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闺范-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是咳嗽;后是咳血。琉璃急得不得了;让乳娘去镇上请大夫。琉璃亲自给许娘煎药;等她端着药碗出来;大夫已经走了。而许娘失魂坐在床沿;乳娘在一旁悲哭。

    琉璃隐约觉得母亲生了大病。她背着许娘问乳娘;乳娘却告诉她。小姐没事;就是有形热。琉璃说;那你为什么哭?乳娘顿了下说道;那是因为我看不得血。

    琉璃半信半疑;然后接下来许娘就开始变卖家当换钱。要上京去。琉璃问;厩那么远;我们去做什么?许娘说;去给琉璃找爹爹啊。琉璃那时候才知道她原来也是有爹的;她很高兴;因为徐原和靳宣的离去使她感到家里越来越冷清了;她不喜欢这么冷清;如果能进京把爹带回来;一定会热闹很多。

    琉璃记得她们走的那天;院墙下的李子树已经结果实了;桃子树上的桃子尖儿上也开始泛红;琉璃悄悄地跟桃子树说;你要等着我回来吃;别让人摘了去。

    左边邻家李婶知道她们要上京;给她煎了一大包好吃的鸡蛋饼;右边陈家的三姐姐送了最喜欢的玉荷色绣着小莲蓬的头巾给她;说;去京都;就要打扮得漂亮些。如今那块头巾她还收藏在箱笼里;也带回来了;不知道三姐姐嫁去了何方?

    马车很快出了镇口;往西偏向东边的一条曲道。虽然琉璃特地选了清晨回来;不欲惊动那么多人;可是许多乡邻还是经由县衙得知了消息;已经或近或远地朝车队行着注目礼。

    这条路原先没有这么宽;应该是朝廷替外公修坟茔的时候顺便修的。外公的坟茔就在徐家屋后的山坡上;徐原略通堪舆;选的朝向极好;半路上就能见到半坡上汉白石砖石砌成的墓园;威风地立在松柏之间。

    当然先回宅子。

    徐宅周围风光依旧;虽然对琉璃来说已经经历了两辈子;可是实际上算起来;她离开到如今;也不过十来年。

    徐宅院墙下的桃树李树依然健在;只是粗壮了很多;左边李婶家的院子也冷了些;看来应该人丁兴旺。右边陈三姐家倒还是老样子;陈三姐的父母亲站在篱笆下往这边张望;面上亦有激动之色。

    陈三姐应该也早就儿女全福了。

    琉璃这样想着;唇弯了;眼角也噙出亮光来。

    淮安王举家南巡;又还有临江王和窦家后人陪同;早就惊动了知府在城外相迎。南下队伍本就壮观;如今再加上府衙的兵马相护;更加显得声势浩大。

    马车停在徐宅院内;祈允灏伸手牵着琉璃落地;眼前的徐宅焕然一新;面貌仍是当初的样子;只不过用材和建造全都不同了。

    官府既然来了人;那么自然少不了一番拜见和叙话。

    这一日就在喧闹中度过了。

    是夜刘威将随行的府兵全部安置在徐宅周围;翌日早上;琉璃便就便衣素服;让人去请徐家周围的乡邻过来叙旧。乡邻们见着这位传说中的淮安王妃如此谦逊;而她的夫婿年轻的淮安王也一身常服带着小世子随意的在堂前走动;没有半点高高在上的感觉;慢慢地也放松了些许。

    初五日琉璃在徐宅设宴宴请乡邻。

    初六日琉璃开始带着小嘟噜在相熟的乡邻间串门。

    初七日徐慎大祭;靳宣奏读圣旨之后;琉璃与祈允灏还有徐靳两家人一同在坟前跪拜。

    初八日;沈氏和闵华陪着琉璃去赴知府夫人借县衙后堂专设的宴席。

    初九日又是知县夫人设宴。

    初十开始余杭当地名门望族进来拜见。

    一直忙到十四日。琉璃才终于得以喘下气来;而这时来余杭接他们上南田去的叶怀昌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十五日天色放晴;一日之间积雪全部融尽。叶怀昌于晌午赶到;不免与徐原靳宣又叙了番旧。叶明见得父亲也十分高兴;叶怀昌见她数月不见已然在人前落落大方;眼里也溢出满心的喜悦来:“这几个月果然没有在王府白呆!”

