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觅嫁-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氏坐在右边的炕上,陆辰儿一进屋,只听程氏没好气说道:“你这丫头,回来了也不吱一声,还学着听墙角。”
估计方才和陆老爷拌嘴,程氏的气还没完全顺过气来。
“我不想听到都不行呀,你们在屋里说话说得那么大声,中庭都能听到。”陆辰儿坐到炕上,得了这个消息,虽消去了来了之后心头的疑虑,但却是万分震惊,让她都不知道说娘亲什么好,只两眼赤/裸*裸地上下打量着程氏。
第八十九回:赌气(下)
更新时间2013…4…28 18:03:29 字数:2066
风吹来冷嗖嗖的,陆辰儿不由打了个哆嗦,京中九月比南边冷多了,陆辰儿哈了口气,搓了搓手,云锦打起厚实的帘子,陆辰儿微躬身走了进去,一个梳着双环髻的丫头迎了出来,“李夫人来了。”
陆辰儿不由一怔,大约在家里没人这么称呼她,听来特别不习惯。
抬头望去,只见方语晴坐在里间的炕上,二八年华,杏眼黛眉,脸若银盆,身形微丰,有如娇花照水般恬静,一见陆辰儿进来,放下手中的针钱,脸上梨花带笑,起了身,“你来了。”
“姑娘是来我们家作客,怎么还做起活来?”陆辰儿忙走上去,让方语晴坐下,才在另一边坐下。
只是不等方语晴答话,先前迎陆辰儿进来的那个丫头先开了口,语气中带着几分骄傲,“我们姑娘自小跟着锦秀阁里的师傅学女红,所做的活计连锦秀阁里的师傅都赞不绝口,我们姑娘又一向勤快,是个闲不下来的人。”
丫头快言快语,令方语晴有些不自在。
陆辰儿似没有看到般,笑着回道:“的确是难得,我在宣城时,也曾经师从锦秀阁里的尚师傅,不过连九牛一毛都没学会,我又懒惫,不过好在,无论陆家还是李家,家里都是绣娘,也不指望我能些什么。”
说完,那丫头一愕,大约没想到陆辰儿这么自贬,只是方语晴听懂了话里的意思,这是在说陆家不缺绣娘,更不需要女红出众的人,端坐着两手放在膝盖上,绞着手中的手帕,纤纤玉指有如葱管般水灵,指甲都有些泛白。
陆辰儿抿了抿嘴,望向方语晴一眼,又道:“不过这样也有好处,我自小不喜动针线,今年大半年功夫给父亲和娘亲分别做了一件衣服,这回带了过来,虽连针线都十分蹩脚,父亲和娘亲收到了还是特别喜欢。”
“陆老爷和陆夫人都很疼姑娘,只要是姑娘送的,无论什么,陆老爷和夫人都会欢喜的。”
“我比你还大一岁,其实若是不介意的话,你可能唤我一声姐姐。”
陆辰儿这话一说完,方语晴满脸错愕地望向陆辰儿,嘴微微翕张,杏眼晶莹,能清晰地倒映出陆辰儿的影子,一瞧这神情,陆辰儿知晓,她应是早已知道家里有意把他送给父亲做妾了,而她明知道竟然还来了,眉头一皱,却是十二分的不喜。
男子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女子呢,四德俱全,寻觅良缘。
可她正值青春少艾,年华正好。
“语睛不敢当。”
“前两日在菩提寺,你母亲还说起,我们俩年纪相仿,我在京的这些日子,正好能让你和我作个伴,怎么,难道妹妹不愿意?”也不等方语晴回答,陆辰儿又道:“若是不愿意,我也不强求,不如我送妹妹回刑府?”
“不要。”方语晴呼喊一声,望了陆辰儿一眼,脸上眼里都带着急切,对上那双干净清亮的明眸,又发现自己失态,忙不迭地躲闪,手绞着手帕越发地紧了。
陆辰儿不缓不慢,淡淡问道上:“为什么?”
