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芳菲[封推]-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绿果儿只知道哭,大太太走前说的那些话字字入耳。想也知道,大太太不敢拿姑娘怎么样,她们这些做丫鬟奴婢的却是贱骨头。杀了打了不值钱。若是杖责一顿也就罢了,就怕大太太心狠手辣,将她和明芳等都发卖出去。
    “姑娘,”绿果儿抽抽嗒嗒道:“咱们去求求四姑娘吧,有她帮忙。大太太一定舍不得责罚您。”
    周粟乔早想到了闵芳菲,可是,上一次在佟鹤轩那里,她和闵芳菲已有几分针锋相对,来京城这一路上,闵芳菲更是少言寡语,明着亲近自己。暗中疏远自己。
    去求她,说不定还会被嘲笑。
    周粟乔的脸上流露出不情愿之色,绿果儿赶紧将明芳推出来:“明芳妹妹,你服侍过四姑娘,多少还有些情分。我们都知道,你与紫英关系最好。不如先去探探风声,等知道太太怎么裁断,咱们再另作打算也好。”
    明芳踉跄着往后退,忙摆手:“不妥不妥。姑娘也知道,如今不同往日。四姑娘身边的人都恨我入骨。我去了不但不告诉实话,反而会胡言乱语,到时候更害姑娘。”
    周粟乔眼珠子转了转,柔声笑道:“好丫头,你往日总说要表忠心,今日才能看见这份忠心究竟在何处。”她拉着明芳来到房门口:“嘴巴甜一些,等事情办成回来,我重重赏你!”
    明芳被强推出了门槛外,还想开口再求,房门却早已经紧锁。
    明芳干瞪眼站了片刻,才垂头丧气的往垂花门的方向来。
    屋中人等的煎熬,周粟乔一会儿起身,一会儿坐下;一会儿偷偷推开窗棂往外张望,一会儿坐在绣墩上大口大口喘粗气。
    绿果儿哀求道:“再这样下去,还没听到消息,姑娘自己先病了。”
    周粟乔不耐烦的甩手,根本不理会她。绿果儿哭丧着脸,心里觉得冤枉。明明是姑娘自己要去平南郡王府,她该说的也说了,该劝的也劝了。最后事情败露,里外不是人的反而成了自己。绿果儿要是一人担着责任也无所谓,可看刚刚那场面,要是明芳真打探出什么,自己这个大丫鬟的地方恐要不保。
    绿果儿为了自己的利益,竟开始暗暗期盼明芳空手而归。
    等了一盏茶的功夫,明芳才匆匆回来报信。周粟乔听说大太太明日要请郭潇来,先是喜出望外,又听说闵芳华也在被邀之列,方恍然明白大太太的用意。
    “这一定是闵芳菲出的馊主意!”周粟乔断定是她在使坏,目的就为看自己出丑。周粟乔有心明日不露面,又有些不舍。进京就是为了来找郭潇,可见不到人又有什么用?
    难道真的甘心被遣送回去,然后听从父亲的命令,嫁给当地小胥吏的儿子,然后了却残生?
    不,与其那样,还不如轰轰烈烈拼一次,大舅母讨厌自己算什么,看在老太太的面子上,她不敢拿自己怎样。
    周粟乔吩咐明芳:“你亲自盯着前院,明天世子一来,你立即来回我。”
    。。。。。。
    第二日,管家娘子早早备好礼,将帖子一并送去平南郡王府,郡王妃爽快的就答应下来,还叫自己的贴身婢女亲自去请世子与闵芳菲。
    “我早就想去请你们太太,只是不知道家里收拾的如何,也不敢贸然造次。”郡王妃叫人赏了管家娘子座位,和声细语道:“几个月没见你们家姑娘,大太太心里惦记的紧吧?”
    管家娘子忙赔笑:“郡王妃待我们大姑娘像亲闺女似的,大太太不知道多放心。来的时候叫我一定给郡王妃磕个头,多谢郡王妃为我们大姑娘操劳。”
    管家娘子嘴上像抹了蜜似的,一句句都是夸赞平南郡王府的好话。她正口若悬河,赞誉不绝,平南郡王妃忽然打断了她:“你的来巧,我有话问你。昨天门房进来回报,说有个姓周的小姐要见我们世子。我想来想去,好像府上有位表姑娘,似乎姓周?”
