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侯门贵妻-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玉竹点头,有些担心的问,“只是暖冬怕是心里不痛快!”

    “无妨,她跟在我身边也有一段时日,应该能知道我的用意。”徐凝慧对于暖冬还是有几分信心的,“去看看老太爷那里可准备妥当,若是妥当,晚了去,终归不好。”

    玉竹派人去打探,没想到倒是得了个意外的消息。“昨晚上,二房的四少爷吃坏了肚子,柯大夫和吕嬷嬷都去看了的。”

    吃坏了肚子,凝慧倒是留意。吴妈妈却说,“柯大夫去就算了,二房离老夫人的原子不算近,怎的也惊动了吕嬷嬷?”

    回话的婆子等的就是这句话,“是胡姨娘院子里的人在老夫人那儿说二夫人下毒害了四少爷,今儿一早就开始查了,好多人都被问了话。”

    徐凝慧没料到一早就听到这样消息,不过对于大房来说倒是个好消息,至少二婶不会就抓着她和三哥不放了。“嬷嬷,拿钱给婆子买瓜果吃。”

    婆子得了赏,喜滋滋的出了门。

    吴妈妈有些担心,“这样一来,老太爷还会不会去寺里?”毕竟家里除了这样的事。

    “祖父祖母没有派人通知,就当做不知道,准备好了就出门去老夫人那儿。玉竹,把老太爷喜欢的巫山茶带上。”

    暖冬也从外院回来了,“三少爷身边的吴小哥说,三少爷不去,老太爷留了课业要做。”

    徐凝慧点点头,“吴妈妈给你留了你喜欢的小云吞,吃过就去歇着吧。另外找个可靠的人,主意老夫人和二房的动向,我们大房也不能做瞎子。”尤其是二夫人现在已经开始处置胡姨娘了。

    徐凝慧先去了荣安院,老太爷已经用好了饭,老夫人见她来,“慧丫头,吃过了吗?”

    徐凝慧摇摇头,“听下人们说清净寺的斋饭好吃,我把肚子留着吃佛祖的饭。”

    徐老太爷看她一眼,不点破。“收拾好了就出发吧,只是咱们出城人不能带多了。”

    徐凝慧庆幸自己早就安排好了,“带吴妈妈和两个丫头,祖父看,可以吗?”

    老太爷此次,出城意在同老友谈事,不想惹人注目,他自己就只带了一个常随和几个家丁。虽觉得人多,但是想她第一次出京,这样已近是极限了。“好,跟着走吧。”

    老夫人在一旁嘱咐吴妈妈看管好四姑娘,恨不得自己也跟着去,奈何家里出了事,心里对不懂事的胡姨娘有些恼怒。

    徐府大门外听了两架不起眼的马车和几匹品相一般的马,徐凝慧见状知道了老太爷的意图。从容的跟着老太爷上了第一架马车,老太爷颇有趣味的看了她一眼,倒也没把她赶下来。长随长荣见主子上了马车,吆喝一声就出发了。

    玉竹跟着她,周妈妈和俞夏坐在后面的小马车上。老太爷一上马车也不搭理她,闭目养神,她示意玉竹把早点端出来,玉竹把早点放在了马车里的小书案上。把小火炉点着了,煮水给徐凝慧当粥用。

    徐凝慧随意拿了本马车上的书来看,越看越觉得有意思。“慧丫头,好看吗?”头顶响起老太爷幽幽的声音,徐凝慧笑吟吟的回答,“好看,祖父马车里的书真有意思,不知道是谁留下的?”

    老太也惊讶她的发现,“为何不能是祖父的书?”

    徐凝慧拿着书面问道,“祖父喜欢看宫廷野记?”摊在老太爷面前的赫然是一本《戏说太祖》。

    徐老太爷脸色一僵,随即问道“:这书上的字,你都识得?”

    徐凝慧在心里叹一句,机智。“认得大部分,有时候听祖母诵经,慢慢的识的字就多了。”

    徐老太爷看见小书案上的早点,意味深长的说“:吃了这些怎么吃得下了悟和尚的斋饭!”

