下来,见到浑身浴血的宋澜和华川霖,心惊不已,道:“王爷,快走!”
  一滴鲜血从宋澜额角滑落,流到他的眼睛,他闭了闭眼睛,稍稍一适应,重新睁开眼睛时,那眼中血光一片。
  再加上那周身的杀气和血腥气,宛若阎罗。
  他将长刀掷到一旁的狄军胸膛中,触目之处,镇北军和狄军的尸体相互交叠。
  这是陪他走了十几年的镇北军,这是北境的城,镇北军的将士是城中的砖瓦,今日,一块块破碎了。
  他忽的想,当日晋王陷入混战,看着自己在西疆培养出来的晋西军一个个死于刀下,是否会像他现在这样。
  不甘,愤怒。
  他的胸膛慢慢起伏。
  他从地上抽起镇北军的刀刃,命令李思行:“整顿军士,撤退。”
  李思行道:“王爷先行!”
  宋澜转身面向对面,冷硬地回:“本王殿后。”
  这些人的目的在于他,如果他先走,狄军势必会追下去,到时候陷入困境的,必然是整个大楚军,无人幸免。
  李思行还想说什么,华川霖打断他:“不要纠结了,你想眼睁睁看着镇北军都死在这么!快走!王爷身边还有我护着呢!”
  李思行一抹眼泪,应:“是!”
  他打开了手上的烟筒,信号冲到天上,抵抗了这么久的镇北军终于得到了撤退的信号,随即自发分成两批。
  伤者先行,其余人一边抵抗一边后撤。
  宋澜站在队首。
  他就是镇北军的魂,有他在,镇北军连撤退都秩序井然,一个个紧绷着,从不放松。
  撤退的镇北军和城外的镇北军汇合,短暂扭转混战的局面,压制住了城外的狄兵。
  这场战役打了这么久,狄人不仅不见镇北军崩溃,反而还在人数占上风的情况下被打得看看平手。
  本来他们满怀信心,结果迟迟不胜,狄将心里一着急,命人道:“火,把火放更多点,今天这中佑就不要它,也要把宋澜杀死!”
  火焰沿着街道巷子熊熊燃起。
  宋澜左手击飞一个冲过来的人,右手边却有十几个狄人举着火把冲了过来。
  势要同归于尽。
  宋澜的右手动不了,他旋身换了左手应对之时,另一边的人扑过来,一刀扎到了他的右手上。
  华川霖立刻冲过去替他杀了那人。
  血液溅了两人满身。
  宋澜将刀从右手□□,刀上也涂了毒,他眨了眨眼睛,感觉到眼前有点模糊。
  “太阴了,又是毒。”华川霖也受伤了,他从大腿拔下一根箭矢,扔到一旁去,勉强提起压住毒性。
  火海之处,中佑内的高楼坍塌,轰鸣一片,以这个动静为掩护,两人和剩余的镇北军迅速撤出中佑。
  宋澜觉得喉头一阵发甜,他咳了咳,一丝鲜血从他嘴角溢出来。
  随行的军医立刻上来,用绑带狠狠绑住他的右手。
  华川霖的右腿也被绑了起来。
  然而狄军穷追不舍。
  宋澜和华川霖又被卷入混战中。
  整个中佑的百姓也撤离了,中佑算是半座废城,即使狄人拿了中佑后,大楚也可以在明日支援到达、整顿后快速拿回来。
  留得镇北军,北境绝不会再陷入这等险境。
  只是如今,火海中一切都影影绰绰的。
  最后这部分镇北军还尚未全部撤离,狄军又包围起来,而出了城中,围上来的,竟也有岳国的军士。
  便像是在等他们穷途末路。
  宋澜仰头观看天色,感觉着麻了半边的身子,道:“快下雪了,咳……”
  华川霖也看天色,忽的明白了:“对,这可不是我测出来的气象么?亏得你还记得。”
  身边站着的镇北军越来越少,宋澜眼前也越来越模糊,他左手提刀,紧紧攥住刀柄,青筋四起。
  几个镇北军杀出了一条路,道:
  “王爷!走!”
  毒性蔓延,宋澜此时杀红了眼,已不太能注意到这些声音。
  华川霖猛地扯住他的手,与其他几个亲信,用尽全身力气带着他冲了出去。
  宋澜瞳孔一缩,那些最后跟在他身边的兵士用尽余力与狄人战斗,但一个个倒下去。
  他又咳出一口血。
  他的胸口血气翻腾,隐约能感觉到,毒已经顺着筋脉慢慢侵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