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家夫人猛于虎-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氏也没在意,继续热情的说:“习惯就好,以后若是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只管去找二婶娘。”
黎静水敷衍的点点头,没多说什么。吕氏的脸有些难看,神色晦暗不明。见吕氏不高兴,刘氏便更高兴了,幸好她今儿为了撑场面,戴了个好镯子。
接下来便是见这些同辈,同辈里除了蒋云南和嫁出去的蒋华欣是比蒋云玉大的,其他的都比蒋云玉小。
蒋云南长得不像父亲,蒋家两位老爷俱是风度翩翩,气质儒雅的美男子,便是一把年纪的蒋老太爷也能看出年轻时定是个俊美的男子。
他长的像刘氏,刘氏模样也就是周正,唯独皮肤特别白,其他的地方也就是普普通通,因着生了三个孩子,又不太控制饮食,身材甚是丰满。
蒋云南随了他娘的肤白易胖体质,也是白胖白胖型的,也不是特别的胖,比一般人要丰满些就是了。
方氏生的倒是不错,细眉细眼,小家碧玉。看着就是温温婉婉的性子,一张嘴生的非常的好,不大却是肉嘟嘟的翘着,颜色粉粉嫩嫩。
蒋云南和方氏一人给了一个红包,方氏给的那个若是仔细的看,能发现比别人的都要厚实些。
黎静水这边的见面礼除了蒋华宁的,其他人的的都是佟嬷嬷准备的,她是没耐心做这些的,也就是蒋华宁这个小姑子是蒋云玉的亲妹妹,又非常讨她喜欢,她才愿意费心一二。
黎静水给蒋华宁准备的是一整套的东珠头面。上面的东珠个个圆润饱满,色泽纯粹,样子也是时下流行的花样,一眼便能看出价值不菲。
一时女眷们都看呆了,哪个女人会不喜欢华丽漂亮的首饰,只是蒋家清贵,对家中女眷约束甚多,根本没有银钱买这么贵重的饰品。
佟嬷嬷给蒋云龙准备的是一块儿上好的羊脂白玉雕的鱼跃龙门佩玉。
蒋华惜是一套纯金打造的蝴蝶头面,虽比不上蒋华宁的东珠,也是相当的不错了,工艺精湛,上头的蝴蝶翅膀会随着步伐颤动,仿似要飞起来似的,可以看出来蒋华惜十分的喜欢,眼神一直盯在上面舍不得放开。
蒋华梦是庶女,给她准备的便是一套小珍珠瓒成的头面,不管价值如何,工艺是肯定不差的,瓒出来的花儿十分的精致漂亮。
给蒋云霄的则是一方砚台,上好的端砚。
至此可算是把所有的人都见完了,其实跟别家比起来,蒋家的人口算是少的了,无奈黎静水生在一个只有父女两人的家庭,实在应付不来这些,只觉得头昏脑涨。
全部见礼完毕,出了青松院,黎静水这才松了口气,就这么一会儿,她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大房的倒是都记得,二房目前有印象的只剩下蒋云南,白胖白胖的,好记。
黎静水揉揉眉心,可怜巴巴的看着蒋云玉;“君山,你家人也太多了,我都没怎么记清。”君山这个称呼黎静水是从吕氏那听来的,她觉得这个称呼蛮好的,又好听又亲密,便也这么叫了。
蒋云玉听了却是一个激灵,浑身麻麻的,说不出的怪异,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强压着心头的躁动,蒋云玉含糊的说:“时间长了总能记住的。”
