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芳菲[封推]-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老爷猛听“四丫头”几个字,略略失神。
    半晌,才迟疑道:“是。。。。。。芳菲?”
    大太太面色不改,但心中却早已嗤笑。
    老爷啊老爷,你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快不记得了吧!
    老太太口中,你是闵家当之无愧的孝子贤孙,可是,待自己的亲生女儿呢?与陌生人相比,又有什么分别!
    大太太淡笑道:“可不就是芳菲这孩子!自己亲动手熬的,眼下规矩学的极好,连老太太也是时时盛赞的。”
    闵朝宗半晌未语,只是将剩下的半碗蔷薇?饮尽,末了,才开口:“女孩子,不拘什么,只要学好了规矩,将来才不坠闵家门楣。”
    大太太应声称是。
    “老爷怎么突然回来了?可是先去回禀了老太太?”
    闵朝宗脸色严肃,慢慢放下碗盏:“有件事正要与你商量。”
    见他神色严肃,大太太便知这事情不小,忙做出洗耳恭听的模样。
    “我已与皇上递了陈情表,请辞解甲归田。”
    大太太一惊。
    抱厦里的芳菲更是震惊不已。
    大老爷仕途不顺,这件事已经从蛛丝马迹中能窥探到一二,可没想到,却已经严重到如此地步。
    解甲归田。。。。。。
    大老爷如今还不到四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
    看来闵家危矣。
    文鸢的反应淡了些,全因这丫头还不知什么叫解甲归田。芳菲猜想,若是这丫头明白怎么回事,怕刚刚就该叫了起来。
    抱厦外,大太太强笑道:“老爷,难道事情已经到了不可弥补的地步?”
    闵朝宗深深看了妻子一眼:“我的奏折虽然递了上去,不过,万岁却没有批。”
    大太太正要松一口气,闵朝宗却又道:“万岁准我回乡探亲,半年后再做定夺。朝廷上的位置,一个萝卜一个坑,别说半年,就是十天半月不任其职,恐怕也要被人夺了去。我这次,有些心灰意冷,正好借着老太太过寿,回来与三太公商量今后之计。”
    大太太压下不虞。
    闵朝宗虽口称与自己商议,实际上却早就下了决心。
    都说夫妻一体,闵朝宗落魄,就是她落魄。
    但丈夫不愿与自己交心,这是大太太最苦涩的地方。
    要是二太太雷氏,这会儿怕就要与丈夫闹了起来。不过大太太却不是一般二般的宗妇。
    她忙转移了话题:“这样也好,三太公毕竟比咱们年长,经历的也多,必定为老爷出个极好的谋策。对了,四丫头在后面抱厦里玩呢,老爷许久没见,不如叫孩子出来,你瞧瞧?”
    闵朝宗下意识想要回绝。
    在他心中,自然是长子最重,其次就是嫡出的闵芳华。
    要见,也该是这两个孩子打头。
    不过,鉴于他刚刚已经给了大太太没脸,现在就不能再驳斥了大太太的要求。
    闵朝宗无奈道:“也好。”
    大太太挑了帘子,冲里面的芳菲微微颔首。芳菲立即露出璀璨笑容,亦步亦趋的跟在大太太身后。
    “女儿给父亲请安。”
    闵朝宗的目光淡淡的从芳菲身上滑过:“起来吧。”
    在闵朝宗的记忆里,庶女不过是个小丫头,几年不见,倒像长高了许多,且有了少女的纤细窈窕。不过比照嫡长女,闵芳菲还是逊色许多。
    他微微一笑:“你母亲多年来教养你不易,今后要孝顺大太太。”
    “父亲教导,芳菲谨遵不忘。”
    闵朝宗不在意的挥了挥手,芳菲只好退下。
    等出了正房,文鸢闷闷不乐道:“老爷多久才见姑娘一次,怎么只说了几句话便打发姑娘出来?姑娘刚刚怎么不多寻些话题,老爷一开心,说不得就留下了姑娘用晚饭,一家子和和美美,那该多好!”
    芳菲笑道:“傻丫头,父亲车马劳顿,又是悄悄回来,不知多少大事要料理。我不过小小庶女,就算不能为父亲分忧,却也不该添麻烦。”
    文鸢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只是。。。。。。
    机会就这么白白从指缝间儿溜走了,实在可惜!
