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内宅生存手札-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豫王穴道被封,动弹不得,他知道这个突然出现毁了他好事的是太子妃谢芸,他看着她,神色复杂。当初差一点,她就被他收为己用了。
  
  若她真为他效力,也不会像现在这般了。
  
  谢凌云无心与皇帝久谈,外面东宫禁卫军还同人打着呢。这东宫禁卫是纪恒的亲兵,对纪恒忠心耿耿。而所谓的京畿大营的军士,则各怀心思。其中有的连此行的意图都不大清楚。
  
  如今首恶被制,皇帝亲自出面喊话,叛军也不敢多做无谓的挣扎,很快就缴械投降了。
  
  豫王被关押,皇帝处理今晚的事情,谢凌云奔波太久,也累了。她来不及回东宫换衣,就随便找了地方坐下休息。
  
  她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忘了通知纪恒,此间已无事了。
  
  纪恒率军一路急行军,在城门口还被拦下。他亮出太子身份,以储君威严相压,才率军入城。
  
  不过,他带的士兵没有进宫。
  
  因为在宫门口,他得到消息,叛乱已经止了。宫里的主子们都很安全,反贼已经被捉,太子殿下不必太担心。
  
  纪恒松了口气,匆匆进宫。
  
  还好,不算是一片狼藉,比他想象中要好很多。皇帝身边的太监小李子有声有色给他讲着夜里的大事,讲豫王如何反,是怎么在皇帝的预料之中。讲圣明君子如何应对,如何勇猛地一一敌五,讲太子妃如何及时赶到……
  
  纪恒听着,默默叹一口气:“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过程如何并不重要,只要父皇和阿芸没事就好。
  
  小李子笑笑:“殿下多虑了,皇帝胸有韬略,一切都在掌握中,又怎么会有事?不过太子殿下还真是孝顺,连夜赶回宫,皇上知道了,必定感动。”
  
  纪恒勉强一笑,不置可否。
  
  三月初四的早朝比平时晚了很多。众位大臣在焦灼不安的等待中,得知了几件大事:
  
  其一,豫王造反,已经被关押。其二,太子连夜返回京城,已经回宫。其三,皇上这回似乎铁了心真的要退位……
  
  这每一桩,每一件都是大事。
  
  昨夜皇宫骚乱,有些大臣也隐约知道。不过都没想到竟然是豫王逼宫,这挑战的难度也太大了些。而且大家更没想到,无声无息地就被压下去了。
  
  皇帝在朝堂上提起豫王一事,痛心疾首,感叹了两次“养不教,父之过。”唬得众位大臣连忙下跪,劝皇帝勿要太过悲伤。这是豫王不忠不孝,而非君王之过。
  
  皇帝叹了口气,又夸起了太子和太子妃。太子为父分忧,率军出征,临行前担心父皇安慰,把东宫禁卫交给父皇,来保护父皇,后得知宫中有事,连夜回还救驾。而太子妃,更是神勇无敌,她力战反贼,护驾有功……
  
  众大臣微怔之后,都不太意外。皇帝喜爱皇太子,人人皆知,时不时夸上一两句,大家都能接受,何况能将自己的亲兵交给皇帝,确实孝顺,父子情深。至于太子妃么,皇上近来夸赞太子妃,似乎都与神勇分不开了。
  
  也是,能生擒莫勒王子的女子,怎么可能不神勇?
  
  说起来太子还真是幸运,先有其生母用生命护驾,后有妻子救驾有功,他生命中重要的女人都算对皇上有恩。也难怪皇上宠爱他。
  
  此番豫王逼宫未遂,本该是死罪,但是皇帝顾念父子情分,没要了豫王的命,只褫夺其封号,将其贬为庶人,流放岭南。
  
  豫王在牢中直呼冤枉,要见父皇一面。他坚称自己并非逼宫造反……
  
  他觉得他可能是听错了,父皇应该不会对他这么狠。先前他那些小动作,父皇知道,可也不过是让他提前就藩而已,这回怎么会直接断绝了父子关系呢?还让他成为庶人,还流放?不可能的!
  