    十六日天色依旧大好;再过一日;便就要启程去南田了。

    琉璃瞅了个空子;带着春香和秦江又到了外公坟地上。

    冬日的阳光静静地洒在坟前草地上;草木独特的清香显得愈加浓郁沁脾。琉璃在松柏下坐下来。闭上眼。就像十年前没事的时候。总会这样一个人坐在这里;静听着周围的鸟语虫鸣。

    她活了两辈子;前世憋屈而亡;这一世风光已极。但人生总还有些遗憾。比如为什么她偏偏重生在九岁;在入何府之前;而不是在外公还在世的时候。如果这辈子她能够见到外公;见到许娘;她一定会想尽办法使他们多活些时日吧?

    她一定会告诉外公;不要让许娘对何苁立痴心不绝;她也一定会想办法让许娘知道;何苁立是她这辈子最大的失败;他有多么无耻不堪。何家的人有多么道貌岸然;她为她苦苦守候这么多年;都是不值得的。

    如果这一切都被她扭转了;那徐靳两位师叔就不会去川蜀和姑苏;她也不会被许娘送进何府。在避免这些的同时;她也不会认识浣华;苏氏;郭遐;还有杜睿;更不会碰到祈允灏;生下慎哥儿和敏娘——这一世她有苦也有乐;有悲也有欢;眼下坐在这清风里;她就像是个垂暮老者;在回首自己的平生。

    这一刻她有前所未有的宁静。

    即使她知道出了这片林子;剩下的大半辈子并不会如她所想的那么万事无忧;淮安王府越是风光;背地里要处理的忧患也就越多。她和祈允灏的位置都稳固了;而慎哥儿才四岁;敏娘还不到两岁;往后这半生;她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她的儿女铺路。

    她已不可能改变过去;却可以操纵未来。

    她要像身后强劲的松柏;替慎哥儿和敏娘还有他们将来的弟妹们撑起一片天来。

    她抬手覆上小腹;于清风里温柔地扬了唇。

    “爹爹;娘娘为什么在这里睡觉?”

    不远处的槐树下;小嘟噜与敏娘一人牵着祈允灏一只手;奶声奶气地问道。

    祈允灏看着背靠着松柏的伊人;冲小嘟噜竖起食指来:“嘘——娘娘在跟肚子里的弟弟说话;我们不要打扰他们。”

    小嘟噜恍然大悟;抬起小肉爪捂住了嘴巴。

    祈允灏微笑;再看向阳光下眯着眼的琉璃;忽然也觉得时光在眼前交错。

    数年前的御花园里;她在敞轩下也是这样背靠着梧桐树。

    那年她明媚照人。

    如今;依然夺目。

    在距离她两丈远的地方;他内心亦是如此充实安宁。

    一颗松果落在小嘟噜头上;引得他“呀”地一声抬起头来。敏娘也学着哥哥的样子呀了一声。

    琉璃睁开眼睛;看见槐树下那父子三人;唇角又漾起了浓浓的幸福。

    “太阳下山了;回家吧!”

    她起身拂拂裙摆;大步走向她的家人。

    夕阳的余晖落在了山坡上;明日;又是征程。




432 十二年后(一)



祈瑞推开王府后花园的角门,避开廊下说话的两名仆妇,蹑手蹑脚下了游廊,走到园子深处一树壮观的紫藤花瀑布下,敏捷地爬上树,在交缠成网的藤枝上坐下来。

    阳光正明媚着,透过花帘照到她娇嫩的脸上,使她不得不半眯起眼。她顺手摘了片大芭蕉叶垫在腰后,躺下来,两手枕着后脑,跷着二郎腿。

    很快,角门处又响起了一片急促的脚步声,有人在焦急地道:“郡主呢?可看见郡主?!”

    廊下的仆妇迭声道:“没看见……郡主没上这儿来!”

    来人跺脚道:“上哪儿去了呢?殿下都已经来了!”