“这不是我们姑娘能做主的…”
“你出去。”还是先前的那个丫头开了口,只是被方语晴拦住。
那丫头从小跟在方语晴身边,估计向来在她跟前说话有份量,听了方语晴的话,不甘不愿地退了出去。
陆辰儿回头望向立在旁边的云锦和罗绮,“你们俩也下去吧,我和方家妹妹说说话。”
俩人应声出去。
话说自从嫡母刑氏有意把方语晴送给陆老爷作妾,对于陆老爷家里的情况,刑夫人自然会告知她几分,让她有所了解,知道陆老爷和陆夫人感情好,唯有一爱女已出嫁,陆夫人要替陆老爷讨个妾室,不过是为了要生个儿子,延续香火。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姐姐这么幸运,能得父母宠爱,也不是所有府上都如陆府这般,人口简单。”只听方语晴幽幽道来,“我父亲有五房姨娘,家里单单姐妹就九个,我排行第七,前面六个姐姐,除了嫡女外,也有送给人做妾的,我是庶女,生我的姨娘早逝,不管我性子再好,女红做得再好,也不论我多么勤快,母亲都不会太上心,这一次,母亲属意的是八妹,只是陆夫人选中了我。”
陆辰儿呆怔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轻轻捶了捶额头,这些事,她听过不在少数,只是都是些不认识的人,从不曾有一个人以这样的身份活生生地站在自己的面前,诉说着一切。
陆辰儿讷讷道:“你好歹也是官家小姐。”
顿了一下,又道:“我父亲已年近花甲,若我不是老来女,只怕孙女也有我这么大了。”
抬了头,望了方语晴一眼,“凭着你官家小姐的身份,凭着你一手女红,找个一般的人家肯定是没问题,我亲自送你回去,我会和刑夫人说一声的。”
方语晴摇了摇头,声音低落,“你若是送我回去,母亲只会认为陆夫人不喜欢我。”
“我可以说服娘亲送你回去。”瞧见方语晴有些吃惊,陆辰儿又道:“我娘亲只是一时气糊涂了,又因为心头一直内疚,没能为父亲留下子嗣,延续后继香烟,才生出这样临时抱佛脚的想法,若是娘亲真的有心给父亲纳妾,不会等到今时今日,家里去年已正式过继了嗣子,况且,这件事上父亲一直没有同意,娘亲只是一时想不通,又在赌气,等过些日子便会好的,当不得真的。”
再也没有谁比陆辰儿更清楚,娘亲程氏的眼中是容不得沙的,
上一世,父亲死后,娘亲是殉情自杀的。
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既然是这样,姑娘有什么可担心,这儿比我家里安静多了,我也喜欢。”
方语晴脸色变了好几回,但很快恢复的平静,
“担心瓜田李呀,这世上多少无事生有事,”望了方语晴一眼,“再说,你在这里长住也不是个法子,又不是我们府里的闺女,等娘亲气消了,我会让娘亲体面地送你回方府的。”
第九十回:寿日
更新时间2013…4…29 18:03:01 字数:2037
红尘飞扬,只为你来过。
时光流逝,不为谁停留。
很快到了二十二的寿日,这一日天气很好,虽有些干冷,却是难得的晴日。
时值晌午时分,府上已是来了许多人,多是门生故吏,在京为官的,男客在前厅的席面,由陆老爷带着谦哥儿应酬,女客们都安排在后园子里,由程氏招待。
一时门庭若市,坐上客满,杯中酒满。
京中贵妇名媛,上一世,陆辰儿刚来京时参加安定公府的宴会也见过一些,但却又不同,安定公府的宴会去的人多是公侯人家,而这一次,来的多是官宦人家,勋贵与文官,两个不同的圈子。
陆辰儿站在程氏身后,一如往常,并没有费心去记这些人,除非程氏有意提起。
“哟,这大约就是妹妹常提起的辰姐儿,果真长得标致,比当年的星姐儿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声音陆辰儿怎么也不会忘记,让她抬起了头,一眼望去,正是赵相夫人、赵雅南的嫡母陈氏过来了,声如洪钟,眉开眼笑地和程氏寒暄,眼望着陆辰儿不忘记打量。