  皇帝没有见他,也懒得见他。对这个儿子,皇帝很失望,但同时心里也颇多感慨。他早年做太子时,战战兢兢,每日应付父亲,有闲暇时间教导儿子也都花在了纪恒身上。对纪忱,他教的确实不算多。但是纪忱也一直有夫子教导,而且在外表现的也还好。
  
  他没想到纪忱会长成这个样子,会做出这等蠢事。哪怕是纪忱思虑严密,布置周详些,皇帝也会高看他一眼。
  
  可惜这个孩子,真是让他失望。
  
  豫王逼宫一事,后宫悄悄议论了两天,夏氏以泪洗面,乘宫人不备,吞金自杀了。
  
  皇帝慨叹良久,下令厚葬夏氏 。
  
  夏氏,也不过是个可怜的女人。
  
  不管纪忱再不情愿,他还是被褫夺封号,流放岭南。他那次英雄救美得来的爱妾,表现得颇有气节,表示不想再以反贼为夫主,愿意自请离去。
  
  王妃郑氏也不阻拦,直接允了。——对了,郑氏现在不能算是王妃了。
  
  纪忱逼宫的事情,郑氏全然不知。因为她每日拈酸吃醋,想东想西,纪忱平素也不大搭理她。至于纪忱做什么,她就更不知晓了。当初纪忱进京,他出发两日后,她才知道他去了哪里。
  
  真是没想到,纪忱出了事,他平时最疼爱的爱妾倒是先离他而去。郑氏又是心酸,又是快意:该!真是活该!
  
  但是,少不得,她要收拾了行囊,带着孩子随纪忱一同去岭南。谁教他是她丈夫呢?
  
  ———————————————————————————————————————
  
  豫王的事情结束后,皇帝要太子与太子妃重新率军回京一次。
  
  谢凌云不解:“不是已经回来了么?”
  
  何必再多此一举?
  
  纪恒冲她微微一笑,他倒是理解父皇的意思。此番与夷狄作战,生擒敌国王子,大获全胜,还签下了一里之盟。这是一个让大齐人扬眉吐气的机会,是重振大齐国威的机会。
  
  其实,如果没有豫王一事,他们率军进城,也会引来百姓驻足围观。
  
  纪恒笑道:“父皇,其实也没必要再走一回。毕竟回都回了,而且,阿芸还有战反贼一事呢。”
  
  皇帝点一点头:“也是。那就择个吉日,犒赏大军吧!”
  
  此次胜利,意义非凡,必须教万民颂扬。
  
  时间很快定下,是在三月二十八。
  
  谢凌云有些犹豫,她是穿太子妃的服饰,还是也穿戎装呢?以太子妃的身份得皇帝嘉奖,好像有点怪怪的。
  
  纪恒笑道:“有什么奇怪?你本来就是太子妃啊!又不是军中士兵。”
  
  在他看来,她以太子妃的身份出现,也是对她本事和功劳的认可。不用忌讳、无需回避,她就是她,是谢芸。
  
  谢凌云点一点头,觉得似乎有点道理。纪恒说的是,她的确是太子妃。
  
  想了一想,谢凌云皱眉道:“还有一件事。”
  
  “什么?”
  
  “我觉得我可能需要叫太医来诊脉了……”谢凌云轻声道。
  
  “嗯?”纪恒面露紧张之态,“怎么了?你身体不舒服?”
  
  谢凌云瞧了他一眼,面色发红,神态也罕见的忸怩起来,声音轻的直飘忽:“还是先看看吧。”她也不是很确定,三月初的时候,她隐约怀疑过一些,不过后来因为豫王一事,她暂时先搁下了。
  
  这几天,她又想起了这件事 。
  
  “到底怎么了?”她不说清楚,纪恒更担心。
  
  谢凌云飞他一眼:“你真笨!”
  