    芳菲瞧出了丫头的心思,随手折下路边的一截梨花枝。
    “你瞧这梨花,前几日开的那样旺盛,花团锦簇,灿若云霞,府里上下哪个不喜欢?连老太太都为这花开连摆两天酒席。而今呢?”
    文鸢若有所思,目光落在折下的半截梨花枝上。
    梨花殆尽,早没了当日的娇瓣如雪,点缀的几片绿叶,瞧起来既不如芭蕉叶阔,又不比垂柳婀娜。
    “姑娘的意思是。。。。。。”
    芳菲笑着把枝条塞在文鸢手中:“这开花儿与做人是一样的,急流勇退,才能长长久久。若一味炫耀,肆意吐蕾,那花期不过短短几日,过后便被人抛在脑后,再无人问津。虽然也曾绚烂,然,终究没趣儿。”
    文鸢了然:“姑娘是怕做的太过,反而招老爷、太太嫌弃?”
    “还不算太笨!你别忘了,太太再想抬举我,我也不过是庶出的女儿,上面有个嫡长姐!这种父慈子孝,一家团圆的要紧当头,还是留给大姐姐更恰当些。”
    文鸢只好称是。
    主仆俩随着梨花障附近的一条小径往红叶阁走。闵家的这种梨花叫冰肌玉骨,每年开出来的花儿格外纯净雪白。树下惯长了许多甜樱草,矮矮的,每到梨花花落之后,这甜樱草便开始结许多猩红色的小果实。
    这种果实酸甜可口,比桑葚更多汁,难得的是好摘取。
    主子们是不屑这种廉价浆果的,不过却成全了底下人。
    闵家的小丫鬟们尝尝喜欢拿它做零食,每每结果的时节,宾三五成群来此摘采。
    一路上,芳菲和文鸢瞧见四五个小丫头蹲在树根下。这些女孩儿们见了芳菲,纷纷起来打招呼。
    文鸢与她们相熟,时而笑骂几句,一路上倒也不寂寞。
    刚拐过一道山梁,文鸢便瞧见前面一个熟悉的身影。
    “姑娘,你快瞧!那人可不是大姑娘房里的素茶?奇怪,她身边的小丫头瞧着脸生。”
    芳菲拿眼观瞧,淡淡道:“你怎么忘了,前儿二太太与老太太抱怨,说二姐姐身边的丫鬟不得力,所以老太太将自己一个三等丫鬟送了二姐姐。”
    文鸢忙道:“是了是了,那丫头新进府不久,叫绯月。奇怪。。。。。。大姑娘与二姑娘正是水火不容的时候,怎么两个丫头却凑在了一处?”
    正说着,就瞧见素茶偷偷将袖口里的东西塞给了绯月。
    那二人动作鬼祟,要说没什么,别人是断不肯相信的。

  ☆、第15章、强人所难,作风蛮横

等芳菲二人回了红叶阁,文鸢像打了鸡血似的兴奋:“姑娘,你说素茶刚刚交了什么东西给绯月?难不成。。。。。。”
    文鸢的脑子里开始肆意幻象。
    难不成大姑娘又起一计,百般陷害二姑娘也说不定。
    反正这二姑娘也不是省油的灯!
    俩人掐起来才最好。
    靖童正端了果子进来,闻听此话不免心生好奇,贼兮兮问道:“哪个绯月?”
    文鸢便十分八婆的将刚刚所见一一说给靖童听。
    靖童一拍退,说道:“怪不得我听这名儿耳熟。原来是她!姑娘可还记得这个素茶是谁家的闺女?就是老太太身边的婆子,栾妈妈的外孙女。绯月原不叫这个名字,叫秀梅,是栾妈妈的侄孙女,进府后就派到了老太太跟前伺候。老太太嫌这名字土里土气,专程改了叫绯月。”
    这老话儿常说,父母更疼爱的多是小儿子。
    放在闵老太君身上却不是如此。
    老太太倚重长子不假,却更疼爱小儿子,如今的二老爷。
    当初的素茶便是老太太赏与的闵芳华,今日另遣个绯月送闵芳蕤,也是情理之中。
    老太太心疼孙女们嘛!
