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女芳菲[封推]-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刃而解。”
小厮说完便欠身去了。
芳菲从徐烨手中接过锦囊,笑道:“昌德酒肆果然不愧是京城第一文雅之地。只看这看门的小厮便可窥见一二。”
徐烨好奇的觑着四姑娘手里的锦囊。刚刚他小心翼翼摸了摸,倒像一纸书信。不过徐烨不敢多问,这位四姑娘,面上总是笑呵呵的。从不见她激恼,可实际上,徐烨总觉得四姑娘和任何人都保持着谨慎的距离。
徐烨可以对大少爷掏心掏肺,可不敢对四姑娘全交代实话。
惴惴的将四姑娘送回府,徐烨总算松了口气,晚上回到自家在临街的小院里,徐烨见到妻子,难免抱怨了几句。
宝莲正收拾明天出行要穿的衣裳,听见丈夫的话。不免轻声笑道:“四姑娘这个人,需慢慢品,你和她相处时间太短。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人。等以后久了,四姑娘见咱们夫妻俩没有坏心眼儿,自然就会重用。我想着,今后咱们夫妻少不得要依仗到四姑娘。好比你,大少爷虽然也是常用,但多半都只带着鲁砚。而把你丢在家里。长此以往还了得?大太太很少过问这些,我在她身边当差久了。知道大太太的脾气,说了反而落下嫌隙。倒不如这会儿你争口气,在四姑娘跟前挣一份功劳。”
徐烨正在洗脚,听了妻子的话,也顾不上水热,忙问:“你是不是听说了什么?”
宝莲将预备戴的宝石银簪放在一旁,只盯着丈夫的眼睛:“明儿太太要带四姑娘去李家串门,听那口气,似乎是预备请李家舅父去佟家提亲。”
徐烨惊了半晌:“李家舅爷不是在河南任上吗?”
宝莲嗔了丈夫一眼:“李家大表小姐定了亲事,马上就成亲。瞧你这消息,所以说,赶紧巴结了四姑娘才要紧。”
徐烨面色讪然。
近来,大少爷将他搁在家中,多只带鲁砚出去办差,徐烨当然着急。可是着急有什么用?难道自己还敢求到大少爷跟前,问个究竟?
徐烨明白妻子的无奈,也知道妻子一心也全是为他好。
“你放心,这回就是四姑娘撵我走,我也死死缠着。”徐烨是个懂得审时度势的人,既然大少爷那边已经有了决断,自己再去活动,也显得手段低劣。而且,还会叫鲁砚那群小厮笑话。
不如按着妻子的意思,搏上一搏。
宝莲见丈夫果决不拖泥带水,心里十分满意,遂笑道:“我悄悄告诉你,这回舅爷出面去谈婚事十*稳。大太太预备从家里挑几房人算作陪嫁。我想和太太说,咱们夫妻一同过去。”
这一番话可真是把徐烨惊住了。
“你在太太身边是最得用的,干嘛要去做陪房呢?何况,只我一个人去,咱们两边都能得消息,岂不是更好?”
宝莲轻笑:“这件事我想了好久,一直没来得及和你商量。其实,如今我在太太身边已远不如前。太太身边的差是松雪,我们过去就不大相合,如今她正是得宠的时候,时不时就背着太太给我下绊子,只恨太太都听她的,我也是无可奈何。”
徐烨并不知道妻子在内院里还有这样的遭遇,立即心疼的不行。
宝莲轻笑:“你也不用担心,松雪迟早也有我这样的一天。只是她糊涂,看不明白,不如我这样果决。四姑娘嫁了人,凭着佟大人的本事,将来少不得弄个诰命夫人做做。你瞧她身边的两个丫鬟,都是不得用的。四姑娘防清风、明月,比防贼还小心。”
徐烨蹙眉,沉声道:“我听说,净月偷偷在后角门上卖绣件?而且东西都是极好的,她一个丫头,一个月的月钱有限,哪来儿的钱买布买线?而且我听说,还有好些是金丝银线?”
