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掌珠-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后又半月,卫麟也离开了京城。
巫蛊案后,嘉隆帝所中之毒已被暗中清除,但他的身体却并没有好起来。
太子逆谋一事,令他元气大伤。
他旧疾新病,一股脑地涌上来,铁打的身子也撑不住,何况他已内耗多年。他终日郁郁,精神不振,病情加重,一日赛一日的萎靡。
鬓边已是全白。
才过完年,他便开始隔三差五地召了云甄夫人入宫说话。
说的都是老话,是往事。
絮絮叨叨的,翻来覆去拣了那几件事说。
云甄夫人私下里忧心忡忡,和若生说嘉隆帝怕是不行了。
这般恋旧,只怕是时日无多。
若生听罢问她,皇上待永宁如何。
云甄夫人道,如珍似宝,比待哪个孩子都好,是从没有过的慈和模样。
她二人年轻便已相识,她说是从没有过的样子,那便一定真的没有。
若生不由长叹了口气。
嘉隆帝的确要不行了。
而她们都已看出来的事,近身留在嘉隆帝身边的卫麟自然发现得更早。
他心知这天下迟早会是昱王的,但昱王偏偏看他极不顺眼。永宁入宫后,他曾试图接近永宁,但却因此被昱王数次针锋相对。
昱王知他来历,见他再三变节,心下早已不喜。
卫麟一步步走来,终于在昱王这碰了一鼻子灰。
一旦嘉隆帝驾崩,昱王登基,他绝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
倒不如趁早脱身罢了。
因此陆立展一死,他便告病归乡,准备回平州去。
他素来果敢,激流勇退虽然可惜,但总好过丧命。如今裴氏一门已获清白,他也是时候回去一趟了。
离宫这日,他出门,恰逢苏彧进门。
他站定拱手,叫了一声苏大人。
苏彧是知道他要走的,见状语气淡淡地回了一句裴公子。
卫麟怔了怔才笑起来,道:“后会无期。”
“不进京城,自是后会无期。”苏彧颔首。
卫麟再愣,后大笑而去。
他听明白了。
苏彧的言外之意。
不进京城,不必相见;若进京城,把命留下。
他惜命。
这一去,定然再不回头。
长空如洗,一望无垠。
宫门渐渐远去,这天下,很快便要不同了。
……
这日午后,苏彧在连家见了若生。
他们虽未完婚,但如今已不大避嫌。连家上下见了他,也都唤一声姑爷。
连二爷听说他来了,更是跑到若生会客的屋子里,死乞白赖地非要留下一道说话。
可若生二人要谈的是正事,且还不能叫人知道。
他要留下,他们就只好闭嘴不说。
连二爷自己嘟嘟囔囔地说了一通,见他们半天挤不出两句话,不由急了:“好呀!你们都嫌弃我!不想理我!”
半是委屈半是不满。
他气鼓鼓地吃了一盘茶点,一把抄起懒洋洋缩在椅子上的元宝扭头就走。
边走还边嚷嚷:“让你们说!”
“没良心的讨厌鬼!”
“都是苏小五的错!”
“带坏了我的好阿九!”
第366章 报复
若生在屋子里听得是哭笑不得,半响才摇摇头望向苏彧道:“东夷那边有消息了?”
苏彧掏出一封信来:“今晨才送达的。”
一来一去,开了春,这封信才送到他们手里。
他已经拆开看过,是以若生接过后便径直展开来瞧。
信上内容十分详尽,她想知道的东西,几乎都有。当日她和夏柔一道在酒楼无意发现的人,果真不是大胤人。
苏彧派出去的人,带着夏柔亲笔画下的小像,一路追踪到了东夷。
他们并未掉以轻心。苏彧派出去的人手,堪称他手下最得用。然而就是这样,追踪调查的过程中,还是几次三番的被人察觉了。
这封信上所载的内容,得来并不容易。
若生攥着信纸,低声道:“东夷王兄弟俩竟在同一年分别跟大胤女子有了孩子?”