  “什么?!”纪恒以为自己听错了,毕竟从小到大,说他笨的话,他还是很少听到。而且明明阿芸远不及他聪明。
  
  谢凌云踮起脚尖,在他耳畔轻轻低语。
  
  她很满意地看到他的神情由惊讶转为喜悦,复又转为担忧……她悄悄点一点头,嗯,不意外,一点都不意外。
  
  纪恒好一会儿才冷静下来,问道:“可请太医看过没有?”
  
  谢凌云摇头:“还没有。之前在行军,回来又忙东忙西的。我也就没传太医……”
  
  不过,想来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了。
  
  纪恒比她要谨慎得多:“我这就教人传太医,你先不要乱动。你先坐下,不,或者你先躺下……”他说着有些语无伦次。
  
  谢凌云咯咯直笑,他也没有他看起来那般镇定嘛!她就说,这件事震住的,不会只她一个。
  
  在等待太医的过程中,纪恒在原地踱来踱去,心神不宁,一时想到她先前又是行军,又是战反贼,也不知会不会有影响;一时又想到未来该如何如何……
  
  他时而欢喜,时而担忧,得知太医在殿外时,他立马出声:“快请进来!”
  
  
作者有话要说: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么么哒么么哒~(^з^)…☆么么哒~(^з^)…☆
爱你们呀

第131章 有喜

  太医进殿; 恭恭敬敬向太子和太子妃施礼:“请殿下赐脉。”
  
  谢凌云老老实实任由太医诊脉; 她的心也砰砰直跳; 紧张不安。
  
  少时,太医收手,向他们夫妇二人重又施了一礼; 满脸堆笑:“恭喜殿下,太子妃殿下有喜了。”
  
  “真是喜脉吗?”纪恒怔怔的; 犹自不敢相信。
  
  太医点头:“确实是喜脉无疑。”
  
  纪恒后知后觉这才感觉到喜悦汹涌而至; 他连连点头:“好,好!”继而又转向妻子:“阿芸,你听到没有?咱们有孩子了?”
  
  谢凌云“啊”一声; 心说,呆气; 脸却不由自主地红了; 心里也暖暖的。不笑他了; 她也欢喜得很。
  
  有孩子了; 她会再多一个亲人。不知这孩子是男是女,能不能学武……
  
  纪恒平复了心情; 向太医询问细节; 以及可有什么该注意的。
  
  太医知道他们高兴; 答道:“太子妃殿下有孕一月有余,殿下身体康健,只需注意一些就好。”说着,又详细提了一些孕妇禁忌。
  
  纪恒认真听着; 一一记在心里。
  
  太医告辞离去后,纪恒这才问妻子:“一个多月?那是在回京途中有的?”
  
  谢凌云斜了他一眼:“你说呢?”
  
  纪恒一时又是欢喜又是后怕:“早知道你那时有了身孕,就不该让你那夜先行回宫的。好在是没事,要真是有事,那……”
  
  谢凌云笑笑:“你不要担心,太医都说了,我身体康健,你不用太担心。”她想了想,又道:“我阿娘怀我弟弟的时候,安胎药都没用过。我身体好着呢……”
  
  纪恒知道她身子骨好,但是他第一次遇上这种事,说不担心,根本不可能:“以前是不知道,现在知道了,以后就不要乱来了。你练武可以先停一停,教人功夫也可以让别人去教,你自己就不要亲自教导……你要是觉得闷,我过两日陪你出宫走走。但是咱们先说好,不能骑马,只能坐车……”
  
  谢凌云笑眯眯地听纪恒叮嘱,越听越觉得好笑,可心里又有融融暖意。纪恒很期待这个孩子吧?
  
  “咱们的孩子,多半会有父皇命名,不过我们可以商量个乳名。你说,它叫什么好?”纪恒认真问她。
  
  谢凌云没想到纪恒会这样,他在她面前说话是比在旁人面前多些,但也不至于多成这样啊。孩子在她肚子里,也才一个多月,他就开始巴巴地想着乳名了。她笑一笑,慢悠悠说道:“还不知是男是女呢,取什么乳名?”
  
