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强]重生之变天-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明德帝的那一声轻“咦”,林卓也注意到了那几个名字,眼中闪过了一丝惊异,之前齐文宇提到这两个人的时候他也在场,本来他以为齐文宇那么说只是夸一下自己认识的人了,却没想到这两人竟然真的这么出色!
  不过,这还真的有些凑巧了,若不是他知道齐文宇完全没接触春闱的事情,说不定他会心存疑虑也说不定。
  但是,就算他不心存疑虑,别人呢?别人会不会有所怀疑?
  林卓这么想,明德帝当然也是这么想的,他翻着剩下的卷子,在里面找到了不少籍贯不在京城的学子。
  虽然之前的几次科举,外地举人中举的人数一直有所增加,但如今这次,却称得上是前所未有的多了,竟然从之前的三成变成了五成。
  举人们对科举全都非常在意,国子监对齐朝来说又非常重要,里面的举人还都是名门之后,若是以往,明德帝说不定会仔细看看卷子,把国子监的学子排在前面以避免京城的考生有所不满,然后让这一切慢慢改变,但是这次,明德帝却并没有这么做。
  “你去放榜吧,会元,就定这个杜海吧,梁经纶定为第三。”明德帝想了想,开口。
  “是,陛下。”林卓开口。
  礼部放榜的日子,早就有很多人等在了门口,就为了知道自己能不能榜上有名,除此之外,京城的大户人家也专门派了人蹲守,这些人里,有想要提前找找能拉拢的人的,也有想要帮女儿相看合适的女婿的,各种各样的什么都有。
  就连齐文宇,都派了一个人来,就为了知道骆寻瑶说的准不准。
  终于,礼部官员来了……
  本次会试的会元,是杜海!
  本次会试,国子监中进士的人数,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少!
  本次会试,被福王夸奖过的人,竟然全都榜上有名!
  其实,骆寻瑶也是不可能记住所有中了进士的人,让她有印象有记忆的人,多半都是像杜海这样有所作为的,因此她让齐文宇去结交的人不过九个,人数并不多,但这九个人全都榜上有名,却也足以惊人了。
  更何况,杜海还成了会元,梁经纶也进了前三!
  “福王真是好眼光!”有人赞赏起来。
  “什么好眼光?谁知道里面是不是又问题?”又有人冷笑道。
  这次科举,上榜的人虽然很多,但落榜的显然更多,特别是国子监的学生,更是不相信这样的结果,渐渐地,一些猜测也就出来了。
  一时间,满城哗然。


☆、第124章

  虽然来京城之前;杜海为了宽慰家人,也曾夸口说说自己要在得了解元之后再得个会元;可事实上,他根本就没底,甚至就连自己能不能考上都不确定;还是后来齐文宇的肯定;才让他有了信心,以至于考试之时;表现的非常之好。
  但科举就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他表现的再好,也不敢夸口什么;因此;等到了放榜之日,他丝毫不敢怠慢,反而早早地到了礼部贡院门口。
  今天这个日子实在太过重要,正因为这样,就算杜海旁边就挤着几个以往跟他有过冲突的国子监的学生,他也毫不在意,双方相视一眼以后,就同样心焦地等着放榜了。
  以往每次科举,所取的进士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七八十人,不过这次科举,却录取了一百三十一人,这些考生的籍贯加上姓名,将那榜单写的密密麻麻的,而榜单一出来,杜海就下意识地看向了最高处,结果,他竟然真的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杜兄,恭喜!”很多对自己没信心的学子都会从下往上看,祝讷却不同,他最先看的就是最上面,却没想到竟然看到了好友的名字,当下对着身边的好友道了喜。
  杜海还有些呆愣,但祝讷这一说,他倒是很快冷静了过来,顺势一扫,也扫到了下面祝讷的名字,当下开口:“祝兄,同喜同喜。”
  他们两个,可谓是喜形于色,当下高兴地往下看了下去,而很快,他们就又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这些名字,有跟他们一样外地来的举人,也有曾经跟他们对立过的国子监的举人。
  一开始,所有人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却慢慢地开始变了,因为,这次录取的籍贯不是京城或者京城周围的举人,实在是太多了一些。
  有人粗略一数,一百三十一人里面,京城或京城左近,出生国子监的竟然只有六十五人,而其他地方赶来的学子,竟然有六十六人。
  看到这情况,杜海和自己身边的几个好友都非常高兴,但是那些国子监的举人,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一开始,那些人只是聚在一起窃窃私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有一些落榜的举人的情绪开始不稳了起来,这些人,并不单单是国子监的举人,甚至还包括各地赶来参加科举,但是又落榜了的举人,其中还有一些人,甚至当众嚎哭了起来。
  京城的举人,如今差不多全都聚在了榜单前面,推推嚷嚷的,与此同时,也有人抄起了榜单,往后传去。
  而在不远处,则停着很多马车,那些马车有这些举人的,也有京城的大户人家的,李正就坐在其中一辆马车里,而在他的身边,国子监祭酒李哲脸色难看,眼里还冒着怒火。
  “这就是你说的考得好?”李正淡淡地看了自己的儿子一眼。
  “爹,我已经问过那些学生了,他们都考的不错,现在这个样子,肯定有问题!”李哲不忿地开口:“爹,另外那些人也就罢了,杜海和梁经纶两个人竟然排位如此之前……我就不信里面没问题!”