    芳菲道:“这件事到此而至,你们没瞧见,自然也没听见。话不入第四个人耳中。”
    文鸢、靖童面面相觑,忙应声作是。
    到了傍晚用饭前,阖府便都已经知晓大老爷回家一事。
    人人欢喜,个个雀跃。
    老太太以为儿子专程为自己祝寿,匆匆忙忙赶回来,甚是高兴,连命人预备酒席,举行家宴。
    芳菲和病情初愈的闵芳苓忙前忙后,展开手脚。
    大老爷带回许多礼物,分散与晚辈。
    男孩儿们多是笔墨纸砚,又有宫中赏赐下来的新书。女孩儿们则是京城时兴的绸缎首饰,团扇香脂。
    芳菲得的是几件时兴首饰,另有一面翠羽芍药团扇略显不同。剩下三位姑娘也有相同的物品,也有特别的礼物。
    就好比大姑娘,她并没芳菲这柄翠羽芍药团扇,却是一支极好的短箫。二姑娘、三姑娘不是长房的女儿,礼物更厚密些,以显大老爷对侄女们的偏爱。
    一家子上上下下二十余人,团团坐了三桌,十分热闹。
    足足吃喝到后半夜,闵老太君才意犹未尽,准了儿孙们回去歇息。
    别人能走,芳菲和闵芳苓却要等待查验大厨房里的贵重器皿。这一等便又是许久。等她二人各自散去歇息时,早已经是四更鸡鸣时。
    芳菲合衣才睡了小半个时辰,天外已经大亮。
    红叶阁外有小丫头来“梆梆梆”敲门。
    守院儿的婆子口中小声咒骂道:“哪个缺德的东西,也不瞧瞧昨儿几时才回来歇下!”
    婆子口中虽絮絮叨叨,却不敢不开门。
    待门扉启了条小小的缝儿,一个小脑袋从外面挤了进来。
    “四姑娘可在?我们大姑娘有帖儿与四姑娘。”
    婆子一听是隽秀楼的人,忙大开两扇门,脸上堆起菊花儿似的笑容:“呦,怎么敢劳烦姐儿亲自送一趟!快进来!”
    那小丫鬟也不客气,迎着和风便站在了院中。
    她见院中也无人打扫,廊下丫鬟婆子一个没有,便蹙起眉头。
    婆子忙解释:“昨儿闹的晚,我们姑娘才歇下。”
    小丫鬟不屑的撇撇嘴角:“那就劳烦妈妈进里面通报一声。我们姑娘兴起,要为老爷专办一场酒席,所以下了帖子,请三位姑娘去隽秀楼小坐,商议这酒席怎么个摆法儿。”
    婆子一听是隽秀楼的邀约,哪里还敢耽搁?忙不迭去瞧西小间的门。
    小丫鬟看着奇怪,四姑娘就算身为庶女,也不该住在小间里啊?
    就在狐疑的当下,西小间已经开了大门,内中出来个三十上下的媳妇,穿戴与隽秀楼里的管事妈妈一般无异。
    刚刚为自己开门的婆子已经退到十余步开外。
    再过不多时,正房才渐渐有了动静。
    “姑娘唤你进去呢!”
    小丫鬟忙低头随了人往里走。她原不过就是闵芳华身边的一个洒扫丫头,这二年才升了三等,专门做些传话儿的差事。虽说来红叶阁不是第一次,但进四姑娘的主屋却还是头一回。
    在她心里,大姑娘的屋子就像天宫似的,今日没想到,原来四姑娘的排场也丝毫不逊色。
    。。。。。。
    芳菲用浮着玫瑰花儿的水净了脸,文鸢忙双手呈上一只水晶小碗儿,里面盛着刚掐下来的薄荷叶,还捎带着些许水珠儿。
    芳菲将叶片含在口中,薄荷特有的淡淡辛辣感从嗓子眼一直顺滑到鼻子尖,十分提神。
    她坐在铜镜前,从镜中笑望那丫鬟:“大姐姐起来的好早!”
