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锦(苏子画)-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知汪氏是为这事去找了定远侯,甘氏就低声道,“娘,您怎么这样糊涂呢,她离府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呢?”
    “好事?”汪氏皱眉,然后斥道,“你傻了吧,她要是走了,我还不得被别人的唾沫星子给淹死啊。”
    “娘,别人哪儿会这管这些闲事呀。她走了之后,咱们之前所设定的计划才能更好的去实施呀。”甘氏赶紧低声提醒。
    汪氏经她一说,凝眸认真想了想。
    好像还真是这一回事,若宁氏不在应天府,那件事会进行得更加顺利合理一些。
    啊呀,这上了年纪脑子是糊涂了,差点儿就坏了大事。
    汪氏就顺便夸了句甘氏。
    甘氏乐了,然后又道,“不过呢,我们可以利用宁氏的手将傻珍给除了。如此一来既可毁她的名声,又让她肚中的孩子受到诅咒。”
    穆珍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知琴一定会极尽狠毒的去咀咒宁氏的。
    有个傻孙女,在人前可都是丢脸的事儿,故汪氏对穆珍一直十分的讨厌,她不许穆珍出现在任何公众的场合,包括家宴之上。
    现在有办法可以让穆珍丧命,汪氏自然不会阻止。
    汪氏一回到嘉和堂,立即命人将文氏、知琴和穆珍三人唤过来。
    得知汪氏叫自己带着女儿过去,知琴顿时变了脸色,暗叫不妙。
    故在去嘉和堂的路上,她一再央求文氏,到时一定要想办法保护穆珍的周全。
    文氏轻抚了抚穆珍的头发,叹了口气,道,“知琴,我会尽力的,只是你也知道老夫人的脾气,她决定的事情可是不是我能轻易改变的,若真的这样,你可莫要怪我无能才是。”
    知琴知她说的不是假话,咬了咬唇道,“只要夫人你尽了力,我又怎会怪你呢。”
    “那就好。”文氏温和的点头。
    然后又温声安慰她莫要想太多,穆珍一定会没事的。
    二人说着话进了嘉和堂。
  
    第124章:流产

    汪氏凌厉的眼神依次从知琴与穆珍二人身上扫过。
    面对穆珍时,她毫不掩饰心中的厌恶。
    她厌恶的表情深深刺痛了知琴的心。
    知琴暗恨汪氏的同时,也深知此次穆珍难逃一劫,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她念头刚起,汪氏就沉声喝道,“知琴,你可知错?”
    “奴婢知错!”知琴身子一抖,双腿发软,情不自禁就给汪氏跪了下去。
    “哼,知错就好。”汪氏冷冷的道,然后瞟了眼穆珍,对知琴道,“知琴,郡主是何等的身份,郡主腹中的胎儿更是珍贵无比,若郡主真有什么闪失,穆珍就算千条命万条命也抵不了的。
    你也瞧见了,就因穆珍那一撞,让郡主举家都要搬离,我们定远侯府如今也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
    为了给郡主一个交待,也为了咱们府中的安定团结,穆珍必须受到惩罚,否则往后还不知会惹出什么惊天的祸事来。”
    一条又一条的大道理往穆珍身上砸着,令知琴透不过气来。
    她将求救的眼神看向文氏。
    此时出头,无疑是招骂。
    文氏想装作没看见,但又不可能。
    她只得抿了抿唇,硬着头皮道,“婆婆,昨日我已带着知琴和珍姐儿去了秋枫园,郡主已十分明确的告诉我们不再追究这件事,不会怪罪珍姐儿,婆……”
    “呸,我还没说你呢,你倒好意思开口!”汪氏挥着手打断文氏的话,黑着面骂道,“你是珍姐儿的嫡母。明知她和正常的孩子不一样,为何不令人看管好她,让她四处乱跑惹事儿。
    我早提过将穆珍送去乡下的庄上养着,是你一再的向我保证她不会惹事,将她留在府中,如今她惹了事,你就该担责。
    郡主离府。你可知道我这老脸都丢光了。这全都是你的过错,这回不仅要罚穆珍,你也跑不了。”
    当初汪氏见穆珍是个傻子时。就想让人将她送走,免得留中府中丢人。知琴就去找文氏,逼着文氏去求汪氏将穆珍给留了下来。
    今日穆珍出了事,汪氏自然是要搧嘴的。
    而且汪氏满腹的怒火无处宣泄。眼下找到了出气的地方,自然要好好发泄一番。
    知琴此刻已经绝望了。连文氏都要被罚,那还有谁能救珍姐儿呢?