“连你这外院的管事也听说了,可见在府里早就不是什么辛秘。”宝莲冷哼:“净月那小蹄子,迟早要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清风倒是聪明,可惜也要被净月连累。不过,到那时候才是我们夫妻上位的机会。”
宝莲细细交代丈夫,今后对四姑娘要更加的恭敬小心。
第二日一早,大太太果然说起要去李家府上探望的事儿。芳菲听说李家红绸表姐定下了亲事,而且还是李表舅的得意门生时,不禁为红绸感到高兴。
“太太等等我,我去找些礼物。”
芳菲撇下大太太匆忙跑了,连大太太在后背叫她也没听见。
“瞧这孩子,急匆匆的性格,不过倒是比以前活泼了许多。”
宝莲笑道:“太太想啊,红绸表姑娘是四姑娘的表姐,知道表姑娘出嫁,四姑娘岂有不高兴的道理?”
大太太怅然一声长叹:“幸而红绸没叫那个白门喜拖累死,不然就真可惜了我那好侄女!”
☆、第272章、借机表明,李家欢聚
李家这些侄女里,大太太最心疼的便是红绸,尤其是前两年,白门喜那混账东西作践着李家的名声,使得京城有些根基的人家都不愿意和李家结亲,就算有意思,也都被白家的嚣张气焰给吓过去了。
到后来白门喜是渐渐放了手,不再纠缠,可红绸的年纪也大了,除了给人当续弦,一时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亲事。
这可把李家大舅母急坏了。
女儿的婚事定不下来,就当着后面几个侄女的亲事。最后李家老太爷亲自拍板,先嫁了红绫和红线,最小的红莲且不着急。
李家的女孩儿都是齐心的好姑娘,没有一个抱怨长姐红绸连累她们婚事不顺,也没有人因此生了隔阂之心。反而是红绫与红线因为先嫁而一直心有愧疚。
红莲更是嚷嚷着,要等大姐成了亲,有了侄儿才肯嫁人。
李氏得知哥哥为红绸许了一份不错的亲事,心中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所以昨儿才得消息,今日便急着要带芳菲去平塘街李家大宅。
“几年前芳菲还在家的时候,与红绸、红绫这几个表姐倒还亲和,如今时隔这么久,若还能和以往以前亲亲密密的,那才叫好。”
宝莲知道大太太的心事。
那些年大老爷带着黄姨娘在京中上任,没少依靠李家。可后来,新君继位,大老爷也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反而不待见岳父家。
李家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大太太因此觉得亏欠了父亲、兄长,只盼着在晚辈这一层上。能叫两家弥补些亲情。
宝莲轻笑道:“太太不用担心,四姑娘的品行咱们最清楚,瞧刚刚她高兴的劲儿,急着要去给红绸小姐找东西,难道还不能说明四姑娘的心意?太太大可放一百个心!”
大太太点点头,宝莲说的不错,四丫头要真是和她父亲一样。也就不值得自己这些年的悉心栽培。
两个儿子,闵云泽像自己。重情重义,闵云凯随了他老子。两个女儿,都不是亲生,可谁和自己更亲厚。明眼人一瞧便知。
宝莲见大太太心情还算不错,觑了眼里屋正在收拾东西的松雪,趁机试探道:“太太,我心里有一件事,不知道该不该说。”
“你我二人十几年的主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是!”宝莲不敢叫大太太看出自己的心绪,只装作平淡的模样,轻声道:“我瞧着四姑娘平日似乎不大用净月、清风两个丫头,会不会是她们俩办事粗糙。不得四姑娘喜欢?”
大太太闻言,果然露出沉思之色:“你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也不敢妄自猜测什么,只是。。。。。。过去四姑娘身边的文鸢、靖童两位妹妹是如何的好。太太和我们都看在心里。那可真是一心一意为四姑娘着想,从没有半点私心。她们又是多年的情分,知根知底,四姑娘有什么心里话,也从不瞒着那两位妹妹。如今文鸢和靖童虽然远嫁,但我听说。四姑娘前不久也托人去送了好些东西。可见,这感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被替换的。”
大太太凛然道:“不错。净月和清风确实还稚嫩了些。如今又要为四丫头提婚事,她身边没有个得力的人扶持可不成。”
大太太的目光自然而然落在宝莲身上:“我若把你暂且送到四姑娘身边听后差遣。。。。。。你可愿意?”