  “这应该是陛下的意思。”李正淡淡地开口,虽然阅卷的不是陛下,但至少会元是陛下定的。
  他之前一直等着科举,也是想看看明德帝的态度,若是明德帝并不想对他们下重手,还打算安抚他们,科举之时,肯定就会像之前一样,对国子监的学子多有偏爱,但现在……如今明德帝如此厚待杜海等人,看来是摆明了要打压他们了!
  他可以辞官,反正他的岁数已经不小了,但是围绕在他身边的其他人会愿意辞官吗?皇帝忌惮的,从来就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他们所有人。
  而且,在明德帝已经开始打压他们的情况下,他们就算避让,又能避让到哪里去?总不能所有人都辞官吧?真要那么做了,那么跟被明德帝打压又有什么区别?
  很多时候,有些事情就是身不由己的,李正当初也曾经觉得前朝的那些世家大族实在太傻,但真的走到了这一步,才发现很多时候根本就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当初骆国公倒霉的时候,他也顺手推了一把,现在却轮到他了。
  其实骆国公当年并无外心,但就是因为他在朝堂上一呼百诺,最终惹来了忌惮,要不是他当机立断跟所有人都疏远了,家里又只有一个孙女儿,最后不见得能善终。
  但是,骆国公只有一个孙女儿,他就不一样了,他有儿有女,如今孙子都已经走入了仕途,想跟骆国公一样哪里行得通?
  他已经当了几十年的丞相,还得罪了很多人,要是真的倒下了,还是全家一起倒下,那他的那些儿女孙辈,还能有好下场吗?
  他不能等着皇帝拿他们开刀,也就只能拼一把了,运气好还能有一线生机,运气不好,也就是被打压罢了——就算他们什么动作也没有,其实也一样会被打压不是吗?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李正想了很多,李哲却根本不懂:“爹,什么陛下的意思?我看,现在一定是试题泄露了,或者考官徇私舞弊!不然国子监的学子,中举的人哪会如此之少?”他是国子监祭酒,对国子监的感情自然也非常之深,因此,他完全不信国子监的学子这次竟然会表现的如此之差。
  听到李哲的话,李正眉头一皱,他虽然觉得让杜海当上会元是明德帝的意思,但现在国子监的举人竟然只占了半数……
  要知道,虽然会元由明德帝定,但是中进士的人,却是阅卷的官员定的,如今阅卷之事非常严格,这次负责科举的,更是一些为人正直的老顽固,基本没有徇私舞弊的可能,既然如此,里面会不会真的有点问题?
  当然,也有可能其实并无问题,但只要大部分人都觉得里面有问题就行了!
  李正有些迟疑,然后就看向了外面,却正好看到一个没有中举的老举人终于熬不住晕倒了,当下若有所思。
  赵启也在马车里,本来,因为觉得如今李正的心情应该不会很好的缘故,他什么都没说,但是到了现在,却忍不住开口了:“父亲,之前福王曾经说杜海和梁经纶能得前三,他还夸奖了几个人,甚至表示他们一定会中举。”
  “哪几个人?”李哲抢先问道。
  赵启近来对福王的事情非常上心,那纸条也是一直随身带着的,当下拿了出来:“就是这张纸条上的人,这几人,也是跟福王关系最好的,去年的时候,福王就跟他们多有接触。”
  那张纸条上不过十来个名字,杜海和梁经纶就排在最前面,李哲拿过以后,立刻就找来了让自己的属下抄录的榜单对照起来,这一对照,却发现所有被福王夸过的人,竟然全都榜上有名!