    徐凝慧脸上的笑意越发灿烂,“若是说不吃,祖母只怕不会让我出门,可是早起是在没胃口,不如再路上慢慢吃。”小身子向老太爷那儿挪了挪,“我给祖父带了巫山茶,祖父可喝?”

    徐老太爷问道“:你这样小会泡茶?”

    她的身体虽小,可是心智却不小,前世为了博得世子的欢心,刻意学了好几年,但是从未给家人泡过一次。“见过祖母泡茶,倒是不难。”

    老太爷腹议,确实不难,可是泡的好却不易。不忍拂她一脸的表现欲,违心的说道“:泡来喝喝?”

    徐凝慧欢喜的放下手中的糕点,取出茶叶,熟练的开始温壶,净茶。一套接一套的动作,不紧不慢,动作行云流水,赏心悦目,最后一盏温度合宜的茶被送到老太爷的面前。

    徐凝慧却在送茶之后,拿起早点自顾自的吃。徐老太爷喝了一口,却发现没有意料中的苦涩,反而茶汤入口之后,口有余甘,鼻间生香,咽喉处两腋生风,回味无穷。不由自主的喟叹一声,十分满足,老夫人的泡茶技艺已近很是不错,却未料到这个孙女仅仅是看着老夫人泡过几次,虽不比老夫人,可是已然胜过世上大绝大多数人。

    徐老太爷越看她越觉得妙,心里十分喜欢,只是可惜是个女孩,身子也不大好。若是男孩,哪怕是个外室子,他也是要用心调教的。

    “祖父,可还入得口?”徐凝慧不知徐老太爷心思已近转了几转,只是笑着问他,不过看他脸色,知道合他口味。

    “勉强入口,可做解渴之用。”徐老太爷看她一脸的得意之色,给了个中等的评价。

    徐凝慧却浑不在意,边吃早点边和徐老太爷说起了家常之事。

    到了清净寺的山门,马车进不去,一行人步行拾阶而上,长荣敲响了山门。知客僧打开侧门一看是徐老太爷,便说“:大师说,大人来了便可进去。”说着就让人打开了正门,为一行人领路去了悟大师住处去。

    吴妈妈不经意看到了有人影晃动,问道,“小师傅,寺里可是还来了什么人,若是认得也要拜见一二。”

    那知客僧说,“是吉安侯府的女眷,世子夫人身子不好,老夫人带着世子夫人的一双儿女在寺里祈福。”

    徐凝慧只觉大脑轰的一声巨响以后,眼冒金星,耳中是他前世恶毒的咒骂,胸口沉沉的下坠,再也没了其他的知觉。她以为她可以面对他,甚至会不在意他的出现,可是究竟是那样深爱的人,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遇见,哪怕是听人提及,徐凝慧也觉得心里的恨和怨压得她,难以呼吸。

    ------题外话------

    今天放渣男

 第四十三章命主五旺

    浑浑噩噩的跟着一行人走到了悟大师的院门口,若非俞夏看她神色不对悄悄的扯了一下她,怕是要撞到老太爷身去。徐凝慧这才大梦初醒,宛如新生稚子一般的眼神,茫然无措的看向前面的人。突然,手被人包裹住,异常温暖舒心,这股温暖随着血液流向早已冰冷枯竭的心脏,扑通,扑通,扑通。再次让心脏跳动起来,连带着希望和勇气都一并由着那只手向她传来,她望向握着她手的人,是祖父。

    老太爷也看向她,看看到她懵懂的眼神的时候,心里突然柔软了,再多的聪慧也不过是个才五岁的孩子。以为她在担心见了悟心里发怚,温和的冲她笑了笑,“慧丫头,莫怕。有祖父在。”

    徐凝慧莫名的觉得眼热,低下头,将眼泪拭去,将头高高的扬起说“:祖父,我不怕。”有关心,爱护她的人在,她不怕,她也是有所依靠的。她徐凝慧再也不是孤零零一人在破旧的棠梨院的等死的那个可怜人。

    很快就有你小沙弥来开门,“阿弥陀佛,师兄,可是徐大人到了?”