宝莲故作惊讶的样子,可却没急着反驳,只是面色复杂,想了半晌,才轻声道:“太太看得起宝莲,宝莲愿意一试。”
大太太豁然笑道,一手拉住宝莲:“好丫头,我就知道你不会叫我失望。不过你也放宽心,至多三五个月,等忙完了你们四姑娘的婚事,仍旧调你回来在我身边当差。”
大太太最后几句话刚刚好落进松雪的耳朵里。
松雪抱着两匹绸缎从内室出来,乍听闻此话,惊的险些将东西都摔在地上。
反而是宝莲手疾眼快,急忙接住了:“松雪妹妹真是怎么了?似乎丢了魂儿似的。你可不是毛毛躁躁的性格!”
松雪借机一把抓住宝莲的手腕:“宝莲姐姐,你走了,我可怎么办?”
宝莲先回头瞧了瞧大太太,才转身笑道:“傻妹妹,瞧你说的是什么话,太太说了,不过去帮几日忙,何况,我走了,妹妹才能大显身手啊!”
松雪一听这话,脸儿都白了。
她是没少挤兑宝莲,但也是前有因,后有果。
宝莲做大丫鬟的时候,她还是个二等丫头,也没少受欺负,受排挤。如今好不容易上位,说不想报复,那才是假话。
可松雪也只是在小事儿上和宝莲为难一下,从没在大问题上出过差错。
可宝莲忽然在这个时候发难,岂不是当着大太太的面儿说自己刻薄无情?
松雪顿觉的委屈,更有深深的愤怒。
“宝莲姐姐。。。。。。”
然而,不等松雪说完,宝莲一转身,已经笑着去迎门口的芳菲进来。
芳菲捧着一只大大的木头匣子,上下三层,沉甸甸的,不知里面是什么好东西。
不但宝莲心生好奇,连大太太和探了探身子,问道:“四丫头,你这是什么?”
芳菲谢过宝莲的帮忙,二人将木头匣子放在桌案上,这才抽开最上面的一层小屉,顿时露出大大小小的瓶子。
“这是我在山上自制的小胭脂,采的是须眉山上的奇花异草,有掺杂了许多名贵中药,敷面效果特别好。”
芳菲又打开那第二层。则是各色鲜花儿。
然而等大太太等人细细一瞧才发觉,原来并不是真花儿,竟都是整颗整颗宝石。被打造成了鲜花的模样。那花朵活灵活现,逼真至极。
这样的手工,这样的宝石,一颗已是难得,可匣子里放了足足*朵,而且颜色都不相同,晃得人心直颤悠。
芳菲笑道:“我想把这些都送给红绸姐姐。并亲自给她上装打扮。”
大太太顿时领悟,原来这就是四丫头说的礼物。
“好孩子。好孩子!你红绸姐姐知道了,一定高兴的不得了。”
大太太立即叫松雪收了匣子,又催宝莲去预备马车。一时,外面准备妥当。大太太挽着芳菲一并出了宅门。
李家所在的平塘街离着金安街本就不远,闵家这边才出发,李家那边就已得了消息。
李夫人亲自来门口相迎,几个儿媳和侄儿媳妇也在身边侍奉。
大太太从马车上下来,见了嫂子和一干人,慌的忙道:“嫂子怎么亲自出来接了?”
李夫人如今人逢喜事精神爽,见了小姑子便笑:“未来姑爷也在家里,正见老太爷呢,等会儿我替你引荐引荐。”
大太太又惊又喜:“难道是跟着哥哥来了京城?”
