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强]重生之变天-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海军的规模还不大,但是商人们聚到一起组成商队,再加上护航的海军,这却称得上是一个庞然大物了!当这个庞然大物离开齐朝,通过海路往南、往西、往东,前往齐朝周边的那一个个小国,跟这些国家做生意的,互通有无之时,自然也就引起了这些国家的注意。
  以前齐文浩就去过很多地方,那些小国也有不少知道齐朝的存在,但当初齐文浩的船队,又哪现在的商队来的庞大?更别说还有配置了最好的武器的海军跟着了!
  商队带去了很多货物,在这些小国卖出,又从这些小国买回了很多货物,带回了很多齐朝没有的东西,至于海军……回航之时,齐文浩的船上多了各国使节,其中甚至还有王子公主和一个国王。
  这一次航海历时一年多,景福五年八月,天气转凉之际,齐文浩派人进京传递消息,表示自己会带着各国使节进京朝拜。
  自从景福三年年底骆寻谨对匈奴大胜之后,景福四年年底,骆寻谨又拦住了匈奴的几次进攻,杀死了比上次更多的匈奴人,满朝上下也因此欢欣鼓舞,而现在,竟然还八方来朝……
  虽然那些进京朝拜的番邦国王王子还没见到,但京城却已经就此事议论纷纷了,谈起之时,无不与有荣焉。
  齐朝朝堂上下,俱都心情大好红光满面,擅长溜须拍马之人,更是屡屡上奏,快把齐文宇夸成了古往今来第一帝了,就连齐文宇自己,都飘飘然了起来,觉得自己听得进谏言,又施仁政,是个不可多得的好皇帝,甚至还因此打算听从那些大臣的意见,修建一个万国宫,用来招待进京的各国使节并用来摆放各个国家送来的诸多贡品。
  “丹彩,这世上谁最厉害?”齐文宇笑嘻嘻地逗着女儿。
  “父皇最厉害!”丹彩立刻笑道。
  骆寻瑶却是忍不住笑了起来:“你们两个……”
  “寻瑶,你不觉得我很厉害吗?他们都说我知人善用!”齐文宇非常得意,又道:“当然,寻瑶你比我还厉害!”
  这话,齐文宇说的真心实意。不说以前骆寻瑶对他的诸多帮助,就说这几年……他对政事一直不上心,总觉得非常繁琐无趣,因此大部分时候,都是跟骆寻瑶一起处理政务的,很多无需在朝堂上商议的繁琐的小事,甚至直接就交给骆寻瑶办了……
  “皇上,这话可不能乱说。”骆寻瑶嗔怪地开口。
  “我可不是乱说,寻瑶你很厉害,丹彩也是最聪明最可爱最漂亮的孩子!”齐文宇又摸了摸丹彩的脑袋,其实这会儿他更想抱着丹彩狠狠地亲几口,可惜丹彩年纪越来越大,这样的亲近都快有些不合适了……
  想到这里,齐文宇忍不住一阵失落。
  “皇上就喜欢夸自己的孩子……不过我也觉得丹彩最聪明。”骆寻瑶顺着齐文宇的话道。
  丹彩这次却不认了:“父皇,母后,你们这是瘌痢头儿子自家好。”
  “丹彩都知道这样的俗语了?”骆寻瑶笑起来,却并不惊讶。这两年,她只要有空,就会带着丹彩出宫,就算自己没空,有时候白天也会让宫女侍卫带着丹彩去珠艳那里。
  齐朝的公主也会有人教导,但教导公主的,却只会是朝中命妇,她们会教公主读书认字,但也就只是认识字而已,绝不可能像教导皇子的大儒一样将书读的深刻,更不可能跟公主谈论朝中大事。甚至于,就算认字,也要等公主七八岁才会开始……
  骆寻瑶并不觉得跟着大儒读很多很多书丹彩就能学到足够多的本事,却知道若是按着以往的情况来,丹彩最后恐怕只会成为跟上辈子的她一样单纯的女人,所以,她干脆就拜托了陈芷和珠艳教导丹彩。
  骆寻瑶并不要求丹彩一定要学会多少东西,但她常常会让丹彩说说自己对某些事的理解,更会让丹彩接触足够多的东西……两年下来,丹彩几乎一下子就长大了,让骆寻瑶非常欣慰,隐隐的,又有些担忧。
  她欣慰于丹彩的成长,担忧的,却是丹彩的未来。丹彩跟齐文宇完全不同,齐文宇若是没有成为皇帝,估计就是个得过且过的王爷,但丹彩却不一样,她如今甚至已经知道存钱了,还打算用自己存的钱建一个学堂……
  一家三口说了些话,骆寻瑶又问了丹彩一些事情,然后才让丹彩回房睡觉,自己却在让宫女们离开以后,趴在了齐文宇身上:“皇上很高兴八方来朝的事情?”