    祈瑞撩开花枝看了看,范云又已经领着人快步出去了。

    她抿了抿唇,又舒服地躺下了。

    紫藤花忽然被撩开,一张大笑的俊脸陡然出现在她眼前。

    “就知道你躲在这儿!”

    祈子慎得意地道。

    “哥哥!”

    祈瑞不满地嘟囔,起身坐起来,“你来干什么?”

    祈子慎挨着她坐下,说道:“青燃来了,你干嘛不见?”

    “我跟他又没关系,为什么要见?”她从容不迫地拂了拂裙摆,抱起双膝来。

    陆俨是淑妃的儿子,青燃是他的表字。今天是母亲的生日,每年皇后都会亲自过来串门,今年却不行了,因为皇后又怀上了龙胎。三皇子还小,她就知道这个陆俨准会替皇后来送寿礼的,可不,刚刚她正要去母亲房间的时候,月桂就告诉她说二皇子已经在半路了。

    幸亏她跑得快。

    “你为什么不想见他?”祈子慎探究地看着她,“难道是因为上次他没准你溜出门去看戏?”

    “不是!”

    祈瑞大声地否认。难道她想溜出去看场戏,还得经过他同意吗?当然,这也是原因其一。事实上陆俨这个人十分的霸道,他不只不准她偷溜出门看戏,也不准她私下里扮丫鬟去逛庙会。更对她扮成小厮尾随父亲出门去见世面也感到嗤之以鼻。

    总之,这个人十分婆妈。但是,这也还没到要她避着他的地步。

    “那是为什么?”祈子慎不明白了。

    他已经十四岁了,母亲交代他要好好照顾弟妹,所以他对他们都十分关心。敏娘小时候明明跟青燃很要好的,她不肯走路,青燃就背她。她不肯吃饭,青燃就喂她。青燃天生就是个细心的人,对敏娘,就更细心了。他甚至知道每一次见敏娘时她所穿的衣服。头上梳的什么发式。每一次他们在外。遇到有敏娘喜欢吃的东西,他都会留心带回来。

    敏娘那会儿成天跟着青燃屁股后面转,他这个正经做大哥的都几乎有几分嫉妒了。他也要到将要说亲的年纪,知道青燃是怎么想的。他与青燃打小一起长大,也希望他能永远地这样对敏娘好。可是为什么长大了,敏娘反而会对他疏远了呢?

    他回想起来,最近的敏娘看起来是没有从前那么活泼了,好像有些心事。

    他有些自责,也许这阵子他太操心二弟的学业,所以疏忽了妹妹的心情。

    “无论如何,你也不该避着不见的。”他放缓语气,柔声道:“今儿是娘的三十岁寿辰。来了许多客,姑姑和四姨妈还有八姨娘她们都来了,你这样避着,多不好。”

    祈瑞想了想,点点头:“那我先回房。等他跟母亲见了礼,我再出去吧。”

    那会儿陆俨应该就已经和哥哥他们去东王府了,这边都是女眷,她是碰不着他的。

    祈子慎无奈地摸了摸妹妹的头,先下了地,才接住跳下来的她。

    兄妹俩在倒座下分了道,祈瑞回房去换衣,祈子慎则往正房来。

    此时正房济济一堂,陆俨正在琉璃面前叙话。

    满座珠光粉黛,却没有那道熟悉的影子,他微有点心不在焉,却又不能不打起精神应对淮安王妃的话。

    面前的女子永远都是这副言笑晏晏的样子,可是目光却好像能穿透到人的心里。

    “慎儿引二皇子去东府坐坐罢。你祖父恐怕早就摆好棋局在那里等了。”