    知客僧与他熟识,回答他“:是的,”住过身来对一行人说“:小僧寺中还有杂务,就由明智师弟带诸位进去。”

    徐凝慧由徐老太爷牵着走到了正房,其余的人由小沙弥带着去了偏房歇息。

    见她诧异的看向正房,徐老太爷问,“怎么?”

    “了悟大师的爱好倒是与常人无异。”徐凝慧看向院子里开的鲜艳的名品,院子的位置也是极好,装点倒是和祖父的书房很相似。

    “老僧也是常人,喜好自然与常人无异,比不得白马寺的仙风道骨的高僧。”

    徐凝慧看向从屋内出来的和尚,身穿一件宽大的海清,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可偏偏住在这充满烟火气的院落里,这出尘,入世之间的矛盾,竟在此处有着矛盾的相得益彰之美。

    徐老太爷哈哈大笑,“这话倒不像是从你口中说出来的,酸得很,可是白,白马寺的大师得罪与你?”

    徐凝慧这才明白过来,拿仙风道骨形容高僧,却是不妥。了悟大师也不答话,请了祖孙二人进屋坐,亲自泡了茶给徐老太爷。

    徐凝慧扫视了屋内的摆设,不像外院那般明显的富贵人家的作态,可是上好的紫檀木,和田玉做的如来佛像,前朝大师的真迹,看出来主人有着良好的品味。

    “你来信说,想要我为你着孙女儿看命,你什么时候也信命这东西了?”了悟问道。

    徐老太爷叹了口气,“当年那个孩子没了后,夫人病了许久才缓过神来,偏巧这个在她身边养着的孩子又是个身子不好,来你这你讨些吉祥话,哄她开心!”

    提及往事,两人皆是陷入回忆里。“清歌纵马,肆意人生,那样的日子再也回不去了。谢府的人你是再也不肯见吗?”

    了悟大师脸色沉了下来,“你是知道那段过往的,怎么可能原谅!”

    徐老太爷看了他一眼,自顾自的说,“这些日子,京里也是风云涌动,太子妃深陷流言之中。”

    怎料了悟大师只是一个劲的看着徐凝慧,颇有了然的意味。

    徐凝慧倒是不怕他说些什么出来,一来,她本就是再活一次的人,没什么可怕的,二来,她的命格最多和那个牛鼻子老道说得那样,是个福薄的人。就算他看出什么来,她也是知道些他的往事的。索性冲了悟和尚甜甜的笑了笑。“大师会相面?”

    “小施主想问?”了悟不因徐凝慧年纪小就忽视她,“老僧主业不精,旁门左道倒是都会一点。”

    “还请大师指点。”徐凝慧说道。

    “天府方圆明亮,头顶平坦,主聪慧伶俐,福寿长远;人府双眉入鬓主机智有福,富贵亨通;可惜地府未与地阁相依附。婚姻不顺,大凶。”

    徐老太爷见话越说越不好,有心支徐凝慧出去,可是徐凝慧却说,“命是父母给的,可是路却是惠儿自己走,大师所言,惠儿想听一听。”

    徐老太爷见她坚定,深知她的性子是和老夫人一脉相传,“这是她的生辰八字,你看看。”

    了悟和尚接过笺纸,低头看了起来,默默的算着。

    “好在你生在辰时,婚姻倒是可以化解。只是命中有三劫。”了悟缓缓说道。

    徐老太爷蹙眉,脸色有些难看,“可是命数不好,这劫数可有解法?”

    了悟倒是不看他,而是看向徐凝慧。

    徐凝慧扬起小脸,肯定的说“:大师请说,我年纪小,可是却不怕这些。”

    了悟点点头,对徐老太爷说“:不是命不好,相反是命太好,天妒红颜,这才有了三道劫数。她是少见的五旺之命,在家旺父母,旺姐妹兄弟,出嫁旺夫,旺子女,天生带福禄,命旺。可就是这过于好的命却是不易养大,幼时多灾多难,婚姻难觅良婿。不过好在她这第一个劫难是过了,可是落水的缘故,她命里虽五行俱全,可是旺金,金遇水沉。恩,金在西方,你家的小湖可是在西方?木在东,有贵人。我记得许老二家在你家的东方,满京城也就只有他医术尚可,可是许老二给医好的?”