  骆寻瑶非常注重保养,又不像有些妇人一样有了孩子就把自己往端庄老气那里打扮,因此如今的容貌跟十七八岁的时候相比反而更加艳丽,现在是夏天,她穿的又不多,这一趴,立刻就让齐文宇心猿意马了起来。
  不过,虽然心猿意马,齐文宇却也没忘了骆寻瑶的问话:“寻瑶,你不高兴吗?这样的事情,肯定是能载入史册的,千百年后还定会有许多人提起我……”
  “皇上想的还真远。”骆寻瑶在齐文宇的嘴角亲了一口,她这会儿要干的,是打击齐文宇的事情,却也不能让齐文宇不高兴了,既然如此,打棒子的时候不如就多给些甜枣:“不过皇上,现在虽然一切都好,以后会怎么样,可还没人知道……”
  “寻瑶,难道还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买那些海外番邦,他们应该没能力对我们做什么吧?”齐文宇不解地问道,跟以前的皇帝相比,他现在真的算很不错了,不仅政治清明,还很得民心。
  “皇上,古往今来,哪个朝代在一开始的时候不强盛?但是后来呢?不说那么远,就算是现在,要是来几场战争,再来点天灾**……”
  “寻瑶?”齐文宇立刻急了起来:“难道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
  “皇上,虽然之前跟匈奴的战争我们又赢了,但那是因为匈奴几个部落的结盟非常松散,还有海外,这次安王爷带回来的使节,他们所在的国家很多我们听都没听过,谁知道再远一些,会不会有更强大的国家在?而且就算皇上成了千古明君,丹彩也只是个女子……”
  骆寻瑶没有往下说,但她知道,齐文宇肯定知道里面的意思。她一直旁敲侧击地让齐文宇了解贵妇人的生活,而了解的越多,齐文宇也就更心疼丹彩了。
  齐文宇果然没了一开始的飘飘然,反而颓丧起来,他现在做的再好又如何?以后还不都是别人的?自己的女儿说不定还要受委屈……真要修建什么万国宫的话,还不如把钱留给丹彩。
  “皇上,你别丧气,你看,现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说不定以后就能有很好的解决方法了。”骆寻瑶安慰道。
  “寻瑶,你说的没错,不管怎么样,我总不能让丹彩受了委屈。”齐文宇再次坚定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某绝的妈妈路由累到了TAT
  突然开始期待下半年孩子上学以后的生活了


☆、180

  等那些番邦使者到了京城的时候;天气已经转凉了;一开始所有人都对这些番邦使者充满了好奇;但是等他们真的见到以后,却又很快失望了。
  番邦的使者大多不会说齐朝的语言,会的也只会没几句;虽然齐文浩找了好几个懂点番邦语言的齐朝人;但转述来转述去说话;总还是会让人不耐烦的。
  而且这些番邦人的模样也跟齐朝的人不同,很多使者,在齐朝官员眼里;可以说非常之丑。
  另外,双方习惯风俗同样大不相同;有些在齐朝人看来伤风败俗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却正常的不能再正常,这么一来,谈话自然也就不能一直保证愉快。
  在朝中饱读诗书的大臣眼里,这些番邦来的人,全都是野蛮粗俗不开化的,他们虽然保持着面上的友好,心里却不自觉地高人一等,对这些人,也不如一开始那么热情了。