    她想到了宁氏。
    但她知道汪氏不会给她机会去向宁氏求救的。
    文氏一脸坦然的看着汪氏,道,“婆婆言之有理。珍姐儿是我的女儿,她做错了事,我这做母亲的理应受罚。请婆婆惩罚吧。”
    汪氏冷哼一声,正欲开口唤人来责打文氏。甘氏赶紧开口了,“娘,您先消消气,这件事其实不能怪三弟妹。当初留下珍姐儿,那是三弟妹心地仁慈,而且这几年她对珍姐儿管教得也特别好,从未出事。
    这回珍姐儿忽然冲撞郡主,只能怪知琴和如意没看管好,要罚也该罚她们,娘您就饶了三弟妹这回吧。”
    面对甘氏的相帮,文氏感激的看了她一眼。
    甘氏回了一个得意的笑容。
    但汪氏并不理会甘氏之言,冷冷的道,“不管怎样,身为穆珍的嫡母,文氏都难辞其咎。”
    “婆婆说得是,我甘愿受罚,只求婆婆能饶了珍姐儿这一回,往后我会更加严厉的管教她,不再让她惹事,求婆婆大发慈悲。”文氏说道。
    然后给汪氏郑重的叩了三个头。
    汪氏并不为所动,接下来就宣布了对几人的处罚。
    文氏被禁足三个月。
    如意杖三十,然后卖出府去。
    知琴被杖二十,穆珍杖十,然后送去乡下田庄,终身不得回府。
    大人被打十下都够受的,何况一个几岁的孩子,这根本就是要了穆珍的命。
    就算没有打死她,像她这样又傻又不得宠的庶女,在田庄是绝不会有人拿她当人待的,也无异于去送死。
    所以总而言之,汪氏此举就是想要了穆珍的命。
    知琴哭着向汪氏求情,额头都被磕出了血来,但汪氏却不动分毫怜悯之心。
    到最后,汪氏反而道,“知琴啊,你也莫怪我心狠,实在是穆珍此次闯的祸太大。我若不罚她,实在是难以向郡主交待的。”
    知琴就道,“可是郡主已经答应不追究这件事儿了……”
    汪氏嗤笑一声,道,“知琴,你也太天真了,郡主若真的不追究珍姐儿的过错,她又怎会离府?唉,知琴,我也难做啊……”
    这句话很耐人寻味,既暗讽了宁氏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人,又暗指她这样做是受了宁氏的逼迫。
    所以呢,知琴要恨就得去恨宁氏,而与她汪氏无关。
    一句话就将所有的过错推在了宁氏身上,她撇得一干二净。
    宁氏离府这件事,被她和甘氏利用得淋漓尽致。
    经汪氏这样一点拨,知琴恍悟,认为宁氏真是小人,当面答应得好好的,可一转身却这样逼汪氏对她们母女下毒手。
    果然是毒妇,竟对一个孩子下这样的毒手!
    知琴眸子顿现对宁氏满满的恨意,恨不得化身为毒蝎,前去蜇死宁氏。
    甘氏与汪氏没有错过知琴眸中的恨意,二人得意的扬了唇角。
    就在知琴发愣之时,汪氏已唤了婆子过来,要拉穆珍下去杖打。
    知琴赶紧上前去护着,可很快就被凶悍的婆子们给拉开。
    “珍姐儿!”知琴看着被婆子们拉走的穆珍,撕心裂肺的喊叫。
    懵懂无知的穆珍见知琴害怕慌张的样子,她好像明白了一点儿什么,开始在婆子们的手中挣扎,并向知琴伸向小手,口中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似在向知琴求救一样。
    “求老夫人饶了珍姐儿。求您了,奴婢愿替珍姐儿受罚……求您了……”穆珍此举无异于是向知琴的心口上撒盐,拼命的向汪氏磕头求情。
    见汪氏面不改色,她又求文氏和甘氏,但都于事无补,眼看着穆珍被拉出了东次间。
    就在知琴起身准备向外面追去时,东次间的帘子一动。宁氏娇美动人的脸庞出现在众人眼前。
    只是宁氏娇美的面上布满寒霜。
    宁氏身后是周嬷嬷和听风。她们二人手中牵着穆珍。
    “郡主,你怎么来了?”见到宁氏,汪氏与甘氏二人均大惊。
    为了提防宁氏前来救下穆珍。汪氏之前命人去喊文氏三人时,都未言明是何事。
    而且文氏三人来嘉和堂只有一盏茶的功夫,宁氏怎么就赶到了呢?