第19章 画的真好
回到青竹院,蒋云玉仍旧觉得十分的羞涩,与黎静水在一处呆着就会浑身不自在,便直接去了书房看书,以书来平心静气。
黎静水首先第一件事便是换衣服,因着是敬茶,不能穿的太随便,她今日早
起的穿着并不比昨日成亲时简单多少。
一身妃色蔷薇宝相纹样褙子,裙摆在地上拖出老远,梳的是简洁的堕马髻,配以一套红宝石蔷薇花头面。
这还是黎静水强烈要求的,不然清木打算给她梳十字鬓。十字鬓堆叠的有两个手掌那么高,用到的头饰繁多,真梳那个发髻,脖子都不用要了。
脱下身上一层又一层的衣裳,黎静水换了一身简洁的藏青道袍,一头乌丝挽了个高髻,仅插了根乌木莲花簪固定。
换好衣服,黎静水轻松许多,昨天遇袭的事儿还没解决,口述怕小丫头说不清楚,她想着写封信更方便。
也没让人跟着,黎静水来到书房,直接推了门进去,看到蒋云玉正在作画,眉微微蹙着,嘴唇紧抿,神色十分严谨认真,她这么大的动静都没惊动他。
黎静水只有识字的水平,这还是镇国公逼着她学的,识得字以后她就彻底放飞自我,宁愿挨打也不愿看书学习,她的那些战友兄弟,特别有文采的也是一个都没有。
是以一直以来黎静水都特别佩服文采好的人,能够静下心来看书,不!只要是能够静下心安静坐着的人都是厉害人物,让她静坐半个时辰都能要她的命。
怕打扰了蒋云玉,黎静水特意放轻了动静,走至蒋云玉左手后方站定。
纸上画的是一株白色的花,花瓣细长。什么花黎静水认不出来,只觉得像似笼罩了一层雾,朦朦胧胧。看着便觉得好看,舒服,身心由内而外的透亮,怎么个透亮法她又形容不出来,就好像原本身上压着什么的,现下又没有了。
这种感觉真的是太神奇了,只不过是看了一幅画,竟然能让整个人的心境都发生变化,黎静水不由得更加敬仰,难道读书人都能这样厉害?
蒋云玉心无旁骛的画下最后一笔,搁下画笔,边拧着手腕子边细细看着完成的画作。今日为了静心,他画的是雨后的寒兰,清幽寂静。
发挥稳定,画完果然便平心静气了。蓦地耳畔响起一道清亮的声音,“画的真好!”
蒋云玉一回头便看见了几乎要贴到他脸上的黎静水,还对他露出八颗大白牙,眉眼弯弯的笑着又强调了一遍,“你画的真好,看着怪舒服的。”
蒋云玉的表情一瞬间有些奇怪:“你看着很舒服?”他的画,没有几个人看了是觉得舒服的,大多都是看了便心神不宁,一副魔怔的样子。到底为什么会这样,他自己也不是很明白。
黎静水点点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其实我没大看懂,这是什么花儿我都不知道,就是觉得看着它我的心里就特别透亮。”
蒋云玉笑笑,“那看来我画的还可以。”
“哪里是还可以,这是非常可以。换成是我,便是一根草我都画不出来。”黎静水肃着脸极为认真的说。
蒋云玉的画,只要是看过的人都无不说一声好,甚至有许多大儒特地做了诗来赞美。现下他却是被黎静水这认真的小表情感染的心花怒放。
“你来书房可是有什么事儿?”
“嘿,我差点儿忘了,我是来给我爹写信的,昨天的事儿还得让他去查,我可查不出来是谁干的。”
蒋云玉将画好的画挂在晾墨的架子上,又重新拿出一张信纸,“那你便在这儿写吧。”
“能不能你来写?”黎静水扭捏的笑笑,“我的字不大好看,我想看看你的字。”
“行。”蒋云玉爽快的答应,“除了昨日的事儿,还有什么别的要写的吗?”