  反倒是齐文宇,他本就对外头的一切很好奇,又有骆寻瑶在旁边鼓动着,因此倒是好不厌烦,反而常常会跟这些人说话,听听外头的风俗。
  每个地方的风俗都大不一样,有好些个小国家,每个男人都只能娶一个妻子,而且常常婚前就相互接触,男子还要做出诸多求爱之举才能娶得意中人。
  更有一个海岛上的人,女子都不出嫁,可以跟任意男子欢好,生下孩子就由女子以及她的兄弟一起教养长大,一个母亲生的兄弟姐妹组成一个家,女人则是这个家庭的核心。据说他们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男人不能确保别的女人生下的就一定是自己的孩子,而自己的姐妹生下的,却肯定跟自己有血缘的原因。
  从那个海岛国家来的就是一个年轻女子,也是将来会继承她母亲的位置的公主。在一开始的接触中,她的一些言论就让朝中大臣对她很有意见,甚至非常不待见,也就只有齐文宇对她的国家非常好奇。
  齐文宇对她很好奇,两人也就谈了几次,却不想她竟然直接表示愿意给齐文宇生一个孩子,快把齐文宇吓坏了。
  自那以后,齐文宇对这个大胆的女人就有点退避三舍了,反倒是骆寻瑶,跟她有了一些接触。
  “寻瑶,那个女人说要给我生孩子,你怎么还跟她聊天?”这天骆寻瑶跟那个女子谈过以后,齐文宇就找上了骆寻瑶。
  骆寻瑶一直都很紧张他,常常还会吃个小醋,这次怎么就没看到骆寻瑶吃醋?
  “因为臣妾相信皇上啊。”骆寻瑶妩媚地看了齐文宇一眼。
  齐文宇心里一荡,立刻就乐了,很快却又想到了正题:“寻瑶,你跟她说什么呢?这几天你都找了她好几趟了。”
  骆寻瑶笑了笑,才问:“皇上觉得她们那儿的生活怎么样?”
  “很新奇,寻瑶你问这个做什么?”齐文宇问道。
  “我就是觉得,那里的女孩子的活的挺肆意的,要是我们这里也这样,我就不用担心将来丹彩嫁的不好了。”骆寻瑶叹了口气,她一向不吝啬于找这样那样的机会提醒齐文宇。
  果然,齐文宇纠结的事情,立刻就换到丹彩身上了。
  这么多使者来京朝拜,虽然朝中大臣看不起这些使者,但就是因为他们觉得高人一等,因此就有不少人上奏,请齐文宇大肆封赏这些人,给予各种奇珍异宝。
  因为这些使者带来了许多宝物的缘故,齐文宇几乎立刻就要同意,不过,还没等他的话出口,齐文浩就表示,对这些海外的人来说,齐朝的瓷器丝绸,各种各样的胭脂调味品在他们眼里才是真正的珍宝,齐文宇真要赏赐,不如就赏赐这些。
  就算是从官窑产出的上好瓷器亦或是最精美的进贡皇家的丝绸,因为有专门的隶属工部的作坊的缘故,对皇家来说也是不值太多钱的,而且,因为齐文宇后宫人少的缘故,库房里几乎堆满了这些……
  齐文宇欣然同意,那些使者也都非常高兴,当然,最高兴的应该就是齐文浩了,瓷器丝绸不值多少钱,赏这些非常划算不说,等这些人回去……
  上行下效,当这些上层者开始使用齐朝的东西,他们下边的人,恐怕也就会起心思了吧?到时候,他们的东西恐怕就更好卖了,毕竟这些都是消耗品。
  番邦的使者在齐朝呆到了第二年春天,才再次启程,打算跟着齐文浩的船队回去。
  齐朝京城,是整个齐朝最繁华的地方,因此这些人在离开之时,全都依依不舍,要不是都背负着重任,又有家人远在家乡,估计会有不少人选择留下来。
  齐文宇送走了齐文浩的船队以后不无失落,原本对海军,对海上做生意全无兴趣的他,这时候也开始关注起齐文浩的事情来,却不想就在这时候,之前一直顺风顺水的海军,竟然吃了个大亏!