星姐儿并不是别人,陆辰儿那个夭折的长姐,七岁上夭折。
若不是这回来京中,这些天又时常听程氏提起,陆辰儿还不知道,陆老爷和赵相不仅是同榜出身,而且自认识以来,便一直打着擂台,相互掣肘,只是一直都是陆老爷领先一步,唯一的例外是九年前,陆老爷不愿卷入储位之争退出朝堂,恰巧赵相押注押对了,成功上位,时至今日,陆老爷重新入朝,这种掣肘关系依旧没有改变,相应的程氏和赵夫人陈氏从来都没少过攀比较劲。
程氏的脸色却陡然苍白了几分,不过,很快恢复过来,勉强笑了笑,“辰姐儿和星姐儿一母同胞,长得像也不足为奇,只是怎么能比得上姐姐姐有福气,姐姐家有四位千金,个个长得如花似玉,令人羡慕不已,将来榜下捉婿,不知谁有这个福气。”
又指了指陈氏今天带来的赵雅曦和赵雅蓓笑了笑,“瞧瞧曦姐儿和蓓姐儿,长得花容月貌,更难得的是各有千秋。”
陈氏一生未生下一儿半女,赵相家的四个女儿,全是姨娘所生,因而,程氏这话一说完,风向一转,轮到陈氏脸上讪讪的,连道了声:“哪里的话,还早着呢,小孩子也经不起夸。”
又转身从身后的奶娘手中抱了个三四岁的孩子,似炫耀一般,“今日出门时望哥儿闹得厉害,巴着我不愿意放,我想着妹妹家也缺少哥儿嘻闹,何况这么小的哥儿,谁瞧了都喜庆便带了过来,他是小字辈,等会儿让他去给陆老爷拜寿,想着妹妹是极乐意的。”
“当然。”程氏压着心头的恼火,漫不经心地望了那孩子一眼,“长得真好。”
话一说完,玉翠递了金锞子送给孩子,奶娘上前替望哥儿接过。
瞧着这一幕,陆辰儿终于知道程氏的固执来自哪里,在京中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程氏时常被陈氏这么一刺激,能心平气和才是怪事。
不待程氏说话,后面的陆辰儿笑盈盈地开了口,“谦哥儿年纪大了些,陪着父亲在前厅,不方便来后园,要不让谦哥儿领着望哥儿作伴倒是极好,既然望哥儿想要给父亲拜寿,等会儿我派人去请谦哥儿过来,带望哥儿去前厅。”
程氏极是赞同,笑了笑,转头对身旁的婆子吩咐了一声。
陈氏待还要说什么,只瞧安定公府国公夫人来了,程氏自是过去迎接,陈氏也让旁人拉走了。
不过,陈氏这么针锋相对地与人说话,陆辰儿还是第一次见到,上一世,虽只见过几面,但每一次她都是端得很高很稳,看到谁,满脸都是和气的笑颜,恰到好处,维持着相国夫人的尊荣。
安定公府国公夫人柳氏带着大儿媳妇廖氏还有八姑娘萧琳一起过来,上一世,她来京后,常去安定公府,柳氏话不多,廖氏却是个伶俐的人,陆辰儿与萧琳却是极熟悉,这一次来京后,陆辰儿就想着去安定公府拜见太夫人,瞧瞧萧琳,只是因程氏忙着寿宴,才给耽搁。
寒暄过后,程氏提起太夫人,柳氏还未开口,廖氏却先出了声,“太夫人最爱热闹,原是要过来的,只是昨晚上起了个夜,受了点凉,早上便感觉不好,请了太医,太医也没说什么不好,只是让静养,因而今儿才没过来。”
廖氏说完,上前拉了拉陆辰儿的手,“太夫人听说辰姐儿来京了,说还是小时候见过,都有八九年未见了,让伯母有空带着辰姐儿过去给她老人家瞧瞧。”
“我知道她老人家一向有心。”程氏笑着望了廖氏一眼,和柳氏一起往里走,“辰姐儿也惦记着她老人家,来了之后,和我唠叨了好几遍,只是因我忙,她又面子薄,不好意思一个人去,等过两日空了,我一定带着辰姐儿过去。”
萧琳此时才十一岁,模样如同记忆中一般相似,胖乎乎的,人还未长开,只是嘴角有颗大黑痣,与记忆中不一样。
此刻,她和陆辰儿并排走在后面,望着陆辰儿的目光带着熟稔,眉眼弯弯地笑着,好似她们认识一般,这让陆辰儿一怔。
“听说姐姐会吹埙?”