是兄弟二人喜好相似导致的巧合?
可那个人,见过画像的都表示极肖姑姑。
一个巧合,兴许是真。
但接二连三的巧合,必然另有玄机。
依照信上所说,她那日瞧见的人乃是东夷王的儿子,七皇子拓跋燕。
拓跋燕的生母,亦是大胤姑娘,据闻生产时出了意外,早早便已离世。几乎没人见过她,都说拓跋燕是私生子。
因为母亲没有名分,因为母亲是大胤人。
他的身份,比起其他兄弟来要显得更为低微。
大抵也是因为无人可依,他才会长成东夷草原上的一匹狼。
行事凶狠毒辣,令人望而生畏。
若生回忆着信中所言,有些遗憾地道:“到底都是猜测,并没有确认的法子和线索。”
苏彧接过话,缓缓道:“的确没有线索,但确认的法子,还是有的。”
若生猛地一惊:“什么法子?”
苏彧叹了一口气:“拓跋燕已经回到了京城。”
嘉隆帝命不久矣,两国边境地带,已有东夷人蠢蠢欲动。
他上一次入京时便已经察觉到有人在跟踪他,但他还敢再次回来,可见是有重大目的。
一只猎隼,是绝不会无缘无故停下的。
苏彧道:“有一个最冒险,但也最快捷的法子。”
“直接联络他。”他还未明说,若生便已心领神会,“他既然随身带着那半块玉坠,便证明他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内情,不是全然不晓。”
若生摘下自己脖子上挂着的玉坠,微微蹙眉道:“可这一切,都得在我当时没有看差的情况下才能成立。”
她将玉坠递交给了苏彧:“不过,这个险似乎值得冒。”
苏彧笑了笑,摩挲着犹带她体温的玉坠,道:“即便不为他的身世,也值得冒险一次。”
嘉隆帝快死了。
东夷王又何尝不是已经年老力衰?
东夷的皇位更迭,恐怕也已近在眼前。
他收紧了手:“试一试吧,成与不成,都好过眼下这般。”
……
苏彧雷厉风行,几天之后,这半块玉坠便回到了若生手里。
与此同时,还多了一张花笺。
花笺上印着一个圆,朱砂似血的红,线条清晰。
那是一块完完整整的玉坠模样。
若生带着它和自己的半块玉坠去千重园见了姑姑。她将东西摆在桌上,一字排开让姑姑看。
但云甄夫人是一头雾水,半点摸不透她的用意:“这是做什么?”
若生拉着她坐下,轻声道:“主人出现,合该物归原主了。”
云甄夫人愣了愣,然后猛然抓起那张花笺置于眼下仔仔细细地看了起来。
她的眼睛,慢慢瞪大。
她抓着花笺的手,在颤抖。
终于,她失声道:“这东西从何而来?”
若生便言简意赅地将自己如何碰巧瞧见玉坠,如何派人追查,如何确认的事都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云甄夫人听着原委,面上血色一点点褪去,终至惨白。
她喃喃自语道:“怎么会……”
像是在问若生,又似在问她自己。
若生道:“他就将东西戴在腕上,明晃晃的。”
他知道那半块玉坠是信物。
他也知道他的生母并不像外界说的那般死于难产。
若生继续道:“姑姑,您的无极,还活着。”
云甄夫人掌中用力,将花笺揉皱成了一团,讷讷地道:“他原是那样的恨我……”
恨到不惜用个死婴替换她的亲儿,叫她饱尝失子之痛。
他想必是恨极了。
恨她骗他,恨她是个细作。
这一切,全是拓跋锋对她的报复!