  骆寻瑶之前想要打击下有些飘飘然的齐文宇的时候,提到了匈奴,也提到了海外可能会存在危险,当时说匈奴,是因为骆寻瑶知道匈奴不可能很快平静,说海外,却不过是随口一说。
  可是,匈奴如今不曾再南下,反而因为一个大部落在跟骆寻谨的战斗中死了很多人的缘故起了内乱,偏偏海外……
  齐文浩送各国使节回去之时,竟然受到了一些划着小渔船的渔民的自杀式攻击!这些人在傍晚天色将黑的时候划着几艘小渔船靠近了齐文浩的船队,开口求救,说自己遇到了风浪迷失了航线,就在船上的水手给予食物和水的时候,他们竟然有人拿着炉管潜水到了几艘跟海军同行的商船下面,凿开了船底!还有人利用某些水手的好心,爬上船以后用刀对着毫无防备的水手乱砍!
  大海实在是太大了,在海上航行,总是伴着各种危险的,正因为这样,所有出海的人,都会尽量帮助别人,毕竟下次需要帮助的,可能就会变成自己了。
  在之前的航海之中,齐文浩的船队就曾经帮过许多人,这次对方乘坐着小渔船前来求救,自然也没人警觉,反而伸出了援助之手,不曾想,这些人最后竟然攻击了他们!
  海军的船都是上好的,特别是近两年做的船,船身全都用北方森林里坚固耐用的树木做成,轻易砸不开,但是那些跟着海军一起出海的商人的船,却不见得有这么好了,那些袭击的人显然也知道这一点,最后恰恰就选了最差的几艘船,还在船底凿出了大窟窿!
  海军的船不装货物,就算有了窟窿,也能很快补救,但商队的船装了许多货物,那些人又像是了解大船的弱点的似的,凿开的恰恰就是商队容易忽视的角落……等最后发现的时候,想要再做补救,就已经完全来不及了。
  船沉了四艘,船上的水手,则被砍死了十七个,砍伤了三十几个。
  齐文浩所在的船最为庞大,更被保卫的很好,完全没有受到丝毫波及,但是看到其他船只的情况,齐文浩却是勃然大怒。
  之前跟商队一起进行的足足有一年多的航程里,他们也曾经因为风浪损失过船、损失过人手,甚至损失跟这次相比更为惨重,但是,那是因为天灾,而这次,却是有人对付他们!
  齐文浩一边阻止了人进行救援,一边就让人把活捉到的袭击他们的人抓了起来进行审讯。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这些进行袭击的人,说的语言跟当初的海盗一模一样,毫无疑问,他们跟那些海盗一样,属于齐朝附近一个小国。
  水手里头,有知道一些这些语言的人,被抓到的人里,也有懂几句齐朝话的,相互对照,还能知道他们是来为那些海盗报仇的!更有趣的是,这些人竟然觉得那些海盗是英雄!
  一群杀人抢劫的恶棍,竟然是英雄?
  被杀死的水手因为海上特殊的环境不能入土为安,被砍伤的水手在海上很难受到治疗很有可能活不下去,随着船沉没的大批货物再也没有救起的可能,那些还在水里求救的水手脸上满是绝望……
  齐文浩回头看了看那些跟他一艘船的番邦使者脸上各异的表情,然后紧紧地握住了自己的拳头。
  以前遇上海盗的时候,齐文浩虽然愤怒,却并没有迁怒,可这次,他却迁怒了。他是海军首领,需要给那些被他保护的商家负责,他是齐朝的安王,决不能让那些番邦的人小看了齐朝……
  “老子要端了那些混蛋的老巢!”齐文浩终于忍不住说了粗话,也做了决定。
  这是齐文浩的海军第二次参加战斗。
  那个国家离齐朝并不远,离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更近,要不是这样,那些人也不可能开着几艘小渔船就来袭击他们。
  齐文浩很清楚,这些来帮海盗报仇的人可能并不是那个国家的国王派出来的,那个国家的普通百姓,可能同样对此事一无所知,但是这些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衅,他要是听之任之,恐怕以后就会有更多的人仗着他们的宽仁爬到他们头上来了!