陆辰儿点了点头,狐疑更深了,这一世她们应该没见过吧?
“我最近跟着师傅在学,等下回姐姐去我家时,我们一起吹好不好?”
“好呀。”陆辰儿心不在焉地笑了笑。
陆辰儿又仔细看了一眼萧琳,指了指她嘴角的那颗痣,“你这颗痣…”
陆辰儿想问是不是真的,可惜话刚出口,便让萧琳打断了,只见她跺了跺脚,面上带着几分懊恼,嘟嚷:“姐姐怎么也和别人一样,一见面就提起我这颗痣,总有一日,我要把它给去掉。”
一听这话,陆辰儿便明白过来。
这话倒是真的,原来她嘴角是有颗痣,后来去掉了,上一世,陆辰儿见到她时,她便已经去掉了这颗痣。
第九十一回:不同
更新时间2013…4…30 18:03:35 字数:2256
程氏回到正房,随手拿起案几上的芙蓉白玉杯往地上砸去,只听呯地一声,没有碎片飞溅,后面紧跟着程氏进来的刘妈妈,眼疾手快地用裙面把杯子稳稳地接住。
“夫人生气要摔东西,也不是今日,今日好歹是老爷的寿日,还请夫人思量一二,没得为那起不相干的人寻了这晦气。”
方才在席上,陈氏不时与程氏挑衅,一时间硝烟四起,俩人面上言笑晏晏,你来我往话里话外尽是讽喻,一顿饭吃下来,程氏只觉得心头火气直往上冒,好不容易憋到席散了,有人先走了,还有人留了下来,程氏又招待留下来的人看戏,才抽身回来。
“气煞我了,真是气煞我了,三十年前是这样,三十后还是这样,她府上有那么几个烟视媚行的女子,我就不信她日子能过得舒坦,一有点小得意就到我面前抖擞,她就这么见不得我过得舒坦。”
“气煞我了。”程氏手握成拳,直捶胸口,仿佛这样才能把胸口的那股火气给散了。
玉翡赶紧上前,阻止程氏的动作,扶着程氏去一边的榻上坐下。
“不管怎么样,赵夫人已经走了,夫人消消气,喝口茶,换身衣裳,等会儿还得去戏台那边才好。”
程氏接过玉翡递过来的斗彩莲花茶碗,重重地放到案几上,情绪还是有几分激动。
“你觉得那个方语晴怎么样?”
程氏不理会玉翡,把目光移向刘妈妈。
刘妈妈常年跟在程氏身边,程氏的心思,刘妈妈虽说不知道全部,但也能知道个七八,若在这之前,程氏大约还只是有想法要给老爷纳妾,那么经过今日这一遭,只怕是要一意孤行,铁了心要撞南墙。
不过想到陆老爷的态度,又直摇头,何况辰姐儿也不同意,这些天辰姐儿和方语晴以姊妹相称,差点就要义结金兰了,刘妈妈从小看着辰姐儿长大,可从没见过她对谁这么热情过。
“看着老实本分,甚至有些懦弱。”
刘妈妈说了一句,意欲未尽,看了程氏一眼,又大着胆子道:“可她们家那么多姐妹,若真是个老实懦弱的,只怕长不到这么大,夫人也听过,许多大户人家活不长的庶子庶女比比皆是。”
“那就让她在我们府上再住段日子,你派人给我盯紧西厢,好好瞧瞧,若实在是不好,再找其他的,若是个老实的,我就去方府和刑氏说定,老爷和辰姐儿那边暂时瞒着,等木已成舟再说。”
程氏说完又点了点头,似乎挺满意的,火气总算去了几分,长长地吐了口气,“谁都不许去说出去。”
又叮嘱了一遍了。
屋子里无论是刘妈妈还是玉翡,都打了个颤,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正值为难之际,要硬着头皮答应,只听外面传来陆辰儿清脆的声音。
“娘亲,什么事不许说出去呀?”