    琉璃看着面前的少年,满心里都是欢喜。

    青春年少就是好,浑身的英气将门外的春光都硬生生逼退了几分。

    陆俨恭顺地告辞,与祈子慎在一屋赞叹声里迈出门槛。

    出了门他就径直往东府跑。每次定北王摆棋局的时候,总会要敏娘在旁边打下手的。

    淮安王妃自己棋艺甚差,所以下狠心让敏娘跟着荣安侯杜睿学棋,已经学有所成。

    他自己也是荣安侯的弟子,想起当初央父皇替他去求荣安侯收他为徒的时候,就不禁好笑。

    宫里有不少棋手,他独独想拜荣安侯为师,是因为敏娘。

    他打小就认识敏娘,头一次看到她的时候她才三个月,淮安王妃带着她进宫与皇后说话,母妃正好也携他在那里,那会儿她躺在襁褓里,两只眼睛骨碌碌地四处转,落到他身上就停了,他觉得十分新奇,所以就走过去看她。

    她的皮肤好嫩好滑,像羊脂玉,却又比羊脂玉软,像凝结的羊乳,可又比羊乳更有光泽,他从来不知道婴儿也可以这么漂亮可爱,下次再到皇后那儿去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问起敏娘。

    问得多了,皇后就当趣事说给了淮安王妃。

    淮安王妃有一段时间进宫来,就没带敏娘而带着子慎,那年母妃病逝,淮安王和定北王一家进宫吊唁,他才又再见到敏娘。那会儿她已经快三岁了。皇后也已经生下了三皇子,父皇怜他年幼失怙,便让他搬去坤庆宫跟着皇后。

    皇后待他极好。母妃死后那段时间他很消沉,以致荒废了学业,皇后当面厉斥他,背地里却为他哭,然后找来杜大人亲自替他补课。

    他知道荣安侯府与淮安王府关系极好,于是他向杜大人打听敏娘。杜大人再来时,便把敏娘也带进来了。

    那会儿敏娘已经快四岁了,原来的小粉团已经长成了白胖胖的小姑娘,杜大人给他温书的时候,她就静静地在旁听着,要是碰到他答不上来的题,她就在旁边拿小胖手轻轻拍他的手背,告诉他不要急。

    他很高兴,拿出平时珍藏的玩意儿给她玩,她不喜欢玩刀啊剑的,他便就让宫女们给她做布偶,然后又去皇后那里讨来许多她瓜果,每次她都会高兴地亲他的脸颊。而皇后她们就在旁边看着他们笑。

    他的课业终于跟上来了。

    杜大人因为不用再进宫替他温书,于是敏娘也鲜少进来了。淮安王妃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进宫都只带子慎和子安而不带敏娘。

    敏娘跟杜大人学棋的时候,那年五岁。他听说后,去央了父皇,也要跟杜大人学棋。父皇待子女一向宽厚,拗不过他,便跟杜大人打了招呼。从此,他就隔三差五地能见到敏娘,然后一直延续到现在。

    可是最近,他来王府几次都没有见着敏娘。

    他快步走到定北王府,果然荣熙堂书房里定北王已摆上了棋局,可是在旁边打下手不是敏娘,而是祈子征祈子安还有聂家兄弟。

    他四下望了一圈,问陆俨:“敏娘呢?”

    陆俨呃了一下,说道:“敏娘有些不舒服,要躺躺才出来。”

    聂家兄弟咧嘴笑道:“青燃看不到敏娘就没了心思,今儿肯定输棋输定了!”

    几家子弟自幼在一处玩,玩笑惯了的。

    祈子慎微笑不语。有定北王这个长辈在,陆俨却不好与他们胡谄。遂道:“你们就是没大没小惯了,回头等我告诉你母亲。”

    聂家兄弟连忙白着脸摆手。

    定北王哈哈大笑。每次看见这帮孩子们在一起,他都很高兴。

    祈瑞在房里换了衣裳,又吃了个小香瓜,然后才往正房来。

    琉璃笑着问她:“青燃和你哥哥们都去祖父屋里下棋,你怎么回来了?”

    祈木兰笑道:“敏娘大了,不喜欢和男孩子玩了。”

    祈瑞顺势偎进姑姑怀里,说道:“蓉姐儿呢?怎么不带回来玩?”