  这时候,他必须要杀鸡儆猴,也要给手底下的商家一个交代!
  齐文浩很有钱,手底下的海军的装备自然也是最好的,经过这两年的发展,人数也翻了两倍,他们在那个国家的一个港口登陆,没理会那些手无寸铁惊慌失措的普通百姓,直奔附近的住着该国官员的地方……


☆、181

  送番邦使者出海的船队;走了没多久;就又回来了;还带回来了很多金银,以及好几船的人。
  随着这些东西一起传回来的,自然就是齐文浩出兵攻打附近小国的事情了。
  齐朝的官员一向主张以德服人;不爱动兵戈;武将的地位更是远远赶不上文官;但这次的情况却有所不同。
  齐文浩很清楚自己作为一个藩王擅动兵戈很不合适,稍有不慎可能就会被攻讦,因此一开始传消息回京城的时候;他就夸大了那个国家的恶形恶状,先说了之前海盗时间和那个国家以前曾经洗劫齐朝海边村庄;然后,就又说了这次他们的船队被攻击的事情。
  那个国家百个人乘坐几艘小渔船前来进攻,仗着船队的防卫不严密,凿坏了最小的四艘商船又伤亡了一百多个水手的事情,在齐文浩汇报的时候,就成了那些人不顾生死地攻击海军船队,击沉了海军四艘船,让海军伤亡了数百人。
  同时,那些人为海盗报仇的理由,也变成了他们想要害死那些番邦使者让齐朝跟周边国家交恶。
  齐文浩这样一汇报,还有谁会指责他?就算是最不赞成打仗的大臣,在听了这样的事情以后,也都觉得这场仗该打了——那个该死的小国,竟然想要陷齐朝于不义!
  朝中对那个小国一片申讨之声,齐文宇和骆寻瑶,却从齐文浩那里得到了全部的情况,更知道了那些战利品都是怎么来的。
  原来,齐文浩在那个小国的港口登陆以后,就直接去抓了他们当地的官员,他会这么做,是为了擒贼先擒王,也是因为海军人数太少,根本不可能攻城略地的缘故,却没想到这样的策略出奇的好用。
  那个小国的统治者昏庸无能,也许以前曾经看不起齐朝,但现在知道齐文浩带着巨大的船队前来,还抓了好多官员以后,却一点也不敢放肆了。在齐文浩抓住了几个地方官员,又在港口建了防御工程以后,他立刻就派了使者过来,口口声声表示,他们是将齐朝当成宗主国的,绝无冒犯之意,求齐文浩放他一条生路。
  对方的姿态这样软,自然就让齐文浩不好再追究或者大开杀戒,干脆就提出了让对方赔偿损失,并提出了一个远高于他们这次的损失的数字。
  结果,他们竟然一口答应了!
  这些人一口答应,不免就让齐文浩商人心态发作,觉得自己要价要的太低了,正因为这样,他干脆就又表示,自己这边死了一些人,同样需要补偿……
  “皇上,那些人,就是他们给的补偿,那个小国没什么我看得上的东西,偏偏那里的奴隶很好用,我就让他们给了我许多奴隶!”齐文浩有些得意地表示,又道:“现在我的造船厂需要很多工匠,海边的几个港口需要修一修,我还想把海港到京城的道路扩一扩,有了这么多人倒是正合适。”
  用人的地方,从来就不少,虽然可以让百姓服徭役,可有时候依然不够用,有些可以帮忙干活的奴隶,自然是很好的,齐文宇心里一动,突然想到了之前骆寻瑶提过的一件事,当下就问:“大哥,你带了多少人回来?”