    小丫鬟不敢再装腔作势,忙陪笑:“大老爷回来,我们姑娘昨儿晚上高兴的一夜未合眼,听素茶姐姐说,写了一夜的字儿,只为今天研究怎么给大老爷接风洗尘。”
    靖童背对着那丫头,手指翻飞,给芳菲梳了个十分漂亮的绿云鬟。这种发鬟不久前流行于京城,现如今,凡是有头有脸家的小姐们,多爱这种鬟髻。只因这发髻出自平南郡王世子在皇宫夜宴时的一句诗,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一语既出,满堂喝彩。
    平南郡王世子仪表堂堂,又是十七八的少年,家世斐然,京城一半儿以上未出阁的少女都心仪此子。
    世子一语值千金,绿云鬟当即风靡京城。
    靖童的手灵巧,不大会儿就梳成了此鬟。
    “姑娘瞧瞧,如何?”靖童将小铜镜举到芳菲身后,任她打量。
    芳菲乌黑如云的秀发,配着绿云鬟上的点翠小钗,就犹如幽幽湖水上点点灵动的浮光魅影。
    芳菲十分满意的点头,靖童的手是红叶阁里出了名儿的巧。更何况配的这小钗还是用最好的翠鸟羽毛锻造而成。
    芳菲起身笑道:“这就去隽秀楼吧,免得大姐姐久等。”
    小丫鬟一早看的呆住,猛然惊醒,连忙去引路。
    彼时,隽秀楼里笑语不断,四位姑娘连带着她们的大丫鬟且不算,还有外院的几位少爷,也带了心腹丫头来赴约。
    大伙儿见过连忙问安,芳菲素来不起眼,便只坐在离门最近的地方。
    闵芳华满意的巡视四方,“昨儿回来我便想,怎么才能略尽我们这些晚辈的心意。老太太的寿日将至,动作太大,恐抢了风头。动作太小,却又体现不出咱们的心思。。。。。。”
    二房的少爷闵云海笑道:“大伯父最看重咱们的功课,不如起个诗社,请大伯父过来指点指点。一来,瞧瞧大伙儿的功课有无精艺,二来,也趁机热闹热闹。”
    不少人称这主意好,唯有闵芳华紧锁眉头。
    “二哥这办法虽然不错,只是。。。。。。父亲舟车劳顿,还是不要劳心劳神的好!”
    芳菲偷眼去瞧,就见二堂哥闵云海面色尴尬。
    府里学识最好的是大少爷闵云泽,可最用功的却是二房的闵云海。
    这个二堂兄心胸有些狭窄,不过却不是大错儿,爱炫耀,每每得了什么好句,或是在书院受了赞誉,必定要叫阖府皆知。
    可惜,闵云海一直被闵云泽压着,难有出头的一日。
    芳菲暗自摇头,闵芳华这样做,只会叫二房越发与大房离心。
    自己可该提醒提醒她?

  ☆、第16章、出人意料,一鸣惊人

(感谢明月的平安符,么么哒~~)
    二少爷闵云海是雷氏的长子,也是二房的继承人。闵芳蕤虽然与这个哥哥不亲,甚至时常暗恼对方软弱可欺,但今日,她们二房这样被闵芳华讥讽,闵芳蕤却是怎么也坐不住了。
    她立即冷笑起来:“大姐姐心疼大伯父舟车劳顿,怎么就不心疼心疼我们?哪个不是半夜才歇下,大清早连口热乎的米粥也来不及吃,先被大姐姐吆五喝六的唤来这里,没的听一通大道理,大教训,实在没趣儿。”
    任凭闵芳华再沉得住气,听了这个,也不免恼火。
    眼瞅着两个死对头就要打起来的模样,大伙儿忙起来劝架。
    三姑娘闵芳苓眼珠子一转,笑望着坐在门口的芳菲:
    “四妹妹平日里主意最多,不妨你说出些好法子,叫我们听听!”
    芳菲挑眉冷笑:“三姐姐倒是了解我!知道我平日主意多?”
    她才说完,二房最小的小少爷闵云川便奶声奶气道:“四姐姐最笨!”
    闵云川才三岁多些,是雷氏的心头肉,长到如今还未断奶,白白净净,像个大肉包子。不过,这小性儿随了雷氏,说话有些不中听。
    “哪个最笨?你从实招来!”芳菲笑着咯吱闵云川,逗的那小肉包子软肉颤动,咯咯咯笑不停。
    闵芳华见二人笑闹不断,暗暗生气,脸色不禁沉了下来:“四妹妹!”
