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侯门贵妻-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艋卮鸬馈

    “明月也好久没有见到四公主了,想着今年的万寿节才能和公主见面,却没想到这样有缘。”萧明月引着四公主入席。

    “公主且先和姑娘们说说话,一会儿就能用饭了。”张大夫人见小姑娘们聊上了,心里的担忧才慢慢散去。她和这位四公主交流不多,但是得宠于太后,就怕性子娇蛮就麻烦了,现在看来倒是位有手腕的人。

    四公主自然明白,“舅母不用顾虑本宫,府里这样忙,就不用照看本宫。”说着,就施施然坐到凝慧的身边来“明月,你也坐,大家都坐。”

    凝慧才觉得缘分是这样的奇怪,前世她和四公主很少见面却一直很要好,四公主大气,自信,一直是她所仰慕的人,至到公主过世,她病了一场,慧妃娘娘感念她的好意,才格外的疼惜她。

    四公主见凝慧一眼不错的看着她,摸摸她的脸。“这是怎么了,病了一场可是呆了,回头求了太后跟前的周太医瞧瞧?”

    凝慧覆上她的手,“才没有,好久好久不见公主了,很想你。”这一次绝不叫什么风寒害了你,宫里的争斗从未停歇,凝慧越发肯定是四公主的死绝不是什么风寒所致。

    四公主揉揉她的脸,“小丫头,几个月不见,倒是比徳母妃的波斯猫还叫人喜欢。”

    是了,是德妃!她是有五皇子和六公主的高位妃嫔,五皇子要争皇位,势必要拉拢皇上和太后,而六公主和四公主年纪相差仅仅一岁。而且在四公主死后,也是六公主伺候在侧,得了太后的喜欢,也嫁的极好。况且慧妃是皇后一党的,和德妃自然不是一路人,只是现在看不出来!

    “公主喜欢波斯猫,叫娘娘养一只就是。”萧明月说道,“何况宫里也有专门养猫狗的宫人,公主可以省了很多事。”

    “母妃怕猫狗,秋霜宫里是不养猫狗的。”四公主谈谈说道。

    “不若养在别处就是,不叫娘娘见到也就是了。”萧明月提议。

    “你这主意好,干脆养在六妹妹那儿,我也可以时常去看。”四公主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接着就和萧明月并桌上的小姑娘说起猫的趣事来。

    凝慧却是一颗心提了起来,原来是这样,不怪乎能教养出和皇后次子争夺皇位的德妃,不显山不露水的利用自己的女儿,毒死了四公主。

    很快张府的下人们开始上菜,小姑娘们也不说话,由丫头们伺候着吃饭。

    徐老夫人心里却有些担心,凝慧的大丫头玉竹是新提上来的,原本带着她来,也是存了考验的心思。可是凝慧却和四公主坐到一起,这些有些担心,那丫头压不住事,出错。

    凝慧却是很淡定,这个玉竹,可不是上辈子笨笨的玉竹,看了眼桌上的桂花酱鸡,一双筷子便从她身后伸出,夹了块关节处的肉落进凝慧的碗里。

    不错,有眼力。

    用完饭,大家就在花厅里歇着,等人从王尚书府上回来。四公主和凝慧被带在张老夫人身边,小姑娘也都各自呆在自家母亲身边吃茶聊天。

    没过一会儿,就听见下人来报,人已经回府了,二老爷还在调侃大爷,说要请喝百花酿。

    张老夫人松了口气,笑骂“:这个老二,竟然向侄子要酒喝。”

    张二夫人回答“:母亲,二老爷这是向咱们大爷讨喜酒喝,可见王尚书是答应了。”

    正说着,张二老爷带着几位公子进来,“母亲,儿子可是替你讨到了孙媳,您老要怎么赏我啊?”

    大家见他进来就要赏,也知道事情办得顺利。

    张老夫人一脸的笑意“:赏你两个核桃吃,日子可定下了?”

    “定下了,定下了,您老不是急着娶了孙媳好过年吗,儿子好说歹说,王尚书这才请了人看,说腊月十六日子不错,定在那日,母亲和大嫂觉得如何?”

