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侯门贵妻-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徐二夫人离开以后,张老夫人到了西跨院。

    张老夫人坐在床边,静静的看着她睡得小脸通红,却觉得痛心。付嬷嬷立即劝慰道“:老夫人,既然已近知道是谁在从中作梗,处置便是。”

    下午她得到消息就禀告了张老夫人,原来真的是大姑娘身边的人暗暗勾结姨娘截下了京中发去的书信,物件。不单单是徐凝慧的消息,就连张府的好些书信也截了下来。张老夫人知道后,摔了茶碗。

    “这些人的目的我如何不知,我气的是,德音一心扶着他们,因为是太夫人留下的。当年我替她选了徐家的大爷,她未必心中没有气,不然也不会抬了两位姨娘,这样的磨自己。”张太夫人一直是老夫人心中的一块疤,戳一下就疼得钻心。

    “依奴婢看,姑娘这些年想必也是后悔了,太夫人的娘家越来越不成气候,表少爷那房乱的不成样子。姑爷对姑娘也是体贴得很,有了孩子,再多的心思也会放下了。至于陪房,想个法子讨回来,这样不忠的人,留在姑娘身边也是祸害。”

    张老夫人见徐凝慧动了动身子,眼看醒了。“可是外祖母吵醒你了?”

    徐凝慧确实被吵醒的,“没有,是想外祖母不来看我。”

    张老夫人爱怜的抱起她,“外祖母被琐事缠住了,空了就来看你。明日府里要给你母亲送东西去,你要不要给你母亲捎些什么?”

    见她眼带迷茫,无助又可怜,张老夫人不忍心再问她,“不是会写字吗,不如写一封家书。”

    徐凝慧胡乱的点点头,等张老夫人离开以后,呆呆的坐在床上,直到玉竹来叫她。

    她没精打采的胡乱恩了一声,“玉竹,你有什么话想和你父母说的?”

    玉竹显然没料到她会这样问,“婢子家里有三姐妹,婢子是老二,母亲没有卖掉年纪大的大姐,没有卖掉嘴巴利索的三妹,只因我不会讨人喜欢就卖了我。我跟着人牙子走的时候,他们连句话都没有。婢子没有什么想说的。”

    玉竹一脸平静的说完这些,徐凝慧感同身受,若是异地相处,她可能也是被卖掉的那一个。幸好一起都可以从来,她所受的苦楚,始作俑者一定要十倍还她。

    走到书案面前,提笔写下几句,坐等墨汁干。“玉竹,别人给予的,不一定要受着。”

    玉竹似有所悟,临行前,她的母亲把她叫到一边叫她好好学,到大户人家做事,攒钱给哥哥兄弟娶媳妇。对,她记得她的家乡,记得她的父母,因为怨恨所以记得清清楚楚。可是她不会在回到那里,她不要再被父母卖一次。

    第二日张府就把节礼给远在江南的张大姑娘送去,连带着张老夫人和徐凝慧的家书。

    “姑娘的身子先天不足,又落下病根,慢慢将养吧!”刘太医把完脉后对张府的人说道。

    张老夫人急了,“刘大人您老可得想想法子,这孩子还这样小,父母又不在身边,您老就当是可怜可怜她吧!”

    张老大人也是沉默不语。

    “也不是没有法子,只是要火凤草,配以针灸,才能根治她身上的寒症。”

    火凤?徐凝慧一脸的雾水,她只当是野记杂谈上的神话传说里的神兽了,这火凤草又是什么。看向屋里的其他人,大家也都是呆滞,显然都没有听过。

    “这火凤草,相传是凤凰磐涅以后在灰烬里长出来的草药,可知寒症。只是,老朽只在书上看过,未曾见过。”刘太医缓缓解释。

    这就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徐凝慧对于自己作的身子不好,倒是很坦然,有得就有失,这世间其实很公平的。

    “不过现在,姑娘的病是稳定了,只要不感染风寒,是没有什么大碍的。”

    张老夫人悬了一上午的心,倒是终于落到实处,“那个火凤草,咱们慢慢寻,总是能治好你的。”