    芳菲动作戛然而止,装作不解的看着闵芳华。
    “四妹妹好歹也是大家闺秀,行为举止该稳重些。”
    屋子里鸦雀无声。
    大姑娘往日端庄却也和顺,自从与二姑娘撕破脸后,与姊妹们之间越来越多的是说教,反失去了以往的温文尔雅。
    闵云川最怕这个大堂姐,立即滚到他奶娘的怀里,嚷着要回家。
    闵芳华面色微带些许尴尬,想到争端的来源是闵芳菲,不免又暗暗责怪这个庶妹不懂规矩。
    还是闵芳苓站出来打圆场:“依大姐姐看,该怎么办才体面?”
    闵芳华冲闵芳苓微微颔首,莞尔一笑:“如今,我已经有了个主意,你们听听如何。父亲最看重三太公,可是三太公年事已高,轻易不出来走动,连祖母的寿宴都不肯来。若是咱们请的动三太公,专程只为父亲接风洗尘,岂不体面,又得了父亲的欢心?”
    三太公身为族长,岂可叫一帮小辈呼来喝去?
    满场无一人出言附和闵芳华的建议。
    闵芳华踌躇满志的笑容渐渐消失在嘴角:“怎么。。。。。。大伙儿觉得我这法子不可行?”
    “不是不可行,关键是谁去请三太公他老人家?”闵云海冷笑:“若大妹妹能请来三太公,我们自然是双手赞成的。”
    闵芳华早有准备,不觉挺了挺胸脯,傲然道:“这个不用大伙儿操心,我早已有了办法。”
    众人听她这样讲,只好将信将疑。
    一时众人去了,芳菲走在最后,前面是闵云川的奶娘抱着他,身边围着一群丫鬟婆子,浩浩荡荡,把路占了大半。
    这隽秀楼的院子里散养了许多锦鸡、玉兔、笼子里又有画眉、百灵,平日只供闵芳华赏玩,闵云川一见那些活物儿,便一步也挪不动了,拉着他奶娘的衣襟要下地。
    闵云川的奶娘哪里敢,来之前,二太太千叮咛万嘱咐,不准小少爷在隽秀楼出半点差错。
    眼瞅着要回家,奶娘更不敢掉以轻心。
    那小肉包子见目的不能达到,便扯着嗓子在院儿里大喊大叫,闹的锦鸡四处乱蹦?,廊上挂着的鹦鹉嘎嘎吆喝,处处一团乱。
    隽秀楼的丫鬟们也不知是管还是不管,扎着手,唯恐那些锦鸡窜进后面,进了姑娘的绣房。
    文鸢用帕子掩了嘴偷笑:“姑娘瞧!五少爷可把大姑娘院儿里的花草祸害够呛。”
    芳菲拿眼去瞧。
    可不是嘛!
    原本栽种的许多名贵花种在这一番鸡飞狗跳之下,不是东倒西歪,就是折断了根茎,素茶等几个急匆匆跑出来的大丫鬟,那脸色都青了。
    芳菲忍俊不禁,低声噗笑了出来。素茶等几个闻听声音往这边?望,文鸢连忙拉着芳菲从角门跑了出去。
    等她主仆俩出了角门,站在一处假山附近,你瞅瞅我,我瞧瞧你,二人再也憋不住,朗声笑了起来。
    “姑娘,我可从没见过素茶那样的脸色,正像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呢!”