    张老夫人看向张大夫人,见她点头,“满打满算还有两个月,可得忙起来了,你大侄子不小了。”

    这便是向大家解释为什么定亲两个月就成亲的原因了。

    四公主适时的站出来,“恭喜叔外祖母了,母妃知道了肯定很高兴。”

    大家也都朝张家女眷道恭喜,并说请帖要早日发来,有什么要帮忙的无需客气云云。

    张府的夫人们都一一应承下来,便是张家几位夫人招待宾客也是绰绰有余的,但也要谢谢大家也是一番好心。

    定亲礼成,诸位夫人也就不再多留,纷纷离去。

    徐老夫人也觉得是时候回去了,想张老夫人提出告辞。

    张老夫人一再挽留“:便是吃了晚饭回去也成,陪我老婆子多说一会儿话也好,府上有二夫人和姑娘们看管着,出不来错。”

    说到这里徐老夫人哪有不明白的,“老二媳妇也是回了娘家吃定亲宴,府里一堆事没人理,倒叫我放心不下。”

    张老夫人感概道“:咱们都是操心的命,我那女儿不知心疼人,叫亲家夫人享不了清福。”

    徐老夫人拉过张老夫人的手“:老姐姐可不要这样说,大媳妇便是不再身边,倒把惠儿留给我,她最是知心懂事,倒叫我老怀安慰。何况她也是孝顺,逢年过节就叫人带了稀罕物件回来,倒叫我长眼不少。”这话却有些言过其实,徐老夫人娘家也是世家大族,什么没见过,不过是说出来给大媳妇长脸。

    张老夫人如何没听出来“:你别抬举她,我是她的生母,有时都埋怨她,丢下小女儿跑这样远,时时牵肠挂肚。便是妹妹厚着脸想叫凝慧留在张府,也是难说出口。”

    凝慧倒是觉得好笑,不就是在张府住上一两日,两位老太太也能撤出这许多来。不过细细想来却是学问,外祖母一再埋怨母亲跟着父亲去了任上,本就是不孝,但是外祖母说出来,便是祖母心里再有不满也不能当着大家的面说,只能圆过去,母亲以后回来,有了今日的话,府里的人至少明面上不敢乱说。

    徐老夫人一开始就明白她的意思,既然你想为女儿铺路,那我博好名声也得成全吧。“张府本就是她外家,母亲不在本就该她在你面前尽孝,别说住上个一两日,便是住上一年也是可以的。”言下之意是一两日就好,最多三五日,就得将人还来。

    ------题外话------

    求收藏。求收藏。

 第十九章妙解阴谋

    张老夫人自然是欢喜的,“三日后就让她的舅舅亲自送她回去,老姐姐放心。德音让人送的信,我让人交给了你身边的嬷嬷。”

    徐老夫人在门口就知道此事,道了声谢。想着张徐两家相隔不过两条街,三刻钟的路程就到了。不过叮嘱一二,“她身边跟着的大丫头是新提上来的,到时要府上多费心。”拉过凝慧的手,细细交代“:你要听你外祖母和舅母们的话,不可顽劣,不许贪凉,记得许先生的嘱咐!”

    凝慧自然应下,“祖母也要听吕嬷嬷的话,好好休息。”

    徐老夫人点头,带着徐府众人,向张府的女眷告辞,张府的二夫人送她出门。剩下的人也都接连离开,张府的夫人各自要理事,很快花厅里的人都散了。

    余下张老夫人,四公主,凝慧和一众下人宫女。

    “回和乐院吧,咱们祖孙也好说说话。”张老夫人说道。

    回了和乐院,张老夫人让众人退下,对四公主说“:你这次出来可是有什么急事?”

    四公主这才从衣襟里拿出一封信来,交到张老夫人手中,“让我出宫是母妃的意思,进来父皇那里也不是很安稳,刘贵妃越发的不像话。连母后那里也几次挑衅,父皇也不管,太后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母妃势弱,又和母后走得近,难免被连累,进来宫里出了件不大不小的事,母妃怕连累到我们头上,这才借了这个机会向张府求援。”

    张老夫人听她说完,脸色变了变,倒是没有立刻拆开信封,朝门外问道“:老太爷回来了吗?”