    管家娘子心里咯噔一下,叫四姑娘说中了,人家郡王府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她赶紧赔笑:“确实有位表姑娘姓周,只是奴婢不敢妄论主子的闺名。昨天太太携了全家去平塘街李太爷家,倒没听说有人往郡王府来。。。。。。”
    平南郡王妃看似满意的一点头:“我也这样想,你们家的小姐,单看大姑娘就可以知道,最守礼数规矩,怎么会跑出来个小姑娘,只领着丫鬟就到我们家来找人?一定是外面那些不三不四的女孩儿,这个世道啊,和以往不同喽,年纪轻轻的小姑娘,没有长辈陪着,就敢出门乱逛。”
    管家娘子一阵苦笑,知道平南郡王妃这是暗地奚落,却不敢反驳。
    好容易等到丫鬟领了闵芳华来,大家相见,又是一番嘘寒问暖。平南郡王妃却不见儿子过来,奇道:“世子呢?”
    丫鬟忙回:“外院的小厮来说,世子早起就被白将军请了去。”
    管家娘子脸上有些僵硬,茫然的看向闵芳华。闵芳华却将头适时地一撇,根本无视管家娘子的求助。
    “哎呦,这可不巧了。”郡王妃无奈道:“府上来的迟了些,若不然,我先叫人送芳华丫头回去?”
    不等管家娘子答应,闵芳华先抢道:“王妃见谅,母亲这个时候要我回去,多半是叫我家去长住。只是我现在东西行李一时难以收拾,请王妃宽容几日,等我和丫鬟们打点好行囊,再来向王妃请辞。”
    “这孩子!”郡王妃嗔道:“我可舍不得你家去长住。”
    管家娘子一看,得,明白了,世子没工夫去,大姑娘也不愿意回。管家娘子灰溜溜出了平南郡王府,无功而返。
    她不敢先去见大太太,站在府门外踌躇良久,只好叫人盯着正房,见大太太的丫鬟们未曾出来走动,这才溜进西厢。一见芳菲就将此事添油加醋的说了:“四姑娘帮忙想想,太太要是知道,心里肯定难过。”
    芳菲不解:“大姐姐可不该这样做啊?除了落下埋怨,对她的风评也不好。”
    管家娘子一撇嘴:“这点奴婢倒是没瞧出来,只是平南郡王妃喜欢大姑娘喜欢的像宝贝似的。大姑娘说要回家长住,郡王妃倒先急了。”
    芳菲并不觉得意外,大姑娘有讨人喜欢的本事。只要闵芳华愿意,任何人都能轻易对她产生好感。听说郡王妃自己没有亲生女儿,移情之下,看重闵芳华也不难理解。
    芳菲低声道:“你去吧,我来和太太说。”
    管家娘子见烫手山芋有人接,心里感激不尽。送她出门后,芳菲只带紫英去见大太太,二人绕过雕廊画壁的长亭,一到垂花门前,却见壁影之后有个人在偷偷窥探。
    “紫英,你瞧,那是不是明芳?”
    紫英顺势望去,语气骤冷:“姑娘看的没错,确实是她!”
    ****
    谢谢可愛莫的平安符,也感谢骑王的粉红票,最近在看多大的《重回初三》,是一本超级好书哦,可惜太瘦!总想着养肥再宰,总是没忍住!