“是啊!我原本还担心。”李夫人挽着大太太。见了大太太身后的芳菲,眼前一亮,急忙道:“这是四姑娘?哎呦。几年不见,变了个人似的。”
芳菲从回京后一直没得空来李家,而今已是三年不见,李夫人对闵芳菲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个略显单薄,但十分漂亮的小丫头上面。
只是如今。。。。。。
漂亮已经远远不能形容闵芳菲。
美而不媚,清而不寒。尤其是那双眼睛,竟然似秋水。如星子,又像李夫人房里白窑彩盆里养着的两条墨鱼。
李夫人忽然觉着,李家的四位小姐,就算加起来,似乎也不及小姑子这一个女儿来的震撼。
“嫂子别夸她。不知多少人都这样说,小心叫这丫头美的忘乎所以!”大太太虽这样说,但心里却忍不住得意。
李夫人素来了解这个小姑子,所以也只是淡淡一笑,并未多心。
她携着大太太的手,一众人往内宅来。
正堂之中,红绫等已出嫁的姑奶奶都在,见大太太与李夫人来,赶紧迎上去。
一个个叫的亲香,叫的厚密。
大太太挽了这个的手,又不忘去拉那个。
这一屋子的人好生的热闹。大伙儿叙过旧,大太太这才问起红绸。
“因她要嫁了,不敢放出来到处乱走,只在闺房里做荷包呢!”李夫人笑道:“老爷给她许的那个人家,说不上是家世煊赫,却也是当地的一个大户人家。亲戚众多,小姑子也不少,嫁过去,若没件像样的礼物,总不好看。”
大太太有些心疼侄女,“家里养了那些丫鬟,干嘛叫红绸自己做?”
“我也这么想,可红绸不答应,非说是自己的才能代表心意。”李夫人对女儿这种念头感到无能为力,但是也有小小的骄傲。
红绸是个好姑娘,这些年,换了别人经历这种被逼的事情,都会扛不住,或是疯了,或是自寻短见,都是没准儿的事。
连她都几次暗自落泪,唯独红绸始终乐观积极,从不气馁。
女儿找了门好亲事,这是神佛在保佑呢!
李夫人立即和小姑子替出要去拜佛的事儿:“上次见了那位天竺大师,送了我们家红绸护身符,果然十分灵验。过两日,你陪着我再去拜拜,也算还了心愿。”
大太太没的说,又见屋子里人多嘈杂,小辈们都围着,似乎不大方便说话:“四丫头回来,还从没见过她红绸表姐,这次来串门,特意带了许多好东西。”
李夫人忙笑着打发了这些小辈们自去玩耍。
红绫与红线早架住了芳菲,大伙儿笑哈哈出了正堂。
李家这几个儿媳都是近二三年才过门的,没见过芳菲,但心里早对姑奶奶家这位庶出小姐敬仰许久。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大伙儿都是年轻的女孩子,虽然一多半都已嫁人,但天真烂漫的性格没有泯灭。
尤其是红绫与红线,与芳菲本就熟稔,许久不见,甚是想念。大伙儿一路上说说笑笑,还没到红绸的院子,就已经无话不说了。
众人见芳菲自己抱着个大木头盒子,都问是什么。
芳菲笑道:“听说红绸姐姐要成亲,我这里有些自制的胭脂膏子,每日用来匀面,不出半个月,就能叫红绸姐姐的脸蛋比剥了壳儿的鸡蛋还白嫩。”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芳菲这样一说,哪个不动心?都嚷着要试。
“不着急,等你们见了效果再说也不迟。”
芳菲有意卖个关子,等见了红绸,彼此又是寒暄唏嘘。
红绸还是当年的模样,像一泓清水,让人看了舒心。岁月的磨难并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
芳菲笑着从匣子里捡出所有宝石花:“这都是原石打磨的,没有簪嵌,不过东西都是极好,用来做头面,正合适红绸姐姐的年纪。”
红绸一手几乎捧不住,这些东西实在太过贵重,她有些不敢收。
“四妹妹,你快收回去。”红绸急了,她从母亲那里已经知道些消息,姑妈正预备给四妹妹定亲事,这些东西说不定就是姑妈为她准备的嫁妆。
一件已是难得,都给了自己,四妹妹怎么办?