    守在门外的丫头回答,“老太爷已近进府了,老夫人可是要见?”

    张老夫人立即从榻上站起,对两个姑娘说“:我去去就来,你们姐妹两个就在这里。”说着就出了门。

    凝慧心下很是担忧慧妃现在的处境,若不是全无计策也至于向母家求救,但到底不好明问。

    四公主看着她,明显的担忧之色,心里不觉一暖,安慰道“:可是担心我和母妃,别怕,有太后在,总是吃不了大亏的。”

    “可是你们在宫里,刘贵妃与四皇子有夺嫡之心早就不是秘密,何况皇上还宠爱她。姨母与皇后走的又进,想要打击皇后一派,那么首先就是要姨母帮不了皇后。可是姨母是救过皇上的,如果下手狠了,皇上那里也不好交代。唯一可行的就是姨你,一个孩子且是女儿,那么依着后宫女子的狠厉,我担心表姐的安危。”凝慧越说越觉得心惊。

    四公主如何不知,“有太后看顾着,幸好我也只是女子,将来也就一副嫁妆打发就是。宫里的女人争宠斗狠还至于不顾及太后那里。”

    凝慧见公主仍没有明白过来,气极,当下也不顾及,“刘贵妃的长子是怎么死的,她可甘心?德妃是太后的表亲,也是有儿有女的妃嫔,为何太后偏宠公主你?慧妃身后站着的是张府,张府的姻亲大都是清贵,如何不叫人眼红!漠北虎视眈眈,朝廷虽有诸多武将,可是只有刘贵妃的兄长六安侯才能与之抗衡。如今太子中庸,前仇后恨算起来,势必要乱。只是皇后嫡出子女不能有何损伤,不然满朝的大臣都饶不了她们刘氏。可是只有慧妃不一样,如是真的斗狠了,难保不会伤了你!宫里想要一个人病死,法子多得是,即便被发现,不过是轻轻掩盖了,留下慧妃一人要怎么在宫里活!”

    四公主目瞪口呆,好半晌才缓过神来,“惠儿,你才5岁怎么知道这些,可是徐府知道什么?”徐大人每隔两日是要进宫教习哥哥们画画,习字的,越发肯定是徐府提点了她,毕竟是姻亲,出事都讨不了好。“你说的我会记在心上,你让你家祖父放心就是。”

    凝慧想她既然误会,也不辩解,索性就让祖父背了这个名。“方才席间萧明月说的话,姐姐不要记在心上,猫狗之物最是容易害人的,前朝可是出过这样的事。我虽不知道姐姐和姨母在宫里的日子如何,宫里的人薄情,姐姐也没姨母同胞的兄弟,听说六皇子倒还好,你们年岁相仿,若是可以,以后也有个出头的人。”

    四公主朝她慎重的点点头,“我明白,你回去告诉徐大人,我和慧妃娘娘记下徐府的恩情。”

    凝慧怕她多问什么,立即转了话头。“姐姐不要这样说,只是宫里发生何事,就然让姨母都无法?”宫里的慧妃娘娘从小就跟在已逝的张太傅身边,论起谋略那是不输男儿的女子。

    四公主也不隐瞒,当下就一一道出“:是二姐姐的婚事,刘贵妃求了皇上的旨意想把二姐及嫁到刘家,许给她的侄子六安候世子刘复。可是刘复是什么人,满京城都知道的纨绔,如何使得,母后母家和太后母家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偏偏父皇的态度不明,就连太后也试探不出。”