  “我这次就带了三千人回来,要不是有些商人直接在那里卖完了货物,这么多人都运不起……不过以后倒是可以继续去运,那些商队就在那里花钱买了许多奴隶,还有那些番邦使者,也表示愿意可以用人跟我们换货物……海外那些没开化的地方,人比我们这里更不值钱……”虽然在齐朝也能买人签卖身契,但主人家也不是买了人就能随便杀人了,外面则不同,那些奴隶,是真的没有丝毫权利的……
  齐文浩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带这些人回来到底是对是错,因为他亲耳听到某个离齐朝不远的国家的是使者打算鼓动他们的国王解决掉附近一个跟他们有仇的部落,把人送到齐朝来。
  齐文浩对外面的世界非常感慨,齐文宇却完全没想到这一层:“大哥,三千个人,可以做很多事情了,不过还是有点少,寻瑶说夏州那边的路太难走,最好也能修一修……对了,让这些人干活地时候,一定要让他们吃好点,这样他们干活也卖力,这个我有经验!”
  齐文宇这话是随口说的,可他是皇帝,金口玉言,更别说齐文浩还有赎罪的心态了,皇帝亲口说要善待奴隶的消息,立刻就传了出去。
  三千个奴隶,最后全都被到了骆寻瑶的手里,让骆寻瑶惊讶不已,而按照齐文浩说的,后续还会有一些奴隶被送来。
  很多地方不把人当人,这点骆寻瑶再清楚不过,甚至在古时候,就有用奴隶陪葬的事情,不过她却没想到,自己竟然也有拥有许多的奴隶的一天。
  不过这些奴隶,倒是正好可以修路……刚过去的那个冬天,匈奴并没有南下,因为匈奴内乱了,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骆寻瑶也很高兴,但是等匈奴的探子传回消息以后,她就并不像一开始那样乐观了。
  匈奴连着两年大举南下,都被骆寻谨拦住了,前后加起来,差不多损失了上万的青壮年,这个数量放在齐朝也许算不上什么,但是放在匈奴,却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了。
  而且这几次南下,还都是匈奴最大的一个部落组织的,因此,他们损失的也就最多,而这样的损失,让这个原本最大的部落瞬间衰败了,这个部落有非常多的牛羊,又很多的女人,却没有保住这些的实力,自然引来了周边部落的觊觎。
  如今齐朝不再是以前他们想要女人食物就予取予求的地方了,他们不敢轻易南下,目光也就放到了这块肥肉上了,内乱也因此开始。
  匈奴内乱,在齐朝的人眼里,绝对是一件好事,但要是在这场内乱里,有人异军突起呢?匈奴的内乱从去年春天开始,已经持续了整整一年,如今在匈奴,就有一个部落借着这场战争,逐渐强盛起来了。
  骆寻瑶对匈奴的事情一直很关注,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件事,刚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她甚至想要派人去刺杀,但很快,这个想法又被她放弃了。
  匈奴如今敌视齐朝人,她能在几个小部落里安插探子就已经很不错了,想要深入进去刺杀一个南征北战的部落首领,却基本没可能,按着匈奴人的性子,她就算想要买通这人身边的人都没可能!