  “爹,说不定是福王泄露了试题!”李哲立刻就道,虽说在一百多个中了进士的学子里面,十来个人并不够看,但这十个人考的却都不差,还有两个进了前三……
  “你们两个,把当初福王在酒楼里跟杜海梁经纶等人说的话的传出去。”李正开口,都已经到了这一步了,他不可能真的坐以待毙:“在朝堂上,也要交代了我们的人,做好准备以便到时候随机应变。”
  当初齐文宇在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跟杜海等人说的话,很快就被有心人传了出去,一开始还有人并不把这件事当回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当时也在宴会上,但是对杜海有所不满的学子的添油加醋,这件事却很快传的所有的举人都知道了。
  一时间,国子监的举人不管有没有中进士,全都不满起来,群情激愤,而千里迢迢赶来京城参加科举的举人,中举了的还好,没中举的,也也开始不满了起来,甚至有人觉得,自己没中举就是因为没得到试题的缘故,一时间无比愤怒。
  举人们很可能一辈子都考不上进士,而一旦考上进士,立刻就飞上枝头变凤凰了,科举对他们来说,无疑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这次春闱,难得一次录取一百多人,不管对谁来说都是极好的机会,现在却遇上了这样的事情……
  虽然皇帝是一国之主,但也是要考虑别人的意见的,特别是读书人的意见。
  去年大皇子齐文浩的两个舅舅,不就是因为防火烧死了一个举人,最后京城的读书人为他讨公道,才引出了一系列的事情,并最终被灭了满门的吗?
  那些为了科举付出了无数心血的举人,在被有心人煽动的情况下,几乎就认定了在这次的科举之中,有徇私舞弊的情况存在,于是不过短短一天的功夫,就有无数人聚到了一起,来到贡院门口要讨个说法。
  若聚拢起来的是一群平民,处理起来自然容易,完全可以全都抓进牢里去,但现在聚拢起来的是一群举人,国子监的举人都还很有背景,情况自然就完全不同了。
  最后,若不是天色将黑,这些人恐怕也不会散去。
  这件事,明德帝自然也是知道的。
  “这些人……哼!之前有徇私舞弊的事情发生,我都是毫不留情的,所以这次,他们就想栽赃到我的儿子头上来?”明德帝接到消息,立刻就冷笑道。
  “陛下息怒,福王既然没做这事,就容不得别人栽赃。”贺喜开口,因为科举非常重要,试题也非常重要的缘故,明德帝当初定了试题之后就不曾跟任何人说过,别说齐文宇在表态之后就没探听过什么,就连他也是毫不知晓的,既然如此,齐文宇当然不可能徇私舞弊。
  而且,就眼下的情况来看,如今出现这样的情况恐怕早就在明德帝的意料之中了,如若不然,明德帝之前又怎么会特地让杜海做了会元?
  这件事要怎么解决,看得完全就是明德帝的心思了!
  “这局面我也推了一把,本来不该生气,但事情真出了,却到底有些难受。”明德帝长叹了一口气。之前的几次科举,他为了求稳,一直比较偏向国子监的学子,现在却已经不得不做个决定了。
  如果李正早点辞官,他看在李正这么多年的功劳身上,定会手下留情,但李正偏偏就选了这么做……他是绝不会希望再出现前朝的那些世家大族的。
  自己的猜测果然没错,不过说起来,福王的眼光还真不错,结交的竟然都是人才……贺喜表情不变:“陛下也是为了福王好。”
  “你说的没错!到了现在,我也该有点动作,让他们知道这天下是谁的了,总不能一直让人爬到我头上去!至于那个会元,按照你查到的来看,他虽然心性学问都不错,但到底年轻气盛,如今好好磨练一下也是用得着的。”明德帝开口,齐文宇并不知道试题,这点他比任何人知道的都要清楚,既然如此,他又哪里会真的容许别人怀疑自己的儿子?