陆辰儿进了屋子,转身望向榻上的程氏。
程氏目光微微闪烁了一下,“你怎么来了,我不是让你陪着那些女眷们看戏吗?”
“高夫人找您说话,见您不在,我只好就进来找您了。”
高夫人,户部尚书高牧之的夫人。
陆辰儿看了玉翡和刘妈妈一眼,她们脸上都似松了一口气一般,陆辰儿不由对她们眨了一下眼。
端起程氏面前的那碗茶,自顾自地喝了一口,程氏起了身,“我换了衣裳马上过去。”
扔下这句话去了里间,临走时又回头看了刘妈妈一眼,玉翡跟着进去服侍。
陆辰儿坐了下来,想着方才程氏的话。
程氏前脚刚走,她后脚便跟了上来,因而,方才屋里的一切,她在外面回廊上都听得一清二楚。
自来京后,陆辰儿因存心思,便派了端行帮忙出去打听相府的消息。
前两日,端行回说:赵相有四房姨娘,四个庶女一个庶子,四个庶女是不同姨娘所出,望哥儿是二姨娘何氏所生,和大女儿赵雅南一母同胞,大女儿赵雅南因年前得了一场怪病,就再也没有出来参加过宴会了,今年因养病没有出来露过面。
人都去了松林书院,怎么出来露面。
不过是一招金蝉脱壳。
端行又打听到:赵府里的四位姨娘都安分守己,特别是生了望哥儿的何氏,非但没有侍子而骄,而是把儿子记养在陈氏名下,更有几分懦弱胆小,从来不敢在太太跟前抱望哥儿。
懦弱胆小,当端行用这四个字来形容何氏的时候,陆辰儿正喝着茶,一听这话,未来得及咽下的茶水全喷了出来,手上的杯子没拿稳摔到了地上。
没有料到陆辰儿的反应这么大,一屋子丫头再加上端行望向陆辰儿目光都带着几分怪异。
半晌,只听端行问了一句:姑娘,有什么不对吗?
陆辰儿当时脑袋如同拨浪鼓一般,连道没有没有。
打发了端行出去,陆辰儿嘀咕了一句:没有才怪呢。
何氏是赵雅南的生母,前世陆辰儿见她的次数不比陈氏少,那么一个妩媚风情、又张扬跋扈的妇人,陆辰儿怎么也没不会想到,这一世她给外人的印象竟然是懦弱胆小。
在陆辰儿的记忆中,若是何氏懦弱胆小,只怕这世上没有比何氏胆大的人了。
上一世,她只不过生了长女,仗着赵相的宠爱,就在赵相府里横行,陈氏也算是个厉害的,出身又好,只是没有生养,不得赵相喜欢,俩人在赵相府里打着擂台,成了京中皆知的事,就因为这样,赵相治相不严,还一曾让京中人士引为笑话。
这一世,她有了儿子傍向,竟然老实起来。
赵雅南不同,何氏不同,连着赵府也不同了…
仿佛有谁在暗中推着这一切。
一会儿,程氏换了身衣裳,从里面走了出来。
“走吧。”
“娘亲,我有个事要和您说一声,这些天我和方语晴相处极好,情同姐妹,我又没个亲妹妹,因而想和语晴义结金兰,还请娘亲帮忙选个黄道吉日,摆了香案,行了结拜的大礼,往后娘亲也当多了女儿孝顺。”
刘妈妈和玉翡立即低下了头。
陆辰儿诚心诚意,满脸笑盈盈的,上前扶着程氏,不去理会程氏的目瞪口呆。
待程氏回过神来,目光带刺望向刘妈妈,刘妈妈眼中全是无辜。
第九十二回:往事(上架,求首订)
李皓白和程常棣给陆老爷的贺寿信,不前不后,在寿日当天送到。
另外,李皓白还有一封给陆辰儿的信。
离开休阳三个月了,陆辰儿想知道柳束兮的情况,上回在宣城时,她可没忘记,舅太太柳夫人和夫人保证时,眼中一闪而过寒芒。
思来想去,想写信去问,问匡夫人和婆婆,只怕十之八九不会说实话,待要写信去问李皓白,又觉得不妥。
最后,给李皓白的信只回了四个字:一切安好。
“谦哥儿,你怎么在这?”