世上再没有比夺走一个母亲的孩子,更让她痛不欲生的事了。
这是最最恶毒的报复。
如鲠在咽,心痛如绞。
云甄夫人用力捂住心口弓起了身子。
若生在她身后伸长手臂环住了她的腰:“姑姑,不是的。他若只是恨你,便不会叫你生下他的孩子。”
只有爱恨相加,才会让人做出这样的举动。
“也许他事后便后悔了。”若生将脸贴在云甄夫人的背上,听着她的心跳声,一字字地道,“若有机会能够反悔,想必他一定会的。”
但她生产前夕,拓跋锋就已经死了。
他在赴死之前做下的决定,必然是憋着一口气的。
谁敢说他临死的那瞬间就一定没有后悔过?
若生声音轻轻的:“姑姑,拓跋燕想要见您。”
“他想知道真相。”
“所有的一切,前因后果,他都想知道。”
云甄夫人无声泪下,自嘲道:“真相?真相是我害死了他的父亲。”
“真相是他父亲为了报复我这个骗子,命人以死婴换他,令我们母子生离。”
“这样的真相,不知岂不是更好?”
云甄夫人潸然道:“谎言伤人,真相更伤人。”
若生松开手走到她身前,蹲下来,仰起头望向她,神色认真地摇了摇头道:“不是的姑姑,不是的。”
“任何事,知情总是比被人隐瞒要来得痛快。”
“伤口化脓,不忍痛刺破挤出脓水,又怎能痊愈?”
“他既然已经生出了想要知道真相的心,就是您不见他,他早晚也会想方设法挖出真相。”
若生伸出手紧紧地握住了姑姑颤抖的手:“您若实在不愿见他,我代您去。”
云甄夫人泪如雨下,满面湿漉:“我怎会不愿见他……”
第367章 母子
她想见他,想得几乎就要发疯。
可是……她要凭何种身份去见他?
母亲么?
她明明一日也不曾做过他的母亲。她不曾喂养过他一日,也不曾照拂过他一回。他孤身一人留在东夷,顶着私生子的名头,从没有见过他的母亲。
她怎配见他?
云甄夫人日夜忐忑,寝食难安。她是那样得想要见他,又是那样得不敢见他。她惴惴的,全无素日半分镇定,仿佛换了一个人。
春日的阳光日渐和煦,天上流云徐徐,惠风畅畅。
云甄夫人这一日早早的便在园中等候着。
她身前有一张石桌,石桌旁有两把座椅,但她一直身形笔挺地站在那眺望着远方,始终没有坐下。
她的心高高地吊了起来,直到那个身影,一步步映入她的眼帘,才“噗通”一声沉沉下坠。
那底下是无边无际的汪洋大海,一颗心掉在里头,翻滚下落,很快便没了踪迹。
巨大的欢喜像滔天大浪一样淹没了她。
她颤栗着,几乎要站立不稳。
不必问,不必想,只需要一眼,她就知道那缓步而来的人的确是她的孩子。
他生得那样高,那样得英俊,脚步平缓地朝她走来,像是一个梦境。
一个绝美、绝妙的好梦。
云甄夫人颤抖着将手按在了椅子把手上。
她头一次发觉,头顶上落下的春晖是这般的温暖平静。
云甄夫人垂在身侧的另一只手,轻轻地覆上了自己的小腹。那里头,曾有过她的希望。在漫长的孕期里,她不断地乞求,愿他健康,愿他平安……
他可以不太聪明,也可以不太乖巧。
但他一定要平安康泰。
可是当她从疼痛中苏醒过来的时候,瞧见的却是一个死婴。
灭顶的绝望,汹涌而至,她无力挣脱,只能随之沉沦。
然而这一刻,她的希望回来了。
他长成了一个高大又俊美的年轻人。
云甄夫人眼眶发热,泪水扑簌滚落,像珠帘断线,又像大雨倾盆。
她无声地痛哭着。
千言万语拥堵在心头,临到出口,却只化作了两个字——
“无极……”
那是他的乳名。
拓跋燕不觉怔了一怔。
暖暖春晖下,他面上闪过了一丝茫然之色。
在他的记忆里,只有南婆婆会这般唤他。南婆婆是他生父拓跋锋的乳母。多年来,一直保守着秘密,她直至临终,才将他叫至床畔,低声耳语着将过往悉数告知。
他的身世。
他的父亲。
他的母亲。
……
南婆婆说,“无极”这个名字,是他父亲所取。
整个东夷,如今只她一人知晓。
她又说,你母亲必是回大胤去了。
她用沧桑枯瘦的手轻轻抚摸着他的面颊,叹息道:“你生得,真像是个大胤人……”那口气,无比的惋惜,无比的遗憾。
他在东夷,格格不入。
阎王索命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南婆婆的声音越来越轻。
她告诉他,他一出生,她便趁着他母亲力竭昏厥,依从他父亲的吩咐,用死婴替换了他。他的生母,连他一面也不曾见过。
他禁不住追问南婆婆,为什么?