  不过,他的这个儿子,真的是福气好上天眷顾的,随便结交几个人,竟然就全是有真本事的……明德帝又看向了自己手里那几份特地挑出来的卷子,这几份卷子比不上梁经纶和杜海,却都是有实际内容的,而不像有些卷子一样,只是华丽的辞藻的堆砌。
  以前明德帝并不相信那些神神叨叨的事情,现在却越来越相信了,想到性子单纯,但听得进别人的话的齐文宇,心情立刻好了起来。
  明德帝已经知道了这件事,骆寻瑶和齐文宇当然也知道了。
  齐文宇一开始听说杜海和梁经纶进了前三以后,满心欢心,还琢磨着要请他们两个吃顿饭,却不想很快就出了事,竟然还有人诬陷他泄露试题。
  “寻瑶,那些人真是没用,明明是自己没本事,却还要诬陷别人。”齐文宇皱着眉头开口。
  “王爷别担心,会没事的,那些诬陷你的人,肯定会倒霉。”骆寻瑶开口,自从知道杜海被定了会元以后,她就知道这次齐文宇绝不会有事了。
  明德帝若是如今还不打算对李正等人下手,或者对齐文宇心有疑虑,就绝不会把杜海定位会元,现在他既然这么做了,想必就是已经做了决定了。
  本来被人诬陷了,齐文宇多少有些不高兴,但是现在骆寻瑶这么一句话,他倒是轻松了很多:“寻瑶,你相信我,我也相信你,你说的话就没错过,我肯定不会有事。”
  “王爷这话我爱听。”骆寻瑶当即笑了起来,随即却又停下了笑容,然后将手放在了自己的肚子上。
  “寻瑶,怎么了?”齐文宇担心地问道,一时间倒是完全忘了自己刚才纠结着的别人诬陷他的事情了——骆寻瑶现在的肚子越来越大,甚至再过不到一个月就要生了!
  就要生了啊,他再过不久就要当父亲了……想到了这件事以后,齐文宇完全就把杜海等人扔到脑后了——反正他什么也没做过,骆寻瑶也说了他会没事了,既然这样,他又惦记这个做什么?
  “王爷,肚子里的孩子在蹬腿呢。”骆寻瑶笑起来,如今月份大了以后,孩子动的就越来越多了,也常常会让她感到有些不适,不过即便如此,刚才她的肚子其实也是没有丝毫动静的,她这么说,完全就是为了转移齐文宇的注意力。
  即便知道齐文宇这次被冤枉以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是她也不想齐文宇因为这件事不高兴。
  “真的?让我看看!”齐文宇立刻就道。
  如今已经是二月底,福王府里桃花都开了,又是在室内,因此骆寻瑶的衣服穿得并不多,齐文宇的手放在骆寻瑶的肚子上以后,自然也能感觉到肚子上的动静。
  齐文宇每天都跟骆寻瑶在一起,也知道骆寻瑶肚子里的孩子以往都喜欢往哪里动,当下就摸了摸骆寻瑶右边的肚子,还轻轻按了一下,结果,那里立刻就凸出了一块,竟然正好踢在齐文宇的手上。
  齐文宇当下欣喜若狂:“寻瑶,孩子在跟我打招呼!”
  “他喜欢王爷呢。”骆寻瑶笑道,如今她的孩子还未出生,齐文宇就已经非常喜欢他了,想必等他出生以后,齐文宇会更加喜欢他,绝不会像有些男人一样,对自己的孩子不闻不问:“王爷,才一会儿功夫,我竟然又饿了……”
  “寻瑶,你等着,我马上去给你拿吃的!”齐文宇立刻就道。自从骆寻瑶有了身孕以后,他看到别的有了身孕的女子也会下意识地多看几眼,这一看,倒是觉得跟别人相比,骆寻瑶显得有些太瘦了,就说现在,骆寻瑶虽然常常要吃的,但每次都吃的很少……
  齐文宇,看来今天是记不起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了。
  他们两个再不去担心外面的事情,可是第二天,这件事却越闹越大了。
  来京城参加科举的举人,并非所有人都跟杜海一样的年轻,其中有很多人的岁数其实已经不小了,甚至就连年过半百的都有好几个,而这次看榜的时候,就有一个屡试屡败的六十来岁的老人因为榜上无名,又被人推搡而晕倒了,本来这算不得什么,在科考之中,曾有人晕倒在考场上,也曾有人因为中了进士太过兴奋而晕倒,像他这样因为没有中进士太过伤心而晕倒的,自然也有。
  但是,他晕倒也就罢了,被相熟的人送去医馆之后,竟然很快就没了呼吸!