陆辰儿从西厢过来,绕去了后园子,瞧见谦哥儿席地坐在荷花池的池沿上,一脸落寞,望着荷花池出神,旁边一个跟着的人都没有。
园中菊花犹傲霜盛开,黄澄澄金灿灿的一片,荷花池中只剩下光秃秃的枯干以及浮在池塘水面的残叶。
“辰姐姐。”谦哥儿瞧见陆辰儿过来,最初的讶然,忙起了身,“章先生病了,今天的课暂时停了。”
“你有没有和娘亲说这事?也好让娘亲派人去瞧瞧。”
“还没。”谦哥儿摇了摇头。
“我要去正房,一起过去吧。”
谦哥儿迟疑了一下,“辰姐姐过去,帮我和母亲说一声,我就不过去了。”
陆辰儿一时愕然,这么近的距离,瞧得仔细,此刻,谦哥儿低下了头,垂下眼,眼睑下是一片重重的黑影。
陆辰儿才想起,这些天以来,除了晚饭的时候,很少见到谦哥儿,偶尔在府里碰到,总能瞧见谦哥儿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少有的落寞与茫然。脸上还是依旧带笑,只是少了从前的那抹欢快。
他和娘亲的关系说不上十分好,但也谈不上疏离,至少不是如今这般隔阂。
或许娘亲要给父亲纳妾的事,受冲击最大的不是她和父亲,而是谦哥儿,谦哥儿是嗣子,但娘亲给父亲纳妾,却是奔着生子去的。
想及此,陆辰儿只觉得头一阵嗡嗡作响。这个问题,程氏没顾虑过,她也同样没想到了。
好一会。只听陆辰儿笑道:“谦哥儿,我大约没告诉你吧,其实我不是在京中出生的。”
话音一落,果见谦哥儿惊诧的目光望了过来。
陆辰儿续道:“虽然自我记事以来,我便在京城了。但我是在青州出生的,当时父亲在青州任知县,而在我出生的前一年,父亲刚从流放地西疆起复,天佑十年,丞相蔡庭领导的革新派与前废太子保守派的斗争失败。蔡丞相被罢官流放岭南,父亲因参与其中,也遭到诛连。被流放到西疆,娘亲因和父亲感情好,当时没有回老家宣城,而是跟随父亲去了流放地西疆,这一待便是九年。直到天佑十九年,因前废太子被废。天佑十年革新派得以全部平反,父亲才重新起复。”
谦哥儿听得认真,陆辰儿略顿了顿,又道:“西疆条件艰苦,父亲和娘亲在西疆的那九年里,我有一个哥哥在西疆夭折,另有两个姐姐,两个哥哥是在西疆出生并夭折的,为了这事,父亲一直觉得对不起娘亲,为了感念娘亲九年不离不弃的恩情,后来,父亲曾对娘亲说过,终生不纳妾,哪怕后来生我之后,娘亲再也无所出,父亲也从没有起过这样的念头。”
陆辰儿回头,谦哥儿表情已能够用震骇的形容,大约是谁也没对谦哥儿提起这些。
半晌,谦哥儿怔怔道:“我听先生提过天佑十年革新派和保守派的斗争,却没有听先生提起过父亲也参加其中。”
陆辰儿望着谦哥儿,目光明亮透彻,格外的认真坚定,“我和你说这些,只是想告诉你,父亲既然过继你为嗣子,你便是父亲和娘亲这辈子唯一的儿子,也是我这辈子唯一的阿弟。”
谦哥儿听了,先是一颤,眼光中带着闪避不及的慌乱,后微微努了努嘴,欲言又止,却听陆辰儿又道:“娘亲在宣城时,从没有想过这事,我想,你应该也看了出来,赵相和父亲一向有隙,连带着娘亲和赵相夫人的关系也不是很好,昨天你也看到了赵相家的庶子望哥儿,娘亲是因为受了刺激,更又因觉得愧疚,才有了偏激的想法。”
“姐姐需要我做些什么?”