    凝慧心下觉得奇怪,“二公主是嫡公主,皇后和贵妃不和,人人皆知。前面的元公主都没许人,为何是二公主,而且二公主今年不过十四岁,谈婚论嫁早了些吧,倒是元公主的年纪还合适些。”况且前世六安候刘复娶的是元公主,后来也是借着元公主才保的一家子安全。至于二公主为了六皇子嫁的是景阳侯府的二公子,景阳侯府和吉安侯府,六安侯府是军候世家。而这位二公子身子不好,公主下嫁不仅拉拢了景阳侯府而且还解决了侯府的烦心事。

    “莫不是打的是大姐的注意吧,这样一来倒是说得通了。”

    凝慧经她提点这才明白,暗道贵妃这一招以退为进玩的溜。“姐姐,无论如何也不能叫刘家尚了元公主。淑妃的母家可是名动天下的杨家,若是刘氏得逞,皇后一派的日子更是难过。”

    “我如何不知道,可是母妃和母后都是没有办法的!”四公主一脸的凄苦,“太后这几日也不管事,母妃没了主意这才遣我出宫来的。”

    后宫是分成三派的,皇后一派的清贵家的女儿,贵妃一派的功勋家的女儿,还有就是淑妃一派的中立。如果叫刘家娶了元公主,那么这一局面势必会被打破,皇上太后未必不知。凝慧脑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来,是不是皇上有意改变内宫格局,为太子的废逐做准备。还是皇上想借着联姻的机会叫皇后与贵妃之间的矛盾解开,不然为何不拒绝,细细思索却是半点头绪也没有。

    徐凝慧微微叹了口气,还是先把眼前的事情处理了。“宫里的格局动一动都是会出事,如果想顺利躲过这一劫,不如先把元公主嫁了。就以贵妃提出想娶二公主的借口,长姐未嫁,后面的妹妹不敢越过去。”

    四公主皱皱眉,“淑母妃不是没有相看,可是半年了也都没有定下人来。怕是一提出,贵妃就会顺杆子提出让刘复娶了大姐姐!”

    “所以这件事,这个人得是比刘复好上太多的人,无论身份地位,学识样貌,还是家世人品。最好能和皇后一派的人扯上关系的,牢靠的大臣清贵,决不能叫刘贵妃一家得逞。”

    “可是如何把这个人放到淑母妃面前去,还能让她挑中他。”四公主略一思索,“总不能让大姐自己去说!”

    “所以刘贵妃的打算还是要让妥帖的人知会淑妃,最好能够把刘复的人品描述的一般无二。把最好的和最差的摆在她的面前,皇后在从中撮合,都是慈母心肠,皇上不会拒绝,刘贵妃的算盘自然就落了。”凝慧紧锁眉头叮嘱道,“这件事得快,恐迟了生变。”

    ------题外话------

    求收藏,求收藏

 第二十章后宫局势

    “还是徐大人的眼睛看的明白,我回宫就告诉母妃去。”四公主终于放下心头大事,“二姐姐这几日,郁郁寡欢,刘贵妃也是气焰嚣张,这下子不怕了。”

    凝慧也不点破,“昨日之事听祖父祖母提了几句,表姐替我周全一二。皇后未必就没有法子,自是事出在自己身上,乱了阵脚而已。”

    小丫头送来新鲜的瓜果,凝慧伸手去拿,却是个破了相的。“说来还有一件事想请表姐帮忙,是关于珠儿的。”

    四公主端起盏茶,喝了一口,闻言好奇的看向她。“什么事,值得你正儿八经的提出来?”

    徐凝慧也不好明说,虽然事不出在大房,可是与她却是息息相关,编了个理由。“珠儿淘气,摔破了头,额上留了半寸的疤,不知宫里有没有好一点的去疤药膏?”

    四公主放下手中的盏茶,笑说“:还以为什么事呢,母妃手里有玉容膏,是前太医院正制的,等我回去就让人给你送来。”

    徐凝慧心下大喜,“多谢姐姐了,为了珠儿的疤,我祖母二婶这几日可是把京城的大夫都找了个遍,如今可是安生了!”