  纪恒一愣,很快点头:“也是,那就取两个,先备着,就算这回用不上,将来也能用着。”
  
  谢凌云见他不像说笑,认真想了想:“那就叫天天和辰辰吧,好不好?”
  
  “天天?辰辰?天辰?”纪恒微怔,下意识道,“天辰派么?”
  
  从纪恒口中听到“天辰派”三个字,谢凌云呆了一瞬,“你怎么知道?你从哪里知道的?”
  
  纪恒随口说道:“你说梦话时提到的。”
  
  “你胡说,我根本就不说梦话!”谢凌云下意识否认,说梦话多难为情啊。
  
  纪恒看她脸颊鼓鼓的,眼睛也亮晶晶的,觉得有趣,故意逗她:“唉,你说的,你每晚都说的……”
  
  “不可能!我如果真说梦话,我小时候,嬷嬷早告诉我了……”谢凌云有些气恼,又有些担忧,莫非她真会说梦话,做自己的秘密?但是,她觉得她根本就没有说梦话的习惯。
  
  “嬷嬷怎么会告诉你这些……”
  
  两人就是否说梦话这个问题缠歪了好一阵,明明没什么意思的话,但两人似乎争论得很有趣味。
  
  最终,纪恒认输一般:“好了好了,我把你说的梦话全告诉你好了。”
  
  “你说呀——你肯定说不出来。”
  
  纪恒略微低头,在她耳畔,轻声说道:“你夜里说,你永远都不离开我,你会给我生儿育女,会同我白头偕老,说你心悦我……”
  
  他声音很低,带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缠绵暧昧之意,听得谢凌云一阵脸红耳热。
  
  过得片刻,谢凌云才轻轻推了他一把:“你又胡说了,也不知羞。”
  
  她推得很轻,可纪恒却捂着胸口后退了数步。
  
  谢凌云慌了神,忙问:“怎么了?我又推痛你了么?”
  
  她心中懊恼,她方才明明刻意控制了力道的啊。
  
  她刚上前查看,却被纪恒一把搂在了怀里。谢凌云一怔,没有挣扎,很是柔顺,但是手却没闲着,摸在纪恒腰际,不轻不重拧了一把。
  
  纪恒吃痛,口中却道:“我可是你孩儿的父亲,下这么重的手,你怎么舍得?你昨夜还说,我是你心里最重要的人呢……”
  
  “你又胡说了……”谢凌云手上再欲有动作,却被纪恒给握住了。
  
  纪恒不再嬉笑,而是认真道:“阿芸,我很欢喜,也很感激你。”
  
  她嫁给了他,做他的妻子,跟他同进同退,帮他解决问题,还愿为他生儿育女。
  
  然而听他说完原因后,谢凌云沉默了一会儿,轻声道:“不是这样的,纪恒。不是这样的。孩子又不是你一个人的,它也是我的孩儿。而且我做那些事,不仅仅是因为你。能做那些事,我也很欢喜……”
  
  是的,比起老老实实待在后宅,教人武艺,上战场保家卫国,驱逐反贼,都让她觉得有意义的多。
  
  “所以,纪恒,你不用感激我。”
  
  纪恒瞧了她一会儿,笑道:“也是,咱们是夫妻,说什么感激不感激的。”
  
  ……
  
  太子妃有孕的事情很快传遍后宫,皇帝的赏赐如流水般而来,皇帝还亲自召了给太子妃诊脉的太医,去仔细询问。
  
  皇帝为数不多的几个妃子也前来道喜。
  
  这桩喜事驱散了豫王逼宫、夏氏自尽带来的阴影,总算是给宫里添了些喜气。
  
  来贺喜的几位娘娘送补品的、送关怀的,一时之间,东宫宾客盈门。
  
  谢凌云初时还认真接待,后来见她们说话大同小异,还暗示她该给太子身边添人,更有人推荐自己娘家人,谢凌云听一次两次还听不大明白,听得多了,哪里还不懂?她心下厌烦,就干巴巴地说自己身上不好,不能待客了。
  