    芳菲笑道:“这也不怪她们不敢惹,老太太虽说心疼大姐姐,可是比起二叔家这个小魔王,大姐姐的宠爱还稍显逊色些。”
    芳菲这话并不是空穴来风。
    老太太虽不喜雷氏,但对雷氏所生的这个小孙子,那真真是心疼到了骨子里。二老爷为奉承闵老太君,已经回明,等闵云川过了四周岁,便搬进老太太的院子,叫老太太亲自训导。
    说是训导,其实不过是给老太太做伴儿,供含弄儿孙之乐。
    闵芳华敢和雷氏顶撞,却不敢动雷氏的儿子。
    只因闵云川是老太太的底线,而她,闵芳华,不过是靠着老太太的宠爱在这府里活着。
    这日早上被叫去了一干人,多半不信闵芳华能把三太公请来,不想到了晚上,众人去老太太那里用晚饭,却碰见三太公打发人来,只说明日家宴,老太爷是必来的。
    大伙儿一惊,齐刷刷看向闵芳华。
    闵芳华虽然自持身份,却还是有几分雀跃欢喜。尤其是闵老太君,搂着闵芳华一个劲儿的夸她孝顺。
    芳菲将一干人的表情动作尽收眼底。男孩儿们嘛,还算大度,毕竟争抢不到一处。至于两位两外姐姐。。。。。。
    二姑娘的眼珠子好悬没瞪出来,三姑娘虽然面带笑意,手指却紧紧攥着酒盅,微微的酒渍半泼半洒。
    唯有芳菲端起面前的羹盅,慢条斯理的用银汤匙舀了细品。
    大姐姐这一手着实漂亮,可惜,反比往日招来更多嫉妒。她若能被选去宫中倒还好,若不能,只怕家里还有许多风波周折。
    “四妹妹尝的是什么?好香的味道。”
    坐在芳菲身边的三少爷闵云凯。这闵云凯也是大房所出,比芳菲年长三岁,今年只十七,尚未成家。只因他生母不祥,是外面抱回来的。
    芳菲听人说,当年大老爷成婚前,与一个歌妓相交甚密。可惜那歌妓红颜命薄,在大老爷成婚没多久,便一病死了。
    人人都猜测,三少爷闵云凯十有*就是外面的风/流/债。
    比起芳菲,大太太对这个庶子从不过问,老太太更嫌丢脸,轻易不叫这个孙儿到跟前。闵云凯的日子远不及芳菲舒心,而今在学里念书,既没有嫡长孙闵云泽的聪敏,也不如二房少爷闵云海勤恳。
    不上不下,甚是可怜。
    芳菲瞧着闵云凯,将羹盅往前一递,笑道:“三哥哥问它?这原叫八宝豆腐,是把嫩嫩的豆腐切碎,加上香蕈、蘑菇、松子仁、瓜子仁、鸡丁、火腿丁,同入浓鸡汁中。”
    闵云凯连连笑道:“怪不得这样香!大厨房里人才辈出,如今又有四妹妹出面管理,想必是又精进了一步。”
    厨房这块肥肉,盯着的人可不在少数。
    芳菲笑意更浓:“不敢当三哥哥如此夸奖,我不过跟着宫妈妈见习见习,学着料理这些琐事。说来说去,还是太太抬举,信得过我。”
    闵云凯容色不改,只是话音更热络:“我前儿在外面得了些小玩意,想着分派送几位姐妹。明日便遣小丫鬟往四妹妹的红叶阁去叨扰?”
    无事不登三宝殿。
    现在芳菲基本断定,闵云凯是有些别的意思在里面,否则不会与自己搭话,更别提送什么东西!

  ☆、第17章、抬举提拔,姨娘抱恙

次日清早起来,可惜这日天气晴朗。芳菲梳洗穿戴整齐,草草用了些米粥,便带了文鸢和靖童往大太太的颐心堂来。
    原来大太太早起了来,正领着宝莲等人开库房。
    二门上的小厮进来十余人,和丫鬟、婆子一起动手,抬了二十多张高几。大太太还嫌不够,又命人取雨花台的钥匙。
    “老太太喜欢雨花台那儿的水潭,衬着水音儿,更觉美妙。”大太太笑道:“便将桌案都摆在那儿吧。”
    宝莲一面答应,一面催促小厮、婆子仔细抬东西:“好生着,别慌慌张张鬼赶脚似的,仔细碰了牙子。”
    芳菲进来,大太太冲她招招手:“几时来的?可用过早饭?”