    下午的时候,徐凝慧就提出会徐府。

    “惠儿初八就到外祖母这儿,算来已近住了七八天了,在住下去,外祖母该嫌弃了。”

    张老夫人知道留不住她,再说好好的人到府上就病了,徐府那边也是很担心的。“外祖母知道你懂事,你祖母日日派人来看你,想必也是很担心你。罢了,左右咱们祖孙离得近,以后再接了你来小住,院子给你留着。”

    徐凝慧又向张府的各位夫人告辞,“多谢舅母的照顾,惠儿这便家去,舅母不要牵挂。”

    舅母们也是诸多的嘱咐,徐凝慧一一应承,丝毫不见懈怠,最后带着玉竹和流月出了张府的大门。

    张大老爷特地空了下午亲自送她回去,“你进去吧,我送了慧丫头就回来。”

    张大夫人看着徐凝慧上了宽敞的马车,张大老爷上了马,走远了才回和乐院回话。

    到了徐府,徐凝慧被等在门口的吴妈妈抱下马车。“大舅舅和我一起去见祖母?”

    张大老爷点点头。

    ------题外话------

    公共章节很不好取名字,情节也不连贯,明天还是三千起更吧。

 第三十六章期颐

    张大老爷颔首同意。

    到了徐老夫人的荣安院,老夫人端坐在罗汉床上,含笑看着徐凝慧进来。

    仔仔细细上下打量一番,但见她小脸消瘦些许,脸色却是极为红润,笑语吟吟的看着自己,弯弯的眉眼挂在如玉般的净白脸上,嘴角边的梨涡若隐若现,梳着双丫,穿着喜庆的红色,活脱脱的观音座下的小童子。

    张大老爷也陪立在一旁,只是向堂上的人扫视几眼,“初八那天倒是多谢婶母救场,今日母亲备了些薄礼,还请婶母收下。”闭口不提徐凝慧生病的事。

    徐老夫人好似不知道似得,温和的回以笑意,“咱们是世交又是姻亲,这是都是应该的,你母亲也真是客气。”

    张府的下人呈上谢礼,都是些家常用的上的东西。徐老夫人眼睛一顿,“你倒是娶了位体贴的夫人,贤惠大方,不愧是秦家出的孩子。”

    徐老夫人这样说,不是没有道理,以往送到徐府的贺礼都是些华贵的,体面的东西。而这次显然不同于以往,得知张家定下的柳二姑娘没了,这些事情肯定是张大夫人自己那得主意。

    张大老爷对于突如其来的溢美之词,稍稍惊讶,但也未作多想,想必是徐老夫人的场面话。“临出门之前,母亲交代,婶母若是得空,也要带着孩子们常来府上做客。”

    徐老夫人让吕嬷嬷收下谢礼,“这个自然,若是以后做客,两家的孩子不认识,倒是不像话。”

    徐府无男子在府,也不便多留,“慧丫头好好孝敬祖父祖母,友爱兄妹。”又向徐老夫人辞行。

    徐老夫人再三挽留,未果,就让人送他离开。

    徐凝慧一头扎进徐老夫人怀里,顿时心里的不安彷徨被冲散,当下就把张府发生的事情告知了徐老夫人,只是把她落井下石那段省过。

    “流月是过了明路的,还是三舅母给的,我不好不带回来。”

    “你做的对,只是你病的蹊跷,怎么就辞了付嬷嬷,倒叫朱氏计谋得逞,想必她这是临时变得,你外祖母未必不知。”徐老夫人说完才后悔,怀里的孩子不过五岁,这样小的年纪,行事再稳妥也是个孩子。“不管这些了,你才好。我替你选了婆子,只是这样一来你就得回自己的院子住了,吕嬷嬷重新替你布置了一番。”

    徐凝慧得知自己的院子被整理出来,院子还被徐老太爷赐了新名字,选的丫头已经住进去了,在徐老夫人期盼的眼神下,做出欢喜的姿态,兴冲冲的去了疏影院。

    院子就在荣安院旁边,规格比荣安苑小上许多,正房,东西侧房,外加一个小花厅。徐凝慧站在院外,看着院门上浑雄有力的字体是出自自家祖父的。

    “期颐居”徐凝慧缓缓的念出来,内心是重生以来没有过的欢喜和满足,“余生已过足,不必到期颐。”