  ☆、第127章、明芳忏悔,不该当初(二更)

今日的明芳和昔日那个刚进闵家的小丫鬟,已经有着天地迥然之别。不过自从芳菲和周粟乔之间有些矛盾后,明芳因为侍奉两位姑娘,被夹在中间,地位不上不下,着实有些尴尬。
    四姑娘这边的人早拿她当了叛徒,以前还好,大家住的远,现在就是前后院,低头不见抬头见。尤其是以靖童为首,嘴皮子厉害,每逢去后院厨房要东西,看见明芳都要阴阳怪气的刺她几句。
    表姑娘这边呢?都觉得她抢了众人的风头,又不是周家的家生子,连卖身契还捏在四姑娘手里。绿果儿等就联合小丫鬟们暗暗排挤她。
    明芳早后悔当初的举动,如今被表姑娘逼着来窥视四姑娘,也是无奈之举。她一瞧见二人,下意识转头想跑,可脚下踉跄了两步,又鼓足勇气折身回来:“四姑娘。。。。。。”
    芳菲在垂花门内,明芳在垂花门外,一道门俨然泾渭分明的界限。芳菲目光轻扫过她发梢上一串红梅花穗,不由得淡笑:“这花穗看着有些眼熟。”
    明芳面红耳赤,低头喃喃:“我进府时,姑娘送我的头一件首饰便是它。”
    这串红梅华穗是绢纺的寻常花,原也平常,只是顶端有两个栩栩如生的花苞,用的却是红玛瑙。鲜红如血,仅米粒儿大小,就格外逼真。
    明芳还记得,自己当初得这件首饰的时候,爱如珍宝,每天做完事,都要拿出来悄悄看几遍,总舍不得戴。
    后来自己跟了表姑娘当差,表姑娘出手更大方,金簪玉镯也不少赏,这串红梅华穗反而不显眼了。
    明芳将它从箱子里找出来,也是希望四姑娘念在旧情原谅她。可她站在这儿任由四姑娘打量。却总觉得自己的小算计已经被四姑娘看的清清楚楚。
    她觉得自己特别傻,就像跳梁小丑。
    芳菲微微颔首,将目光从红梅花穗上挪开,轻声道:“你在这儿做什么呢?是表姐打发你来的?”
    “表姑娘知道世子今天要来。叫我出来盯着。”明芳低着头:“姑娘问我,我不敢不说实话。”
    芳菲忍不住笑:“你这次倒是老实!不像上回,明明是心甘情愿去伺候表姐,在我面前却偏要撒谎,说是被逼无奈。”
    明芳早就是无地自容:“姑娘,我已经知错,只是没脸再说回你身边的话。我只盼着姑娘平平安安,私下给姑娘祈福。”
    有些话点到为止就好,芳菲也不打算和个小丫头一般见识:“回去告诉你们姑娘,世子不得空所以没来。可咱们家去人的时候。平南郡王妃问起了昨儿她偷偷跑去找人的事。管家娘子暂且遮掩了过去,只是不知道郭家如何看。太太只是大舅母,有些话没办法明说,还请表姑娘自己多珍重。”
    紫英见明芳得了消息转身就跑,不由得跺脚:“姑娘。咱们不该告诉她这些。”
    芳菲轻笑:“没关系,告诉周粟乔,起码能叫她安慰两日,只要不惹事,府里才能风平浪静。对了,”她叫住紫英:“那个看小门的婆子后来如何?”
    “她原本就不是咱们府里的人,听说是这老宅子里原留下看房的旧仆。太太气她私自放了表姑娘。但那婆子口口声声说,出门的只是两个小丫鬟,并不是什么主子姑娘。太太唯恐事情闹大,最后也只好不了了之。如今打发了她去前院做洒扫,眼不见心不烦。”
    芳菲一住进来就发现,皇上御赐的这所宅子不但家具齐备。连奴仆都是现成的。数量虽说不多,但七八个人拧成一股绳,也是不可小觑的势力。
    这些仆妇男仆被安置在宅子里四面八方。门房,前院,中庭。后院,都是不打眼的差事,却能前后串联,互通消息。
    芳菲当时见了就觉得不妥,可是和大太太提过,大太太却没当做一回事。如今后角门出事,芳菲才好暗中有动作。
    “角门已经换上了咱们的人?”