  她神色微微一冷,妃子娘娘们就不敢再强留了。她们可还都记得太子妃在疆场时的壮举。太子妃跟她们不一样,那是能上战场,能生擒敌国王子的。听说那个什么莫勒王子,身体跟座小山一样,太子妃轻轻松松就能把他举起来,她们若真惹恼了她,那后果可不得了。
  
  太子妃要是把她们也给拎起来再扔下去,她们哪儿还有活路?——而且太子妃如今有孕在身,这可是免死金牌。
  
  不过她们也不大明白,到底是哪里惹得太子妃不快了,莫非真是因为客人多,而孕妇不喜热闹么?
  
  ——不管这几个妃子娘娘心里边怎么想,但是在谢凌云有所表示之后,她们确实来的少了。
  
  谢凌云这才松一口气,比起跟娘娘们喝茶聊天,她更期待三月二十八皇帝犒赏大军。
  
  说起来,皇帝也在犹豫,犒赏大军时,还要不要太子妃出现。按说太子妃立下大功,自然该出现。可是她如今有孕在身,头三个月最是要紧。届时人多又杂,真有些什么事情,后悔也来不及了。
  
  再三向太医确认,得知太子妃身体康健,皇帝才松一口气,示意计划照旧。
  
  这几日,会有人在皇帝面前佯作不经意间提起谁家姑娘如何温柔贤惠。话说的很含蓄,但皇帝是什么人,略听一听也就明白了。
  
  初时皇帝还以为是想教他纳妃,后来回过味儿来,兴许人家打的是太子的主意。
  
  这两年,无论是皇帝的态度,还是太子的经历,纪恒继位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向新帝表示效忠,最简单的法子莫过于往后宫塞人。而且太子如今身边只有太子妃,太子妃还有了身孕,添个把人也正常。
  
  不过这事儿皇帝并不是很想接手,国家大事他都不想管,更何况是这种事。前两年他还想着当初是恒儿糊涂,以后如何如何。可真等到了作为以后的现在,他又不想插手儿辈的事情了。
  
  那俩孩子感情好,他知道。而且,皇帝自己着实很待见阿芸这个儿媳妇。性子直,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能教人功夫,能保家卫国。他觉得,阿芸对他这个公爹,也极为尊重。她连夜赶回京城,不就是因为他在危险之中么?
  
  他现下不大想给这俩孩子添堵。——至少,他不能做那个恶人。
  
  于是,对别人的暗示,皇帝只当没听懂,打个哈哈,就过去了。
  
  终于到了三月二十八,皇帝站在城楼,犒赏大军。
  
  将士们戎装整齐,精神奕奕。
  
  围观百姓颇多。——算起来,这是大齐立国百十年来第一次与外敌交战,也是本朝乃至与前朝加起来,第一回在对抗夷狄中大获全胜。
  
  听说夷狄的王子被生擒,夷狄的大君亲自写的降书,听说还签了盟约,岁岁上贡……
  
  有上了年纪的老人听过长辈提起前朝时夷狄入侵时候的事,如今给小辈讲述当年的惨状后,又夸赞:“皇上圣明,天佑大齐,太子妃真是九天玄女的徒弟……”
  
  老百姓早就传开了,太子妃谢氏在梦中得九天玄女娘娘传授本事,上得战场,生擒莫勒王子;后来连夜返回京城,制止了豫王逼宫,护驾有功……
  
  对这位太子妃,百姓交口称赞。
  
  但也有质疑的,认为一个女子就该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上战场杀敌,那是男人们的事情。然而这话刚说出来,就会遭到强烈的反对。
  