    芳菲忙道:“回太太,刚进的门,早起略用了两口米粥。”
    大太太闻言,眉头一紧:“女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哪里能这般对付?正巧,我这儿预备用早饭,你随我一道来。”
    芳菲并不觉意外,这小半年来,她每次早起来给大太太请安,大太太十有*要留她用早饭。
    只是今日。。。。。。
    大老爷却不在。
    见芳菲微微出神,大太太淡淡道:“昨儿黄姨娘叫人来请老爷,说肚子不舒服。她虽然是妾室,却也是你的庶母,待用过早饭,你也过去请个安瞧瞧吧。”
    黄姨娘就是大老爷带在京中,甚是宠爱的小妾。
    说来,这黄姨娘也倒霉,本来指望着安安稳稳,妥妥当当的呆在京城,只要生下了儿子,她后半辈子便可高枕无忧。
    谁知,老爷忽然举家回乡,连累了黄姨娘挺着七八个月大的肚子,一路颠簸。
    幸而那孩子乖巧,没有闹出大乱子。只是产期将近,黄姨娘总是疑神疑鬼,担心大太太不容她那孩子。
    芳菲还算了解大太太的为人性情,知道黄姨娘有些杞人忧天。大太太这样讲,是借她的口,叫黄姨娘安心。
    她笑道:“是,太太放心,连请了几个大夫来瞧,都说黄姨娘这胎稳妥,想必不会错。”
    大太太暗自点都,心道自己没看错,这几个女孩儿中,四丫头算是伶俐的,自己只一提,对方便能懂她的心意。
    大太太亲自捡了素面果子给芳菲:“多吃些,免得身子单弱。老太太虽说每日叫人送燕窝给你,可这些女孩儿里,除你大姐姐可以用老太太的份例,余下就只单有你。时间久了,你二婶心里肯定不舒服。我想,上次那包白燕你吃了还好,不如就回了老太太,镯免了这一项,今后燕窝钱只由咱们大房自己出。”
    大太太长叹一声:“只这点燕窝钱,太太我还是出得起的。”
    芳菲连忙谢过。
    如今大老爷一回来,大房与二房的矛盾是越发明显了。芳菲在老太太那儿用晚膳的时候细细留心过,二叔怕是已经知道了老爷是预备常驻家中。
    过去大老爷不在,闵家外面都是二叔在主事。可大老爷一回来,钱银上和人情上的往来,正经该都交还出来。
    一旦尝过了蜂蜜的滋味,谁还肯去喝那苦菜汤?
    芳菲沉默的用了小半碗桂花粥。
    早饭已毕,外面来请示,说老太太那里已经收拾妥当,正预备往雨花台去。大太太忙打发芳菲往黄姨娘处,自己去侍奉闵老太君。
    原来大房的三位姨娘都住在颐心堂东边的小院儿。
    这小院儿和颐心堂并非一体,原是后加盖出来的,与颐心堂用夹道相连,平日想要出门,都要走颐心堂的角门,甚是不便。
    可如此一来,也极好的限制住了姨娘们的行动和*。
    只是这些年来,大老爷只三位正经的姨娘,芳菲的生母邹姨娘多年前便去了庵堂,黄姨娘又跟着老爷多年赴京,就剩下了管姨娘。
    小院虽小,但管姨娘早就清心寡欲,身边侍奉不过两三人,所以还觉十分宽敞。
    倒是黄姨娘回来后,大包小裹,将三间正房占去了两间,从京城跟回来的丫鬟婆子更是十余人。
    芳菲一进来,院子里洗衣裳的小丫头便擦了手往前笑迎:“这可不是四姑娘?四姑娘来瞧我们姨娘?”
    芳菲笑道:“听说黄姨娘身子骨不舒服,特意过来瞧瞧!”
    那小丫头立即换上一副哀容:“哎,说来我们姨娘真是可怜,回来便大病一场,每日昏昏沉沉睡着,四姑娘且等等,我这就进去给你通禀。”
    芳菲不以为意,只当小丫鬟的话虚假居多,有夸大的成分。毕竟,黄姨娘一进门,大太太就去外面请了大夫来瞧,都说黄姨娘脉象稳固,胎儿健康。
    可是,当芳菲进了正房,瞧见歪在床上的黄姨娘时,心中“咯噔”一下,不好的念头顿时涌了上来。
    “黄姨娘,你这是。。。。。。”
    那日大老爷悄无声息的进府,众人也是后知后觉,对黄姨娘一个小妾更是无人关心。连日来,芳菲只见了她一面,当时的黄姨娘虽然精神不济,却绝不像现在这样,瘦的皮包骨一样,肚子大的惊人,越发显得突兀。
    黄姨娘右手捂着肚子,勉强冲芳菲一笑:“大夫说,孩子淘气了些,所以辛苦。”
    芳菲细细打量,见黄姨娘脸色蜡黄,不似孕妇般红润,心下不安:“黄姨娘可回明过太太?”
    “太太每日料理府中大事,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自然不好去劳烦太太。”
    芳菲来至床榻前,拉住黄姨娘的手。
    黄姨娘是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子,比芳菲只大了几岁,原也是好人家的女儿,诗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