    徐老太爷点点头,“家里老二家的五丫头贪玩,掉进小湖里,是慧丫头跳到湖里把人拉起来的。下人照顾不周,又添了风寒,若不是许先生,怕是已经没了。”徐老太爷看着她,叹息一声,“剩下的劫数呢,可算得到时间?”

    了悟接着说,“第二劫,是在及笄之前,是十三岁,那年命犯太岁,主杀戮,有刀剑相见之危。土生金,在中央,怕是皇城之中;有贵人在北方,是在躲不过就往背面跑。第三皆,在及笄之后,岁主挑花,与婚姻相碍,她身子不好,怕是婚姻波折,累及性命,这次得看你自己的命数。”言下之意,不必前两次有贵人相助。

    徐凝慧见徐老太爷面带担心,安慰道“:祖父莫忧,前面两劫好过,惠儿身子不好,又与婚姻有碍。只得赖在祖父祖母身边,好歹叫惠儿过得舒心些。”

    了悟见老友还不及一个小女孩通达,“你真是官越大,心思越不明亮,与性命相关,婚姻子嗣如何能相比,你徐家又不是养不起一个孩子。你若是不愿意,把她送到我这儿来,我身边还缺个机灵的小丫头!”

    徐老太爷压住心里的遗憾,“昨日张少师说,她的病有药可医,是一味叫火凤草。只是此药南寻,我只在古书上见过,凤出南方,磐涅之时会选择风水俱佳的南方,遇到闪电交加的天气才会生长一株火凤草,百年开花,那时入药才可达效果。”

    ------题外话------

    哇哇,女主好命,你们喜不喜欢。

 第四十四章救人

    了悟和尚向来喜欢钻研,“我倒是听过一二,我云游之时,倒是可以帮你注意一二。只是这也只能看机缘了。”

    徐凝慧自己倒是很坦然,无所谓好,无所谓不好,反正她的目的不是幸福平安的过一生。

    说完了徐凝慧的事,徐老太爷就把她打发了出来,“清净寺建在半山腰上,有许多值得一看的景观,让长荣和丫头陪着你去看看。”

    徐凝慧脆生生的应了下来,去了偏房找人。

    寺里的景致倒是不同于白马寺,很是清幽宁静,直耸入天的百年老树犹如巨大的华盖,遮住了阳光,可是却丝毫不显阴暗,反而添了一丝少有的活泼。书上有不知名的鸟儿筑下的巢穴,可惜临近入冬,听不见这些美妙的声音。

    长荣是跟着老太爷常来此处,建徐凝慧喜欢,就解释道“:这林子叫菩提林,这会儿天气见寒,如是夏日来,寺里的大小师傅都是在此处做早晚课的。常有学子们在此处以诗会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佳作皆是出自此处。”

    徐凝慧笑了笑,“那以后,少不得要跟着祖父来这里打扰了悟大师了。”

    跟在一旁的吴妈妈眼见的看见有人过来,“姑娘,有人过来了。”

    长荣站着看了一会儿,让几人在原地等着,他去看一看。徐凝慧看着他转了个弯就见不到人了,转头问吴妈妈,“妈妈可识的是谁?”吴妈妈是老夫人身边的人,不会无端端的在人来人往的寺庙里提醒长荣有人!