    “本郡主若不及时赶到,珍姐儿可就要命丧老夫人的棍棒之下了。”宁氏冷冷的说道。
    这句话说得极不客气。
    她已经说得十分清楚。不再追究穆珍之过,可汪氏仍然揪着此事不放。令她十分反感和愤怒。
    汪氏讨厌穆珍,这可是定远侯府公开的秘密,她岂能不知,怎能任由汪氏平白无故的伤害一条性命?
    更何况还是借她的手来取。更不能容忍!
    宁氏能及时赶到,幸亏是白蔹无意中见到文氏带着知琴母女二人来嘉和堂,她赶紧回去将此事告诉了穆锦晨。
    穆锦晨忙说给了宁氏听。
    经宁氏和周嬷嬷一分析。预料穆珍要出事,就匆匆赶了过来。正好在嘉和堂门口处拦下了穆珍。
    宁氏毫不客气的冷讽令汪氏面色黑了黑。
    但知琴心中却又燃起了希望之火。
    而就在这时,定远侯也掀了帘子进来。
    他是宁氏让听霜过去请来的。
    府中真正能压制汪氏的,也只有他了,而且有些话当着他的面说清楚,不用担心汪氏再拿这事做文章。
    见到定远侯,汪氏知道今日的计划又要被打破了,心中恨意滔天,却还要强作笑脸道,“郡主,珍姐儿闯了大祸,老身只是依着家规罚她罢了。”
    “不知珍姐儿闯了什么大祸?”宁氏沉着脸问。
    “珍姐儿冲撞郡主,令郡主心生惧意不得不离府,一个小小庶女逼得世子夫人要离府而居,这可是天大的罪过,老身若不罚她,其他人万一有样学样,那府中还不得乱了套。”汪氏肃了脸色,十分认真的说道。
    “老夫人错了。”宁氏摇头否定汪氏之言,道,“首先珍姐儿并未冲撞于我,她只是想向我要吃的,其次我离府是早就决定好的,与珍姐儿没有半点儿关系,所以老夫人你不可罚珍姐儿。”
    汪氏欲开口争辩之时,定远侯已经沉声喝道,“夫人,郡主已经说得十分清楚,你还想做什么?难道你非要将珍姐儿置于死地不成?”
    这句话定的罪可不小,汪氏忙否认,“妾身怎会有这想法。”
    “哼,没这想法最好,不管怎样,珍姐儿都是我们穆家的血脉,我们是她的长辈,都该护着她。”定远侯厉声道。
    宁氏该说的话都说清楚了,就起身告辞。
    知琴连忙对着宁氏郑重的叩头,真诚的说道,“郡主,奴婢多谢您的救命之恩,来生奴婢定当做牛做马报答您。”
    因着知琴通房的身份,加上穆文礼那次因房劳而病重,宁氏对知琴是不喜欢的,但自从穆珍出生之后,宁氏对她的看法开始改观。
    她可能是破坏了文氏夫妇的感情,但做为母亲,她是尽心尽责的,是位合格的母亲。
    “起来吧。”宁氏亲自搀了知琴的胳膊,将她扶起,正色道,“知琴,我不用你报答,但你往后一定要照顾好珍姐儿,千万不能再让别人有害她性命的借口,你和珍姐儿此生能做母女也是一种缘分,一定要珍惜。”
    这话很直接的在讽刺汪氏。
    既然汪氏能借她的手加害穆珍,她又何必给汪氏留颜面。
    宁氏在汪氏杀人的眼神中离开了嘉和堂。
    汪氏的计划再次流产,忍不住吐了口黑血。
    三日之后,穆锦晨与宁氏、宁古伦启程去碧波院,穆文仁送她们前往。
    古氏等人前来送行。
    王宝英拉着穆锦晨的手依依不舍的话别。
    而穆琳则拿着一个包袱,红着脸走到了宁古伦身旁,轻声道,“古伦表哥,这是送你的。”
    王宝英眼角的余光正好瞥见这一幕。
   
    第125章:禁地(双更合一)

    坐在驶向碧波院的马车内,穆锦晨斜眼看向宁古伦。
    她想起方才那个令王宝英伤神的包袱来。
    包袱是穆琳所送。
    说实话,别说王宝英,她也意外穆琳会送东西给宁古伦。
    要知道穆琳平日里可是低调得几乎能让人忘记有她的存在,不曾想她会如此的大胆,敢当众送东西给一个少年。
    宁古伦接收到她的眼神,忙咧嘴笑,“圆圆,这样看着我做什么?是不是认为我特别英俊呀?”