  不能提前终止,就只能提前防备,好好利用了……
  匈奴的事情,不是短时间里就能有结果的,骆寻瑶将那三千奴隶交给了陈芷,让她安排了人带着这些人前往夏州修筑道路,同时,她让齐文宇联系齐文浩,让齐文浩在下次带奴隶回来之时,多带一些女人回来。
  虽然男人体力强过女人,但女人能干的活也不少,而且,现在在齐朝底层百姓里面,男人数量却远大于女人,特别是夏州,以前夏州太过贫穷,很多人家生了女儿根本就不会养活,那里的女人的数量就更少了……
  骆寻瑶对那个小国非常不喜,对一些自己都不曾见过的外族人,更是完全没有好感,不过她曾经在最底层呆过,后来又得到了救赎,因此,倒是完全没有亏待这些人的打算,还嘱咐了陈芷好好对待那些人,并教导他们说齐朝的话,争取让这些人完全融入齐朝。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齐文浩又完成了两次长途航海,海军的规模也再次变大,出海做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多,而齐朝,更是发生了许多变化。
  变化的最多的,应该就是北方苦寒之地了,随着一条条平坦的道路被修筑完成,这里也渐渐地不再是中原百姓心里渺无人烟的地方了。
  骆寻谨的牧场越建越大,他又鼓励治下百姓开垦荒地,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的生活,也就越来越好了……
  当然,对于骆寻瑶来说,丹彩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丹彩几乎一眨眼就长到了十岁,再不是当初只会说实话的娇憨孩子了。
  眼下,在朝中大臣眼里,丹彩是一个完美的公主,贵女中的贵女,而在百姓的眼里,她是一个会为他们做主,心系百姓的善心人。
  可是,不管丹彩再怎么出色,她也只是一个女孩。


☆、182

  “母后;你找我来有什么事情?”丹彩穿着一身红色劲装从外面进来;看到骆寻瑶以后;立刻就问道。
  “丹彩,我想知道,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骆寻瑶问道。
  丹彩已经满了十岁;虚岁十二;如今已经有很多京中贵妇拐着玩儿向骆寻瑶打听她的婚事了;到了这个时候,骆寻瑶自然也不会再把她当孩子。
  “母后?”丹彩奇怪地看向了骆寻瑶,眼里满是疑惑。
  “丹彩;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骆寻瑶笑了笑:“这些年,不管是珠艳还是陈芷;应该都教了你很多。”
  “母后,我不想跟别的女人一样,一辈子相夫教子,只活在后院这么一小块地方。”丹彩顿了顿,然后异常坚定地看向了骆寻瑶,她还小,但是见识却并不少。
  从三岁开始,她就常常出宫见识宫外的一切,到了五岁以后,她甚至还开始有机会离开京城并跟男子一样读书认字。
  一开始在京城附近体验百姓生活,做一些修桥铺路的善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慢慢地又开始往外走了。离开京城最远也是最久的一次,就是一年前——去年春天,她的母后突然带着她去了郑州赈灾。
  郑州发生地动,老百姓都觉得是老天降罪,只知道磕头求饶,她们的到来,却振奋了民心……
  那次赈灾,对她来说印象极为深刻,她当时带着无数食物、药材、衣物赶到那里,在灾民眼里,她就是下凡的仙女。那些人的感激、叩拜,一度让她飘飘然,但是,在她的母后带她走进了灾民中间以后,她才知道,虽然大家都感激他,但依然有很多人想要活下去都困难。
  奄奄一息的病人、被抛弃的老人、骨瘦如柴的孩子……就算她们带去了足够的食物和药材,但想要安顿好这么多的灾民却也很难,更别说有些地方,在地动之后根本就连去都去不了了!
  房屋差不多完全倒塌,还有无数人被压伤的郑州,在她眼里就是一个地狱,不过,最让她接受不了的,并不是这些百姓悲惨的,求救无门的样子,而是在面对灾难以后,这些人将女人当成货物一般随意买卖的情况。
  百姓的悲惨生活,她在京城也没少看到,女人天生低了男人一等的情况,在她有机会出宫并且接受了珠艳和陈芷的教导以后,就已经清楚的不能再清楚。
  不过就算这样,现在在灾难面前女人被完全放在男人之后的情况,依然把丹彩给镇住了。
  后来回京的时候,随同而来的珠艳和陈芷带走了很多孩子,这些孩子里面也有男孩,绝大多却是女孩。
  那些男孩多是父母双亡的,而这些女孩子,却多是被她们的父母放弃的。
  家里少一个人,就能多口饭吃,而且卖掉一个孩子,就有钱盖好房子了……在这种时候,最先被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