可南婆婆摇摇头,叹口气,只说不知。
她听命办事,从没有问过拓跋锋的理由。她以为那两个人是真心相爱的,所以她也觉得意外,觉得震惊。
最后一刻,她哆哆嗦嗦地举高手,将半枚玉坠塞给了他:“是你父亲的遗物。”
她保管多年,原该销毁,但一时不忍,念着也许有朝一日孩子长大了,会想要知道生母是谁,便留下了玉坠。
这信物,本该瞒着他,她亦应将秘密带进灵柩里。
可人之将死,总觉有愧。
她当年抱走孩子,带着拓跋锋的亲笔书信将孩子送到了拓跋锋同父异母的长兄手中。那个素来叫人害怕的男人,看罢了信,接过婴孩仔细端详了许久,才终于说了一句“留下吧”。
自那以后,世人只知东夷王多了个私生子,却不知死去的三王爷原有骨血留存。
拓跋燕自幼处境困顿,时常受人欺凌。
他能平安长至今时这般模样,是一路踩着荆棘爬上来的。
他并不是个好人。
依他之间,即便生母还在人世,恐怕也不会愿意见到自己。
是以这一刻,他立在天光之下,望着另一头泪流满面的妇人时,心中五味杂陈,难以分辨究竟是何种情绪。
他行至石桌之前,自如落座,面上神情平静地唤了一声“云甄夫人”。
话音中,亦不见起伏。
云甄夫人却还是听得一个激灵。
她的儿子,在同她说话!
她情难自已,又恐失态,匆匆忙忙别过脸去拭泪,一面笑道:“我竟忘了让人备些茶水点心。”一面又忍不住侧目瞥他,询问道,“你可有什么喜欢的吃食?府里的厨子手艺不错……”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话,同平时的寡言少语模样判若两人。
拓跋燕望着她,勾起唇角笑了一下。
他摇头道:“不必了。”
云甄夫人攥着帕子,抹去泪痕,闻言也噤声入了座。
拓跋燕笑道:“是您直接说,还是我问一句,您答一句?”
云甄夫人微微一怔,亦很淡地笑了一下:“我说吧。”
那些往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清楚的。
她一点点,事无巨细,从头说起。
那个时候的她,年轻胆大,龙潭虎穴也敢独闯,更别说东夷。她乔装打扮,孤身一人,化名潜入了东夷。她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东夷三王爷拓跋锋。
他们注定,是敌对的两个人。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变了。
她设局接近他,想方设法,获取他的信任。可拓跋锋亦非常人,想要获取他的信任并非易事,她必须先向他付出真心。
上佳的骗局,须得连自己一道也骗了。
她让他爱上了自己,可自己也一并陷入其中难以自拔。
然而国仇跟前,儿女情长不足挂齿。
她日复一日地这般告诫着自己,最后却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她有了他的孩子。
她舍不得他。
可她的任务,是拓跋锋的布阵图。失去了布阵图,拓跋锋必死无疑。她权衡、挣扎,最终还是选了家国。
东夷大败,退兵蛰伏。
她眼睁睁的,送了拓跋锋赴死。
痛不欲生又怎样,她种的恶因结的恶果,自然再苦都得咽下去。
云甄夫人将往事轻描淡写地和盘托出,可眼里,还是当年的痛不欲生。
拓跋燕游目四顾,望着连家的翠色葱茏,脸上神情是意外的平静。他的声音,亦很冷静,终了只问了一句话:“你当年,可曾真心爱过他?”