    “奴婢看,那人像是在找什么,很是着急,而且穿的衣物是吉安侯府下人的服侍,故而多说了一句。”

    “暂且等着吧,看荣叔什么时候过来?”徐凝慧人小,倒是什么也没看见。

    吴妈妈看向四周,有个亭子,便把徐凝慧领到那儿去等着。

    很快长荣就回来了,“是吉安侯府的人在找府里的三姑娘,说是林子大,姑娘走丢了,已经让寺里的师傅们帮着找了。”

    豆丁大的姑娘会走对,不过是下人看她生母不在,祖母不甚喜欢,苛待她罢了。

    “既然有寺里的师傅们帮忙,那么咱们倒是插不上手了。往回走吧,我看刚刚那个断崖边有几颗松树,这个时候看能不能摘些松果回去,四哥病了,给他写松果叫他欢喜欢喜。”

    一行人避开了吉安侯府的人,去了断崖边,没想到遇到了熟人,许先生。

    许先生穿了件毫不起眼的常服,面崖靠树盘腿而坐,身边跟个八九岁的小童,手里拿了些草药,似乎是在教小童辨认。

    徐凝慧见到是救命恩人且是祖父的故交,大大方方的上前行礼,“徐家慧娘,见过许先生,未想到在这里碰到了先生。”

    许先生先是打量她一二,听她说了自己名号,才想起是谁来。“是正卿兄家的小姑娘啊,和你祖父来的?”说着看了看身后跟着的人,看到了长荣,“你家老爷呢,上次见面还是在徐府!”

    徐凝慧又上前一步,“了悟大师回京,祖父就带了慧娘来清净寺。这会儿祖父怕是和大师在说话,先生可是要去?”

    许先生放下草药,“既然遇到了,怎么也得见一见!”

    徐凝慧正愁支不开长荣,这会儿有了主意,“长荣叔,你领着许先生去了悟大师的院子吧,我和吴妈妈摘了松子就回去。”

    长荣看到底有吴妈妈跟在身边,况且这里离徐老太爷也不远,也就答应了,领着许先生离开了。

    玉竹生在在西南,西南地势险峻,那里的人大多都会爬树。于是玉竹爬上靠里一点的松树去摘松果,“姑娘有好多呢,婢子从未见过这样的果子。”说着又丢了好多下来,吴妈妈和俞夏在地上捡着。

    徐凝慧却看向四周,记忆里,三妹妹是这么说的,长着松树的悬崖边,她躲在一个山洞里,怕那些人再掐她,到了天黑了是在饿的不行才出来的。

    徐凝慧看向四周,也不知道清净寺还有没有别的悬崖,周围也没什么山洞,只是靠大雄宝殿的方向,杂草浓密。徐凝慧慢慢的向那边靠近,果然看见了不同于草色的衣服颜色又退了回来。

    “玉竹,摘一些就好了,咱们也不缺这个,寺里的师傅们可是要那这个来待客的。”

    玉竹闻言,似猴子一般滑下了树,也准备捡落在地上的松子。徐凝慧拉住了她,让她跟着自己走,“我在那边看见有人藏在草丛里,你和我去看看。”

    等玉竹靠近了,拨开草丛,见一个三岁左右,穿戴不俗的小姑娘侧卧着身子躺在石头下面,徐凝慧从她稚嫩的面容上,依稀可以看见三妹妹长大后的容貌。

    玉轻轻的推了推她,见她没有醒来,不知所措的看向徐凝慧。

    徐凝慧蹲下身子,伸手摸了摸她的脸,不意外的发现有些热。“发烧了,这个地方也没什么人,你把她带上,怎么去找祖父。”

    吴妈妈看玉竹背了个小姑娘回来,把手里的松果,松子交给了俞夏,迎了上去,“这是谁家的姑娘?”

    玉竹交代一番后,吴妈妈说道,“看样子,像是吉安侯府的三姑娘,姑娘,咱们可是要去了悟大师那儿。”

    徐凝慧点点头,主仆几人回了院子。

    徐凝慧拍了拍紧逼的门,“祖父,惠儿请见。”

    长荣从里面开了门,“姑娘请进。”徐凝慧让吴妈妈抱着昏睡的小丫头进了屋内,福礼,“惠儿发现了一位昏睡不醒的小妹妹,茫让吴妈妈带了回来。”

    吴妈妈把小姑娘放在了西边的软榻上,“先前吉安侯府的人说走丢了一位姑娘,看样子大概就是这位了,只是有些发热。”

    了悟和尚念了句佛,“如此老僧就让人通知他们来认一认,至于发热想是感染了风寒,许兄去看看吧,这孩子遇见你,也是缘。”

    徐凝慧建许先生起身去看,她也靠近,说了一些发现小姑娘的事,不经意的撩起了小姑娘的手臂,大惊失色的说道“:许先生,这位妹妹可是摔伤了,这满胳膊的青紫,要不要看看她身上还有没有其他的伤?”