    紫英觑四下无人,才低声回应:“姑娘放心,现在当差的是王妈,她媳妇是瑶香的表姐,跟咱们亲近的很。只要王妈把持住了后角门,姑娘就形同于握住了后院出入的钥匙。”
    芳菲帮着大太太打理富春府中琐事,许多婆子仆妇早就暗中表示了投诚之意。芳菲将这些人梳理清楚关系,形成一个庞大的交际网。等大太太预备上京选人的时候,芳菲不动声色的将这些“自己人”推到了最前面。
    若昨天换了芳菲化作小丫鬟出府,不敢说一定不叫人识破,至少不会灰溜溜被逮回来。
    。。。。。。
    芳菲将管家娘子的话回禀了大太太,大太太并不意外长女的举动,转眼抛在脑后不当一回事。晚上大老爷来用饭,大太太更是只字未提。
    今日闵朝宗终于如愿以偿,不但见到了皇上,还上表了他忠心耿耿的奏折。皇上看罢龙颜大悦,当着几位老臣的面夸赞了闵朝宗。
    闵朝宗这个得意,从听政殿出来的时候,脚底下都带着风。
    他现在一心要忠君报国,自然没留意外甥女已经好几天没出来用晚饭。还是大太太提了提:
    “粟乔丫头这两日总是没精打采,请了大夫瞧也没用。说不是身上的病,竟是心病。也难怪,大家来了这么久,两个丫头还没机会出去逛逛,老爷明日要是得空。。。。。。”
    闵朝宗猜到妻子要说什么,忙截住:“我怎么有空!朝廷里诸事纷杂,户部从何广臣走后,一摊子事儿没人接手,我现在只恨不得住在衙门里才好。”
    大太太面有不悦,闵朝宗见状,只好赔笑:“云凯来信,说他已经在进京的路上。我记得你娘家几个侄儿都很好,表兄表弟,不妨请他们带着出去走走?”
    闵朝宗又叫人去前院取了五十两银子,亲自交到芳菲手中:“出门别吝啬,免得叫李家的表哥们笑话。”
    芳菲两手捧着银子好无语。
    她就说,大老爷好端端怎么会给自己钱!原来是怕李家的少爷们笑话。不过,白给的银子当然要收起来啦!
    芳菲憨憨的冲大老爷一笑:“父亲放心,一路上我会抢着付账,决不叫表哥们小瞧了去!”
    大老爷当下就有片刻犹豫,自家这小丫头太过豪爽,五十两银子怕不够用吧?
    后悔之情立即在大老爷心头蔓延滋生,事实证明,他的担忧果然正确,女人不分年纪大小,花钱的本事都是一等一的好!

  ☆、第128章、游逛京城,场面盛大

等到第二日,平南郡王府派了管事蔡松来请安,带着王妃相送的一车厚礼,大太太为难的看着车上各种名贵药材,金华火腿,山珍海味:“这叫我怎么谢王妃才好呢?”
    蔡松忙赔笑:“王妃心里过意不去,说大姑娘昨日陪着去花园里逛,回去便微微低烧。王妃叫闵太太不用担心,已经请了宫里的蒋太医去瞧,说是吃几服药就好。王妃舍不得辛苦大姑娘,就叫小的来赔罪,说是等大姑娘略好些,王妃陪她一起来看闵太太。”
    大太太见人家说的客气,慨叹道:“我们家大姑娘是个有福的孩子,能得王妃这样照看,我也没什么放心不下的地方。”大太太叫宝莲取来一个衣裳包袱,命人交给蔡松:“我知道王府里不会亏待芳华,只是这是我在家时一针一线给她缝的春装,劳烦蔡先生帮忙带去。”
    蔡松不敢亲手取,他身边已有上了年纪的老妈妈帮忙接过。大太太又赏了他们每人一个荷包,蔡松的独比别人厚重。
    打发走郭家人,大太太叫来芳菲和粟乔:“郭家一时半会儿是来不成的。既如此,索性关门谢客,我领着你们往这城中逛逛,也见识见识天子脚下的繁华。”
    芳菲等立即拍手称赞,周粟乔虽然没见到郭潇,心有不甘,但想着来日方长,又被大太太的提议打动,也跟着换上笑脸,连连答应。
    大太太见众人都这般兴致高昂,手一挥,府里想跟着的丫鬟婆子,只要做完了差事,都可以出去逛。府里顿时热闹成一片,有几个胆子大的还联袂来中庭给大太太磕头。
    管家娘子叫人在街上雇来三抬软轿,又从自家赶出两台车,街上附近的人家知道户部侍郎家的太太和姑娘们要出门,都跑出来瞧热闹。
    芳菲和周粟乔正是花样少女。虽穿着朴素些,但越能显出娇俏。再有闵家的这些丫鬟们,都身具江南女子的甜美,而且个个端庄靓丽。立即引了街上人围观驻足。
    好容易把队伍带出金安街,管家早去给李家送信,李太爷听说女儿有兴致带着一家子出来逛街,不但准了几个孙子去保护,还叫大太太将自家几个小孙女都领出去。
    两家人在道前街碰了头,这道前街汇聚了京城之中最著名的商铺店肆,金银彩缎、美食药物、江南特产,甚至是珍奇异兽。。。。。。东西要么新,要么奇,叫人看的眼花缭乱。加上本朝风俗开明。并不阻拦女子上街。所以这会儿闵家和李家的轿子一进道前街,先看见的不是店铺,反而是密密麻麻的人群。
    大太太赶紧叫人来问:“前面这是怎么了?”