  这样的事情若是放在以前科举的时候,别人说不定还会取笑取笑这个因为榜上无名就气死了的举人,但现在就不一样了。那些没上榜的人看到这个死去的老人之后,就全都悲从中来,甚至觉得这个老人就是因为有人徇私舞弊才没上榜,也是因为有人徇私舞弊才会被气死,而他们自己,说不定本来也是应该榜上有名的。
  第二天,就有举人抬着这个老人的尸首,重新堵在了贡院门口,同时,这些举人还联名上书,状告这次科举的考官泄露试题,状告杜海梁经纶等人科考作弊。
  齐文宇如今身份高贵,虽然这些举人都觉得是他泄露了试题,却也不敢真的把矛头直指他,最后就把事情扯到了考官身上,毕竟,齐文宇若想知道试题,也是要通过考官的。
  不过,这些举人虽然没有把苗头直指齐文宇,但第二天,却还是有一个谏官上了折子,说明了京城关于齐文宇的谣言,要求明德帝严查到底。
  在这个谏官开口以后,已经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张秉也不甘示弱,他将事情更为详细地调查了一边,并表示是江南巨富杜海是贿赂了福王,方才能得到试题。
  而在这两个人说过以后,就又有更多的人站了出来,口口声声就是科举乃是国之根本,决不能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明德帝冷冷地看着下面的这些官员,并未当场作出决定,只是命令周寿以及其他几位官员共同调查此事。
  杜海的父亲虽不是官场中人,却曾经行商,是江南的大地主,还跟当地官员交好,家财万贯,确实称得上巨富,而杜海本身为人豪爽,并不在意身外物,到了京城以后也曾一掷千金,甚至资助那些生活困难的学子,于是,他花钱买通福王的事情,竟然很快就被不少人相信了。
  而他本人,也在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以后,立刻就被“请”去了衙门。
  如今骆寻谨已经外放为官,骆寻瑶对京兆府的事情,了解的自然也就不多了,但她也不是完全不了解,因为刘行文这次也被周寿找了去。
  之前查出了前朝余孽的事情以后,明德帝就曾经想要让刘行文为官,不过刘行文却拒绝了,表示想要参加科举,毕竟,他要是不通过科举,以后除非做武将,不然肯定走不了太远。
  这次的科举,他就也参加了,不过可惜的是,他并没有考中进士。毕竟他如今不过二十来岁,这几年又常常往京兆府跑,多少耽搁了一些学习的时间,又是第一次参加科举,会失利也非常正常。
  不过,他虽然落榜了,但却不曾像其他的那些举人一样聚到一起闹事,反而回了京兆府,又找到了周寿开始处理案子,眼下就正好遇到了这桩案子。
  “我跟福王交情不深,也不曾贿赂福王得到试题。”杜海认识不少举人,但却并不认识刘行文,看到刘行文过去的时候,只能又重复了一遍这句话。
  不久前,还因为得了会元而意气风发,结果这么快竟然就成了阶下囚……而且那些陌生人怀疑他也就罢了,那些曾经跟他关系极好,甚至跟他交情极好甚至被他资助过的人竟然也怀疑他……不止怀疑他,那些人还怀疑福王,却不想想,年前的时候福王还一直关心着他们,给他们送去年货……
  经历了这么多,杜海的心态倒是变了很多,也明白了不少事情——他以前,真的把这个世界想的太简单了。
  虽然心态变了,但被抓进牢里,还很可能会永远出不去,杜海也不是不怕的,不过幸好,那些人并不曾对他用刑。
  “我知道。”刘行文淡淡地开口。
  杜海满脸惊讶。
  “你估计不知道吧?京城有好几家特别赚钱的铺子,都是福王的,你家的那点钱跟福王一比,估计什么都不是。”刘行文淡淡地开口,如今京城很多人都说,福王娶了福王妃就是娶了一个财神爷,因为那些挂着福王府的名头的铺子,差不多全是福王妃用自己的嫁妆开的。
  杜海一愣,然后才问:“那你找我做什么?”
  “也没什么,福王让我来看看你怎么样了,顺便我也想看看会元是什么样子的。”刘行文淡淡地开口:“谁让我落榜了呢?”