    四公主对她语气中的无奈,颇有领会,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没有过问,转了话题。说起今年的万寿节来,“今年秋收不错,母后的意思是好好热闹热闹,已近安排了好些歌舞杂耍。你向来喜欢这些,可不要错过。”

    徐凝慧闻言,“我倒是念着皇后宫里嬷嬷做的金糕卷,家里的厨娘倒也做过,可就是差点什么味道。”

    提及金糕卷,太子妃也是很喜欢的。四公主语气很低落“:大嫂过门两年了,也没有添个孩子,四嫂已经有了孩子。连太后都开始急了,大哥这几日也不得安生。”

    太子被诬告之前,貌似是有位郡主的,可是到底多大,徐凝慧倒是记得不清楚,况且这样的事,公主也只是发发牢骚,多半想通过她让徐老大人知道。索性接着剥饱满硕大的葡萄,只是笑着,不说话。

    张老夫人去了外院的书房,“这是娘娘让公主带来的,你看看吧。”亲手把书信递给张大学士,张鸿永,“娘娘极少写信给咱们,听公主的意思是遇到难事了。”

    张老大人立刻就打开了书信,细细阅读,正是之前四公主对徐凝慧提及的那件事。

    张老夫人看他低头沉思,不由大急“:可是娘娘在宫里出了什么事,你倒是说!”

    张老大人看了眼书房里的人,身边伺候的管家立刻就将下人都带了出去关上门,亲自守在门口。

    “是刘家想娶二公主,皇上的态度不明,皇后不敢轻举妄动,之前就已经在内宫被下了脸面,这次有些投鼠忌器。”张老大人把书信收捡起来,把张老夫人扶到榻上坐下,“漠北那边这几年也是蠢蠢欲动,六安候难免骄横,刘贵妃有四皇子,想来也是不甘心的。只是这想娶二公主只是个借口吧,正真的目的还是在元公主身上,杨家可是没有适龄的姑娘!”

    张老夫人不由皱眉,“那关娘娘什么事,左右四公主年纪还小,咱们家儿郎多,随便提一个就可以了。”

    张老大人对老妻的提议不置一词,“皇后被局势所扰,除了娘娘也就是德妃了,德妃向来不管这些的,她自己也是有儿子的,难免心里有想法。皇后这些年和她不过是面子上的事。这件事关乎着朝政和后宫的安宁,眼下皇上没有表态,也不见得就是坏事。我会修书一封交给公主,娘娘是明白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做的!”

    张老夫人见到他不紧不慢的提笔写信,心里难过,“当初把娘娘嫁到我娘家不好吗,偏偏你要把她送进宫,看看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我一想到她在那里被欺负,就觉得对不起她娘来。”说着就哭了,“当初他们夫妻死的时候,把她交到我手上,担心她死不瞑目的样子,我就难过。”

    然,张老夫人哭了半晌,张大学湿并未理她,只是自顾自的写信。“我知道你不想让四公主嫁回来,每次我一提这个,你就给我脸色看。”

    张大学士写好信,递给她,“不是不娶她,是时候不到,而且,太后侄儿宁大人也有这个意思!”

    “还有这事,该不会是宁家的那个三公子吧,只有他年岁相当!可是到底不如咱们自己家放心,我觉得和大房的渊哥儿很适合。”

    张大学士说道“:皇上现在对刘氏很不满意,除了六安候,再无其他将领再能抵抗漠北,焉知不是刘家人做的鬼!外戚势大不是皇上喜闻乐见的,快去把信给公主送去,天也不早了,迟了回宫不好!”

    送走张老夫人,张大学士坐在靠窗的榻上,独自沉思。慧妃没有儿子,是不能继承皇位的,而皇后母家势弱帮不上什么忙,这才有了现在的局面。若是以后慧妃生养了皇子,迟些时候还好说,如是早了可能又事一桩祸事。不是不想争一争,谁甘愿屈居他人之下,张家也是出过两位皇后,一位太后的,奈何没有遇上合适的时机!