红绸不是个贪心的人,相反,她更喜欢为别人着想。
就像当年白门喜纠缠她的时候,红绸惦记的不是自己的幸福,而是几个妹妹会不会受此牵累。
也正因为她性格之中最纯善,所以李家老太爷才最看重这个孙女。
芳菲笑道:“我送出去的礼物,就没有收回来的道理。”
她将红绸按在椅子上,笑着冲抽屉里掏出好些瓶瓶罐罐。
屋子里的女孩儿们围成一大圈,目不转睛盯着芳菲手上的动作。
就见芳菲不紧不慢,将其中一个瓶子打开,倒出姜黄色的液体,就像琥珀的颜色,十分漂亮。
“这是蜂蜜?”红绫好奇的问道。
“差不多,不过,这可不是一般的蜂蜜。”芳菲一面笑,一面将东西在手掌心里搓摩,“这是一种特殊的蜜蜂所采集的花蜜,能耐高寒,不畏暑热。平生也只采一种花,名唤螭莲草,白日枯萎,夜半绽放,得出来的花蜜极少。”
芳菲将手掌摊开:“就只这一小点,便要蜜蜂们干上小半个月。我在山上三年,总共不过得了五瓶,都是拇指肚大下的高度。”
大伙儿哗然。
谁不知道,越是稀有,就越是珍贵。
“四妹妹,你快试试效果。”
芳菲笑了笑,叫红绫将左手边一颗白色药丸碾碎,摊在手心上。不多时,那白色粉末与蜂蜜融合在一处,竟成了金黄色。
“呀!”有人忍不住叫了出来。
这样神奇的敷面之术,大伙儿还是头一回见识到。
☆、第273章、惬意时光,点戏风波
李家的这些姑奶奶和少奶奶们,哪个都不是小门小户的出身,见识世面也算广博,跟着爹娘在家的时候,没少受宠。家里给配了专门的梳头丫鬟不说,逢年过节,遇上大日子,也会请专门的梳头妈妈们来家里,沐浴,上妆,一丝不敢马虎。
再好比李家的红绫等,自己也是调弄胭脂的好手,然而此刻,却不敢在芳菲面前说一句大话。
大伙儿眼睁睁看着那蜂蜜膏子一点一点被推进红绸的皮肤里,颜色渐渐地消失,原本还有些苍白的皮肤也跟着呈现出一种健康的红润之色。
“呀!”
红莲忍不住翘了脚尖又往前走了走,几乎趴在红绸的背上。
她轻嗅了嗅鼻子,味道真是好闻。没有蜂蜜那种怪怪的味道,反而更像是淡淡的、绵长的花香在四溢。
“芳菲姐姐,这味道好甜啊,就像宫里赏赐下来的橘子糖。”红莲是家里的小女儿,最受宠爱,几个姐姐还在娘家的时候,有什么好吃的,都习惯性的留些与她。
等红绫、红线出嫁,越发记得将好吃的好玩的送回来给她。
李家在京城也不过就是个不同官宦人家,与那些尚书府,郡王府,侯爷府比起来,差的还不是一星半点。
一年到头,宫里的赏赐也是有数儿的,像吃食这种玩意儿,也就多半进了红莲的嘴里。
芳菲一边匀面。一边笑道:“蜂蜜本就甜,又加上刚刚有特制碾碎的糖霜,自然就格外不同了。”
大伙儿忙问是什么特制办法。
“说起来。只是做着琐碎些。”芳菲抽空又取出一枚和刚刚同样的小药丸,用热乎乎的掌心托起来给大伙儿看:“这是糖霜球,不过里面还掺杂了益母、龙胆草、女贞子、灵芝、茯苓这些名贵药材。女子用过之后,不但能有返老还童之效,而且味道持久不散。”
芳菲叫人去取来热帕子:“要滚烫滚烫的才好。”
丫鬟们飞也似地去了不多会儿,果然哆嗦着手取来一块拧干的白布巾。小丫鬟的手被烫的通红,白布巾子还冒着腾腾的热气。
芳菲用手接过。整个就敷在红绸的脸上。
有人倒抽气,有人不敢看。唯独红绸在帕子下长舒一口气,反而是十分舒服的样子。
芳菲笑道:“如此一来,热气蒸进脸里,刚刚的胭脂蜜才能渗透进去。等会儿你们再瞧。绝对又是另外一个样子。”
李家的几个少奶奶对芳菲不是热别熟悉,见她夸下海口,未免有些怀疑。
可是。。。。。。
当一刻钟之后,红绸取下白布巾子的时候,一张红润略带粉嫩的小脸赫然映入众人眼帘,哪里还由的人去怀疑?