    呕!
    这小子太自恋了,简直不能忍。
    穆锦晨做呕吐状,送他一记大白眼。
    “哈哈,古伦真有趣。”宁氏夫妇则开怀大笑。
    穆锦晨撇了撇嘴,指着那包袱,笑眯眯的问,“表哥,三妹送了什么给你呀?”
    “我不知道呀,我不要是她硬要塞给我,真是麻烦,送给你啦。”宁古伦担心穆锦晨误会了什么,像烫手山芋一样,赶紧将包袱递给了她。
    他一脸的不在乎。
    穆琳送东西给他,他也意外的,也的确不知里面到底是些什么。
    “古伦,快打开瞧瞧,看琳姐儿到底送了些什么东西给你。”宁氏也好奇。
    “不会是三弟让琳姐儿送书来了吧?”穆文仁不确定的说道。
    “姑父您可别吓我,好不容易能出来透口所,才不要又看书呢。”宁古伦一脸的惊骇。
    穆文仁立即正色道,“古伦,这话说得可不对,不管身在何地,书都是要读的。你姑母会监督你,等下回我去看你时会考校的。”
    宁古伦一听说去了碧波院还要读书,苦着脸看宁氏,弱弱道,“姑母,不会吧……”
    “爹娘,先别说这样严肃的问题嘛。还是先看看包袱里有什么吧。”见忽然跑题了。穆锦晨忙将楼正回来。
    她将包袱推了回去。
    之所以对包袱感兴趣,是想知道穆琳到底送了什么东西,以此来判断穆琳对宁古伦是不是有别样的心思。
    她和王宝英情同姐妹。而王宝英对宁古伦另眼相待,身为好姐妹,当然得帮着关注下他的动向。
    “对对,先看东西再说。”宁古伦十分感激穆锦晨将话题岔开。听话的将包袱打开。
    里面是两双新鞋,一双为春秋天所穿的单鞋。另一双为冬天所穿的厚棉靴。
    除了鞋子之外,还另有一个小包袱,将小包袱展开,里面是宁古伦最爱吃的点心红豆酥。还热乎着,应该是清早现做的。
    穆琳还真是用心了,表哥爱吃什么她都记住了。
    穆锦晨看着红豆酥暗暗腹诽。
    见到红豆酥。宁古伦愣了下后忙道,“哼。这东西我都不爱吃的,又甜又腻的,圆圆你拿去吃吧,不然就丢了去。”
    说着就掀了车窗帘,作势要将红豆酥给扔了去。
    宁氏忙将东西接了过来,抿唇笑着嗔,“你这傻小子,好好的点心扔了做什么,琳姐儿还真是有心了。”
    “谁稀罕呢。”宁古伦小声嘀咕着。
    他小心的看穆锦晨的脸色,担心她会难过。
    穆锦晨面色平静,不见分毫伤心难过的神色,她随手将那双棉靴拿过来瞧了瞧,只见针脚细密平整,鞋型方正。
    靴筒上绣着喜鹊登梅,含苞欲放的梅花栩栩如生,微微仰头的喜鹊双眼炯炯有神,仿佛随时都会展翅高飞,十分灵动。
    穆锦晨不得不赞叹穆琳女红的本事了得,自己比她还要年长两岁,如今连片花叶子都不会绣,可她绣得花儿活灵活现能招来蝴蝶。
    宁氏见了,也不由夸道,“琳姐儿可真是心灵手巧,才八岁的年纪,就能练就这般好的针线活,再过几年,那绣得鸟儿可真是展翅飞呢。”
    这番话是发自内心深处。
    穆琳今年要是有十四五岁,她可能不会这样夸。
    看着靴子,宁氏不由就看向穆锦晨,柔声道,“圆圆,这次去了碧波院后,你有空也学做一点儿针线活吧。娘不要求你做得特别好,但或多或少也会一点儿,好不好?”