    ------题外话------

    下一章,渣男出现,没想到之前说的拖到现在,只怪我铺垫没有做好。

 第四十五章点明事实

    许先生搭上小孩子纤细的手臂,皱了皱眉,收回了手,“只是感染了风寒,有些惊了。”却在看到小姑娘单纯的眼神的时候,说“:她手上的伤不是摔倒的造成的,身上大概也会有,不过没什么大碍,过几天就会消散了。”

    徐凝慧见目的达到,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自然明白其中的深意,许先生和祖父不好说,毕竟是别人家的家务事。徐凝慧看向已经剃度了的了悟大师,想必依他的往事是不会对她视而不见的。

    吴妈妈是大宅门里的人,这样的手段也是常见,可是也少见把一个三岁的孩子折腾成这个样子的,有心说什么只得隐晦的提及,“听说吉安侯府的世子夫人生下三姑娘以后,身子就不大好。候夫人这才带着世子夫人的一双儿女来寺里祈福。”

    徐凝慧透过窗户看向来人,想必也是听见了吴妈妈说的话,“真可怜,没有长辈的照料,这位小妹妹以后还会不会出现这样的青紫痕迹?”前世里的吉安侯府的三姑娘被人忽视,堂堂侯爷的嫡长女硬是被继夫人教的怯弱不堪,连上门说亲的人也寥寥无几。

    在场的人也不好答话,各自沉默着。

    门外小沙弥在招呼人进来,“师傅,吉安侯府的大少爷请见。”

    徐凝慧听见了小沙弥的声音,犹如平静的湖面掀起狂风巨浪,狠狠的握紧了手心。在看到宁冬荣后,很快的低下头,心神不定,可是她知道自己还有事要做,要换了那份恩情,就像她告诉自己的。既然老天让她重活一次,那么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有恩报恩。狠狠的擦了擦脸颊,让煞白的脸色看起来红润,扬起嘴角,挂着大家女子的温和。

    了悟大师看向来人,少爷大方的行礼,“东荣见过大师,听闻大师找到了我家三妹,特来感谢。”

    一旁的嬷嬷也是附和,“大师真是菩萨心肠,慈悲为怀,我家老夫人找不见三姑娘可是急昏了。”

    了悟大师本就生的不凡,突然裂开了嘴,如佛祖一般拈花一笑,很是让人有超尘拨俗之感。只是,他说“:不求慈悲,只求问心无愧而已。许先生在替她看病,你们来的正好,许先生也是愁眉不展,原以为是风寒之争,只是她身上许多青紫的痕迹,又不见醒来,许先生也颇为无奈。”

    这如珠玉一般温润的声音在跟来的嬷嬷听来就是鬼哭狼嚎之言,立即抢白,哪里还管什么其他,“不敢劳烦许先生,夫人带了大夫来,可叫大夫看一看也是一样的。”

    许先生冷哼一声,对了悟和尚说,“适可而止,小姑娘还要静养才是。”

    了悟和尚颇有些无赖的哈哈大笑,问他,“难道你知道小姑娘身上的青紫痕迹是怎么来的?”

    宁东荣今年已经十余岁了,多少也是知事的年纪,向许先生作揖,“下人言行无状,还请先生见谅,回府后,定是要禀告祖父好生调教的。知事小妹是和病因,还请先生告知!”

    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可是却叫徐凝慧起了疑心。前世宁东荣很是不喜三妹妹,处处与她为难,有什么就说什么,绝不会说出见谅的话来。可是细细看来,模样还是那个模样,怎的性子变了这么多!