    管家初来乍到,自然不通京城风俗,只好去问李家的管事。不多时。那人大汗淋漓的跑来:“大姑奶奶,前面是火袄教今日举行开坛大会,附近的百姓都跑来看热闹,连朝廷也派了官兵来守街,以防出现骚乱。”
    大太太一听欣喜不已:“这个热闹,大约有十多年没瞧见了。”
    李家管事笑道:“可不是!火袄教三年才一次开坛,偏赶上了国孝刚过。城里许久没有热闹,这才引了一众人来看。夫人已经料到有此情况,所以在道前街的松鹤楼定下两个雅间,正可以看到火袄教的堂口。”
    “如此甚好。”大太太叫人跟着李家车队,穿过拥挤人群,好容易到了松鹤楼前。这里也早就是人满为患。掌柜的站在门口一个劲儿与客人们道歉。谁叫二楼雅间有限,没法招待所有宾客呢?
    李家几个小少爷一下马,松鹤楼掌柜就挤开众人,拱手上前赔笑:“几位少爷快往里面请,雅间里早预备好了茶水糕点。这会儿看,还能瞧见火袄教的大场面呢!”
    芳菲缀在后,好奇的问身边并肩而行的李家大小姐:“红绸姐姐,火袄教有什么大场面?”
    红绸笑道:“四妹妹有所不知,这火袄教又称拜火教,乃是波斯国的国教。先帝在时,波斯与咱们交往亲密,不少火袄教徒来到中原,甚至定居在京城。每逢火袄教开坛,都是京城里一件盛事,有总坛护法不远万里来到京中,亲自主持‘塞袄’,完毕之后还要进宫去面圣,给万岁带去波斯国王的美意。”
    红绫也靠了过来,低声道:“今年是万岁新登基,正需要番邦友邻大力支持,所以格外重视这一次的开坛。”
    周粟乔站在几个女孩儿的最外围,几次想要插话,都不得机会。她便用哀怨的小眼神瞄着芳菲,可恨前面几个人脚步走的快,根本不曾留意身后的自己。
    “姑娘,这儿人怪多的,还是先上楼要紧。”绿果儿紧紧护在周粟乔身边,见酒楼正堂之中有许多男子正用火辣目光瞧她们姑娘,心里砰砰砰乱跳。
    周粟乔低声啐她:“你怕什么,咱们两家也有二三十人,难道还有人敢吃了你?”
    绿果儿好委屈:“我不是怕自己挨欺负,我是怕姑娘叫这些人轻薄了。”
    周粟乔越听越气,又不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打骂:“再乱开口,我就叫管家送你回去,立即换了明芳来伺候。”绿果儿被威胁一通,这才萎靡不振的退到一边。
    二楼之上风景果然更开阔。每所雅间外靠着街上都有一个大露台,站七八个人没问题,一水儿的椴木栏杆,上面不是镂空就是浮雕,打造的格外精致。
    芳菲凭栏远眺,正北方向的人最多,十几个黄发番邦人穿着长袍,头戴罩面,手中举着熊熊火把。
    红绸笑道:“那是火袄教的祭司们,两位妹妹快瞧,他们身后戴着尖帽子的就是总坛护法。”
    芳菲和周粟乔忙顺着方向去看,果然有一人缓缓而出,与中原人截然不同的高鼻梁,大眼窝,满嘴胡子,此时穿了一件团花锦袍,被教众们围在中间,果然很有气势。
    就见这位护法大人向围观群众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听不明白的鬼话,然后从腰间拔出雪亮的弯刀,一下子戳进肚中。
    芳菲立即扭头不忍看,周粟乔则是两眼发直,目瞪口呆。
    李家的几个小姐见状,忍不住都笑:“我们第一次见时也多时这个表情,两位妹妹别怕,你们细细去瞧。”
    就见弯刀上血迹斑斑,围观的人群非但没有被吓退,反而传来大声叫好。那位总坛护法更是神情淡定,面不改色,将戳进肚中的弯刀往里用力捅了捅,直到刀刃从后背穿过,血顺着刀尖滴滴答答淌了一地。
    可人家像没事人儿似的,嘀嘀咕咕念了几句,往身上洒了一把不知名的水,抽出刀子,扭头上了高台。
    红绸眼珠子不转,只是低声道:“这是火袄教的仪式,妹妹瞧见他洒的水了?那是火袄教的圣水,据说能除百病,能驱恶鬼。等会儿我们家的管事会去求一些,两位妹妹喝一口,这一年不会生病。”
    芳菲的小脸皱成一团,还是算了,她看着就觉得这水不靠谱。周粟乔倒是跃跃欲试,直拉着红绸问不停:“红绸姐姐,那水果真灵验?”