  杜海更无语了。
  “其实这次的案子,其实没什么好查的,福王好端端地完全没理由给你们试题,就算真的给你们试题,他也不会那么不谨慎,还嚷嚷的全京城都知道。”刘行文开口,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能明白齐文宇其实是非常无辜的了,这一点,想来皇上更为清楚,既然如此,他也就只要将“查无实据”的事情送上去就行了。
  当然,这件事不用详细查,有些事情就一定要详细查了,比如说国子监的事情……这三十年,国子监一直是齐朝最大的书院,里面自然也存在着各种问题,而国子监的祭酒,还是李正的二子……
  在明德帝的默许下,这次的科举舞弊案,闹得越来越大,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站了出来。
  也许在那些群情激奋的举人眼里,那些站出来的大臣是为了他们好帮他们说话,但上面的那些人却恨清楚,如今这情况,其实追根究底,大家要真的在意的其实并不是科举舞弊案,而是以李正为首的文官集团跟明德帝的对抗。
  三月初一,本该是举行殿试,由明德帝钦点状元榜眼,排出三甲进士的日子,不过如今在这天,试题泄密的案子却还不曾告破,与此同时,朝中的气氛,也愈发紧张。
  天还没亮,明德帝就已经在贺喜的伺候下穿戴整齐,他的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过了好一会儿,才终于叹了口气:“是时候收网了。”
  贺喜听到了这句话,脸色丝毫不变,眼睛却亮了亮。
  自从两年前认回了女儿,他跟福王妃就多有接触了,也从福王妃那里得到了以后可以隐姓埋名跟着女儿一起生活的承诺,自那以后,他就更向着福王了,现在听到明德帝这么说,自然心中欢喜。
  李正想要以此逼迫明德帝,但他怎么就没想到,明德帝也能借此树立自己绝对威信呢?李正这个丞相做的太久了,也包揽大权太久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又发不上……


☆、第125章

  这次上朝,似乎攻讦福王的人更多了?明德帝不动声色地扫视了一圈;李正依然是低眉顺眼的模样;但是李正一系的官员;却有不少脸上已经有了得意的表情。
  这得意的表情让明德帝更为愤怒,而很快,他又将目光放到了自己的儿子身上。
  齐文毅在被关过禁闭,又被淑妃严厉教导之后,倒是沉稳了很多;不过这几天倒是有点故态重萌了;要不然也不会又找了两个侍妾入府;又频频跟自己的外祖家接触;幸好淑妃和她的娘家人都是拎得清的……至于齐文宇……
  明德帝看了一眼自己这个抬着头看着自己;脸上没有丝毫惊慌失措,只有满脸信任的儿子,心里闪过了一丝暖意。
  他这个儿子心思善良,又对他满是信任,他总不能让他失望了。
  如此一想,明德帝当下冷冷一笑,然后将周寿叫了出来。
  齐文宇虽然跟举人们多有接触,可事实上他身为王爷,每次跟这些举人接触,身边都是有着其他人的,就连杜海身边,也一直围着很多人,根本就不曾跟杜海等人私下接触过,这还不算,齐文宇还从未收过杜海等人的东西,不仅没收过,他还反而自己掏了一些钱,给那些独自在京城过年的举人都送了年货。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礼部拟出会试的题目是元宵之后的事情,自那以后,齐文宇根本就没跟杜海等人见过面不说,杜海等人身边也都有其他学子在身边,这些人里还不乏这次会试落榜的……福王完全没可能悄悄地把题目给了杜海等人,却完全瞒过了其他人。
  周寿一向铁面无私,基本上所有人都是信任他的,他面无表情地说着一条条的证据,让朝堂上的大部分人都变了脸色。
  其实,若不是明德帝之前动手处理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恐怕也没人有胆子对付齐文宇,现在看到明德帝明显是要保下齐文宇,他们自然也就担心了起来。
  不得不说,李正做的这些,也算是不错了,在他看来,如今明德帝处理政务之时一直将齐文宇带在身边,齐文宇多半是会知道如今这次科举的试题的,而到了那个时候,就算齐文宇真的是清白的,恐怕也说不清了——明德帝一个帝王,会一点疑心也没有吗?
  而且,若是齐文宇是一个大儒也就罢了,有眼光很正常,但齐文宇偏偏就不是,不仅不是,如今不过二十岁的他,以前甚至对科举一窍不通,在这样的情况下,又哪能有如今这样的好眼光?
  但是,李正怕是绝不会想到,齐文宇从一开始就坚持着不要看试题,不仅如此,在明德帝眼里,其实已经坐实了他有福气这件事了,既然这样,他夸过的人考中进士,不也是很正常的吗?
  “煽动士子围攻礼部,构陷皇子营私结党,你们这是图谋不轨!”在朝堂上,明德帝难得地说了重话,而随即,他就让周寿等人拿出了国子监祭酒、国子监司业、主簿等人贪赃枉法,插手乡试,买卖举人身份种种证据。
  “我也是到了如今才知道,原来举人身份也是能买的,还被称为买关节……”明德帝冷笑道,他知道国子监在这三十年里,已经愈来愈堕落了,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