    流月不明所以,“姑娘,这字是什么意思?不像女子所居的名字。”

    徐凝慧到不恼,“期颐是指百岁。”她的祖父是希望她能活到百岁,她从来不知道除了祖母以外还有人这样毫无目的的关心她。

    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徐凝慧阻止了玉竹,伸出手推开了院门。守门的婆子大惊,准备喊出声,看到有吴妈妈在,猜出中间被簇拥着的是自家姑娘。“奴婢李财家的,问姑娘好。”

    徐凝慧笑看她一眼,“好好守着,凡是外人进出必有通报,我不会亏待你的。”

    婆子叩头称是。

    徐凝慧在这里度过了十几载的春秋是在无好奇之心,领着众人进了正房。堂下跪着的都是祖母替她添的人和她出门前选的丫头。“你们是老夫人送给我的,行事规矩自有章法,我就不必多说什么,只一样,进了我的院子就是我的人,我只看忠心与否。若是错了,老夫人第一个不会放过你们。”

    底下的人立即表忠心,“奴婢明白,请姑娘放心。”

    吴妈妈这才开始一一介绍这些人,粗使婆子四人,添了两个手脚灵巧的年轻媳妇子。

    徐凝慧让玉竹赏,这是恩威并重,也是打个巴掌给颗枣。

    吴妈妈让众人散去,服侍徐凝慧歇息,“院子是老夫人去了张府第二天开始收拾的,老太爷知道后添了些书画,二房送来了些时兴的珠花和瓷玩。多宝阁上的双耳壶就是二房送来的。三少爷添了一副自己做的画,老太爷题的词。”

    徐凝慧的头发散了先来,她抓住吴妈妈的手,“有妈妈在,我放心许多。二房这些日子可还安静?”

    吴妈妈回握住徐凝慧,“倒是还没谢过姑娘,若不是姑娘开口,奴婢的小儿子怕是不能放到三少爷身边去。”跟着少爷,以后不但能识字,便是见识也不是一般奴才能比的。

    徐凝慧其实倒没什么心思,只是偶然见过周妈妈的儿子,不似一般的奴才,说话很清楚,做事也诚恳。打听了吴妈妈当家的,觉得不错,就给三哥提了一句,没想到就成了。

    “也是妈妈教的好,旁人也没这能耐。”

    吴妈妈认定是徐凝慧的功劳,心里对她倒多了几份忠心。“姑娘才回府怕是不知,二房新晋的姨娘被二夫人看管起来以后,二爷倒是看过几次。不过前日惹了二夫人,下午就没了孩子。”

    吴妈妈倒不怕污了徐凝慧的耳朵,毕宁没了从小奶大她,而且下意识的把她当做大姑娘看待,说话也没了顾忌。

    徐宁慧回想昨日二婶和珠儿有无异常之处,却发现她根本就没有发现异常。可见二婶是瞒着珠儿的,而且尤姨娘这件事,二婶指不定谋划许久的。“二叔可有什么话,祖母那里呢?”

    “二爷前天晚上睡得书房,老夫人只是派人送了些药材,派了柯大夫去看。”吴妈妈扶着徐凝慧上床歇息,“姑娘歇一觉,晚些时候,今天晚上要在荣安院用饭,老太爷和三少爷也在的。”

    可见情爱什么的多靠不住,既可以为了你置妻子子女不顾,也可以把你抛弃一旁,没了孩子连狙安慰的话都没有!

    徐凝慧躺进温柔的棉被里,吴妈妈看着她闭了眼睛,才出门安排事情去了。

    ------题外话------

    今日先奉上,明早还有一章,潇湘改了审核时间,晚些时候写的只能早上看了。

 第三十七章三姐凝娉

    张大老爷回了张府先是去了和乐院给张老夫人回话,接着回了自己的院子。

    张大夫人见张大老爷回来后,捧上一盏新茶。“徐老夫人可有说什么?”屋里的人见他们夫妻叙话,就退了出来。

    张大老爷喝了口茶,水温很好,见下人们从容的离开,可见张大夫人平时调教有方。脑海中就响起了徐老夫人的那句话,“你倒是娶了位体贴的夫人,贤惠又大方。”

    张大夫人觉得莫名,“老爷说什么?”