    祈木兰道:“蓉姐儿跟你香姨奶奶去菡姐儿园子里移牡丹去了,菡姐儿答应送两盆给她。”

    祈瑞道:“那我也去。”

    琉璃笑看着她出了门,目光里泛出一抹浓浓的宠爱来。

    祈木兰道:“大嫂不是不愿敏娘与皇子们过多来往吗?怎么方才又——”

    琉璃渐渐敛了笑容,说道:“因为圣上当年那句话,我确实不想敏娘淌这趟浑水,可是儿女之事,我们做父母的也没有办法。青燃是个好孩子,敏娘也是个好孩子,他们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硬生生拆开,我和你大哥心里都不落忍。”

    祈木兰点头道:“这就对了!”

    祈瑞去到东王府,蓉姐儿和香姨奶奶已经走了,祈菡芝正在给牡丹浇水。祈瑞走过去,一言不发坐在花房木椅上。

    祈菡芝扬唇道:“怎么了?我的小郡主。”

    祈瑞正色道:“没什么。就是觉得挺闷的。”

    祈菡芝看了眼她身后门廊下的人影,笑道:“谁招惹你了?说出来,我帮你去问他。”




433 十二年后(二)



 “没有谁。”祈瑞无精打采地,手指拨弄着花盆里一株小花苗,白嫩的手指在阳光下越发白得耀眼。

    祈菡芝把水壶放了,走到她身边坐下,说道:“你最近怎么不去找二皇子玩?”

    祈瑞抿唇道:“他是男孩,我是女孩,为什么你们都觉得我一定要找他玩?我都满十二了,而且又不是没有人玩。”

    门外的身影顿了顿。

    祈菡芝笑道:“可是我们都觉得,你跟二皇子在一起的时候最开心。而且你自己不是也说过,青燃对你最好了,你最喜欢他了吗?”

    祈瑞脸红了,说道:“那都是小时侯说的话,你怎么还记得?”说完她把头抬起,竟然叹起气来。“恐怕我以后再也不能跟他见面了。”

    “为什么?”祈菡芝惊讶道。“出了什么事吗?”

    祈瑞沉默着,忽然抱住她的腰,趴在她肩膀上哭起来:“姐姐,他们那些皇子都坏透了,青燃接近我,是因为圣上原先跟我母亲说过,我将来是要嫁给他的太子的。皇子们都想做太子,所以他们接近我都是不安好心的,青燃根本就不是真的对我好。”

    门外的身影打了个踉跄,差点跌了一跤。

    祈菡芝也僵住了身子,看着趴在自己怀里的人里,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个传言她也听到过,可是要说二皇子——她看了眼门外,叹气将她扶起来,说道:“你怎么能肯定青燃接近你就是为了要当太子?没有证据,可不兴冤枉人家。你这话,是从哪听来的?”

    祈瑞抹着眼泪,叹气道:“那天母亲跟月桂说话,我听见的。”

    祈菡芝大惊:“大伯母是这么说的?”

    如果说连琉璃都是这么认为的,那这件事就**不离十了。可是陆俨看起来并不是那种居心叵测的人啊!

    “那倒不是。”祈瑞腼腆地道:“母亲的原话是说,圣上想把我嫁给太子,可是太子如今还没有选定。不知道我将来的归宿究竟在哪里。月桂就说,难怪最近宫里几位皇子都频频地到圣上面前表面骑艺射艺还有文章制艺,合着是为了求娶咱们郡主!姐姐你说,难道我听了这话,还有不明白的吗?青燃骑艺射艺是几个皇子里最强的,因为我说过很羡慕父亲的武艺,然后他就去跟父亲学习骑射,我原以为他的本心就是这样,可没想到他这么样做,居然是为了迎合我!”

    祈菡芝看着门外面色苍白的人。默然叹起气来。

    陆俨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二房门来的。一路上人们冲他施礼。唤他“殿下”。他一概不予理会。

    刚才在荣熙堂书房陪着定北王下了两盘棋,他就有些坐立不安,找借口出了来,正碰上淮安王妃身边的季嫂子过来向定北王传话。他跟她打听起敏娘,听说她在永庆堂花房,便就一刻不停赶了过来。

    他已经快有一个月没见她了,没有人知道他心里的急切,可是没想到,他走到这里见到了她,却也听到了如此诛心的话语!

    他在她心里,原来就是个为了争夺那皇位而不择手段的人吗?