    “嗯,好吧。”穆锦晨听话的点头。
    虽然不喜欢针线活,可别人都会,她不能做另类,先学着再说吧。
    “圆圆,等你学会针线活儿,就做鞋给我穿吧。”宁古伦就在一旁凑趣。
    “想得美,我才不会做鞋给你穿呢。”穆锦晨毫不客气的拒绝。
    然后她将手中的棉靴递给他,道,“穿上试试大小,看合不合适。”
    口上这样说,她心里却想着肯定不合适。
    穆琳又不知宁古伦脚的大小,做出来的鞋子哪儿会合脚。
    宁古伦看着靴子不想试,但宁氏在一旁也让他试试。
    他只好脱下鞋子去穿棉靴。
    “这靴子一看就大了,肯定不合……”他一边穿一边叨叨。
    只是那个适字没有出口,因为靴子已经穿上脚。
    大小正合适!
    穆锦晨不用问,看他的表情就知道大小合脚了,她不由陷入了沉思中。
    如此看来,穆琳对他还真是上心了,知道他爱吃什么并不难,只要平日里吃饭时多注意两眼就会发现,可是竟然知道他脚有多大,这可就不容易办到了。
    自己和他自幼一起长大,都不知他大概穿多大的鞋子,也不知他穿多大的衣服。
    难道穆琳悄悄去了问了周嬷嬷不成?
    因宁古伦的鞋袜之类的东西都是周嬷嬷带人做的。
    不会的,穆琳性格内向,又特别害羞,这种事她肯定不会好意思去问周嬷嬷的。
    看来穆琳为了知晓表哥穿多大的鞋,可是费了一番功夫的,还真是小觑了这丫头,不声不响的送鞋又送吃的。
    宝英啊宝英。你可算是遇上强敌了,该怎么办呀?
    穆锦晨就这样一路沉吟着到了客栈。
    她这表情落入宁氏夫妇与宁古伦三人的眼中,却别有一番意思在其中了。
    住进客栈安顿好之后,听风就来唤穆锦晨,说宁氏找她。
    穆锦晨讶道,“坐了这样久的马车,娘亲早就累了。该好好休息才是。这样急着唤我做什么?”
    听风笑着摇头,“夫人说不累,想找小姐您说说话儿呢。”
    穆锦晨不信母亲无事。
    她揣着满腹的疑惑去了宁氏的房间。
    房间内只有宁氏与周嬷嬷二人。
    见到她来。宁氏笑着招手,“圆圆,快过来坐,尝尝周嬷嬷刚沏好的莲芯茶。清热解暑。”
    “好。”穆锦晨笑眯眯的走过去,在宁氏身旁坐下。喝了口茶之后,道,“娘,您找我有什么事儿吗?”
    宁氏笑着看向周嬷嬷。
    周嬷嬷忙寻了个借口也退了出去。
    见此。穆锦晨一颗心不由提了起来,想着母亲到底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儿要对自己说。
    就在她思量之时,宁氏已经柔柔的开口。“圆圆,今日是不是心情不好呀?”
    “啊?”穆锦晨微怔了下。很快摇头,“怎会心情不好呢,能去乡下住一段时日,我不知有多开心呢,嘿嘿!”
    “哼,你这小丫头,还想瞒娘亲呢。”宁氏轻轻点了下她的额头,宠溺的嗔,“娘亲指的不是这,之前在马车里见到琳姐儿送古伦的礼物,你心里不是不有些不舒服呀?”