  其中原因颇多。一则中原与夷狄仇怨申深,太子妃这回的功劳在老百姓心里很有分量,在家国恩仇面前,妇德规矩似乎都不重要了;二则太子妃谢氏是储君之妻,将来的一国之母,老百姓在内心深处对上位者有种天然的膜拜心理;三则皇帝的态度、朝廷的态度对老百姓也有很大的影响。这个时候的太子妃是会让人忽略性别的,人们更多的是她的功绩。
  
  当然有好事的百姓猜测太子妃的容貌。有人认为该是仙女下凡,皇家子弟的女人哪里会有长的丑的?也有人认为该是虎背熊腰貌若无盐,若非如此,又如何能生擒那猛兽一般的莫勒王子……
  
  谢凌云一身华服同纪恒一起站在军前。
  
  望着将士们整齐的队伍,看甲胄□□,想到战事胜利,皇帝颇多感慨,褒扬、赐酒、赏银……
  
  当着军民的面,皇帝坦言:“此次战事,诸位功不可没,但若论首功,当推太子妃谢氏。后妃之德,在谦恭节俭,调和直谅。然太子妃谢氏既有女子懿行,又能保家卫国,匡扶社稷。依朕之间,这才是真正的贤德。”
  
  皇帝扫了一眼做认真聆听状的儿子,想起他先时跟自己说的话,终是没有将最后的赏赐给说出口。
  
  谢凌云听父皇夸赞自己是真正的贤德,欢喜之余又有些不自在。她自小学规矩,也知道世人眼里的女子贤德是怎么样的。她明白自己细细算来没有一条符合。但是父皇这般夸赞正名,称她是真正的贤德,她也心生感激。
  
  这次皇帝的话,教一旁的大臣们听了,一思索,也琢磨出味儿来:皇帝陛下好像不反感甚至是挺高兴看到大齐有这等奇女子。还有人思索,或许可以顺着皇帝的意思,再请皇上封赏太子妃?
  
  ……
  
  犒赏一事过去没多久,就有人上奏折夸赞太子妃,认为朝廷给的赏赐太少了 。
  
  皇帝看见这折子,笑了一笑,非但不恼,还兴致勃勃地问诸位大臣:“那怎么封赏才不少?”
  
  不等众人回答,皇帝便道:“若朕退位后,太子继位,谢氏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他说到此处,大殿上有不小的骚动。
  
  纪恒心中略觉尴尬,他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皇帝又续道:“这封赏够不够?”
  
  上折子的那位大人大气不敢出,他原是想着揣摩皇帝的心思,好好夸一夸太子妃,好觉皇帝高兴。不成想,皇帝竟说了这么一席话。大家都猜测皇帝肯定会传位给太子,可是帝心难测,万一不是呢?
  
  殿上鸦雀无声。纪恒也不好说话,说够不是,说不够也不是。
  
  皇帝微微一笑,又道:“也是,太子继位,她理当是皇后,这也不算是对她的封赏。可惜了……”皇帝皱眉,略一沉吟说道:“可惜本朝没有女子做官的先例,咦,不对,是有女官,不过是在宫里。这样吧,她前番救驾有功,就封她做一个昭勇将军吧!”
  
  皇帝话音一落,殿上哗然。
  
  昭勇将军是正三品武官,比起皇后,比起太子妃,品级远远不如。但是历来哪有女子做昭勇将军的?皇帝这不是胡闹么?而且,既是太子妃又是将军,不伦不类,贻笑大方。
  
  李大人当即就道:“皇上,不妥啊……”
  
  “有何不妥?”皇帝反问,“数次救驾,屡立奇功,李爱卿告诉朕,莫非她当不得这昭勇将军?”
  