    红绸笑道:“外面都这样说,我们家每到开坛时都会求,一人一小口,和普通的水也没什么分别,就是有些番邦异香。不过我听说,先帝和宫中的娘娘们也饮这种水。此番火袄教的护法进京,也是为新君祈福。”
    周粟乔满脸敬意,心里想着,等回富春的时候,好歹给老太太也求些才是。
    这边已经开坛,便是拜火教的各种盛大表演,乍暖还寒,几个波斯女子就穿着一身轻纱游走在大街上。纤细腰肢,高耸的胸脯,伴随着波斯乐声翩翩起舞,叫周遭众人看的是如醉如痴。
    周粟乔一手捂脸,一手轻拉芳菲:“四妹妹,咱们去里面坐吧。”
    芳菲耸耸肩,并没反驳的被周粟乔拉着回到雅间内,大太太和李夫人正说话,见她们两个回来,笑道:“怎么不多瞧瞧?这样热闹的场面可不多。”
    周粟乔红着脸:“我看着有些怕,表妹舍不得我一个人回来,所以陪着。”
    李夫人微微颔首,与小姑子道:“我瞧着你们家这位表姑娘身子有些弱,等会儿求来圣水,叫这孩子多吃一杯。”
    大太太嗔道:“嫂子又花那份钱干嘛?我这十几年没回京,想必又涨了价钱。”
    李夫人闻言苦笑:“一百两银子才一壶。这还因为看在咱们家是老交情的份上,总不好叫人拎着一壶吧?往年也都是二三百两孝敬给他们。”
    芳菲等大吃一惊,大太太忙问:“怎么回事,难道还有人强卖不成?”
    提及此事,李夫人既有满心的无奈,也有一腔愤怒,她低声道:“头几年,先帝对波斯的国师笃信至深,火袄教在京城也趁机树立威信,声势一时之间甚是浩大。他们说是送圣水,其实就是叫大家买。从去年开始,先帝忽然之间就冷淡了波斯商旅,甚至叫人严加盘查进出京城的波斯人。新君登基,火袄教不知走通了谁的门路,喏,一下子又成了气候。”
    所以,你不喝这圣水无所谓,但不买。。。。。。却要惹大祸。

  ☆、第129章、水中异香、夜半发病(二更)

欢庆的开坛仪式据说要一直延续到傍晚,火袄教不但散给百姓们圣水,更会在街中心焚火烧肉,分享给过路者。那肉也不知是否撒了波斯特有的香料,只觉得异香浓郁,让人食指大动。
    芳菲对圣水没什么期待,倒是闻着街上传来阵阵的肉香,颇有几分馋意。
    可惜,李家只预备待小片刻,等几位少爷托着水壶回来时,李夫人忙叫店小二准备干净的碗盏:“一人一杯,不管灵验不灵验,图一个吉利就好。”
    芳菲私下注意瞧着,李家这些少爷姑娘们,大约也将圣水看的稀松平常,都是一饮而尽,说不上喜欢,更谈不上讨厌。芳菲低头看着手里的杯子,普普通通的水上有几丝油光,她也闹不清是茶杯没洗干净,还是圣水就这般怪。芳菲锁着眉头,低头闻了闻,心中一动。
    这水里的味道虽然淡,但却熟悉,好像在哪里闻过?