云甄夫人微微一愣后,没有迟疑地颔首肯定。
她当然,是爱他的。
拓跋燕见状笑了起来:“他能那般设局报复你,想必是恨极了,然而不爱又怎会有恨?这般看来,至少我的存在,不是计划,不是阴谋……”
话至末尾,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像是心中有大石落地,又像是终于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
这之后,他在连家住了三天。
每见云甄夫人,必喊尊称,从未叫过一声母亲。他坦然表示,自己能够理解云甄夫人当年的做法和选择,他也能够冷静对待过去,但他眼下,不会叫她母亲。
他们如今,还只是两个陌生人。
即便血脉相连,也改变不了。
但他愿意在连家多留三日,已足够令云甄夫人欣喜若狂。
她身上,又有了活泛的气息。
从来不进厨房的人,褪去华服,洗净素手,日夜鼓捣吃食,只为让拓跋燕好好尝上一筷。
连二爷知道以后很是嫉妒,但好歹记着若生叮嘱他的来者是客四个字,只悄悄地去了拓跋燕屋子附近偷看。
他想瞧瞧这外地来的客人到底长的什么模样,竟叫云甄夫人这般看重。
可他到了廊下,才一探头,就叫人给发现了。
连二爷厚着脸皮装迷路,一边悄悄地用眼角余光瞄人,结果不看不知,一看吓了一跳:“你怎么长得这么眼熟!”
他皱着眉头胡乱地想了一通,却没能想出什么,只仍是觉得眼熟。
拓跋燕见他又是皱眉又是嘀咕的,不觉乐了:“二爷寻我有事?”
连二爷摸摸脑袋:“倒没什么事。”
拓跋燕长身玉立,站在花荫底下,眉目深邃,愈发显得俊美无俦。
连二爷不知上哪儿摸出了两颗糖,忽然屁颠颠地朝拓跋燕跑来,一粒粒塞给他道:“吃糖吃糖,可甜了!”
言罢,他仔细瞅瞅拓跋燕的脸,又可惜道:“啊,你生得真不错,但我只有一个阿九,不能许给你了,真是可惜……”
拓跋燕是见过若生和苏彧的,闻言不禁哈哈大笑。
连二爷见状板正了脸:“笑什么,我说真心话呢!”
拓跋燕乐不可支,笑得前俯后仰,脱口打趣道:“二舅舅你可以改主意把阿九嫁给我呀。”
连二爷听了后半句正要解释为什么不行,忽然琢磨过来前半句,不觉愣了一下:“什么?你叫我什么?”
拓跋燕也反应了过来,忙敛笑道:“没什么没什么。”
连二爷瞪大了眼睛:“我听见了!你叫我舅舅!”
他揪着这声“舅舅”不肯放,追着拓跋燕跑了大半个连家,第二天拓跋燕要走,连二爷还拦着不肯放人,非让他再叫两声听听。
正巧苏彧过来,他便一手抓了拓跋燕,一手拽了苏彧告状:“小五,这人要抢阿九!”