    他在她心里,就是个卑鄙地利用她来达到目的无耻的人吗?

    “殿下。您怎么了?”

    有人关切地迎上来询问。

    他一定神,却发现不知怎么已经又回到了西王府的正房。

    他来这里做什么?是要见淮安王妃吗?

    “殿下,您不舒服吗?”仆人又关切地问。

    他摇摇头,一言不发。

    “青燃?你怎么跑这里来了?我到处找你。”

    祈子慎走过来,一看他脸色。也不由吓了一跳:“你怎么了?”

    他唇口发白,摇头道:“我没事。只是有点累了。”顿了下,他又道:“烦请转告一声淮安王和王妃,我先回宫了。”

    “青燃!”

    祈子慎唤道,而他已经跌跌撞撞出了大门。

    “大哥!”

    祈子慎正怔忡着,祈菡芝疾步走了过来。“二殿下呢?”

    祈子慎指着门外:“回宫去了。”

    祈菡芝面色一变,说道:“坏事了!我去见大伯母!”

    ****

    “什么?”

    正房内室里,琉璃目瞪口呆望着祈菡芝,“你说敏娘听到我跟月桂谈话?”

    “是的。”祈菡芝郑得地点头:“刚才敏娘是这么说的。”

    李芙在旁边道:“敏娘是怎么说的,你原原本本告诉你大伯母。”

    祈菡芝便就事情原委全都说了。

    琉璃石化半日,哂然垂下肩膀来:“这孩子!坏就坏在太有主意了。我只不过跟月桂随口说了一句,她就上心了!她既听到我前面的话,怎么不索性把我后面的话也听完?”她摇摇头,叹起气来。

    李芙道:“那你后来是怎么说的?”

    琉璃怔了怔,又不好说出口来了。

    月桂一笑,从旁道:“我们王妃后来说,‘青燃不是那样的孩子,一个人可以伪装三年五年,伪装不了十年八年还让人无法发觉。再说,他资质上佳,连皇后也在圣上面前赞过的,他就是想争这个太子之位,也没什么不对。’后来我说,‘那王妃是同意还是不同意我们郡主嫁给二殿下?’王妃就笑着说,‘只要他们乐意,有什么不可以的?’二夫人您看,这不就是个误会么?”

    李芙松了口气,抚胸道:“这下可苦了两个孩子了!一个只觉得受了欺骗,一个觉得被辜负了满腔的情意,还不得被你们俩半席话折腾坏了?”

    琉璃沉吟着,抿嘴笑道:“敏娘自小被他祖父与父亲宠坏了,哪曾受过什么委屈?两个人一直也一帆风顺的,我正愁找不到机会让她体会体会这受挫的滋味,让他们俩吃吃苦头也不是坏事。到头来,也就更知道珍惜了。”

    想当初,她不也是险些跟祈允灏分开了么?当然,好在是祈允灏一直没放手。

    祈菡芝担心道:“可要是最后因为这个误会,敏娘真的就不再见二殿下了怎么办?”因为大伯母对她的好,她对敏娘也是真心的疼爱。明知道敏娘跟陆俨两心暗许,怎么忍心看他们到后来又分道扬镳?

    况且,方才陆俨那么样回去,多半会惊动圣上皇后的。

    “若是真的就这样散了,那就说明他们没有缘分。”琉璃沉思道。说到底,能够与皇室保持一定距离,还是有好处的。

    “你这么想,我恐怕大伯兄却不会!”李芙笑道:“几个孩子就是大伯兄的心尖儿肉,何况他还只有敏娘这一个宝贝女儿?就是没有他,也还有咱们老王爷呢!你看吧,这事完不了。”

    祈菡芝想了想,也笑起来。

    ***

    陆俨回到坤庆宫,皇后正在榻上歇息。她如今已经八个月身孕了,很快就会替宫里添上一个新成员。

    他进殿向皇后请了安,然后勾着头回了西面的重华宫。

    皇后本想问问淮安王府的情形,见他落落寡欢的告退,便问身边人:“殿下这是怎么了?”