    张大老爷这才意识到自己说了出来,不禁失笑,“徐老夫人真是慧眼如炬,说夫人体贴,贤惠,大方,是位难得的宗妇。”

    张大夫人自然是知道为什么,先前去和乐院的时候,张老夫人正在为柳二姑娘的死为难,自然没有心思管这些。她自作主张的定了谢礼,不过,张徐两家有结亲的意思,不知会选谁?

    张大老爷听了自家夫人这一席话,慧丫头倒是聪慧,懂事,只是身子不好。玥儿性子沉稳,倒是不错,妹夫在任上政绩不错,想必回京会委以要职,不论娶谁都好。”

    张大夫人倒是不担心,只是觉得可惜,她一直怀疑父亲那日突然向二老爷发难,是不是她递了证据。而那份证据又是慧丫头身边的玉竹说出来的,若不是慧丫头年纪小,她都疑心到慧丫头身上了,只安慰自己事情凑了巧而已。

    下午,吕嬷嬷给徐凝慧请了脉,“姑娘以后吃饭之前先喝养身子的汤,您体内的寒气已经淤积到胃内。先喝汤,胃口才好。”

    徐凝慧点点头,“多谢嬷嬷,祖母这会儿在做什么?”

    “老太爷今早知道姑娘要回来,特意嘱咐晚上一起用完膳,老夫人这会儿在定菜单子,姑娘可有什么想吃的?”

    徐凝慧才起,那里有什么胃口,不过还是说,“祖母疼我,一定会点我喜欢吃的。既然无事,想必嬷嬷也忙,就不留嬷嬷了。”

    送走吕嬷嬷,甘松进来伺候她,“姑娘是现在起,还是再躺一会儿?”

    徐凝慧抬眼看了看她,当初选她不过是因为她看她的时候,目光澄澈。目光清明的人,就算再单纯,也不是蠢的。

    “吴妈妈可给你安排了事物?”

    “回姑娘,婢子管着姑娘的衣衫和首饰。”

    徐凝慧不置可否,“在学针线?”

    甘松点头,偷偷抬起头看向姑娘,发现姑娘也在看她,怔了一下,随即说道,“老夫人安排的常家妈妈和苏家妈妈,是特意来调教婢子们的手艺的。常妈妈善梳头和穿衣搭配,苏妈妈善做吃食。”

    徐凝慧知道这是在询问自己对他们未来的安排了,“这事不急,左右院子里的事不多,你们都学着,到时候再挑有天分的。对了住处可安排妥当了?”

    甘松虽觉得失望,但很快又打起精神回答她,“吴妈妈安排妥当了,都住在后面的矮房子里。”

    徐凝慧突然想起从张府带回来的流月,“流月何在?”

    “吕嬷嬷说,流月规矩散漫,要送到曲嬷嬷那里教教规矩。想必过几日就会送回来的。”

    徐凝慧知道这是必须的,从前在张府是如何,到了徐府又是另外的规矩了。况且也是在斩断她对张府过于浓厚的情分,当先就抛开,不去想了。

    玉竹看着时辰,想着老太爷要回府了。“姑娘,早些去老夫人那里,二夫人和三姑娘,五姑娘已经到了。”

    三姐回来了,她姨娘的老子过世,二夫人为表自己心善,允了三姐陪姨娘奔丧的请求。

    吴妈妈在一旁问道,“姑娘打算带谁去?”