    张老夫人回了和乐院,把信交到公主手里,就催促着她回宫。“公主听话早些回去,还有几日就是万寿节,又可以见面,老头子让慧妃娘娘行事多想想朝局,皇上的处境,现在的困局也不难解开。”

    四公主说道“:明婼会转告母妃的,请叔外祖母保重身体,明婼这就会宫。”说完深深的福了了礼,就出了门。

    徐凝慧想出门去送她,被张老夫人拉住,“你大舅母在外等着的,你就不必去了,自个身子才好,就和外祖母在屋子里说话。”

    徐凝慧想着过几日就会见,倒也没去,就和外祖母说话逗趣来,不一会儿和乐院就传出笑声来。

    “你这孩子,和你母亲小时候一个性格。”张老夫人用帕子擦了擦溢出的泪来,“也是个混不吝的,怕是你祖母有的你闹!”

    提及张氏,凝慧脸上的表情僵了僵,随即问道“:母亲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你母亲是我唯一的女儿,自然是偏宠些,偏偏她又很得你外曾祖母的喜欢,宠的她不知天高地厚。幸得遇上你父亲,不然还不知道什么人收的了她。”

    徐凝慧仔细的听着她说关于母亲的事,可是记忆里的母亲却不是这样的。她时常带着疏离的笑,不知道自己的喜好,却把二姐的喜好记得牢牢的。她从不和自己主动说话,也不教她什么,甚至连大哥大姐也不许过多的接近。

    “你母亲生你的时候,可不容易,疼了三天三夜,便是生你大哥时也没这样遭罪,你······”

    徐凝慧沉浸在自己的思索里,突然听得这样的事,张口就问,“所以她才这样的对我?”就连出嫁的时候该母亲的教导都是婆子替了,在病危的时候没有半句安慰,急忙的送了贵妾打她的脸。

    张老夫人被问住了,见她脸色不好,责怪的话也没能说出后,“惠儿,你可是怨念你母亲没有将你一起带走。你出生没多久,你的哥哥姐姐们都病倒了,道长说是你的命格的原因。才被抱到徐老夫人身边去,直到养到15岁才行,你母亲可是狠狠的哭了一场,她的眼疾也是那个时候留下的。”

 第二十一章 凝慧讨章

    徐凝慧这下更是不明白,“我时常与三哥五妹在一处玩,也没见他们不舒服啊,是我只和大哥大姐犯冲吗?命格这东西真是诡异!”

    张老夫人却是愣住了,她自然是老成精的人,当时外孙女和外孙不好,没有顾虑到这些。而且凝慧被抱走之后也不多久他们就都好了,现在想来当初的那些事很是可疑!

    徐凝慧满意的看到外祖母脸上怀疑的神色,嘴角勾起笑来,这些事不急,等二姐回来再和她慢慢的清算!

    天渐渐暗了下来,张家的夫人们围在一起伺候老夫人用饭。

    张大夫人说“:惠儿可是比之前看到的时候廋了好多,送去的药材可都用了?”说着就舀了一勺八宝饭给她,“慢慢吃,想吃什么只管告诉大舅母。”

    徐凝慧扬起笑脸,“多谢大舅母,伺候我的吴妈妈是个巧手,很会做吃的。还是大舅母疼我,在家祖母都不让我吃这些。”

    正在吃饭的张老夫人的手顿了顿,看了天真烂漫的小姑娘一眼,怎么觉得病一场懂事多了!

    张二夫人见大夫人开了头,自然是要表示些的。“大嫂做吃的,那我就让房里的丫头送些娘家从南边带来的新鲜料子,给慧丫头做衣裳。”

    “那我怎么办,母亲快替我想想法子,可不能叫慧丫头不喜欢她三舅母?”张三夫人管是会撒娇卖痴的。

    张老夫人停下筷子,“慧丫头跟我睡,小姑娘皮肤娇嫩,不如把你的香云被送一床来?”