  “那谢氏毕竟是无知妇人,如何能当将军……”李大人急道,“封赏她的父兄就是了。”
  
  纪恒面无表情扫了李大人一眼。
  
  皇帝皱眉:“诸位爱卿也觉得不妥么?刚才还说封赏不够,朕真的封赏了,又说不妥……”皇帝重重地哼了一声,颇为不悦。
  
  有坚定的保皇派,皇帝下令从不违逆的,当即便表态:“臣觉得此举很妥当,皇上圣明。”他侃侃而谈,从神话说到今朝,力证太子妃当得起昭勇将军。
  
  皇帝连连点头:“说的是,说的极是。”
  
  原本皇帝心里想过给点更实际的,不过黄金也赐过了,其他的,她也不缺,他真是封无可封,赏无可赏。有人质疑封赏不够,皇帝表示并不意外。
  
  一般来说,后妃贤德,会封赏他们父兄,加恩于他们家族。
  
  可是,这一回,皇帝偏偏不这么想。封赏谢家可以,但是正主儿,也得给足够的光荣。——尤其是她现下还怀着他的孙子。
  
  让夷狄俯首称臣,老百姓觉得扬眉吐气,皇子自己也感到畅快啊。
  
  太子妃会武么?会武。
  
  太子妃有功么?有功。
  
  该封么?这……该吧。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所谓的昭勇将军,不过是个虚名罢了。太子妃还能整日待在军营不成?皇帝也不愿意吧。
  
  不管大家心里怎么想,最后皇帝拍板决定,给太子妃谢氏一个昭勇将军的官衔。
  
  见皇帝执意如此,原本一直以“不合规矩”来抗争的大臣也不再顽强抵抗。
  
  没办法,君命难为。反正只是个空头衔,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何必因为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情得罪现在的皇帝和未来的皇帝呢?
  
  不过皇帝近来果真是上了年纪么?越来越专断任性了。
  
  ——皇帝确实认为自己上了年纪,还未到花甲之年的他已经不想再管理朝政。他这一两年练武,觉得大有意趣,身体也比先前好。如果不是有去年夷狄进攻之事,纪恒不得已去了边关,他恐怕早就正式退位了。
  
  但是现在,他觉得还不能安安生生去做太上皇,他得把一些事情处理完,才能真正轻松。
  
  比如说,封赏谢芸一事。
  
  给谢芸官衔,他做来和纪恒做来,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皇帝并没有想到他封谢凌云为昭勇将军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但是这看似不伦不类的封赏,却让谢凌云欣喜异常。
  
  这证明她的本事,她的功劳被人所认可。她不只是谁的妻子,谁的女儿,仅仅是她自己。在她上辈子,这是一件不算多难的事情,可这辈子,却是很不容易。
  
  谢凌云很喜欢这三品武官的朝服。虽然她自己对当官儿没有多大的兴趣。
  
  
作者有话要说:  啦啦啦啦啦啦么么哒~(^з^)…☆么么哒~(^з^)…☆么么哒~(^з^)…☆
周末就要来啦。啦啦啦,明天520,表白一个吧!

第132章 登基

  这昭勇将军的官服同寻常三品武将的官服并无任何不同; 谢凌云翻来覆去看了很久; 还自行换上; 迈着官步,走来走去。
  
  上辈子时,她是习武之人; 跟大家小姐不同,走路快; 不像这辈子; 在母亲的要求下,要行动文雅,如弱柳扶风。不过她之前多次女扮男装; 一换上男子服饰,很快就能找回来感觉; 配上她的一身官服; 竟颇有些潇洒的意味。
  
  纪恒在一旁看她认真的模样; 有些想笑; 调侃道:“谢将军觉得这衣裳合身么?”
  
  谢凌云肃了面容,缓缓颔首:“嗯; 尚可。”然而很快; 她又笑靥如花:“很好; 我很满意。纪恒,你说好看不好看?”
  
  她的个子在女子中算是高的了,这官服合身,她穿在身上; 兼具英气与柔美,别有一种风味。
  
  “唔,好看吧。”纪恒一笑,缓缓走到她身边:“很喜欢做谢将军?嗯?”
  
  谢凌云双手负后,不说是,不说不是,只慢悠悠道:“我小时候向往江湖,其实也无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