    两个大丫头对视一眼,玉竹从对方眼中看到挑衅,嘴角浮起一丝笑意,果然就听到徐凝慧说,两个都带去,让大家见一见,认认脸。

    “你们两个好生伺候姑娘,若是出了差错,有好果子吃。”吴妈妈训导两个大丫头。“那姑娘这就出门,带上件衣服,晚上冷。”

    玉竹从容的接过吴妈妈手中的衣服,甘松见机扶着徐凝慧出门。

    到了荣安院,听见正房的说话声。“在门外看到琵琶,想必是三姐姐回来了。”徐凝慧给徐老夫人和二夫人福了一礼,徐老夫人向她招招手,她上前一步,三姑娘徐凝娉向后退了一步。

    徐凝慧被老夫人拉到身边,与五姑娘一处,不知是故意还是巧合,三位姑娘站在一起。

    “还未问三姐姐,庄子上可好玩?”徐凝慧看向如幽兰一样的三姐,“三姐,听说庄子上产的果子很好?”闭口不提姨娘奔丧的事,本来庶出就尴尬,赵姨娘还是丫头出身。是老夫人指给二老爷的,生下三姑娘后二夫人做主提了姨娘。赵姨娘为人谨慎,一心想着二夫人,三姑娘的日子倒也过得去。

    这次出丧,赵姨娘本是没打算带三姑娘去的,并且三姑娘的外家也该是王氏的娘家,名不正言不顺。只是出发那一日,二夫人突然叫赵姨娘带上了三姑娘,说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个孩子,看一眼也好。

    让徐凝慧诧异的是,老夫人竟然也允了,所以才有了对庄子上好奇的表现。

    果然,徐老夫人见她问起庄子,“你三姐姐上午才回来,有什么要问的等到明日再问。”又看到五姑娘看向她,“五丫头也想去庄子上?”

    俆凝珠点点头,“听说庄子上游温泉,很想去看看。”

    徐老夫人对下首的徐二夫人说道“今年天气冷的早,明年的春天肯定晚些,到了夏天,不如就去庄子上避暑吧,孩子们喜欢。”

    徐二夫人脸色不便的笑道,“媳妇也觉得很好,庄子上风景好,咱们那一片连着京里好些人家的别院,想必到了庄上,也不会寂寞。”

    三姑娘徐凝娉微微变了脸色,但是很快就镇定下来。只是小孩子耐力再好,也只能到这个度了,没有出声附和。

    徐凝慧把一切看在眼里,“我从外祖母家才回来,大舅母给我好些吃的,走之前已近交代了周妈妈派人送到院子里。三姐姐不是喜欢双色豆糕么,我特意多选了两盒给三姐。”

    徐凝娉虽是姐姐也是正经的谢了她。二夫人在一旁看到老夫人笑意加深,“难为你病才好还记得这些!”

    “姐妹之间友爱是好事,在家多多相处。”徐老夫人说道,又让伺候的安嬷嬷把糕点拿出来给姑娘们垫肚子。

    正巧三少爷徐承柏来了荣安院,“给祖母,二婶请安。”

    等到老夫人叫起,徐凝慧才把三少爷拉到罗汉床前说话。“三哥送来的画,画的很好,我很喜欢。”三少爷徐承柏送的画上是穿着绿衣的小姑娘在湖边的树下编花环。“只是祖父没有发现?”

    徐承柏做出神秘莫测的模样来,逗弄了徐凝慧一会儿才说“祖父以为我只是为了让花环好看才画上白毛狮子。”

    不怪徐凝慧这般担心,她从前不懂事,看那菊花开的好,就偷偷的摘了一朵编成花环。谁知那花竟然是祖父心爱的菊花名品,三哥见她可怜兮兮的,两个孩子合计把花环扔的远远的。好在祖父不知道情况,只是说奇怪,菊花今年不开了。那个时候她和三哥两个人都是绷着的,就怕祖父看出什么来。

    安嬷嬷想徐老夫人示意是不是要添筷子的时候,徐老夫人才惊觉深秋的天色开始暗了,冲她摇摇头。

    “天不早了,他们父子两也该到府上了。”

    徐二夫人站了起来,“都这会儿了,竟没察觉,四姑娘回来了,老夫人的院子热闹,到叫人忘了时辰,媳妇这就回房了。”说着就带着三姑娘和五姑娘离开了荣安苑。

    徐老夫人看着三姑娘徐凝娉跟在二夫人母子身后,身影渐渐模糊。安嬷嬷看四姑娘和三少爷说的正在兴头上。“三姑娘这几年越发标致了,不知道以后会许到哪家?”