“没了,就写请我爹帮忙查查昨日的事儿就成。”
蒋云玉挑了一支细狼毫,沾得了墨,提笔便写。他喜写行书,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用词简洁干练,只用了几句话便将整件事说的清清楚楚。
黎静水在一旁都看傻了,刷刷刷几下,还没反应过来呢,人家就已经写好了。而且字还特别潇洒,撇是撇,捺是捺的。
蒋云玉将信仔细的塞入信封封好,封面写上岳父大人亲启几个字,写的时候脸还稍稍红了红。
轻咳一声,蒋云玉将信封收于袖中,“等下我安排人送到岳父那儿去。”
黎静水表示没意见,又说:“午时了,我饿了,咱们用膳吧。”
蒋云玉画了半天画儿,也有些饿了,当下点点头。天气没有逐渐转凉,午膳便摆在正房堂屋。
蒋云玉成亲放了五天假,正好明日是学子茶会,便将这事儿跟黎静水说了一声。
黎静水哪里是闲的住的,况且她虽然不爱读书,但是却很想与读书人多打交道,学子茶会,去的都是读书人,她当然十分想去见识见识。
“我跟你一块儿去。”黎静水说。
蒋云玉愣了愣,半晌点头说了声“好。”他没想到黎静水会喜欢这样的场合,一时差点儿没反应过来。
见蒋云玉答应了,黎静水很是开心。她刚刚有些担心蒋云玉会嫌弃她胸无点墨,不愿意带她去。毕竟如果是她开了个比武大会,肯定不会愿意带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去的,多麻烦啊。
两人用膳都不喜欢有人伺候,所有现下屋里只有他们两个人,黎静水屁颠屁颠的给蒋云玉夹了许多肉,还讨好的冲他咧嘴一笑,眼神亮闪闪的。
蒋云玉被黎静水的眼神晃的心慌意乱。心怦怦跳着低下头,却看到一碗的红烧肉,小炒肉,每块儿都肥嘟嘟的泛着油光。
“。。。。。。。”这日子没法儿过了。
他最讨厌吃肥肉,饭桌上从来不会出现这样东西,今日有好几道菜都是肥肉做的,他估摸着这是黎静水爱吃的。但是不是你爱吃便大家都爱吃啊,好想摔桌子。
第20章 学子茶会
学子茶会是蒋云玉和苏秦共同创办的让学子们能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聚会。
起先只是为了能汇聚一些有学之士,相互交流交流。来的也只有京城之中的部分学子,都是冲着蒋云玉和苏秦来的。
办的次数多了,名气越来越大,后来还会有不少其他州府的慕名而来。
发展至今,茶会当天的场地得包下一整个如意楼,皇上知道这事儿后,赞扬是为朝廷培养人才的大好事,下旨经费由朝廷拨款。
一大清早,如意楼便准备妥当,开门迎接各位学子的到来,进门前先抽签,抽到哪个包厢便去哪个包厢。
每次参加的人数众多,无法都聚在一起,只得抽签分到各个包厢去。每个包厢会安排一位大儒,负责出当天的讨论题目和维持纪律。
蒋云玉和苏秦是发起人,他们并不局限于一个包厢,当天会在各个包厢都露个面,发表几句见解心得。
如今的学子茶会经由朝廷认证,规模盛大,气氛严谨。来参加的学子以示尊重,都会身着朱子深衣,脚踏方头木屐。
今日的蒋云玉一袭霜色朱子深衣,头上是一根鸂鶒木玉兰花簪。
朱子深衣宽袍大袖,极为繁琐,黎静水向来不喜这种打扮,不便于行动,是以她一件朱子深衣也没有,今日穿的是蒋云玉的衣服。
穿之前她并没有跟蒋云玉打招呼,而是自己直接就翻出来穿了,有一点点偏大,不过看不太出来。配的还是昨日的那根乌木莲花簪。
蒋云玉看到时,眼角微抽,很是羞恼。自己穿着刚刚好的衣服在自己娘子身上也是差不离,这个感觉实在是不怎么美妙。
若是他俩这样参加学子茶会,那些学子该怎么看他。他曾经树立的美好形象,突然好想请假。
黎静水倒是十分的兴致勃勃,一直到了如意楼门口仍旧激动的很。毕竟这是她第一次参加文学聚会。
掌柜的在大堂忙的团团转,不经意扫了大门一眼,见蒋云玉已到,竟还带着福安县主,忙屁颠儿屁颠儿小跑至门口,躬身行礼,“见过蒋博士,见过福安县主。”
蒋云玉淡淡的点点头,神色平静没有说话。
“你好!”黎静水笑眯眯说。
掌柜的一愣,诚惶诚恐的又是一鞠躬,“县主折煞小人了。”也不敢起身,弓着腰又说:“本期学子俱已到齐,博士与县主去秋石坐坐?”