    跟随陆俨出宫的太监回道:“回皇后的话,二殿下从淮安王府出来便是如此。”

    皇后若有所思,挥了太监下去。

    陆俨回到殿里,看什么都不是滋味。

    他的宫殿里,敏娘的气息太浓了。

    墙上挂着的是她弹过的琵琶,丹墀上是她抚过的古琴,书案上有她淘气留下的涂鸦,花觚里有她亲手插下的青枝。甚至地砖缝里,还有她小时候好奇塞进去的棋子,眼下已经拿不出来了,就像敏娘的影子再也不能从心里抹去。

    他在书案后席地坐下来,双手捂脸。

    敏娘口中的那个传言,他也曾经从宫人口里听到过。侍侯他的人全都是母妃留下来的人,皇后并没有换掉,七岁的时候杜大人带敏娘来宫里替他温书,乳母何嬷嬷就偷偷地告诉他,“圣上对祈家十分看重,当初亲口允诺淮安王妃,王府的长女将是我朝未来的太子妃。殿下不妨多多跟她亲近,赢得淮安王妃的好感。”

    他不明白,他喜欢敏娘就是喜欢敏娘,这跟做太子有什么关系?敏娘又不是钱财和官职,是用来当奖赏的吗?

    他本能的拒绝乳母的进言。他年纪小,不代表他不懂她的意思,不就是想让他讨好淮安王妃,然后求娶敏娘最后当太子么?

    他不想把这件事做的这么功利。敏娘那么温柔可爱,不应该跟权利与交易扯上关系。

    所以他很快把这件事抛在脑后,甚至把它忘了。

    可是在数年后的今天,他竟然亲耳从敏娘口中再次听到了这个传闻。

    他不是因为淮安王妃的话而难过,而是因为敏娘的话难过。

    难怪最近她都不理他,原来是要跟他断绝往来了。她跟他一起十年,她竟然也相信他是真的对她另有所图。难道他对她的那些好,在她眼里都是别有用心吗?她也真的这么狠心,说不见他就不见他,连个解释的机会也不给他。要不是今天无意听到,她只怕会让他一辈子蒙在鼓里吧?

    “殿下,皇后娘娘来了。”

    太监碎步进来禀报。

    他顿了下,连忙坐直身,顺手拖过旁边一本书翻起来。



434 十二年后(三)



 “你怎么了?我听说你饭也没吃就回来了。”

    皇后缓缓踱进来,身后的宫女拎着个大食盒。

    陆俨忙起身让了她到榻上坐下,说道:“皇儿因为有些中暑的样子,所以提早回来了,倒让母后担心了。”

    皇后微笑着,让宫女把饭食端出来,说道:“我知道天热,所以让御膳房给你准备了几样清淡的小菜,还有你最喜欢吃的薏米粥。你快吃了。”

    陆俨向来顺从,端起粥来吃了两口,看到桌上摆着的白玉凤爪,又不由停住了。敏娘最喜欢啃鸡爪,她要是在这里就好了。

    皇后道:“怎么不吃了?”

    陆俨哦了一声,低头又吃起来。只不过一副如同嚼蜡的样子。

    皇后笑道:“敏娘今儿怎么没嚷着要和你进宫来玩?”

    陆俨眼眶一红,顿了片刻,放了碗。

    “母后,皇儿,皇儿有点气闷,出去透透气。”

    说着,他站起来深施一礼,快步出了门。

    皇后望着他背影,半晌长叹出一气来。

    旁边李嬷嬷说道:“二殿下这是真伤心了。奴婢看着他长大,除了淑妃过世后那段时间,可从来没见他这么难过过。”

    皇后默然无语。片刻后起身道:“你说的我哪里不知?他从四岁起就跟着我,一晃又是十二年了,是块石头都捂热了。他这样失魂落魄,你以为我这当娘的心里就不难过?只是这件事我们怎么好插手?这事谁都可以过问,就是我不方便过问。”

    李嬷嬷伴着她叹气。忽然又两眼发亮,说道:“娘娘不过问,那可以让淮安王妃过问啊?上回王妃来宫时,娘娘不是已经和王妃商议过二殿下和郡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