    徐老夫人没有答话,一个庶女生的这样的样貌,并不是一件好事,何况二儿子的官位并不高,老太爷在还好,若是不在了,怎么办?难道真的要和老太爷说的那样送她到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去,徐府的声势不需要这些来添火加薪!徐老夫人思绪飞的老远去了。

    在天黑之前,徐老太爷和徐二老爷在众人的期盼中回到了府上。徐老太爷到了后院,先是检查徐承柏的课业,点评几句后,才洗手吃饭。

    ------题外话------

    看在我被蚊子咬的满脸包的份上,收藏一下吧。

 第三十八章 端倪

    吃完饭后,徐老太爷和徐老夫人说起柳家的事,已经惹得皇上关注了,有流言说是太子妃逼得柳家悄悄处置了柳家二姑娘。

    徐老夫人惋惜道“:柳二姑娘怕是要及笄了,倒是可惜了这么个孩子。吴家的老夫人怕是要心疼死了,没了小女儿,连唯一的骨血去了。”

    徐老太爷提醒道“:柳二姑娘在吴家小女在的时候和张府的二房长子订了亲的,眼下不知道张府是作何打算?”柳家门第不如张家,又是女儿没了,恐怕也知能退亲了。

    徐老夫人见徐凝慧和徐承柏兄妹说悄悄话,说的欢喜,突然想起一桩事来。“听说柳家的大夫人和六安候夫人是姐妹?”

    徐老太爷点点头,“柳家大老爷和大夫人还是六安候亲自保的媒,夫人怎么想起这茬了?”

    徐老夫人想起今日听到的消息,心里隐隐猜到了什么,“我听说柳家的姑娘,柳大姑娘和柳二姑娘年纪相仿,模样也颇为相似。吴家因为柳二爷在百日内娶妻,对柳家很是不满,两府很少往来,柳二姑娘也鲜少出府。因着继夫人对柳姑娘颇为不喜,而柳家和张家约定等年岁到了就出嫁。而且柳家大姑娘曾与人说有意与太子,这样一来,恐怕柳二姑娘的死没那么简单!”

    徐老太爷听得徐老夫人这样说,如何不能察觉其中颇有蹊跷,东宫无子女,本就根基不牢,太子妃又牵扯其中,且事态越演越烈,肯定有人暗箱操作。“夫人所言属实?”

    徐老夫人犹豫,“我也是听下人们说起才知道,可是真的与朝廷有关?”徐老夫人见徐老太爷神色谨慎,心里有些担心,“不如叫人查一查是否属实。”

    徐老太爷显然想的不止这些,不光是柳家的事要查,放出这些隐秘消息的人也要查,万一还有后手可就麻烦了。“这些事,夫人不必挂心,过几日就是万寿节,看好家里的女眷才是要事,寿礼我已送上去了。”

    徐老夫人被徐老太爷岔开了话,“咱们家的媳妇孙女都是之大破轻重的人,不过听说宫里办的比往年大,咱们家没有合适的孩子也是桩好事。”宫里借着万寿节为适龄的皇子公主挑选婚配的人选,这是各家心照不宣的事,说起来与皇家结亲怎么都是光耀门楣的好事。但是皇帝年纪大,虽立了太子,皇子们并不安分,蠢蠢欲动,各路大臣私下各自拥护各位皇子,这种情况下能脱开身最好。

    徐老太爷虽没有明确的表示拥护谁,而且好几位皇子已经和他交好暗示过,他暗自观察,太子能力有限,处事中庸;四皇子有勇无谋,好大喜功;五皇子为人阴狠,好在能够遮掩;六皇子跟着太子做事,四平八稳,颇有先皇的遗风;七皇子见风使舵,心性不够,类似其母;八皇子年纪太小。

    张家已经被皇后拉上了支持太子的船上,徐家和张家是姻亲,在外人眼里虽没有表示,都以为他已近默认了。近来张鸿永和宫里的慧妃也颇为照顾徐家,是下还是不下,徐老太爷一时心中也没个定数。其实他私下觉得六皇子不错,有手段虽稚嫩,但可窥见心性沉稳,最重要的是他能忍,能容的下人。而且前有太子替他挡了锋芒,后又四皇子嚣张跋扈,倒叫他一时不显。

    徐凝慧捧着甜食,注意却一直在徐老太爷身上。徐承柏问起她在张府的起居生活,可有人欺负她没有?