    穆锦晨老实的点头,“是有那么一点儿。”
    从情感上来说,她和王宝英的关系更加亲近,王宝英喜欢宁古伦,那她当然不希望有其他人也在觊觎着宁古伦。
    所以见穆琳如此,她是有些不悦的,有种穆琳插足的感觉。
    当然她也知道不该这样想,毕竟王宝英与宁古伦二人眼下也只是普通的朋友关系,哪位姑娘亲近宁古伦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可她心里就是有些不舒服。
    宁氏见她大方的承认,也愣了下,没料到女儿如此诚实。
    她瞬即轻叹一口气,道,“唉,你现在知道难过还为时不晚,圆圆你放心吧,你与古伦自幼一起长大,你们二人感情深厚,一般人不会轻易撼动。
    只是从今往后你要……”
    呃,怎么扯上她和宁古伦之间的感情啦?
    穆锦晨听着一头雾水,哪儿跟哪儿呀。
    “娘亲,您误会啦!”她赶紧叫停,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快要吐血了好不好。
    “误会?娘亲没误会。”宁氏十分肯定的说道,“琳姐儿送鞋子给古伦,而那鞋子不仅做得极好,又特别合脚,所以你……”
    “娘,我是因为这件事有点儿不大开心,不过不是因为我自己呀,我是为英姐姐呢。”穆锦晨赶紧解释。
    “什么?你是因为英姐儿?”宁氏惊。
    穆锦晨点头,“是呀,娘,您还记得我曾经对您提起过这件事嘛,英姐姐人好性格好,她对表哥也很好,所以娘您想办法撮合一下,好不好呀?”
    宁氏认真的打量着女儿,见她一脸的诚恳,知道她说的是实话,不由十分失望。
    在内心深处,宁氏一直都希望宁古伦有朝一日能成为女婿。
    可穆锦晨要是不对宁古伦无意,那这个愿意可就泡汤,她当然不会做出强迫女儿的事情来。
    宁氏道,“圆圆,你个傻丫头,古伦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他的人品性格我最了解,还有他的本事能耐在同龄的少年当中也是一等一的,你……”
    穆锦晨嘴角抽了抽,忙道,“娘亲,我当然知道表哥好呀,不然我还不会让您撮合他和英姐姐呢。娘亲,您再想想这件事儿吧,我有些累了,先回房间休息了。”
    说着,她赶紧起身离开。
    母亲的心思她哪能不知,可她一直拿宁古伦当兄长来待,别无其他。
    事后宁氏就对周嬷嬷说了这事,言辞之间十分惋惜。
    周嬷嬷笑着安慰道,“夫人。小姐如今年纪还小,还不懂这些事儿,等再过两年她开了窍,到时就知道表少爷的好了,您莫急。”
    “话虽如此,可古伦太优秀,我担心还没等圆圆开窍。他就对其他姑娘动了心。”宁氏担忧。
    她的担心并非全无道理。眼下据她所知的就有穆琳与王宝英二人,谁知往后还有没有其他姑娘对他动心呢。
    看着宁古伦长大,对他是真的喜爱。真的不希望有一日他娶了别人家的姑娘。
    “夫人,若真如此,那就说明咱们小姐与表少爷无缘分。再说了,咱们小姐样样出众。夫人您还担心她往后寻不着好姑爷?
    夫人,您呀眼下还是放宽心。好好养身体,到时生个健康聪明的大胖小子,这才是眼下最最重要的事儿,小姐的事不用您操心的。”周嬷嬷微笑着安慰。
    宁氏也笑了。嗔,“嬷嬷怎知一定会生胖小子,万一是姑娘呢。”
    周嬷嬷掩嘴笑。“一定是胖小子,夫人这回的反应与怀小姐时不一样呢。”
    宁氏就笑着回忆当初怀穆锦晨是什么样儿。
    主仆二人回首往事。开怀的同时又唏嘘时间过得快,眨眼功夫十年过去了。
    因着宁氏怀孕的关系,加上又着急赶路,马车行得很慢,穆锦晨一家人在遇上风景优美的地方还会特意停下来欣赏。
    如此走走歇歇,原本两日的程,他们行了半个月。
    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峰,方方正正的良田里水稻翻绿浪,掩映在苍翠大树下的房屋露出黛色的屋脊,间或传来鸡鸣狗吠之声。
    在金色阳光的照映下,大大小小的水塘犹如镶嵌在宝石上的明珠,璀璨夺目。
    穆锦晨掀了车窗帘向外面眺望着,深深吸了口新鲜的空气。
    嗯,空气中带着甜甜的花香味。
    好一派田园的风光,真美呀!