没头没脑的,苏彧被他说的一怔。
拓跋燕实在没了法子,只好好声好气地叫了声舅舅。
连二爷这才满意了,又转头去找云甄夫人问,这客人是不是有什么毛病,为什么要管他叫舅舅……
拓跋燕对此却是毫不知情,见他终于走远,还松了一口气。
他三两句将连二爷方才所言同苏彧解释了一番,感慨道:“真是人不可貌相。”
苏彧失笑,莫名觉得眼前的人同自己先前所见的似乎不一样了。
他掏出一个香囊递给拓跋燕,微微敛去笑意道:“七皇子一路顺风。”
拓跋燕郑重接过,道谢后展开来看。
里头是一枚闲章。
上刻二字——璇玑。
拓跋燕不禁笑了起来。
璇玑。
权柄,帝位也。
第368章 终章(上)
暮秋时,夏柔回了京。
若生和苏彧的婚事,也正式提上了日程。
九月初六这日一大清早,天色尚未亮透,若生便被人从被窝里挖了出来。洗漱更衣打扮,样样都得花时间,实在容不得她继续懒下去。
朱氏和云甄夫人一左一右,亲自动手,架了她在镜前坐定。
若生睡眼惺忪的,狠揉了两把眼睛才终于清醒过来一些,望一眼镜中的人,她嘟囔起来:“不嫁了不嫁了……我再睡一会儿……”
云甄夫人被气笑了:“听听你自个儿说的话,像话吗?”
若生趴在桌上不肯动弹:“过午才来迎亲,何至于这般早唤我起来……”
云甄夫人没好气地拍了下她的背:“哪家新娘子像你这般懒散不成样!”
“那是因为她们心中有所期待。”若生打了个哈欠,“我对苏彧可早便没有了。”
云甄夫人:“……”
若生转过脸看向她:“妆也不必浓了,我什么模样他没有见过?左右出了门有盖头遮着,旁人也瞧不见。”
“你想得倒是美。”云甄夫人拽了她,向屋子里的其余人使了个眼色,“你们先出去,我有话叮嘱三姑娘。”
众人轻手轻脚,飞快地退了下去。
若生望着姑姑的脸,忽然明白了姑姑要同自己说什么,不觉耳朵一热。她双手捧脸,掌下升温。
然而她等着姑姑开口,姑姑却只是一言不发地盯着她。
按捺不住,若生开口唤了一声:“姑姑?”
云甄夫人微微垂眸,蓦地一言不发地掏出本春宫图递过来。
若生一震。
云甄夫人见她僵在了原地,硬塞的将图册塞进了她手里,一面道:“若委实不想看,也无妨,左右男人天生便能无师自通。”
略微一顿,她又道:“女子也一样。”
“床笫之欢,享受便是。”
若生听得呆若木鸡,点点头,再点点头,到底也不知道究竟听进去了多少。
……
晚些时候,窦妈妈从外头走进来禀报说,无极少爷回来了。
云甄夫人面露喜色,匆匆交代了若生两句,便先去了前头见人。
若生本以为拓跋燕此番赶不来,没想到他还是来了,由此可见,东夷的局势怕是要比她预想的要好上不少。
实在是好事。
她睡意全消,也跟着高兴雀跃了起来。
没一会,朱氏领着人进来为她梳妆,一层层的粉往她脸上涂,直涂得雪白雪白。正好连二爷抱着小若陵过来看她,爷俩哈哈大笑,都说像个大白馒头。
若陵如今能说会跑,口齿伶俐,学了他爹的口气嘟嘟囔囔地说:“越看越像。”
若生啼笑皆非,站起身来捏他的鼻子:“胡说八道的小东西!”
“我不是小东西!”若陵一脸不服,嚷着要连二爷放他下地自己走。忽然,他眼神一变,凝视着若生道:“阿姐,你为什么要涂成大馒头?”