    “三哥放心,外祖家没有女儿,表哥们又不会和我一个小姑娘计较什么的,况且还有外祖母看着。”

    徐老夫人被徐凝慧刻意加大的嗓音吸引过来,看向徐承柏,才想起当日去张府,张家二房的次子谦哥儿给了他没脸,很快便被小丫头找了回来。便把此事当做笑话讲给了徐老太爷听,“张家的夫人们都很惊讶,不过是祖父教导孩子,这般的大惊小怪!”

    徐老太爷倒是哈哈笑,夸赞徐凝慧,“难为你年纪小,就知道维护自己人,便不与你计较,你私自叫你外祖父刻章取字了。”

    徐凝慧听这样他说,立即狗腿的跑到徐老太爷身边替他锤肩,一脸的诌媚,“孙女不过几句话的事,正真让谦表哥吃焉的是祖父。”

    徐老太爷知道她个小人在拍马屁,也肯问她,“为何?”

    徐凝慧做出奸诈的模样,“因为祖父是皇上亲自请的夫子,三哥跟着您学,不是皇子们的师弟吗?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不管三哥有没有跟着宫里的皇子们学,他跟着祖父学,准是没错的!”

    徐凝慧这一番话对于徐老太爷而言无异于醍醐灌顶,既然别人已经做出了对他政见的看法,他大可默认,毕竟张家顶在前面,徐家没什么危机可言。更是对眼前颇有天分的女孩子另眼相看,“你不是在学认字画画吗,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可像你三哥一样,来书房问我。”

    徐凝慧雀跃不已,能得祖父亲自指导,就算她对绘画没有天赋,但手工也不会差的。

    一旁的徐老夫人却皱了眉头,有些担心的问,“老爷的事物本就多,还要指点三哥儿,若是加上凝慧,怕是不得空闲了。”

    徐老太爷浑不在意,“柏哥儿很有天赋,可惜我的空闲有限,不能好好指导他,特意向皇上求了旨意,让我在给皇子们授课的时候,把他扮作小厮,带进宫去。”这样的要求虽然不和常理,但并不过分,皇上见他从未开口求过什么,这样一桩小事也无大碍,也就允了。

    这样突如其来的消息惊的徐承柏激动不已,好半晌才语无伦次的说道,“孙儿不会辜负祖父的期望,一定好好学画,不给徐家丢脸。”

    “你与绘画一道有天赋,不可辜负,只是徐家的儿郎都是有功名在身的,四书五经也是同等重要,不可荒废。”徐老太爷提点道,“你性子越见沉稳,宫里事多,也无需害怕,只需少说多听。”

    徐老夫人有些担心,可是徐老太爷向来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只是二房怕是有怨言了。”父母难做,少有没顾及到的,儿子不会说什么,媳妇肯定有闲话。

    徐老太爷握住老妻的手,“明日你告诉她,五丫头和四丫头一起来书房学字,若她还不满,你只管说是我的意思。只是皇上虽然答应了,可是柏哥儿跟着我进宫还是少些人知道的好,免得有人做文章。”

    徐老夫人应承下来,两个孩子也点头明白。

    第二日正好是徐老太爷进宫授课的日子,徐承柏早早的就和徐老太爷离开了家。徐凝慧在荣安院陪着徐老夫人用饭,“祖父和三哥天不见亮就出门了,也不知道吃了早饭没有。祖父真是辛苦!”说着大大的喝了口红米粥,看来胃口很好,和先前担心的食不下咽样子完全不同。

    徐老夫人见她吃的开心,也不管她什么小孩子心性,想一出是一出。只是让伺候的安嬷嬷又给他盛了一碗红米粥。

    徐凝慧笑吟吟的接过红米粥,她不管别人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