“我的天,原来只听说过有种戏法儿叫变脸,原来闵家妹妹也有这等本事。”
李家大少奶奶不敢置信的凑到红绸跟前,一定要亲手摸摸才肯相信。
就像芳菲说的。此时此刻,红绸的皮肤,真比剥了壳儿的鸡蛋还细嫩。
一时。大伙儿都嚷着要些自己用。可惜,僧多粥少,芳菲今日带来的也不过就是一小瓶,给红绸用去三成,剩下的也是不多。
芳菲笑道:“各位嫂子们若信得过我,明儿我打发人再送来一瓶。每人都分。”
几位少奶奶见芳菲性情随和,出手又大方。不是吝啬的小人,于是才真正生出结交的心思。
中午,李夫人在府后花园中摆下三桌酒席,专门宴请女眷。
大太太自然是和李夫人一桌,几位夫人也是作陪,少奶奶们不能坐,照例要在各自的婆婆身后布菜伺候。李家的姑奶奶们却不用这般辛苦,红绫与红线把芳菲夹在中间,欢欢喜喜字成了另外一桌。
席上,芳菲被灌了好几盅,大家也有戏谑她的意思,盼着芳菲喝醉,好说说未来夫君佟鹤轩的事儿。可谁知芳菲早在山上练就了好酒量,等吃完整整一坛子梨花酿,喝倒了一桌人,连那边帮着伺候的姑奶奶们都没放过,一个个儿都撂倒在地,唯独芳菲自己没事儿人似的。
李夫人看的目瞪口呆,与自己的小姑子道:“你们家的丫头还有什么没露出来的本事?一并抖出来,也好过我们见一次吃惊一次。”
大太太忍不住得意,指着芳菲就是哈哈大笑:“那丫头好玩着呢!你别看柔柔弱弱的,可淘气起来,你们家这些小子都加起来也不及她一个。胆子比天大,下了主意,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李夫人只当小姑子是在夸大其词,便一笑而过。
这李家后花园有一处水榭,名唤“嬉春”,修建的十分耗费心思。曲尺形的水池转角处以短廊相接两座水榭。小桥下是从后方引来的一眼活泉,水势湍急,各色锦鲤最多。
凉风习习,李夫人叫丫鬟们在这两间水榭处摆下了牌桌,又叫人在对面开了一班小戏。
李家戏班子养的都不是什么名角儿,只是从江南采买回来的七八个小丫头,专门学戏,偶尔老太爷想听戏,直接叫去伺候,倒也十分方便。
今日,老太爷前面要请新姑爷吃饭,已经打发管家从外面正儿八经请了戏班子。李夫人便将这些小戏子叫来,专门安置在水榭对面。
这些人面前,李夫人自然要先让大太太,大太太不肯,又推给李二太太。
到后来,还是李夫人先点了一出《绣襦记》,再请大太太选。
大太太笑道:“我在家的时候也不听,就叫四丫头帮我点一出吧。”
大太太自然而然将戏本子交给芳菲。
那戏班班主不过是李家一位上了年纪的婆子,因为儿子在老太爷面前还有几分体面,李夫人就指派了她这个闲差。每日也不用操劳,只管好几个学戏女孩儿的吃穿用度,一个月也是二三两银子的油水儿。
大太太原在娘家的时候,这老婆子还不是十分得用之人,所以并不熟悉大太太的性子。
此刻听见大太太准备叫给庶出的闺女点戏,还不等李夫人说什么,她反而笑了起来:“老姑奶奶,这可使不得。在座的太太们尚未点戏,哪里能叫个小姐先叫上了?按着老太爷的规矩,还是应当先请长辈叫戏才是。”
话一说出来,大太太的脸就有几分冷。
李夫人最知道这个小姑子的脾气,赶忙瞪了老婆子一眼:“婆婆一定又在后面偷吃了酒,话也胡说。大姑奶奶叫水点戏,岂有你说话的份儿?还不赶紧把戏折子给闵四姑娘送去?”