若生哑然失笑。
朱氏道:“今儿个是大喜的日子。”
“大喜?是什么?”若陵仰起头来,眼巴巴地看向了连二爷。
连二爷蓦地垮下脸:“你阿姐要嫁人了,往后她就不住这了。”他说着说着眼眶一红,像是要哭,却不料若陵抢先嚎啕起来。
小孩儿人小小的,嗓门倒不小。
他哭着上前来,紧紧地抱住若生的腿不松开,两眼水汪汪地看着她,小嘴一瘪,哭道:“阿姐,你别走……”
“你不要嫁人,我长大了娶你,你别嫁人……”
连二爷闻言一把揪住了儿子头顶上短短的朝天辫:“傻小郎,你长大了也不能娶阿九!”
若陵泪汪汪的:“为什么?”
连二爷不料他还要问为什么,张口结舌答不上来,只好说:“就是不行嘛!”
若陵哇哇大哭:“不管,我要阿姐,我就要阿姐!”
他缠着若生不肯走。
朱氏耐心告罄,懒得再看他们爷俩,嫌二人吵闹,索性一把抱起若陵塞到连二爷怀中,便将俩人都给赶到了外头。
屋子里终于又安静了下来。
日头高升,窗外早已大亮。
朱氏亲自取来梳子为若生梳头。
若生有一把好头发,乌鸦鸦的,油光水滑,生得又浓又密。朱氏动作轻轻地梳过一遍,笑着说咱们阿九真是个美人儿,说着眼眶也泛了红。
若生知道她重感情,笑着握住了她搭在自己肩上的手。
她说过,她要父亲活着,要若陵母子安泰,如今她都做到了。
只是可惜……
没有雀奴。
若生的目光,定定地落在了自己另一只手的腕上。
那上头彩绳编织而成的镯子,已有些发白了。她日夜戴着,从未摘下来过。仿佛这样,雀奴就还在她的身边。
若生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
时辰流逝,锣鼓喧鸣。
似乎只是一眨眼,迎亲的队伍便到了连家。
鞭炮声震天的响。
连家嫁女,十里红妆。
苏彧着了官服,骑了高头大马前来迎亲。昱王殿下亲自作陪。抬轿的人,亦是苏家军。这样的排场,几乎没有先例。
若生出门前,要拜别父母,可连二爷说什么也不受她的跪拜。
众人面面相觑,再三劝说,但他还是不肯。
眼瞧着再拖下去怕是要误了吉时,云甄夫人只得逼他入座。
若生这时,却已经隐隐猜出了父亲不受自己跪拜的原因。
他是舍不得她走。
那三个响头,一旦磕完了。
那杯茶,一旦吃过了。
他就再也不能每日都见到她了。
他小儿心思,以为只要自己拖着不受跪拜,便能多留若生片刻,却忘记了,还有吉时的事。
接了若生的茶,他只喝一口,便差点放声大哭。
但他又不敢真的哭出声来。
他不能给阿九丢人。
连二爷紧紧抿着嘴,未能憋出一句像样的话来送别若生。他先前老老实实背诵了好长一段,可真到了这个时候,他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的阿九,就要嫁做人妇了。
连二爷终究还是落下了眼泪。
云甄夫人站在那瞧着,眼中亦泛出了泪光。
一旁的年轻人,悄然无声地递过一块手帕,轻轻地叫了一声“母亲”。
她满面震惊地扭头去看,泪水决堤,轰然而至。
第369章 终章(下)
吉时到来,若生被人送上了花轿。
她手中的如意果,从沁凉到温暖。
她的人生,亦自此开始了新的篇章。
轿外夕阳西坠,轿内黎明初现。微光聚积在心头,成了一把燎原的大火。那火焰中,带着铺天盖地的欢喜。
锣鼓鸣,炮竹响。
一路吹吹打打,到了苏家,天色已经大黑了。
若生穿了身又笨又重的大袖连裳,顶着满脸的白粉腻子,早已又困又饿,但仪式未完,她连妆也不能卸,只好耐着性子听媒人一样样地安排下来。
入了婚房,她端端正正地坐定,听着苏彧的脚步声朝自己慢慢靠近,一颗心竟是莫名其妙地提了起来。
她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