秋石是如意楼最为雅致的一个包厢,往常蒋云玉到了都是先去秋石坐坐。
蒋云玉“嗯”了一声,看了黎静水一眼,示意她跟上,抬腿便走。他来过如意楼太多次,熟的不能再熟。
掌柜的赶紧跟上,亲自于前面引路。秋石里已坐了几位大儒,还有苏秦。
能在这儿遇到相识之人,黎静水很是欢喜,先是与几位长者礼貌性点点头,“各位先生好。”
蒋云玉也打了招呼,带着黎静水入座,还有好几个空位,蒋云玉原打算就近坐的,只黎静水想与熟人坐一起,拽着蒋云玉坐去了苏秦旁边,她坐在苏秦旁边,蒋云玉坐在她旁边。
苏秦微扬起唇角亲切的冲黎静水笑笑;“福安县主安好。”
黎静水咧嘴很是热情的笑笑,“好久不见。”
一旁的蒋云玉坐立不安,有些心虚。他不知道黎静水特特坐这儿是无心的还是故意的,难道是想做些什么?
其实他和苏秦真的就是清清白白,只不过是两人兴趣相投,在许多方面都有共鸣,时常一处交流。而苏秦的处境艰难,他与苏秦又是知己之交,只要娶了苏秦便能救她于水火之中。
对他来说,能娶一个能够与他对弈之人肯定比娶其他不认识的人要好。
只是武安侯夫人一直不愿松口,所以一直耽误着。没有婚约,他与苏秦虽然有共识,却无任何越矩之举,且与黎静水有婚约以后也特地同苏秦说了清楚,再没见面。
按说他用不着心虚的,可是这事儿在京城早已是人人皆知,且传的严重扭曲事实,甚至有传他与苏秦早已有了首尾。
这种事儿都是越描越黑,他又不能出面澄清,想着清者自清,待以后成亲了别人便也没心思编排了。
谁知中间出了赐婚这个岔子。黎静水定然知晓京城中那些荒唐的传闻,现下特特坐与苏秦旁边,容不得蒋云玉不紧张,不心虚。
就怕黎静水一个不高兴,二话不说就动手揍人。到时候他肯定得拦着,可是他又打不过,那就只有挨揍的份儿,这么多人在,那可真真是太过丢脸。
他自个儿默默心惊胆战了半晌,没有任何异常,黎静水反倒是越聊越开心,完全看不出来有阴谋的样子,难道是他想多了?
不管怎么样,谨慎点儿好,不能掉以轻心。
几位大儒坐着聊了会儿便去了各个包厢坐镇,苏秦说:“我们也去转转吧。”
这会儿学子们定是早已讨论开了,蒋云玉和苏秦像以前一样从秋石旁边的莱菔开始轮起。
学子们没想到蒋云玉会带着县主来学子茶会,毕竟苏秦在这儿呢,多不方便,没想到蒋云玉不按常理出牌,偏偏给带来了。
有许多学子都对黎静水很是敬仰,便是对男子来说,上战场,立军功都是不易的,更何况是女子。黎静水让他们对女郎有了新的认知,原来不是所有的女郎都是居于后宅,娇娇弱弱,惹人怜惜的。
有崇拜的自然也有不屑的,认为女子怎么能抛头露面,打打杀杀,有辱斯文。甚至是替蒋云玉抱不平,觉得苏秦那样的矜贵的才女才配的上翩翩君子的蒋云玉。
不屑的也就顶多表情冷些,倒是不会做什么过激的事儿,来这儿参加学子茶会的人都不是迂腐的人,还不至于和县主硬碰硬。
黎静水非常乖巧的跟在蒋云玉身旁,众人讨论时她就认真听着,能听得懂便听,听不懂就发呆,或是偶尔与苏秦或者蒋云玉问几个问题,声音都压的低低的。
学子们讨论起来认真严谨,慷慨激昂。茶会的气氛十分的浓郁厚重,在这种氛围下,黎静水不自觉的就压低了声音,规律行事,就怕打扰了大家。
茯苓今日的议题是作诗,以山为题,做出来后由大家共同品评。
众人刚起哄闹着大儒葛先生作了一首,还未细细品味,蒋云玉三人便走了进来。