    许先生见他说话以后,嬷嬷已是吓破了胆,军旅出身的侯爷这几年虽不在上战场杀敌,可是身上的杀伐之气仍旧不弱。“你来,我与你说说,这个孩子的病情。”

    徐凝慧见宁东荣走了过来,退在一旁。

    “是这位姑娘和仆妇发现的,我观她脉象,倒是没什么大碍,只是似乎先天不足,很是缺血,令尊在孕期可是受了什么惊吓或是误食了什么,不过以后补回来就是了。”

    连徐凝慧都听出来,许先生有意指点一二,吉安侯世子是吉安侯唯二的子嗣,世子在北边驻守边疆,故膝下只有一子一女。自然世子夫人是很得长辈的欢喜,可是坏就坏在世子夫人不是侯夫人所选,难免不喜,又将自家的姐妹的庶女安排做了妾,其心可见一二。

    宁东荣听闻后,按下心里的惊诧,又是对许先生作揖,“多谢先生指点迷经,东荣没齿难忘。”不理会那位嬷嬷,亲自把三姑娘背着出了门。

    徐凝慧深深的看向那人远去的背影,心里不由怀疑,他是不是也回来了,可是没道理对她不闻不问,连看也没有看。而且一个人再怎么变,性子不可能改变完全,这样的知礼懂事,完全不是他了,难道因为她的回来,改变了他人的命运,他不在是他?

    这件事徐凝慧直到玉竹离开了悟大师的院子也没有想出一二!

    徐凝慧端坐在自家祖父身边,听了悟大师讲佛,心里的狂躁不安似乎也被悦耳的声音抹平,不由赞叹,“大师说的真好。”

    了悟大师放下拿起的经书,问她“:如何好?”

    徐凝慧微微一笑,“我年纪小,不知其意,只是觉得大师讲的时候,声音似乎能叫人平静下来,心生一种虔诚之意,故而觉得好。”

    许先生点点头,对徐老太爷说“:你家的这个孩子,竟能不知其意,而达到这样的境界,颇有佛缘。”

    “慧娘不知道什么境界,想到那位三姑娘虽有母亲在身侧,却过得这样的艰辛,而我的母亲不在身侧,我却被视为明珠珍宝,被祖父祖母宠爱疼惜。可见有时看似幸福却并不幸福,不幸的时候却时时幸福。”

 第四十六章

    一席话引的三位年过半百的男子皆是沉默不语,徐凝慧转头看向院子里的花草,开的很是繁茂。

    佛说,一切皆有定数,生有定数,死有定数,都是命。可老天在定下命数之时也是留有变数的,不然她是如何再重活来一次。幸福与否,端看自己的心态而已。

    小沙弥摆好午膳,就让众人用饭,三个男子和一个孩子,吃的倒也很好。

    “也只有在你这儿才能吃到比山珍海味还美味的素菜了!”徐老太爷感叹道,“家里的厨子也试着这样做,老是不对味。”

    了悟大师却说,“看似简单却美味,可是却是我走了山川河流才找到的方子,味道自然不一样了。”

    徐凝慧从未听过悟和尚这样的酸语,一时颇有些惊讶,可是其他二人却面不改色,可见这二人和了悟相交之深。

    用过饭,了悟借寺里有大师做法可为徐凝慧带来福气为由,单独把徐凝慧带走了。徐凝慧心里知道,他是有话要说,心里慢慢的开始组织起话语来。

    一大一小的两人走到了人烟稀少的佛殿,徐凝慧看了眼周围的景致,不意外的发现是十八罗汉,专克妖魔鬼怪。心下觉得好笑,如是她是妖魔鬼怪,还能堂而皇之的到寺庙里来?

    “大师何故把我带到此处?”徐凝慧装作浑然未觉的模样问道,“寺里的十八罗汉模样虽可怖,又怎及人心?大师有话,不如直说!”

    了悟虽然有料到她的异常之处,可是却没想到到了这里,她却是面不改色。叹息一声,“你祖父把你的八字送来之时,我就已经看出异常之处,天下间,几乎没人是天带福碌的人,就算是有,也是盛世之主。可你乃女子,虽然命主贵却非皇命,又无周皇临天时的征兆。所以今日你来,我观你面相,看出你命格迥异,虽可观一二,但变数太多。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