    她满足的眯了眸子。
    拿锄扛锹挑筐的村民们在田野间忙碌着,见到穆锦晨家的马车浩浩荡荡驶进村子,不少人都停下手头的活儿,手搭在额间向这边张望过来。
    村民们开始交头接耳,在轻声议论着是何家的贵人来此。
    负责打理碧波院的管家宁叔早就守候在路口,见到马车行过来,小跑着上前来迎接。
    宁叔现年四十五岁,从祖父那一辈开始为宁家效力,对宁家极为忠心,是康定王特意让他一家跟随宁氏来应天府的。
    不过,当初宁氏并未让他进京城,而是让他帮忙在四周购置产业,故定远侯府其他人都不知有他一家的存在。
    眼下宁叔与妻子住在碧波院,而儿子媳妇则管理另一处庄园,距离此地约有五十里。
    周嬷嬷亲自上来掀了车帘,穆文仁当先跳下马车,然后扶了宁氏下来。
    宁古伦与穆锦晨紧随其后。
    宁叔忙整衣肃官前来施礼,“老奴见过世子爷、夫人、古伦少爷、小姐。”
    “宁叔辛苦了,莫要如此多礼。”穆文仁忙扶住宁叔,不让他跪下。
    一行人寒暄见了礼之后,穆锦晨他们复又上了马车,向住处行去。
    马车很快在一幢白墙黛瓦的大宅前面停下。
    说它是大宅,那是和其他人家的房屋相比,此宅是最大的,但若和定远侯府相比,那又小得不值得一提,只比以前所住的秋枫园大一点儿。
    虽不算太大,但足够住。
    宁叔的妻子宁婶正在厨房里准备饭菜,得知穆锦晨一家已经到了,赶紧带了两个粗使婆子小跑着出来见礼。
    行礼之后,宁婶看向穆锦晨笑着道,“几年没见,小姐竟长得这般高了,长成大姑娘了,奴婢乍见都不敢认呢。还有古伦少爷,也长成大人了,越长越英俊了,哈哈。”
    宁婶相貌普通,身量高挑,体态适中,很精明能干,能言善辩,说话的声音很响很脆,与老实憨厚、不爱多言的宁叔正好互补。
    穆锦晨还记得在乌兰关时,闲下来没活时,宁叔坐在树底下的大石头上抽着烟卷儿听宁婶说话,当宁婶说到高兴处发笑时,他也会看着宁婶憨憨的笑。
    场面十分温馨。
    每当他看宁婶时。他的眼神就特别明亮。
    穆锦晨笑着应,“宁婶,这都过了好几年啦,您还是像以前一样的年轻好看,一点儿都没变呢。”
    “真的吗?小姐就莫安慰奴婢了,老喽老喽!”宁婶笑着去摸自己的脸,然后又笑着摆手。
    场面一下子热闹欢快起来。
    宁叔夫妇引着穆锦晨一家人进屋。
    周嬷嬷带着听风他们将箱笼等物抬进宅子。然后安顿。宁婶继续去准备饭菜,宁氏夫妇就与宁叔说今年庄上的一些事情。
    穆锦晨就与宁古伦二人在宅子里四处瞧瞧。
    宅子打扫得十分干净,后院还种了许多花儿。眼下正开得热闹。
    晚膳十分丰盛,虽然菜式没有定远侯府做的精致,却比定远侯府的饭菜闻着香,诱人垂涎。
    宁叔憨厚的笑着道。“野味是上晌进山猎的,鱼虾蟹是中晌刚捞的。鸡鸭是现宰的,蔬菜是我们自家园子里种的,都是做之前才从地里摘回来,都很新鲜。世子爷、夫人、古伦少爷、小姐,你们快尝尝,看合不合胃口。”
    新鲜!
    穆锦晨恍然饭菜为何香味如此浓郁。原来所有的食材均新鲜无比。
    定远侯府所用的食材虽然也新鲜,但它们都是从城外运送过来。路上是需要时间,再加上颠簸撞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