    香云被是什么东西,那可是贡品,价值万金。张三夫人是县主,和现在的世子夫人交好,才得了那么一床。

    徐凝慧心里开始打鼓,张老夫人为何会这样说?见大家的脸色都变了,“惠儿不想要香云被,倒是很喜欢三舅母身边的小丫头长得好看,想向三舅母借几天。今出门的时候,身边只有玉竹一个,她性子沉,不爱说话。那个丫头叽叽喳喳的,很是欢喜。”

    张大夫人如何不肯借驴下坡,“香云被棉实,惠儿年纪小这个时候盖着怕是要发热,媳妇会让人送来锦被的。倒是三弟妹身边的小丫头是那个叫流月的小丫头,长得倒是不差,配的妻三弟妹!”

    张老夫人只是扯着笑看她们说话,不做声。

    张三夫人心里发虚,莫不是慧丫头生病的时候自己没有关心,还是那件事被老夫人知道了。老夫人生气,在这个当口给难堪。“流月话多,既然慧丫头开口了,老夫人晚些时候媳妇把她送过来伺候姑娘?”

    张老夫人不说好,不说不好,吃着碗里的菜。半晌才说“:既然是你大嫂开的口,慧丫头喜欢,就送过来伺候姑娘。辛苦一天了,早些回去歇着。”

    这是连饭也不留了,白日里操劳了这样的事,依着老夫人的性子不该啊!

    众人来开之后,凝慧见老夫人不吃了,也退了席。

    “外祖母可是生气了,是因为换了母亲留下的奶妈?”凝慧坐在脚踏上一下一下的替张老夫人捶腿。

    “把你交给你祖母照顾,我和你母亲都很放心。你祖母是个明白人,不会做出糊涂事来,必定是照顾你的人除了大错,不然不会赶走母亲留给姑娘的人。”张老夫人一下一下抚着小女儿的头发,微凉如绸缎的触感让人很是舒服。

    “可是今天外祖母吓着吓着你了?不在你,是你三舅母办事出了错,这才压敲打敲打!”张老夫人没有错过她脸上不安的神色,“若不是嬷嬷跟着去,今天可就呀出大事了。”

    徐凝慧有心想问,可是在看到伺候的嬷嬷对她摇摇头后,“外祖母,大表哥今天的定亲宴办的很好啊!和我一起吃饭的姑娘们都说王家的大姐姐是个很好的人。外租母不是说,小孩子的眼睛看的很明白,不会撒谎的。将来大表哥成了亲,外祖母可是太婆婆了呢,肯定是个慈善人!”

    张老夫人不忍拂她的好意,翘了嘴角问她,“就你看的明白,不枉我心疼你。先前见你病的厉害,你大舅母和我提了提让你做你接轿女童,咱家除了你就没别的女孩子,其他的身份不够。我想了想让付嬷嬷和你祖母说,你祖母可同意?”

    “同意,二婶说,我身子不好,接着这件喜事倒是可以沾沾喜气。”徐凝慧说着自个就笑了起来,“祖母倒是同意,只说要我讲病养好。”

    张老夫人身边除了儿郎许久没有小丫头和她这样说话,也逗她“你好好养身子,等你身体结实些,外租母接了你去庄子上玩。”

    祖孙两个说着话,付嬷嬷招呼了人去西侧院收拾了房间出来。就看到张老大人进来,上前问安,“老夫人这和会和表姑娘在里屋说话。”

    张老太爷说道“:我来看看这个孩子,你自去忙。”说着自己就进了上房。

    “三哥现在跟着祖父学画画习字,父母不在,他又是庶出,大房只得我和他。三哥向来看顾我,事事把我放在心上,为了不让二婶吃心,才向公主求膏药去疤。”凝慧想张老夫人解释着徐承柏跟着徐老太爷。

    “这件事我听徐兄提及过。”张老太爷对她们摆摆手,示意她们坐下。

    凝慧自然不能坐在脚踏上了,丫头端来小杌子给她坐下。

    张老夫人问他“女儿女婿不在京里,这样的事你也不和我说,柏哥儿虽是庶出可他生母毕竟是咱们府里出去的人。”

    张老太爷坐在张老夫人右侧,“说起来到底是徐家的事,管的太宽不好,亲家是什么人你不知道,不会亏待出息的子弟。”

    张老太爷这话说的隐晦,有出息的多照看,没出息的孩子自然是放羊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