    “四妹妹,你怎么不喝?”周粟乔早吃了她那杯,见芳菲未有动作,便好奇的问道,目光不自觉的落在茶盅上。
    芳菲抿着最,偷偷附在周粟乔耳边:“我这两天闹肚子,不敢乱喝外面的东西。”
    周粟乔满脸可惜,芳菲心领神会,忙将杯子递过去:“表姐若不嫌弃,这一杯也吃了吧!”
    周粟乔欢喜道:“表妹真愿意让给我?”在她看来,京城里人人都趋之若鹜的东西,自然是最好的。她吃了一杯,还没品出什么味道来,想要第二杯,却看着大家都没动作,自己也不好意上前。毕竟,刚刚听李夫人那意思,这圣水是要花钱的。
    眼下闵芳菲不吃,可不就便宜了自己?
    芳菲侧过身。挡住众人视线,将茶盅递给周粟乔:“一杯水而已,又不是别的,怎么舍不得?”
    周粟乔高高兴兴的吃尽。等放下茶盅,却觉得闵芳菲刚刚是话里有话。她才要问,却见红绸已经走了过来,为防李家人多心,周粟乔赶紧将茶盅放在身后。
    大家在松鹤楼小坐片刻,一行人又往隔壁的汇安坊来,此处虽不及道前街热闹,但有几家金楼格外出名。大太太趁势给四个侄女每人定了一套首饰,都是京城最时兴的款。李夫人自然不会叫小姑子白白破费,芳菲和周粟乔也是一人一份。并不厚此薄彼。
    几个男孩儿相约去隔壁书局,芳菲求着李家的大少爷帮忙选几本说。这位李大少也是个聪明的,带回来七八本,都是坊间年轻少男少女喜欢看的话本小说。李大少偷偷塞给芳菲的时候,还千叮咛万嘱咐。千万别叫姑妈知道。
    转眼周粟乔就来央求,好东西要一同分享,芳菲也不小气,索性一人一半,看过再换。
    这一行足足到了傍晚才各自散了回家。府里的婆子丫鬟们逛了一日,也是收获不浅,你有绢花。我有香囊,各自品评过,又笑闹了一番。
    等用过晚饭,芳菲放了在窗前写信,几个丫鬟在一旁做针线,忽听的管家在院门处往里喊人。
    “文鸢。你去瞧瞧,管家这是叫谁呢?”
    文鸢赶紧放下手里帕子往外走,不多时就匆匆跑了进来:“姑娘快去瞧瞧吧,老爷看着有些不好。”
    大老爷不好?芳菲怔了怔,将手中未写完的信随意一折。随意夹在桌上的话本小传里:“去瞧瞧。”
    一行人跟着往大太太的屋子里来,还没到门口,就已经能听见大老爷痛苦呻吟。芳菲挑了帘子进去,见大老爷满头大汗的在床上打滚,大太太就站在一边干跺脚。
    “母亲,这是怎么了?”
    大太太见她进来,赶紧拉着来到老爷床前:“也不知是吃了什么东西,问他也不说。”
    芳菲见大老爷这个情况,多半不是不想说,而是说不出来。她一俯身,半跪在床前,低声问道:“父亲,您不用开口,只是点头或摇头就行,存着体力。”
    闵朝宗口中咬着枕头,额头上黄豆粒大小的汗珠顺着鼻梁往下掉。芳菲接过大太太递来的帕子轻轻一拭:“父亲晚上用过了东西?”
    闵朝宗艰难的摇头。芳菲记得他今日早起就进宫去面圣,出了皇宫自然是直奔户部衙门。既然没用晚饭,也许是胃疼发作。
    “父亲,你究竟哪里疼,按一按,叫我们也好知道。”
    闵朝宗手捂在肚子上,死死的往下压。
    芳菲忙叫来门外大老爷的长随:“父亲这病是几时发作的?今天从皇宫出来,到户部衙门,整个过程中有什么怪事发生?”
    “小的只在临静门外伺候,里面的事儿一概不知。后来散朝,老爷就跟小的们说,今日皇上赏了他圣水,晚上回来还要告诉太太和姑娘们。回来的路上,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