“怎的葛先生这儿如此安静?”蒋云玉笑着问。
众人见到黎静水,小小骚动起来,其中一方脸书生抢着说道:“刚刚葛先生作了一首诗。”
“哦?”苏秦笑盈盈的说,“葛先生今日好兴致。”
葛先生摸摸胡子,一脸无奈:“这帮小子闹腾了许久,不随了他们的意,怕是屋顶都要被他们掀了去。”
“难得今日葛先生能有雅兴,我也要好好参详参详。”蒋云玉笑意晏晏。
有人捧了张上好的宣纸递给蒋云玉:“葛先生的大作在这儿。”
蒋云玉接过看了看,念道:“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霓虹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细细琢磨了一下,赞叹的说:“这说的可是太武山?以灵山二字谓之太武山的钟灵毓秀,妙哉,妙哉!先生大才。”
葛先生感叹,“去岁游过太武山,震撼之情至今仍在。澄净的天,秀丽的山,奔腾的瀑布相互交融,雾霭一片氤氲。此景之雄奇险壮,令人心潮澎湃,不可平息。”
“感于先生,让我有幸得见太武山。”苏秦神色恭敬的说。
葛先生的几句诗所描绘出来的瀑布水,来自高远,穿过阻碍,拜托迷雾,得到光照。更闻其声,积天地化成之功。仿佛太武山,太武山上的瀑布就在眼前,清晰可见。
苏秦碍于身份,无法出门远游,夏邑大好江山,她一概不得见,只能于书中寻找山水的模样,今日葛先生的诗让她好似亲身游历了太武山,心中崇敬之情更甚。
葛先生摆摆手,“哪里哪里。正巧儿你们来了,也作一首来助助兴如何,今日作诗以山为题。”
蒋云玉也不扭捏,爽快的说:“那我便献丑了。”
说完凝神想了半晌才提笔于宣纸上写下几行字,停了笔,早有那性急等的不耐烦的要过来唱诗,只都没快过黎静水。
黎静水一把扯过宣纸,兴冲冲的说:“我来念,我来念。”目光在纸上扫了扫念道:“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念完了却没读懂这诗中的意思,每个字她都认识,组合在一起就完全不懂说的是什么了,弯弯绕绕的。刚刚那葛先生的诗她就没懂,这首更是让她云里雾里,隐约猜想好像也是写山水的。
黎静水的原则就是不懂就问,她拿着纸看向蒋云玉,“你这个说的什么?也是有山有水吗?”
一般来说,念诗的人是要品评一番的,众人并不知道黎静水文采怎么样,见她这么积极的抢着念诗,还以为她胸有成竹,定是能有一番独到见解,没想到人家居然都没看懂。
众人表情很是精彩,有的人甚至十分嫌弃,就这个水平怎么敢来参加学子茶会,就算参加了,好歹老实点儿,明明肚子里没有墨水,还这么高调,这不是给蒋先生丢人嘛。
苏秦很是错愕,她没想到黎静水竟然不通文墨。她以为,黎静水是大家贵女,便是喜爱舞刀弄枪,也定不会不通文墨,想都没往那方面想。
一时心情有些复杂,想起曾经的她与君山相处的场景,君山喜琵琶,而她善吹笛,他们合奏多年,琴瑟和谐。有时也会互相出题互相拷问,有时会一起参悟一本书的内容。
他们俩在一起总有许多事情要做,君山也是,她也是,只要是能够看书作画,弹琴下棋,便是无比快乐的。
她以为君山娶了福安县主,也会这样度过一生,闲来一壶好茶,对月吟诗,好不惬意。
而福安县主却是个胸无点墨之人,那她如何与君山相处?难道与君山谈论枪棍?