老婆子有些不情愿的接过戏折子往芳菲这边来。
芳菲这一桌正行酒令,早听见了那边的动静。
红莲挤眉弄眼冲芳菲哼:“这个焦婆子最可恶,明明是我们家花钱供小丫头学戏,却好像自己是主人似的。那日我想听个《鸣凤记》,叫了小丫鬟去请,谁知人家不但不肯来,还说。。。。。。”
红莲陡然装扮起了那老婆子的模样,故意妖里妖气:“真是对不住了四小姐,老太爷随时要点戏,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派人来传,奴婢们是贱命,却不敢违抗老太爷的吩咐。”
红莲学的活灵活现,几乎将老婆子刻薄、谄媚的模样都模仿了出来。
“呸,当我三岁的孩子糊弄呢!”红莲愤愤不平的咒骂道:“祖父一个月也不叫一次戏班子,那老婆子就每日在西园里吃酒睡觉,还拿着我们家给的月钱。”
李家的少奶奶们只偷笑,却不肯插话。
红绫几个明白,她们这些做姑奶奶的可以说,嫂子们却不行。
叫人听了去,还只当李家没规矩呢!
“芳菲姐姐,姑妈不是叫你点戏吗?”红莲坏主意上来,偷偷挑唆道:“你就让她们唱《还生草》,哼,看能不能唱出来。”
“四妹妹!”大少奶奶不赞同的看向小姑子。
红莲却不管,嘟嘴哼了哼:“我就是要她们丢个丑,才知道今后该不该偷懒耍滑。”
《还生草》可以称得上是最难的曲子之一。
戏班子里的那些小姑娘学戏至多两年,《还生草》这样的大戏根本拿不出手。
芳菲笑道:“那有什么听的?倒是叫一出《白玉记》才好呢!我家里有四扇绣屏,就是这个故事,因是朋友送的,总想着用好木头做边框,可惜一直没寻到。”
大伙儿也都点头称赞,说《白玉记》果然要比《还生草》来的好。
红莲见这么多人都反对她,只好赌气作罢。
过不多时,焦婆子过来请戏,态度并不十分恭敬。
芳菲就将戏折子放在桌案边,说来也巧,偏偏就这个时候来了一阵风,戏折子“吧嗒”一声落在地上,顺着小风往下飞,扯出六七尺远的白带子。
“咕噜”一声就掉进了水里,一半还在桌案上,一半却早被锦鲤叼在了嘴里。
“这,这可怎么是好!”焦婆子手足无措,赶紧指挥着旁边站着的丫鬟们去捞。
可这些丫鬟谁肯呢!
她们不是少奶奶的心腹,就是姑奶奶的大丫鬟,比焦婆子还有体面呢!
大伙儿反起哄叫焦婆子去捞。
“不错,焦妈妈不去,难道叫我的嫂子和姐姐们去?”红莲眉头一扬,“还是说。。。。。。你打算叫咱们家的贵客,闵四小姐去捞?”
****
先发文,后捉虫~
☆、第274章、婆子入水,被人怀疑
焦婆子当然不敢真的劳动这些少奶奶、姑奶奶们去捡戏折子,可叫她这一把老骨头去做事,又未免显得自贬身价。
焦婆子的目光自然而然的落在芳菲身上。
她可听说了,这闵家的小姐无非就是个庶出女,换了别人家,自然是受气包,正经嫡出小姐们的跟班随从。若自己“请”她去捡。。。。。。想必也没什么大碍吧。
原来,这焦婆子在小戏子们面前作威作福惯了,家里从李夫人,到各位少奶奶们,都不大管她。焦婆子还只当是人人看在老太爷的面儿上,其实是大伙儿不屑与这婆子一般见识。
焦婆子冲红莲涎着脸笑道:“老奴一把骨头都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