“我大约会在京中待到年底,这段时间,我会一直陪着娘亲,慢慢劝说娘亲,让娘亲放下心结,而你,我希望你能让娘亲看到你的存在,让娘亲觉得有你这么一个儿子,能与丞相府的望哥儿一般,父亲有你便足够了,不再需要什么庶子。”
这会子,对上陆辰儿目光,谦哥儿猛然点点头,“我明白,我不会再躲避了。”
“走吧,别在这待着了,我们回正房。”陆辰儿会心笑了笑,伸手拉起谦哥儿。
天空一片明净高远。
太阳高挂,圈圈晕黄。
一阵风吹来,枯黄的树叶哗啦啦落下,似蝴蝶般飞舞起落。
风干冷干冷的,直刮得脸蛋生痛。
陆辰儿一直不喜京中的天气。
既干又冷,还有风沙。
还是屋里暖和,陆辰儿和谦哥儿进了正房。
这个时候,程氏瞧见谦哥儿不由觉得奇怪。
谦哥儿忙行了礼,尔后道:“章先生病了,正要来和母亲说,路上碰到辰姐姐,便和辰姐姐一块儿过来了。”
“章先生病了?”程氏想起谦哥儿实诚,于是道:“我打发刘妈妈请大夫过去瞧瞧。”
陆辰儿到一边的炕上坐下,谦哥儿也没有离去的意思。
程氏不由问道:“你又从西厢过来?”
陆辰儿点着头,没有否认,对上程氏满是无奈的眸子,心头只觉得好笑。自从上次陆辰儿提起要和方语晴义结金兰,程氏对着陆辰儿,说不上十分生气,却是无奈,又可气又可笑。
陆辰儿装作没看见,“我瞧着下月初六是黄道吉日,要不要提前和刑夫人说一声,到时候请她过来观礼?”
“李皓白上次来信,你什么时候回休阳?”程氏根本不接她的茬。
“今年不去休阳了,在京中住到年底,我直接回宣城。”
听了陆辰儿这话,程氏差点不小心把满嘴的牙齿都给咬碎了。
第九十三回:安定公府
大成朝有六大铁杆勋贵,世袭罔替,永不降爵,并且,拥有开国太祖赐的丹书铁券。
安定公府便是这六大铁杆勋贵之一。
这六大勋贵,在开国之初,曾盛极一时。
但到了先帝时,先后废了顺国公谭家、昌国公唐家、景国公侯家、镇国公尚家,只余下安定公萧家和宁国公廖家。
上一世,元兴十一年秋,安定公府涉入谋反案,便因这份丹书铁券,保了阖族性命,改为流放三千里至崖州。
丹书铁券送入宫中,同日,安定公府太夫人王氏逝世。
又是同日,宁国公廖广德把家里的那份丹书铁券送去宫中,祈求圣上收回。
之后,安定公府长孙媳廖氏免于流放崖州,大归回宁国公府,安定公府长孙媳廖氏,系宁国公廖广德嫡长女。
至此,太祖所赐六份丹书铁券全部收回。
所有人算是看明白了。
安定街上,座落着敕造的安定公府,大门南向开,巍峨高耸,门前两座石狮威武气派,隔着围墙望去,里面厅殿楼阁,峥嵘轩峻,树木葱郁,山石嶙峋,端是一派花团锦簇、欣欣向荣之象。
这府邸,上一世,陆辰儿来过许多次,从不觉得有什么衰败的气息,可今日跟着程氏一起来,重新踏入这府邸,竟是觉得有几分阴森森的。
阖府二百多口流放崖州,路上因瘴气病死一大半,难道仅仅是牵涉延平王谋反案?
主谋延平王也不过是阖府流放塞外。
陆辰儿所知道的这些都不过是她从下人的嚼舌中听来的。
从程常棣开始审理延平王谋反案,牵涉到安定公府后,程常棣怕有牵连,便禁锢着她,不让她再出门。更是不允许去见安定公府的人,阖府判了流放消息确定后,程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