蒋云玉原是想看着黎静水的,只是黎静水的手太快,现下他也没了办法,只得接过黎静水手中的宣纸,将宣纸给了学子甲说:“你看看如何?”
学子甲知道蒋云玉的意思,接过宣纸品评了一番,众人纷纷夸作的好,这事儿可算是过去了。
“蒋先生的诗磅礴大气,想来福安县主的也不会差,福安县主也作首诗来可好?”
第21章 学子茶会
说话的是学子乙,他爱慕苏秦许久,只觉得女子都应该像苏秦这样,才华横溢,优雅美丽,不骄不躁,从容淡定。
是以他是非常嫌弃黎静水的,好好的一个女儿郎,不好好在家呆着看书绣花,一天到晚往外跑什么跑,竟然还跑去战场上杀人,简直不是个女人,就是个恶魔,怎么下得去那个手,那可都是活生生的人啊。
原本他以为苏秦一定会嫁给蒋云玉,虽然心里难过,但是他是打心底里真心祝福的,只有蒋云玉这样的君子才能配的上苏秦,即便是他自己在苏秦面前也会自惭形秽,他配不上。
谁知镇国公这个卑鄙小人,竟以圣旨相要挟,逼着蒋家娶黎静水,真真是可耻下作,果然是个武将,胸无点墨,只会耍阴招。
这个无耻小人,干了恶心的事儿不老实在家躲着赎罪,竟还敢大摇大摆的来参加学子茶会,既然她敢来,那就别怪他不客气。
此时因为学子乙的话,包厢原本恢复热闹的气氛又瞬间安静下来,鸦雀无声。苏秦拧眉看向学子乙,心中十分不快,她对这个人有些印象,几乎每次都会来,以往并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怎的此次如此的不明事理。
明知福安县主没有作诗的能力,这儿这么多学子,这不是摆明想让君山丢脸。
蒋云玉也是十分不难的看着学子乙,很明显就是故意的,不知这人是个什么目的,为何要针对黎静水。
蒋云玉咳了咳,正打算说个什么把这个事儿给圆过去,却被黎静水打断,黎静水咧着嘴笑眯眯的,露出大白牙,“我没有作过诗,试试吧。”
天可怜见,黎静水并不知道学子乙是故意为难她,她以为这就是正常程序,大家都作了,她也应该作一首,还觉得这学子乙挺热情,有好玩的还知道喊她一起,是个好人。
不就是作诗嘛,没吃过猪肉总是见过猪跑的,黎静水这么痛快的开口应下,蒋云玉有心想帮她糊弄过去也不好再开口,只得在一旁干着急,怕她作不出来不开心。
黎静水正经八百的在原地来回走了几圈,左手背在身后,右手抚着下巴,表情肃穆,看的大伙儿一愣一愣的,难道是他们有眼不识泰山?其实福安县主会作诗?
气氛更加紧张凝重起来,大伙儿俱都屏住呼吸,严阵以待。只见黎静水转了几圈,皱着的眉头突然散开,露出一个明亮的笑容和她笑容的标配大白牙,“有了。”
众人心中呐喊:有了你倒是写啊。
只黎静水讨厌写字,懒得麻烦,直接开口念道:“远看骊山绿乎乎,上头细来下头粗。如把骊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念完十分得意的看着大家,眼神亮晶晶的闪烁着耀眼光芒,“怎么样?我没去过太武山,不过我去过骊山。这是我第一次作诗,是不是特别押韵。”
黎静水觉得自己作的特别好,她第一次作诗就能这么押韵,而且浅显易懂,不像他们作的弯弯绕绕,听都听不懂,看来她还有作诗的天赋,不得了不得了,这要是告诉爹爹,爹爹肯定高兴。据爹爹说她们家往上倒三代就没有一个读书人。
众人:“。。。。。。。”县主,您这自信哪里来的,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
蒋云玉眼角嘴角一起抽抽,为什么要这么对他,他做错了什么。好想装不认识她,太丢人了。
静默了一瞬,葛先生爆出洪亮的笑声,“哈哈哈哈哈哈!”笑的是前仰后合,不能自已。
“好诗!确实是好诗,县主大才。”葛先生笑的眼泪都出来了,抚掌赞叹道。
黎静水很开心,笑的见牙不见眼,“谢谢先生夸奖。”
学子乙心有不甘,明明作的狗屁不通,怎么葛先生还会夸赞,这诗作的闻所未闻,简直有辱斯文。
只葛先生是大儒,他不敢反驳,硬生生忍了这口气。什么世道,这么阴险的小人竟有人捧着,世风日下,便是大儒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蒋云玉彻彻底底松了口气,虽这诗作的确实不怎么样,不过能得葛先生开口,好歹没那么难看,仔细想想,当个乐趣来看这首诗,确实是作的不错。
“当不得先生如此谬赞,先生如此夸内子,怕她要得意了。”蒋云玉谦虚的说。
葛先生摆摆手,神色认真的说“君山,今日县主让老夫大开眼界,原来这世间的诗作并不是只能是我们做的那种形态,也可以是县主作的这种形态。”
“诗嘛,随心而作,县主做的诗浅显易懂,能让人开怀,便也是好诗。今日老夫受教,还得感谢县主才是,是我们太拘泥于形态。”
葛先生笑眯眯看向黎静水,“县主洒脱,老夫佩服。若是县主不嫌弃,以后得空来老夫的竹林坐坐可好?”
葛先生喜竹,住所在一片竹林之中,取名竹林深处。
葛先生的竹林深处里的竹子都是葛先生自己一棵一棵栽的,长势喜人,如今茂茂密密,清新雅致。是城郊的一大美景,得多少人的喜爱。
只葛先生喜静,除了至交好友,一概不许进,喜爱的人多,能够得见的就没几个了。便是皇子皇孙来了,葛先生说不给进就是不给进。
现下葛先生能亲自邀请黎静水去竹林深处,引得众人惊讶不已,纷纷想不通那么粗鄙的一首诗怎么就入了葛先生的眼。
他们还年轻,当然没法领会葛先生的想法。
黎静水对自己的诗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她只是觉得自己第一次作诗就能够押韵很是厉害,倒是没有自大到觉得自己的诗做的特别的好,得了葛先生的夸奖与邀请,并不敢夸大。
恭谨的说:“能得葛先生相邀,我的荣幸,改日一定登门打扰。”
葛先生欣慰的点点头。
得葛先生开口称赞,这茬算是过去了。那些崇拜黎静水的倒也不会因为这个而改了看法,人无完人,文武双全的人本就世间少有,能在一个方面有所作为已是不易,他们能够理解。
而不屑黎静水的,本来就不屑,也不在乎因着这次更不屑。不过倒是有些人改变了看法,觉得黎静水这种性格平易近人,没有传说中那么暴躁,还是挺好的。
接下来众人又作了几首诗,讨论了一番,时辰不早,这是最后一个包厢,学子茶会今日便是可以结束了。
苏秦回府时的心情十分复杂,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她在计较些什么,君山以后的日子如何与她没有关系。
可她与君山相知相识数载,君山懂她,她也懂君山。他们是同一类人,是知己之交,君山和福安县主在一起一定不会幸福。
县主对诗词歌赋一窍不通,怎么能懂君山的心思,怎么能与他开怀畅谈。这样的县主没法让君山开心。
君山是她的好友,她怎么忍心让君山过那种不开心的日子。
第22章 三日回门
今日是成亲的第三日,回门日。
回门礼是吕氏带着蒋华宁准备的,昨天茶会回来,蒋云玉查看了一下。黎静水万事不操心,都没想起来有回门礼这个事儿。
一大早起来两人收拾好,坐了马车来到镇国公府,大管家黎守义就在大门口等着呢,快步迎到马车门口一脸喜色看着下了马车的蒋云玉和黎静水,行礼道“小姐,姑爷,公爷等候多时了。特地在青桐苑里青桐树下摆的宴席。”
“义叔,你也真是的,随便使个下人来等就是,怎的自己在这儿守着,回头若是腰疼犯了我可得心疼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